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礼记中说:“山川神祗,有不举祭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看绌以爵。变礼易乐者为不从,不从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为畔,畔者君讨。”这表明西周的礼乐制度 A为君主大权独揽的意识服务 B有利于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C具有威慑性与持久性的特点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和人口的控制【答案】B考点:礼乐制度。从材料“不敬者,君削以地”、“不孝者,看绌以爵”、“不从者君流”可以看出礼乐制度目的是为了维护君主的权威,从而有利于加强周王的权力,有利于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故选B。25“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
2、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由此可知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是反映君主专制的加强 影响力超过儒佛道三教被社会阶层所接受 适应市民阶层需要A B C D【答案】D考点:明清小说的影响。项材料无法体现;从材料“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可以看出项正确,项正确,从材料“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可以看出;项错误,本身说法正确,但是不是材料的中心内容。26明末清初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的思想成果在有些地方被称之为早期启蒙思想。下列能够成为批判这一论断的依据是A没有对传统政治进行根本否定 B往往从传统文化中寻找资源C与新的经济力
3、量缺乏实质性关联 D没有产生广泛的现实影响【答案】C考点:明清早期启蒙思想。明清进步思潮从实质上来说并不是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为目标的,而是能够更好地改善封建制度,是封建思想在明清时期的发展,并不是建立在新型的进步力量的基础上的,因此C项正确,故选C。27梁漱溟曾说:“从世界大交通东西密接以来,国人注意西洋文化多在有形的实用的一面,而忽于其无形的超实用的地方。虽然关涉政制制度、社会体俗的像是自由、平等、民主一类观念,后来亦经输入仍不够深刻,仍没有探到文化的根本处。”梁濑溟所说的“文化的根本处”应该指的是 A哲学思想 B商品经济 C民主制度 D科学理论【答案】A考点:西方文化的传入。材料讲的是没有深
4、入到文化的根本处,BCD项都是在近代进行了传播,但是都是属于有型的方面的内容,哲学思想并未大量的引进,故选。281906年的上海:会审公廨一个美国律师的观察一书中曾评价:“清国人对事物的判断常常受到其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也受到个性品格的局限。他们断案,不管是肯定或否定,通常都根据审案法官的感觉而定,并不重视证据与严密的逻辑推理。英国政府察觉了这个情况,这成为英国力求在清国乃至全亚洲扩张自己影响的重要原因。”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A英国蓄意寻找借口以扩大其在亚洲地区的利益与影响B中国和英国等西方国家在司法制度方面的区别C不同的文化传统是近代中西方法律制度产生差异的根源D立法和司法也应该兼顾人情与个性
5、品格【答案】B考点:近代中国与西方法律制度方面的差异。从材料“通常都根据审案法官的感觉而定,并不重视证据与严密的逻辑推理”可以看出中国并未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并且依法办事,西方特别是英国往往利用这一特点对中国进行侵略,故选B。29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记载:“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30%。1936年,生产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占工业总产值的77%。”材料反映的实质是A消费资料的工业产值比重稳步增长,生产资料的比重逐年下降B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的畸形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C民族工业在
6、20世纪3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但工业布局不合理D在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答案】D考点:民族工业。从材料的数据可以分析的出,中国近代的工业发展重工业和轻工业发展比例严重的不协调,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故选B。A项错误,说的是材料的现象,并非本质;C项错误,工业布局的问题材料并未体现;D项错误,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的情况材料也未体现。30贝尔克尔在公元前四世纪的伟大政治思想和理论一书中说,“(公元前)5世纪中,雅典曾经企图搞城邦的统一它的政策失败了,它的失败是因为它和它的盟邦同等地受到了(自治、自给的城邦神圣不可侵犯)这种思潮的妨碍。所以不能上升到一个巨大的、非城邦
