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综合测评2(第三、四单元)(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2.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77709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综合测评2(第三、四单元)(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综合测评2(第三、四单元)(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综合测评2(第三、四单元)(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综合测评2(第三、四单元)(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综合测评2(第三、四单元)(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综合测评2(第三、四单元)(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综合测评2(第三、四单元)(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综合测评2(第三、四单元)(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综合测评2(第三、四单元)(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综合测评2(第三、四单元)(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综合测评2(第三、四单元)(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阶段综合测评(二)(第三、四单元)(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表是1950年中国与美国、印度在钢、发电人均产量方面的比较。为解决表中这种现状,我国采取的相应措施是()人均产量中国美国印度钢产量(千克)2.37538.34发电量(千瓦时)2.762 94910.9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C掀起“大跃进”运动D实行改革开放A表格数据反映了我国工业的落后状况。为改变我国的工业落后面貌,国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2下表是1952年与1956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的统计表,它反映出当时的中国()粮食

2、棉花钢煤原油19521.63亿吨130.4万吨135万吨6.6亿吨44万吨19561.92亿吨144.5万吨447万吨11.0亿吨116万吨A.三大改造完成B重点发展重工业C国民经济恢复D工农业均衡发展B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钢、煤、原油的产量大幅增加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一五计划的特点出发,即可排除A、C、D三项。3周恩来在中共八大上指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地进行的,它必须有各个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农业是工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以上材料表明党和政府()A认识到经济需要平衡发展B确立了优先发展农业生产的经济指导思想C将经济建设的重点

3、转向农业和轻工业D开始纠正“大跃进”运动的“左”倾冒进错误A由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周恩来认识到虽然以重工业为中心,但是仍需要农业的配合,并结合中共八大的经济建设方针,故选A项。4“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学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和其他人操作着著名的土高炉出产质量很差的钢锭。”材料描述的是()A南泥湾大生产运动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乡镇企业的崛起B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且主要是在大后方,故A项错误;“大跃进”运动强调生产的“大跃进”,其中重要的运动是大炼钢铁,与材料中的“土高炉”相吻合,故选B项;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一大二公”,主要是规模大和公有化程度高,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

4、误;乡镇企业的崛起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5下面是19571961年我国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在进口总额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示意图。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苏关系的开始恶化B国家经济状况的影响C“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D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左”倾错误的影响,19591961年,中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人民生活困苦,因此进口生活资料的比重大幅增加,故选B项。6某中学高一的同学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时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事记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计划用3个五年计划完成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全国参加手工业合作组织的成员

5、约200万人1956年1月北京市的手工业全部实现了合作化1956年2月143个大中城市和691个县基本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入社新成员达300万人1956年6月全国组织起来的手工业者已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0%1956年12月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A.方针正确保证了改造的顺利进行B体现出建设与改造并举的特点C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D一定程度存在着急于求成的倾向D从表格内容看出,其主要反映了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而社会主义改造还包括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A项表述以偏概全,故排除;B项未能体现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故排除;C项属于“一五”计划的作用,故排除;从材料中的数据看出,在国家对农业

6、社会主义改造的后期,工作过急和过粗,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冒进倾向,故选D项。7下面是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表。决定表中资金流向的主要因素是()195319571958196219631965流入重工业的资金(%)38.754.948流入农业的资金(%)7.611.418.4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53.733.733.6A.经济发展规律B国家经济政策C产业结构现状D国际关系格局B从表格中可分析出,19531965年,投入的重工业资金比重相对较高,而投入到轻工业和农业中的相对较少,这是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经济政策的体现,故选B项;优先发展重工业不是经济发展的规律,故排除A项;建国初期,我国

7、重工业基础薄弱,国际形势严峻,这是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C、D两项。81962年6月,时任中共蔚县县委副书记带领工作组和张家口地委工作组一班人,到常宁公社8个大队搞包产到户的试点工作。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是()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B“左”倾错误得到根本纠正C国家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D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D1960年冬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决定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题干内容就是调整工作的具体体现。91978年冬,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施了“大包干”。这一“按”竟

