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历史(选修班)一轮复习学案(3)班级: 姓名: 学号:课 题复习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授课时间课时2主备人内容标准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复习要求1. 列举康熙帝在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举措:平定三藩之乱和噶尔丹叛乱、抗击沙俄侵略和签订尼布楚条约、统一台湾。2. 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3强化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意识。教学方法讲练结合、问题探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法指导【课前诊断】1. “三藩之乱”主要反映了( )A. 汉族和满族之间的矛盾 B. 汉族地主和满洲贵族之间的矛盾C. 先朝旧臣和今朝君主间的矛盾 D. 地方割据势力和中央政
2、府间的矛盾2. 中俄尼布楚条约的平等性体现在( )A. 彼此保持对方领土完整 B. 双方经过平等协商而签订C. 双方皆无领土丧失 D. 双方自愿进行谈判而签订3、1683年,康熙帝命清军进入台湾,对此事最正确的评价是( )A. 消灭了明朝的残余势力 B. 扩大了清朝的疆域C.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 驱除了外来势力4、. 中俄尼布楚条约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 中俄贸易问题 B. 中俄西北边界问题 C. 中俄东段边界问题 D. 蒙古的归属问题5. 18世纪的“康乾盛世”被人称为“落日的辉煌”,造成这种“落日”局面的诸多原因中不包括( )A. 统治者从根本上讲实行的是闭关政策 B. 西方国家出
3、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思想启蒙运动C. 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 D. 统治者闭目塞听,未能“开眼看世界”6、康熙初年面临的形势是( )满洲贵族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 郑氏集团割据台湾 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沙俄势力有待驱逐 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A、 B、 C、 D、7、新政后的康熙帝采取果断措施,运筹帷幄,最终平定的“三藩叛乱”,其根本目的是( )A、维护国家的统一 B、巩固清朝的统治 C、收回西南地区 D、以此取得螯拜势力的支持8、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初设立台湾府的相同历史作用是( )A、驱逐殖民势力 B、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C、巩固东南海防 D、维护国家主权完整9、下列哪一事件的性质与其它事件根本不同(
4、)A、平定三藩 B、统一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平定准葛尔叛乱10、晚年的康熙帝对自已一生的评价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我们看来这一评价的主要立足点是( )A、一生兢兢业业为大清贡献颇多 B、他运筹帷幄平定三藩叛乱和准葛尔叛乱C、他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他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12345678910【知识结构】1、少年天子2、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3、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基础知识回顾】一、少年天子 1661年8岁的爱新觉罗玄烨即位,年号康熙。由于年幼,由四位辅政大臣主持政务,即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鏊拜,其中鏊拜逐渐专权跋扈。1669年康熙智擒鏊拜,
5、剪除鏊拜集团,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1平定三藩作用: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符合国家的统一趋势。清王朝的中央集权制度随之加强。2统一台湾 收复台湾:明清之际荷兰侵入台湾。1661年郑成功光复台湾。此后郑经同清廷对峙。作用:将台湾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之下,使闽粤江浙沿海连成一片,巩固了东南海上防线,从此,宝岛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了。3抗击沙俄 沙俄侵略东北:16世纪中叶,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强占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尼布楚条约签订:1689年平等签署。这是中俄双方签订的一个平等条约。它为边境人民赢得了一个长期相对安宁的环境,更从法律和国际条约上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
6、流域都属中国领土。4三征噶尔丹清初蒙古分裂:分裂为三部分,即漠南、漠北和漠西蒙古,在内斗中噶尔丹成了准噶尔汗,凭借武力占据天山南麓。作用:清政府控制了漠北蒙古,进而控制了天山南北。5其它功绩 治理黄河水患、六次南巡、视察河工、改革赋制、减免赋税、厉行节俭、重视文教、进用文士组织编成康熙字典。三、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略)康熙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一生的文治武功,臻于极致,开创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重难点突破】1、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康熙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1)通过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平叛噶尔丹,抗击沙俄入侵,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
