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高考领航系列高考生物总复习一轮用书配套课时规范训练:必修三 第五章 生命系统及其稳定性3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77547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高考领航系列高考生物总复习一轮用书配套课时规范训练:必修三 第五章 生命系统及其稳定性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高考领航系列高考生物总复习一轮用书配套课时规范训练:必修三 第五章 生命系统及其稳定性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高考领航系列高考生物总复习一轮用书配套课时规范训练:必修三 第五章 生命系统及其稳定性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高考领航系列高考生物总复习一轮用书配套课时规范训练:必修三 第五章 生命系统及其稳定性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高考领航系列高考生物总复习一轮用书配套课时规范训练:必修三 第五章 生命系统及其稳定性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14高考领航系列高考生物总复习一轮用书配套课时规范训练:必修三 第五章 生命系统及其稳定性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14高考领航系列高考生物总复习一轮用书配套课时规范训练:必修三 第五章 生命系统及其稳定性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黄巢的著名诗作:“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煞,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里所指的影响开花的生态因素是()A光照条件和温度B长日照条件C短日照条件 D湿度和温度解析:秋天日照时间变短植物开花,说明影响开花的生态因素是短日照条件。答案:C2蟑螂喜好在夜间出来活动。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个星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尽管实际上是白天)。这个实验说明()A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变B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C行为信息可以影响蟑螂的行为D蟑螂可以感受一切信息刺激解析:尽管实际时间为白天,但反复提供一个倒置的物理信息,引起蟑

2、螂的活动时间发生改变,说明蟑螂感受到了白天、黑夜这种物理信息。答案:A3下列叙述中,不是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是()A利用黑光灯诱杀害虫B播放轻音乐可使奶牛多产奶C改变光照时间,使菊花在“五一”节开放D合理密植可获得高产解析:合理密植可提高光能利用率,并未涉及信息传递的应用。答案:D4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B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与细胞、个体与个体、种群与种群之间传递C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捕害虫也属于信息传递解析: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是个体内的信息传递,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

3、递范畴。答案:B5对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比草原生态系统高B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比草原生态系统低C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高,恢复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低D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低,恢复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高解析: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大,抵抗力稳定性高,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小,抵抗力稳定性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往往存在相反的关系。答案:C6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

4、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解析:受到干扰后,种群数量波动范围小的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强。答案:C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也会增多,害虫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B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自我调节能力强的生态系统,其稳定性也高D当外界干扰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将会丧失解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个方面。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而恢复力稳定

5、性越低。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答案:C8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相对数量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个种群间的能量流动方向是乙甲B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两个种群相对数量的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D两个种群相对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解析:对比甲、乙两种群相对数量的变化,可知它们之间是捕食关系:甲乙。M点时,从整体上看,甲种群相对数量逐渐减少,造成甲种群相对数量减少的原因是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变化是信息传递的结果,这种调节方式是双向的。两个种群的相对数量波动幅度逐渐减小,说明该生态系统趋于稳定,这是

6、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结果。答案:A9下图是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关系曲线,其中正确的是()解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但恢复力稳定性越低。答案:A10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和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D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稳定性很强解析:动物的行为信息,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而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大火后草原的恢复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热带雨林

7、的抵抗力稳定性强,而恢复力稳定性较弱。答案:A11(2013郑州质检)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下面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要大于该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B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绿藻、黑藻可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并用于自身的光合作用D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时,体现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解析:流经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和城市污水中有机物中所包含的化学能。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的是生物群落在垂直

8、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而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中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是一个种群在空间上分布的情况。绿藻、黑藻只能利用污水中的无机盐、水等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人工湿地净化污水体现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答案:A12四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注:“”表示有;“”表示无。A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逐渐增大B由于丙瓶中没有小鱼,所以比甲瓶积累的有机物多C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少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是构成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四种成分解析:乙瓶中没有光照,藻类的种群密度将逐渐