8、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下列对小岗村改革的影响分析有误的是()A个体小农经济彻底消失B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农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D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A个体小农经济彻底消失是在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后,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小岗村改革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农民包产到户,按劳分配,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故B、C、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0(2019全国卷31)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 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牧,鼓

9、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A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B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C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A减少粮食播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还林还牧,举办集体企业,这使得农村比较单一的农耕经济结构发生变化,A项正确;社队企业属于集体企业,B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指农业的自主经营,不涉及企业,C项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项错误。11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个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

10、全会的召开、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B增强企业活力、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上海浦东、建立自由贸易区D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谈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B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以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推动了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不仅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而且成为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动力;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搭建了更好的平台,故选B项。12学者郑永年提出:“南方谈话直接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变化,不仅产生了强大的改革新动力,而

11、且为改革和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新的方向”主要是指()A开发和开放浦东新区B积极构建新型区域合作组织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根据材料“南方谈话直接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变化为改革和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方谈话阐述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原则,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为改革和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13相关调查表明,目前我国95%以上的商品和资源实现了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这标志着中国()A已经基本实现了共同富裕B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C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

12、已经完全放弃了对国民经济的计划指导C材料信息中我国绝大部分商品由市场定价,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故选C项;A、B、D三项表述均与史实不符。14由下图可知()1996年浦东新区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图A浦东新区优先发展农业B浦东新区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C浦东新区已经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D浦东是中国20世纪末期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B由图例及“投资结构图”可知,浦东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了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上,第一产业即农业的投资很少,故A项错误;C、D两项无法从图中直接得出,故排除。151935年4月3日,“第一届新生活集团结婚”在上海市江湾新市政厅大礼堂内举行,57

13、对新人结成佳偶。没过多久,汉口、北平等地纷纷效仿,几乎每届都由市长等名流给新人证婚。这反映出()A市民生活习惯日趋文明B追求自由观念深入人心 C中国传统习俗逐渐消亡D政府积极推动移风易俗D根据材料“第一届新生活集团结婚,在上海市江湾新市政厅大礼堂内举行”“几乎每届都由市长等名流给新人证婚”可知,政府积极推动移风易俗,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政府积极推动新的婚姻习俗,故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说法错误,排除。16下图照片是1920年燕京大学学生俱乐部成员合影。该图能够反映()A学生服饰已经完全西化B英美控制中国高等教育C平等观念在教育上实践D中国教育的平民化倾向C题干图片中的学生

14、穿着均为中式长衫、马褂,故A项错误;题干中图片虽然出现外国国旗,但其并不能代表中国高等教育被英美控制,故B项错误;题干图片中的大学生中男女学生都有,说明此时的教育方面体现出了男女平等的观念,故选C项;题干图片中的学生并不能看出其是否为平民,故D项错误。17.右图“滑稽魂”漫画,为民国初年画家周慕桥所绘。画中人物手拿一杆旱烟枪在楼梯口对着电灯泡,仿佛在说,“取个火吧”。漫画的内容反映出()A民国初年电灯已经在中国普遍使用B当时的民众生活深受西方科学影响C清末民初的广大民众生活贫困落后D民众接触西方文明时出现认知反差D漫画中人物不知道电灯无法点火,说明当时不可能普遍使用电灯,故A项错误;漫画讽刺了

15、当时民众的无知,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生活贫困落后”,故C项错误;用电灯点烟枪正说明了“认知反差”,故选D项。18据1913年9月5日大公报记载:“近来法庭诉讼男女之请离婚者,实繁有徒,此皆前所未有,而亦社会所不乐为者也。”说明当时()A妇女地位逐渐提高B家庭观念丧失殆尽C大众赞同离婚行为D婚姻方式彻底变化A由题干材料可知女子亦可提请离婚,并以诉讼法庭的方式予以解决,这与古时中国男子一纸休书就可休妻相比,明显体现出女子地位的提高,故选A项;B、C、D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故排除。19浸透汗水、打着补丁的咔叽布工装,斜纹布军装,洗得发白的中山装,共同引领着20世纪70年代朴素、单调的服装潮流。

