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秋(新教材)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检测: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单元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77414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秋(新教材)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检测: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单元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1秋(新教材)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检测: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单元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1秋(新教材)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检测: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单元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1秋(新教材)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检测: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单元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1秋(新教材)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检测: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单元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2021秋(新教材)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检测: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单元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2021秋(新教材)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检测: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单元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2021秋(新教材)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检测: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单元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2021秋(新教材)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检测: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单元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2021秋(新教材)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检测: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单元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2021秋(新教材)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检测: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单元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2021秋(新教材)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检测: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单元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2021秋(新教材)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检测: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单元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2021秋(新教材)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检测: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单元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2021秋(新教材)人教版历史选择性必修2检测: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单元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综合检测六(第六单元)(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古埃及时期,天花席卷尼罗河沿岸,法老拉美西斯五世的木乃伊面部就有天花瘢痕。有人据此推断出法老拉美西斯五世罹患天花,这一推断()A.依据正确,结论正确B.依据错误,结论正确C.依据正确,结论错误D.依据错误,结论错误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古埃及时期,天花席卷尼罗河沿岸,法老拉美西斯五世的木乃伊面部就有天花瘢痕”,可推知法老拉美西斯五世罹患天花,因此依据正确,结论正确,答案为A项。答案:A2.“染病的男女,最初在鼠蹊间或是在胳肢窝下隆然肿起一个瘤来,不消多少时候,就由那两个部分蔓延到人体

2、各部分。病人的臂部、腿部,以至身体的其他各部分都出现了黑斑或是紫斑,不过反正这都跟初期的毒瘤一样,是死亡的预兆。”这里描述的是什么疾病()A.天花 B.鼠疫(黑死病)C.肺结核 D.霍乱解析:据题干信息“以至身体的其他各部分都出现了黑斑或是紫斑,不过反正这都跟初期的毒瘤一样,是死亡的预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疾病是鼠疫(黑死病),因此B项正确。答案:B3.早在共和国时期,罗马人就开始疏通沼泽并建设饮用水设施,在福卢姆地区建下水道,据说执政官要想得到市民的选票,城市道路、饮水系统和公厕的修建就是衡量政绩的指标。古罗马如此重视公共卫生,从侧面反映了()A.罗马执政官非常注重政绩工程B.罗马民主制度

3、的高效运作程序C.传染病对罗马曾造成重要影响D.传染病影响了罗马的政治导向解析:在古罗马,人们注重下水道、饮水系统和公厕的修建,说明古罗马很注重公共卫生,也从侧面反映出历史上传染病对罗马曾造成重要影响,因此C项正确。其他三项并未体现。答案:C4.黄帝内经认为人的身、心、行共同构成了生命,三者整合才能使人和谐发展。“德”管的就是心,(医者)身心不合,无以“扶正祛邪”。材料认为黄帝内经()A.蕴含了朴素的唯物论思想B.强调了中医医德的重要性C.代表了中医理论的最高水平D.奠定了传统中医学理论基础解析:由材料“德管的就是心,(医者)身心不合,无以扶正祛邪”,可知黄帝内经强调医者的医德,故选B项;材料

4、仅体现黄帝内经强调身、心、行三者整合及对医德的重视,没有蕴含唯物论思想,排除A项;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但并不一定能代表中医理论的最高水平,且中医学的发展应是不断与时俱进的,排除C项;黄帝内经奠定了传统中医学理论基础,但材料内容与此无关,排除D项。答案:B5.随着对传统医学的发掘与提倡,中医药治疗得到了广泛有效应用,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医工作者研究我国古代中医学必读的书籍不包括()A.肘后备急方 B.黄帝内经C.史记 D.伤寒杂病论解析:肘后备急方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都和中医相关,属于中医工作者研究我国古代中医学必读的书籍,但史记属于史学著作,不属于古代中医学必读的书籍,因此答案选C项

5、。答案:C6.先秦典籍中,医字写作“毉”。中医形成之后,针砭药石成为治病的主要方法,“毉”字也逐渐被“醫”字取代。“醫”下的“酉”字,是药罐子的象形。据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A.中国古代医学与巫术相伴始终B.中医因源于巫术而没有科学成分C.医学经历了从巫术到科学的演化D.“医”字采用了象形的造字方法解析:根据材料中“醫下的酉字,是药罐子的象形”说明中医没有与巫术相伴始终,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医字的写法及含义的变换,可知其经历了从巫术到科学的演化,故C项正确,B项错误;“医”体现的是会意法造字,不是象形造字法,故D项错误。答案:C7.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其著作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

