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同步新指导)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课时训练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76567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新指导)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课时训练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同步新指导)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课时训练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同步新指导)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课时训练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训练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一、选择题1.“朕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如此则权不专于一司。”材料中的“朕”是指()A.唐太宗B.宋太祖C.明太祖D.雍正帝答案:C解析:明太祖为强化中央集权,废除了丞相和中书省,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所以材料中的“朕”是指明太祖。2.“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A.协助批阅奏章B.参与决策C.执行政令D.监察百官答案:A解析:这些“中级官员”是指殿阁大学士,他们是皇帝的侍从顾问,

2、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即整理批阅奏章,很少能参与决策,答案为A项。3.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答案:B解析:内阁是明成祖时正式设立的,A项错误;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C项错误;由题意可知大学士只是掌握“票拟权”,不能直接指挥百司,D项错误;由“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可知,明成祖时内阁开始参与国是,故选B项。4

3、.“明朝自成祖以后,历代皇帝嗣位,多由皇太后主持其事,但继位的皇帝出自阁臣的提名,则是前所未有。”上述材料表明明代内阁()A.阁臣权位曾一度扩大B.阁臣逐渐演变为实职的宰相C.取代皇帝掌握了实权D.曾一度成为正式的行政机构答案:A解析:明代是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时期,内阁就是这种体制的产物,它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始终没有成为正式的中央行政机构,且阁臣不是真正的宰相。题干材料中内阁提名继位的皇帝,只能表明内阁权力的扩大,但不能从本质上改变内阁的属性。5.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A.

4、地处内廷,专管军务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可知,军机大臣能够参与政务,但要秉旨办事,故选B项。6.下面两幅图片所对应的机构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中最突出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负责日常事务C.掌管军事,担任安全保卫D.参与政务,没有决策权力答案:D解析: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都参与政务,处理日常事务,但没有决策权力。7.近年来,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学者张玉玺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若以此为论文主题

5、,下列最合适的论点是()A.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总趋势B.中国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的重要政治原因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D.明朝设立内阁是封建主义君主专制的产物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从制度文明的角度,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中的“现代行政”的特点和“公天下”的因素是积极的,C项符合要求。8.我国元代和清朝都曾经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其主要相似之处是()A.由中央机构直接管辖B.委派宣政院进行管理C.创设和推行土司制度D.设置理藩院进行统辖答案:A解析:元代由中央机构宣政院管辖西藏,清朝由中央机构理藩院管理西藏,故A项符合题意;B项是元朝管理西藏地区的措施,C项是元代管理西南地区的措施,D项

6、是清朝管理西藏的措施。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材料二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材料三明清时期的“宰辅”揽权现象时期职位权力状况明朝中后期内阁首辅“今各部之事,皆听命于阁下(首辅)。”(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清朝军机大臣“任军机者,自亲王外,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唐三元公尚不及也。”(清史稿)“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不过遇事请旨耳。”(御史张瑞荫跪奏军机处关系军权不可裁并折)材料四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1

7、)根据材料一,指出“宰相”在中国古代中枢机构中的地位。唐代君主是如何应对“宰相”的威胁的?(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太祖的观点及其相关举措。(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明清时期的“宰辅”揽权现象。(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你对黄宗羲观点的理解。参考答案:(1)宰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是“百官之首”。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从而加强了皇权。(2)观点: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措施:废丞相,权分六部。(3)明代中后期,内阁首辅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但内阁是加强皇权的产物,内阁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清代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完全听命于皇帝。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对皇权无法形成实质威胁。(4)相权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废除宰相后,君主专制逐步强化,加速了政治的腐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