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一个时代的士人所共有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即为“士风”。唐朝前期,士人常思济苍生、安社稷,参政热情空前高涨,反映出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推动这种“士风”形成的因素不包括 A政治相对开明 B庶族士人崛起 C科举制度兴起 D内忧外患频仍25通典记载:汉武帝时“以(御史)中丞督司隶(校尉),司隶(校尉)督司直,司直督刺史”。到了东汉初年,朝廷举行朝会时,司隶校尉可以与尚书令和御史中丞专席独坐。司隶校尉地位的变化说明 A中央监察机构更加精简高效 B专制皇权受到了更多的制约 C三公的权力被进一步削弱 D中央放松了对地方政治的监察26明朝在北京、南京两座城市设置五城兵马司,其“职专防察奸宄,禁捕贼盗,疏通
2、沟渠,巡视风火”,规定一旦发现街道损坏、沟渠壅塞或城墙坍塌,就要立即通知有关部门修缮;如遇火灾,还要立刻领兵救灾。据此推断,明代重视京城的 A民生建设 B市政管理 C 危机管控 D社区自治27清政府“预备立宪”期间批准的各省咨议局章程及议员选举章程规定,咨议局“钦遵谕旨,为各省采取舆论之地”。而主导各省咨议局的立宪党人则认为“咨议局为决议机关,与督抚立于对等地位”。二者的分歧反映了 A统治者革命与改良之争 B资产阶级内部的政体之争 C咨议局职权大小之争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争28“闯关东”(华北人口迁居东北)是我国近代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之一。表1是20世纪前半期迁入东北的年平均人口数量及其原
3、因解读,二者对应正确的是A19231930年,60万人受世界经济危机波及,大量失业人口迁入寻求就业B19311936年,5万人日本侵占东北后限制内地人出关,迁入人口大幅减少C19371941年,5060万人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在东北爆发,国共合作出关作战D19411942年,110万人抗日战争胜利后大量东北人返乡,迁入人口达到顶峰表1291983年国家有关部门指出,去年国有企业首钢创利润41亿:交国家2862亿元后,在当年新增利润中拿的太多。首钢领导则认为,企业去年上交利润又递增了6,不应该“只知取蛋,不想养鸡”。材料说明当时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急需 A政企分开,建立股份有限责任制 B释放活力,取
4、消计划管理体制 C搞活企业,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D简政放权,扩大企业的自主权30.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主张不与任何大国结盟,也不与任何大国集团结盟, 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出现这一外交主张是因为 A两极格局解体,世界走向多极 B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建设社会主义 C和平力量增长,战争威胁消除 D建成中美两国新型的战略伙伴关系31罗斯福新政是世界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但在新中国成立至1981年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却没有任何文字表述。1982年,“罗斯福新政”首次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出现在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中。对这一现象的解读,最合理的是 A中国与世界逐步从隔绝走向联
5、系 B中美之间意识形态差异日益消失 C历史教科书客观地反映了历史真相 D时代变化影响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32亚里士多德说:“梭伦的政体在三个方面最具民主色彩,一是不允许以人身自由作担保的借贷,再就是任何人都有权保护被欺凌的人,第三则是可以向陪审法庭提出申诉。据说,因此群众有了力量。民众既然在表决方面是主人,也就是政体的主人”。材料认为“梭伦政体”的突出贡献是 A.冲击了贵族相互保护的习俗 B强化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 C发展了雅典公民的平等观念 D增强了剥削奴隶及异邦人的意识331884年,英国费边社的基本纲领提出,“费边社的目的是采取下列方法来改革社会:从个人和阶级所有制下解放土地和资本,把
6、它们交给社会所有,以谋公众的福利。只有通过这个方式,全国各种自然的和既得的利益才能公平地为全国人民所分享”据此可知费边社的目的是 A消灭私有制 B建立福利国家 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D进行无产阶级暴力革命34. 美国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规定:任何人凡在合众国出生或归化合众国并受其管辖者,均为合众国及所居住之州的公民,这一条款 A反映出美国户籍管理的混乱 B有利于保护黑人的合法权利 C体现出美国对外扩张的野心 D创造出经济发展的新时代3519世纪的最后一天,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发表了新年祝诃:“晴朗的天空远处,还有两朵令人不安的乌云,它们的存在使得物理学的优美性和明晰性黯然失色”,第一朵是有关光的
7、运动问题,第二朵出现在能量辐射的问题上。说明了当时 A近代物理学己失去存在的价值 B经典力学面临非常严重的挑战 C相对论的提出冲击了固有理论 D量子论的诞生改变了人的思维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汉高祖7年规定,“民产子,复勿事二岁。”(西汉会要卷47)东汉章帝元和2年下诏,除规定“人有产子者,复勿算三岁”外,又“今诸怀妊者,赐胎养谷人三斛,复其夫,勿算一岁。”东汉会要卷28) 唐太宗贞观元年正月发布令有司劝勉庶人婚聘及时诏,规定“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及妻丧达制之后,孀居服纪已除,并须申以媒媾,命其好合.刺史县令已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户口增
