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71679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9页
第39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0页
第40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1页
第41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2页
第42页 / 共43页
《解析》江西省南昌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3页
第43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7年江西省南昌二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1(9分)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话说诗经之“风” 风本是地球大气层内的空气涌动,它使地球上的万物能不断地接受到新鲜的空气而得以生存。那么,孔子在编集诗经时,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称为“风”呢?孔子自己有一段很好的解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就是“风气”!孔子用很形象的语言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伏。所以,要建立和谐社会,关键在于领导人,也就是“上行下效”。由此也形象地说明了“风

2、”的含义,也就是说,风俗、风情、风致等,无一不是指向社会行为规范和人们的行为方式的。 换言之,诗经之“风”,即是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一般的口语中,我们称为“风俗习惯”,在先秦时期的书面语言及理论中,“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各以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得名,就是记载了各地的风俗习惯、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各自的价值观、思想感情。与此相印证,周易中有十五个卦牵涉到“风”,每个卦都对应着一种人生或社会现象。火风鼎,火下有风则上宜有鼎,而鼎凭三足,正立不倚,既强调合作,也预示持正守位,为人倚重;风火人家,以火在下而风行其上来表达一家人团聚的景象。周文王用“

3、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不同的社会情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法律法规如何规定的,而是亲友们的看法!而这些所谓的“看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亲友们认同你这个行为,你就会大胆高兴地去做;否则,你就不会去做,或者只有偷偷摸摸去做。“风俗”因此会给人一种无形的束缚。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强调“礼”的作用的真正含意。孔子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把诗经作为教材,是因为没有其他书籍了吗?不是,孔子是借诗经说明以及教育学生们要懂得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规范。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人生若想追求到快乐与幸福,就要认识社会。社会是精彩的但更是复杂的,不认识社会就只能四处碰壁,最后落

4、个失败的人生;能认识社会就能游刃有余,利用社会。 风俗的形成,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是大部分人“约定俗成”的,人们在实际生活、生产中,认识到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地生存,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风俗习惯。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重读诗经,一是要了解古代人们的风俗习惯;二是可以借鉴和发扬一些好的风俗习惯,如春节团聚、清明祭祖等;三是创造我们今天的新风俗,使生活更加日新月异,更加幸福。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可能都有法律约束和指导,而且人类社会的维持也不能完全依靠法律法规,那么还要依靠什么呢?就是风俗习惯、“礼”、“社会行为规范”等,依靠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使社会肌体健康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之所以出现混乱,

5、一是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第二个原因就是社会风俗混乱。一群人恣意破坏另一群人的风俗习惯,便会导致争斗打闹,甚而引发战争。所以,入乡随俗,懂得并调节自己去适应不同的风俗习惯,才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这或许便是孔子编集诗经的主要原因吧。(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的社会情状,形成了周易中的十五个卦象,而这十五个卦象正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B孔子把君子之德喻为风,把小人之德喻为草。草随风动,强调百姓在领导者的影响下,自然会形成一种普遍的风气或社会风貌。C诗经中的“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它要求人们要懂得这些规范,并

6、在这些规范的约束下从事社会活动。D在自然界中,因为大气内空气涌动而形成的风使大地万物不断接受新鲜空气,从而保持生机;人类社会亦如此,没有正常风气,就没有美好生活。(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每做一件事往往把亲友们的看法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因为这些看法代表着一种社会行为规范;而不是先考虑符不符合法律法规。B孔子强调“礼”的作用,正是要通过“风俗”给人设定一种无形的束缚,对人的行为提出要求,使之符合所有人约定俗成的规范。C孔子把诗经作为教材,意在向学生表明这样的思想:社会是精彩的但更是复杂的,只有认识社会,做事才能游刃有余,追求到人生的快乐与幸福。D而今,我们重

7、读诗经,除了要了解古人的生活习惯以外,还要以此为借鉴,摒弃那些落后习俗,发扬和创造有利于我们今天生活的好习俗。(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种风俗习惯的形成,一要靠领导人的垂范和引领,二要靠长期的实践检验,三要获得民众的普遍认可,其目的是更好地生存。B由于风俗习惯的冲撞而引发的摩擦甚至战争,在当今世界也并不鲜见,只有彼此尊重,互相适应,才能实现民族和解与世界和平。C左传记载楚使言于齐师:“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这句话是指两国距离甚远,而非各自的风俗文化不同。D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属于不同的层面,人类社会的维持除了依靠法律法规,还要依靠风俗习惯,有了这两

8、方面的结合,人们就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2(12分)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世界第一女记者法拉奇传 1929年,奥莉娅娜法拉奇出生于佛罗伦萨,她成长于一个不苟言笑的、充满斗士精神的家庭。父亲是坚定的意大利斗士,在二战期间积极反对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权。14岁那年,有一次当飞机投下炸弹的时候,地板和墙壁都开始晃动,法拉奇和父亲躲藏在防空洞,由于太恐惧,法拉奇止不住啜泣起来。突然,父亲给了她一记响亮的耳光,并一字一字说出一句话:“女孩不要哭,也不许哭!”。法拉奇性格坚韧顽强,这和父亲的教育密切相关。 法拉奇一直很感谢母亲托斯卡法拉奇的激励。她多次回忆:“是妈妈,是妈妈告诉我,甚

9、至是哭着告诉我:不要像我这样!不要变成你丈夫和孩子们的奴隶!要学习,去看看整个世界,要学习!”法拉奇最喜欢的家人是大伯,这是她的第一位,或许也是唯一的一位老师。大伯是一名记者,这对法拉奇走上记者之路影响重大。在奥莉娅娜的一生中,她都会引述大伯的忠诫:“在记者这一职业中,一直回响着这样一条铁律:最重要的是,不要让你的读者感到厌烦!” 受大伯此语的影响,后来法拉奇放弃研习已久的医学专业拿起了笔,从此写作成了她终身酷爱之事,尤其是在她曾采访过并深深挚爱的伴侣、希腊抵抗运动英雄、反对强权的斗士阿莱科斯帕纳古利斯于34岁死于车祸后。 她亲历了二战,1950年任晚邮报驻外记者。作为记者,法拉奇的提问表现了

10、一种唯其所有的犀利风格,她用语率直、尖锐、咄咄逼人,轰炸般的盘问有时甚至显得有些“挑衅”,这种风格令全世界为之叫好,却令“大人物”害怕。她与全球六十多位国家政要的激烈交锋,曾令基辛格尴尬、令卡扎菲失言、令沙龙狂怒、令梅厄夫人敞开心扉 1961年记者扎特琳采访法拉奇,说很多人说她卑鄙、凶狠。她睁大画着浓妆的眼睛,抚了一下头发后,摆出一副清白的样子说:“凶狠是什么意思?说出实情?我觉得我很和蔼。采访一个人时我总是尽力挖出他最好的一面。好比画画的时候我尽力画他好看的地方。”扎特琳说也许她有时画了一幅不够公正的、负面的画像。她回答说:“那不是我的错,那就是他最好的一面。” 有一种美德在她身上熠熠生辉,

11、她对强权有着天然的憎恶和反叛,她似乎永远不知道什么叫做服从。她说:“在夏娃摘苹果那一天诞生的,并非罪恶;那一天,诞生的是一种被称为不服从的光辉美德。”法拉奇代表了当今媒体所欠缺的东西把真相告诉权力的勇气。 1967年她开始任欧洲人周刊战地记者,非常出色。她报道了自己所处时代的多次重大冲突,足迹遍布拉美、黎巴嫩、越南和科威特。她就像一个无畏的战士一样,在这个男性占主导地位的领域奋勇前进。法拉奇罹患癌症多年后,于2006年9月14日夜间在佛罗伦萨结束了她77年的传奇人生。她的去世在意大利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意大利共和国总统纳波里塔诺致信其家属,对意大利失去这位“享有世界声誉的记者和成就卓著的作家”

12、表示哀悼,前总统钱皮称颂法拉奇的一生是“勇敢、战斗和榜样的一生”。(摘编自中国青年杂志和“百度百科”,有删改)【相关链接】她在文学创作中几乎从未把文学与新闻分离,始终坚持反映矛盾交织的社会现实,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体味。一些人认为她是一个“直面历史的伟大记者”和“以行为去实践心中理想”的作家。批判者指斥她“蛮横无理和傲慢”,称其文风“夸张”“浮华”,有强烈的“自我表现主义”。“911”事件后不久,法拉奇在意大利的晚邮报上发表了文章,措辞强烈地攻击伊斯兰教。这篇文章后来扩展成书,题为“愤怒与骄傲”,称伊斯兰文明是“一种野蛮落后的文化”。她的一些说法令西方媒体也感到失之偏颇。(1)下列对材料的分析

