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全文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雨话凉”“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重视指导学生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难点放在运用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表现手法上,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作家对自然、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的思考。二、 设计思想1、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习思考。2、本课教学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布置预习,要求学生朗读课
2、文二至三遍,大致把握文章内容结构,找出五幅画面,查找有关作家的生平及作品等材料,思考相关问题。第二课时 ,课堂研习,通过教师主导,让学生明确预习思考题,把握课文思想内容。3、有效利用多媒体,学习、鉴赏课文注意重点突出,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在散文的学习中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目标:(1)体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形神关系。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2)感知作家独特的视角,领悟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3)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重点:领悟文章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
3、对故都的情感。难点: 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客观色彩与主观色彩完美融合。四、教学内容:(一)导入语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无情,但由于文人墨客把自己的感情赋予其中,于是便有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哀婉,于是便产生了“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凄美。这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意境正是历代文学家所追求的。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样一篇情景交融的美文故都的秋。(二)展示文题,探究文本1、了解作者情况及文章写作背景2、分析文题的内涵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文章结构把握(12):总写对北国之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31 1 ):分写部分,具体描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1
4、 2 1 3 ):总括全文,强调南国之秋不及北国之秋,表达赞美之情。(2)问题思考探究思考一: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的特征各是什么?为什么作者多次写到南国之秋,有何作用?明确: 特点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南国之秋:慢、润、淡作用: 作者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以“南”衬“北”,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抑此扬彼,来表现北国之秋胜于南国,突出了故都之秋的感人至深,表达了对故都之秋的依恋和热爱之情。思考二:作者通过描写怎样的景色来表现故都的秋?速读课文,看作者共描绘了几幅“故都秋景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图画内容,并分析这些描写的特点。明确:五幅画面: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 、闲话
5、秋凉 、秋果奇景由景入情,把握情与景的关系,观秋色,听秋声,品秋味。思考三: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人认为是颂秋,也有人认为是悲秋。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明确: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不远千里赶来“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味”。这里,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秋色的无限向往之情。选取北国秋天中有代表性的景物表现其清”“静”“悲凉”的特点,流露出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秋景的深切眷恋之情。因此,本文的感情基调,既颂
6、秋,又悲秋,是一首对秋天的悲凉的颂歌。探究一:故都的秋天不仅有这么凄清、肃杀的景物,还有“万山红遍”的热情豪迈啊!为什么作者对那些景物视而不见呢? 由此可以看出文章什么写作特点?明确:实际上这“清、静、悲凉”是郁达夫先生的内心情感,他不过是借这肃杀之景来表现自己的内心罢了!探究二:文章是怎样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试举例说明明确:作者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色、秋声、秋味,都笼罩着一层浓厚的主观色彩。最能表现情景交融的是对“清、静、悲凉”的故都的秋的描述。本文情意浓厚,以抒发内心感受为主,尽力抒情,略
7、于写景,将“客观色彩”“主观色彩”,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三)结语故都的秋是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并流露出浓厚的忧郁、孤独的情绪。作者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心中有秋,笔下才有秋。五、教学反思故都的秋是一篇以景驭情、情景交融的美文。文辞优美,感情真挚,意味隽永。学生对文中的“清、静”容易理解,但对“悲凉”就理解不好。教学中,我着力于文中景物的“清”“静”“悲凉”的把握,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特征跟作者个人经历、情感的关联,从而探知作者特意选取具有这些色彩的景物的意图,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情绪、情感。通过教学此文,我感觉人文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读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