7、的、联合在一种共同公民权中的国家的概念。”在此贝尔克尔力图强调A雅典统一希腊的努力由于实力弱小而失败 B希腊只有城邦概念而没有国家概念C狭隘的城邦制度成为阻碍自身发展的主要因素 D外敌入侵导致了雅典迅速走向衰落【答案】C考点:希腊城邦制度。从材料“它的失败是因为它和它的盟邦同等地受到了(自治、自给的城邦神圣不可侵犯)这种思潮的妨碍”可以看出雅典没有完成统一的主要的原因在于自身也是受到城邦制度的影响,即小国寡民,独立自治,故选C。311487年和1488年,英国议会两次专门立法,禁止领主通过圈地造成庄园内市镇消失的做法。1517年,又立法禁止领主将庄园耕地圈占后变为牧场,并规定从1517年2月以
8、后进行的此类圈地应当恢复为耕地。这说明A15、16世纪英国在经济领域实现了法制化管理B近代英国封建领主圈占土地的做法一直属于非法行为C英国的圈地行为主要受手工工场发展的推动D英国封建领主和议会之间冲突日益严重【答案】C考点:英国圈地运动。英国的圈地运动主要是因为英国当时毛纺织业的发展,手工工场兴旺,圈养绵羊成为赚钱的职业,因此英国的一些贵族进行了圈地运动,故选C。32德国学者文德尔班在哲学史教程中认为:“因为人文主义运动内在的推动力也就是对崭新的世界知识的迫切需求,此种需求最后在自然科学的建立和自然科学按原则而扩展的过程中获得了实现。”文德尔班在此揭示了A对世界的求知催生人文主义和自然科学 B
9、人文主义思想成为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C自然科学成为检验人文主义思想的标准 D人文主义与自然科学利于西方对外扩张【答案】A考点:近代人文主义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从材料“因为人文主义运动内在的推动力也就是对崭新的世界知识的迫切需求”很容易的看出近代人文主义科学产生的原因。故选A。BCD项均不是材料的主要信息。33“1962年,叶利别尔曼在真理报发表了计划利润奖金一文,史称利别尔曼建议。他认为,企业根据所接到的产量和品种的任务应当自己编制充分完整的计划,其中包括劳动生产率、工作人员数、工资、产品成本、积累、投资和新技术各个方面。为了能让企业在编制计划时能主动、积极、充分地挖掘企业的生产潜力,利别尔曼提出
10、的基本办法是加强利润刺激,采用这个办法的基本原则是:赢利率越高,奖金就越多;企业自己编制的赢利计划越高,奖金也就越多。”“利别尔曼建议”从理论上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是 A给予了企业自主权 B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C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D推动了勃列日涅夫改革【答案】C考点: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利别尔曼建议”中给企业部分权利和加强利润刺激与赫鲁晓夫的工业改革和强调物质利益相符,这冲击了斯大林体制。故选C。ABD项都不是从理论上进行的分析。34下表是19601990年间美国的阶级结构分布(%)阶级位置1960197019801990非所有者经理7.507.577.958.25监督者13.6614.8
11、615.2314.82专家经理3.874.415.065.99专家3.534.535.496.90技术工人13.4614.0812.9212.77蓝领工人44.5945.1344.0541.38所有者小资产者5.544.094.535.19雇主7.865.334.774.71结合上表数据指出美国劳动者结构的变化趋势A白领阶层的数量比例超过蓝领工人的比例 B蓝领工人数量比例没有太大变化C劳动者结构的变化反映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第三产业兴起促进白领阶层壮大【答案】A考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从材料可以看出西方二战后经理、监督者、专家等数量明显的增多,比重甚至超过了蓝领阶层,这是新中间阶层发展的
12、表现,故选A。35二战后初期,联邦主义运动在欧洲发展迅速。1946年,包括50来个联邦主义运动组织的欧洲联邦主义者联盟(1959年改名为欧洲联邦主义运动)在巴黎成立,为建立一个超国家的欧洲联邦而积极活动。战后联邦主义运动的兴起主要反映了A战后欧洲人民期望建立一个联邦国家 B欧洲人民对世界大战的深刻反思C走向统一是欧洲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D战后西欧各国积极支持联邦主义【答案】B考点:欧洲一体化进程。联邦主义运动时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努力,目的是消除各自的矛盾,反对新的战争的发生,是对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反思,故选B。AC项材料无法体现;D项说法极端化。 二、主观题: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13、问题。材料一:文献记载出处孟春“毋覆巢,毋杀”礼记月令“禁止伐木”“毋杀口虫”、“毋鹿”“毋卵”“毋焚山林”西汉四时月令韶条(20世纪90年代敦煌考古发现)“诸失火及非时烧田野者,笞五十”“非时依乡法”唐律“周礼太宰以九职任万民不独以农事为先务故因地之利,任圃以树事,任牧以畜事,任衡以山事(注:“衡”,即山衡,古代官职名,负责管理和保护山泽等资源),任虞以泽事国家承平日久,生齿日繁,凡资生养赡之源,不可不为急讲督抚大吏身任地方,所当因地制宜,及时经理俾地无遗利,民无余力”大清会典则例乾隆诏令编自陈业新中国环境史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写成寂静的春天一书,将滥用DDT等长
