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选修)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71543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选修)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选修)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选修)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选修)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选修)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选修)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选修)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选修)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选修)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选修)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选修)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选修)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选修)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选修)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选修)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选修)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选修)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选修)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选修)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选修)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选修)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3页
《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选修)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3页
《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选修)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3页
《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选修)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3页
《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选修)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3页
《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选修)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3页
《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选修)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3页
《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选修)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3页
《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选修)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3页
《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选修)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3页
《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选修)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33页
《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选修)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33页
《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选修)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选修)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1下列能够在人体内环境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A抗原与抗体结合B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C淀粉水解成麦芽糖D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过程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饮水不足,抗利尿激素增加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B内环境的pH主要靠蛋白质和无机盐调节C细胞内外Na+、K+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D只要内环境中的血浆、淋巴、组织液等成分稳定人就不会患病3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脂质激素,其受体位于细胞内,该激素作用后可以启动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发挥对钠离子和水的重吸收增

2、强、对钾离子排出量增加的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醛固酮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氨基酸B醛固酮发挥作用主要是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内环境正常的渗透压D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内环境正常的pH4如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B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C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D若为肝脏细胞,则处的氧气浓度高于处5在缺碘与不缺碘的两类人群的血浆中,与甲状腺活动密切相关的两种激素的含量状况如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分泌腺体 激素名称不缺碘人群激素含量 缺碘人群激素含量补

3、碘前补碘后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正常 降低 正常 垂体 M 正常 N 正常A表中M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N为升高B表中M为促甲状腺激素,N为升高C表中M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N为降低D表中M为促甲状腺激素,N为降低6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D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7人体感染白喉杆菌后,将启动系列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鼻腔粘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B巨噬细胞通

4、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8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植物体内可以进行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B在植物体中含量很少,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C既可以直接参与代谢,也可以给细胞传达调节代谢的信息D对于根和茎的生长都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9下列人体各项免疫反应中,不会发生于体液免疫过程中的是( )A吞噬细胞摄取、处理病原体,暴露出该病原体特有抗原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并导致靶细胞裂解CB细胞可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D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10如图为

5、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传出神经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Ac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ch与Ach受体结合后,肌膜发生电位变化BAch从突触前膜释放出来穿过了两层膜C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DAch受体具有特异性,一般是由蛋白质组成11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中会发生的是( )A有机物越丰富,土壤的透气性越差B地衣使土壤中有机物减少C微生物随土壤中有机物增加而减少D灌木容易得到阳光而取代草本植物12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

6、不需要灭菌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C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D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先滴加培养液,然后放置盖玻片13如图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是一组对照实验B向左弯曲生长的是C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D单侧光能够对起作用14如图为自然环境中某一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cd段波动的直接原因是出生率B食物可能是影响cd段波动的重要因素C防治虫害应在b点时效果好D该种群发展过程中,幼体所占比例ab段小于cd段15生长素是人类最早发现的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7、,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B根尖生长素由分生区的细胞产生,主要作用于伸长区C利用细胞分裂素或其类似物处理材料,有利于观察有丝分裂各期图象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于同一植物根的促进作用一定不同16科学研究发现,某植物茎段再生时,根总是由近根端长出,叶从近苗端长出(见图),这种现象被称为极化再生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近根端与近苗端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同B茎段截取后近根端的生长素向着苗端C极化再生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D生长素对离体茎段细胞的生长具有重要调节作用17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容器中进行培养(见图),均获得了“S”型

8、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4个容器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B4个容器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近似“J”型的增长C容器内种群的K值与容器不同D容器内的种群数量先于容器开始下降18如图表示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硬林阶段找不到生活在草地阶段的植物种类B在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变化,动物种类也会随之改变C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水平结构未变D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会逐渐减少19甲乙两种沙门氏菌具有不同的抗原,给大鼠同时注射两种沙门氏菌,一定时间后从大鼠体内分离出浆细胞,把每一个浆细胞单独培养在培养液中提取并

9、分别保存该大鼠的血清、每一个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随后的实验中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不同浆细胞的培养液混合,将出现特异性免疫反应B将甲乙两种沙门氏菌同时加入一种培养液中,最多只有一种细菌出现凝集现象C向大鼠的血清中分别加入甲乙两种沙门氏菌,只有一种细菌出现凝集现象D大鼠的血清与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混合后,前者含有的抗体与后者含有的抗原将发生免疫反应20关于群落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A水平结构上种群分布与土壤的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B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大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C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D沙丘上造林、沧

10、海桑田等现象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二多选题(全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21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含量最高,在血浆中含量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下列与此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C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D内环境的稳态不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22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1中内容物释放至2

11、中要依靠膜的流动性C2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3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1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23吞噬细胞参与( )A非特异性免疫B体液免疫C细胞免疫D合成并分泌抗体24某小组研究生长素类似物对月季侧芽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Z浓度一定大于Y浓度BX浓度和Y浓度之间大小关系不确定CX浓度对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DY浓度和Z浓度对月季茎段侧芽生长都具有促进作用25如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乙种群为害虫,则在t4时防治效果最佳B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Ct1t2时间内甲种

12、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t4时,甲的种群密度最小,乙的种群密度最大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8题,共65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26图为下丘脑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请回答有关问题:(1)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与图中_相符(填“甲”、“乙”、“丙”),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直接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的“信号”是_,接受信号的物质是_该“信号”只能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的根本原因是_(2)当血糖浓度升高,可直接刺激_使其分泌活动增强,此外该过程也受到下丘脑的调节,与图中_相符(填“甲”、“乙”、“丙”)(3)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这是因为_27回答有关免疫问题(1