13、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作为“二战”亲历者的法拉奇,在父亲的耳光和“女孩不要哭”的呵斥下,逐渐变得坚韧顽强,充满斗士精神。B作为年轻少女的法拉奇,在母亲“不要像我这样”哭诉的激励下,热爱学习,充满理想抱负,大胆放眼世界。C作为人生选择者的法拉奇,在大伯“不要让你的读者感到厌烦”的忠诚下,弃医执笔,担当责任,犀利审视世界。D作为无畏战士的法拉奇,而对强权和铁腕,毫不畏惧,绝不服从;面对战乱和冲突,她奋勇向前,报道真相。(2)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A影响法拉奇一生最深的人是她的大伯,而她把写作当成终酷爱之事的引路人确是深深挚爱的伴侣阿莱科斯帕纳古利斯。B很多人说法拉奇卑鄙、

14、凶狠,这的确损害了她的“清白”,因为她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记者,已经展现了采访对象“最好的一面”。C法拉奇对强权有着天然的憎恶和反叛,她永远不知道什么叫做服从。她经历不凡,曾亲历二战,1950年任晚邮报驻外记者,1967年开始任欧洲人周刊战地记者。D意大利总统纳波里塔诺对失去这位“享有世界声誉的记者和成就卓著的作家”表示哀悼,他对法拉奇的评价还是公允的。E法拉奇一生充满传奇,她勇敢,敢于战斗,被誉为“世界第一女记者”;但对伊斯兰文化的攻击则有失偏颇。(3)关于法拉奇在文学创作中几乎从未将文学与新闻分离的问题,评论界众说纷纭,请结合材料与阅读体验谈谈你的认识。3(14分)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

15、字,完成下列各题。马小菊天空的天 马小菊从家里出来时,天还好好的,走到半路就下起了雨。马小菊没带雨具,豆大的雨点打在身上又冷又疼。她看看离药店不远了,就跑了起来,跑到药店,衣服湿了个透。这个夏天的雨格外多,像失恋女人的眼泪,落得很频繁。 “咋这天来了?”药店老板招呼马小菊。“婆婆疼得紧。”马小菊一边用她本就湿了的袖子擦拭脸上的雨水,一边回避着药店老板的眼睛。马小菊的婆婆有风湿病,一到雨天就疼得厉害。 “向午真不是个东西,把家里的事都甩给你一个人,自个儿倒乐呵去了。”药店老板说。向午是马小菊的男人,当包工头挣了钱后就很少回家了,别人说他有了外遇。 马小菊没理药店老板的茬,边说拿一盒膏药再拿一盒止

16、疼片,边从温温的裤兜里往外掏钱。药店老板把找回的钱递给马小菊的时候说:“昨天二凯去省城进货看见向午了,他和一个女的在街上走着。”说完两眼盯着马小菊看,以为她会大骂向午一顿,可是马小菊似乎没什么反应,她先接过钱,然后像听别人家男人的事一样“哦”了一声。马小菊说:“要是二凯再看见向午,就跟他说他娘病了,想他。” 马小菊说完拿上装在塑料袋里的药就往外走。雨还在下着,马小菊不紧不慢地走在雨里,密密的雨点实实地打在她身上。刚才要不是药店老板提起向午,她还想在药店避避雨的,可是药店老板提起了向午,她就不能再呆下去了。 向午是马小菊的一块心痛。刚听说向午有外心的那会,马小菊的心都碎了。她整天哭整天骂,四处向

17、人打听向午的行踪。她还去省城找了一趟,但偌大一座省城,要找一个人谈何容易,就像绣花针落门前草坡地了。马小菊找了三天三夜,没找到,就回来了。 马小菊回到家才知道,她不在家这几天,婆婆摔断了腿。马小菊好懊悔,如果不是自己离开家去找向午,婆婆就不会摔伤。马小菊抱着婆婆的伤腿,眼泪流得像筛子眼里落下的米。一些人笑话马小菊,说她管不住自己的男人,马小菊不去理。她觉得眼下没有比照顾婆婆更重要的事了,真的没有了。 马小菊揣着药走到家时雨停了,她心想:这雨,好像就是给我下的。 马小菊进了屋唤了几声娘,没人回应。马小菊以为婆婆睡着了,就去自己的房间换衣服。等她换完衣服来到婆婆房间一看,婆婆昏倒在地上,口里吐着白

18、沫,手里却紧紧地攥着一张向午的照片。马小菊明白了,婆婆是为了找放在抽屉里的向午的照片才摔倒的。马小菊赶忙把婆婆送到了医院。医生说是脑溢血,要马小菊去交住院押金。马小菊的钱不够,就去银行取钱。 在去银行的路上,马小菊碰见了旺子媳妇。旺子媳妇追着撵着跟马小菊说:“我在省城看到远处一个男人,好像是向午呢。”马小菊说:“你再看见向午,跟他说他娘病了,病得很重,让他赶快回来。”旺子媳妇还想跟马小菊说些什么,马小菊却匆匆走了。 经过一夜的抢救,婆婆仍然昏迷不醒,医生说能否醒过来不好说。 马小菊说:“怎么就不好说了呢?”她想起别人曾给过她一个治疑难杂症的偏方,婆婆用了这个偏方也许会好起来。她就回到家找到那个

19、偏方,按方子里写的,找了几味药,最后就差一味冬瓜皮。马小菊知道前院吴二婶家种了冬瓜,就去吴二婶家要冬瓜皮。 马小菊到吴二婶家还没开口说话,吴二婶就先和她说起了向午的事。吴二婶说:“小菊,我去省城儿子家,看见向午和一个女人在逛街。”马小菊说:“吴二婶,你再见到向午,跟他说他娘病得很重,快不行了,让他赶快回来。” 婆婆喝了马小菊熬的药,仍旧没有好,最后还是去了。 婆婆入土那天,又下了雨,很大的雨,雨声把马小菊的哭声给淹没了。 雨季快要过去的时候,向午回来了。向午一身落魄地回来了,他被人骗了个精光后回来了。 “你还回来干啥?你娘不在了你还回来干啥呢?”马小菊说着,眼泪像雨滴一样落了下来。可这时窗外的

20、雨却停了,天空响晴响晴的。(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面对丈夫的外遇,马小菊开始时大吵大闹,后来无动于衷,连回答别人时都是简单重复那儿句话,这一变化过程说明她对丈夫已经不抱希望。B作者注重在细微处写人,药店老板、旺子媳妇、吴二婶等人迫不及待地将向午的相关信息告诉马小菊,体现了善良的村民们对马小菊的同情和关心。C小说对向午这个人物着墨不多,但这个赚了钱就开始膨胀、迷失自我的农民形象具有典型性,隐含着作者对进城农民生活状态和价值追求的忧虑和反思。D小说有主次两条线索,主线是马小菊在家中照顾婆婆,次线是向午在城里出轨被骗;两条线索同时发展,

21、最后随着向午落魄归家而相互交织。E小说结局虽然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但从小说情节的发展逻辑看,随着向午的回归,马小菊的命运出现了转机,她最终会原谅丈夫的过去。(2)小说在刻画马小菊这个人物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3)小说中多次写到“下雨”,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4(19分)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杜景俭,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出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示威,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

22、,不亦急耶?”嗣业益怒。景俭又曰:“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扬州之祸,非此类耶。”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入为司宾主簿,转司刑丞。天授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理制狱,时人称云:“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累迁洛州司马。寻转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尝以季秋内出梨花一枝示宰臣曰:“是何祥也?”诸宰臣曰:“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景俭独曰:“谨按洪范五行传:阴阳不相夺伦,渎之即为灾。又春秋云: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

23、无凄风,秋无苦雨。今已秋矣,草木黄落,而忽生此花,渎阴阳也。臣虑陛下布教施令,有亏礼典。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延载初,为凤阁侍郎周允元奏景俭党于李昭德,左迁秦州刺史。后累除司刑卿。圣历二年,复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及事定,河内王武懿宗将尽论其罪。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竟从景俭议。岁余,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道病卒,赠相州刺史。(节选自旧唐书杜景俭传)(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

24、真宰相也/B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C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D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中国古代,九为阳数的极数,即单数中最大的数,于是多用“九”这一数字来附会帝王,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也多与九有关。帝王之位称“九五”。B上古时长度单位产生很早,例如寸、咫、尺、丈、寻、常、豆、仞等都是长度单位。在周制中,八寸为咫,十寸为尺。C“季秋”,秋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在古代,一年

25、分为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各占三个月,这三个月依次用“孟、仲、季”来表示。D“忝”为谦辞,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常见的谦称有鄙、敝、卑、窃、臣、仆等;常见的敬辞有台甫、尊、令、贤、仁等。(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景俭从政谨慎。房嗣业在诏令未正式下来之前,就想大权独揽,景俭首先是劝说,劝说未果,于是叱散左右以防祸事发生。B杜景俭正直而不趋炎附势。武则天曾拿出梨花来问宰臣是何种祥瑞之兆,只有景俭认为不是祥瑞,提醒武则天可能是政令有失,得到武则天赞扬。C杜景俭敢于为他人请命。外族入侵,国土沦丧,驻守将领都受到牵连将要获罪。景俭认为他们是形势所迫,应该得到宽宥,所幸建议被

