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附中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 战国时期,法家主张“剪除私门势力,选拔法术之士”,“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墨家则提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他们的主张相同之处在于A. 建立集权制度B. 实现富国强兵C. 完善人才选拔体制D. 打破原有政治秩序【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法家和墨家都主张选拔贤能之士,这是传统贵族政治的冲击,D正确;AB是法家的主张,排除;C错在完善,当时仍然是贵族政治,排除。故选D。2. 女子骑马的风俗在唐代流行。妇女骑马通常是“横乘”,侧身斜坐在马鞍上;而唐代女子则是“纵乘”,像男子一样骑在马背上(如图),女着男装
2、也开始盛行。不少的陶制品展现了骑马的妇人形象。这主要体现出唐代社会A. 游牧文明改变道德观念B. 彻底摆脱儒家伦理束缚C. 深受丝路商旅文化影响D. 崇尚自由和开放的风尚【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唐代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展示唐代社会生活自由开放的一面。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唐代妇女喜好骑马,且和男子一样“纵乘”,体现出崇尚自由和开放的心态,D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游牧文明对道德观念变化的影响,A项错误;材料内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儒家伦理有所削弱,但并非彻底摆脱,B项错误;唐代女子骑乘的习俗深受北方游牧文明影响,而非西域商旅文化,C项错误。3. 明代小说“三言”“二拍”塑造了许多商人形象:施润
3、泽滩阙遇友中的施复拾金不昧,归还失主,生意兴隆,家道殷富,子孙兴旺,还免去性命之灾;徐老仆义愤成家中的阿寄,历经艰辛,发财致富“尽从勤里得”。这些作品A. 说明现实主义成为文学主流B. 满足了民众对通俗文学的需求C. 迎合了统治阶级的艺术品位D. 体现了文学与商业伦理的融合【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发财致富“尽从勤里得”表明,这些作品突出了商人群体的道德意识和勤劳致富的观念,具有浓厚的商业伦理色彩,体现了文学与商业伦理的融合,D项正确;A项“主流”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满足了民众对通俗文学的需求”在材料不能体现,B错误;“统治阶级的艺术品位”在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4. 北宋著名
4、思想家张载(因定居陕西眉县横渠镇而被称为“横渠先生”)说:“(人应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名言一直为人们传颂,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将其称作“横渠四句”。“横渠四句”旨在说明A. 圣贤对社会进步的贡献B. 心学的内容和地位作用C. 人应有责任感和使命感D. 读书求学应该谦虚谨慎【答案】C【解析】【详解】 “横渠四句”意思是读书人其心当为天下而立,其命当为万民而立,当继承发扬往圣之绝学,当为万世开创太平基业。说出了读书人应当有的志向和追求,体现了人应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故选C;A不符合“横渠四句”的主旨,排除;张载是北宋理学思想家,南宋出现心学,排除B;材料信息无
5、法体现“谦虚谨慎”,排除D。【点睛】5. 陈独秀明确指出,新文化运动真正的敌人并不仅针对旧的思想信仰,“我们的真正敌人是“成见,是不思想。我们向旧思想和旧信仰作战,其实只是很诚悬地请求旧思想和旧信仰势力之下的朋友们起来向成见和“不思想作战。可见,陈独秀意在A. 推动新文化运动实现转型B. 促进中国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C. 全面吸收西方的社会理论D. 启迪民众运用理性来看待世界【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陈独秀认为新文化真正的敌人是“成见”,即旧有的思维观念,而非旧的思想信仰,其希望秉持旧思想和旧希望的人能改变观念,说明陈独秀意在启迪民众运用理性来看待世界,D正确;陈独秀是希望通过文化
6、运动来转变旧的思想路径,而非让新文化运动本身转型,排除A;题干中并未提及民主政治,排除B;题干主旨与“全面吸收西方的社会理论”无关,而且陈独秀认为新文化并不是针对旧思想信仰,排除C。6. 1949年6月,英国商人主办的字林西报对解放后的新上海有一些不真实的报道和谣传。针对此事,上海军管会并没有立即查封该报,而是对其进行警告并让其公开承认错误。字林西报马上写了道歉信并刊登在其报纸上。上海军管会的这一做法A. 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B. 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C. 体现了革命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D. 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信息中上海军管会的做法“警告”“没有立即查封”
7、,让字林西报“公开承认错误”,这一举措既对其不真实报道进行抗议,又没有采用查封的强制性做法,体现了当时对西方国家的革命斗争策略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C项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排除A;革命统一战线是国民大革命时期成立的,排除B;题干内容并未涉及到社会主义阵营相关内容,排除D。7. 下列两图反映了不同时期大陆对台政策的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题字:左侧为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右侧为告台湾同胞书)A. 运用“一国两制”构想推进祖国和平统一B. 灵活应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外交关系C. 顺应工作重心的转移而适时调整对台政策D. 因中美关系正常化需要而作出的政
