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易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80758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易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易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省易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省易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北省易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河北省易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河北省易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河北省易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河北省易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河北省易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河北省易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北易县中学高一年级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12月考试高一历史试卷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第小题3分,共45分)1商至秦汉,现有文献记录到的大瘟疫如下:商代仅记录到河南2次;周代记录到陕西5次,山东、河北各1次;秦汉记录到浙江、河南、湖北各3次,安徽2次,山东、江苏、江西、山西、湖南、贵州、广东、内蒙各1次,对大瘟疫的记录情况表明,商至秦汉对瘟疫记载的变化深刻反映了 ( )A国家统治范围的不断扩大B商周时期的南方没有瘟疫C瘟疫从欧洲逐步传到中国D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2韩非子主张“一匡天下”“霸天下”;孟子主张(天下)“定于一”;荀子主张“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

2、;墨子主张“一同天下”。他们思想的共同之处反映了当时 ( )A对稳定秩序的追求B对严刑峻法的认可C对民本主张的渴望D对兼爱非攻的赞同3春秋战国时,秦国地处西陲,长期与西戎为伍,但最终却取得了灭六国,一统天下的成就。下列各项对秦国开创历史新局面影响最大的原因的是 ( )A地理位置比六国优越B长期与周边民族交流C置身于诸侯纷争之外D制度的变革卓有成效4据史书记载,汉武帝以后,名为诸侯王,实际辖地不过数县,等于列侯,其支脉疏远之人,更如一般富室了。“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西汉实施这项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 )A强化君权神授思想B繁荣思想文化C削弱地方权力D加强中央集权5“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

3、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下列史实符合马克思这一论断的是 ( )A东晋延续了西晋统治时期的政治体制B三国时期吴国开发了江南地区经济C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改革D十六国大都采用中原模式国号年号6中书、门下两省是以皇帝的名义草拟和颁发诏令,且门下审复的第一个手续就是向皇帝复奏画敕,最后一个手续是用皇帝的宝玺进行“印逢”。这说明三省六部制 ( )A巩固完善中央集权制度B有利于专制皇权的加强C建立了科学的行政体系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7宋太祖针对“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的弊端,“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认为“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这一举措产生的影响

4、是 ( )A缓解了朝廷所面临的财政危机B有效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C保证了各州赋税大部上缴朝廷D为以后的积贫积弱埋下隐患8辽太宗制定了南北面官制,“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官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使得“燕蓟之地陷于胡虏且百年而忘南顾之心”据此可知,该制度 ( )A缓和了民族矛盾B导致民族关系的对立C不利于国家统一D导致了民族分化现象9考古发现,南宋时期通往海外的海港城市已不仅仅是瓷器的集散地,更是窑群林立的瓷器生产中心。如以广州为中心的潮州窑、西村窑等,以泉州为中心的德化窑、同安窑、建阳窑等。当时沿海地区制瓷业发展已经远远超过

5、内陆地区。材料表明此时期 ( )A瓷器生产的市场依赖性增强B瓷器是海外贸易的主要商品C北方制瓷业受战乱影响衰退D朝贡贸易处于繁荣上升时期10郑和船队所到之处,首先向国王、头人等宣读皇帝诏书,赏赐大批物品,然后才展开贸易活动,甚至派小船往偏僻处去贸易。船队总是满载着各种奇货重宝和珍禽异兽等货物而归。这说明郑和船队 ( )A兼具外交和贸易使团双重性质B使明政府获得巨大经济利益C推动了明朝统治范围的扩展D引发世界局势发生深刻变化11某学者指出,明代学术界发生了朱学让位于陆学的大转变,目的“拯救人心”,竭力宣传理性、精神作用的陆王心学,如同一剂强心针,使明朝统治机体得以复苏,让士子耳目一新,所谓“一时

6、心目俱醒,恍若拨云雾而见白日”。这主要是因为陆王心学( )A强调人在探求理时的主体性B否定了传统儒学的正统地位C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D反对儒家思想对人性的束缚121839年3月,林则徐抵达广州后,勒令外国烟贩交出所有鸦片。英国驻华商务总监义律却要求所有英商把鸦片交给他,再由他“以不列颠女王陛下政府的名义”把鸦片交给林则徐。义律此举意在 ( )A化解清政府与英国的利益纠纷B扭转对华贸易的不利局面C树立自己在华的特殊贸易地位D把商业冲突上升为国家矛盾1319世纪中叶,一个当时曾在上海定居的外国人谈道:“上海已经变成了无法无天的外国人们的一个真正的黄金国。其中许多人都是属于这样一种类型:只要有利

