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半卷练6语言文字运用散文类文本阅读限时:30分钟满分:36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哲人有言,“守真志满,逐物意移”。随着时光变迁,人们往往会纠结于现实的纷扰,淡忘了本来的追求。有的人精致利己,把利益当作唯一驱动,只看得见眼前的浮华,却失去了生活的本义。更有甚者腐化堕落,与初心_,头撞南墙才后悔不已。虽说生命的高度不是只有一种形式,人生的追求也不是只有一种方式,但听不到呼唤的内心,就会在随波逐流中迷失自己;缺少了奋斗的支撑,就会在生活的狂涛巨浪里失去。“生命的本相,不在表层,而是在极深极深的内里。”给初心奋斗的使命,就是给人生奋斗的意义,给生命拓展的空间。要知道,
2、有_的极致追求,普通工人也能成为大国工匠;有_的长期坚守,平凡岗位也能成就不凡事业;有关键时刻的_,身边小事也能闪耀最美的人性光辉。()。即使时光匆匆、人生无常,每个人都应不忘提醒自己:你最初的梦想,今天还是不是你最高的追求?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南辕北辙始终如一默然无声前仆后继B背道而驰始终如一默默无闻挺身而出C南辕北辙一如既往默默无闻挺身而出D背道而驰一如既往默然无声前仆后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空,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背道而驰:朝着相反的方向走;比喻方向、目标完全相反。这两个成语都含
3、有“彼此相反”的意思,但“南辕北辙”是就同一件事物来说,偏重于行动和目的恰恰相反。而“背道而驰”是就两个事物来说,偏重于彼此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文段中是说腐化堕落者已忘记初心,其做法已经严重偏离初心,所以应用“背道而驰”。第二空,始终如一:自始至终都一样。指能坚持,不间断。一如既往:完全跟过去一样。结合语境,应用“始终如一”。第三空,默默无闻:不出名;不为人知道。默然无声:沉默着,不说话。结合语境中的“平凡岗位”可知,应用“默默无闻”。第四空,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挺身而出:勇敢地站出来。根据其前“关键时刻”可知,应用“挺身而出”。据此可知正确选
4、项为B项。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但听不到内心的呼唤,就会在随波逐流中迷失自己;缺少了奋斗的支撑,就会在生活的狂涛巨浪里失去重心。B但听不到内心的呼唤,就会在随波逐流中迷失自己;缺少了奋斗的支撑,就会在生活的狂涛巨浪里失去。C但听不到呼唤的内心,就会在随波逐流中迷失自己;缺少了奋斗的支撑,就会在生活的狂涛巨浪里失去重心。D但听不到呼唤的内心,就会在随波逐流中迷失自己;缺少了奋斗的支撑,重心就会在生活的狂涛巨浪里失去。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段中画横线语句有两处语病。首先,“听不到”与“内心”搭配不当,应为“听不到呼唤”,由此可以排除C、D
5、两项。其次,“失去”后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后面加上“重心”,可排除B项。所以正确选项为A项。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初心里不仅有奋斗和使命,更有诗和远方B初心里既有诗和远方,又有奋斗和使命C初心里既有奋斗和使命,又有诗和远方D初心里不仅有诗和远方,更有奋斗和使命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括号内句子所在的语段是围绕着“初心”与“奋斗”展开的,“诗和远方”“奋斗和使命”两者之间,重点强调的是“奋斗和使命”,所以两者之间用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更合语意。结合选项可知,“既又”表并列关系,所以排除B、C两项。A项中,表递
6、进关系的“不仅更”强调的是后者,故“诗和远方”应在前,“奋斗和使命”应在后,可排除A项。所以正确选项是D项。4下面是某基站的灭火流程图,请把这个图中值班人员的工作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6分)答:_答案(示例)值班人员发现着火,立刻关闭空调、报告主管,严禁开窗。然后大声呼救,利用现场灭火器灭火。烟雾很浓或火势很猛时应安全撤离,拨打报警电话。火灭之后,要消除隐患,然后分析起火原因,写出报告。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因题干要求“把这个图中值班人员的工作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所以考生只需要解读“值班人员”工作流程即可。由流程图可知,起点为值班人员
7、部分的“开始”,“发现着火,关闭空调严禁开窗”;然后是“报告主管”,同时“大声呼救”,如果“烟雾很浓或火势很猛”,要“利用现场灭火器灭火”,或“正确、安全撤离现场”,“拨打119报警”,“尽快将火扑灭”,“消除隐患防止再次着火”;最后“分析起火原因”并“写出书面报告”。考生按照流程图自上而下的顺序表述清楚即可。5阅读漫画,说明漫画的内容和寓意。(6分)内容:_寓意:_答案内容:在现代都市社会的背景下,一双手臂捧出带着“陌生人”字样和微笑神情的一颗大大的爱心,对方拿着带有问号的放大镜,用吃惊的眼神满脸疑惑地看着,身体还本能地后仰。寓意:增强互信,利人利己,营造和谐社会。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8、。本题要求描述漫画的内容和概括漫画的寓意。描述漫画的内容要仔细观察漫画的组成部分,不要遗漏信息,表述时要忠于画面本身,客观如实叙述,不能过度发挥想象,添加画面上没有的东西,叙述时要有序。概括漫画的寓意需要:(1)找出对象;(2)思考讽刺或颂扬的原因;(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注意夸张、变形之处,有标题的,其寓意一般多是标题)(3)联系现实,由物到人。想象要合理。该漫画中,一个人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带着陌生人字样和微笑神情的爱心”,就代表不信任。因此可以总结寓意为:增强互信,利人利己,营造和谐社会。二、散文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清
