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正定县弘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理(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65199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正定县弘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理(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河北省正定县弘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理(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河北省正定县弘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理(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河北省正定县弘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理(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河北省正定县弘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理(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河北省正定县弘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理(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河北省正定县弘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理(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河北省正定县弘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理(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河北省正定县弘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理(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河北省正定县弘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理(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河北省正定县弘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理(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河北省正定县弘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理(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河北省正定县弘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理(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河北省正定县弘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理(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河北省正定县弘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理(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河北省正定县弘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理(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河北省正定县弘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理(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河北省正定县弘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理(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河北省正定县弘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理(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河北省正定县弘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理(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河北省正定县弘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理(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4页
河北省正定县弘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理(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4页
河北省正定县弘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理(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4页
河北省正定县弘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理(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北省正定县弘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理(含解析)1. 下列反应中,是吸热反应的是A. 铁片与稀硫酸反应B.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 单质钠与水反应D. Ba(OH)28H2O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金属与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属于放热反应,选项A不符合;B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是放热反应,选项B不符合;C单质钠与水反应属于放热反应,选项C不符合;DBa(OH)28H2O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属于吸热反应,选项D符合;答案选D。2.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表述正确的是( )A. 加入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率,

2、改变了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B. 对于某可逆反应,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差C. 正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D. 压强越大,活化分子百分数越大【答案】B【解析】【详解】A、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此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故错误;B、反应的净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的差值,故正确;C、使用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化学平衡不移动,转化率不变,故错误;D、增大压强,增大单位体内活化分子个数,故错误。答案选B。3.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能量多B. 由C(石墨)C(金刚石);H+1.9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在101kP

3、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 H571.6kJmol1D. 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H57.3 kJmol1,若将含0.5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答案】D【解析】【详解】A. 硫蒸气变为硫固体时放出热量,则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能量多,A错误;B. 由C(石墨)C(金刚石);H+1.9kJmol1可知,石墨具有的能量低,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错误;C. 在101kPa时,2gH2完

4、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H2(g)+O2(g)H2O(l) H285.8kJmol1,C错误;D. 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H57.3 kJmol1,浓硫酸稀释时放出热量,则将含0.5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D正确;答案为D。【点睛】燃烧热为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释放的能量,则氢气的燃烧热为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的能量。4. 对于反应A(g)3B(g)2C(g),下列各数据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A.

5、v(A)0.01mol/(Ls)B. v(B)0.02mol/(Ls)C. v(B)0.60mol/(Lmin)D. v(C)1.00mol/(Lmin)【答案】A【解析】【详解】A. v(A)0.01mol/(Ls)转化为v(B)1.8 mol/(Lmin);B. v(B)0.02mol/(Ls)换算单位v(B)1.2 mol/(Lmin);C. v(B)0.60mol/(Lmin)D. v(C)1.00mol/(Lmin) 转化为v(B)1.5 mol/(Lmin);反应速率最快的为1.8 mol/(Lmin),答案为A。【点睛】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的快慢,需转化为同一物质、

6、相同单位后再进行数据大小的比较。5. 一定量的盐酸和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增大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A. NaOH(s)B. NaCl(s)C. CuSO4 (s)D. H2O【答案】C【解析】【分析】加快反应速率应使盐酸溶液的浓度增大或设计成原电池,因铁粉过量,如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则所加入物质不能改变酸溶液所能电离出的H+离子总物质的量。【详解】ANaOH固体能与盐酸反应,使盐酸溶液的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减小生成氢气的总量,故A错误;B氯化钠固体不影响氯化氢的浓度,反应速率不变,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故B错误;CCuSO4溶液与铁反应生成Cu,从而形成

7、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故C正确;D加入H2O使盐酸溶液的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故D错误;故答案为C。6. 对于可逆反应 2AB3(g) A2(g) 3B2(g) ; H0,下列图像正确是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可逆反应 2AB3(g) A2(g) 3B2(g)正向为吸热、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据此分析判断。【详解】A. 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因此v(正)v(逆),A项错误;B. 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AB3(g)的含量减小,

