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省义乌市上溪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5月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注意: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2.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3.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卷上第I卷(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020年1月6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发现了一个与地球类似的,可供人类未来居住的“宜居地球”,并将其命名为“TOI 700d”,距离地球仅100光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TOI 700d”最可能位于( )A. 地月系B. 太阳系C.
2、 银河系D. 河外星系2. “TOI 700d”天体属于( )A. 卫星B. 行星C. 恒星D. 彗星3. 判断“TOI 700d”宜居的主要依据是( )A. 与地球相似的地表形态B. 具有地月系一样的天体系统C. 具有与地球相近的温度D. 获得与地球上相似的可见光【答案】1. C 2. B 3. C【解析】【1题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TOI 700d”距离地球100光年,远远超出了太阳系的范围;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所以“TOI 700d”最可能位于银河系。故选C。【2题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TOI 700d”与地球类似,未来可供人类居住,所以“TOI 700d”应属于围绕恒星运行
3、的行星。故选B。【3题详解】“TOI 700d”与地球类似,宜居的条件最主要的是“TOI 700d”与其围绕公转的恒星距离适中,具有与地球相近的温度条件,C正确;与地球相似的地表形态、具有地月系一样的天体系统、获得与地球上相似的可见光都不是适宜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A、B、D错误。故选C。4. 行星“冲日”是地外行星与太阳、地球形成一条直线的天文现象。下图数码代表的行星中,能产生“冲日”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分析,行星“冲日”是地外行星与太阳、地球形成一条直线的天文现象,此时地球在中间,太阳和行星在两端。图中是水星,是金星,是地球,是木星
4、,是地内行星,是地外行星,只有能形成“冲日”的天文现象。故选D。2020年将会有两次日食现象(一次日环食,一次日全食),日食是科学家和天文爱好者观测日冕的绝佳机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日全食发生时,被全部遮盖的太阳外部圈层是( )A. 光球层B. 色球层C. 日冕层D. 平流层6. 日冕层的太阳活动增强可能对地球带来的影响是( )A. 干扰长波通讯B. 极光现象增多C. 有线通讯减弱D. 气温急剧升高【答案】5. A 6. B【解析】【5题详解】太阳外部的大气层由内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日全食时光球层被月球全部遮住,此时可以观察到亮度较弱的色球层和日冕层。故选A。【6题详解】该
5、小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日冕层的太阳活动增强会向外释放出大量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会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A、C错误;带电粒子与地球两极高层大气原子碰撞,形成极光,B正确;会影响地球气候,但不会使气温急剧升高,D错误。故选B。【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影响气候:黑子数增多太阳活动强烈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影响气候扰乱地球上空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耀斑爆发电磁波进入电离层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扰动地球的磁场(磁暴):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产生极光:太阳活动强烈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高空同稀薄大气摩擦产生极光干扰电子设备,威胁太空中宇航器的安全太阳辐射变送器是基于光电原理的太
6、阳辐射观测装置及实现方法,它可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利用、气象及大气污染等部门。青藏高原的西南部,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开发利用太阳能的条件可谓得天独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 )A. 紫外光区B. 可见光区C. 红外光区D. 不可见光区8. 下列能源属于利用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的是( )A. 风能B. 核能C. 石油D. 潮汐能9. 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大气洁净 晴天多 日照时间长 地势高离太阳近A. B. C. D. 【答案】7. B 8. C 9. D【解析】【7题详解】太阳辐射是由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组成的,其能量最集中的部分位于可见光区,波长较短
