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三(69届)历史第一次周周练一、选择题(本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中西民主制度的第一次分野几乎是必然的,无论是古希腊的城邦民主,还是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他们都各自适应了当时当地的历史和地理条件,是制度演进的客观结果,而不是人们主观选择的结果。”这表明 A中西制度的差异完全不受主观因素影响 B中西制度的差异根源于地理环境的不同C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影响政治制度演进 D政治制度的演进是人们自主选择的结果2下表是按时间顺序记载的有关古代雅典政治中某些代表性的事件或人物以及不同时期雅典的宪法特征,从中可得出的正确历史结论是时间代表
2、事件或人物宪法特征伊嗡和他的同伴人民按地域分为四个部落忒修斯地域、阶层妥协基础上的“统一”公元前594年梭伦民主政治的开始公元前560年珀西斯特剌图斯时代温和僭主政治(取悦民众)专断公元前508年克里斯提尼时期更为民主的改革公元前462年阿里斯提德厄斐阿尔忒斯元老院失权,海外政策失误公元前413年四百人统治对不受控制的“民主”某种纠正公元前411年民主政治的恢复民主势力反弹公元前405年三十人和十人僭主针对外交失败的政变公元前401年新宪法各方势力和解民主恢复A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正日渐衰 B古雅典在渐进中实现了民主政治C公元前6世纪是雅典民主黄金时代 D人民主权是雅典民主的主要特征3顾准在希腊
3、城邦制度中说:“在这些国家中,乡居的公民进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朝出暮归,人们相互间比较熟悉,一国政务比较简单,易于在公民大会中讨论和表决。在领土广阔的国家,这些条件是全不具备的。”材料主要揭示了古代雅典 A主权在民思想比较流行 B实行直接民主的主要原因C城邦政治体制较为发达 D采取平民共治的有利条件4“他的改革将族群制单位改造为选区制单位,从而将部落民改造为民主社会的公民,很多人都获得了公民权,而旧的部落只限于其宗教功能。”“他的改革”A标志着雅典民主制度的形成 B奠定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基础C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D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5“陶片放逐法”本意是将那些公认的危害分子驱逐出境,但
4、结果却是剥夺了仅为嫌疑犯公民的辩护权,使其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愿,甚至失去公民资格。据此可知,“陶片放逐法”A损害了城邦公民的合法权益 B失去了保障公民权利的功能C激化了城邦内部的阶级矛盾 D背离了维护民主政治的初衷6在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历程上,梭伦为民主政治奠基、克利斯提尼确立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执政时期民主政治进入繁荣时期。这里的“繁荣”,体现在“公民”身上主要为 A与自由民的区别不复存在 B公民参政范围得到扩大C获得参政津贴和观剧津贴 D陶片驱逐法保障了民主7在雅典,参加公民大会的公民可以得到一定数额的津贴,但要求农民不顾农时,手工者停止生产,每隔10天去城郊广场开会。城邦多数职务是
5、有报酬的,但最重要的、掌握实权的官职则无报酬。这说明雅典A津贴制度保证公民权利平等B公民团体具有排外性C经济因素制约公民权的实现D农业手工业经济衰败8古代雅典民主派首领阿菲艾尔特创立了“不法申诉制度”,规定每个雅典公民若发现现行立法中有违背民主制度的条款,均可向陪审法庭进行申诉,要求予以修改或废除。由此可知,古代雅典A公民权利膨胀危及政治稳定B民主保障机制捍卫了民主政治C陪审法庭成为最高权力机关D公民申诉破坏了法律的权威性9公元前6世纪以来,雅典为刺杀僭主希庇阿斯但遭失败的贵族树立了雕像。公元前477年,雅典在击败流亡的希庇阿斯和波斯人的联合进攻后,再次为刺杀僭主者立像。这反映出雅典A将城邦和
6、民主制的捍卫者视为神 B具有崇尚武力的性格特点C强化爱国主义在民主制中的地位 D取得反僭主制的最终胜利10约公元前450至前445年间的一件铭文记载了雅典公民大会选拔女祭司的情况:“阿科斯提案:胜利女神雅典娜的女祭司应从所有雅典妇女中任命,女祭司的薪资应为(每年)50德拉克玛以及公共祭祀(牺牲品)的腿和皮。”多年后,公民大会再次明确规定每年向女祭司支付50德拉克玛。由此可见,在雅典城邦 A公民大会负责处理城邦重要事务 B祭司是享有特权的公民群体C妇女在特定领域拥有政治权利 D津贴制是民主政治的基础11公元前287年,为了弥补十二铜表法对财产侵害问题上规定的不足,颁布阿奎利亚法。规定:“因违法杀
7、害他人的奴隶、四足动物或家畜,按照它们被杀前一年中的最高价格予以赔偿,而对其他财物的损害,以它们在最后30天中的最高价格为准。”这规定A限制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B促进了罗马商品经济的发展C是法律更趋于理性的体现 D体现了对生命和财产的尊重12罗马法规定,在售卖过程中,需当着5名作为见证人的公民的面,由另一公民手持铜秤进行,购买者递上一块铜,庄严宣布物是他的,他已经将其买下;随后,“司秤”以铜击秤,并将铜块递给转让者。在缔结债务口约、设立遗嘱等方面,也存在类似的情景。这表明A公民法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 B公民法注重调解贸易和财产纠纷C罗马注重保护贵族私有财产 D经济活动交易双方具有公民意识13古罗
8、马法侵权行为的责任方式经历了习惯法中的刑罚制裁(如“同态复仇”)到十二铜表法定额罚金、阿奎利亚法最高市价赔偿,最后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估价损失赔偿的复杂历程。这一历程反映了A侵权行为认识的理性化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C罗马法的体系走向完善 D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削减 14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归化者和外国人移入罗马,于是就逐渐产生了适用于外国人之间以及外国人和罗马人之间纠纷的万民法。万民法不仅适用于罗马市民,还适用于外国人。这说明在古代罗马A制定万民法具有的可能性 B人口构成影响到法律更新C万民法具有永恒性的特征 D内部公民抵制万民法实行15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说:“罗马征服了希腊,但希腊文化征服