8、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时间缩短,B项错误;C. 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AB3(g)的含量增大,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AB3(g)的含量减小,C项错误;D. 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AB3(g)的含量增大,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AB3(g)的含量减小,D项正确;答案选D。7. 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人2 mol A气体和1 mol 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经2 s后达到平衡,测得C气体的浓度为0.6 mol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用物质A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L1s1用物质B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L1s

9、1平衡时物质A与B的转化率相等平衡时物质B的浓度为0.2 molL1其他条件不变,向容器中再加入1 molC气体,达到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不变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2 s后达到平衡,测得C气体的浓度为0.6 molL1,则根据方程式可知,消耗A和B的浓度分别是0.4mol/L和0.2mol/L,则A和B的反应速率分别是0.4mol/L2s0.2molL1s1和0.2mol/L2s0.1molL1s1,所以正确,不正确;由于A和B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之比是21,恰好等于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二者的转化率是相等的,正确;平衡时物质B的浓度为0.3 molL1,不正确

10、;该反应为恒温恒容体积不变的反应,为等比等效平衡,在通入1molC,为等效平衡,故体积分数不变,所以正确的答案选B。8. 题文已知:C(s)CO2(g)2CO(g) H0。该反应的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A. 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B. 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C. 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D. 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答案】A【解析】【详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该反应正反应同样是个体积增大的反应,减小压强,同样能使反应向正方向移动。答案选A。9. 在密闭容器中,反应xA(g)+yB(g)zC(g)达平衡时,A的浓度为0.5mol/L。若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

11、扩大到原来的2倍,达新平衡时A的浓度降为0.3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xy0.25mol/L,则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以此来解答。【详解】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若平衡不移动,则A的浓度变为0.25mol/L,由达到新平衡时A的浓度降为0.3mol/L0.25mol/L,则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所以x+yz,A错误;B.由上述分析可知,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错误;C.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的转化率降低,C正确;D.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

12、移动,C的物质的量减小,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增大,C的体积分数降低,D错误;故含量选项是C。【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影响因素及化学平衡计算,根据A的浓度变化判断平衡移动方向是解题关键,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利用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分析解答。10. 在1L密闭容器中,把1molA和1mol B混合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0.4molD,并测得C的平衡浓度为0.4 mol/L,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x的值为2B. A的转化率为60%C. B的平衡浓度为0.8mol/LD. D的体积分数为25%【答案】D【解析】方程式3A(g) +

13、 B(g) xC(g) + 2D(g)起始物质的量 1 mol 1 mol 0 0变化物质的量 0.6 mol 0.2 mol 0.2x mol 0.4 mol平衡物质的量 0.4 mol 0.8 mol 0.2x mol 0.4 mol根据平衡时C的浓度可知,x=2,A项正确;由转化率的定义等,A的转化率为60%,B项正确;根据三段式可知平衡时,B的平衡浓度为0.8 mol/L,C项正确;D的体积分数为:,D项错误。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B. 汽车尾气的催化转化装置可将尾气中的NO和CO等有害气体快速地转化为N2和CO2,其原因

14、是催化剂可增大NO和CO反应的活化能C. 在“反应热的测量实验”中测定反应后温度的操作方法:将量筒中的NaOH溶液经玻璃棒引流缓缓倒入盛有盐酸的简易量热计中,立即盖上盖板,并用环形玻璃搅拌棒不断搅拌,准确读出并记录反应体系的最高温度D. 研制性能优良的催化剂既可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又能起到很好的节能效果【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A错误;B.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B错误;C.“反应热的测量实验”中测定反应后温度时,反应物应快速混合,以减少热量散失,C错误;D.催化剂能够