7、可图,那么走私犯禁,一切都不顾忌,就是行凶杀人,也在所不惜。”与上述材料无关的是( )A外国人获得治外法权特权保护B外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永久居住C各国纷纷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D南京条约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14汉阳铁厂始建于1891年,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其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出口到日本、美国等地,被西方人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在这里中国“觉醒”的含义是 ( )A政府意识到发展工业的必要性B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C洋务运动开启中国经济政治近代化D在民族土壤中植入工业文明的因素15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

8、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 )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B改革缺乏必要社会基础C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D维新人士缺乏政治经验第II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16选拔官员是促进社会精英的有序流动,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问题。(16分)材料一 (魏征说)今欲求人,必须审访其行。若知其善,然后用之。乱代惟求其才,不顾其行。太平之时,必须才行俱兼,始可任用。吴兢贞观政要材料二 任人(依靠保举)而不任法,则法简而人重;任法(依靠规则)而不任人,则法繁而人轻。法简而人重,其弊也,请谒公

9、行(私下求官风气盛行)而威势下移;法繁而人轻,其弊也,人得苟免,而贤不肖均(无论是否有德才同样为官),此古今之通患也。夫欲人法并用,轻重相持,当安所折中?苏轼私试策问人与法并用(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征所主张的选官标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代选官方式的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各举一例有关中国古代“任人”和“任法”的制度,并指出“任人”制度产生的弊端。(6分)17图1图2图3分别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春秋战国、唐、北宋)的文化状况变迁情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图1 图2图3摘编自王会昌中国文化地理分别提取图1、图2、图3中文化状况的地理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

10、相对应的历史时期。18洋务运动期间,李鸿章曾说“中国以后若不稍变成法,徒恃笔舌与人争,正恐长受欺侮”“讲求洋器,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若火器能与西洋相埒,平中国有余,敌外国亦无不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 “艰难的拓荒者”人 物简 介曾国藩(1811-1872)1865年,建成江南制造总局,同年12月,核定长江水师永远章程及营制营规。1867年,在江南制造总局下设造船所试制船舰,同时拟设译书馆。1868年,江南造船厂试制的第一艘轮船驶至江宁,取名“恬吉”左宗棠(1812-1885)1866年,上疏奏请设局监造轮船,获准试行,于福州马尾择址办船厂,派人员出国购

11、买机器、船槽,并创立船政学堂,传播造船技术和培养海军人才。艺学说帖成为其洋务实践的理论概括,并体现出新的发展思路。张之洞(1837-1909)1889年,上奏朝廷建议修筑一条卢汉铁路,以贯通南北,朝廷准奏,遂人湖广总督。其间,先后成立自强学堂,武备学堂。1892年,创办湖北织布局,1983年,建成亚洲首创的最大钢铁厂汉阳铁厂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李鸿章认识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把“西用”放在“中体”的轨道上,使它有个进身之阶,有个“用武”之地,就是一个进步。而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

12、可的范围之内,是很难完全如愿的。以后的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的引导下迈开步伐的,又徐徐地冲击着“中体西用”的宗旨。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 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材料三 辛亥革命终结了千年不变的王朝轮回,埋葬了腐朽没落的专制皇权,建立了模式一新的中华民国,开创了顺应潮流的共和时代,从四想意识、制度模式

13、、经济发展和国家走向等诸多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它不只是打落了一顶皇冠,而且开辟了中华民族振兴有为的希望之路。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基本特点。康有为的“叛逆色彩”在其思想主张上有何具体体现?(8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在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历史功绩。(6分)历史12月考答案1.【答案】D 由题意可知,中国古代对瘟疫的记录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大,说明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中央政府的统治范围,即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故选D;A项属

14、于材料直接体现,不是深刻反映,故排除A;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不能说明瘟疫是从欧洲传入的,排除C。2.【答案】A题干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人们渴求统一,以稳定社会秩序,A项正确;BCD项分别属于法家、儒家、墨家,不是共同点,排除。3.【答案】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商鞅变法最有成效,这是秦国消灭六国、完成统一的最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秦国地处西陲,地理位置不比六国优越,故A项错误;战国时期,长期与周边民族交流的国家还有楚国、燕国等,故B项错误;秦朝没有置身于诸侯纷争之外,故C项错误。4.【答案】D材料体现的是汉武帝对诸侯进行严格的限制,这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中央集权

