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胜利教学设计科目历史课题第二十四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胜利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2. 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3. 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抗日战争胜利过程的学习,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有利于培养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增强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2.东方主战场教学难点:1.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2.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课前准备教具:多媒体、黑板、粉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
2、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师】PPT展示学习目标导入新课。二 新课讲授(一)正面战场的抗战1、淞沪会战(1)过程: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将侵略矛头指向国民政府统治的中心区域。国民政府奋起自卫,组织了淞沪会战。(2)结果11月中旬,日军占领上海,淞沪会战结束。【师】淞沪会战虽然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但其在抗日史上拥有重大的意义。这是因为其?2、 太原会战(1)过程:1937年9月,日军逼近山西太原。八路军参加忻口会战,取得平型关大捷。忻口会战历时1个多月,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2)结果:11月初,太原失守。 3、徐州会战(1)过程:日军占领南京后,从南
3、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1938年15月,国民政府调集60万大军,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指挥下展开徐州会战。(2)结果: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地区围歼日军1万余人,取得台儿庄大捷,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4、武汉会战(1)理论指导:1938年6月中旬,武汉会战开始。会战前,毛泽东在延安发表论持久战的演讲。【师】请同学们思考,毛泽东的这次演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过程:10月下旬武汉会战结束。这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武汉沦陷,共毙伤日军近4万人。与此同时,南部重镇广州也被日军占领。(3)结果:武汉、广州陷落后,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5、第三次长沙会战(1)过程:抗
4、战相持阶段中,中国军队继续奋勇抗击日军。1941年12月,发生第三次长沙会战。面对10余万日军的进攻,中国军队重兵防御,拼死抵抗,歼灭大批日军,最终取得会战胜利。(2)结果:此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师】抗战时期的中国,国家的经济实力、军事能力和技术水平,都远远落后于日本,难以抵挡日军深入国土。但中国人民的抗敌意志高昂,除军事抵抗外,还采取了一系列的应敌措施,都包括些什么?6、抗战大迁徙的影响:这些壮举,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为抗战胜利打下了物质和精神基础。(二)敌后战场的抗战1、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1) 过程上海、太原失守后,八路
5、军、新四军按照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建立了多个巩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除此之外,根据地军民依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还采取了哪些战法打击日军?(2)意义:敌后战场的开辟,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2、沦陷区的抗战:中国共产党在在积极开展抗日宣传的同时,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沦陷区的工人以怠工、罢工等斗争形势,破坏日军掠夺中国资源实行“以战养战”的部署,还通过利用日伪矛盾发动群众进行斗争,打击日本的殖民统治秩序。3、百团大战(1)背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图谋以“囚笼政策”消灭敌后抗日根据地。【师】中国共产党发动百团大战的主要目的是?(2)过程随着战役的展
6、开,八路军参战部队达到105个团,约20余万人,称为“百团大战”。【师】百团大战取得了怎样的成果?(2) 意义:打破了日军“囚笼”。 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4、皖南事变(1)背景:此时国民党在抗战上有所消极,反共倾向明显增长。(2)过程: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3)结果: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一面从政治上坚决打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一面坚持艰苦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5、根据地建设(1)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建设成效显著。(2)以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在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同时,精兵简政,以“三三
7、制”为原则,开始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3)其他敌后抗日根据地,也仿照陕甘宁边区,实行民主选举。(三)东方主战场1、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局势(1)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2)海外华侨在陈嘉庚等侨领的号召和领导下,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3)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4)12月7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主要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师】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反法西斯战争做了哪些贡献? 3、世
8、界反法西斯联盟:1942年1月1日,以中、美、英、苏4国为首的26个参加对德、意、日轴心国作战的同盟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4、远征缅甸:随后,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救援在日军追击下仓皇撤退的英军,战绩名扬海外。5、开罗会议:1943年11月,中、美、英 三国政府首脑在埃及开罗举行会议,通过了开罗宣言,决定了对日作战以及战后处分日本的基本策略,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6、订立新约:1943年,通过谈判,中国与美、英达成协议,废除不平等条约,取消在华特权,订立新的条约;接着又与10余个西方国家废除旧
9、约,订立新约。(四)抗日战争的胜利1、 中共七大(1) 目的: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做准备。(2) 召开:1945年46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隆重举行。(3) 内容毛泽东在会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师】中共七大提出了党的政治路线是什么?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4) 意义: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2、 日本投降【师】除了中国军民英勇抗战外,还有哪些条件加速了日本的投降?(1)过程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无条件投降诏书。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巡
10、洋舰上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10月25日,陈仪在台北代表中国政府庄严宣布台湾光复。从此,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回到祖国怀抱。3、抗日战争的成就与牺牲(1)成就原因: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2)牺牲:历经14年的艰苦抗战,中国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军民伤亡总数在3500万以上,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美元。4、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11、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学生回答:在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毙伤日军四万余人,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学生根据课本回答:总结抗战开始以来的战争形势,针对国内存在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科学论证了中国必须通过持久作战赢得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指导理论,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学生回答: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师生带着大量书籍和实验设备长途跋涉,迁到大后方。学生回答: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学生思考并在课本中寻找答案:以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学生回答:百团大战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多次,毙伤日伪军 2 万多人,破坏铁
12、路 474 千米、公路1500多千米,摧毁大量敌人据点,缴获大批枪炮、物资。学生回答:(1)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抗日战争与美、英在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密切地联系起来。(2)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所抗击的日军兵力,超过了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的总兵力。(3)中国协助和配合了盟军作战,给予盟军以战略上和资源、情报上的重大支持。(4)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实际参与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谋划和指挥。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学生回答: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学生回答:1945年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8
13、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苏军进入中国东北,迅速消灭日本关东军。解放区战场展开全面反攻。学生回答:人民军队发展到约132万,建立了19块根据地,解放了近1亿人口,首付了100万平方千米的失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探讨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帮助学生理解从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胜利的史实,同时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师】这就是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我们来总结一下,我们学习了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胜利,这一部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及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要求同学们重点记忆,这也是今天学习的难点,希望大家认真理解并掌握。有不懂的课下咨询老师。作业布置把同步练习做完,并记忆书中勾画的知识点板 书 设 计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胜利 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 正面战场的抗战 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抗战大迁徙 敌后抗日根据地 敌后战场的抗战 百团大战和皖南事变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胜利 根据地建设 背景 东方主战场 形成 意义 原因 抗日战争的胜利 经过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