7、的紫外光区和波长较长的红外光区及其他不可见光区能量都比较少。故选B。8题详解】石油是由地质历史时期动植物的遗体在地下经过复杂的转化形成的,其能量来自于地质时期存储在动植物中的太阳能,C正确;风能是由于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形成的,不属于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A错误;核能的能量来自于地球放射性元素的衰变,B错误;潮汐能的能量来自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D错误。故选C。【9题详解】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其原因主要是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降水少,晴天多;大气洁净,透明度高,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以及高原上日照时间长,正确;青藏高原地势高,但是相对于日地距离不会产生影响,错误
8、。故选D。【点睛】太阳辐射的能量分布北京时间2020年5月6日18时51分,新疆克孜勒苏州乌恰县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本次地震发生在地球的( )A. 地壳B. 软流层C. 下地幔D. 地核11. 岩石圈是指( )A. 整个地壳B. 地壳和软流层上部C. 地壳和上地幔上部D.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12. 地球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是( )A. 大气圈B. 水圈C. 岩石圈D. 生物圈【答案】10. A 11. D 12. D【解析】【10题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分析,本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0千米,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因此本次
9、地震发生在地球的地壳部分。故选A。【11题详解】岩石圈是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包括地壳的全部和软流层之上的地幔部分(上地幔顶部),只有D表述准确。故选D。【12题详解】生物圈包含在水圈的全部、大气圈的底部和岩石圈的上部,物质循环快,是地球表层最为活跃的圈层。故选D。【点睛】图解地球的内部圈层两“面”三“层”在浙江台州市分布着国内罕见的珊瑚岩景观,是典型的火山爆发熔岩地貌的代表(甲图)。乙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 珊瑚岩属于( )A. 侵入岩B. 喷出岩C. 沉积岩D. 变质岩14. 该珊瑚岩形成的主要过程与乙图中序号直接相关的是( )A. B. C. D. 【答案】13
10、. B 14. B【解析】【13题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珊瑚岩是典型的火山爆发熔岩地貌,是由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的,属于喷出型岩浆岩。故选B。【14题详解】结合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和图中提示判断甲为侵入性岩浆岩,乙为喷出型岩浆岩,丙为沉积岩,丁为变质岩,珊瑚岩对应乙图中的乙,是由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表示岩浆侵入;表示外力作用;表示固结成岩。故选B。【点睛】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贵州三都县有一处奇特的地质景观产蛋崖(下图)。每隔数十年产蛋崖就会掉落出一些石蛋,石蛋直径约3060厘米,最重的达300余公斤。专家推测这些石蛋形成于五亿年前的寒武纪,当时贵州还是一片海洋,随着亿万年的地质运动
11、,这些石蛋才暴然露于地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 依据专家推测,这些石蛋的岩石类型和形成原因是A. 玄武岩、火山喷发后冷凝形成火山蛋B. 花岗岩、岩浆侵入经抬升后风化成球C. 沉积岩、碳酸钙经化学作用形成结核D. 沉积岩、恐龙蛋经地质作用形成化石16. 石蛋能从陡崖上脱落主要原因是A. 岩石间风化差异B. 海水的强烈侵蚀C. 风力的搬运作用D. 冰川的缓慢堆积【答案】15. C 16. A【解析】【15题详解】寒武纪时,地壳升降运动活跃,海陆变迁形成大量沉积岩。贵州多喀斯特地貌,基岩多为沉积岩中的石灰岩,石灰岩主成分碳酸钙在温湿气候条件下,经漫长而复杂的化学作用形成结核,状似石蛋。材料中没有
12、关于岩浆活动的提示,这里也不是岩浆活跃区,AB错;根据材料,“石蛋形成于五亿年前的寒武纪”,不是中生代,也不会有恐龙,据此选C。【16题详解】石蛋能从陡崖上脱落的主要原因是岩石间风化差异,导致石蛋依靠物不稳而滑落,A正确。这里没有海域,B错;贵州的风不大,风力不能搬运这些量大体重的石蛋,C错;这里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没有冰川,D错,选A。下图为世界部分板块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7. 大洋中脊处的板块运动方式及边界类型,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 挤压-生长边界B. 碰撞-消亡边界C. 张裂-生长边界D. 分离-消亡边界18. 图中边界附近,常会形成( )A. 岛屿B. 裂谷C. 海岭D. 海沟