9、减小;丙瓶和甲瓶中都没有小鱼,但是丙瓶中缺少微生物,所以有机物积累得多;丁瓶中小鱼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因此氧气含量少;生态系统的成分中,消费者不是必需的。答案:C13蜜蜂是一种群居的益虫,蜜蜂的筑巢、采粉酿蜜等行为以及“语言”等都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1)蜜蜂中的侦查蜂可在发现蜜源后,回到蜂窝内通过特殊的“语言”传达给其他同伴,如果侦查蜂跳“圆形舞”,则表明蜜源的距离很近,一般在百米之内。这种信息是_。(2)蜜蜂可以从很多植物的花朵上采集花粉,同时也为这些植物传粉,这种关系在生态学上为_。从生态系统的功能看,信息传递可以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蜜蜂是如何发现蜜源的,我们可以进行模拟探究

10、实验。有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究,所用的实验材料有蜜蜂100只,1枝作为常见蜜源的黄色5瓣花儿,白纸,剪刀,染料,无色且与蜜源味道相同的制剂。组别假设操作步骤预测结果结论1通过光的味道识别2通过花的颜色识别3通过花的外形识别 第1、2组实验传递的信息分别属于_。 第2组的“模拟花”在味道、颜色和外形上的要求是怎样的?_。 如果将三组“模拟花”摆在蜂箱周围同时进行实验时,写出两条应该注意的问题:_。 每组实验测量的指标是_。解析:(1)跳舞是蜜蜂的一种行为,属于行为信息。(2)蜜蜂采集花粉属于捕食,为植物传粉属于种间互助。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花的味道传递的信息属

11、于化学信息,花的颜色传递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第2组是通过花的颜色识别进行实验的,因此白纸要染成黄色,不要味道,形状不能与花的形状相同。实验中除自变量外均要保持一致,以防止无关变量的干扰。实验测定的指标是单位时间内落到实验材料上的蜜蜂的数目。答案:(1)行为信息(2)捕食和种间互助调节种间关系(3)化学信息和物理信息将白纸染成花儿的颜色(黄色),无特殊的味道,且形状与花儿不同“模拟花”与蜂箱的距离相等、晴天无风(其他合理答案亦可)单位时间内落到实验材料(模拟花)上的蜜蜂的数目14(2013烟台调研)下图甲为一个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表乙是对图甲中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能量流动

12、情况调查结果;图丙是该生态系统中人类对物质与能量的利用情况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三个,分别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_、_。 若图甲中的“”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_。(2)若图甲表示碳循环示意图,则D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_,过程表示的是_。(3)表乙中的Pg表示同化作用固定的总能量,Pn表示生物体内储存的能量,则R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_每平方米每年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4)图丙表示人类在草原上放养牲畜的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中的_关系。解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三个: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和化学燃料的燃烧;能直接利用二氧化碳的只有

13、生产者;各营养级生物所同化的总能量除了在自身体内储存外,还用于呼吸作用、传递给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但最终都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总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人工生态系统的特点是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提高能量的利用率。答案:(1)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学燃料的燃烧(2)非生物的物质(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光合作用(3)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的呼吸量8.707104 kJ(4)能量流动15(2013湖南联考)2010年11月在坎昆举行的全球气候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是确立各国“X气体”减排目标;如果坎昆会议制定的所有目标均顺利完成,全球“X气体”排放量可能下降60%,平均气温也将下降

14、2摄氏度,请据此资料回答:(1)资料中所说的“X气体”主要是指_,各国气体排放均会对全球气候造成影响,说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_的特点。(2)上图1为生态系统中该气体的生成和构成该气体的某种元素的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则乙是_,过程表示_作用,若过程和的成分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越高。(3)设过程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图2所示的食物关系,若E种群的能量为5.8109kJ,B种群的能量为1.3108 kJ,D种群的能量为1.5108kJ,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A种群的能量是_kJ;此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_的特点。(4)请再列举两

15、项影响人类发展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_。解析:(1)图1表示的是碳循环,“X气体”应为CO2,甲是分解者,乙是生产者,丙和丁是消费者。是光合作用,是呼吸作用,和表示捕食关系,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是化学燃料的燃烧。(2)向大气中过量排放CO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因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故各地的CO2排放量对全球气候均产生影响。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取决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3)C的同化能量为5.8108(1.31.5)1083108 kJ,故A获得的能量为3107 kJ。答案:(1)CO2全球性(2)生产者分解者的分解抵抗力(3)3.0107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酸雨、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缺乏、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任意两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