7、展,捍卫了国家主权,缔造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一代帝王。(2)康熙帝作为封建社会的君主,继续加强君主专制统治,对外闭关锁国,维护落后的封建制度。在西方国家已经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进人工业文明社会时,中国还在封建社会徘徊,他的统治使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大潮中落伍,是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2、历史上出现“治世”的一般性原因。如何看待“治世”?(1)原因: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如唐朝实行均田制)农民战争的打击,使统治者注意吸取前代教训,减轻剥削,部分地调整政策,利于农业生产;(如汉高祖刘邦)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前提)统治者勤政廉政,善用人才,居安思危,政策
8、有连续性;民族团结,对外交流频繁;科技进步的推动力;人民群众辛勤劳动。(2)如何看待:“治世”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力强盛,“治世”下并不排除阶级压迫和剥削,甚至还存在某些局部矛盾激化的现象。“治世”是相对的,社会基本矛盾依旧,农民地位依旧,这是由社会性质决定的。它实质是统治阶级为维护长治久安而对农民的某些妥协和对地主利益的一定遏制。即使是“治世”的明君,也有贪暴、专制的特征。在封建统治下,“治世”不会长久。【典型例题】14.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成功(郑成功)坐驾竖起帅旗,旁立五方,中悬龙旗,发炮三声,金鼓震天”拂晓时在浓雾弥漫中进入台湾海面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康熙帝)乃以施琅为福建
9、水师提督,与将军总督等统全师进取澎湖、台湾。材料三 郑氏投降后,如何处理台湾的善后事宜当时有人提议“宜迁其人,弃其地。”材料四 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边圉。(1)材料一的内容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郑成功收复台湾。打败了荷兰殖民者,使台湾回归祖国。(2)材料二的内容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对比材料一谈谈你对此事件的认识。清政府统一台湾。清政府统一台湾是大势所趋;郑氏据守台湾,成为割据势力,不利于国家统一;清政府统一台湾,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3)对比材料三、四,你认为哪个材料的观点是正确的?材料四的观点是正确的。(4)材料四从哪一方面说
10、明台湾地位的重要?清政府在台湾设置了什么机构?有何重大意义?从国防方面说明台湾地位的重要性。设置了台湾府,加强了台湾同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巩固练习】1、“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来庭岂为修文,柔远初非黩武功。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据所学知识推断,这首诗可能写在( )A、平定葛尔丹叛乱之时 B、平定“三藩叛乱”后 C、收复雅克萨之后 D、收复台湾之后2、“告诉我,历史有什么用?”古往今来人们已经作出各种思考,其中唐太宗的回答是( )A、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B、考古以证今,规时而达用C、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 D、
11、鉴前世兴衰,考当今得失3、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的重要意义在于( )A、双方平等协商,提供了处理领土争端的范例 B、是清朝军事胜利后的又一重大胜利C、用法律手段维护了领土主权 D、收回了尼布楚等地的主权4、“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这反映了唐太宗( )A、民贵君轻的思想 B、农业为本的思想 C、君治为本的思想 D、强调“存百姓”的思想5、清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A、西方殖民者联合挑起民族矛盾支持分裂叛乱活动B、中央开始设置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C、通过册封少数民族首领来加强边疆地区的管辖D、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与反对外来侵略相结合6
12、、康熙说“宋儒朱子,注释群经,阐发道理朕以为孔、孟之后,有裨斯文者,朱子之功,最为宏巨。”他对朱熹如此高的评价从根本上看是因为( )A、康熙熟读经书 B、先祖遗留的崇尚儒学的传统C、缓和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 D、用儒学作为巩固统治的工具7、“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康熙诗中所指事件是( )A、统一台湾 B、平定三藩 C、平定准葛尔部叛乱 D、抗击沙俄8. 康熙皇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试归纳其采取哪些重大的措施来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分析这些措施的主要特点和影响。(1)措施:平定三藩之乱;粉碎噶尔丹叛乱;统一台湾,设立台湾府;加强对蒙藏管理;发动雅克萨战役,抗击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2)特点:平叛与军事行政管理、加强联系相结合。反抗外来侵略与巩固国防相结合。(3)影响: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我国疆域基础,开发了边疆。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史料的能力,“本根”对应“君”,“枝叶”对应“百姓”。解答时不能习惯性地认为唐太宗以民为本,有“存百姓”的治国思想而误选D项,要依据材料的含义来正确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