13、【答案】17. C 18. C【解析】【17题详解】大洋中脊又称为中央海岭,是由于板块张裂,岩浆喷出冷却凝固形成的海底山脉,对应板块的生长边界。故选C。18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大洋中脊是由于板块张裂,岩浆喷出冷却凝固形成的海底山脉,常形成海岭,C正确;岛屿分布在海平面之上,A错误;裂谷一般分布在大陆上,而不是在海洋中,B错误;海沟是由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碰撞形成的,D错误。故选C。【点睛】某地质勘探组对某一沉积岩层进行探测后,得到如下表数据。甲、乙、丙三地为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500米的三个探测点,斜线左侧数据为探测点所在地区的海拔(单位:米),右侧数据为该岩层层顶的埋藏深度(即距离地面的垂
14、直距离,单位: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地点甲乙丙数据(m)500/300300/50500/30019. 乙地地形可能属于:A. 向斜谷B. 背斜谷C. 向斜山D. 背斜山20. 下列有关乙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乙地地形成因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B. 适合在乙地寻找储油C. 修建一条南北向走向的隧道最适宜的选择是乙地D. 甲丙处钻井会发现同一含煤层【答案】19. A 20. D【解析】【分析】该组试题考察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19题详解】从地表的海拔分布分析,该地为一谷地,从沉积岩层的埋藏深度分析,该段岩层是向上拱起,表明该地质构造为一背斜。故选A。20题详解】从上题结论可
15、知,乙地为背斜构造,是内力作用中的地壳水平挤压所形成的,其顶部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从而形成谷地;向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乙处为背斜,其顶部被侵蚀,岩层断裂,不易修建隧道;甲、丙分别位于背斜的东西两翼,两处存在相同的岩层,因此在两处钻井可能会发现同一煤层。所以选D。【点睛】褶皱地貌:褶皱是岩层在水平挤压作用下弯曲所形成的一种地质构造,其中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向下弯曲为向斜。一般而言,背斜岩层向上弯曲,引起地表隆升,其地貌多为山岭;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引起地表沉陷,其地貌多为谷地。但在外力作用参与下可能形成相反的地貌,即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疏松,易被侵蚀,从而形成谷地;向斜的槽部受挤压作用,较为坚硬
16、,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山岭。地质构造在工程中的应用: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大型工程应避开断层;断层线处常有地下水出露而形成泉;隧道应选择在背斜处,且其走向和背斜走向一致。下图表明,河流流速不同搬运物质的颗粒大小也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 根据该关系图,河流能够搬运石块的流速至少是( )A. 100 cm/sB. 200 cm/sC. 300 cm/sD. 400 cm/s22. 当流速低于某一物质搬运速度时,该物质就会发生沉积。据图可以推测在一般情况下,河流某一河段自上而下,流速从800 cm/s逐渐降低,最先沉积的是( )A. 黏土B. 粗砂C. 石块D. 砾石
17、【答案】21. C 22. C【解析】【21题详解】本小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根据河流的搬运速度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河流流速不同搬运物质颗粒大小不同,根据图中的关系得出:流速越大,搬运的颗粒直径也越大。图中石块对应的河流搬运速度是300cm/s,所以河流能够搬运鹅卵石的流速至少是300cm/s。故选C。【22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流速越大,搬运颗粒越大,随着流速逐渐降低,颗粒越大越先沉积,颗粒越小的越后沉积。读图可知,流速在800 cm/s时能搬运石块及其他颗粒物质,随着流速下降,石块最先沉积,其次是砾石,再是粗砂,最后是黏土,C正确,ABD错误。故选C。23. 下列各图所示意的地
18、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读图分析,图中为褶皱,由内力挤压岩层弯曲形成;为沙丘,由风力堆积形成;为河口三角洲,由流水堆积形成;为断层,由内力挤压岩层断裂形成。由内力作用形成,由外力作用形成。A正确,BCD错误,故选A。读大气对不同波长太阳辐射的吸收率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24. 图中表示紫外光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25. 地球大气吸收甲、丁波段辐射的主要气体分别为( )A. 甲:水汽、二氧化碳 丁:臭氧B. 甲:二氧化碳 丁:水汽、臭氧C. 甲:水汽、臭氧 丁:二氧化碳D. 甲:臭氧 丁:水汽
19、、二氧化碳【答案】24. A 25. D【解析】【24题详解】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波长短,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对其吸收能力强,为紫外光,A正确;大气对可见光的吸收能力最弱,到达地面的可见光多,且可见光的波长在0.40.76m之间,因此乙表示可见光,B错误;丙和丁波长长,大气对其吸收能力较强,为红外光,C、D错误。故选A。【25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甲波段为紫外光,主要依靠平流层大气中的臭氧吸收;丁为红外光,主要依靠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故选D。读2020年某日北京、拉萨、三亚和上海四地的天气资料表,完成下面小题。26. 该日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最弱的是( )A. 北京B. 拉萨C.