16、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商品供应匮乏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人们不喜欢穿着打扮受民国时期服饰的影响ABCDC人们的服饰习惯具有强烈的民族传承性,但更重要的是受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从这个角度出发来看,符合题意,无从体现,对当时服饰的影响并不大,故选C项。20某学者认为:近代交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深刻的,它一方面改变着传统城乡经济格局、经济发展模式;另外一方面也影响、推动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这表明近代交通()A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B中国向西方国家学习的步伐加快C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较为广泛D有利于中国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C近代交通深刻地影响但并不能改变中国社会的

17、发展趋势,故A项错误;中国向西方国家学习的步伐加快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了近代交通的发展对经济、社会习俗的影响,可见其影响较为广泛,故选C项;D项只强调经济影响,不够全面,故D项错误。21近代时期有人说,建铁路“是臣下之利,非君上之利;是外洋之利,非中国之利;是一二人之私利,非千万人之公利”。这说明()A修建铁路受到顽固势力的反对B铁路的发展对近代中国有害无利C在当时的中国不适宜修建铁路D修建铁路只是便于外国人经济侵略A根据材料中对修建铁路持反对态度,说明当时顽固势力对修建铁路极力反对,故选A项;材料中并未反映铁路发展对中国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对修建铁路的态度,不

18、是说明当时中国不适合修建铁路,故C项错误;修建铁路对中国经济发展也起到过推动作用,不是只便于外国人的经济侵略,故D项错误。22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C仅从题干出售的商品中不能体现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故A项错误;题干只是一则广告,不能体现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广告中主要是一些日常用品,不能体现衣食住行的西化,故D项错误。23某大学著名历史教授为学生做报告,其报告的纲要如下表所列,这个

19、报告的主题是()一、最强大的竞选宣传媒体电视1电视辩论:1960年,美国首次举行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法国、德国、英国的大选也先后举行电视辩论。2电视广告。二、强势的竞选宣传媒体互联网1官方(个人)网站/电子邮件。2在线视频。A互联网与政治选举B大众传媒在政治选举中的运用C影视艺术的发展D电视与互联网B从报告的纲要来看主要是分析了电视、互联网是强势的竞选宣传媒体,故体现出大众传媒在政治选举中的重要作用,因此选B项。242014年1月浙江宁波历史最悠久的电影院民光影城被省商务厅授予“浙江老字号”铜牌。1931年宁波商人李济民投建该影城,20世纪50年代收归国有,虽因各种原因多次更名,但历经八十多年

20、风雨沧桑,它已成为宁波的文化坐标。这座影城()A20世纪40年代是发展鼎盛时期B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民族工业较快发展时期C是宁波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D“大跃进”时期因放映量过低而被收归国有B材料反映了浙江宁波民光影城在近现代的发展历程,依据所学知识,1931年李济民投建该影城应该是诞生于19271936年民族工业较快发展时期,故选B项;20世纪40年代,中国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新中国的成立,国内局势动荡,所以这座影城不会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时期,排除A项;这座影城是宁波的文化坐标但不是宁波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排除C项;这座影城被收归国有应该是在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时期

21、,而非“大跃进”时期,排除D项。25当今网络时代的“人肉”技术,通常是娱乐大众的利器,但很不幸,它也可能成为一种杀人工具。这表明()网络具有传递信息迅捷的特点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网络已成为替代法律和行政手段的社会伦理道德防护墙网络自由的滥用等带来了一些弊端ABCD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网络不可能替代法律和行政手段,故排除含的选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4分,第28题20分,共50分)26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

22、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年份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农业总产值461510535575610中国统计年鉴(1983年)材料二我国小麦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了。我国小麦增产速度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没有的,更是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美帝国主义者说我们人口多是“不堪重负的压力”,我们要用更多的事实告诉他们,人口多,生产粮食更多。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7月23日)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