9、了罗马”“丧失了文化傲慢与文化仇恨的古罗马”,这体现了古希腊对古罗马的主要影响是A罗马法孕育着人文主义精神 B罗马法奠定后世法律的基础C城邦制度被罗马帝国所沿袭 D迎合时势需要的万民法诞生16古罗马的西塞罗宣称:“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一切人中的、永恒不变的、与天性相一致的正常理智。”他所指的“真正的法律”A只适用于罗马共和国公民B形成了完整的法律条文体系C注重调解经济和民事纠纷D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17按照自然法理念,人人生而平等。但当这一理念向实践提出挑战时,罗马统治集团最终择取的态度还是强调万民法,回避自然法。这说明了A万民法高于自然法和人为权力 B自然法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C自
10、然法未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D自然法受现实因素限制难以完全实现18罗马法学家认为,法官进行司法裁判时应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查士丁尼在汇编法学阶梯时也明文规定:“一个人不得做自己案件的法官。”这体现的原则是A己法自守 B程序正义 C无罪推定 D形式主义19罗马社会重视名誉,将其与个人行为能力绑定,立法者制定了“丧廉耻”制度。凡触犯了法律,法院便要在判罪或宣布行为人败诉的同时宣告其“丧廉耻”;但凡做了某种法律明确的、不符合公序良俗的行为,罗马执政官便可在选举时将该人从名单中剔除。“丧廉耻”制度A构建了罗马民主制度的基础 B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消除了伤风败俗的社会现象 D有利于增强个人社会责任2
11、0古罗马法关于所有权是所有人“对物的最完全的支配权”的定义以及关于占有、使用、受益、处分各种权能的理论,直接被归纳到拿破仑法典的第544条中,备受国际民法学界的推崇,陆续被各国民法采用。这表明A罗马法因适用性强被有效继承 B近现代法律重视维护私有制度C罗马法拥有普遍合理性的特点 D法律制定具有一定的发展性211215年颁布的大宪章规定协商是国王必须遵守的基本政治原则。1256年出台的牛津条约使得议会有了一个新的政治功能,该功能是专门用来限制王权而进行的协商对话功能。1266年“西蒙国会”第一次让骑士代表和市民代表出席会议,使大会议的协商主体扩大到社会各阶层。这一变化过程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
12、始确立 B最终实现英国现代普选权C为英国君主立宪制奠定历史基础 D为英国发生工业革命奠基221913年,英国国王乔治五世不赞成爱尔兰实行自治,想动用国王特权否决议会决定。首相阿斯奎斯劝诫他道“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是“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后来,乔治五世打消了使用否决权的念头。这反映出当时英国A体制僵化削弱国家实力B首相权力在不断扩张C政治传统保障立宪政体D王权为议会剥夺殆尽23史载,1711年,英国财政部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跑到银行要钱,时任英格兰银行审计长的格伦威尔发现上面没有盖国王的印章,于是坚决拒绝支付这笔军费。这说明A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权
13、力象征 B光荣革命后国王仍有一定权力C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 D王权高于议会权力24权利法案缓解了国王和议会之间的冲突,限制国王权力的传统因此得以流传。文件还奠定了英国法律制度的基础,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了国王和人民的权力。从那以后,英国几百年未发生过任何革命。这主要反映了权利法案A开启限制国王权力的传统B消除了议会与国王的矛盾C导致国王“临朝不理政”D使英国社会秩序趋于稳定25有西方学者记述,1714年乔治一世继承英国王位后,“王室不干政,议会努力维护人民的自由”“沃波尔创建了辉格党政府,而他也从未忘记自己的执政原则坚持公平正义,从不妄想独立于议会而执政”。这一记述表明当时英国A君主专制制度被废除
14、B辉格党成为权力的中心C责任内阁制显现雏形D三权分立体制正式建立2618世纪以来,弹劾曾是英国议会掌握的重要监督方式。凡内阁阁员、各部大臣等高级官员或议员职务上或非职务上的非法行为,均可构成议会的弹劾案。从1864年起,议会以不信任投票程序代替了这种较为繁琐的监督形式。这一转变A提升了议会监督内阁的实效性 B反映了国王游离于政权之外的象征性C体现了民主政治进程的曲折性 D凸显了议会与内阁之间的相互制衡性271832年、1867年和1884的三次议会改革是英国19世纪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其中1832年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权利,1867年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年
15、改革赋予农业工人选举权利。据此可知三次议会改革A逐步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B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C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D是英国政治民主化的核心2820世纪以来,英国政府提交给议会的议案很难被修正或否决,尤其是1909年的法令授权那些从政府领取高薪的下院议长可以自行挑选议案交付审议或搁置,这就使政府议案通过率高达99%。为此,反对党称议会为“内阁专用议事厅”。这表明当时英国A行政权力得到明显增强B立法权逐渐转移到内阁C政治体制发生根本改变D专制主义色彩依然浓厚291688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事实上一直到19世纪,从中央到地方,从立法到行政,贵
