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4 第4课 两极格局的结束课时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81482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4 第4课 两极格局的结束课时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4 第4课 两极格局的结束课时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4 第4课 两极格局的结束课时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4 第4课 两极格局的结束课时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4 第4课 两极格局的结束课时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4 第4课 两极格局的结束课时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4课 两极格局的结束 (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以下涉及美苏争霸的内容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美苏关系的演变是一个较长的过程B战后美苏之间一直没有直接交战C美苏之间的争夺是综合国力之间的较量D军备竞赛加快了苏联经济的发展速度解析:选D。本题考查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的能力。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经济,故此D项表述明显错误。220世纪80年代,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应美国一出版商的请求,撰写了一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著作改革与新思维。在对外政策上,其“新思维”主张()人类生存高于一切意识形态决定国家利益不同社会制度难于共存 核战争不会有胜利者A BC D解析:选C。戈尔巴乔夫在对外政策

2、上强调“人类生存高于一切”“核战争不会有胜利者”,基于此,他对美国采取了“缓和”战略。3在美苏争霸的过程中,“和平演变”是美国遏制社会主义的一种重要手段。为实现“和平演变”,美国采取的措施有()开展意识形态上丑化苏联的宣传大战与苏联签订“中导条约”资助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共组织资助“自由欧洲电台”的活动A BC D解析:选C。应属于美苏“缓和”的表现,而非“和平演变”的措施。4有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

3、出现于()A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B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时C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时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时解析:选D。由材料中的“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等信息即可判断该说法出现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时。5引起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共同历史原因主要是()A西方国家长期推行“和平演变”策略B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C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D美苏争霸的影响解析:选B。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应从自身去找,即内因。A、D两项属外因,C项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B项是共同的主要历史原因。6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这表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事业缺乏经验,不够成熟

4、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遭到失败社会主义国家应走适合本国实际的道路A BC D解析:选D。东欧社会主义模式不成熟,缺乏经验,发生了东欧剧变,但这并不能表明社会主义在全球的失败。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存在,并且发展迅速。7在美苏争霸的过程中,既有剑拔弩张的紧张对峙,也有握手言欢的缓和与对话;既有政治军事上的对抗,也有经济上的较量。美苏关系的变化说明()A军事发展要以经济为基础 B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不能和平相处C只要存在大国就一定有争霸战争 D苏联争霸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解析:选A。本题考查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的能力。美苏争霸表面上是军事实力和

5、政治实力的对抗,而实际上是经济上的较量。经济实力最终决定其在争霸过程中的地位。故A项符合题意。8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政治的主要特征。新全球史是这样论及冷战的:“尽管冷战是危险的,但是由超级大国间的意识形态斗争而引发的冷战在几乎五十年的时间里为这个世界做了定义。”关于这个被冷战“定义”的世界表述不正确的是()A两极格局下相对稳定的世界B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交替的世界C两种社会制度相互融合的世界D随时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危险的世界解析:选C。冷战下两种社会制度主要是对立关系,可能彼此借鉴,但不会相互融合。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斯大林于雅尔塔)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

6、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材料二1947年,杜鲁门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营垒,“几乎所有国家必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一种是“自由制度”,一种是“极权制度”。6月,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讲说:“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力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材料三有人说两极格局下的美苏冷战客观上带来了世界的和平,它的积极作用占主导地位;有人说美苏两极格局使世界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下,难以谋求真正的和平,它的

7、消极作用占主导地位。请回答:(1)二战后的“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主要表现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美国对他国实施援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材料三中的观点你同意哪一种,请用史实说明。并说明另一种观点的可理解之处。解析 (1)应结合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特征分析。(2)主要结合材料二理解归纳。(3)是开放性的题目,无论同意哪一种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答案 (1)表现: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抗。实质:美苏争霸。(2)通过经济援助达到政治控制的目的。(3)观点:积极作用占主导地位。史实:长期对峙,未发生大规模的战争。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和平方式进行