9、河坊俞平伯山水是美妙的俦侣,而街市是最亲切的。我们追念某地时,山水的清音,其浮涌于灵府间的数和度量每不敌城市的喧哗。白老头儿舍不得杭州,却说“一半勾留为此湖”;可见西湖在古代诗人心中,至多也只沾了半面光。那一半儿呢?谁知道是什么!这更使我胆大,毅然于西湖以外,另写一题曰“清河坊”。我决不想描写杭州狭陋的街道和店铺,我所亟亟要显示的是淡如水的一味依恋,一种茫茫无羁泊的依恋,一种在夕阳光里,街灯影傍的依恋。我们试想:若没有飘零的游子,则西风下的黄叶,原不妨由它们哗哗自己去响着。若没有憔悴的女儿,则枯干了的红莲花瓣,何必常夹在诗集中呢?人万一没有悲欢离合,月即使有阴晴圆缺,又何为呢?怀中不曾收得美人
10、的倩影,则入画的湖山,其黯淡又将如何呢?一言蔽之,人对于万有的趣味,都从人间趣味的本身投射出来的。这基本趣味假如消失了,则大地河山及它所有的因果都落于渺茫了。离题已远,快回来吧!这儿名说是谈清河坊,实则包括北自羊坝头,南至清河坊这一条长街。中间的段落各有专名,不烦枚举。看官如住过杭州的,看到这儿早已恍然;若没到过,多说也还是不懂。杭州的热闹市街不止一条,何以独取清河坊呢?我因它竟铺石板不修马路,我认它为typical杭州街。哪怕它十分喧阗,悠悠然的闲适总归消除不了。我所经历的江南内地,都有这种可爱的空气。我在伦敦纽约虽住得不久,却已嗅得欧美名都的忙空气;若以彼例此,则藐乎小矣。杭州清河坊的闹热
11、,无事忙耳。他们越忙,我越觉得他们是真闲散。忙且如此,不忙可知非闲散而何?我与妻,还有娴小姐同走这条街的次数最多,她们常因配置些零星而去,我则瞎跑而已。若今天买的东西少,时候又早,天气又好,往往雇车到旗下营去,从繁热的人笑里,闲看湖滨的暮霭与斜阳。“微阳已是无多恋,更苦遥青着意遮。”我时时看见这诗句自己的影子。清河坊中,小孩子的油酥饺是佩弦以诗作保证的,我所以时常去买来吃。叫她们吃,她们以在路上吃为不雅而不吃,常被我一个人吃完了。油酥饺冰冷的,您想不得味吧。然而我竟常买来吃,且一顿便吃完了。您不以为诧异吗?不知佩弦读至此如何想?他不会得说:“这是我一首诗的力啊!”在这狭的长街上,不知曾经留下我
12、们多少的踪迹。可是江南的风虽小,雨却豪纵惯了的,早把这一天走过的千千人的脚迹,洗刷个干净。明日的人儿等着哩,今日的你怎能不去!话说回来,干脆了当!若我们未曾在那边徘徊,未曾在那边笑语;或者即有徘徊笑语的微痕而不曾想到去珍惜它们,则莫说区区清河坊,即十百倍的胜迹亦久不在话下了。我爱诵父亲的诗句:只缘曾系乌篷艇,野水无情亦耐看。(有删改)注佩弦:朱自清的字。6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段作者引用白居易的诗句,照应了开头“而街市是最亲切的”,引出作者写杭州不写西湖而要写“清河坊”的缘由。B文章第段作者运用了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意在说明景由情生、境因情
13、起,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道理。C文章第段中我去吃小孩子的油酥饺是因朱自清以诗作保,油酥饺虽冰冷不得味,我却因是朋友的力推而时常买来作为分享。D本文语言具有时代特色,兼有“诗家语”,但以意役辞,繁简得当,并不觉雕琢与涂饰,显示出语言的厚度与张力。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A项,“照应了开头而街市是最亲切的”错,照应了“山水是美妙的俦侣”。7杭州之景万千以西湖为著,杭州热闹街市也不止一条。作者为什么独写“清河坊”呢?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6分)答:_答案清河坊的路面铺的是石板而非马路
14、。清河坊哪怕十分喧阗,悠悠然的闲适总归消除不了,让我依恋。清河坊曾经留下我们多少的踪迹、徘徊与笑语。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题目要求答出作者独写“清河坊”的原因,解答时可通读全文,筛选出“清河坊”的特点,以及“我”对清河坊的感受,然后归纳。如文中说“我因它竟铺石板不修马路,我认它为typical杭州街”“哪怕它十分喧阗,悠悠然的闲适总归消除不了”“在这狭的长街上,不知曾经留下我们多少的踪迹”“有徘徊笑语的微痕而不曾想到去珍惜它们”,据此可总结出本题答案。8文章第段,作者引用其父亲的诗句“只缘曾系乌篷艇,野水无情亦耐看”意味悠长,请结合全文简析诗句的作用。(6分)
15、答:_答案内容上:以写因为曾经江上泛舟、水边系缆,所以水面寂寥也耐看耐寻味,与前文描写的景物与抒发的情感形成照应。结构上:收束全文。主题上:含蓄地表现本文的主题,世上胜迹有了人的足迹、情感、记忆和领悟,才不会只是一道客观存在的风景,人对于万物的趣味,都是从人间趣味的本身投射出来的。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题目所考查诗句出现在文章的结尾处,从结构上收束了全文。从内容上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只因为曾在这里泛过舟系过乌篷船,无名的水没有情感也觉得看着有味道,这就与上文对清河坊的描写形成了呼应。另外,这两句诗也是对上文“若我们未曾在那边徘徊,未曾在那边笑语;或者即有徘徊笑语的微痕而不曾想到去珍惜它们,则莫说区区清河坊,即十百倍的胜迹亦久不在话下了”的进一步揭示,有暗示主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