26、采纳。D杜景俭怀公正悲悯之心。天授中,他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门审断钦犯案件的时候,人们传言称遇到晨俭审案,财可以活下来。(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扬州之祸,非此类耶。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5(11分)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下列各题。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辛弃疾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注】辛弃疾作此词时被罢官而闲居在江西上饶,年仅42岁。外家:女子

27、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A“春入平原荠菜花”写荠菜花开满了田野,表现农村恬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孟春之景。B“新耕雨后落群鸦”写土地耕好了,又适逢春雨,群鸦落在土地上,一片凄凉景象。C“闲意态,细生涯”写的是村民的生活状态:村民们悠闲自在,生活井然有序。D“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写农家女子趁着大忙前的闲暇赶着去走娘家。E这首词表达了词人被罢官闲居农村时不为俗事所扰,心系田园,悠闲自得的心情。(2)这首词在写法上很有特色,词人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5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峻岭、不

28、可逾越的诗句是:“,。”(2)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一句既写景又写事,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7(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登上凌云山山顶,遥望江水从苍茫中迤逦而来又奔流不息地融入苍茫的远方,真有一种回肠荡气的感觉。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截至2016年第一季度,华为、联想等品牌手机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演员必须自己内心冷静,才能表现所扮角色的热烈情感,他先得学会不“动于衷”,才能惟妙惟肖,才能把角色的喜怒

29、哀乐生动地“形之于外”。陈老先生为了填补国内民俗学研究的空白,不顾年老体弱,亲临第一线调查研究,苦心孤诣,其精神令人感佩。夏夜的郊外风儿轻抚,虫声唧唧,但陶醉于美景,尤其是行走于瓜田李下之时,特别要注意草中的毒蛇。月光如水的夜晚,沏一壶清茶,邀三五好友,共聚院中的葡萄架下,海阔天空地畅聊一番,忘却尘世的纷扰,该是何等的惬意!ABCD8(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对于市场上的各种品牌评定,不得借机收取相关参评企业的任何费用,以及开展其他与评定有关的盈利性活动B目前地理信息交换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为广大公众所认可,那么地理信息产业将迅速崛起C当前家庭教育有淡化的倾向,

30、其主要原因是课外辅导班占据了孩子太多时间,留给家庭教育的时间严重不足所造成的D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让每个贫困户能够掌握一两门种植或养殖技术,在增收的同时也能增智,这是文化扶贫的重要手段9(3分)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如果说民族振兴的壮丽景观,我们在国际竞争的长跑队伍中逐渐追赶上第一方阵,给了我们文化自信以充足的现实理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悠久厚重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内涵,赋予我们的文化以深厚底蕴和坚忍定力。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在不懈奋斗的漫漫旅程中,积累了事富智慧和鉴毅精神。这为我们今天理解、接受和消化世界各民族文化,练就了博采众长的胸襟和才干,赋予我们深

31、广视野和过人睿识,以纵横捭阖的手段和沉着从容的心态应对各种危机与挑战。 A 标志着那么却/并更B如果说而且就不但也还C意味着那么则不仅更/D就是说/也如果那么则AABBCCDD10(5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在1970年以后,欧美的营养学家说:“粗粮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因此吃粗粮有益健康。”过去, ,曾经被认为是对人体不起营养作用的一种非营养成分。营养学家认为租纤维吃多了,尤其是微量元素的吸收。直至1970年,欧美的营养学家才认识到,粗粮里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它在预防人体的某些疾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认识到粗

32、纤维的概念已不适用,因而将这一名词废弃,改称膳食纤维。11(6分)阅读下面一幅漫画,简要说明漫画的寓意,并为它拟定一个标题。(1)寓意:(2)标题:。四、写作(60分)12(60分)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6年7月8日,英国19岁的女孩史密斯在吃午餐时将一根薯条喂给一只鸽子,然而过了一会,一个议会工作人员走过来以乱抛垃圾为由给他开了25英镑的罚单。史密斯说,鸽子已经将薯条吃完,现在地上并没有垃圾了,拒付罚款。然而,11月3日,史密斯收到一封法院的传唤信,上面说她乱丢垃圾的行为违反了环境保护法第87条,而且罚款的数额已经升到100英镑。史密斯说,无法理解自己竟然因

33、一个善举而被罚。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7年江西省南昌二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1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话说诗经之“风” 风本是地球大气层内的空气涌动,它使地球上的万物能不断地接受到新鲜的空气而得以生存。那么,孔子在编集诗经时,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称为“风”呢?孔子自己有一段很好的解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就是“风气”!孔子用很形象的语言形容它,风吹草伏,

34、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伏。所以,要建立和谐社会,关键在于领导人,也就是“上行下效”。由此也形象地说明了“风”的含义,也就是说,风俗、风情、风致等,无一不是指向社会行为规范和人们的行为方式的。 换言之,诗经之“风”,即是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一般的口语中,我们称为“风俗习惯”,在先秦时期的书面语言及理论中,“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各以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得名,就是记载了各地的风俗习惯、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各自的价值观、思想感情。与此相印证,周易中有十五个卦牵涉到“风”,每个卦都对应着一种人生或社会现象。火风鼎,火下有风则上宜有鼎,而鼎凭三足,正

35、立不倚,既强调合作,也预示持正守位,为人倚重;风火人家,以火在下而风行其上来表达一家人团聚的景象。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不同的社会情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法律法规如何规定的,而是亲友们的看法!而这些所谓的“看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亲友们认同你这个行为,你就会大胆高兴地去做;否则,你就不会去做,或者只有偷偷摸摸去做。“风俗”因此会给人一种无形的束缚。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强调“礼”的作用的真正含意。孔子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把诗经作为教材,是因为没有其他书籍了吗?不是,孔子是借诗经说明以及教育学生们要懂得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规范。孔子的中

36、心思想是:人生若想追求到快乐与幸福,就要认识社会。社会是精彩的但更是复杂的,不认识社会就只能四处碰壁,最后落个失败的人生;能认识社会就能游刃有余,利用社会。 风俗的形成,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是大部分人“约定俗成”的,人们在实际生活、生产中,认识到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地生存,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风俗习惯。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重读诗经,一是要了解古代人们的风俗习惯;二是可以借鉴和发扬一些好的风俗习惯,如春节团聚、清明祭祖等;三是创造我们今天的新风俗,使生活更加日新月异,更加幸福。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可能都有法律约束和指导,而且人类社会的维持也不能完全依靠法律法规,那么还要依靠什么呢?就是风俗

37、习惯、“礼”、“社会行为规范”等,依靠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使社会肌体健康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之所以出现混乱,一是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第二个原因就是社会风俗混乱。一群人恣意破坏另一群人的风俗习惯,便会导致争斗打闹,甚而引发战争。所以,入乡随俗,懂得并调节自己去适应不同的风俗习惯,才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这或许便是孔子编集诗经的主要原因吧。(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A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的社会情状,形成了周易中的十五个卦象,而这十五个卦象正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B孔子把君子之德喻为风,把小人之德喻为草。草随风动,强调百姓在领导者的影响下,自然会形

38、成一种普遍的风气或社会风貌。C诗经中的“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它要求人们要懂得这些规范,并在这些规范的约束下从事社会活动。D在自然界中,因为大气内空气涌动而形成的风使大地万物不断接受新鲜空气,从而保持生机;人类社会亦如此,没有正常风气,就没有美好生活。(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A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每做一件事往往把亲友们的看法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因为这些看法代表着一种社会行为规范;而不是先考虑符不符合法律法规。B孔子强调“礼”的作用,正是要通过“风俗”给人设定一种无形的束缚,对人的行为提出要求,使之符合所有人约定俗成的规范。C孔子把诗经作为教材,意在向学生

39、表明这样的思想:社会是精彩的但更是复杂的,只有认识社会,做事才能游刃有余,追求到人生的快乐与幸福。D而今,我们重读诗经,除了要了解古人的生活习惯以外,还要以此为借鉴,摒弃那些落后习俗,发扬和创造有利于我们今天生活的好习俗。(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一种风俗习惯的形成,一要靠领导人的垂范和引领,二要靠长期的实践检验,三要获得民众的普遍认可,其目的是更好地生存。B由于风俗习惯的冲撞而引发的摩擦甚至战争,在当今世界也并不鲜见,只有彼此尊重,互相适应,才能实现民族和解与世界和平。C左传记载楚使言于齐师:“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这句话是指两国距离甚远,而非