15、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快速反应,所以优良的催化剂既可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又能起到很好的节能效果,故D正确;答案选D。12. 下列措施或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颜色逐渐变浅B. H2、I2、HI平衡混合气缩小体积加压后颜色变深C. 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SO2在催化氧化时条件控制为常压,而不是高压D. 工业上合成氨气时温度选择450左右,而不是常温【答案】A【解析】【详解】A、氯水中存在Cl2+H2OHCl+HClO,次氯酸见光易分解,次氯酸浓度减小,平衡向右移动,氯气的浓度减小,氯水颜色变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A正确;B、H2(g)+I2(g)2

16、HI(g)是可逆反应,增大压强I2的浓度增大,颜色加深,但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故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B错误;C、增大压强对SO2的转化率影响不大,反而会增大成本,所以通常采取采用常压而不是高压,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错误;D、该温度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大,有利于增大反应速率,提高产量,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D错误。答案选A。13. 下列四种NaHCO3溶液分别加入到四个盛有10mL 2 molL-1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mL,则反应最快的是A. 1020mL 3 molL-1的NaHCO3溶液B. 2030mL 2 molL-1的NaHCO3溶液C. 2

17、010mL 4 molL-1的NaHCO3溶液D. 1010mL 2 molL-1的NaHCO3溶液【答案】B【解析】【详解】A、20mL3 molL-1的NaHCO3溶液,稀释到50mL时浓度为1.2molL-1;B、30mL2molL-1的碳酸氢钠溶液,稀释到50mL时浓度为1.2molL-1;C、10mL4molL-1的碳酸氢钠溶液,稀释到50mL时浓度为0.8molL-1;D、10mL2molL-1的碳酸氢钠溶液,稀释到50mL时浓度为0.4molL-1,A和B中浓度最大,但B的温度高,所以反应速率最大的是B。答案选B。14. 某一可逆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使

18、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 恒压下充入稀有气体B. 减小反应容器的体积C. 升高反应温度D. 分离出生成物【答案】D【解析】【详解】A、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若不变,恒压下充入稀有气体,减小压强,平衡不移动,A错误;B、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若不变,减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B错误;C、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正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C错误;D、分离出生成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正确。答案选D。15. 已知反应:2NO2(红棕色)N2O4(无色)H0。将一定量的NO2充入注射器中后封口,下图是在拉伸和压缩注射器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

19、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点的操作是拉伸注射器B. d点:v(正) v(逆)C. c点与a点相比,c(NO2)增大,c(N2O4)减小D. 若不忽略体系温度变化,且没有能量损失,则T(b)T(c)【答案】B【解析】【详解】A、b点后透光率突然降低,说明颜色变深,b点的操作应该是压缩注射器,A错误;B、d 点突然降低,说明颜色变深,平衡逆向移动,v(正) v(逆),B正确;C、c点是a点后的新平衡,由于b点的操作应该是压缩注射器,所以c(NO2)增大,c(N2O4)增大,C错误;D、压缩注射器,压强变大,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T(b)c,如果B为液体或固体,则有ac,故错误;B、

20、若B为固体或液体,增加B为量,平衡不移动,故错误;C、缩小体积,压强增大,气体的浓度增大,但B状态为定,若为液体或固体,浓度不变,故错误;D、此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均摩尔质量需要看B的状态,因此无法确定,故正确。18. 将1mol CO和1mol H2O(g)充入某固定容积的反应器中,在某条件下达到平衡:CO(g)+H2O(g)CO2(g)+H2(g),此时有的CO转化为CO2,在相同条件下,若将1molCO2、1molH2和1molH2O(g)充入同一反应容中,当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可能为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用极限

21、法分析:当充入1molCO2、1molH2和1molH2O(g),假设不反应,CO2的体积分数为;根据等效平衡规律,充入1molCO2、1molH2和1molH2O,相当于加入1molCO和2molH2O(g),和题干条件相比,相当于多加入1molH2O(g),CO的转化率增大,假设CO也有转化为CO2,则CO2的体积分数=,所以CO2的体积分数介于和之间,故B正确;故选B。19. 有一化学平衡:mA(g)nB(g)pC(g)qD(g)(如图)表示的是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分析图中曲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正反应吸热:mnpqC. 正反应放热:mnpqD. 正反应放热:mnpq【答案

