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备人 施友中审核人高一语文组授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2 课时课题 拿来主义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明确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批判地继承。领会“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2、学习运用比喻、类比说理的方法。3、了解杂文的基本特点,了解鲁迅杂文的基本风格。重点1、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难点1、学习运用比喻、类比说理的方法。教法及教具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一、 复习巩固二、 研读课文(朗读、合作、探究)(一)快速阅读课文的8、9小节,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朗读第8节,完成下面表格: 思考:“大宅子”比喻什么?对待“大宅子”的态度和方法,文章摆出
2、了哪几种? 明确:“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 三种人想 法行 动实 质共同点孱 头怕给污染徘徊不敢走进拒绝继承(逃避主义)不加挑混 蛋保存清白放火烧光盲目排斥(虚无主义)废 物羡 慕欣欣然蹩进 全盘接受(投降主义) 显然,作者对这三类人是持批判否定的态度。本段末句中的“全不”,足见作者的态度。2、真正的拿来主义者应当是怎样的呢? “占有,挑选”。先占有,后挑选。占有是为了挑选。占有重要,挑选更重要。作者又通过大量比喻,具体形象地分析了文化遗产中的成分,列举了相应的几种正确的做法。现在我们就具体了解针对不同的事物应持什么态度,朗读第9段,完成下面表格。(朗读)喻体事物态 度本体事物态 度鱼 翅吃
3、掉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吸收(使用)鸦 片送药房供治病精华和糟粕并存的部分趋利避害(使用)烟枪和烟灯留一点,毁大部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作为史料、反面教材(存放)姨太太散 去只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糜的东西剔除(毁灭) 3、拿来主义究竟怎么“占有,挑选”?根据上面的分析,用精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明确: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即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和方法同样适合于本国的文化遗产。 4、阅读第10段,想一想这段的五句话分别能回答什么问题?明确:A、怎样对待文化遗产?B、对文化遗产应该怎样区别对待?C、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意义?D、要处理好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E、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
4、迫切性何在 ?教师小结810小节的内容:对待文化遗产“占有”是前提,“挑选”是关键,创新是目的。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语气斩钉截铁,挑选的标准在是否于我们“有营养”、“有用”,从而区别对待,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只有借鉴吸收文化遗产,加以创新,才能为我所用。 三、鉴赏语言特色: 鲁迅的杂文“嘻笑怒骂皆成文章”,语言风格:犀利、幽默、讽刺。 请学生找出文中有关例句,具体体味。 1、 例:还有几位“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捧”刻画恭敬的媚态,“几张”显得相当贫乏,却一路张扬,见得多么寒伧可怜,可鄙可笑。 2、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
5、进步了。 反语。媚外求荣又出新的花招,愈演愈烈,讽刺强烈。 3、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丰富”“大度”应加双引号,反语讽刺其不自量力。 4、学生质疑,讨论、进一步品味先生用词的犀利、讽刺的效果。 四、认识论证艺术: 1、比喻论证(8、9段)-用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 2、类比论证(第3段)-用同类事物相比较。 3、对比论证(8、9段)-用性质相反事物作比较。五、归纳文章主旨: 文章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基本原理,指出了正确的继承和借鉴乃是建设民族新文化的必不可少的的条件。六、探究: 如何看待我国每年引进外国大片这一现象。 七、作业:、交流课后练习完成情况 。(课后练习也可在理解课文时进行)、归纳字词,预习新课板书设计(用案人完成)课外作业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