20、三亚D. 上海27. 该日上海比三亚气温日较差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B. 天气C. 海拔D. 季节【答案】26. B 27. B【解析】【26题详解】晴天的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三亚、上海的夜晚为阴天,保温作用较强,CD错误。北京和拉萨夜晚都是晴天,但拉萨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的夜晚大气的逆辐射作用更弱,保温作用更弱,B正确,A错误。故选B。【27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该日上海白天为晴天,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烈,白天气温较高,而三亚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太阳辐射相对较弱,白天气温相对较低;夜晚,两地都是多云,气温相差不大。因此,
21、该日上海比三亚气温日较差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天气,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纬度、天气、下垫面性质、地形地势、季节等。读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太阳辐射量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8. 图中ab沿线云量基本一致,但太阳辐射量差异明显,影响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B. 气象C. 下垫面D. 大气环流29. 下列事象与地面辐射强弱相关性最小的是( )A. 大气逆辐射B. 下垫面性质C. 岩浆活动D. 太阳辐射【答案】28. C 29. C【解析】【28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a、b两地纬度相当,排除A;题干中提到a、b沿线云量基本一致,可以推知该区域气
22、象和大气环流状况差异不大,排除B、D两项;自a至b,该区域海拔大致呈降低趋势,海拔越高,大气越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越少,地面获得太阳辐射量越多,反之,海拔越低,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层越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越多,地面获得太阳辐射量越少,故影响太阳辐射量的主要因素是下垫面,据此分析本题选C。【29题详解】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最主要的直接热源,故地面辐射影响大气逆辐射强弱;下垫面性质如海陆、地势高低凳都会影响到地面辐射的强弱;太阳辐射是地面辐射的热源,故ABD都与地面辐射关系密切,岩浆活动的能量来自地内,故岩浆活动与地面辐射关系不大,据此分析本题选C。【点睛】大气的受热过程:近地面是大气的直接
23、热源。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经过大气的削弱作用后会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会增温,之后以红外线长波辐射形式向外辐散热量,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而后大气会以大气辐射的形式放散热量,其中,射向地面的部分可以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被称为大气逆辐射,这个过程被称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其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都与云量呈正相关。影响地面获得热量多少的关键因素是纬度、下垫面、天气状况等。随着工业生产系统日趋复杂,解决污染排放的问题也越来越困难,“清洁生产”、“ 循环经济”等模式应运而生,完成下面小题。30. 与原流程相比
24、,图示制糖工业流程改变的意义是( )A. 实现废弃物零排放B. 简化生产工艺流程C. 提高了产品的质量D. 增加了产品的种类31. 实施“循环经济”的积极作用是( )利于实现非可再生资源的再生利用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让生产由“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向“资源-产品”转变A. B. C. D. 【答案】30. D 31. C【解析】【3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原流程为甜菜经过加工得到糖及经过好氧处理后直接将污水排放,现在的制糖工程在原来的基础上将污水进行处理后得到甲烷,并与浆料一起经过干燥器处理后得到动物的饲料,与原来工业流程相比提高了废
25、弃料的利用程度,增加了产品的种类,D正确;现在流程仍然有污水的排放,未实现废弃物零排放,A错误;生产工艺流程与原来的相比更加复杂,B错误;现在的流程主要对废弃物进行加工,对糖的质量没有影响,C错误;故选D。【31题详解】本题考查循环经济的积极作用,循环经济在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原则是资源使用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再循环。其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据此进行判断循环经济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让生产由“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向“资源-产品”转变,因此正确,循环经济是实现可再生资源