16、族始终控制着英国国家政权。这反映了英国当时A革命成果遭到严重破坏B行政权尚未发生转移C现代民主制度尚未建立D民主改革需要深化30下表为英国不同法律有关其君主立宪制的部分规定。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史实是主要内容法律名称规定平时国王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才能征集和维持军队,而且这支军队只能保持一年。叛乱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三年法案规定国王王位不能传给天主教徒,国王必须加入英国教会;同时,还对国王的其他权利作了明确限制。王位继承法A法律完全剥夺王权B国王决定王位继承C国王有权召开议会D国王权力受到制约31根据邦联条例,美国中央政府名义上拥有了外交、战争等国家主权,使
17、各州失去了一个独立国家的重要权力。邦联政府还承担了解决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而各州不能单独处理的西北土地问题的任务。这表明邦联制A是美国走向统一国家的重要环节 B极大削弱了各州政府的权力C发展为联邦制是客观形势的需要 D强化了资产阶级政权的力量32有学者认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完成的。国家体系的形成是先有州而后才有国家。“州”的地位的演变,一直是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关于材料中“州”的地位的演变,正确的是A从邦联制到联邦制推动了“州”的独立性加强B从殖民地到独立的“邦”,又到从属于联邦的成员C在地位的升降过程中逐渐丧失了独立性D联邦政府完全实现了中央集权33美国制宪会
18、议55名代表中21人有美国著名大学的法学或政治哲学的教育经历,8人曾在独立宣言上签字,7人曾任总督或州长,46人曾任议员,42人是大陆会议的代表,14人当过法官。上述代表的构成A充分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原则 B利于提升制宪会议的专业水平C能够增强中央政府的权威性 D有助于协调社会各阶层的矛盾341787年宪法起草的过程中,遵循了两个基本原则:其一是部分表决,也就是达成一项共识便记录下来,作为整体的一部分,而不是草拟全部法案再强行表决;其二是不全面规定,争议部分留给后面补充。这体现了A遵循分权制衡的原则 B民主共和原则C宪法具有较强局限性 D实用主义精神35为了保护已有的利益,费城制宪会议的各邦代表
19、和他们所代表的不同利益集团必须建立一种高于各自利益的公共利益,并建立一种高于各自权威的公共权威来贯彻公共利益,由此,制宪会议的各邦代表主张A践行天赋人权的原则 B建立三权分立的体制C联邦政府持有有限的权力 D结束邦联各邦自治的原则36有学者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造就了一个相互控制的有限政府,使得政府的各个分支既能不受其他分支操纵,以独立执行其功能,又受到其他分支的有效限制,使之只有在得到必要合作时方能实现其权力。这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A分权制衡原则 B联邦主义原则C各州自治原则 D共和主义原则37“根据司法审查权的原则,一个法律是否合乎宪法是由最高法院来做最终的裁决,而新政的政治理想没
20、有得到最高法院的支持。从1935年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宣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法律违宪。”材料表明,美国A司法权凌驾于行政权之上B分权与制衡机制已遭到破坏C罗斯福新政事实上已破产D最高法院有权否决违宪法令38美国宪法的制定者认为,政府的力量是保障自由不可缺少的条件,自由的共和国是个人自由的前提与基础。政府对个体来说并不是一条只能在人们家门口看家的恶狗,而是人们追求自身自由与幸福生活的好管家。由此可见,美国宪法A主张建立绝对强大的联邦政府B保护个体权利的适度要求C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的合理性D维护少数精英阶层的利益39“单一行政官”理论是在对美国宪法有关总统权力条款的解读过程中产生的理论,其
21、核心含义是:任何对总统掌控行政部门进行限制的企图都被视为违宪。“单一行政官”的概念形成于两百多年前的制宪会议。后来,“单一行政官”理论不断地发展演变,为美国总统不断扩展其行政权力提供了理论依据。由此可得A美国权力制衡体系名存实亡 B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不断完善C美国政治运行机制发生变化 D立法权和行政权逐渐集中于总统40下表所示是20世纪5060年代美国颁布的部分法案。这些法案的颁布时间法案主要内容1954年布朗诉托皮卡地方教育局案判决种族隔离违宪1964年民权法案彻底废除各种形式的种族歧视1965年投票权法废除各州限制黑人投票的种种规定A体现了法律至上的精神 B消除了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C维
22、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 D促进了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40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在古代,没有哪个民族比雅典更重视自由演说,希腊文明与演说自由密切相关。在雅典,梭伦、克里斯提尼、伯里克利等演说家通过自己的雄辩才能,宣扬民主、自由,赢得多数人民的支持,完成自己民主改革的使命。由于雅典公民大会议事时留给演说家的时间并不多,因此,能够在公民大会上演说的演说家也只能是少数被人们信任的人。这些人往往成为城邦事务的实际领导者,利用人民的信任推行公民大会的决议。虽然演说家的出现往往招致反对派的不满,但他们作为城邦政治的寄生物,却能够积极维护公民的权利,捍卫城邦的