22、】B【解析】【详解】由图可知,压强相同时,温度越高A的转化率越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作垂直横轴的线,由图可知,温度相同,压强越大A的转化率越大,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即m+np+q,故选B。20. 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s)2B(g) C(g)D(g) 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混合气体的压强 混合气体的密度B的物质的量浓度 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v(C)与v(D)的比值 混合气体总质量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A(s)2B

23、(g) C(g)D(g),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压强为恒量,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时,不一定平衡,故不选;,混合气体在质量是变量,故密度是变量,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时,一定平衡,故选;根据平衡定义,B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时,一定平衡,故选;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是恒量,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不一定平衡,故不选;,气体质量为变量、气体物质的量不变,则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变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一定平衡,故选;,v(C)与v(D)的比值不能说明反应进行的方向,也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不选;混合气体总质量是变量,气体总质量不变时,一定平衡,故选;综上所述,符合题意,故A正

24、确。21. 温度为T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PCl5,反应PCl5(g)PCl3(g)+Cl2(g)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s050150250350n(PCl3)/mol00.160.190.200.20A. 反应在前50s的平均速率为v(PCl3)=0.0032molL1s1B.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molL1,则反应H0C. 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PCl5、0.20molPCl3和0.20molCl2,达到平衡前v(正)v(逆)D. 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

25、入2.0molPCl3、2.0molCl2,达到平衡时,PCl5的转化率大于20%【答案】C【解析】【详解】A由表中数据可知50s内,n(PCl3)=0.16mol,v(PCl3)=0.0016mol/(Ls),选项A错误;B由表中数据可知,平衡时n(PCl3)=0.2mol,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 mol/L,则n(PCl3)=0.11 mol/L2L=0.22mol,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HO,选项B错误;C对于可逆反应:所以平衡常数K=0.025,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mol PCl5、0. 2 mol PCl3和0. 2 mo

26、l Cl2,起始时PCl5的浓度为0.5mol/L、PCl3的浓度为0.1mol/L、Cl2的浓度为0.1mol/L,浓度商Qc=0.02,QcK,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达平衡前v(正)v(逆),选项C正确;D等效为起始加入2.0molPCl5,与原平衡相比,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的PCl5转化率较原平衡低,故平衡时PCl3的物质的量小于0.4mol,即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PCl3和2.0 mol 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物质的量小于0.4mol,参加反应的PCl3的物质的量大于1.6mol,故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高于100%=8

27、0%,相对而言PCl5的转化率小于20%,选项D错误;答案选C22.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aX(g)bY(g)nW(g)HQ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曲线图:其中(W)表示W在反应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t表示反应时间。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分析可能正确的是( )A. 图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1P2,nabB. 图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1T2,Q0C. 图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2P1,abnD. 图可能是在同温同压下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2使用的催化剂效果好【答案】C【解析】【详解】A项、图若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由图可知,先达

28、到平衡的P1大于P2,增大压强,(W)不变,说明平衡不移动,则n=a+b,故A错误;B项、图若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由图可知,先达到平衡的T1大于T2,升高温度,(W)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H0,故B错误;C项、图若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由图可知,先达到平衡的P2大于P1,增大压强,(W)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a+bn,故C正确;D项、图若是在同温同压下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先达到平衡的1使用的催化剂效果好,故D错误;故选C。【点睛】注意依据先拐先平,可以确定温度(压强)的高低或是否使用催化剂,再根据物质的含量变化和勒夏特列原理推导平衡的移动方向是解答关键。23. N2和

29、H2合成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 N2(g)3H2(g)2NH3(l) H2(a-b-c)kJ/molB. N2(g)3H2(g)2NH3(g) H2(b-a)kJ/molC. 1/2 N2(g)3/2H2(g)NH3(l) H(bc-a)kJ/molD. 1/2 N2(g)3/2H2(g)NH3(g) H(ab)kJ/mol【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图像,molN2(g)+molH2(g)的能量比1molNH3(g)的能量大(b-a)kJ,因此N2(g)+H2(g)=NH3(g) H=(a-b)kJ/mol,而1mol的NH3(g)转化为1mol的NH3

