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第26课时 两点间的距离基础训练课时作业设计(45分钟)作业目标1识记两点间的距离公式2会初步应用坐标法证明几何问题3能解决与距离公式有关的函数中的最值问题基础巩固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35 分)1已知 A(1,0),B(2,3),则|AB|()A3 B.2C3 2D2 2C解析:A(1,0),B(2,3),|AB|2123023 2.2已知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A(4,4),B(2,2),C(4,2),则三角形 AB 边上的中线长为()A.26B.65C.29D.11A解析:令 AB 的中点为 D,则 D 的坐标为(1,1),
2、所以|CD|142122 26,故选 A.3设 A(3,4),在 x 轴上有一点 P(x,0),使得|PA|5,则 x()A0 B6C0 或 6 D0 或6C解析:由|PA|5,得(x3)24225,则 x6 或 x0.故选C.4若直线 yx 上的一点 Q 到点 P(0,2)的距离为 2,则点Q 的坐标为()A(2,2)B(2,2)C(0,0)或(2,2)D(2,2)或(2,2)C解析:设点 Q(x,x),则 x2x 22 2,解得 x0 或 x 2,故点 Q 的坐标为(0,0)或(2,2)故选 C.5已知点 A(1,2),B(5,2),在 x 轴上有一点 P(x,0)满足|PA|PB|,在
3、y 轴上有一点 Q(0,y),它在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则点(x,y)为()A(3,3)B(3,3)C(3,3)D(3,3)A解析:由题意,得|PA|PB|,|QA|QB|,则 x12022 x52022,012y22 052y22,解 得x3,y3,故选 A.6顺次连接点 A(4,3),B(2,5),C(3,2),D(3,0)所构成的图形是()A平行四边形B直角梯形C等腰梯形D以上都不对A解析:因为|AB|2425322 10,|CD|3320222 10,|AD|342032 10,|BC|322252 10,所以|AB|CD|,|AD|BC|,故四边形 ABCD 为平行四边形故选
4、A.7已知点 A(1,3),B(3,1),点 C 在坐标轴上,且ACB90,则满足条件的点 C 的个数是()A4 个 B3 个C2 个 D1 个B解析:若点 C 在 x 轴上,可设 C(x,0),则|AC|2|BC|2|AB|2,得 x0 或 x2;若点 C 在 y 轴上,可设 C(0,y),同理求得 y0或 y4.故满足条件的点 C 有 3 个二、填空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8已知点 A(1,2),B(3,b)的距离是 5,则 b.5 或1解析: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 312b225,解得 b5 或 b1.9在ABCD 中,若 A(0,2),B(2,6),其对角线的交点 M3,
5、32,则边 AD 长是.41解析: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即点 M 为 BD 中点,故D(4,3),所以|AD|402322 41.10已知函数 y2x 的图象与 y 轴交于点 A,函数 ylgx 的图象与 x 轴交于点 B,点 P 在直线 AB 上移动,点 Q(0,2),则|PQ|的最小值为.3 22解析:易知 A(0,1),B(1,0),所以直线 AB 的方程:y1x.又 Q(0,2),设 P(x0,y0),则 y0 1 x0,所 以|PQ|x002y022 x203x02 2x032292 92 3 22(当且仅当 x032时等号成立),所以|PQ|的最小值为3 22.11已知坐标平面
6、内两点 A(2,2),B(2,2 3),若在 x 轴上求一点 P,使|PA|PB|,则此时|PA|的值为.13解析:设所求点 P 的坐标为(x,0),由|PA|PB|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x22022 x2202 32,化简得 8x8,解 得 x 1,所 以 所 求 点 P 的 坐 标 为(1,0),所 以|PA|122022 13.三、解答题(共 25 分)12(本小题 12 分)已知点 A(1,1),B(2,2),点 P 在直线 y12x上,求当|PA|2|PB|2 取得最小值时点 P 的坐标解:设 P(2t,t),则|PA|2|PB|2(2t1)2(t1)2(2t2)2(t2)210t2
7、18t10.当 t 910时,|PA|2|PB|2 取得最小值,此时点 P 的坐标为95,910.13(本小题 13 分)在ABC 中,D 是 BC 边上任意一点(D 与B,C 不重合),且|AD|2|BD|DC|AB|2,求证:ABC 为等腰三角形证明:如图,作 AOBC,垂足为 O,以 BC 所在直线为 x 轴,以 OA 所在直线为 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设 A(0,a),B(b,0),C(c,0),D(d,0)因为|AD|2|BD|DC|AB|2,所以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得d2a2(db)(cd)b2a2,即(db)(db)(db)(cd)又 db0,所以bdcd,即bc,
8、所以|OB|OC|,所以|AB|AC|,即ABC 为等腰三角形能力提升14(本小题 5 分)如图所示,在ABC 中,ACB90,AC2,BC1,点 A,C 分别在 x 轴、y 轴上,当点 A 在 x 轴上运动时,点 C 随之在 y 轴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点 B 到原点 O 的距离的最大值是()A3 B.6C1 2 D.5C解析:如图,取 AC 的中点 D,连接 OD,BD,显然 OD,BD的长都为定值|OB|OD|BD|,当 O,D,B 三点共线时 OB 取得最大值|BD|1212 2,|OD|AD|12|AC|1,点 B 到原点 O 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1 2.故选 C.15(本小题 15 分)已知 P1(x1,y1),P2(x2,y2)是斜率为 k 的直线上的两点,求证:|P1P2|1k2|x1x2|1k2 x1x224x1x2.证明:根据题意,设直线的方程为 ykxb.P1(x1,y1),P2(x2,y2)在直线 ykxb 上,y1kx1b,y2kx2b,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P1P2|x1x22y1y22 x1x22kx1bkx2b2 1k2x1x22 1k2|x1x2|1k2x1x224x1x2 1k2 x1x224x1x2,|P1P2|1k2|x1x2|1k2 x1x224x1x2.谢谢观赏!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