6、则。该著作是()A.道德经 B.唐本草C.本草纲目 D.伤寒杂病论解析: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答案:D8.我国古代出现了许多中医药学名著,如神农本草经唐本草本草纲目等。其中“本草”的正确含义是()A.中药主要由草本类植物组成,故称中药为“本草”B.“本草”是中药的一种,广泛流传于我国民间C.古代医生多来自草根阶层,故称医生为“本草”D.古代医生治病多草率敷衍,故称医生为“本草”解析:古代中药以草本类植物占多数,另外还包括矿物类和动物类,所以人们把中药称为“本草”。答案:A9.明史记载:“然品类既烦,名称

7、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时珍病之。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材料不能反映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时()A.针对积弊B.自主创新C.查漏补缺D.旁征博引解析:由题干中的“时珍病之”“穷搜博采”“补阙”“阅书八百余家”等信息可以看出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时针对积弊、查漏补缺、旁征博引,但看不出自主创新,故选B项。答案:B10.鸦片战争后,西式医院在中国通商口岸建立起来,同时也带来很多先进的诊疗技术,包括()A.牛痘接种、麻醉术B.放射技术、白喉疫苗C.人造瓣膜、试管婴儿D.人体解剖、针刺麻醉解析:鸦片战争后,西医带来很多先进的诊疗技术,如

8、牛痘接种法、麻醉术、放射技术等。因此答案为A项。答案:A11.19世纪末20世纪初,“卫生”一词日益流行。从知识精英到一般知识分子,中国的文化论述里弥漫着讲求卫生、强身救国的主张。高等小学卫生教科书(1903年)广告词言:“今亟译此类之书,以饷吾国民。凡有保种之责,而知亡国之忧者,盖令青年子弟日肆习之。”这种现象()A.源于晚清灾疫频发下的反思B.推动了卫生观念的进一步普及C.说明卫生意识承载爱国精神D.主要在知识阶层传播解析:晚清灾疫频发材料未体现,排除A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学校是把卫生教育和爱国教育联系起来,不是重点推动卫生观念的普及,排除B项;从材料“中国的文化论述里弥漫着讲求卫生、强身

9、救国的主张”可以看出卫生意识承载了爱国精神,C项正确;通过材料“小学卫生教科书”可以看出传播范围已经突破了知识阶层,排除D项。答案:C12.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列表述不符合中共十九大报告精神的是()A.加强市县乡镇基层医疗机构建设B.推动公共卫生机构服务内容深化C.大力提倡疫苗接种防范重大传染病D.养成洗脸、刷牙、洗手等良好习惯解析:根据中共十九大报告可得出,我国在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系改革,满足人民的健康需求,因此A、B、C三项都符合中共十九大报告的精神。但养成洗脸、刷牙

10、、洗手等良好习惯属于个人卫生习惯,因此与题干不符,符合题意,因此答案为D项。答案:D13. 据悉北京市将在流动人口中全面落实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其中,优先落实好流动儿童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控、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健康档案、计划生育、健康教育等6类服务。这反映出政 府()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扩大各级基层医疗机构的规模努力扩大医疗保障的覆盖范围 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原则A. B.C. D.解析:通过题干“落实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儿童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控、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健康档案、计划生育、健康教育等6类服务”可见反映出政府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同时还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原则,因此符合题

11、意。未体现。答案:B14.从1950年到1957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36岁延长到57岁。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同期从25%增至50%,进入大中学校的人数也大量增加。这主要取决于()A.人们对健康和教育的重视B.教育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完善D.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解析:注意题干要求“主要取决于”,A、B两项表述虽正确,但不是主要的原因;1956年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刚刚建立,故C项表述错误;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为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故D项正确。答案:D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开始逐渐在国家机关中实行公费医疗制度。1983年,政府开始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制

12、度和国有企业的劳保医疗制度进行改革。到2001年底,全国97%的地市启动了基本医疗保险改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达7 629万人。材料表明()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经历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辐射范围较广中国的医疗保险主要惠及城市居民公费医疗已全部被医疗保险取代A. B.C. D.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部分发展历程,正确;从材料中的数字来看,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辐射范围比较广,正确;中国的医疗保险系统也包含农村,农村中的医疗保险内容主要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错误;公费医疗仍然存在,错误。故A项正确。答案:A16.2009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指出:中央财政将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13、,积极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其目的是()A.规范药品的收费标准,保障药品供应B.加大医疗扶贫的力度,扩大服务范围C.解决“看病难”等突出矛盾,确保病有所医D.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解析:据题干信息“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积极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可知其目的在于解决“看病难”等突出矛盾,确保病有所医,因此C项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7题14分,18题14分,19题12分,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材料明朝以前,医学对于传染病学的认识