23、题(1980年5月31日)(1)根据材料一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4分)(2)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国农业生产情况真实吗?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哪两次运动有关?这两次运动导致的后果如何?(4分)(3)材料三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哪两个省份实行?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4分)(4)综合上述材料信息,你得到了什么重要启示?(4分)解析第(1)问发展状况从表格数字可以看出;运动主要结合材料中的时间来分析,中国此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第(2)问结合材料中的时间,可以看出是“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是不真实的;运动及后果结合所学知

24、识回答。第(3)问从时间上看,应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渐在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第(4)问从上述发展变化(材料一中的发展、材料二中的混乱、材料三中的发展)中可以得出结论:农业政策要符合基本的国情。答案(1)状况:农业总产值持续增长(或农业不断发展)。运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不真实。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果: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3)安徽、四川。原因:“包产到户”政策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实行的(或没有脱离社会主义轨道)。(4)启示: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从本国实际出发,制定农业发展政策。(言之有理即可

25、)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在全国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1978年9月,邓小平到东北三省。他自己说,我这是到处点火当时担任中共吉林省省委书记的王恩茂回忆说:“过去有些不敢想的问题,现在敢想了;过去不敢讲的问题,开始敢讲了。”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二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2005(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邓小平所说的“点火”的含义。(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19781992年间中国经济开放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其原因。(8分)解析第(1)问,注意材料一信息的时代特征,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的史实进行说明。第(2)问根据材料二信

26、息指出对外开放政策导致国家对外开放度上升,再结合具体的措施分析其形成的原因。答案(1)鼓励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思想准备。(2)趋势:上升。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工作重点转移);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设立经济开发(开放)区。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民报之产生,当以同治十二年(1373年)在汉口出版之昭文新报为最早。此为同治十三年在上海出版之汇报,在香港出版之循环日报,光绪二年上海出版之新报,及光绪十二年在广州出版之广报;斯四者皆当时深悉外情者之所为,惜国人尚不知阅报为何事,未为社会所见重耳。迨光绪二十一年,时适中

27、日战后,国人敌忾之心颇盛,强学会之中外纪闻与强学报,先后刊行于京沪,执笔者皆魁儒硕士,声光炳然。我国人民发表政论,盖自此始。后此时务报与时务日报等接踵而起,一时报纸,兴也勃焉。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材料二若夫新闻事实之报道,世界舆论之趋向,内地国情之调查,政艺学理之发明,言论思想之介绍,茶余酒后之资料,凡全球文明国报馆所应尽之义务,不敢不勉,此则同人以言报国之微志也。梁启超时报发刊词材料三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办民报。孙中山后来在中国之革命一文中评价说:“民报成立,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革命主义,如日中天。”陈玉申晚清报业史“武昌

28、革命军兴,清吏张鸣岐、龙济光、李准等初负隅自固,讵(表示反问)沪电谣传京陷帝崩四字,港粤各报相率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张督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走,龙、李遂卑辞乞降。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摘自冯自由革命逸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后期我国报刊发展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梁启超认为“报馆所应尽之义务”有哪些?(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报刊对辛亥革命所起的作用。(6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的文字“汉口”“上海”“广州”“时适中日战后,我国人民发表政论,盖自此始”可以直接得出特点。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世界舆论之

29、趋向,内地国情之调查”“政艺学理之发明,言论思想之介绍”“茶余酒后之资料”等信息可以直接得出“报馆所应尽之义务”。第(3)问从材料三中“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等关键语句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报刊对辛亥革命的作用。答案(1)特点:国人自办报刊主要集中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中国人自办的报刊盛行于维新变法时期;有识之士办报的目的是救亡图存;报刊的创办对中国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2)传递国内外信息;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引导舆论。(3)作用:提供与维新派(保皇派)展开论战的阵地;宣传民主共和(民主革命)的思想和观念;制造声势,加速革命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