8、多,以进考第。如其劝导乖方,失于配偶,准户减少,以阶殿失。”唐大诏令集卷110) 清康熙51年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元年又逐步实行“摊丁入亩”,取消了全部人头税。 材料二 清朝前期人口变化与人均耕地情况表据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绘制材料三 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代表唐宋时期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这倒不是因为铁搭有如何的先进性,根本的原因在于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乃粒稻工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太湖地区农业史稿材料四 据谭其骧、邹逸麟
9、的研究,秦汉实关中时期,由于黄土高原的大量开垦,黄河每百年的决溢次数平均为57次。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土地利用方式以畜牧业为主,因而河水决溢每百年平均只有13次。隋唐五代时期,土地利用方式是半农半牧,河水每百年决溢为103次。北宋至明清时期,黄土高原都大量开垦农耕,河水每百年的决溢次数增加到375次张子珩论生态环境对古代中国人口分布的作用(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统治者推行的人口政策。为保证这一政策的落实,又采取了哪些措施?结合中国古代文明形态,分析古代统治者采取这些政策措施的原因。(1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代前期人口数量的变化的特点。根据材料二、三、四,分析人口数量的变化导致了
10、哪些社会问题? (8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口问题的看法。(3分)41. 二战后的世界 计算机APEC好莱坞智能手机“二战后的世界”关键词互联网韩流孔子学院航天飞机跨国公司从图中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运用这三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12分)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1941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精兵简政”的指示项目内容精兵方面缩编主力部队及其指挥机关,充实连队,加强地方武装和发展民兵,加强集训。简政方面整顿各根据地各级组织,紧缩机构和人员编制,加强基层。具体标准各根据地脱离生产的人员,只能
11、占总人口的3%,其中军队系统人员占2%,党政民系统人员占1%。 摘编自人民网材料二 1941年底到1943年,解放日报为促进精兵简政政策的正确执行,先后发表社论、专论20余篇,经验介绍及情况报道100余篇,作为中共中央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甚至还亲自着笔为解放日报撰写了题为一个极为重要的政策的社论,并在撰述抗战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等著名篇章中多次阐述了精兵简政的重要性。陕甘宁边区简政实施纲要和陕甘宁边区政纪总则草案则是用行政立法的形式对此前精兵简政的积极成果予以巩固,并进而推动精兵简政工作的深入开展。”经过努力,“精简”工作成效显著,对此民主人士李鼎铭在边区政府简政总结中对作了高度的评价。摘
12、编自困局与应对:抗战时期中共精兵简政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根据地实行精兵简政的历史意义。(6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根据地精兵简政成效显著的原因。(9分)46.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人类最初是处于一种纯粹的自然状态。自然状态是一种完全的自由、平等的状态。自然法在自然状态中起支自己作用。理性,也就是自然法,教导着有意遵从理性的全人类。人们既然都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和财产。在自然状态中,自然法的执行权属于每一个人,也就是说,人人都有权惩罚违反自然法的人。自然状态的生活如此美好,为什么人们还要加入政治社会,受
13、政治权力的约束呢?这是因为自然状态有三种缺陷:第一,在自然状态中,缺少一种制定的、稳定的、人所共知的法律,作为人们共同的是非标准和裁判他们之间一切纠纷的共同尺度。第二,在自然状态中,缺少一个有权依照既定法律来裁判一切纠纷的知名的和公正的裁判者。第二,在自然状态中,往往缺少权力来支持正确的判决,使它得到应有的执行。材料二: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如不得本人的同意,不能把任何人置于这种状态之外,使受制于另一个人的政治权力。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人民在让出自己的权利时并没有将自己所有的权利交给政府,而是保留了一些重要的权利,如财产权,对政府的监督和反对权。一一以上材料均摘自洛克政府论(1)依据
14、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政府产生的原因。(9分(2)依据材料二,归纳洛克的主要思想观点。(6分)47.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1870年前,军队中死于疾病的人数通常都要超过死于战斗的人数,比例约为5:10。 1918年,这个比例倒转过来了。运输的改进使军队(至少在西欧处于极端困难境地的时间不超过数周。这样就可以安排休息与体力恢复。最后,除了某些可怕的例外,入伍的公民把人道标准带进了军队生活,对战场上的平民百姓,对敌人,都以人道主义相待。另一个结果,甚至在前线的士兵们的生活条件,也是他们的前辈无从嫉妒的。按顿吃饭,饭菜不错。多亏附属的军事服务部门的发展,许多士兵实际上生活得比
15、在家里好。材料二:到了20世纪初,工人阶级对于军国主义化的国家主义的反响已经等同于对社会主义的反响,能把这两种思潮搅到一起的人便成为其中最成功的政治领导人。工人阶级冲破各国边境联合起来的呼吁,在1914年吹起的喇叭声中随风散开了。之前,某些思想家曾以为20世纪的战争将是速战速决的。可是,1914年启端的战争,具有公众热诚、公众期望、公众义愤的威力欧洲各国人民全部武装起来,并已承受了可怕的牺牲,是不会只作出一点小调整以保持权力平衡就罢休的。很快,两个海军大国英国与德国,抛弃了三百年来有关海战的种种限制,即:海上封锁须严格限于可用来从事战争的物资。交战双方的社会都经历着同样的变化,政府不得不接受工
