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79184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0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5节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1从顺治元年到嘉庆十二年(16441807年)160年间,银钱比价表现出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始终是一千文左右波动之后几十年里,银一两所换制钱已达一千二三百文,最高达一千六百文“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导致“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出现的原因是()A资源稀缺,供不应求B国家管制,流通减少C西方侵略,白银外流D滥发纸币,银贵钱贱答案C解析鸦片战争以后,鸦片走私更加猖獗,白银外流,银价激长。2清朝官员曾与外国使者拟定一条约草案:该草案达成于()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内容“中国割让香港”,可判断

2、此为南京条约的内容,故A正确。3陈旭麓先生曾说过,“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在西方一般是指封建时代),而是被轰出中世纪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中世纪”喻指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B中国“被轰出中世纪”的事件是鸦片战争C中国走不出中世纪的重要因素是自然经济和专制制度D“被轰出中世纪”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答案D解析中国从“中世纪”的农耕文明逐步迈向现代工业文明,是历史的进步,故D的说法错误。4下图是张滨的漫画甲午轶事,就甲午战争的结局而言,该漫画反映了()A中国战败的原因在于落后的经济结构B甲午战争后中国救亡图存运动日益高涨C甲午战争是日本资本主义改革的结果D战争的结局在于中国落后的政治体制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从图片获取信息和分析解读能力。图片反映了清政府盲目自大,不知中日之间的经济差距。因此就甲午战争的结局而言,战败原因是中国是落后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日本是资本主义经济,故A符合漫画寓意。5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在此以后”的“此”是指()A南京条约丧失关税主权B天津条约增开十处通商口岸C马关条约允许外国设厂D辛丑条约严禁中国人民反帝答案C解析从材料“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可知为资本输

4、出,选择C项。6“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日本在攫取上述特权时还要求清政府()A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B赔偿日本白银4.5亿两C割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D惩办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判断为马关条约的内容,故C正确。A、B、D是辛丑条约的规定。7右图是1909年春刊发在上海时务报上讽刺清政府的漫画。某学习小组对此进行解读,最恰当的是()A灵活的策略B洋人的朝廷C无奈的选择D末日的徘徊答案B解析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完全投靠列强,彻底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仔细观察图片,清政府对内怒容(指严

5、厉实行专制统治和镇压人民革命),对外是笑容,意指清政府对外推行卖国妥协政策。再联系题中的“1909”、“讽刺清政府”等信息可知B项与漫画的内容相符。8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说:“今兹议约,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D解析关键信息:清光绪帝、不割我土地。本题须从条约签订的时间和内容来判定,从内容上看,A、B、C项都有割占中国领土,排除A、B、C项。辛丑条约没有割占中国领土,从时间上看也符合题意,D项正确。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9“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时来往,但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

6、地贸易。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该条文实质上()A反映了政府尊重民意B抵制了列强侵略活动C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D维护了中外友好关系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关键信息“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这说明中国官员无权管外国人,也就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10近代某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出后,大清举国哗然。不久,清帝下罪己诏:“去岁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对此条约认识正确

7、的一项是()A最早规定外国军舰可到长江口岸通航B首开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C使中国的独立地位开始遭到破坏D近代中国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答案B解析“去岁仓促开衅”,说明该条约签订于战争爆发的第二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说明了战场和战局,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符合上述两信息,B正确。A项所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天津条约已有规定,排除;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排除C;D项符合辛丑条约。11“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转折点”直

8、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D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转折点”发生在西太后时期,“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说明该条约的实行使中国人丧失了民族抵抗意识,与之直接有关的是辛丑条约,清政府沦为列强的代理人。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并没有消磨中国人以及清政府的抵抗意识。121901年清政府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以近代化的视角认识该事件,以下正确的是()A外交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提升B体现了外交体制的近代化C便于列强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D表明清政府放弃闭关政策答案B解析本题从史观角度切入,考查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注意题干中的“近代化”限制