30、(l)放出的热量为ckJ,所以有:N2(g)+H2(g)=NH3(l) H=(a-b-c)kJ/mol,即:N2(g)+3H2(g)=2NH3(1) H=2(a-b-c)kJmol-1,故选A。24. 已知:2C(s)+O2(g)2CO(q)H=221.0kJ/mol2H2(q)+O2(q)2H2O(g)H=483.6kJ/mol,则制备水煤气的反应C(s)+H2O(g)CO(g)+H2(g)的H为( )A. 262.6kJ/molB. 131.3kJ/molC. 352.3kJ/molD. +131.3kJ/mol【答案】D【解析】【详解】:2C(s)+O2(g)2CO(q)H=221.0k

31、J/mol2H2(q)+O2(q)2H2O(g)H=483.6kJ/mol,依据盖斯定律得到 C(s)+H2O(g)=CO(g)+H2(g)H=+131.3kJmol1;故选:D。25. 下列有关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 风能是人类通过风车等工具获取的能源,但属于一次能源B. 在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时代,核能、太阳能、氢能将成为主要能源C. 月球土壤中含有丰富的质量数为3的氦,它可作为未来核能的重要原料D. 原电池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所以由原电池提供的电能是一次能源【答案】D【解析】【详解】A.风能是直接从自然界中取得的能源,属于一次能源;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随着时代的发展,化石能源

32、逐渐枯竭,所以新能源时代污染小的核能、太阳能、氢能将成为主要能源,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化石能源逐渐枯竭,所以新能源时代污染小的核能、太阳能、氢能将成为主要能源,而质量数为3的氦,可以作为核燃料,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原电池提供的电能是由化学能转化而得到的,不是直接获得的,属于二次能源,D项错误,符合题意; 本题答案选D。26. 100mL 0.50mol/L盐酸与110mL0.55mol/LNaOH溶液在图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3)按

33、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原因是_。(4)实验中改用80mL0.50mol/L盐酸跟8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填“相等”“不相等”)。(5)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1。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序号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120.020.223.2220.220.423.4320.320.525.6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6)_(填“能”或

34、“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答案】 (1). 环形玻璃搅拌棒 (2). 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 偏小 (4). 大小烧杯杯口不相平,使热量散失较多 (5). 不相等 (6). -54.4kJ/mol (7). 不能【解析】【分析】用强酸、强碱的稀溶液测定中和热,取用一定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多次实验,测定反应前后的温度,计算出温度变化,再根据公式进行计算中和热。【详解】(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环形玻璃搅拌棒;(2)在大小烧杯间填满碎塑料泡沫(或碎纸条)使小烧杯口与大烧杯口相平,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保

35、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3)装置图中,大小烧杯杯口不相平,使热量散失较多,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偏小;(4)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若用改用80 mL 0.50 mol/L盐酸跟80 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偏高,则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不相等;(5)溶液混合前后的平均温度差为,第三组的平均温差误差较大,应舍弃,故溶液混合前后的平均温度差为,故;(6)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故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27.

36、 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_;(2)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_;(3)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答两种);(4)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实验混合溶液ABCDEF4molL1H2SO4/mL30V1V2V3V4V5饱和CuSO4溶液/mL00.52.55V620H2O/mLV7V8V9V10

37、100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_,V6_,V7_,V9_;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_。【答案】 (1). Zn+CuSO4=ZnSO4+Cu、Zn+H2SO4=ZnSO4+H2 (2). 锌为活泼金属,加入硫酸铜,发生Zn+CuSO4=ZnSO4+Cu,置换出铜,与锌形成原电池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3). 升高反应温度、适当增加硫酸的浓度、增加锌粒的表面积等 (4). 30mL (5). 10mL (6). 20mL (7). 17.5

