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专练四十一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74600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专练四十一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1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专练四十一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1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专练四十一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1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专练四十一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练四十一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1与1953年相比,1958年苏联的土豆和其他蔬菜的产量增长14.3%,牛的头数增加25.3%,肉、奶的产量分别增加了33%和27%,水果的产量增加了46%。这说明当时苏联()A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B工农业比例失衡得以纠正C经济困难局面有所缓解 D改变了计划经济管理体制22020安徽安庆联考赫鲁晓夫逐步改革农民义务交售农产品的制度,并于1958年最终取消了这一制度,新方法规定由国家用统一的办法向集体农庄收购农副产品。这一做法()A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B考虑了苏联经济发展实际C为工业提供更多资金 D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3赫鲁晓夫上台后,首先对农村作了实际调查,对农

2、业和粮食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农业改革。下列结论不符合其调查结果的是()A农业生产管理过于集中B农民对劳动生产的成果漠不关心C农产品的收购价格过高D农业发展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4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A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B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C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D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51973年,世界石油价格大涨,令苏联这个富油国获得了一笔“大而易得”的外汇收

3、入,苏联领导层认为无论政治还是经济都可以高枕无忧,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苏联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并且进口依赖越来越大。这导致了苏联()A新的经济体制得以建立B对美国军备竞赛优势明显C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矛盾D综合国力与美国相差无几6从1953年到1964年间,苏联的钢产量从3 810万吨增加为8 500万吨,煤产量从3.2亿吨增加为5.5亿吨,石油产量从5 280万吨增加为2.23亿吨,工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平均月工资从1955年的76.2卢布上升到1965年的104.2卢布。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改革()A把农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B以发展工业尤其重工业为重点C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

4、用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7勃列日涅夫在苏联执政18年。下表是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情况时间国民收入平均年增长率工业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率19661970年7.8%8.5%19711975年5.7%7.4%19761980年4.3%4.4%勃列日涅夫改革出现上表现象的主要原因有()注重发展重工业忽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执政后期改革停滞不前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耗资巨大遭受长期严重的自然灾害()A BC D82019全国卷下表为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单位:吨)类别1961年对1970年的预测或计划任务1970年实际产量钢1.45亿1.15亿煤3.9亿3.35亿肉2 500万1 230万蔬菜与

5、瓜类4 700万1 300万据上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9前苏联曾是世界上唯一能同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可是它却在1991年解体了。 苏联解体时的国家最高领导人是()A戈尔巴乔夫 B勃列日涅夫C赫鲁晓夫 D叶利钦102020山东烟台市诊断测试下图反映了19611985年苏联消费品工业投资在国民经济投资总额中的比重(%)情况。据此可知这时期的苏联()A国民消费力受到了长期抑制B国民经济呈稳定的发展趋势C国家经济实力受到严重削弱D国民经济结构出现重大调整112020湖北宜昌市联考1991年12月,随着苏联分崩离

6、析,统治世界四十余年的国际秩序正在走向终结。各国决策者们突然发现,沿用近半个世纪的外交和国防基本战略,正在迅速变成一堆历史垃圾。这里的“历史垃圾”是指()A热战对峙,局部战争 B经济封锁,区域联合C军事遏制,政治对抗 D和平演变,意识渗透12苏共二十七大制定的19861990年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目标很宏伟,核心是重工业,特别是机器制造业。1985年5月开始,戈尔巴乔夫在全国动员一切力量开展反酗酒斗争这一运动破坏了酒业和葡萄种植业。这表明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A促进了苏联经济结构的调整B奠定了政治改革的基础C加剧了苏联国内的社会矛盾D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专练四十一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1C由材料

7、中的“1958年”可以确定当时苏联处于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其改革的重点是在农业领域,再通过材料中的数据信息“土豆和其他蔬菜的产量增长14.3%”“牛的头数增加25.3%,肉、奶的产量分别增加了33%和27%,水果的产量增加了46%”可以看出赫鲁晓夫改革在农业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说明当时苏联的经济困难局面有所缓解,C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提及工业;A选项错在“显著提高”;D选项不符合史实。2B3C赫鲁晓夫时期,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已经阻碍了社会发展和进步,在这种体制下,农业生产实行集体化,管理集中,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要,故A、B、D正确;斯大林体

8、制下,农产品价格过低而不是过高。故选C。4C苏联“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这就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地方的经济自主权,故C项正确;此时是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其主要是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根本上突破”一说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的信息,故B项错误;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5C6D本题旨在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相关知识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赫鲁晓夫改革以农业为重点,故B项错误;尽管A项表述正确,但本题介绍的是工业方面的成就,与农业无关,所以不能选A项;赫鲁晓夫改革时期仍然是计划经

9、济体制,所以排除C项;赫鲁晓夫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给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促进了工业的发展,故D项正确。7B本题用排除法选择。根据材料信息,国民收入平均年增长率呈正数,说明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国民收入在增长,故错误,排除含有的选项,B项符合题意。故选B。8A根据材料数据可知,苏联制定的煤钢等产量的目标基本上得以实现,但是以肉、蔬菜和瓜类为代表的民生指标却远远未达到,这说明斯大林体制的弊端已经积重难返,轻、重、农比例严重失调,A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经济政策的连续性,B排除。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的发展重点是在工业方面,C排除。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的说

10、法与材料无关,D排除。9A10A根据材料和图示信息可知,苏联消费品工业投资在国民经济投资总额中的比重基本处于长期不变的情况,说明国民消费力受到了长期抑制,故A项正确。由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苏联国民经济呈曲折发展的发展趋势,排除B。C项说法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苏联消费品工业投资比重基本处于长期不变的情况,没有体现国家经济实力受到严重削弱,排除。在斯大林模式下,国民经济结构保持不变,或者变化很小,排除D。11C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军事遏制,政治对抗均是冷战所留下的“历史垃圾”,也是当时外交和国防基本战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错在是冷战而非热战,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错在区域联合不是“历史垃圾”,不符合题意,排除;“和平演变,意识渗透”不属于国防基本战略,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12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