13、)抗原的化学成分多为_当_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与抗原结合时,该细胞被活化、分化出的_细胞,制造大量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2)将一只A品系大鼠的皮肤小片移植到另一只不同品系大鼠的背部,10天后因_反应而脱落,这是_细胞所起的作用(3)如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_;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_,其特点是_,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_细胞的作用若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以后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是曲线_28图一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置于神经细胞B和神经细胞D膜外

14、的微型电流计F的两个微型电极,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一a处受刺激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内表面的电位是_(填“正”“负”或“零”)电位(2)若从图一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_(填“能”或“不能”)产生反应,它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3)在细胞A处给予一适当的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_(填“相同”或“相反”)的偏转(4)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结构是_,其放大图即为图二研究发现,某患者突触小体内的线粒体大量损伤,引起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的释放量_,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效率降低,病人表现出记忆障碍(5)乙酰胆碱与位于图二_ 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引起后神经元_,

15、随后乙酰胆碱会被乙酰胆碱酯酶催化分解,因而提高了神经调节的准确性29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如图所示、是由三种自身免疫病引起的糖尿病,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浆细胞可以由_、_分化而来(填细胞名称)(2)图中所示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_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_(填激素名称)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3)图中所示的自身免疫病的患病机理是_),导致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血糖浓度升高(4)某人患有一种青少年型(型)糖尿病,经检查发现其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但仍表现出尿糖症状,该病的病因最有可能类似于图示中的_(填数字),在上述三种情况中,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

16、行治疗的是_(填数字)(5)在正常的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分泌增多,会导致血糖浓度降低;降低的血糖浓度又反过来影响胰岛B细胞对胰岛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为_30摘除法是造成某些器官功能缺损,以研究某些器官功能的一种方法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是人和动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以下是用摘除法设计的实验方案探究胰腺在调节血糖稳定中的作用,补充实验及分析结论(1)材料用具:成熟的150g左右的健康雄性小白鼠6 只,手术必要的器械和消毒器材及实验所需要的各种试剂,胰岛组织研磨液等(2)方法步骤:取成熟的150g左右的健康雄性小白鼠6只,预先饿一天分成实验组4只和对照组2只,并编号;手术摘除实验组的胰脏,缝合切口

17、并消毒;对照组小白鼠的处理是_;两组均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分笼饲养利用_检测各组小鼠是否出现尿糖或观察是否出现惊厥,当出现上述现象时立即给实验组的其中2只静脉注射胰岛组织研磨液,另2只不予抢救再检测是否出现尿糖或惊厥比较并分析对照组、出现尿糖或惊厥后注射胰腺研磨液以及未经抢救的实验组小白鼠的各种情况(3)预期结果并分析:如果切除胰腺的小白鼠出现尿糖,注射胰岛组织研磨液后_,而不予抢救的小白鼠持续尿糖;对照组基本正常说明胰腺_如果切除胰腺的小白鼠出现惊厥,注射葡萄糖后_,而不予抢救的小白鼠_;对照组基本正常说明胰腺_如果切除胰腺的小白鼠与对照组的活动情况相同,均不出现尿糖和惊厥现象等说明胰腺_

18、31下表所示为五大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请分析回答:种子发芽顶端优势果实生长器官脱落插条生根生长素促进促进抑制促进赤霉素促进促进促进抑制抑制细胞分裂素促进降低促进抑制脱落酸一般抑制促进乙烯抑制促进(1)表中结果显示,同一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引起的生理效应_,五大类激素中,在果实生长的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_表中结果说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_的结果(2)若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可采用的措施有_,_(3)膨大剂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膨大剂最可能是_类的植物调节剂在西瓜坐果初期适量使用膨大剂,可提高产量,但有些瓜农使用膨大剂后出现西瓜爆裂现象,可

19、能的原因是施用膨大剂的_和_不合适32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养殖,能适应咸、淡水环境(1)当罗非鱼由淡水进入咸水,机体会大量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_,引起_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并促使其合成_增多,该物质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尿量减少以适应咸水环境(2)某实验基地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其监测数据显示,ae段这种罗非鱼的种群数量发生了明显波动,后来有人在该水库中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FNE);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见图)图中显示,罗非鱼种群在ab段呈近似_型增长据图推测,FNE最可能是在_对应的时间点进入水库;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20、接近_33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野山坡上A、B、C三个不同地点的植物群落,同时还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植物种类地点A地点B地点C非生物因素地点A地点B地点C草359风速低高高蕨类植物758距地面1.5米的光强低中高灌木1542土壤湿度(%)483515松树020土壤的有机物(%)6.53.8205落叶树2050土壤深度(cm)30010015土壤氨量(mgkg1)9.44.52.3(1)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_如果分别用甲、乙表示地点B中的两种松树,二者的关系可表示为下列图中的_(2)土壤中有机物的多少往往与土壤中动物种类的多少

21、是分不开的,调查土壤中的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一般不能采用标记重捕法,理由是_(3)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被彻底烧光,那么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_(4)参考表中非生物因素,落叶树在地点C不能生长的原因是_、_(至少说出两个原因)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选修)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1下列能够在人体内环境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A抗原与抗体结合B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C淀粉水解成麦芽糖D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过程【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内环境即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组成,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生理过程都是发生在内环

22、境中的生理过程,只发生在细胞内的生理过程不能是发生在内环境的生理过程【解答】解:A、抗原与抗体结合发生在细胞外液中,属于内环境,A正确;B、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发生在细胞内的核糖体,B错误;C、淀粉水解成麦芽糖位于消化道内,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D、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在细胞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内环境的组成,正确区分哪些结构和准确的判断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属于或不属于内环境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饮水不足,抗利尿激素增加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B内环境的pH主要靠蛋白质和无机盐调节C细胞内外Na+、K+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23、D只要内环境中的血浆、淋巴、组织液等成分稳定人就不会患病【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解答】解:A、饮水不足,抗利尿激素增加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A错误;B、内环境的pH主要靠缓冲物质调节,B错误;C、细胞内外Na+、K+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