8、策调整【答案】C【解析】【详解】“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表现了大陆对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决心;告台湾同胞书则体现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大陆力图采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说明对台政策顺应不同时期工作中心的 变化而进行调整,故选C;“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在80年代,排除A;台湾问题属于我国的内政,和外交关系无关,排除B;对台政策的变化是适应我国工作重心的调整,并非为了迎合中美关系的变化,排除D。8. 埃斯库罗斯的波斯人一剧中,波斯皇后阿托萨问:“谁是他们(雅典人)的牧人?谁是他们军中的统帅?”歌队唱:“他们不做臣民与奴隶”。这凸显古代雅典A. 对外战争孕育直接民主B. 城邦文化富含民主意识C. 城邦政治环
9、境宽松自由D. 着力防范专权现象产生【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 根据“他们不做臣民与奴隶”可知,古代雅典人具有反抗压迫的民主意识,故选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直接民主,排除A;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防范专权现象产生的信息,排除D。【点睛】9. 16世纪的思想家蒙田从教育要培养“完全的绅士”理念出发,强调要注重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即不仅体魄强健、知识渊博,而且具有良好的判断力和爱国、坚韧、勇敢、关心公益等优秀品质。蒙田的教育主张A. 体现了文艺复兴思想对人的认识B. 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C. 反映了启蒙运动生而平等的理念D. 摆脱了宗教观念的长期束缚【答案】
10、A【解析】【详解】蒙田的教育主张是注重培养“完整的人”,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判断力和优秀品质,体现了对人的重视,结合“16世纪”可知梦田的教育主张体现了文艺复兴思想对人的认识,故选A;蒙田的教育主张是人文主义的体现,没有体现政治要求,不能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排除B;启蒙运动开始于17世纪,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C;蒙田的教育主张是从培养“完全的绅士”理念出发,不能体现摆脱宗教观念的束缚,排除D。故选A。10. 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评说世事。如图漫画反映了互联网带来的影响,它反映出A. 互联网将人们从黑暗引向光明B. 互联网大大密切了人们之间的关系C. 人类过度依赖互联网技术现象D. 人类丧失
11、了独立思考和实践的能力【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人蒙着眼睛,被“搜索引擎”牵引、操控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漫画反映出了互联网时代人类对互联网技术的过度依赖现象,C项说法符合题意;人们的“盲目”和“搜索引擎”的无形牵引,不能说这是将人们引向了光明,这种关系是被动和不理性,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和实践,但不能剥夺人们的独立思考和实践的能力,ABD三项分析是错误的。11. 1970年苏联学者评价英国甲壳虫乐队:“它有意识地纵容群众庸俗方面和低贱的本能它冲破社会的束缚,创造出真正的扦情音乐及谴责那种依赖钱袋与财团的作品”该学者认为英国甲壳虫乐队的作品A. 表达了反主流的个性B. 抒发了个人
12、的浪漫情怀C. 展现了民族乐派原则D. 率先揭露了社会阴暗面【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1970年苏联学者的评价,英国甲壳虫乐队的作品“冲破社会的束缚,创造出真正的扦情音乐及谴责那种依赖钱袋与财团的作品”,可知,这位学者认为甲壳虫乐队的作品反对英国社会主流,是富于个性的创作,A项正确;材料没有指出甲壳虫乐队的作品富于想象和激情,无关浪漫主义情怀,B项错误;学者不认为甲壳虫乐队的作品有深厚的英国风格,C项错误;甲壳虫乐队的作品冲破社会束缚,不是其揭露社会的阴暗面,而在于其是真正的抒情音乐和依赖钱袋与财团的音乐作品不同,D项错误。12. 下表为关于洋务运动的两种评价。据此可知甲乙(洋务官员)他们
13、购买武器,开办工厂,编练新军。宣称是谋自强,实质上是一个以军事工业为中心的反动的运动,加速了中国的殖民化进程。高中历史复习提纲1960年出版(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发展近代工商业为中心的近代化的改革,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客观经济规律和作为客观经济规律的反映的变革思潮要求。夏东元洋务运动史1996年出版A. 历史解释无法客观再现历史事实B. 多方史料互证即可确认历史事实C. 直接史料的价值高于间接史料D. 时代背景会影响撰述者的认识【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这两则叙述是不一样的,结合1960年和1996年的时代背景相关所学可知,不同的时代特征会影响到撰述者的认识和对历史评
14、价的结果,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不能证明历史解释无法客观再现历史事实,该表述过于绝对;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这是多方史料相互证明,该表述过于绝对;C选项错误,材料中两则史料都不是直接史料。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英国中世纪的学校大都由教堂和修道院创办,特权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地位将劳动视为丑恶的下等人所做的事情。15世纪末,随着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学校教育出现了向世俗化转变的倾向。学校教学强调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看重劳动教育在教育和德育中的作用。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统治期间,都铎王朝的统治者为实现国家强大重视科学技术,鼓励发明创造。18世纪中叶