40、各自的风俗文化不同。D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属于不同的层面,人类社会的维持除了依靠法律法规,还要依靠风俗习惯,有了这两方面的结合,人们就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考点】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对文章中具体句子含意的理解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的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其前后句含意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含意一般来说,对所要解释的具体句子,答案就隐含在前面或后面的句子中,或者是原句,或者需要考生稍微变通一下理解句子要瞻前顾后,审读语境,这既是理解句子较普遍的方法,也是理解句子最基本的原则【解答】(1)A、“十五个卦象正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在文中没有依据故选A(2)B、“所有人”错,文本第二段中说的是“大

41、部分人”故选B(3)D、根据原文第四段大意,两方面的结合并不一定能使人们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有公然抗法者,也会有偷偷摸摸去做的故选D答案:(1)A(2)B(3)D【点评】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2(12分)(2017阳东县模拟)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世界第一女记者法拉奇传 1929年,奥莉娅娜法拉奇出生于佛罗伦萨,她成长于一个不苟言笑的、充满斗士精神的

42、家庭。父亲是坚定的意大利斗士,在二战期间积极反对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权。14岁那年,有一次当飞机投下炸弹的时候,地板和墙壁都开始晃动,法拉奇和父亲躲藏在防空洞,由于太恐惧,法拉奇止不住啜泣起来。突然,父亲给了她一记响亮的耳光,并一字一字说出一句话:“女孩不要哭,也不许哭!”。法拉奇性格坚韧顽强,这和父亲的教育密切相关。 法拉奇一直很感谢母亲托斯卡法拉奇的激励。她多次回忆:“是妈妈,是妈妈告诉我,甚至是哭着告诉我:不要像我这样!不要变成你丈夫和孩子们的奴隶!要学习,去看看整个世界,要学习!”法拉奇最喜欢的家人是大伯,这是她的第一位,或许也是唯一的一位老师。大伯是一名记者,这对法拉奇走上记者之路影响

43、重大。在奥莉娅娜的一生中,她都会引述大伯的忠诫:“在记者这一职业中,一直回响着这样一条铁律:最重要的是,不要让你的读者感到厌烦!” 受大伯此语的影响,后来法拉奇放弃研习已久的医学专业拿起了笔,从此写作成了她终身酷爱之事,尤其是在她曾采访过并深深挚爱的伴侣、希腊抵抗运动英雄、反对强权的斗士阿莱科斯帕纳古利斯于34岁死于车祸后。 她亲历了二战,1950年任晚邮报驻外记者。作为记者,法拉奇的提问表现了一种唯其所有的犀利风格,她用语率直、尖锐、咄咄逼人,轰炸般的盘问有时甚至显得有些“挑衅”,这种风格令全世界为之叫好,却令“大人物”害怕。她与全球六十多位国家政要的激烈交锋,曾令基辛格尴尬、令卡扎菲失言、

44、令沙龙狂怒、令梅厄夫人敞开心扉 1961年记者扎特琳采访法拉奇,说很多人说她卑鄙、凶狠。她睁大画着浓妆的眼睛,抚了一下头发后,摆出一副清白的样子说:“凶狠是什么意思?说出实情?我觉得我很和蔼。采访一个人时我总是尽力挖出他最好的一面。好比画画的时候我尽力画他好看的地方。”扎特琳说也许她有时画了一幅不够公正的、负面的画像。她回答说:“那不是我的错,那就是他最好的一面。” 有一种美德在她身上熠熠生辉,她对强权有着天然的憎恶和反叛,她似乎永远不知道什么叫做服从。她说:“在夏娃摘苹果那一天诞生的,并非罪恶;那一天,诞生的是一种被称为不服从的光辉美德。”法拉奇代表了当今媒体所欠缺的东西把真相告诉权力的勇气

45、。 1967年她开始任欧洲人周刊战地记者,非常出色。她报道了自己所处时代的多次重大冲突,足迹遍布拉美、黎巴嫩、越南和科威特。她就像一个无畏的战士一样,在这个男性占主导地位的领域奋勇前进。法拉奇罹患癌症多年后,于2006年9月14日夜间在佛罗伦萨结束了她77年的传奇人生。她的去世在意大利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意大利共和国总统纳波里塔诺致信其家属,对意大利失去这位“享有世界声誉的记者和成就卓著的作家”表示哀悼,前总统钱皮称颂法拉奇的一生是“勇敢、战斗和榜样的一生”。(摘编自中国青年杂志和“百度百科”,有删改)【相关链接】她在文学创作中几乎从未把文学与新闻分离,始终坚持反映矛盾交织的社会现实,表达自己

46、对现实社会的体味。一些人认为她是一个“直面历史的伟大记者”和“以行为去实践心中理想”的作家。批判者指斥她“蛮横无理和傲慢”,称其文风“夸张”“浮华”,有强烈的“自我表现主义”。“911”事件后不久,法拉奇在意大利的晚邮报上发表了文章,措辞强烈地攻击伊斯兰教。这篇文章后来扩展成书,题为“愤怒与骄傲”,称伊斯兰文明是“一种野蛮落后的文化”。她的一些说法令西方媒体也感到失之偏颇。(1)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A作为“二战”亲历者的法拉奇,在父亲的耳光和“女孩不要哭”的呵斥下,逐渐变得坚韧顽强,充满斗士精神。B作为年轻少女的法拉奇,在母亲“不要像我这样”哭诉的激励下,热爱学习,

47、充满理想抱负,大胆放眼世界。C作为人生选择者的法拉奇,在大伯“不要让你的读者感到厌烦”的忠诚下,弃医执笔,担当责任,犀利审视世界。D作为无畏战士的法拉奇,而对强权和铁腕,毫不畏惧,绝不服从;面对战乱和冲突,她奋勇向前,报道真相。(2)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DEA影响法拉奇一生最深的人是她的大伯,而她把写作当成终酷爱之事的引路人确是深深挚爱的伴侣阿莱科斯帕纳古利斯。B很多人说法拉奇卑鄙、凶狠,这的确损害了她的“清白”,因为她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记者,已经展现了采访对象“最好的一面”。C法拉奇对强权有着天然的憎恶和反叛,她永远不知道什么叫做服从。她经历不凡,曾亲历二战,1950年任晚邮

48、报驻外记者,1967年开始任欧洲人周刊战地记者。D意大利总统纳波里塔诺对失去这位“享有世界声誉的记者和成就卓著的作家”表示哀悼,他对法拉奇的评价还是公允的。E法拉奇一生充满传奇,她勇敢,敢于战斗,被誉为“世界第一女记者”;但对伊斯兰文化的攻击则有失偏颇。(3)关于法拉奇在文学创作中几乎从未将文学与新闻分离的问题,评论界众说纷纭,请结合材料与阅读体验谈谈你的认识。【考点】传记阅读【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2)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3)此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

49、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A、原文第1段中“并一字一字说出一句话:女孩不要哭,也不许哭!”这句话,表明法拉奇的父亲说话的语气是沉着坚定的,并不是呵斥的故选A(2)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解读标题,

50、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A“影响法拉奇一生最深的人是她的大伯”不准确,大伯对她的影响主要在职业选择上,而其父亲和母亲对其影响主要在思想性格形成上,还有伴侣阿莱科斯帕纳古利斯对她写作的影响,因此很难说大伯影响最深B因果分析不当,其中“展现了采访对象最好的一面”只是法拉奇的自我认识C原文在“永远”前还有“似乎”一词作限制故选DE(3)此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这是一道探究的题

51、目,请结合全文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答题时一定要结合传主的经历,不能抛开原文随意拓展,答题时可以是两个方向,第一,就某一点结合文章作深入的探究,即向内挖掘,这种方式一般不扩展,指结合文章例句事例即可;另一种方式适当结合现实探究,即向外拓展,即适用于结合现实谈自己的看法的题目问题实际上是考查学生理解法拉奇的文学艺术观,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逻辑问题,文学与新闻他都是一种文学创作的形式,两者并没有本质性的区别,为学强调的是文学的艺术性,新闻咋突出新闻的真实性但是两者却紧密相连,互相作用,我们深知文学来源于生活,同时高于生活,新闻同文学一样具备这个美学价值,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必须要把握文学离不开新闻的真

52、实性,同时不能忽视新闻不能脱胎于文学的虚构特点,就两者是并存的关系答案:(1)A(2)DE(3)文学与新闻的关系是一个历史的命题,而历史上的许多经典文学作品与新闻没有分离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法拉奇活着时被一些人认为是一个“直面历史的伟大记者”和“以行为去实践心中理想”的作家,就是对这一命题的最好注解,其去世后被意大利共和国总统纳波里塔诺称颂为“享有世界声誉的记者和成就卓著的作家”,更是最有力的最权威的证明文学与新闻本来就是相融相生的,艺术来源于生活,文学脱离新闻的生活性和真实性也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同脍炙人口的西方古典文学荷马史诗,又如家喻户晓的司马迁史记,更不用说世界文学经典红楼梦脱胎于