16、会作它的伙伴,并承认了工会的权利与它在社会上的地位。一一以上材料均摘自(英)迈克尔霍华德欧洲历史上的战争(1)依据材料一,概述民众对一战的态度,并分析其成因。(7分)(2)依据材料二,简析民众与一战的关系。(8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李大钊早期社会主义思想存在空想的色彩,他曾经把人的理性和博爱、自由、平等看作创造新生活的基础,认为协和与友谊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是社会主义者共同认定的基础;他号召青年们投入村落中,对农民进行精神改造,建设新村落,并以村落为基础,建立小组织,以世界为家庭扩充大联合,新村落的大联合,就是我们的少年中国。摘编自韩一德、李帆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喀论李
17、大钊早期社会主义思想材料二 从1920年开始,李大钊的思想出现了重大飞跃,发生了新的变化。他从创办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开始的北方铁路工人运动的开展中,认识到改造社会必须采取激进的方法,必须到劳动者集中的地方去。李大钊逐渐认识到要从中国的特殊条件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方法,对于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实行民主主义,打倒官僚、军阀、封建统治阶级,第二步才是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摘编自李大钊史事综录(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大钊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特点。(6分)(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大钊思想发生的变化及变化原因。(9分)历史参考答案24-25 DC 26-30 BCDDB 31-35 D
18、CABB40.(1)政策:鼓励人口增长。(2分) 措施:调整税收政策;国家直接物质奖励;将人口数量作为官员政绩考核指标;鼓励婚嫁。(8分)原因:农业(耕)文明,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者的数量多少决定农业盛衰;人口的多少关系到赋税的征收、兵役和徭役的征发,是国家强盛与否的重要标志。(4分)(2)特点:人口增长迅速。(2分)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与耕地有限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养牛成本提高,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土地过度开垦,导致河水泛滥,破坏农业生产。(6分)(3)在封建社会某些特定条件下,人口的增长是生产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一种历史表象;人口的骤增也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应控制人
19、口合理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节约用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3分)41、主题关键词阐释1分每个1分,共6分每点2分,共6分示例:主题:二战后高科技迅猛发展。关键词:计算机、航天飞机、互联网。简要阐释:二战后,计算机的发明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航天飞机代表着航空航天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技术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广泛深入的发展,使二战后的世界呈现出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态势。45(15分)(1)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执政能力。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克服物质困难,有利于抗日根据地的持续发展。(6分)(2)党中央和毛泽东对精兵简政的重视。通过广泛舆论宣传为精兵简政做了思想准备。用制度和立法的形式保障了精兵简政的
20、贯彻与执行。精兵简政减轻了根据地人民的负担,符合人民群众利益。(每点3分,满分不超过9分)46(1)在自然状态中,缺少一种制定的、稳定的、人所共知的法律,因此需要立法机关;在自然状态中,缺少一个有权依照既定法律来裁判一切纠纷的知名的和公正的裁判者,因此需要司法机关;为维护在自然状态中,往往缺少权力来支持正确的判决,使它得到应有的执行,因此需要行政机关。(一点3分,共9分)(2)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一点2分,共6分)47(1)态度:不反感战争。(1分)原因:科技的进步(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运输的改进);人道主义的发展;军事服务的改进(前线生活条件的改善)。(6分)(2)民众受蛊惑推动了一战的爆发;民众支持并广泛参与一战;民众促进一战持久进行;民众是一战的受害者;战争结束后,民众的地位提高。(任一点2分,8分)48、(1)特点:回避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主张用改良的手段实现社会主义;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6分)(2)变化:接受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强调暴力革命的方式改造中国;革命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无产阶级的专政,改造整个中国社会。(6分)原因:十月革命的胜利;一战的影响;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五四运动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李大钊个人实践等。(3分,任答3点得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