14、效有机杀虫剂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揭示于美国公众面前,引起美国朝野的震动,并推动全世界公众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深切关注1970年4月,由美国一些环境保护工作者和社会名流发起的一场声势空前的“地球日”运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保运动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到80年代,西方国家基本上控制了污染,普遍较好地解决了国内的环境问题。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就世界环境与发展问题共商对策,探求协调今后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法,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里约峰会正式否定了工业革命以来的那种“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传
15、统发展模式,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主张成为人们的共识,“环境与发展”则成为世界环保工作的主题。 梅雪芹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历史考察(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环境保护的主要特点。(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国家重视和加快环境保护的认识。(15分)【答案】考点:儒家思想;第三次科技革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经济。(1)考查我国古代环境保护的特点,依据材料一进行概括即可。从材料一中出处“唐律”“大清会典则例乾隆诏令”等信息可概括出以立法加强环保,封建国家重视农业的思想;从文献记载中“孟春毋覆巢,毋杀”“礼记月令”等信息可归
16、纳出受儒家礼仪文化的影响;从“周礼太宰以九职任万民不独以农事为先务故因地之利,任圃以树事,任牧以畜事,任衡以山事”可归纳出设置专门官职加强管理,根据不同地区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从“国家承平日久,生齿日繁,凡资生养赡之源,不可不为急讲”“俾地无遗利,民无余力”可归纳出提高土地利用率,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2)认识可以先依据材料二来分析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国家重视和加快环境保护的原因,从必要性和可能性两个角度来分析即刻,必要性紧扣材料二中的时代背景20世纪50年代以来,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经济全球化加速,世界联系加强,全球性的环境和生态问题突出;可能性
17、从材料二中“1970年4月,由美国一些环境保护工作者和社会名流发起的一场声势空前的“地球日”运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保运”可归纳出人们环保意识日益增强,民间环保运动的推动,从“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到80年代,西方国家基本上控制了污染”可归纳出西方各国政府主导力量的加强,从“里约峰会正式否定了工业革命以来的那种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90年代以来“新经济”的出现其次可以从材料一、二中环境保护的做法谈谈对当今我国环境保护的启示即可,如经济发展应注重和环境的协调统一;应继承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生态保护的理念;坚持
18、可持续发展等。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统计图表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上述统计图选自南京师大精品课程人文地理教材比较表一、表二,提取两项有关人口变化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答案】信息一:19世纪以前中国人口增速总体大于世界,占世界人口比重将近50%。(3分) 说明一:中国长期处在中央集权统治下,社会总体稳定,小农经济持续发展,儒家思想和多子多福观念浓厚,人口总体上稳定或持续增长。欧洲内部战争频繁,殖民扩张和战乱致使广大亚非拉地区(三角贸易等)人口增长呈原始型特征(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信息四: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人口增速大于中国。(3分)说明四:中国