23、政治地位,并使雅典公民大会一直对寡头政治取向心存警惕。摘编自杨巨平、王志超试论演说家与雅典民主政治的互动材料二:公元前5世纪,雅典政治领袖往往也是军事将领,雅典将军普遍参与政治活动。公元前4世纪时期,将军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日趋减弱,公民大会受到演说家的控制,演说家成为政治上的活跃者。亚里士多德认为,伯里克利是雅典将军参政向演说家参政的转折点,在伯里克利之后,雅典将军与演说家在政治上逐渐分离,演说家与将军区分十分明显。演说家的出现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演说家是雅典民主政治始终都存在的传统。公元前5世纪后期以及公元前4世纪的战争,虽然给雅典将军提供了展示军事实力的舞台,但长期的海外作战,也割
24、断了将军与政治的关系,雅典政治领袖逐渐由将军向演说家转变。摘编自晏绍祥、张岩“沉默的”将军:古典时期雅典将军参政情况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雅典演说家对城邦政治发展的贡献,并指出其体现的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10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雅典政治领袖身份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鉴于政治传统屡遭破坏的历史,为防患于未然,议会于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将作为惯例的种种传统权利和自由写入法律文件,使之得到巩固、强化。通常认为,权利法案使议会取得高于国王的权力和地位,
25、从而在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然而如果这些关于早已存在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君主立宪的主要依据,那么严格来说,革命的政治后果并不是建立君主立宪,而是将这种早已存在的立宪传统以成文法的形式确立起来,以消除对议会的干扰和破坏。从某种角度看,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英国也因此获得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先决条件。英国革命的实际意义也就主要在于此。摘编自张新宇从权利法案看英国革命材料二:遵守宪法是孙中山对袁的另一要求,宪法制定之前,先制定临时约法,3月7日,临时参议院开始讨
26、论,3月11日公布,规定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总统、国务员行使统治权。人民一律平等(均在法律上享有)诉讼、任官、考试、选举、被选举权利、立法权由参议院行使。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总统总揽政务,统率陆、海军,任命文武职员,但制定官制、官规,任命国务员、大使、公使及宣战、媾和、订立条约则须经参议院同意。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命令,公布法律及命令,均须国务员副署。约法施行十个月内,召集国会,制定宪法。就约法条文而论,关于民权的规定,与一般民主国家无大不同,为中国前所未有之事。对于国会的权力,尽量提高,对于总统的权力,多方限制,与内阁制相近。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1)根据材料一并
27、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学者强调权利法案的哪些历史作用?运用阶级分析法,说明权利法案的实质与作用。(8分)(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权利法案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历史影响的相同点。(6分)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据卢梭社会契约论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
28、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三(69届)历史第一次周周练110:CBBAD BCBCA 1120:CAABA DDBDA2130:CCBDC ACADD 3140:ABBDD ADBCC41(16分) (1)贡献:宣扬民主、自由政治理念;推行并实施公民大会决议;维护公民权利,捍卫城邦政治;抑制雅典寡头政治倾向的出现。(任答3点得6分)特点:以公民为主体;直接民主。(4分)(2)变化:由将军逐渐演变为演说家。(2分)原因:雅典重视公民参政意识的培养;演说家得到人们的信任;演说家符合民主政治的传统要求;长期海外作战
29、割断了将军与政治的关系。(任答2点得4分)42(14分)(1)作用:该学者强调权利法案是将早已存在的立宪传统以成文法的形式确立;巩固传统权力和自由;确定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避免权力冲突。(4分)说明:权利法案实质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对专制的胜利,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使英国逐渐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4分)(2)反封建专制制度;都在本国开创了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先河(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推动法治化进程;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任答3点得6分)43.(10分)论题一:“三权分立”学说在美国1787 年宪法中得到实践,同时也有所发展。阐述:启蒙运动中,思想家们提出了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制度构想