14、都未超出“伤寒论”的范围。明清两朝医药学家,深入研究传染病等热性病发病原因和医疗方法,创立了温病学说,疗效显著。如震泽县志续载,乾隆二十一年,“瘟疫遍行,家无不病,病无不危”,名医孙日琏施诊施药,“赖以全活者计千有余人”。又如相城小志载,光绪十七年,“疫症盛行,呕泻螺疮起”,龚霞伯以四味中药“遍施之,病立愈,活人甚众”。摘编自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以前中医治疗传染病的理论来源。明清时期中医理论有何新发展?实践效果怎样?(14分)答案:理论来源:张仲景的“伤寒论”。新发展:运用温病学说治疗传染病。实践效果:疗效显著,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18.李时珍是中国古代

15、卓越的医药学家,被公认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材料一李时珍的科学创造,受到当时社会经济条件的刺激,更受到明代中后期文化领域掀起的革新思潮的鼓舞。他以毕生的精力研究历代医学、药物学,博览群书,批判地汲取历代医药学成果,从而完成了本草纲目。他把1 892种药物分为16部,依次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从微至巨也”,最后是“虫、鳞、介、禽、兽,终之以人,从贱至贵也”。这种排列次序,富有实用科学价值。摘编自唐明邦李时珍评传材料二曼陀罗花的特性当时无人知晓,而且名称不一。李时珍按照古籍的描写,到武当山访问药农,并亲身进行了种种尝试。“相传此花笑采酿酒饮,令

16、人笑;舞采酿酒饮,令人舞。予尝试之,饮须半酣,更令一人或笑或舞引之,乃验也。”说明笑或舞不是来自采花者,而是麻醉后的表现。另外,经过多次尝试,李时珍还准确弄清了曼陀罗花同火麻子花合药的方法、服药的剂量,知道了“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摘编自赵坤李时珍与(1)据材料一,概述李时珍的科学成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时珍能够取得这些成就的时代背景。(5分)(2)据材料二回答,李时珍在药物学方面取得了什么成果?他采用了怎样的科学探究方法?(4分)(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学到李时珍的哪些优秀品质?(5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批判地汲取历代医药学成果,从而完成了本草纲目”得出全

17、面总结了我国历代中医药学经验,据材料一“这种排列次序,富有实用科学价值”得出创建了科学的纲目体系;第二小问据材料一“受到当时社会经济条件的刺激”“受到明代中后期文化领域掀起的革新思潮的鼓舞”分别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曼陀罗花的特性是麻醉后的表现”得出了解了曼陀罗花的药性,据材料二“准确弄清了曼陀罗花同火麻子花合药的方法、服药的剂量”得出掌握了曼陀罗花的使用方法;第二小问据材料二“按照古籍的描写”得出文献研究,据材料二“到武当山访问药农,并亲身进行了种种尝试”得出观察实践。第(3)问,据材料一中“以毕生的精力研究历代医学、药物学”、材料二中“亲身进行了种种尝试”得出献身科学,据材料

18、一“批判地汲取历代医药学成果,从而完成了本草纲目”得出独立思考,据材料一“这种排列次序,富有实用科学价值”得出勇于创新。答案:(1)成就:全面总结了我国历代中医药学经验;创建了科学的纲目体系。背景: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工商业繁荣;心学促进人们思想解放。(2)成果:了解了曼陀罗花的药性;掌握了曼陀罗花的使用方法。方法:文献研究;观察实践。(3)品质:献身科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19.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材料古代近现代先秦:传说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扁鹊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病。秦汉:黄帝内经是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魏晋南北朝:葛洪记载了青蒿治疗疟疾的

19、功用。隋唐:日本多次派药师来中国学习医学;唐朝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孙思邈的千金方集唐以前医方学之大成。宋元:政府派医官到高丽教授医学;王惟一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明清: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后由朝廷颁行;卜弥格翻译中国医药概说中国诊脉秘法等书1914年,各省中医组织请愿团向政府请求保存中医,政府申明“非有废弃中医之意”。1950年,中国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确定“团结中西医”的方针。1955年,中医研究院成立。1956年,苏联派专家来华学习针灸。1986年,国家中医管理局成立,后更名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年,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201

20、5年,屠呦呦凭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颁布摘编自陈邦贤中国医学史等请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主题,从表中提取相关的信息,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12分)答案:示例:主题:国家力量的支持推动了中医药学的发展。在古代,随着封建统一国家的发展,政府重视对思想、文化、科技等领域的指导,例如统一编修和颁行药学著作。唐朝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这些都促进了中医的普及和传承。近代以来,西学东渐。20世纪初,中医受西医冲击,面临存废问题。1914年

21、,中医组织向政府寻求保护,政府说明没有废弃中医的打算,维护了中医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强法制建设,强调“有法可依”。国家制定政策法规,设立专门机构,推动了中医制度化。如1986年国家中医管理局成立,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颁布。综上,国家力量推动了中医药学普及,在中医面临危机时维护其地位,并推动了中医的制度化发展。2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材料一至迟自西周开始,已经就医药事务而设官立制。后来,伴随着政治和秩序对于关照民生的需求,医疗制度形成并能够日益发展。汉代出现太常太医令和少府太医令两种职能上有所区分的官职;北齐发展为太常寺太医署和门下省尚药局两种机构,并初置为太子服务的门