19、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生育观念发生变化,发展中国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水平高,人口增长呈现出过渡型特点,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稳定。(3分)(以上任答两项信息并加以说明,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国家分裂时,战乱频繁,人口锐减,社会安定时期,人口数量上升,具体体现在战国至西汉、晋至隋朝人口急剧增长,汉末至三国、唐朝安史之乱后、明清之际等时期人口急剧下降。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了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分裂、战乱频繁破坏社会经济的发展。13世纪初,各民族政权分立,宋、金、西夏、大理等总人口增长较快,民族融合和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清初至鸦片战争前夕,人口持续增长
20、。由于清初经济政策的调整促使小农经济、农耕文明仍持续发展。中国经济总量依然庞大,但是经济总量中引领世界潮流的份额与西方有差距。考点: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国民政府以整顿税务为主,整理财政。经过1928年的“改定新约”,收回关税自主权,将均一税改为七等税率,关税收入大幅增加,1928年较1913年增长10倍,达17 914万元,1929年又提高至27 554万元,使关税占财政总收入的51%。将盐务机构纳入财政部,提高盐税,整顿盐场,1930年盐税收入达14亿元。实行统税,即对工业品出厂时征收一次性税,以后运销各地,不再征收厘金杂税,1928年首先在卷烟、面粉业中实行,19
21、31年以后,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棉纱、火柴、水泥等领域。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财政部长宋子文的积极推动下,集思广益,形成了统一全国财政方案,出台了各项整顿财政的措施。主要有:确定中央国税和省县地方税征收的两级税收系统,纠正了北洋政府时代各地军阀分割截留财税的局面;废除一些苛捐杂税,裁撤苛税多达7 100种,规定永不再增“田赋附加”,永不再立不合法的捐税;推行直接税,减少转嫁机会,推动税收公平;统一度量衡;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先设立预决算制度,但是军费一再突破预算,宋子文得罪实力派,愤而辞职,孔祥熙接任财政部长后,实施公库法,建立预算制度,成效尚佳,国库收入大增。 摘编
22、自虞宝棠国民政府与国民经济(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税务改革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一、二,简析南京国民政府整顿财政的作用。(7分)【答案】(1)国民政府逐步建立对全国的统治;(2分)战争连绵不断需要筹措军费;(2分)发起“改订新约”运动,收回关税主权;(2分)国民经济建设需要健康的经济环境。(2分)(2)调整税收,减轻人民负担,缓和社会矛盾;(2分)国家财政收入大大增加;(2分)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利于地方和国家发展;(2分)战争与派系斗争削弱了其作用。(1分)考点: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改革。(1)结合材料“经过1928年的“改定新约”,收回关税自主权”和所学知识
23、,这一时期南京国民政府逐步的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同时战争的不断地发生也使得国民政府财政紧张需要开拓税源,这些都使得南京国民政府进行了税制改革。(2)根据材料“纠正了北洋政府时代各地军阀分割截留财税的局面;废除一些苛捐杂税”可以看出这减轻了人民的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从材料“不再增“田赋附加”,永不再立不合法的捐税”也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国库收入大增”增加了财政收入。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1832年改革法案颁布时,人民曾寄以深切期望,希望他们受的种种苦难能够走部分即使不是全部得到消弥所谓改革法案无非是把权力从某一个掌权派移到另一个掌权派,而人民仍得不到任何保障。 英国
24、全国请愿书(1839年) 材料二:1830年,在法国七月革命的冲击下,英国掀起了改革运动高潮,改革的呼声响彻全国,集会游行此起彼伏。1836年一场以工人阶级为主体,以争取议会改革为中心任务的宪章运动开始,1837年“人民宪章”起草,包括如下几项要求:成年男子普选权,按照代表和人口比例合理划分选区,取消议员财产资格,代表无记名投票,议会每年改选一次。60年代,资产阶级激进派和工会联合起来,再次掀起争取议会选举改革的群众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了全民普选。(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英国宪章运动的背景。(6分)(2