15、以来,工业技术的变革迫切需要劳动者掌握文化知识,接受教育训练,学校教育面向社会生产、面向自然科学的科学化趋势越来越明确。摘编自郝宏桂论英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育改革材料二 近代以来,中国学校教育仍是少数人的特权。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李大钊曾在劳动教育问题一文中指出:“民主的精神,在教育上也要求一个人人均等的机会。”随着一战和经济危机的相继爆发,尤其是在杜威“学校即社会”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中国迫切需要一大批有知识、有能力的实干型人才,生产劳动教育、职业教育开始受到重视。国民会议也于1931年规定:“各学校之训育应体察当地之社会情况,务使大多数学生皆有自立之能力,养成独立之生活技能”。摘编自刘京京民国
16、时期中学生生活研究(19121937)材料三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对此,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时期中国劳动教育受到重视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代中国劳动教育重大意义。【答案】(1)趋势:教育世俗化、大众化趋势明显;越来越重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面向自然科学的科学化趋势明确
17、。原因:传统中世纪教育的弊端明显;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工业革命的推动;维护国家统治的需要;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2)原因:打破特权教育的需要;新文化运动民主思想的发展;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中国工业化发展的迫切需要;民国政府立法的推动。(3)意义: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必然要求;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共同发展意义深远。【解析】【详解】(1)趋势:由材料“学校教育出现了向世俗化转变的倾向”可归纳为教育世俗化、大众化趋势明显;由材料“学校教学强调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看重劳动教育在教育和德育中的作用”可归纳为越来越重视与生产劳动相
18、结合;由材料“学校教育面向社会生产、面向自然科学的科学化趋势越来越明确”可归纳为面向自然科学的科学化趋势明确。原因:由材料“特权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地位将劳动视为丑恶的下等人所做的事情”可知,教育发生变革的原因是传统中世纪教育的弊端明显;由材料“随着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学校教育出现了向世俗化转变的倾向”可知,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推动了教育的变革;由材料“工业技术的变革迫切需要劳动者掌握文化知识,接受教育训练”可知,工业革命推动了教育的变革;由材料“都铎王朝的统治者为实现国家强大重视科学技术”可知,推动教育变革也是出于维护国家统治的需要;另外结合所学还可从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一角度进行分析。(2)原因
19、:由材料“近代以来,中国学校教育仍是少数人的特权”可归纳出原因是出于打破特权教育的需要;由材料“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李大钊曾在劳动教育问题一文中指出”可归纳出原因是受新文化运动民主思想发展的影响;由材料“尤其是在杜威学校即社会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可归纳出原因是受到了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由材料“中国迫切需要一大批有知识、有能力的实干型人才”并结合所学可归纳出原因是出于中国工业化发展的迫切需要;由材料“国民会议也于1931年规定:各学校之训育应体察当地之社会情况,务使大多数学生皆有自立之能力,养成独立之生活技能”可归纳出原因是受民国政府立法的推动。(3)意义:由材料“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
20、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可知,劳动教育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共同发展意义深远;另外结合所学可从弘扬传统美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14.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在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中说:“相对于世界其它几大历史文化系统而言,中国文化是自我一系的;中国古代文化又是多源的;它的发展不是一条线贯彻始终,而是多条线互有交错的网络系统,但又有主有次。各大文化区系既相对稳定,又不是封闭的中国文明之所以独具特色、丰富多彩、连绵不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在数千年来始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都与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国文明