9、词。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译署”,是清政府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但并没有决策权。1901年改为外务部,并位居六部之首,逐渐演变为决策机构,B项正确;A、D项无从体现,C项说法正确,但并不符合题意。13在1839年虎门销烟之后林则徐上道光皇帝的奏折中写道:“知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至多不过是“和约夷埠一二兵船”“未奉国主调遣,擅自粤洋游弋,虚张声势”。据此判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林则徐对国际事务有所了解B林则徐对战争形势认识正确C林则徐具有自大的“天朝”心态D林则徐认为不会发生大规模冲突解析:英国试图打开中国的市场,而林则徐“知彼万不敢以

10、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这个看法说明林则徐对战争形势认识不正确。答案:B14 “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时来往,但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虎门条约)该条款的制定充分表明签约的中方代表 ()A精明强干B软弱无能C不顾自身利益 D不谙近代外交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英国人在华犯罪由英国领事处理,由此使英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严重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不符合国际惯例,反映了中方代表不谙近代外交。答案:D15鸦片战争后,在中国某通商口岸一个美国商人赤裸裸地对他

11、的英国同行讲:“我们不反对你们,你们只管去捞取好处,我们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分享这个好处。”美国商人这么说的重要依据是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C关税则例 D外舰进泊通商口岸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意在考查考生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的能力。根据虎门条约中的规定,英人可以享有今后清朝与其他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一切权益。正是根据这种片面最惠国待遇,各侵略国彼此间建立了“利益均沾”的关系,即任何一国从中国取得的某种利益,其他国家都能享有。答案:B16有研究指出,中国近代化模式主要存在三种:“冲击反应”模式“侵略革命”模式“早期启蒙”模式。如果按这些模式进行历史分期研究,中国近代化的

12、起点分别是 ()A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明中后期B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明中后期C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维新运动D明中后期、鸦片战争、维新运动解析:“冲击反应”模式中“冲击”是与西方列强侵略有关,中国最早受到西方列强侵略的是鸦片战争,故相对应的近代化起点是鸦片战争。“侵略革命”模式中中国最早受到西方列强侵略的是鸦片战争,故相对应的近代化起点是鸦片战争。“早期启蒙”模式中“早期启蒙”思想出现在明末清初,故相对应的近代化起点是明中后期。答案:A17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

13、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历程C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D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费正清认为,从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角度看,鸦片战争确实给中国带来了灾难,但这并不是全部,还应该将其放在近代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的角度进行思考,而近代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工业文明会战胜农业文明。故选D项。A项断章取义;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C项表述不当。答案:D18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14、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依据应是 ()A北洋海军的参战B战争由朝鲜引发C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近代化国家D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解析:这里的“形式近代化”是中日两国宣战,这里的“内容近代化”是指战争武器以近代武器为主,海军参战等。A项是属于洋务运动时期引进西方的军事技术创办海军之措施,与近代战争特征符合;B、C两项与题意无关;D项属于甲午战争的结果,与材料中“形式和内容”不符。答案:A19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

15、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材料体现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转变,马关条约反映了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答案:C20有些义和团在打击不法教会势力时,宣传要杀“大毛子”“二毛子”“三毛子”,即所有的在华洋人、中国教民以及同外国事物有联系的人。在有些地方,义和团错误地杀害了一些无辜的传教士和教民,包括老人妇孺。这不能说明义和团运动 ()A表现出某种盲目排外的倾向B带有浓厚的蒙昧主义色彩C表现出抵抗外来侵略的爱国热情D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斗争精神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义和

16、团运动,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信息“要杀同外国事物有联系的人”“错误地杀害”等可知,义和团运动虽然反映了民众抵抗外来侵略的爱国热情,但却带有浓厚的蒙昧主义色彩,表现出盲目排外的倾向。选项D说法符合题意。答案:D21清朝官员袁昶说:“中国是礼仪之邦,春秋之时已有明约,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如今攻使馆,要开杀戒,一背礼义之道,二背国际公法。拳术不可恃,外衅不可开,杀公使,悖公法,事将不可收拾。”从材料中可得出的确切信息是 () A袁昶反对利用义和团来抗击八国联军B袁昶注重用古今中外的历史和现实作为依据C袁昶的观点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支持D印证了当时八国联军有灭亡中国的野心解析:材