25、)根据料二归纳宪章运动推动英国民主制度发展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对欧洲民主政治的影响。(9分)【答案】考点:英国的宪章运动。(1)据材料一、二“1832年改革法案颁布时,人民曾寄以深切企望.1830年,在法国七月革命的冲击下,英国掀起了改革运动高潮.60年代,资产阶级激进派和工会联合起来,再次掀起争取议会选举改革的群众运动”,即可出概括英国宪章运动的背景。(2)据材料二“.成年男子普选权,按照代表和人口比例合理划分选区,取消议员财产资格,代表无记名投票,议会每年改选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了全民普选。”即可归纳宪章运动推动英国民主制度发展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不难说明其对
26、欧洲民主政治的影响。47(15分)【20世纪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德意志放弃它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巴尔英国把海利哥兰岛让给德意志德意志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给予帮助。1890年7月1日英德关于殖民地的协定材料二:德国要求法兰西共和国把广大地区(指刚果)让出。法国放弃它在那块土地邻近区域享有的权利,而由德国控制这一区域,这将会使英国的北非与南非分离开来。德国当政人士必须明白,任何一个英国政府也不会容许在分配非洲政权上有这样大的变更!引自1911年7月14日泰晤士报(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英国对德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英国对德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27、(8分)(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有何特点?(7分)【答案】考点:三国同盟的形成。(1)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三的内容不难发现英德两国关系的变化即英国由勾结德国、反对法俄到支持法国反对德国;(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内容从中提炼出有关帝国主义国家关系的实质和变化的规律特征即可。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英两国相互勾结,支持阿古拍入侵并分裂新疆。当时,清廷出现海防、塞防之争。李鸿章认为“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左宗棠主张“若此时而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足。不独陇右堪虞,即北路科布多,乌里雅苏台等处恐亦未能晏然”,“东则海防,西则
28、塞防,二者并重”。他强调新疆的安危关系到蒙古、陕西,山西、甘肃乃至京师,必须收复;就目前形势而论,列强还不至于在沿海挑起战争,而收复新疆却是燃眉之急,即使论军饷,海防本有经常经费,而塞防经费却是极端匮乏。 一一摘编自从海防与塞防之争浅析清政府的政治决策187 5年5月,(左宗棠)奉命督办新疆军务。为7西征,不惜大肆举借外债。据学者研究,每年光利息就白白流失几十万两白银,而偿还利息的总和,可以再建立一支稍弱于北洋的舰队。左宗棠西征的目的固然值得肯定,这一点是无庸质疑的。但是世人有不同的看法,如刘坤一、谭钟麟等人说“左相亟欲收复伊犁,以竟全功,不顾东、北两路,赤非公忠体国之道也。” 一一摘编自张学
29、亮左宗棠传(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左宗棠对国防问题的认识及措施。(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左宗棠的国防措拖。(7分)【答案】(1)认识:海塞防并重;突出强调塞防的重要性;塞防军费经常化。(6分)措施:督办新疆军务并收复新疆。(2分)(2)粉碎了俄英的阴谋;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控制;(6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但耗费大量的财力,给海防造成一定不利影响。(1分)考点:左宗棠。(1)第一小问认识从材料中“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就目前形势而论,列强还不至于在沿海挑起战争,而收复新疆却是燃眉之急”“ 即使论军饷,海防本有经常经费,而塞防经费却是极端匮乏”可概括出海塞防并重,突出强调塞防的重要性,塞防军费经常化。第二小问措施从材料中“奉命督办新疆军务”联系所学知识可归纳出督办新疆军务并收复新疆。(2)评价其措施可以从影响的角度进行辩证分析,一方面收复新疆粉碎了俄英的阴谋,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控制;另一方面可结合材料“为了西征,不惜大肆举借外债。据学者研究,每年光利息就白白流失几十万两白银,可以再建立一支稍弱于北洋的舰队”分析出耗费大量的财力,给海防造成一定不利影响。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