26、的再生利用,产业结构仍然是以农业为主,因此错误,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学生会对比原制糖流程与西安制糖流程的差别,同时学生根据循环经济的特点判断循环经济的积极作用。服装智能制造是用工业化的效率和手段生产个性化产品,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服装个性化定制的商业模式。完成下面小题。32. 传统服装生产属于()A. 原料指向型B.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C. 市场指向型D. 技术指向型33. 服装智能制造的影响因素主要是()A. 先进的科技B. 充足的劳动力C. 丰富的原料D. 广阔的市场【答案】32. B 33. A【解析】【32题详解】传统服装生产耗用技术装备、原材料投资少,技术要求不高,但是要用大
27、量手工操作,因而适合在劳动力丰富而且廉价的地区发展。故选B。【33题详解】服装智能制造是用工业化的效率和手段生产个性化产品,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服装个性化定制,生产的自动化程度高,科技水平高,故选A。读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34. 甲处种植小麦最主要的自然区位是()A 降水与土壤B. 地形与光照C. 热量与光照D. 人口与热量35. 乙处园艺业十分发达,葡萄、无花果、柑橘和蔬菜的栽培驰名世界,主要原因是( )A. 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充足B. 夏季日照时间长,热量较丰富C. 以平原地形为主,耕地面积广D. 高山冰雪融水丰富,水源充足【答案】34. C 35. B【解析】【34题详解】英
28、国全境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热量不足,降水多、热量不足是限制大多数地区种植小麦的原因。甲处位于英国东南部,纬度相对较低,热量条件较好,且甲处位于西风背风地带,晴天较多,热量、光照条件均较其他地区好一些,有利于小麦生长,故甲处分布有小麦。人口不属于自然因素。据此分析本题选C。【35题详解】乙处位于地中海北岸,属于法国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其园艺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是这里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热量较丰富,植物光合作用强,果树制造有机物多,品质好。乙处多山地丘陵,平原地形较少,耕地少;乙处无高山,高山冰雪融水少,水源并不充足。据此分析本题选B。【点睛】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
29、候、地形、水源和土壤,而优势自然因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气候因素主要从光、热、水等气候要素去分析,光照强,热量充足,且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地形从地势起伏大小去分析,地形平坦利于种植业发展;水源从地表水去分析,临近河湖,可以提供充足灌溉水源;土壤从肥力高低及土层厚薄去分析。第II卷(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3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海军第十五批护航编队 2013 年 8 月 8 日从湛江启航,远赴亚丁湾海域执行护航 任务。 材料二: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航线示意图。 (1)舰艇经过马六甲海峡时,风浪较_,其主要原因是受_ (气压带或风带)控制。 (2)红
30、海是由_ 板块和小板块_ (碰撞或张裂)形成(3)舰艇起航时,北印度洋海区洋流流向是_ (A或B),因为该季节盛行_ 风。(4)C 河入海口处形成的地貌是_ ,该河上游的森林正在逐渐减少,分析其对河口地貌的影响_。【答案】 (1). 小(或低) (2). 赤道低气压带 (3). 非洲 (4). 张裂 (5). A (6). 西南(或西南季) (7). 三角洲(或河口三角洲) (8). 加剧上游水土流失(保持水土能力减弱),使河水含沙量增加,入海口处泥沙沉积增多(加剧),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解析】【分析】马六甲海峡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风浪较小。8月份,北印度洋海区受西南季风影响,洋流流向是A,
31、呈顺时针方向。入海口处形成的地貌是河口三角洲,该河上游的森林正在逐渐减少,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详解】(1) 马六甲海峡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舰艇经过马六甲海峡时,风浪较小,其主要原因是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2)红海是由非洲板块和小板块张裂形成,位于板块生长边界。(3)舰艇起航时是8月份,北印度洋海区受西南季风影响,洋流流向是A,呈顺时针方向,因为该季节盛行西南季风。(4)C 河是恒河,入海口处形成的地貌是河口三角洲,该河上游的森林正在逐渐减少,保持水土能力减弱,加剧上游水土流失。使河水含沙量增加,入海口处泥沙沉积增多,对河口地貌的影响是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37.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和大气
32、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内部结构中,丙以上叫作_,横波是否能穿过丙处_(是或否)。 (2)甲箭头代表_作用。岩石裸露地表后受外力作用,形成_(填字母)类岩石。 (3)图示的火山喷发物会使局部气温下降,原因是大量的火山喷发物能使_(填数码)增强,而使_(填数码)减弱。 (4)图示乙地的地质构造_,形成的地形为_;其成因为_。【答案】 (1). 岩石圈 (2). 是 (3). 变质作用 (4). d (5). (6). (7). 向斜 (8). 山岭 (9). 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而成山【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了地球的圈层结构。【详解】(1)读图可知