17、料中袁昶认为义和团攻击使馆的行为是错误的,不值得提倡。故选A。引用古代的交战礼仪,并非以古今中外的历史和现实作为依据,排除B项。依据所学史实可知,统治者并没有支持其方案,排除C项。D项与题意无关。答案:A22 “道光后期以来,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转折点”发生在西太后时期,“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说明该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丧失了抵抗意识,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符

18、合这一条件的只有辛丑条约。答案:D23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偶然与必然工业革命英国明清时期的中国禁烟运动材料二商务与碰撞有的历史学家认为“(鸦片战争)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今天有的历史学者又提出了“鸦片战争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碰撞”的新认识。材料三破坏与建设有人说,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砸开我们这个封闭的铁罐头,中国不知道还要经历几百年、几千年才能进化到现代文明社会。也有人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偶然与必然”

19、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紧扣主题,观点合理;史料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字数在150字左右。(2)材料二中“决定东西方商务关系”的观点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鸦片战争的?其本质意图在于什么?材料二中“两种文明碰撞”的新认识的立场又是什么?(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答案(1)写作思路示例: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使英国迫切需要尽可能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因此英国极力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明清时期的中国已经处于封建制度的衰落时期,对外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因此必然会成为西方列强侵略的对象。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无耻地向中国输出鸦片,清政府的

20、禁烟运动成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2)“决定东西方商务关系”的观点是站在殖民主义者的立场上的。其观点否认鸦片战争的非正义性和掠夺性的本质。“两种文明碰撞”的观点是站在文明史观的角度。(3)观点一:破坏性。鸦片战争使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若答出其他理由,言之有理也可)观点二:建设性。鸦片战争在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文化和科技,促使新思潮的萌发,从而使中国开始了向近代社会的过渡。(若答出其他理由,言之有理也可)观点三:二者兼而有之。破坏性:理由参考观点一;建设性:理由参考观点二。(可任选一种观点,但必

21、须有理有据)241911年初,利用庚子赔款而专门为培养赴美留学的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正式成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庚子赔款”总额为白银四亿五千万两。赔款年息为四厘(4%),分三十九年还清,本息共计约九亿八千万两。四亿五千万两的数目是以当时中国人口估算值(4.5亿)为基础,相当于清政府12年的财政收入,以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抵押。维基百科全书材料二“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备忘录材料三1909年清政府驻

22、美国公使梁诚,因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有“美国所收庚子赔款原属过多”之语,一方面向美国劝请核减,一方面上书清廷请以此款设学育才经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决定将当时尚未付足之款项,从1909年1月起退还中国,改用于培养赴美留学生的教育费用,建立“留美预备学堂”(清华大学之肇始)。维基百科全书(1)据材料一,判断“庚子赔款”出自于近代中国的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庚子赔款”的历史背景。(2)据材料二、三,分析美国政府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庚子赔款”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双重影响。答案(1)辛丑条约。19世纪末爆发的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在华势力;帝国主义列强发起八国联

23、军侵华战争,企图瓜分中国;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条约。(2)美国意图达到精神上支配中国的目的;梁诚等外交家的努力;美国所收庚子赔款过多。(3)消极: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便利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关税的控制,加剧了中国社会的贫弱,加深了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积极:促进了近代中国留学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人才,从而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内容推断出应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综合材料二、三进行归纳。第(3)问从增加中国人民负担、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以及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回答。25某同学对鸦片战争很感兴趣,为此他

24、收集了当时中英双方军队的相关资料。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清军英军武器清军使用刀矛弓箭和鸟枪,刀矛弓箭手和鸟枪手比例约是55;鸟枪的原型可追溯至1548年的(明嘉靖二十七年)的葡萄牙火绳枪,枪长2.01米,射程约100米,射速12发/分钟清军使用的火炮,如同其鸟枪,可以追溯至明代。至鸦片战争,火炮使用的年限大多已经很长,清初铸造的比比皆是,甚至还有前明遗物英军使用两种军用枪:一是伯克式前装燧发枪,枪长1.16米,射程约200米,射速为23发/分钟,约在1800年后装备部队;二是布伦士威克式前装滑膛击发枪,枪长1.42米,射程约300米,射速为34发/分钟,约在1838年起陆续装备部