24、维兴奋传导的基础,C正确;D、内环境中的血浆、淋巴、组织液等成分稳定时,人也可能会患病,如遗传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理化特性,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内环境的理化特性,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脂质激素,其受体位于细胞内,该激素作用后可以启动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发挥对钠离子和水的重吸收增强、对钾离子排出量增加的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醛固酮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氨基酸B醛固酮发挥作用主要是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内环境正常的渗透压D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内环境正常的pH【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根据题干分析,醛固酮

25、是一种脂质激素,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醛固酮“发挥对钠离子和水的重吸收增强、对钾离子排出量增加的功能”,进而维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解答】解:A、醛固酮是一种脂质激素,而氨基酸是蛋白质的水解产物,A错误;B、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醛固酮属于激素,具有调节代谢的作用,B错误;C、醛固酮能吸钠排钾,进而维持内环境渗透压平衡,C正确;D、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的是缓冲物质,如H2CO3 /NaHCO3,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以醛固酮为载体,考查物质跨膜运输、激素的功能、内环境的稳态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4如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处的箭

26、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B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C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D若为肝脏细胞,则处的氧气浓度高于处【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知,本题是通过内环境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先分析题图明确是血浆、细胞内液、淋巴、组织液、所在的端为静脉端,所在的端为动脉端,然后根据选项涉及的具体内容分析综合对选项做出判断【解答】解:A、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内液而不是组织液,A错误;B、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B错误;C、中的蛋白质不能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的蛋白质只能进入

27、,被淋巴液回收,C错误;D、若为肝脏细胞,则处动脉端的氧气浓度高于处静脉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细胞生活的环境、动脉血与静脉血成分上的差异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运用前述知识点综合解题的能力5在缺碘与不缺碘的两类人群的血浆中,与甲状腺活动密切相关的两种激素的含量状况如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分泌腺体 激素名称不缺碘人群激素含量 缺碘人群激素含量补碘前补碘后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正常 降低 正常 垂体 M 正常 N 正常A表中M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N为升高B表中M为促甲状腺激素,N为升高C表中M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N为降低D表中M为促甲状腺激素,N为降低【

28、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等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可见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也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解答】解:垂体分泌的激素M是促甲状腺激素,缺碘前,合成甲状腺激素减少,反馈作用减弱,使垂体分泌M增多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垂体分泌激素的种类和甲状腺激素的反馈作用6如图是反射弧的模

29、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D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是效应器,b是传出神经纤维,c是神经中枢,d是传入神经,e是感受器I、表示突触【解答】解:A、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具有单向的特点;因为神

30、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A正确;B、由于b是传出神经纤维,所以切断d、刺激b,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B错误;C、兴奋在结构c中要经过突触结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而结构b的传导都是以电信号传导,所以速度不相同,C错误;D、表示突触前膜,信号的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反射弧和突触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7人体感染白喉杆菌后,将启动系列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鼻腔粘膜分泌杀菌物质抑

31、制白喉杆菌繁殖B巨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免疫类型:分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的,对各种病原体有防疫作用)和特异性免疫(后天性的,对某种病原体有抵抗力)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和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特异性免疫是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解答】解:A、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故A错误;B、巨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32、,故B错误;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不属于免疫反应,故C错误;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免疫类型的判别,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8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植物体内可以进行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B在植物体中含量很少,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C既可以直接参与代谢,也可以给细胞传达调节代谢的信息D对于根和茎的生长都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分析】阅

33、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生长素的运输、分布和双重性,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可以进行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输至形态学下端)和非极性运输(如在成熟组织中是非极性运输,是通过韧皮部运输的),A正确;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很少,且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B正确;C、生长素不能直接参与代谢,而是促进细胞的伸长和果实的发育,C错误;D、根和茎的生长素浓度的低和高是相对的,生长素的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的运输、分布和作用机理

34、及特性,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理解课本所列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9下列人体各项免疫反应中,不会发生于体液免疫过程中的是( )A吞噬细胞摄取、处理病原体,暴露出该病原体特有抗原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并导致靶细胞裂解CB细胞可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D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

35、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解答】解:A、吞噬细胞摄取、处理病原体,暴露出该病原体特有抗原属于体液免疫的感觉阶段,A错误;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并导致靶细胞裂解属于细胞免疫,B正确;C、B细胞可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属于体液免疫的反应阶段,C错误;D、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关键是掌握相关知识10如图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传出神

36、经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Ac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ch与Ach受体结合后,肌膜发生电位变化BAch从突触前膜释放出来穿过了两层膜C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DAch受体具有特异性,一般是由蛋白质组成【考点】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解答】解:A、由图可知Ach与其受体结合,导致肌膜发生电位变化,引起肌肉

37、收缩,A正确;B、神经递质的释放是胞吐,不需要经过膜结构,B错误;C、突触小泡中含有神经递质,属于细胞分泌物,而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参与分泌物的形成,C正确;D、受体具有特异性,一般由蛋白质组成,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突触的结构,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11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中会发生的是( )A有机物越丰富,土壤的透气性越差B地衣使土壤中有机物减少C微生物随土壤中有机物增加而减少D灌木容易得到阳光而取代草本植物【考点】群落的演替 【分析】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演替,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过程:裸

38、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顶级群落)(缺水的环境只能到草本植物阶段)【解答】解:A、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中,有机物越丰富,土壤的透气性越强,A错误;B、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中,地衣使土壤中有机物增多,B错误;C、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中,微生物随有机物增加而增加,C错误;D、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中,灌木容易得到阳光而取代草本植物,最终被森林取代,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2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