30、。其中“三权分立”学说作为制约权力的一项重要构想,在资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实践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孟 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 认为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美国1787 宪法规定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权三部分,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这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不过,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主张由国王行使行政权。而美国根据国情建立共和制国家,不设君主,将行政权交付总统, 且三者独立平等。 可见,制度构想可以引导实践,实践对构想亦有所发展。论题二:“人民主权”说指导了英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同时随着其实践深入不断得到加强。阐述:启蒙运动中,思
31、想家们提出了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制度构想。其中“人民主权”说作为一项重要构想,在资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实践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卢梭在社会契 约论中提出了“人民主权”说,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1689 年,英国颁布权利法 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障议会的权力。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 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且树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这体现了“人民主权”的思想。不 过,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之初,只有少数人拥有选举权,拥有被选举权的人更少。后来,随 着社会经济发展,英国进行多次议会改革,逐渐完善了议会制度,使得符合年龄的公民都可 以参加下院选举。“主权在民”的构想随着实践的深入,不断
32、得到了加强。论题三:政治构想必须结合国情才能转换为可行的政治制度。阐述:政治构想是建立政治制度的指南,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正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确立直来的,其中人民主权、社会契约、民主法治、分权制衡等构想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重要原则,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建立了议会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政党制度等。但 不同的国家在同样的政治构想下却有不同的政治实践。如美国独立前没有经过封建社会,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独立后经过探索建立了联邦制总统共和制,为美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法国封建保守势力较强,经过法国大革命和随后的系列斗争,最终第三共和国确立了半总统、半议会制的共和政体。德国是通过王朝战争走上统一并建立起
33、代议制,因而其制度实践中体现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特点,出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局面。 综上所述,制度构想为理论上的探讨,要转化为政治实践还需与国情结合才能创造出有生命力的制度, 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能推动社会进步。论题四:启蒙运动与美国新体制的确立。阐述:盛行于 17、18 世纪的启蒙运动提出很多制度构想,如人民主权,民主共和还有三权分立等,这些思想广泛传播,深深影响了世界。而美国的开国领袖们就接受了启蒙运动的思想,并在美国这个没有封建社会残余的环境里构建新的体制。这些新体制基本上就是启蒙运动的实践。如根据三权分立的思想,美国设计了三权分立与制衡的制度,有效地维护了民主,防止暴政;又如根据人民主权思
34、想,美国设立民主共和制,总统制等,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并有任期限制。 结论:美国的新体制有效维护了美国的稳定,促进了美国的发展,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说推动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解析】本题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着重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论述能力。本题虽然属于开放性试题,但在设问设计上就已经圈定了回答的范围和内容,而且在历年高考的考查中都要求学生引用相关史实,史论结合。所以在回答本题时,首先还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和理解,没有坚实的基础是不可能有精彩的论述的。比如本题要求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拟题目,但就回答难度来讲,最简单的还是从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角度入手,这就要求学生对以英美法德为代表的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有熟练的掌握。所以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基础知识的扎实,其次要尽量的多做开放性试题,既可培养考生应变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各种题型的基本的解题技巧及格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