8、。观点:消极作用占主导地位。史实:发生过局部的激烈冲突,如朝鲜战争、修筑柏林墙、古巴导弹危机等。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原子弹和氢弹的威力是相当大的。1 000克铀(火柴盒那么大)的原子核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万吨TNT炸药爆炸,相当于3 000吨煤(无烟煤)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材料二美苏战略核力量比较(1970年)国家陆基洲际导弹潜射导弹战略核弹头战略轰炸机美国1 0546564 000550苏联1 3002401 700150材料三据统计:19461975年期间,美国总共有19次直接或间接发出使用核武器的威胁,苏联也多次准备按下核按钮。材料四199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全面禁止核

9、试验条约。近年美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执意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TMD),并大量增加军费,又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世界近现代史(1)根据材料一谈谈核武器与常规武器相比,有哪些不同点?(2)最早拥有核武器的是哪两国?产生了什么影响?(3)结合材料谈谈美苏争霸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问题?给世界人民提出什么警示?解析 此题以核武器和核威胁为主题,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及对原子弹和氢弹能量的表述,传递着关于核武器特征的信息杀伤力巨大;而材料二中美苏战略核力量的对比,一方面体现了双方加紧军备竞赛,另一方面也对世界和平构成了巨大威胁。材料三中,双方多次威胁使用核武器,进一步反映出

10、美苏争霸造成国际局势动荡,给世界和平带来严重危害。材料四暗示当今世界仍受战争威胁,世界仍不太平,主要危险来自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因此,世界人民应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答案 (1)杀伤力非常巨大。(2)美、苏两国。导致美苏两国军备竞赛升级,尤其在核军备上。(3)美苏争霸,造成了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严重威胁,是世界不得安宁的根源。(4)世界仍然受到战争的威胁;世界仍不太平。世界人民必须永远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教材答疑名师指津一、学思之窗(教材P102)请结合美苏对峙局面的形成,以及美苏从对抗到缓和的过程,分析冷战局面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提示 (1)

11、美苏争霸曾经对人类安全与世界和平造成巨大威胁;美苏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资源和财富,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美苏冷战至今使一些地区动荡不安,如中东地区、朝鲜半岛,且冷战思维继续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发展;美苏对抗中的缓和取得的某些成果,成为稳定战略的基础和稳定国际局势的因素。(2)我们必须认识并承认世界社会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尊重各国人民根据国情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的权利。二、本课测评(教材P103) 1.简述20世纪80年代美苏关系的特点。提示 20世纪80年代是美苏关系发展历程的第三阶段。其特点可以概括为初期美攻苏守,中期以后逐渐缓和,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一极坍塌导致冷战的结束。这

12、一阶段美国对苏联的态度由强硬逐渐转为缓和,尤其是在布什政府时期,美国对苏联的软化手段更为隐蔽,更加具有迷惑性。2.简述东西方冷战结束的背景及过程。提示 (1)20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对苏联实行“以实力求和平”的新“遏制”政策,并进一步提出战略防御计划。这些政策对苏联都形成强硬的进攻态势,此外还伴随意识形态宣传大战。(2)苏联方面因前一阶段的争霸使经济不堪重负,所以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提出“新思维”。 (3)里根之后的布什政府,对苏政策更加强调隐蔽性,支持苏联国内改革,并以提供经济援助为条件左右苏联的改革进程。 (4)苏联内部的经济改革造成国内经济下滑,人民生活水平降低。政治改革则削弱和放弃了共

13、产党领导地位,造成社会的全面动荡,使社会危机全面爆发。(5)在东欧地区,由于苏联放松控制和西方国家推行的“和平演变”策略使东欧各国共产党纷纷丧失政权。苏联最终也走向解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两极对峙局面的结束。三、学习延伸(教材P103)1.结合课内课外的知识,简述二战以后的柏林问题和历次柏林危机的发展变化,并以论柏林墙的倒塌为题,完成一篇历史述评。提示 柏林曾经是美苏对峙争夺的主要对象,柏林墙也成为东西冷战的象征之一。柏林墙的拆除,成为德国走向统一的象征,成为冷战的结束,两极格局瓦解的重要标志之一。2.很多西方人认为,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标志着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你能否结合中国所走的道路,试评述一下这种观点?提示 这种观点不正确。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剧变标志着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制度出现了挫折,而不是失败。1978年,中国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表明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制度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