39、处理,培养液则不需要灭菌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C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D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先滴加培养液,然后放置盖玻片【考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分析】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实验流程为:(1)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2)振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3)观察并计数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绘图分析【解答】解:A、在实验过程中,必须要对培养用具和培养液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以避免杂菌污染,影响实验结果,A错误;B、酵母菌主要进行有氧呼吸,所以在培养酵母菌时,不能去除培养

40、液中的溶解氧,B错误;C、到培养后期,由于酵母菌的大量增多,为了方便对酵母菌计数,应先稀释培养后期的培养液,然后再在显微镜下计数,C正确;D、使用血球计数板时,应先放盖玻片,再滴加培养液,使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条件、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注意积累13如图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是一组对照实验B向左弯曲生长的是C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D单侧光能够对起作用【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分析】分析

41、图解:尖端是感光部位,图中用锡箔遮住尖端,因此直立生长;尖端能够感受到单侧光的刺激,因此弯向右侧光源生长;尖端是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切去尖端将不生长也不弯曲;切去尖端后,中间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并且单侧光对其无刺激作用,因此直立生长;胚芽鞘切去尖端后,在胚芽鞘的右侧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因此胚芽鞘弯向左侧生长【解答】解:A、对照实验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而实验中具有多个变量,不属于对照实验,A错误;B、图中胚芽鞘切去尖端后,在胚芽鞘的右侧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因此胚芽鞘弯向左侧生长,其它直立生长,弯向右侧生长,不生长,B正确;C、尖端是感光部位,图中用锡箔遮住尖端,因此直立生长,C错误;D、尖端

42、是感光部位,切去尖端后不能感受光的刺激,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的产生、分布、运输以及向光性等方面的知识,考生要能够识记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同时也是感光部位;明确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能够根据图示处理判断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并结合选项进行相关判断14如图为自然环境中某一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cd段波动的直接原因是出生率B食物可能是影响cd段波动的重要因素C防治虫害应在b点时效果好D该种群发展过程中,幼体所占比例ab段小于cd段【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据图分析,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a到b点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增大,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43、,bc种群增长率减少为0;cd段围绕最大值上下波动的直接原因是迁入和迁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解答】解:A、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而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群数量减少,A错误;B、种内斗争和种间斗争是影响cd段波动的重要因素,B错误;C、由于b点时种群增长率最大,所以防治虫害应在b点时效果好,C正确;D、该种群发展过程中,幼体所占比例ab段大于cd段,所以在ab段为增长型,而在cd段为稳定型,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解题时关键理解两点b点为值,c点为K值15生长素是人类最早发现的促进植物

44、生长的激素,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B根尖生长素由分生区的细胞产生,主要作用于伸长区C利用细胞分裂素或其类似物处理材料,有利于观察有丝分裂各期图象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于同一植物根的促进作用一定不同【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并且其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2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

45、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解答】解:A、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A正确;B、根尖生长素由分生区的细胞产生,主要作用于伸长区细胞的伸长生长,B正确;C、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细胞分裂,利用细胞分裂素或其类似物处理材料,有利于观察有丝分裂各期图象,C正确;D、处于最适生长素浓度两侧的浓度对同一植物根的促进作用可能是相同的,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植物激素的有关知识,着重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其两重性;同时明确在最适生长素浓度两侧,存在促进作用相同的两个浓度;同时识记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并理解其应用16科学研究发现,某

46、植物茎段再生时,根总是由近根端长出,叶从近苗端长出(见图),这种现象被称为极化再生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近根端与近苗端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同B茎段截取后近根端的生长素向着苗端C极化再生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D生长素对离体茎段细胞的生长具有重要调节作用【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分析题图:植物茎段再生时出现极化再生现象,即根总是由近根端长出,叶从近苗端长出,这也体现了生长素对细胞的生长具有重要调节作用极化再生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解答】解:A、近根端长成根、近苗端长出叶都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正

47、确;B、生长素运输方向是极性运输,所以茎段截取后近根端的生长素不会向着苗端,B错误;C、极化再生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共同作用的结果,C正确;D、生长素促进离体茎段的近根端长成根、近苗端长出叶,说明其对细胞的生长具有重要调节作用,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极化再生现象为背景,结合题图,考查细胞分化、生长素的运输和作用,要求考生认真审题和审图,理解极化再生的含义,明确极化再生现象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掌握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和作用,能理论联系实际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17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容器中进行培养(见图),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

48、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4个容器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B4个容器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近似“J”型的增长C容器内种群的K值与容器不同D容器内的种群数量先于容器开始下降【考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培养液的体积不同,起始酵母菌数不同,因此4个锥形瓶内的种群到达K值的时间不同号锥形瓶内的环境阻力最大,因为锥形瓶内培养液体体积最少,起始酵母菌数最多,因此最先达到K值;由于有毒物质积累,锥形瓶内的种群数量也最先开始下降当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环境的时候,若环境适宜种群生存,环境中的食物、空间等适宜,没有环境阻力,则初始阶段时种群呈“J”型曲线

49、增长,然后环境阻力慢慢增大,种群开始呈“S”型曲线增长,K值指的是最大环境容纳量,到达K值的时间是由环境阻力的大小决定的【解答】解:A、由于培养液的体积不同,起始酵母菌数不同,因此4个锥形瓶内的种群到达K值的时间不同,A错误;B、由于初始阶段,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十分充足,酵母菌的数量比较少,4个试管中的种群开始都会经历J型曲线增长,B正确;C、试管、中的起始酵母菌的数量相同,但是培养液体积不同,故二者的K值不同,C正确;D、锥形瓶、中的培养液体积相同,但是内的起始酵母菌数量多,种群数量先于试管开始下降,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图示,考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要求考生掌握种