33、,丙的下部有岩浆活动,即丙位于软流层之上,因此,在地球内部结构中,丙以上即是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叫作岩石圈。地震波中的横波能够穿透固态物质,丙以上部分由岩石组成,故横波可以穿透丙处。(2)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经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发生重熔,又形成新的岩浆。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完整的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读图,根据图中箭头方向,ab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d是在外力作用下,由沉积物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沉积岩,c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所以
34、甲箭头代表变质作用。岩石裸露地表后受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即d岩石。(3)大气的受热过程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读图,大气的受热过程各箭头,为太阳辐射;是大气辐射中射向地面的部分,为大气逆辐射;为地面辐射;为大气的吸收作用;为大气的反射作用;为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大量的火山喷发物能使大气中尘埃物质增多,会使大气的反射作用增强,即增强,同时也会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4)读图,丙处的岩层发生了弯曲变形,为褶皱,并且丙处岩层向下弯曲,所以为褶皱的向斜构造。从地形上来看,丙处地势高,因此丙处为山地,原因是向斜的
35、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所以形成山岭。【点睛】该题主要通过读图获取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即可,该题难度一般。3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匹兹堡位于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曾有“世界钢铁之都”之称。20世纪50年代以来,匹兹堡失去昔日的辉煌,其钢铁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大幅下降。为了改变衰退的局面,匹兹堡推出庞大的复兴计划。进入21世纪,匹兹堡已转型为以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机器人制造、医疗健康等闻名的工商业城市,成为美国城市经济转型的典范。材料二:下图1为美国本土区域略图,图2为美国某农场农事安排表。(1)图1中西部海岸山脉处于板块的 (边界类型)边界,地壳隆起抬
36、升,形成南北走向的褶皱山脉。海岸山脉以西A处的自然带是 。(2)读图2,该农场最可能位于图1甲乙丙丁中的 ,其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3)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开发是美国流域综合治理的典型,该流域治理的核心是 ,通过梯级开发水能资源,吸引了大量的 指向型工业。(4)进入21世纪,匹兹堡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是 。(5)比较A、B两地夏季降水量的大小,并从大气环流角度解释其原因。【答案】(1)消亡;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甲;商品谷物农业(3)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动力(4)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5)A地夏季降水多于B地;A地夏季受西风控制,降水多;B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美国的
37、西部地形成因、农业地域类型、河流开发、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等多个内容,覆盖面广,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应用考查。【详解】(1)图1中西部海岸山脉是由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属于消亡边界;海岸山脉以西A的处位于北纬4060大陆西岸,气候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从右图可知,该农场春播秋收,10月贮存麦种和售卖,说明该农场种植的是春小麦,最可能是甲地;甲地是美国的小麦带,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3)田纳西河流域以水资源的综合开发为核心内容,实行梯级开发,具有发电、防洪、航运、灌溉、旅游等综合效益。以水电为龙头,带动核电、火电发展,三电并发,形成美国最大的能源基地,吸引大量高耗能企业(动力指向型工业)集聚。(4)由材料可知,进入21世纪,匹兹堡已转型为以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机器人制造、医疗健康等闻名的工商业城市,这些产业是新兴产业,第三产业占比大,城市发展进入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5)从图上可看出,AB两地均位于大陆西岸,A位于北纬4060,B位于北纬3040,A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多;B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炎热干燥,降水少,因此,夏季A地降水多于B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