38、mL (8). 因为锌会先与硫酸铜反应,直至硫酸铜反应完才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硫酸铜量较多时,反应时间较长,而且生成的铜会附着在锌片上,会阻碍锌片与硫酸继续反应,氢气生成速率下降【解析】【分析】锌较活泼,可与硫酸铜、硫酸等发生置换反应;硫酸铜溶液加快氢气生成的速率,原因是形成原电池反应;结合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为保证实验有对比性,只能逐渐改变一个变量分析,CuSO4溶液体积逐渐增多,故H2SO4的量应相等均为30mL,水的量减小,但每组实验中CuSO4与水的体积之和应相等;生成的单质Cu会沉积在Zn的表面,影响了反应速率,据此分析。【详解】(1)因为Cu2+的氧化性比

39、H+的强,所以加入硫酸铜,Zn先跟硫酸铜反应,反应完后再与酸反应,反应的有关方程式为Zn+CuSO4=ZnSO4+Cu、Zn+H2SO4=ZnSO4+H2;(2)锌为活泼金属,加入硫酸铜,发生Zn+CuSO4=ZnSO4+Cu,置换出铜,与锌形成原电池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加快;(3)对于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有浓度、温度、催化剂以及固体表面积大小等,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升高反应温度、适当增加硫酸的浓度、增加锌粒的表面积等;(4)要对比试验效果,那么除了反应物质的量不一样以外,要保证其它条件相同,而且是探究硫酸铜量的影响,那么每组硫酸的量要保持相同,六组

40、反应的总体积也应该相同A组中硫酸为30mL,那么其它组硫酸量也都为30mL。而硫酸铜溶液和水的总量应相同,F组中硫酸铜20mL,水为0,那么总量为20mL,所以V6=10mL,V720mL,V9=17.5mL,V1=30mL;因为锌会先与硫酸铜反应,直至硫酸铜反应完才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硫酸铜量较多时,反应时间较长,而且生成的铜会附着在锌片上,会阻碍锌片与硫酸继续反应,氢气生成速率下降。28. 按要求书写热化学方程式:(1)已知稀溶液中,1molH2SO4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114.6kJ热量,写出表示H2SO4与NaOH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2)在25、101kPa下,

41、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CH3COOH(l)2O2(g)2CO2(g)2H2O(l)H1870.3kJ/molC(s)O2(g)CO2(g)H2393.5kJ/molH2(g)O2(g)H2O(l)H3285.8kJ/mol写出由C(s)、H2(g)和O2(g)化合生成CH3COOH(l)的热化学方程式_(4)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 (1). H2SO4(aq)NaOH(

42、aq)= Na2SO4(aq)H2O(l) H57.3 kJ/mol (2). CH3OH(l)O2(g)=CO2(g)2H2O(l) H725.76kJ/mol (3). 2C(s)2H2(g)O2(g)=CH3COOH(l) H=488.3kJ/mol (4). N2(g)+3H2(g)2NH3(g)H=-92kJ/mol【解析】【详解】(1)中和热是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即表示H2SO4与NaOH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SO4(aq)NaOH(aq)= Na2SO4(aq)H2O(l) H57.3 kJ/mol;(2)利用H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燃烧1g甲醇放热22.68

43、kJ,得出燃烧1mol甲醇放出的热量为22.68kJ =725.76kJ,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O2(g)=CO2(g)2H2O(l) H725.76kJ/mol;(3)已知:CH3COOH(l)2O2(g)2CO2(g)2H2O(l) H1870.3kJ/molC(s)O2(g)CO2(g) H2393.5kJ/molH2(g)O2(g)H2O(l) H3285.8kJ/mol根据盖斯定律,由22得出:2C(s)2H2(g)O2(g)=CH3COOH(l) H=H22H32H1=488.3kJ/mol;(4)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

44、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反应为N2+3H22NH3;反应焓变H=拆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946kJ/mol+3436kJ/mol-6391kJ/mol=-92kJ/mol;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kJ/mol。29. 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1)从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_,Y的转化率为_。(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10s后的某一时刻(t1)改变了外界条件,其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