50、群数量变化曲线,能分析表中数据提取有效信息,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18如图表示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硬林阶段找不到生活在草地阶段的植物种类B在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变化,动物种类也会随之改变C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水平结构未变D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会逐渐减少【考点】群落的演替 【分析】1、在硬木林阶段仍可能找到生活在草地阶段的植物种类2、在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变化,提供给动物的食物也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动物的种类随之改变3、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将发生变化4、在演替过程

51、中,物种丰富度增加,抵抗力稳定性增强,恢复力稳定性降低【解答】解:A、在硬木林阶段仍可能找到生活在草地阶段的植物种类,并不是完全取代,A错误;B、在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变化,提供给动物的食物也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动物的种类随之改变,B正确;C、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将发生变化,C错误;D、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抵抗力稳定性增强,恢复力稳定性降低,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判断能力,属于中档题19甲乙两种沙门氏菌具有不同的抗原,给大鼠同时注射两种沙门氏菌,一定时间后从大鼠体内分离出浆细胞,把每一个浆细胞单独培养在培养液中提取并

52、分别保存该大鼠的血清、每一个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随后的实验中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不同浆细胞的培养液混合,将出现特异性免疫反应B将甲乙两种沙门氏菌同时加入一种培养液中,最多只有一种细菌出现凝集现象C向大鼠的血清中分别加入甲乙两种沙门氏菌,只有一种细菌出现凝集现象D大鼠的血清与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混合后,前者含有的抗体与后者含有的抗原将发生免疫反应【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把甲、乙两种沙门氏菌注射到大鼠体内,大鼠体内能形成2种浆细胞,产生2种抗体每种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只含有一种抗体,并没有抗原存在,不同浆细胞的培养液混合,不会出现免疫反应据此答题【解答】解:A、不同浆细胞

53、的培养液中只有抗体而没有抗原,因此将它们混合后不会出现免疫反应,A错误;B、任意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中只有一种抗体,因此最多只有一种细菌出现凝集现象,B正确;C、大鼠的血清中含有2种抗体,再向大鼠的血清中分别加人甲、乙两种沙门氏菌,会产生两种免疫反应,C错误;D、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大鼠的血清与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混合后,前者含有的抗体不能与后者含有的抗原将发生免疫反应,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据此分析题文内容,而且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物学问题20关于群落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

54、A水平结构上种群分布与土壤的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B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大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C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D沙丘上造林、沧海桑田等现象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 【分析】群落的结构分为: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它们呈镶嵌分布【解答】解:A、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它们水平上呈镶嵌分布,A正确

55、; B、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大的方向演替,物种越多种间关系越复杂,B正确;C、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群落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如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等,C错误;D、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群落结构的掌握,应记住垂直、水平结构的特点与区别,试题难度一般二多选题(全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21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含量最高,在血浆中含量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下列与此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

56、不存在的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C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D内环境的稳态不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内环境中各种理化性质和成分是相对稳定的,当内环境中的成分出现变化时,表明机体的组织或细胞可能出现了问题本题中转氨酶在血浆中的含量是一定的,当转氨酶的量增多时,可作为肝炎的一个诊断依据据此答题【解答】解:A、内化境中各种理化性质和成分是相对稳定的,其稳态存在,A错误;B、“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肝脏活性最高,在血浆中含量很低”当血浆中转氨酶含量升高可判断肝脏发生了病变,这说明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

57、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B正确;C、稳态的动态变化将有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C错误;D、内环境的稳态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D错误故选:ACD【点评】本题以转氨酶为素材,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明确内环境是相对稳定的;能分析题文内容,根据题干信息“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肝脏活性最高,在血浆中含量很低”准确判断各选项22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1中内容物释放至2中要依靠膜的流动性C2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3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1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

58、着负电荷【考点】突触的结构 【分析】图示为突触的结构,分析示意图可知:a为突触小体,在此完成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1为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其产生与高尔基体有关,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可以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出间隙,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2为突出间隙,内含组织液;3为突触后膜,其上含有与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解答】解:A、在突触前膜中电信号转变为神经递质形式的化学信号,即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并且该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B、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为胞吐,该过程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C、2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突触后膜上受体特异性

59、识别的神经递质,C正确;D、1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D正确故选:ABCD【点评】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以及突触结构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突触的结构;明确图中各标号所指名称;识记在突触上出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选项进行判断23吞噬细胞参与( )A非特异性免疫B体液免疫C细胞免疫D合成并分泌抗体【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人体的免疫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特异性免疫即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解答

60、】解:A、吞噬细胞吞噬、消灭体液中的抗原时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的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B、体液免疫过程中大多数病原体要经过吞噬细胞的吞噬、处理和呈递给T细胞,T细胞呈递给B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该过程中吞噬细胞参与体液免疫,B正确;C、细胞免疫过程中大多数病原体要经过吞噬细胞的吞噬、处理和呈递给T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该过程中吞噬细胞参与细胞免疫,C正确;D、抗体由浆细胞产生,吞噬细胞不能产生抗体,D错误故选:AB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免疫调节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对于免疫过程的理解和归纳总结是本题考查的重点24某小组研究生长素类似物对月季侧芽生长的

61、影响,结果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Z浓度一定大于Y浓度BX浓度和Y浓度之间大小关系不确定CX浓度对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DY浓度和Z浓度对月季茎段侧芽生长都具有促进作用【考点】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 【分析】分析曲线可知,Z浓度和Y浓度条件下月季生根量大于空白对照组,说明Y和Z浓度对月季插条生根起促进作用,X浓度条件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生根数量少,说明X浓度对月季插条生根起抑制作用,这体现了该激素作用的两重性【解答】解:A、图中看出,Z浓度和Y浓度都具有促进生根的作用,但是不能确定两者的浓度大小关系,A错误;B、X浓度对月季插条生根具有抑制作用,Y浓度和Z浓度对月季插条