21、的多源性有密切关系。同世界上其它文明古国的发展模式不同,多源、一统的格局铸就了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迎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材料认为,多源的中华文明在不断交融中共同发展,绵延不息,形成独具一格的文化体系。我赞同该观点。中华文明多源交融,和谐共存。中华民族疆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各具特色。古代早期推行分封制、宗法制,家国同构,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深入人心。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民族融合的发展,统-的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华夏文明水乳交融。中华文明独具一格,绵延不息。已从西周
22、礼乐文化的繁衍到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从西汉儒家文化兼采众长、文化-统到宋明理学吸引佛、道,三教合一,中华民族崇德、仁爱、务实、进取的文化性格代代相传,熠熠生辉。综上所述,中华文明多种起源,博大精深,不断融合,兼收并蓄,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与顽强的生命力,哺育代代中华儿女,生生不息。本题还可从“中华文明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中华文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中华文明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等角度论述。【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国文化是自我一系的;中国古代文化又是多源的;它的发展不是一条线贯彻始终,而是多条线互有交错的网络系统”可以得出材料观点,多源的中华文明在不断交融中共同发展,绵延不息,形成独具一格的
23、文化体系。对这一观点应表明立场,以赞同为例。根据所学知识,在说明过程中可以列举先秦时期推行分封制、宗法制,家国同构,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深入人心。也可以列举秦汉时期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民族融合的发展,统-的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华夏文明水乳交融。中华文明独具一格,绵延不息。还可以从思想文化方面进行说明,如从西周礼乐文化的繁衍到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从西汉儒家文化兼采众长、文化-统到宋明理学吸引佛、道,三教合一,中华民族崇德、仁爱、务实、进取的文化性格代代相传,熠熠生辉。最后对论证过程进行总结,如综上所述,中华文明多种起源,博大精深,不断融合,兼收并蓄,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与顽强的生命力,哺育代代中华儿女
24、,生生不息。15. 制度改革是商鞅变法中移风易俗的重要内容。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地本是戎狄之区直至秦孝公变法时,秦人还不脱戎狄之俗。例如,他们还父兄子弟和姑媳妯娌同寝一室,沿着游牧时代以一个帐幕为一家的经济办法。这种陋俗经商鞅的严禁才消灭。张荫麟中国史纲材料二秦是个体小家庭定型化时期,所谓定型化是指它不仅作为一一个具有一一定血缘关系的亲属集团,而且成为一个最基本的社会组织细胞;在政治上得到了国家的承认,是户籍的最基本单位;在经济上成为一个耕织结合在一起,自给自足的独立经济实体。以一对夫妻为核心的小家庭,男耕女织,构成相互提携力最顽强的小圈子,家庭成员间在生产劳动中彼此毫不攀比,生产积极性高涨,
25、父子戮力,相忍饥寒,朝夕艰苦从事。勤俭持家、艰苦奋斗良好民风的形成与自力更生个体小家庭的训练是分不开的。个体小家庭作为社会生产的社会组织形式其作用不可低估。直系个体小家庭成员间相互依存性最强,血缘关系简单,彼此亲合度达到最高点,父、家长权、夫权降到最低点,因而也是最稳定的一种家庭形态。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完成下列要求:(1)材料一中的“陋俗”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消灭这一“陋俗”的措施。(2)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家庭制度改革的影响【答案】(1)陋俗:大家庭共居一室措施: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制。(2)积极影响:推动了小农经济的确立和
26、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有利于良好民风的形成;进一步瓦解了宗族势力,有利于强化对基层的控制;保证了国家赋役的征派。消极影响: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解析】【详解】(1)陋俗:根据“他们还父兄子弟和姑媳妯娌同寝一室,沿着游牧时代以一个帐幕为一家的经济办法”得出大家庭共居一室。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商鞅消灭这一“陋俗”的措施主要是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制。(2)积极影响:根据“以一对夫妻为核心的小家庭,男耕女织,构成相互提携力最顽强的小圈子,家庭成员间在生产劳动中彼此毫不攀比,生产积极性高涨”得出推动了小农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根据“父子戮力,相忍饥
27、寒,朝夕艰苦从事。勤俭持家、艰苦奋斗良好民风的形成与自力更生个体小家庭的训练是分不开的”得出有利于良好民风的形成;进一步瓦解了宗族势力,根据“个体小家庭作为社会生产的社会组织形式其作用不可低估”得出有利于强化对基层的控制;保证了国家赋役的征派。消极影响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16. 材料 1953年6月8日,朝鲜战场停战谈判中最为艰难的战俘问题,终以中朝方面遣返一切坚持遣返的战俘、其余转交中立国公正遣返的建议为基础达成协议。但李承晚当局公然破坏协议,以“就地释放”为名,强行扣留朝鲜人民军被俘人员2.7万余名。为以打促和,实现最终停战,志愿军于1953年7月13日晚发起