25、队英军使用的火炮在样式与机理与清军差不多,但制造工艺先进,质量好,有瞄准器具,射击范围广,射程远,射速快火药清军制造的火药仍按照明朝末年配方,主要凭借累积的经验,以手工业作坊或工场生产英军制造的火药,按照1825年黑色火药最佳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复实验确定最佳配方,由近代工厂生产军舰清军水师舰船有数百之多,基本特点是船的吨位小,船上安炮少,任务不是出海迎敌,而是近海巡缉,守卫海岸英国海军主要作战军舰仍为木质风帆动力,只有少量蒸汽动力铁壳轮船,军舰较大,吨位从百余吨至千余吨,火炮较多,从10至120门不等,机动性强兵力清军有八旗兵约20万,绿营兵约60万,总兵力达80万,战争期间抽调到前线作战的兵

26、力达10万人英军正规军约14万,国民军约6万,总兵力达20万。战争初期,英国远征军兵力约7 000人,后增兵,最多时达2万人据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1)有学者认为,清军使用的是自制的老式“洋枪洋炮”。“洋枪洋炮”出现在明朝末年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依据材料概括英军的特点。(不得照抄原文)请从非军事的角度分析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3)茅海建先生说,“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于提供错误,即失败的教训。”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是什么?你如何理解这句话?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第(1)问明朝末年,正值西方早期殖民扩张时代。结合以下知识回答: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来到中国,他们对中国

27、东南沿海进行骚扰;西方传教士随着东来,西学东渐。第(2)问可以从英军武器装备、作战能力、科技成果先进等角度回答“特点”。从中国国情入手,联系此时中国政治体制、经济特征、思想文化等方面回答“原因”。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带来的最直接的教训就是落后就要挨打,因此必须以史为鉴,面对错误。答案:(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进行殖民扩张,侵略中国;传教士来华带来新技术;出现早期“西学东渐”。(2)特点:武器装备先进、近代化程度高、人数少,战斗力强、科技含量高、机动性强。原因:政治上,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政治体制僵化;经济上,重农抑商,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文化上,八股取士、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28、造成思想僵化;科技上,传统科技重经验轻实验;对外方面,闭关锁国的政策、天朝上国的思维,导致中国逐渐落伍。(3)教训:落后就要挨打或者必须近代化,顺应世界潮流。理解:以史为鉴,就是面对错误。胜利使人兴奋,错误使人反思。26海疆,即是主权国家的领海,沿海国家的海洋国境。近代以来,中国海疆和海防历史的兴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衰败与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鸿胪寺卿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材料二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

29、重于水师。江苏巡抚吴元炳奏(1874年)材料三“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撤。”清史稿(1)指出材料一所揭示的问题。从海权和海防的角度看,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请结合有关史实说明。(2)分析材料二,吴元炳的这一奏议是否正确?对此,清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请结合有关史实说明。(3)结合有关史实分析材料三,甲午一役,中国新式海军竞惨败于日本,其根本原因何在?对中国的海疆主权造成了哪些进一步的破坏?(4)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认识?解析:本题以中国的海防建设为主题,考查学生依据材料联系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揭示的问题

30、从材料一中概括得出,后果联系近代中国遭受侵略的史实来回答。第(2)问联系洋务运动的内容加以概括。第(3)问从制度的差异来回答根本原因,联系甲午中日战争的史实说明海疆主权的破坏。第(4)问可综合三则材料,从海防的发展与清政府的关系方面谈认识,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问题:军队腐败,武器落后;海防废弛。后果: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英侵香港岛,迫上海等五口开埠;附件中取得军舰巡查贸易权;中国海防洞开,领海主权遭破坏。(2)正确。举措:创办北洋舰队等海军,修建威海卫等海军基地。(3)根本原因:清朝封建专制统治腐败。进一步的破坏:威海卫军港遭日毁,旅顺、大连被日占,渤海、黄海海防尽失,京畿门户洞开。(4)认识:清王朝专制腐败导致国家衰弱、军备落后、海防虚弱(在封建专制制度下,中国不可能实现海军、海防近代化和有效保卫海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