62、生根具有促进作用,说明X浓度大于Y浓度,B错误;C、X浓度条件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生根数量少,说明X浓度对月季插条生根起抑制作用,C正确;D、Z浓度和Y浓度条件下月季生根量大于空白对照组,说明Y和Z浓度对月季插条生根起促进作用,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类似物作用的两重性及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处理分析获取结论的能力25如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乙种群为害虫,则在t4时防治效果最佳B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Ct1t2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t4时,甲的种群密度最小,乙的种群密

63、度最大【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种群的特征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坐标的纵轴为“种群增长速率”,分析甲乙两种群的数量变化可以看出,它们的关系属于竞争力悬殊较大的竞争从结果看,乙处于竞争优势地位如果坐标的纵轴改为“种群中个体的数量”,则类似于课本中讲的“S”型增长曲线;t2和t4相当于“S”型曲线中的K/2值,t3和t5相当于“S”型曲线中的K值,此时对应的甲乙种群密度达到最大值据此我们可以得出t1t2时间段内甲、乙种群都呈“J”增长,在t2t3时间内种群数量还是增加【解答】解:A、t4时种群增长率最大,防止害虫应选择种群数量最少时,即t1时,A错误;B、t3t5时,甲种群增长速率小

64、于0,种群数量减少,年龄组成表现为衰退型;乙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种群数量增加,年龄组成表现为增长型,B正确;C、t1t2时,甲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正确;D、甲、乙种群密度最小是t1,甲种群密度最大是t3,乙种群密度最大是t5,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8题,共65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26图为下丘脑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请回答有关问题:(1)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与图中甲相符(填“甲”、“乙”、“丙”),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分级调节直接引

65、起甲状腺激素分泌的“信号”是促甲状腺激素,接受信号的物质是糖蛋白该“信号”只能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的根本原因是控制与促甲状腺激素结合的受体基因只能在甲状腺细胞内表达(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当血糖浓度升高,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使其分泌活动增强,此外该过程也受到下丘脑的调节,与图中丙相符(填“甲”、“乙”、“丙”)(3)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这是因为激素一经发挥作用后,就要被灭活【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分析图解可知:图中甲方式为激素的分级调节,乙方式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调节水平衡,丙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解答】解:(1)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

66、属于分级调节,与图中甲相符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够直接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接受信号的物质是甲状腺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该“信号”只能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的根本原因是控制与促甲状腺激素结合的受体基因只能在甲状腺细胞内表达(2)血糖调节方式为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当血糖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下丘脑调节胰岛素的分泌,与图中丙相符(3)激素一经发挥作用后,就要被灭活,故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故答案为:(1)甲 分级调节 促甲状腺激素 糖蛋白控制与促甲状腺激素结合的受体基因只能在甲状腺细胞内表达(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胰岛B细胞

67、 丙(3)激素一经发挥作用后,就要被灭活【点评】本题考查了下丘脑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的三种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的析图能力和识记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生要能够识记下丘脑细胞属于神经细胞,同时也能分泌相关激素;识记下丘脑在激素的分级调节、血糖平衡调节、水平衡调节中的功能27回答有关免疫问题(1)抗原的化学成分多为蛋白质或糖蛋白当B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与抗原结合时,该细胞被活化、分化出的浆(效应B)细胞,制造大量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2)将一只A品系大鼠的皮肤小片移植到另一只不同品系大鼠的背部,10天后因排异(排斥)反应而脱落,这是T淋巴细胞所起的作用(3)如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当

68、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C;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B,其特点是第二次免疫应答反应快而强(或反应快,产生的抗体多),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记忆B细胞的作用若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以后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是曲线D【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机体接受抗原刺激后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产生抗体其原因是抗原进入人体后,要经过处理、呈递、识别、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后才能产生抗体因此,注射疫苗后要经过一段时间才具免疫力(2)再次接受抗原刺激时,抗体的产生较第一次快、量多且持续时间长所以,某些预防接

69、种应进行两次或多次【解答】解:(1)抗原具有大分子性,其化学成分多为蛋白质或糖蛋白能够分泌抗体的细胞是效应B细胞(浆细胞),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分化成大量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2)进行器官移植后,由于不同机体的细胞表面都带有不同的组织相容性抗原,会发生排异反应,此反应属于细胞免疫,是T细胞所起的作用(3)兔子在第一次接受抗原X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大量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使抗体数量增加,当抗原X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会大量且迅速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更强的免疫效应,因此,曲线B表示兔子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曲线C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若在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血液中X的

70、抗体含量一直降低,出现曲线D所示的变化故答案为:(1)蛋白质或糖蛋白 B淋巴 浆(效应B) (2)排异(排斥) T淋巴 (3)C B 第二次免疫应答反应快而强(或反应快,产生的抗体多) 记忆B 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免疫的过程、二次免疫的特点及原因免疫反应的相关的概念,主要考查学生的人体免疫的知识、以及识图能力并利用题图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免疫应答的综合理解与应用能力28图一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置于神经细胞B和神经细胞D膜外的微型电流计F的两个微型电极,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一a处受刺激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内表面的电位是正(填“正”“负”或“零”)电位(2)若从图一a处切

