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69659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1.1915年,英美烟草公司揭露华人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同日本合作的内幕,导致其销量下降,甚至很多零售商都宣称不再销售其产品。作为反击,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则将英美烟草公司同帝国主义侵略联系起来,并宣称“中国人应抽中国烟”,很快扩大了市场。这表明()A.民族烟草工业得到迅速发展B.实业救国社会思潮开始出C.英美成为当时主要侵华国家D.民族主义影响大众消费心理2.据统计,民国以前平均每家工厂的创投资本是1159元,而在民国初期仅为516元,资本规模减少超过一半。这一现象折射出()A.民族企业缺乏集团意识B.民族企业经营环境改善C.节制资本理念得到贯彻D.实业

2、投资热情有所降温3.这一时期“中国的资本主义进入以民间力量为主导的自由发展阶段,不仅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而且新的产业相继产生,企业集团开始形成,使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新的台阶”出现的原因是()A.受到了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B.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C.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D.欧美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4.近代以来,随着政治革新和文化启蒙的开展,面向大众的“送字下乡”逐渐成为政治和知识精英的一种共识,参与扫盲的主体有西方传教士、民间知识分子以及国共两党。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普及教育,提高文化水平B.改造社会,救亡图存C.民众被视为政治社会生活的主体D.宣传民主

3、与科学,消除愚昧迷信5.新青年载文称:“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须使各人自己充分发展这是人类功业顶高的一层;这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做的事。”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A.倡导民主与科学B.希望新青年自主进步C.反对愚昧迷信D.追求新文学平易新鲜6.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 “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 这种变化可说明()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

4、生改变7.有学者研究新文化运动时注意到: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时,以为可以轰动一时,但是第一年,并不如想象,销行无多,每期仅印一千份。1917年起,印数渐增,日后达一万五六千份,大专学校及中学学生争先购阅,才算真正轰动一时。这种状况与其反对旧道德的言论固然有关,但更与新青年引起青年“新鲜的趣味”的因素直接关联。这种因素是()A.“自强求富”B.“实业救国”C.“民主共和”D.“文学革命”8.下面老照片是一张学生合影,它反映了哪一时期的社会风貌?()A.19世纪初期B.19世纪中期C.20世纪初期D.20世纪后期9.1912年北京政府规定专利保护期限最高为5年。后财政总长周学熙等为其所设公司申请30年

5、的专利权时,未获批准。这反映了民国初期()A.建立了系统完善的经济法制体系B.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自由竞争C.中央政府限制官营商业的发展D.经济法规得到完全遵照执行10.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年份进口火柴(万罗)新厂数厂均资本额(万元)19142383.58104.9219152097.3493.3019162062.0741.4219171559.4385.4719181334.0830.661920848.43239.67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直接引起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B.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C.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

6、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D.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11.以下对于“府院之争”涉及的历史人物搭配正确的是()A.府袁世凯 院段祺瑞B.府黎元洪 院段祺瑞C.府袁世凯 院唐绍仪D.府黎元洪 院唐绍仪12.20世纪初,中国商办银行相继出现,全国有15个省成立了商办铁路公司,纺织、采矿、机器制造、交通运输等行业发展迅速。从社会发展进程看,它们对中国影响最深刻的是( )A.民族经济发展进入繁荣阶段B.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C.推动了近代民主革命的转型D.改变了中国经济附庸的地位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由民国元年至十年,政争兵乱,无年无之,举清末奖励实业政策之成绩尽破坏之,而

7、无以为继。各省军人官吏不仅不能提倡保护其省内之实业,且加之以削剥摧残,故就政府对待实业之态度与影响言,清末之九年为黄金时代,而民初之十年为黑暗时代。幸而欧战发生,吾国工业乃得千载难逢之自动发展机会。欧战既终,险象即生,吾国工业因参战所得之利,能永久存在不为昙花一现者,窃恐甚少也。摘编自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材料二 19121920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不平衡。统计出的9个华资占比较大的行业,一般的发展速度在12%13%之间。这个增长率比之初步发展时期,并不更高,大战时期“黄金时代”之说,更多是指利润优厚,非必指增长速度。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

8、合所学知识,概括1912-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2-1920年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查临时约法,原为临时政府而设,自公布施行以来,于兹已二十阅月矣。其于国家之根本组织,固系因约法施行之结果而粗具规模;然于国家之政治刷新,要亦因 约法施行之结果而横生障碍。综计临时期内,政府左支右绌于上,国民疾首蹙额于下,而关于内治外交诸大问题, 利害卒以相悬,得失仅以相等,驯至国势日削,政务日隳,而我四万万同胞之憔悴于水深火热之中者且日甚。凡此种种,无一非缘约法之束缚驰骤而来夫以吾国幅员之广漠,人户之众多,交

9、通之隔绝,革命而还,元气凋丧,欲持急起直追之策,以谋闾阎一日之安,级遇事假以便宜,犹恐有所未逮;何况临时约法限制过苛。因而前参议员干涉太甚,即无内忧外患之交迫,必且穷年累月莫为功。袁世凯致众议院咨请增修约法案文(1913年10月16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文件出台的背景,并概括指出袁世凯对临时约法的看法。(2)你认为袁世凯的看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据材料“1915年揭露华人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同日本合作的内幕,导致其销量下降将英美烟草公司同帝国主义侵略联系起来很快扩大了市场”可知,近代民族工业受到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故选D项。材料涉及的