53、“明珠的家事”事实上,新闻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就像花园里的交叉小径,有的地方窄有的地方宽,有的地方镶嵌着鹅卵石,有的地方夯实着泥土,有的地方双边花团锦簇,有的地方上面枝丫横生总之,路与路错综复杂,相互粘连,密不可分只是要强调一点:文学离不开新闻的真实,新闻不能脱胎于文学的虚构(有明确观点给1分,结合材料给2分,联系生活实际给1分,逻辑严密思路清晰给1分)【点评】筛选整合信息题的解题基本思路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按照筛选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把主要信息进行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理解的语句进行串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3(14分)(2017阳东

54、县模拟)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马小菊天空的天 马小菊从家里出来时,天还好好的,走到半路就下起了雨。马小菊没带雨具,豆大的雨点打在身上又冷又疼。她看看离药店不远了,就跑了起来,跑到药店,衣服湿了个透。这个夏天的雨格外多,像失恋女人的眼泪,落得很频繁。 “咋这天来了?”药店老板招呼马小菊。“婆婆疼得紧。”马小菊一边用她本就湿了的袖子擦拭脸上的雨水,一边回避着药店老板的眼睛。马小菊的婆婆有风湿病,一到雨天就疼得厉害。 “向午真不是个东西,把家里的事都甩给你一个人,自个儿倒乐呵去了。”药店老板说。向午是马小菊的男人,当包工头挣了钱后就很少回家了,别人说他有了外遇。 马小菊没理药

55、店老板的茬,边说拿一盒膏药再拿一盒止疼片,边从温温的裤兜里往外掏钱。药店老板把找回的钱递给马小菊的时候说:“昨天二凯去省城进货看见向午了,他和一个女的在街上走着。”说完两眼盯着马小菊看,以为她会大骂向午一顿,可是马小菊似乎没什么反应,她先接过钱,然后像听别人家男人的事一样“哦”了一声。马小菊说:“要是二凯再看见向午,就跟他说他娘病了,想他。” 马小菊说完拿上装在塑料袋里的药就往外走。雨还在下着,马小菊不紧不慢地走在雨里,密密的雨点实实地打在她身上。刚才要不是药店老板提起向午,她还想在药店避避雨的,可是药店老板提起了向午,她就不能再呆下去了。 向午是马小菊的一块心痛。刚听说向午有外心的那会,马小

56、菊的心都碎了。她整天哭整天骂,四处向人打听向午的行踪。她还去省城找了一趟,但偌大一座省城,要找一个人谈何容易,就像绣花针落门前草坡地了。马小菊找了三天三夜,没找到,就回来了。 马小菊回到家才知道,她不在家这几天,婆婆摔断了腿。马小菊好懊悔,如果不是自己离开家去找向午,婆婆就不会摔伤。马小菊抱着婆婆的伤腿,眼泪流得像筛子眼里落下的米。一些人笑话马小菊,说她管不住自己的男人,马小菊不去理。她觉得眼下没有比照顾婆婆更重要的事了,真的没有了。 马小菊揣着药走到家时雨停了,她心想:这雨,好像就是给我下的。 马小菊进了屋唤了几声娘,没人回应。马小菊以为婆婆睡着了,就去自己的房间换衣服。等她换完衣服来到婆婆

57、房间一看,婆婆昏倒在地上,口里吐着白沫,手里却紧紧地攥着一张向午的照片。马小菊明白了,婆婆是为了找放在抽屉里的向午的照片才摔倒的。马小菊赶忙把婆婆送到了医院。医生说是脑溢血,要马小菊去交住院押金。马小菊的钱不够,就去银行取钱。 在去银行的路上,马小菊碰见了旺子媳妇。旺子媳妇追着撵着跟马小菊说:“我在省城看到远处一个男人,好像是向午呢。”马小菊说:“你再看见向午,跟他说他娘病了,病得很重,让他赶快回来。”旺子媳妇还想跟马小菊说些什么,马小菊却匆匆走了。 经过一夜的抢救,婆婆仍然昏迷不醒,医生说能否醒过来不好说。 马小菊说:“怎么就不好说了呢?”她想起别人曾给过她一个治疑难杂症的偏方,婆婆用了这个

58、偏方也许会好起来。她就回到家找到那个偏方,按方子里写的,找了几味药,最后就差一味冬瓜皮。马小菊知道前院吴二婶家种了冬瓜,就去吴二婶家要冬瓜皮。 马小菊到吴二婶家还没开口说话,吴二婶就先和她说起了向午的事。吴二婶说:“小菊,我去省城儿子家,看见向午和一个女人在逛街。”马小菊说:“吴二婶,你再见到向午,跟他说他娘病得很重,快不行了,让他赶快回来。” 婆婆喝了马小菊熬的药,仍旧没有好,最后还是去了。 婆婆入土那天,又下了雨,很大的雨,雨声把马小菊的哭声给淹没了。 雨季快要过去的时候,向午回来了。向午一身落魄地回来了,他被人骗了个精光后回来了。 “你还回来干啥?你娘不在了你还回来干啥呢?”马小菊说着,

59、眼泪像雨滴一样落了下来。可这时窗外的雨却停了,天空响晴响晴的。(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CDA面对丈夫的外遇,马小菊开始时大吵大闹,后来无动于衷,连回答别人时都是简单重复那儿句话,这一变化过程说明她对丈夫已经不抱希望。B作者注重在细微处写人,药店老板、旺子媳妇、吴二婶等人迫不及待地将向午的相关信息告诉马小菊,体现了善良的村民们对马小菊的同情和关心。C小说对向午这个人物着墨不多,但这个赚了钱就开始膨胀、迷失自我的农民形象具有典型性,隐含着作者对进城农民生活状态和价值追求的忧虑和反思。D小说有主次两条线索,主线是马小菊在家中照顾婆婆,次线

60、是向午在城里出轨被骗;两条线索同时发展,最后随着向午落魄归家而相互交织。E小说结局虽然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但从小说情节的发展逻辑看,随着向午的回归,马小菊的命运出现了转机,她最终会原谅丈夫的过去。(2)小说在刻画马小菊这个人物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3)小说中多次写到“下雨”,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考点】小说阅读【分析】(1)本题考查赏析小说内容与艺术特色的能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本题考查欣赏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3)本题看考查赏析景物描写的能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解答】(1)本题考查赏析小说内容与艺术特色的能力

61、,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A“不抱希望”错,原文“她觉得眼下没有比照顾婆婆更重要的事了,真的没有了”说明,当时马小菊因为婆婆的病无法顾及其它的事情,B“体现了善良的村民们对马小菊的同情和关心”错,文中药店老板“以为她会大骂向午一顿”,是一种“看热闹”的心理,并无“同情”,更无“关心”;从原文“一些人笑话马小菊,说她管不住自己的男人”分析,旺子媳妇、吴二婶更多的恐怕也是“看笑话”的心理E“她最终会原谅丈夫的过去”错,太绝对,也于文无据(2)本题考查欣赏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解答时主要抓住相关情节内容与人物描写方法分析概括,本文主要运用语言、心理、动作描写刻画马小菊这一人物形象如:“

62、马小菊好懊悔,如果不是自己离开家去找向午,婆婆就不会摔伤马小菊抱着婆婆的伤腿,眼泪流得像筛子眼里落下的米一些人笑话马小菊,说她管不住自己的男人,马小菊不去理她觉得眼下没有比照顾婆婆更重要的事了,真的没有了”表现了她的善良、孝顺;面对丈夫的出轨和众人的闲言碎语,马小菊外表平静,内心其实非常痛苦,但她隐忍不发,用柔弱的双肩担起家庭的责任,表现出她坚强隐忍(3)本题看考查赏析景物描写的能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自然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渲染气氛,为后边刻画人物作铺垫;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展开、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旨;象征和暗示本文多

63、次写到“下雨”,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特定的自然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人氛围;借下雨来烘托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马小菊内心也在“下雨”,刻画人物性格;自然界的“雨”与马小菊婚姻中的“雨”互相交织,隐喻主人公的生活进入“雨季”,进一步表现小说主题参考答案:(1)CD (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2)善良孝顺在丈夫有外遇长期不归家的情况下,马小菊仍然毫无怨言、无微不至地照顾婆婆,表现了善良和孝顺的本性坚强隐忍面对丈夫的出轨和众人的闲言碎语,马小菊外表平静,内心其实非常痛苦,但她隐忍不发,用柔弱的双肩担起家庭的责任,表现出坚强隐忍的一面(3)设置背景,渲染氛围“下雨”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特定的

64、自然环境,通过反复描写“下雨”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人物活动的氛围烘托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面对向午的出轨,马小菊内心极其痛苦,密集的雨滴看似打在她的身上,其实是在敲打着她的心,作者借下雨来烘托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下雨”与小说情节的发展密切关联,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深化小说主题自然界的“雨”与马小菊婚姻中的“雨”互相交织,隐喻主人公的生活进入“雨季”,进一步表现小说主题(以上4点,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点评】现代文阅读答题基本知识:1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