71、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能(填“能”或“不能”)产生反应,它不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3)在细胞A处给予一适当的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填“相同”或“相反”)的偏转(4)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结构是突触,其放大图即为图二研究发现,某患者突触小体内的线粒体大量损伤,引起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减少,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效率降低,病人表现出记忆障碍(5)乙酰胆碱与位于图二突触后膜 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引起后神经元兴奋,随后乙酰胆碱会被乙酰胆碱酯酶催化分解,因而提高了神经调节的准确性【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72、【分析】据图分析:图一中,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元,C是中间神经元,D是传出神经元,E是效应器图二中,是突触小泡,是突触前膜,是神经递质,是突触后膜,是突触间隙【解答】解:(1)神经纤维兴奋时,膜电位由外负内正变为外正内负,所以a处受刺激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内表面的电位是正电位(2)据图一分析,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能够产生反应,但不属于反射,因为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3)A是感受器,在细胞A处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兴奋以电流的方式先后经过电流计的两个电极,所以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兴奋的偏转(4)由于突触结构的存在,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递是单向传导的神经递质的释放是

73、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的,是一个耗能过程,所以突触小体内的线粒体大量损伤,引起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减少(5)乙酰胆碱是兴奋性神经递质,能够与图二中的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结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故答案为:(1)正 (2)能 不属于(3)相反 (4)突触 减少(5)突触后膜 兴奋【点评】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和突触的结构,意在强化学生对神经反射的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29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如图所示、是由三种自身免疫病引起的糖尿病,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浆细胞可以由B细胞、记忆(B)细胞分化而来(填细胞名称)(2)图中所示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葡萄糖

74、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填激素名称)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3)图中所示的自身免疫病的患病机理是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3与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导致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血糖浓度升高(4)某人患有一种青少年型(型)糖尿病,经检查发现其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但仍表现出尿糖症状,该病的病因最有可能类似于图示中的(填数字),在上述三种情况中,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的是(填数字)(5)在正常的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分泌增多,会导致血糖浓度降低;降低的血糖浓度又反过来影响胰岛B细胞对胰岛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为反馈调节(或负反馈调节)【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

75、作用;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1、据图分析,图中抗体Y1能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葡萄糖与受体的结合受到影响,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从而使血糖升高2、图中抗体Y2能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影响胰岛B细胞的分泌,导致胰岛素减少,从而血糖升高3、图中Y3能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影响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从而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血糖升高【解答】解:(1)图中浆细胞可以由B细胞、记忆(B)细胞分化而来(2)图中所示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葡萄糖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3)从题图中可以看出,抗体Y3 与靶细胞上的胰岛素

76、受体结合,使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结合机会减少,甚至不能结合,从而不能使胰岛素发挥作用(4)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都是由胰岛素分泌减少所致,所以可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中胰岛素分泌正常,只是因为无法与正常的受体结合或结合机会较少而引起糖尿病(5)胰岛素的分泌调节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一样,通过反馈调节的方式控制其分泌量故答案为:(1)B细胞 记忆(B)细胞(2)葡萄糖 胰岛素(3)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3与胰岛素受体结合(4)(5)反馈调节(或负反馈调节)【点评】本题考查血糖调节和免疫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30摘除法是

77、造成某些器官功能缺损,以研究某些器官功能的一种方法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是人和动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以下是用摘除法设计的实验方案探究胰腺在调节血糖稳定中的作用,补充实验及分析结论(1)材料用具:成熟的150g左右的健康雄性小白鼠6 只,手术必要的器械和消毒器材及实验所需要的各种试剂,胰岛组织研磨液等(2)方法步骤:取成熟的150g左右的健康雄性小白鼠6只,预先饿一天分成实验组4只和对照组2只,并编号;手术摘除实验组的胰脏,缝合切口并消毒;对照组小白鼠的处理是不切除胰腺,其它操作和实验组相同;两组均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分笼饲养利用斐林试剂检测各组小鼠是否出现尿糖或观察是否出现惊厥,当出现上述现象

78、时立即给实验组的其中2只静脉注射胰岛组织研磨液,另2只不予抢救再检测是否出现尿糖或惊厥比较并分析对照组、出现尿糖或惊厥后注射胰腺研磨液以及未经抢救的实验组小白鼠的各种情况(3)预期结果并分析:如果切除胰腺的小白鼠出现尿糖,注射胰岛组织研磨液后尿糖逐渐消失(恢复正常),而不予抢救的小白鼠持续尿糖;对照组基本正常说明胰腺产生的物质能降血糖如果切除胰腺的小白鼠出现惊厥,注射葡萄糖后逐渐恢复正常,而不予抢救的小白鼠死亡;对照组基本正常说明胰腺产生的物质能升血糖如果切除胰腺的小白鼠与对照组的活动情况相同,均不出现尿糖和惊厥现象等说明胰腺在血糖的调节中几乎不起作用【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根据题意,

79、本题是要求摘除法设计的实验方案探究胰腺在调节血糖稳定中的作用,故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实验组手术摘除胰脏,缝合切口并消毒;对照组只做手术不切除胰腺,然后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分笼饲养观察;由于糖尿病小鼠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故可通过斐林试剂检测【解答】解:(2)方法步骤:对照实验设置符合单一变量原则,故实验组手术摘除胰脏,缝合切口并消毒;对照组只做手术不切除胰腺,其它操作和实验组相同处理两组均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分笼饲养;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性糖,故可利用斐林试剂检测各组小鼠是否出现尿糖或观察是否出现惊厥现象(3)预期结果并分析:如果切除胰腺的小白鼠出现尿糖,注射胰腺研磨液后尿糖逐渐消失(恢复正

