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单元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第三册.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80188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单元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第三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单元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第三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单元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第三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单元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第三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单元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第三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单元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第三册.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检测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世纪50年代,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的陆定一曾强调:“我们所主张的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的自由。”这里他是在阐释()A“双百”方针B阶级斗争学说C过渡时期总路线 D“二为”方向2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的“双百”方针主要适用于()A科学文化事业 B经济基础层面C上层建筑领域 D生产关系方面3从1950年到1957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36岁延长到57岁。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同期从25%增至50%,进入大中学校的

2、人数也大量增加。这主要取决于()A人们对健康和教育的重视B教育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完善 D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41961年,有中央领导人在文艺工作会议上说:“文化部一位副部长到四川说:川剧落后。得罪了四川人。当时一位同志回答:落后不落后要由四川七千万人去回答、去决定。我看这位同志很勇敢,回答得好!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这表明()A文艺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B中国共产党实行“科教兴国”政策C文学创作受到“大跃进”的干扰D新中国文艺反映了现实生活51980年初,风光片三峡的传说插曲乡恋经中央电视台播出后风靡全国,但因唱法上的创新遭到了来自各方的质疑,被批为“靡靡

3、之音”而被禁播3年,其说明()A改革开放还未实行B“不结盟”外交正推行C“文化大革命”理论未被否定D“双百”方针贯彻的必要性6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7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项“壮举”是指我国()A1950年开始的扫盲

4、教育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C1986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2001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81950年,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召开。会议确定工农教育要以识字、学文化为主,“推行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这表明当时中国教育事业的目的主要是()A壮大工农革命力量B扫清封建残余文化C开展人民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D宣传共产党的执政理念91977年5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的这一看法(

5、)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要求B首次提出实现现代化的目标C揭开了改革开放大潮的序幕D推动了科教领域的拨乱反正10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曾对印尼代表团说:“美国是看不起我们的,英国是看不起我们的。法国、联邦德国、日本、苏联这些国家它们都看不起我们。这个看不起是有理由的,因为他们的东西多,技术先进。”基于这一认识,中国政府()A加紧核武器技术的研制B主动加入不结盟运动C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D实行“科教兴国”战略112001年12月初,我国第一条铋系高温超导体材料生产线在北京建成并正式投产,使我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掌握超导材料技术并具备产业化生产能力的先进国家之一,这种超导材料从研制开发到成功实现产业

6、化用了不到一年时间。这说明()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周期缩短C中国政府追求科技建设高速度D综合国力是以科技发展为前提的122000年,“隆平高科”上市交易,袁隆平富了。不过这一次,民众的评论似乎打破了“仇富”的定律,有人表态:“袁老就是买飞机,我们也不眼红。”民众之所以有这种“仇富不仇袁隆平”的心态,主要是因为袁隆平()A促进了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B对中国国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C在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上取得了重大成就D从事慈善事业,是世界人民的福星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13教育是发展之本。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文翁,庐江舒人也。少好学

7、,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数岁,蜀生皆成就还归,文翁以为右职,用次察举,官有至郡守刺史者。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徭,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一种主管德行教化的官职)。每出行县,益从学官诸生明经饬行者与俱,使传教令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汉书循吏传材料二洋务时期的新式教育在许多方面都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学堂种类不多、规模不大,教学内容又始终

8、笼罩在“中学为体”的氛围之中,并一直没有摆脱附属科举的地位,然而它却在延续千年的封建教育堡垒上第一个打开了缺口,吹入了新风,植下了新学的种子。杨益茂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教育材料三一位78级学生描述说:“当时一个同学特别兴奋地骑车来告诉我,说要恢复高考了。我一下子就惊呆了,眼泪一涌而出。我跟同学反反复复地说一句话:这下有希望了!当时那种情况,有点像在黑夜里走路,四面全是黑的,什么东西都看不见。恢复高考这个消息,相当于前头突然冒出火光,当时没有别的念头,只想着赶快蹦到那儿去。” 商道编辑部1978年后的邓小平和他的中国(1)依据材料一,概括文翁发展教育的举措及贡献。(8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

9、知识,概括洋务教育的特点和影响。(8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恢复高考”的社会影响。综合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知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西汉教育、洋务教育与新时期教育实施的必要性。(10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材料二中国已成为第三个将航天员送上天的国家,这令世界出现了太空新秩序。它向世界宣告,中国有技术和财力将航天员送上天。材料

10、三“神七”太空行走一小步,中国科技发展一大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大步。2008年9月27日,中国宇航员翟志刚完成太空舱外活动。(1)结合材料一、二,概述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在核能开发和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有哪些?(16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国科技发展一大步”的历史条件及其重大意义。(10分)单元检测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1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及“独立思考的自由”判断,这是强调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即“双百”方针,故A项正确。答案:A2解析:“双百”方针强调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属于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

11、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故A项正确。答案:A3解析:本题的限制词是“主要”。19501957年社会主义制度逐渐建立,推动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因此,D项是最主要的原因。人们重视健康和教育只是原因之一,而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故A项错误。材料本身就反映了健康卫生事业的发展表现,故B项不是决定因素。19501957年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时期,不是“完善”时期,故C项表述错误。答案:D4解析:抓住关键信息“落后不落后要由四川七千万人去回答、去决定”“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可以看出这体现了文艺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故A项正确。答案:A5解析:1980年中国已经实行了改革开放,故A项错

12、误;题干材料主要涉及文艺领域,与“不结盟”外交政策无关,故B项错误;“文化大革命”理论是以阶级斗争为纲,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对之进行了彻底地批判和清算,故C项错误;“双百”方针是指文艺上百花齐放,但“靡靡之音”被禁播3年,说明当时还没有贯彻百花齐放的方针,故D项正确。答案:D6解析:注意题目中要求回答的是“调整的主要目的”,同时还要注意时间和新设的专门学院。到1952年秋,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即将完成,接下来就是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所以D项符合题意。答案:D7解析:2001年中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答案:D8解析:由材料可知,受教育的主体是工农大众,再结合时间

13、信息可知,当时教育事业的主要目的是开展人民教育,为即将展开的经济建设储备人才,C项符合题意。答案:C9解析:邓小平的话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也推动了科教领域的拨乱反正,D项与题意相符。答案:D10解析: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符合题干条件,故选A项。答案:A11解析:依据“从研制开发到成功实现产业化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可知B项符合题意。C项表述错误,A、D两项虽然正确但是从题干材料无法体现。答案:B12解析: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而且有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故C项正确。答案:C13答案:(1)举措:创办学校,鼓励学习,鼓励学生参与社

14、会实践,重视师资。贡献:促进了蜀地教育文化的发展;推动汉代地方教育系统的建立。(2)特点:新式学堂种类较少、规模小;坚持“中体西用”原则,仍依附于科举制。影响: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端。(3)社会影响: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保证了国家建设人才的供应;在社会上掀起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必要性:汉武帝时期,西汉逐渐强盛,封建社会需要长治久安,儒家思想与教育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适应了洋务运动的需要,培养人才成为当务之急;“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百废俱兴,国家急需建设人才,以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14答案:(1)核能开发: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91年和1994年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先后建成并投入商业运行。航天领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999年起,“神舟”飞船成功进行4次无人飞行试验;2003年,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完成了载人飞行。(2)历史条件: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研队伍;党的正确方针政策(“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意义:推动了中国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促进人类空间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