65、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4(19分)(2017阳东县模拟)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杜景俭,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出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示威,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嗣业益怒。景俭又曰:“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扬州之祸,非此类耶。”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入为司宾

66、主簿,转司刑丞。天授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理制狱,时人称云:“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累迁洛州司马。寻转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尝以季秋内出梨花一枝示宰臣曰:“是何祥也?”诸宰臣曰:“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景俭独曰:“谨按洪范五行传:阴阳不相夺伦,渎之即为灾。又春秋云: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今已秋矣,草木黄落,而忽生此花,渎阴阳也。臣虑陛下布教施令,有亏礼典。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延载初,为凤阁侍郎周允元奏景俭党于李昭德,左迁秦州刺史。后累除司刑卿。圣历二年,复拜凤阁侍郎、

67、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及事定,河内王武懿宗将尽论其罪。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竟从景俭议。岁余,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道病卒,赠相州刺史。(节选自旧唐书杜景俭传)(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A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B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C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D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

68、宰相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在中国古代,九为阳数的极数,即单数中最大的数,于是多用“九”这一数字来附会帝王,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也多与九有关。帝王之位称“九五”。B上古时长度单位产生很早,例如寸、咫、尺、丈、寻、常、豆、仞等都是长度单位。在周制中,八寸为咫,十寸为尺。C“季秋”,秋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在古代,一年分为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各占三个月,这三个月依次用“孟、仲、季”来表示。D“忝”为谦辞,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常见的谦称有鄙、敝、卑、窃、臣、仆等;常见的敬辞有台甫、尊、令、贤、仁等。(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杜

69、景俭从政谨慎。房嗣业在诏令未正式下来之前,就想大权独揽,景俭首先是劝说,劝说未果,于是叱散左右以防祸事发生。B杜景俭正直而不趋炎附势。武则天曾拿出梨花来问宰臣是何种祥瑞之兆,只有景俭认为不是祥瑞,提醒武则天可能是政令有失,得到武则天赞扬。C杜景俭敢于为他人请命。外族入侵,国土沦丧,驻守将领都受到牵连将要获罪。景俭认为他们是形势所迫,应该得到宽宥,所幸建议被采纳。D杜景俭怀公正悲悯之心。天授中,他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门审断钦犯案件的时候,人们传言称遇到晨俭审案,财可以活下来。(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扬州之祸,非此类耶。俄有

70、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考点】文言文阅读【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解答】(1)C“则天曰”前

71、后停顿,排除BD;“理物”为动宾结构,后面必须断开,排除A;故选:C译文为:“兼之臣等虽列名宰臣,本应依据天理来理顺万物,却理而不能顺,这是臣的罪过”因此二拜而谢罪武则天说:“您是真宰相啊!”(2)B豆是容量单位(3)C“驻守将领都受到牵连将要获罪”错误,不是将领们将要获罪,而是沦陷地的百姓将要获罪原文为“及事定,河内王武懿宗将尽论其罪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4)咫尺:小小的、相保:保证非耶:不是吗?译文为:您现在拿着小小的诏书,真假未知,就想揽一州之权,哪个能担保(没有变数)呢?扬州之祸,不是这一样的情况吗?俄:不久人吏:百姓和官吏意:想法,心意译文为:不久有诏书授予房嗣业荆

72、州司马一职,(原来的想法)竟然未如愿益州的百姓和官吏因此说:“录事的心意(想法)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答案:(1)C(2)B(3)C(4)您现在拿着小小的诏书,真假未知,就想揽一州之权,哪个能担保(没有变数)呢?扬州之祸,不是这一样的情况吗?不久有诏书授予房嗣业荆州司马一职,(原来的想法)竟然未如愿益州的百姓和官吏因此说:“录事的心意(想法)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参考译文杜景俭,少年时以明经科中举,多次升迁后任殿中侍御史出朝任益州录事参军当时,隆州司马房嗣业调任益州司马,任职令未到,(房嗣业)就要处理政事,又鞭打下属官吏,想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威严杜景俭对他说:“您虽然受命担任此州司马,但州司

73、还未接到命令为什么为了这几天的俸禄,连皇上的圣旨也等不得,就想要处理政事,这不是太过于心急了吗?”房嗣业更加恼怒杜景俭又说:“您现在拿着小小的诏书,真假未知,就想揽一州之权,哪个能担保(没有变数)呢?扬州之祸,不是这一样的情况吗?”说完呵斥左右令他们各自散去,房嗣业羞愧而止不久有诏书授房嗣业荆州司马一职,(原来的想法)竟然未如愿益州的百姓和官吏因此说:“录事的心意(想法)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杜景俭)由此渐渐知名后入朝任司宾主簿,转调司刑丞天授年中(691),杜景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门处理钦犯案件,当时人们传扬说:“遇徐、杜必生,遇来、侯必死”他又迁任洛州司马,不久又调任凤阁侍郎,

74、行宰相职权武则天曾把季秋院内长出的梨花一枝拿给宰相们看,问:“这是什么吉祥之兆?”诸宰相答说:“陛下的恩德连草木都得到了,所以能够使秋天的树木再开花,即使周文王的恩德惠及道旁的芦苇,也不能超过”唯独杜景俭说:“根据洪范五行传:阴阳不能混乱,违反了就会有灾祸春秋也讲:冬天没有过分温暖的阳光,夏天没有反常的寒冷,春天没有凄冷的寒风,秋天没有久下不停的雨现在已经到了秋天,草木枯黄凋落,但是忽然生出此花,混乱阴阳臣考虑陛下布政施令,是否有亏于礼典兼之臣等虽列名宰臣,本应依据天理来理顺万物,却理而不能顺,这是臣的罪过”因此二拜而谢罪武则天说:“您是真宰相啊!”延载初年(694),杜景俭被凤阁侍郎周允元检

75、举说他是李昭德的党羽,降职调为秦州刺史后又任司刑卿圣历二年(699),又任凤阁侍郎,行宰相职权当时,契丹入侵,河北各州多被贼兵攻陷等到事已平定,河内王武懿宗将把沦陷地的百姓全部判罪杜景俭认为都是形势逼迫,不是他们的本意,请求全部予以宽宥武则天最终听从了杜景俭的意见过了一年多,杜景俭调任秋官尚书,因漏泄宫廷机密,降职司刑少卿,贬到并州任长史在途中病逝,追赠相州刺史【点评】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然后再注意常见的句末语气词“者、也、矣、乎、欤”和句首语气词“故、夫、盖

76、、惟”,同时还需注意陈述主语的变化和事件的切分可根据文言虚词及名词作主语或宾语的情况断句5(11分)(2017阳东县模拟)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下列各题。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辛弃疾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注】辛弃疾作此词时被罢官而闲居在江西上饶,年仅42岁。外家:女子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CDA“春入平原荠菜花”写荠菜花开满了田野,表现农村恬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孟春之景。B“新耕雨后落群鸦”写土地耕好了,又适逢春雨,群鸦落在土地上,一片凄凉景象

77、。C“闲意态,细生涯”写的是村民的生活状态:村民们悠闲自在,生活井然有序。D“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写农家女子趁着大忙前的闲暇赶着去走娘家。E这首词表达了词人被罢官闲居农村时不为俗事所扰,心系田园,悠闲自得的心情。(2)这首词在写法上很有特色,词人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考点】古诗词阅读【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2)此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解答】(1)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A“孟春之景”错误,应是仲春之景,由“

78、荠菜花”“新耕”“蚕生”可知B“群鸦落在土地上,一片凄凉景象”错误,应是群鸦在新翻的土地上觅食,充满生意E“心系田园,悠闲自得的心情”错误,这首词表现的是词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不甘闲居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故选CD(2)此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可抓住描写景物及人物的关键词,分析其表现手法,根据营造的景物氛围来体会其情感这首词采用了以景写人、以事写人,故侧重的是心情和遭遇由注释可知,此时的词人被罢官而闲居,“春无奈”“酒”“生涯”表现了词人的政治生涯不顺,借酒浇愁的无奈,由此可体会出,作者描写春天的美好,是为了反衬自己内心的哀愁,故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答案:(1)CD(2)这首词

79、主要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或“反衬”)的表现手法田园风光怡人,农家生活闲适,词人面对生机勃勃的春天,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事业上的失意与感叹岁月流逝的惆怅之情便油然而生;而对闲适、古朴的村居生活的描写,更让人感受到词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不甘闲居却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态译文:春天来临,平原之上恬静而又充满生机,白色的荠菜花开满了田野土地刚刚耕好,又适逢春雨落下,群鸦在新翻的土地上觅食忽然之间适才令人心情舒爽的春色不见了,愁绪染白了头发心情沉闷无奈,只好到小酒店去饮酒解愁村民们神态悠闲自在,生活过得井然有序,牛栏附近的空地上也种满了桑和麻春播即将开始,大忙季节就要到来,不知谁家的年轻女子,穿着白衣青裙,