80、常),而不予抢救的小白鼠持续尿糖;对照组基本正常说明胰腺产生的物质能降血糖如果切除胰腺的小白鼠出现惊厥,注射葡萄糖后逐渐恢复正常;而不予抢救的小白鼠死亡;对照组基本正常,说明胰腺产生的物质能升血糖如果切除胰腺的小白鼠与对照组的活动情况相同,均不出现尿糖和惊厥现象等说明胰腺在血糖的调节中几乎不起作用故答案为:(2)不切除胰腺,其它操作和实验组相同 斐林试剂(3)尿糖逐渐消失(恢复正常) 产生的物质能降血糖逐渐恢复正常 死亡 产生的物质能升血糖在血糖的调节中几乎不起作用【点评】本题考查血糖调节及对照实验设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31下表所示为五大类植物激素的部

81、分生理效应,请分析回答:种子发芽顶端优势果实生长器官脱落插条生根生长素促进促进抑制促进赤霉素促进促进促进抑制抑制细胞分裂素促进降低促进抑制脱落酸一般抑制促进乙烯抑制促进(1)表中结果显示,同一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引起的生理效应不同,五大类激素中,在果实生长的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表中结果说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不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2)若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可采用的措施有去除顶芽,施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3)膨大剂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膨大剂最可能是细胞分裂素类的植物调节剂在西瓜坐果初期适量使用膨大剂,可

82、提高产量,但有些瓜农使用膨大剂后出现西瓜爆裂现象,可能的原因是施用膨大剂的时间(时期)和剂量(浓度、多少)不合适【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分析表格:同一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引起的生理效应不同表中结果说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不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五大类激素中,在种子萌发时起协同作用的是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的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在器官脱落上起协同作用的是脱落酸和乙烯【解答】解:(1)表中结果显示,同一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引起的生理效应不同五大类激素中,在果实生长的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表中结果说明植

83、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不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2)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若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可采用的措施有去除顶芽,施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3)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植物细胞分裂膨大剂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因此膨大剂最可能是细胞分裂素类的植物调节剂在西瓜坐果初期适量使用膨大剂,可提高产量,但有些瓜农使用膨大剂后出现西瓜爆裂现象,可能的原因是施用膨大剂的时间和剂量不合适故答案:(1)不同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 多种(不同)激素共同调节(2)去除顶芽 施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 (3)细胞分裂素 时间(时期) 剂量(

84、浓度、多少)【点评】本题以表格为载体,考查植物激素的功能及应用,意在考查考生分析表格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32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养殖,能适应咸、淡水环境(1)当罗非鱼由淡水进入咸水,机体会大量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并促使其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多,该物质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尿量减少以适应咸水环境(2)某实验基地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其监测数据显示,ae段这种罗非鱼的种群数量发生了明显波动,后来有人在

85、该水库中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FNE);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见图)图中显示,罗非鱼种群在ab段呈近似J型增长据图推测,FNE最可能是在b对应的时间点进入水库;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K2【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据图分析,ab种群数量是“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cd种群数量减少;e以后种群数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解答】解:(1)罗非鱼由淡水进入咸水后机体会大量脱水,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并促使其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多,

86、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尿量减少以适应咸水环境(2)据图分析,ab种群数量是“J”型曲线从b点后开始环境阻力加大,所以,最可能是在b点放入大型肉食性鱼FNE;在捕食压力下,在一段时间后,种群数量在K2附近波动,处于动态平衡,说明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K2故答案为:(1)升高 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2)J b K2【点评】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的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识记渗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是解决该题的关键33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野山坡上A、B、C三个不同地点的植物群落,同时还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植物种类地点A地点B地

87、点C非生物因素地点A地点B地点C草359风速低高高蕨类植物758距地面1.5米的光强低中高灌木1542土壤湿度(%)483515松树020土壤的有机物(%)6.53.8205落叶树2050土壤深度(cm)30010015土壤氨量(mgkg1)9.44.52.3(1)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A如果分别用甲、乙表示地点B中的两种松树,二者的关系可表示为下列图中的C(2)土壤中有机物的多少往往与土壤中动物种类的多少是分不开的,调查土壤中的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一般不能采用标记重捕法,理由是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3)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被彻底烧光,那么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

88、替(4)参考表中非生物因素,落叶树在地点C不能生长的原因是土壤深度不够,不足以支持高大树木的生长、土壤湿度小,水分不足以支持树木的生长(至少说出两个原因)【考点】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群落的演替 【分析】分析表格:表格表示山坡上三个不同地点A、B、C的植物群落,以及这三个地点的一些非生物的环境因素A地点物种数为3+7+15+0+20=45种,B地点物种数为5+5+4+2+5=21种,C地点物种数为9+8+2=19种,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A根据图中A、B、C、D分别表示的种间关系是捕食、互利共生、竞争、寄生【解答】解:(1)根据调查结果,物种数目最多的地点是地点A,物种数目最少的地点是地

89、点C,所以地点A物种丰富度最大,地点C物种丰富度最小图中A、B、C、D分别表示的种间关系是捕食、互利共生、竞争、寄生而两种松树都属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为竞争,可以用C图表示(2)要调查植物群落土壤中的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不能采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因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一般用取样器取样法(3)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被彻底烧光,但仍然存在原有的土壤条件等,故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4)根据表中非生物因素的数据可知,地点C中土壤深度低,湿度小,含氨量低,故落叶树在地点C不能生长的原因可能是土壤深度不够,不足以支持高大树木的生长;或土壤湿度小,水分不足以支持树木的生长;或土壤氨的含量低,缺少养分供树木生长故答案为:(1)A C (2)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3)次生演替(4)土壤深度不够,不足以支持高大树木的生长;或土壤湿度小,水分不足以支持树木的生长;或土壤氨的含量低,缺少养分供树木生长(以上任两点)【点评】本题结合图表,考查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生物多样性、生物进化及现代生物技术,首先要求考生认真分析表格,能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答题;其次还要求考生掌握生物的种间关系,能根据图示正确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