10、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而不是发展快慢的问题,由此排除A项。依据所学知识,甲午中日战争后,实业救国思潮兴起,由此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英美成为当时主要侵华国家,由此排除C项。2.答案:B解析:民国建立后颁布了一系列鼓励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措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建立,出现了许多创投资本规模小的企业,这说明民族企业经营环境改善,故选B项。材料主要表明民国政府的措施推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与企业集团意识无关,排除A项。1924年孙中山提出“节制资本”,即发达国家资本,节制私人资本,把“不能委诸个人及有独占性质”的企业收归国家经营,对私人资本则采取既保护、鼓励又加以限制

11、的政策,防止其操纵国计民生,排除C项。此时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投资热情不会下降,由此排除D项。3.答案:C解析:“以民间力量为主导的自由发展阶段”表明是在民国初期,民国初期“新的台阶”出现是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资产阶级政治地位提高,故选C项;受到外商企业刺激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A项;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由此排除B项;D项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排除。4.答案:C解析:近代以来的扫盲运动既是启蒙大众的运动,也是争夺大众的运动,面向基层的扫盲工作之所以在近代以来受到重视,是因为普通民众第一次在政治社会生活中被视为主

12、体力量,故选C项。“普及教育,提高文化水平”是一般原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西方传教士扫盲的目的主要是传教而不是救亡图存,由此排除B项。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是新文化运动,由此排除D项。5.答案:B解析:材料没有体现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倡导民主与科学,由此排除A项。材料“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和“须使各人自己充分发展这是人类功业顶高的一层”表明新青年对当时的青年寄予了期望,由此可知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反对愚昧迷信,由此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追求新文学平易新鲜,由此排除D项。6.答案:A解析:分析材料可知,1915-1918年

13、,“民主”与“科学”“革命”等词在新青年中出现的频次大体相当,但到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后期,由提倡民主科学转变为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十月革命,题干所述变化说明了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故A项正确。国民革命运动发生在1924-192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政体模式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故C项错误。当时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未发生改变,故D项错误。7.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917年起,印数渐增真正轰动一时更与新青年引起青

14、年新鲜的趣味的因素直接关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新文化运动发起了“文学革命”,故选D项;自强求富,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时期的口号,排除A项;实业救国论,是以张謇等人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的主张,由此排除B项;民主共和的观念在辛亥革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由此排除C项。8.答案:C解析: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女学生不缠足,穿学生装。民国时期用法律的形式主张剪辫易服,可以判定为民国初期,即20世纪初期,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9.答案:B解析:材料只是论及企业专利,并不能说明建立了系统完善的经济法制体系,由此排除A项;材料中“北京政府规定专利保护期限最高为5年申请30年的专利权时,未获

15、批准”说明政府鼓励企业自由竞争,由此选B项;材料中没有反映官营商业信息,由此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法规得到完全遵照执行”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由此排除D项。10.答案:C解析: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但不会“直接引起”19141915年工业发展,19141915年工业发展的直接原因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故A项错误;B项表述不符合表格信息,排除;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使民族工业获得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这反映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下,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

16、中,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地发展,故C项正确;1915年为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是“1920年”,故D项错误。11.答案:B解析:“府院之争”是总统府与国务院之间的斗争。1917年5月,继任总统黎元洪免去段祺瑞总理职务,造成所谓的“府院之争”,故B项正确。1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及其对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近代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从来没有进入过繁荣阶段,故A 错误;民族资产阶级早在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中就已经登上了政治舞台,B错误;材料体现了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这有利

17、于资产阶级力量的进一步壮大,也有利于无产阶级力量壮大和登上历史舞台,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型,所以C正确;根据所学可知,中国经济附庸的地位在近代并没有得到改变,D错误。13.答案:(1)状况: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民族工业快速发展,利润较高;发展不平衡;工业发展基础薄弱,内力不足。(2)因素:政争兵乱,政局不稳,工业发展环境恶化;政府推动不力;外国资本的挤压。解析:(1)据材料一中“幸而欧战发生,吾国工业乃得千载难逢之自动发展机会”和材料二信息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迅速发展;据材料二中“19121920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不平衡”得出中国的民族工

18、业发展不平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如纺织业和面粉业,重工业基础薄弱,对外国资本和本国的封建势力严重依赖。(2)据材料一中“政争兵乱,无年无之”得出时局动荡,缺少安定的发展环境;据材料一中“各省军人官吏不仅不能提倡保护其省内之实业,且加之以削剥摧残”得出封建政府对民族工业的阻碍;从材料一所说的中国民族工业在一战期间迅速发展和“欧战既终,险象即生”中得出外国资本的侵略也不利于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在解题过程中对原因的分析要结合国际、国内等因素。14.答案:(1)背景:袁世凯控制了政权,得到立宪派、旧官僚和列强的支持。看法:临时约法限制过于苛刻,制约了总统权力,阻碍政府施政和国家发展。(2)不正确。袁世凯的目的是废除临时约法,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这阻碍了民主共和进程。解析:(1)注意阅读材料,材料的出处是袁世凯的致众议院咨请增修约法案文,时间是1913年10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背景,概括看法,并分析袁世凯对临时约法的看法。(2)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