15、,故D正确;削弱敌方权力属于直接目的,排除C;AB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5.【答案】D 根据所学,东晋延续了西晋统治时期的政治体制属于汉族政权自我的延续,并不是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关系,故排除A;吴国对江南的开发属于对落后地区的经济改造,故排除B;赵武灵王吸收北方少数民族的作战方式,提高了赵国的战斗力,也不存在征服与被征服关系,故排除C;D项符合主旨,故选D。6.【答案】B据题意可知,三省六部制下诏令的草拟和发布最终都要经由皇帝同意,加盖皇帝的印玺,这说明三省六部制最终还是为了强化皇权专制,故选B;三省六部制属于中央中枢机构,和加强中央集权无关,排除A;三省六部制最终还是为皇权服务的,C项说

16、法过于夸张,排除;D项内容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7.【答案】D宋太祖针对五代时期藩镇割据的弊端,选用文官分治地方,在其看来,文官更容易就控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重文轻武会削弱地方军事实力,大量文官的设置导致宋代中后期冗官的出现,为以后积贫积弱埋下了隐患,故D正确;北宋初年并未出现财政危机,排除A;广设文官会导致行政效率的低下,排除B;C与题无关,排除。8.【答案】A“燕蓟之地陷于胡虏且百年而忘南顾之心”是指原属于汉族政权地区的人民由于生活的稳定而忘记了土地的沦陷,由此可知辽太宗制定的南北面官制度缓和了社会和民族矛盾,故选A,排除B;该制度有利于国家统一,加强了民族融合,排

17、除CD。9.【答案】A南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进一步发展,与海外联系便利的海港城市窑群林立,沿海地区制瓷业发展远超内陆地区,表明这一时期瓷器生产对市场的依赖性增强,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瓷器是海外贸易的主要商品,B项错误;北方制瓷业受战乱影响衰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朝贡贸易处于繁荣上升时期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错误。10.【答案】A在所到之处,“宣读皇帝诏书”、赏赐物品的同时,展开贸易活动,甚至“往偏僻处去贸易”,反映出郑和船队具有外交使团和贸易使团的双重性质,A项正确;郑和船队奉行“厚往薄来”原则,并未使明政府获得巨大经济利益,排除B项;郑和远航是和平行为,没有推动明朝统治范围的扩大,C

18、项错误;郑和船队远航并未引发世界局势发生深刻变化,D项所述错误。11.【答案】A由“拯救人心”“宣传理性、精神作用”“强心针”等信息可知,陆王心学强调人内在的主体性,故A项正确;陆王心学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旨在克服人们心中的“私欲”,挽救封建社会的统治危机,故BD两项错误;陆王心学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C项。12.【答案】D英国驻华商务总监义律“以不列颠女王陛下政府的名义”把鸦片交给林则徐,使英国烟贩和中国的矛盾上升到中英国家间矛盾,以便挑起中英冲突,故选D,排除A;义律此举与扭转对华贸易的不利局面无关,也不能树立其在华的特殊贸易地位,排除BC。13.【答案】C根据“只要有

19、利可图,那么走私犯禁,一切都不顾忌,就是行凶杀人,也在所不惜”可知外国人在中国为所欲为,不受中国法律制约,体现了领事裁判权这一不平等条约,即治外法权,故排除A;根据“一个当时曾在上海定居的外国人”可知外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永久居住,故排除B;上海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这一现象的前提,故排除D;片面最惠国待遇与材料主旨无关,故答案为C。14.【答案】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阳铁厂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其产品畅销国内外,被西方人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是因为洋务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在民族土壤中植入工业文明的因素,D项正确;西方人称赞汉阳铁厂的成功,不是因为清政府“意识”到了发展工业的必要性,A项错

20、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始于鸦片战争后,B项错误;洋务运动并未开启中国的“政治”的近代化,C项错误。15.【答案】D戊戌变法时期,在短时间内发布大量诏令,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但并未考虑到这些诏令能否实施,带有较为明显的急功近利色彩,说明维新人士缺乏政治经验,D正确;A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中涉及的是戊戌变法中改革政令实行过程中的问题,并未提及变法的社会基础,而且民众是否支持变法和实施者急切发布命令之间没有因果联系,排除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并不能导致维新变法短时间内发布大量政令这一现象,排除C。16.【答案】(1)标准:德才兼备。影响:用考试的方式、以考试成绩为标准来选官,相

21、对公平公正;扩大了国家选官用人的来源(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文化素养;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把选官用人权逐渐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社会向学(读书)风气的形成;有利于唐诗繁荣。(任答三点,其它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10分)(2)制度:“任人”如汉代察举制、三国两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任法”如战国军功授爵制、隋唐之后科举制。弊端:不利于选拔人才。(任人唯亲,徇私舞弊或选官权为贵族门阀把持也给分。其它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6分)【详解】(1)标准:根据“必须才行俱兼,始可任用”得出德才兼备。影响:根据所学科举制的影响,可从用考试的方式、以考试成绩为标准来选官,相对公平公正