28、金城战役。我西集团右翼第68军第203师派出第609团2营和第607团侦察班组成穿插分队,以奇袭手段一举捣毁南朝鲜军首都师“白虎团”团部,打乱敌指挥体系,打破其防御体系,为西集团顺利完成作战任务立下头功,创造了世界特战史上的经典战例。金城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也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和我军历史上惟一一次向坚固阵地之敌发起的进攻战役。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金城战役胜利结束。此战共歼敌5.3万人,收复阵地160余平方公里,有力地配合了停战谈判。摘编自韩刚金城战役:一场准且狠的虎口掏心战和百度文库金城战役抗美援朝最后一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金城战役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
29、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金城战役意义。【答案】(1)背景:朝鲜战争进入边打边谈阶段;李承晚集团破坏遣返战俘协议,阻挠和谈;中朝方决定以打促和,实现停战。(2)意义:沉重打击了韩美嚣张气焰;有力促进了朝鲜停战的实现;积累了阵地战进攻战的经验;创造了世界特战史上的经典战例。【解析】【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信息“1953年6月8日,朝鲜战场停战谈判中最为艰难的战俘问题,终以中朝方面遣返一切坚持遣返的战俘、其余转交中立国公正遣返的建议为基础达成协议”、 “但李承晚当局公然破坏协议”、“为以打促和,实现最终停战,志愿军于1953年7月13日晚发起金城战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得出:朝鲜战争进入边打边谈阶
30、段、李承晚集团阻挠和谈、中朝方决定以打促和来实现停战。(2)“意义”,根据材料信息“创造了世界特战史上的经典战例”、“金城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也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和我军历史上惟一一次向坚固阵地之敌发起的进攻战役”、“有力地配合了停战谈判”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沉重打击了韩美嚣张气焰、有力促进了朝鲜停战的实现、积累了阵地战进攻战的经验、创造了世界特战史上的经典战例等角度分析。17. 材料 于敏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在氢弹研制中,于敏组织攻克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形成从原理、材料 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带领科研队伍完成了核装置
31、的理论设计,并定型为中国第一代核武器。1980年,于敏被任命为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兼核武器理论研究所所长,全面负责领导突破二代初级和次级原理,发挥了决策和把关的作用。他曾说:“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1999年9月18日,他被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8年12月18日,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并获评“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据中国科学院网站相关资料整理(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于敏对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贡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
32、析于敏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答案】(1)贡献:推动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突破氢弹研制的核心技术;在领导核武器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其科研成果对维护国家安全,提高我国国际地位起到重要作用。(2)原因:勇于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爱国主义精神);坚实的知识基础与创新精神;国家决定大力推动国防科技事业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实现集体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解析】【详解】(1)由材料“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可得出推动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由材料“攻克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可得出突破氢弹研制的核心技术;由材料“负责领导突破二代初级和次级原理,发挥了决策和把关的作用”,可得出在领导核武器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由材料“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可得出其科研成果对维护国家安全,提高我国国际地位起到重要作用。(2)核能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表现;而我国在建国初期在两弹一星上取得辉煌成就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于敏本人而言,由材料“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要突出爱国主义精神,由材料“形成从原理、材料 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带领科研队伍完成了核装置的理论设计,并定型为中国第一代核武器”可得出坚实的知识基础与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