22、下坊药藏局。隋炀帝时将药藏局改隶殿内省,实现了药藏局职能与隶属关系的统一。唐朝建设医疗制度,因革汉、北齐、隋之制而损益之。唐代在中央设立了各级医疗机构;在地方也设立了一定数额的医学人员,包括医博士、助教以及医学生等。配合这些机构及相关人员的设置,唐代还针对医疗事务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性规定,最集中的体现是唐令中有专门的医疾令。此外,根据各个时期需要,唐代的皇帝还曾针对医疗问题发布过一些敕文,如玄宗时期的考试博学多才道术医药举人诏等。摘编自程锦唐代医疗制度研究等材料二1820年英国人马礼逊在澳门开设了一家眼科诊所,随后政府和民间人士相继开办了数目可观的新式医院,到1920年,在大城市新式医院已经取

23、代了传统的“医家”,成为医疗机构的主体部分。在工作效率上,近代医院制度借助科学化的医疗器械和严密的病理分析,使医生的专业化水平大为提高。在医疗行政方面,1905年清政府开始设巡警部(兼管卫生事务),1912年,南京中华民国临时中央政府设卫生司,医院不再是传统的专侍皇宫的太医院,它的服务对象是京城官吏和居民,开始呈现社会化、大众化趋势西方医疗制度还开启了中国近代医学教育之先河,在各方的努力下尤其是各地开始设置医科或医学院,医学人才的培养迅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西方医学在中国的整体传播,改变了单一的中医学独立存在的局面,中国出现中西医并存的医疗格局,现代医疗制度、公共卫生事业逐渐确立,中国人的医疗观

24、念也发生了转变。摘编自马伯英中外医学文化交流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医疗制度的特点及唐代医疗制度完备的原因。(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医疗制度的变化,并简要分析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至迟自西周开始,已经就医药事务而设官立制”得出设官立制早,据材料一“伴随着政治和秩序对于关照民生的需求,医疗制度形成并能够日益发展”得出随着历代政治需要而不断发展完善,据材料一“出现太常太医令和少府太医令两种职能上有所区分的官职”得出医疗机构的职能日益明确,据材料一“唐代在中央设立了各级医疗机构;在地方也设立了一定数额的医

25、学人员”得出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医疗系统,据材料一“针对医疗事务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性规定”得出有配套的法令或制度保障;第二小问据材料一“唐朝建设医疗制度,因革汉、北齐、隋之制而损益之”得出借鉴前代的医疗制度,据材料一“唐代的皇帝还曾针对医疗问题发布过一些敕文”得出统治者重视,结合所学得出唐代医学的发展,唐代国力强盛,科举制的发展,中外文化交流的推动。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近代医院制度借助科学化的医疗器械和严密的病理分析,使医生的专业化水平大为提高”得出借助科学化的医疗器械和严密的病理分析,促进了医疗的专业化、高效化;据材料二“南京中华民国临时中央政府设卫生司,医院不再是传统的专侍皇宫的太

26、医院,它的服务对象是京城官吏和居民,开始呈现社会化、大众化趋势”得出政府设置专门的医疗行政机构,医疗开始呈现社会化、大众化趋势;据材料二“中国出现中西医并存的医疗格局,现代医疗制度、公共卫生事业逐渐确立”得出出现中西医并存的医疗格局,现代医疗制度、公共卫生事业逐渐确立。第二小问据材料二“在大城市新式医院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医家,成为医疗机构的主体部分”“中国人的医疗观念也发生了转变”得出冲击了传统的医疗制度与医疗观念,据材料二“它的服务对象是京城官吏和居民,开始呈现社会化、大众化趋势”得出提升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据材料二“西方医疗制度还开启了中国近代医学教育之先河”得出促进了现代医疗制度和教育的发展。答案:(1)特点:设官立制早(或历史悠久);随着历代政治需要而不断发展完善;医疗机构的职能日益明确;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医疗系统;有配套的法令或制度保障。原因:借鉴前代的医疗制度;统治者重视;唐代医学的发展;唐代国力强盛;科举制的发展;中外文化交流的推动。(2)变化:借助科学化的医疗器械和严密的病理分析,促进了医疗的专业化、高效化;政府设置专门的医疗行政机构,医疗开始呈现社会化、大众化趋势;出现中西医并存的医疗格局,现代医疗制度、公共卫生事业逐渐确立。影响:冲击了传统的医疗制度与医疗观念;提升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现代医疗制度和教育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