80、趁着大忙前的闲暇时光赶着去走娘家赏析: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小词词的前两句“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写的是农村恬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春天景象白色的荠菜花开满了田野,土地耕好了,又适逢春雨,群鸦在新翻的土地上觅食聊聊数笔,把一幅乡间春色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出来由荠菜开花而说“春入”,对平凡微贱的荠菜花寄予了极大的感情,又把“群鸦”写得充满生意,一点不像平时人们所见的那副使人讨厌的聒噪相词人留意和刻画这些细物细事,可见其意态闲适但是,接下来两句“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情绪陡变,适才令人心情舒爽的春色不见了,万种愁绪染白了的头发词中说的是“白发”,实际上讲的是“愁绪”“多情白发春无奈”,词

81、人心情沉闷,只好到小酒店去饮酒解愁这里“多情”二字写得诙谐,恰如其分地传递出词人那种带有苦味的诙谐而在这诙谐中,深切地感受到作者无可奈何的愁绪面对这一派格调清新、色彩明丽、生机勃勃的春光,词人的内心深处也似乎有一股涌动的热情,他是多么希望为国家“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但想到罢官的现实,又感到无可奈何,他因此而愁苦得白了头发,只得在傍晚时到挂有青布酒幌的酒店去赊一点酒喝,好在赊酒很方便词人想借酒浇愁,可这酒又不能解除他内心的愁面对如画的春色,词人却来了愁绪其原因可以从这首词的一小序“游鹅湖,醉书酒家壁”中找到一定的线索这时,正是词人被罢官落职,不得不退居田园之时这时他正壮年,还有精力,足有干

82、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是不能耐得住清闲无为的生活的,所以词人游鹅湖,面对生机勃勃的春天,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事业上的失意与感叹岁月流逝的惆怅之情便油然而生清人王夫之说过:“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这也是词上阕的艺术手法下阕写的是一幅农村景象:村民们悠闲自在,生活过得井然有序,牛栏附近的空地上种满了桑麻春播即将开始,大忙季节就要到来,不知谁家的年轻女子,穿着白衣青裙,趁着大忙前的闲暇赶着去走娘家与词的开篇几句不同,下阕词人从近处落笔,一个“闲”字,一个“细”字,一个“有”字,一个“趁”字,把农村生活的闲适与古朴活脱脱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然而,词人越是写闲适、古朴,越是让人联想

83、到“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所流露出来的那种烦闷和无可奈何的情绪词人无一字写自己,尽情描写客观景象,着力描绘了一个“无我之境”,实际上“我”尽在其中词人采用这种高超的艺术手法,把烦乱复杂的失意之情在这闲适的氛围中突现得淋漓尽致透过农家们恬然自安的心态,可以更真切地看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词人那种无奈背后的不甘闲居的进取之心,那种追求祖国统一的执着或许人有会找词人既然喜欢农村,喜欢农村古朴而又悠闲的生活,却还要借酒浇愁的原因那么就必须结合词人当时的生活背景和他当时的处境去理解辛弃疾是一位很有抱负、正义,充满爱国心的词人,然而,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官场中有的是尔虞我诈、争权夺利,有的是夸夸其谈,食

84、言而肥,词人对此看透了,厌烦了,所以他要远离城市的喧闹,他认为美好的春天在田野,在溪头,在那漫山遍野雪白的荠菜花中此时,他虽置身于纯洁、清新的农村,却还有愁苦,那是因为他不能忘怀祖国万里江山他要奔赴抗金疆场,去收复已夺占的土地,那才是真正关心的事业,然而,他却被排挤到农村,过起“闲意态”的生活来,所以他感到愁苦他不是不喜爱春天,但春天并不能给他带来真正的快乐这首鹧鸪天在辛词中并不占重要的地位,但它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却代表了辛词思想感情的主流,这是贯穿于词人一生的作品之中的,如“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满江红1168年)“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1189年)“凭谁问:廉颇老矣

85、,尚能饭否?”(永遇乐1205年)这首词在艺术上主要运用了对照的艺术手法,田园怡人的风光,农家闲适的生活,与词人“多情白发春无奈”的心情形成对照,从而含蓄地表现出词人不甘闲居又无奈惆怅的复杂心态;同时,这勃发的春色又暗含词人内心的不甘闲居、不甘消沉,表现了词人那如春的壮志,尽管这壮志被严酷的现实重压着词的景物描写也很有特色,色彩明丽丰富,相映成趣;又动、静结合,人、物和谐,情、景相生【点评】表现技巧是诗人用来抒发情感、表达题旨的一种手段方法,要准确回答就要熟悉古诗中常用的一些表现方法修辞手法:比喻、对偶、夸张、对比、拟人、双关等描写手法:A衬托手法,又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哀

86、衬等;B侧面描写;C虚实结合;D象征手法等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托物寓理三种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峻岭、不可逾越的诗句是:“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2)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一句既写景又写事,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考点】名篇名句默写【分析】此题考查了名句默写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

87、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解答】(1)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重点字:峨眉)(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重点字:缘)(3)黑云压城城欲摧(重点字:摧)【点评】蜀道难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88、,猿猱欲度愁攀援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登上凌云山山顶,遥望江水从苍茫中迤逦而来又奔流不息地融入苍茫的远方,真有一种回肠荡气的感觉。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截至201

89、6年第一季度,华为、联想等品牌手机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演员必须自己内心冷静,才能表现所扮角色的热烈情感,他先得学会不“动于衷”,才能惟妙惟肖,才能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形之于外”。陈老先生为了填补国内民俗学研究的空白,不顾年老体弱,亲临第一线调查研究,苦心孤诣,其精神令人感佩。夏夜的郊外风儿轻抚,虫声唧唧,但陶醉于美景,尤其是行走于瓜田李下之时,特别要注意草中的毒蛇。月光如水的夜晚,沏一壶清茶,邀三五好友,共聚院中的葡萄架下,海阔天空地畅聊一番,忘却尘世的纷扰,该是何等的惬意!ABCD【考点】成语【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成语掌握及运用的情况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

90、语的意思来辨识,然后做出判断成语本身是没有错的,错在与语境不合、修饰对象不当、褒贬不当、范围不当、谦敬不当等等所以学生首先要知道成语的意思,然后关注它所修饰的对象,所在的语境【解答】回肠荡气:回:回转;荡:动摇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望文生义,登堂入室:堂、室: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这里误以为“进入市场”;正确,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符合语境;正确,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符合语境;望文生义,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这里误以为“田地树下”;

91、正确,海阔天空:象大海一样辽阔,象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没有中心符合语境;故选:C【点评】解答成语题的方法: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对于市场上的各种品牌评定,不得借机收取相关参评企业的任何费用,以及开展其他与评定有关的盈利性活动B目前地理信息交换的技

92、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为广大公众所认可,那么地理信息产业将迅速崛起C当前家庭教育有淡化的倾向,其主要原因是课外辅导班占据了孩子太多时间,留给家庭教育的时间严重不足所造成的D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让每个贫困户能够掌握一两门种植或养殖技术,在增收的同时也能增智,这是文化扶贫的重要手段【考点】病句辨析修改【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常见的辨析病句常方法有:(1)梳理枝干法即用语法分析的方法,依次检句子的主干和修饰部分(2)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看句子是否合于语言习惯可与语法分析配合使用(3)造句类比法对语感判断或语法分析仍吃不准的句子,可仿原句的结构造一个日常用

93、的句子,比较得出结论(4)逻辑分析法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等方面考虑句子是否得当,句间关系、前后顺序等是否合理【解答】A成分残缺,“对于市场上的各种品牌评定,不得借机收取相关参评企业的任何费用”中滥用介词“对于”淹没主语,造成主语残缺,应删掉“对于”B搭配不当,“交换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中“问题成熟”搭配不当,应删除“问题”或将“成熟”改为“解决”C句式杂糅,“其主要原因是课外辅导班占据了孩子太多时间,留给家庭教育的时间严重不足所造成的”将“其主要原因是课外辅导班占据了孩子太多时间,留给家庭教育的时间严重不足”和“主要是课外辅导班占据了孩子太多时间,留给家庭教育的时间严重不足造成的”杂糅,

94、可二者取其一D正确故选:D【点评】辨析病句时,单句先找主干,后理枝叶;复句要划分层次,辨明关系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如果说民族振兴的壮丽景观,我们在国际竞争的长跑队伍中逐渐追赶上第一方阵,给了我们文化自信以充足的现实理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悠久厚重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内涵,赋予我们的文化以深厚底蕴和坚忍定力。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在不懈奋斗的漫漫旅程中,积累了事富智慧和鉴毅精神。这为我们今天理解、接受和消化世界各民族文化,练就了博采众长的胸襟和才干,赋予我们深广视野和过人睿识,以纵横捭阖的手段和沉着从容的心态应对各种危机与挑战。 A 标志着那么却/并更B如果