22、;扩大了国家选官用人的来源;提高了官员文化素养;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把选官用人权逐渐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社会向学(读书)风气的形成;有利于唐诗繁荣等角度分析总结。(2)制度:根据所学,“任人”可列举汉代察举制、三国两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等;“任法”可列举战国军功授爵制、隋唐之后科举制。弊端:根据“ 任人(依靠保举)”可分析得出不利于选拔人才。17.【答案】图1解读从图例看有儒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从图上看有秦、燕、赵、魏、郑、宋等国,地域范围在黄河中下游。这与春秋战国时代士的崛起、百家争鸣等所处地域有密切联系。故图1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文化地理分布情况。图2解读文化发展

23、北盛于南,文化中心出现在长安和洛阳,文化发达地区明显转移到黄河以北;长江流域文化状况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西弱东盛态势。人才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的江南道,文化中心向江南转移趋势明显。这与唐代政治经济重心在北方,南方处于开发阶段相吻合。故图2 是唐代文化地理分布情况。图3解读从图例中看,黄河流域儒生、学士、文士分布密度高,成都府和长江下游地区等南方地区成为人才分布密集区,黄河流域(黄河以南地区)文化仍然具有相当的优势。长安、洛阳、开封是文化中心。这与北宋南北文化实际及南方文化的发展状况等情况相吻合。故图 3 是北宋文化地理分布情况。(9分)【详解】图1解读从图例看有儒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从

24、图上看有秦、燕、赵、魏、郑、宋等国,地域范围在黄河中下游。结合以上三点可以判断图1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文化地理分布情况;这与春秋战国时代士的崛起、百家争鸣等所处地域有密切联系。图2解读文化发展北盛于南,文化中心出现在长安和洛阳,文化发达地区明显转移到黄河以北;长江流域文化状况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西弱东盛态势;人才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的江南道,文化中心向江南转移趋势明显。结合以上所述,可以推断出故图2是唐代文化地理分布情况。这与唐代政治经济重心在北方,南方处于开发阶段相吻合。图3解读从图例中看,黄河流域儒生、学士、文士分布密度高,成都府和长江下游地区等南方地区成为人才分布密集区,黄河流域(黄河以南地区

25、)文化仍然具有相当的优势。长安、洛阳、开封是文化中心。结合以上三点可以推断出图3是北宋时期的文化发展状况;这与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经济的发展;科举制度的完善有直接的关系。18.【答案】示例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华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和变局,救亡图存、抵御外侮成为时代主要任务。李鸿章在林则徐等人开眼看世界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一清政府要敢于变革,要在科学技术领域寻求新的突破。李鸿章主张变“成法”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这一主张鼓舞了晚清政府部分开明官员,因此掀起了兴办洋务企业、发展民族工业“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热潮。例如,曾国藩作为晚清中兴名臣之一,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拟设译书馆,推

26、动了近代中国科技的发展与转型;左宗棠上疏奏请设局建造轮船、培养人才、写成艺学说帖,提出新的发展思路.为中国近代化培养了人才;张之洞主持修建芦汉铁路、创建汉阳铁厂,打破了传统思想的桎梏,进-步促进了近代早期的思想转型和社会转型。虽然李鸿章的建议有一定局限性,但变更“成法”、发展科技却关乎着民族的兴衰。我们应当以近代进步人士为学习榜样,以他们力排众议、力推改革、力求进步的精神为指引,以实现民族复兴为己任,努力寻求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科学路径。(10分)【详解】本题考查近代洋务运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论证和探究历史问题、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本题是一道综合考查历史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

27、试题,以李鸿章在洋务运动期间的主要主张为切人点,以洋务运动三位代表人物的具体事迹为素材。本题解题时学生要认真阅读设问,抓住“谈谈你对的理解”这一核心要求,从李鸿章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人手,运用三位洋务派代表的具体成就对李鸿章的认识进行评价,并说明这一认识对你个人的启示。19.【答案】(1)背景:西学的传播猛烈冲击着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的推动。(6分,回答任意三点即可)(2)基本特点:借助封建传统文化,宣传维新变法理论。具体体现:主张废除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废八股,改革教育制度

28、。(8分)(3)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6分)【详解】(1)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体西用”产生的背景需要从西学的传播、内忧外患的现状、工业革命的影响及洋务运动的推动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2)特点:根据材料“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可归纳出借助封建传统文化,宣传维新变法理论。体现:结合康梁维新的主张进行分析即可,如主张废除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废八股,改革教育制度。(3)根据“辛亥革命终结了千年不变的王朝轮回,埋葬了腐朽没落的专制皇权,建立了模式一新的中华民国,开创了顺应潮流的共和时代”并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主要是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