95、说而且就不但也还C意味着那么则不仅更/D就是说/也如果那么则AABBCCDD【考点】关联词语【分析】本题考查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要分析句子间关系和关联词语的搭配宜用排除法【解答】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通读语段,理解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从所填入的词语明显不当之处入手,采用排除法,选出最恰当的一组A项中的第处填“却”不合前后的逻辑关系,因为前后语句之间不存在转折关系,故将A项排除B项如果处填入“如果说”,那么就中断了前一句话,语意就不连贯了,故B项也可排除D项中处填入假设连词,会造成语意不连贯,因为“练就才干”与“赋予睿识”是并列或递进关系,故可排除D项;故选:C【点评】常见的关联词语的种类有

96、:1、 因果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因此、因为所以、既然就、因为(由於)所以(因 此、因而)、之所以是因为、既然(既)就(便、则、那么)2、并列关系中的关联词有: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时候有时候、那 么那么、既然又、一边一边、也、又、还、同时3、选择关系中的关联词有:是还是、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 、与其不如、宁可也(决)不 4、转折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可是、但是、虽然可是、虽然但是、尽管还、 虽然(虽是、虽说、尽管、固然)但是(但、可是、然而、却) 、却、不过、然 而、只是5、 条件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只要就、只有才、凡是都、不管总、只有 才、除非才、只要就、无论 (不论、不管、任凭)都(也

97、、还) 6、递进关系中的关联词有:不但还、不仅还、除了还有、不但而且、 不但 (不仅、不光)而且(并且)、不但还(也、又、更)、何况、而且、况且 、尤其、甚至 7、假设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如果就、要是就、即使也、哪怕也、如果 (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那么(就) 、即使(就算、就是、哪怕、纵使) 也(仍然、还是)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在1970年以后,欧美的营养学家说:“粗粮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因此吃粗粮有益健康。”过去, 粗粮中含有的粗纤维,曾经被认为是对人体不起营养作用的一种非营养成分。营养学家认为租纤维

98、吃多了,会阻碍人体对食物中营养素的吸收,尤其是微量元素的吸收。直至1970年,欧美的营养学家才认识到,粗粮里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这种膳食纤维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它在预防人体的某些疾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认识到粗纤维的概念已不适用,因而将这一名词废弃,改称膳食纤维。【考点】补充句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补写语句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认真体会各道横线的上下文,根据具体的语境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解答】第空根据欧美营养学家的一些具体观点,得出具体结论,可以填写处“粗粮中含有的粗纤维”;第空根据“营养学家认为租纤维吃多了”,这表明专家认为粗粮吃多了对人们的危害,故

99、可以填写“会阻碍人体对食物中营养素的吸收”之类的话语;第空则根据“欧美的营养学家才认识到,粗粮里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填写“这种膳食纤维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答案:粗粮中含有的粗纤维 会阻碍人体对食物中营养素的吸收 这种膳食纤维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写出一个句子1 分,两个3 分,三个5 分,意思对即可)【点评】上下文句式要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语言风格要前后一致11阅读下面一幅漫画,简要说明漫画的寓意,并为它拟定一个标题。(1)寓意:我们已习惯借助电子产品来享受生活,却

100、忽略了身边大自然的美好让我们放眼自然吧,会发现自然景观也非常美好(2)标题:远离手机,亲近自然。【考点】图文、表文转化【分析】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要求是”阅读下面一幅漫画,简要说明漫画的寓意,并为它拟定一个标题“,其次认真观察该图标,认真分析图标的构成要素以及蕴含的意义,最后按题目要求回答问题【解答】本题是一幅漫画,漫画主要描述了一对恋人坐在长椅上,左边的小伙子正玩着手机,右边的姑娘正抬起头看着右上方,后面音乐符号和树木;由此可以看出本题考查的内容是手机和环境的关系,所以运用简洁连贯的语言表述漫画内容,完成题目要求参考答案:寓意:我们已习惯借助电子产品来享受生活,却忽略了身边大自然的美好

101、让我们放眼自然吧,会发现自然景观也非常美好标题:远离手机,亲近自然【点评】本题是图文转换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登录流程图,明确流程图变换的趋向,最后根据箭头的指向叙述登录流程,然后运用恰当的语言对登录流程进行表述四、写作(60分)12(60分)(2017阳东县模拟)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6年7月8日,英国19岁的女孩史密斯在吃午餐时将一根薯条喂给一只鸽子,然而过了一会,一个议会工作人员走过来以乱抛垃圾为由给他开了25英镑的罚单。史密斯说,鸽子已经将薯条吃完,现在地上并没有垃圾了,拒付罚款。然而,11月3日,史密斯收到一封法院的传唤信,上面说她乱丢垃圾的行

102、为违反了环境保护法第87条,而且罚款的数额已经升到100英镑。史密斯说,无法理解自己竟然因一个善举而被罚。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考点】材料作文【分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材料作文题目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具体分析,就是材料作文的内涵所在在解答的时候需要学生找出文中的关键性语句进行立意材料中19岁的英国女孩史密斯在吃午餐时间一根薯条喂给一只鸽子,这本是一个非常善意的举动,但却早到一会工作人员的罚单,这样史密斯非常不理解并拒绝罚款,事后却遭到法院的传唤这实际上表明了一个人必须要遵守一种规则,无规矩不成方圆,当然法院的这一床患令人匪

103、夷所思,冰冷的法律面前也应该适时保持着一种温度学生不管从哪一个角度去分析都必须要紧扣材料的内容参考立意:(1)法律不能随意破坏,行事要有法律意识,哪怕是善举(2)法缘人情,法律也应有温度,法律不仅仅是冰冷的惩罚(3)遵守规则【解答】请敬畏规则 敬畏规则,否则规则就将把你抛弃题记 规则无处不在,孟子曰:“不以规则,不能成方圆挣断线的风筝不仅不会得自由,反而会一头栽向大地,是规则就一定要遵守,不然就不能成以正果 家庭生活中有家庭生活的规则,如作息制度、卫生要求、礼貌习惯等;社会生活中有社会生活的规则,如交通规则、公共秩序等;规则,虽然不起眼,但它却无处不在,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在一次工作中,他需

104、要看世界地图和一些书籍,工作人员给文化馆打电话,说有位领导要看世界地图和其他一些书籍接电话的同志回答:“我们有规定,图书不外借,要看请自己来”他便冒雨到图书馆借书这位同志见眼前的正是周总理,心里很懊悔,他便和蔼地说:“无论谁都要遵守制度”生活中,我们赢遵守的规则很多,人之所以成熟,就是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放进了“规则”当中,不论是谁,规则就是规则,雷打不动,伟大的周总理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我们规则的重要性 在一次理发中,很多人都在等候理发,但是时间宝贵的他却没有接受别的同志让他先理发的请求,微笑着对大家说:“谢谢同志们的好意不过这样做是不对的,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公共秩序,按照先后次序理发”他说完后,

105、就排到最后一位同志的后面,耐心等候理发了 正是有了像列宁这样遵守规则的人,才有了一幅幅和谐的画面,有了和谐的人们、有了我们今天和谐、美好的社会 一位父亲带着年幼的孩子去钓鱼河边的告示牌上写着:“钓鱼时间从上午九点至下午四点”父子俩从上午,钓了很长时间终于钓起来一条大鱼父子俩很高兴突然,他看了一眼手表,严肃地对孩子说:“现在已经是四点十二分了,按规定我们只能钓到四点,因此我们必须把这条鱼放回河里去虽然孩子很不情愿,但父亲最终毅然把鱼放了回去 规则本身无美感可言,但是有了人们自觉遵守规则,才拥有和谐有序的美好景观,才能显示规则的好处与美丽这位父亲用行动向教育了孩子:每个人要遵守规则!敬畏规则是一种

106、态度;敬畏规则是一种方式,它使我们的生活和谐有序;使我们的世界和平美好; 敬畏规则,就是敬畏自己!【点评】任务驱动型作文思路拓展的“争议性材料”模式用简洁的语言引述试题所给材料(略写)对所述材料进行简要(一分为二)地分析作为过渡(略写)选择一个角度分析解读,表达自己的看法,可赞成,可反对,也可辩证看待(较详)(赞成)适当联系社会中的类似现象,剖析某种做法的合理性,阐明其意义(主体部分, 详写)(赞成)倡议劝勉、呼吁号召,总结全文(略写)反对)适当联系社会中的类似现象,剖析某种做法之错误(危害),挖掘产生的根源(原因)(主体部分,详写)反对)从多个层面提出若干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总结全文(较详)辩证)适当联系社会中的类似现象,对某种做法作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辨明是非,阐述利害辩证)就不足不当之处提出建设性的改善意见,并适当展望其良好效果,总结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