45、所示。则下列说法符合该图像的是_。At1时刻,增大了X的浓度 Bt1时刻,缩小了容器体积Ct1时刻,升高了体系温度 Dt1时刻,使用了催化剂【答案】 (1). 0.079mol/(Ls) (2). 0.395mol/L (3). 79% (4). X(g)+Y(g)2Z(g) (5). BD【解析】【分析】由图可知,X、Y为反应物,Z为生成物,X、Y、Z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00.41)mol:(1.000.21)mol:(1.580)mol=1:1: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2Z(g),该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不变反应。【详解】(1)由图像可知,从反应开始到10 s,反应生成

46、Z的物质的量为1.58mol,2L容器中Z浓度增加的量为=0.79mol/L,则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79mol/(Ls);X的物质的量减少了(1.200.41)mol=0.79mol,2L容器中X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395mol/L;Y的起始物质的量为1.00mol,反应消耗Y的物质的量为(1.000.21)mol=0.79mol,则Y的转化率为100%=79%,故答案为0.079mol/(Ls);0.395mol/L;79%;(2)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等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由图可知,X、Y为反应物,Z为生成物,X、Y、Z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00.41)mol

47、:(1.000.21)mol:(1.580)mol=1:1: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2Z(g),故答案为X(g)+Y(g)2Z(g);(3)由反应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不变反应,由图可知,改变反应条件,反应速率加快,但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化学平衡不移动,则改变的条件可能为缩小容器的容积增大压强或加入合适的催化剂,BD正确,故答案为BD。【点睛】由图确定反应改变的条件能够使反应速率加快,平衡不移动,结合方程式的特征确定改变条件为增大压强或使用合适催化剂是解答关键,也是易错点。30. 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水煤气(CO、H2)合成二甲醚是工业上的常用方法,该方

48、法由以下几步组成:2H2(g)+CO(g)CH3OH(g)H=90.0kJmol12CH3OH(g)CH3OCH3(g)+H2O(g)H=24.5kJmol1CO(g)+H2O(g)CO2(g)+H2(g)H=41.1kJmol1(1)反应的S_0(填“”、“”或“=”)在_(填“较高”或“较低”)温度下该反应自发进行(2)在250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事实可以作为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填选项字母)A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BCO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CH2O与CO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1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保持不变(3)当合成气中CO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恒定时,温度、压强对CO转化率的影响

49、如图1所示图1中A点的v(逆)_B点的v(正)(填“”、“”或“=”),说明理由_实际工业生产中该合成反应的条件为500、4MPa请回答采用500的可能原因_(4)一定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水蒸气的转化率与的关系如图2:计算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在图2中作出一氧化碳的转化率与的曲线_。【答案】 (1). (2). 较低 (3). BC (4). (5). B点对应的温度和压强都比A点高,温度升高,或压强增大,都会加快反应速率 (6). 500时一氧化碳转化率较大,反应速率也较快。若温度过高,一氧化碳转化率降低,若温度过低,反应速率太慢 (7). 1 (8). 【解析】【分析】(1)

50、根据G=H-TS判断;(2)根据“变量不变达平衡”进行判断;(3)B点对应的温度和压强都比A点高,温度升高,或压强增大,都会加快反应速率;(4)根据化学平衡常数概念写K;根据三段式进行分析;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代入K计算。【详解】(1)反应2H2(g)+CO(g) CH3OH(g) H= 90.0 kJmol-1为熵减的放热反应,S0,根据GHTS0可知,在较低的温度下该反应自发进行;(2)反应CO(g)+H2O(g) CO2(g)+H2(g) H= -41.1 kJmol-1,A该反应气体的总质量和总体积不变,故气体密度一直保持不变,所以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不能

51、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选项A错误;B反应若达平衡,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均不再发生改变,所以当CO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选项B正确;CH2O的生成速率是指逆反应速率,CO2的生成速率是指正反应速率,比值为11,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选项C正确;D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保持不变,所以不能作为判断平衡状态的标志,选项D错误;答案选BC;(3)由图可知,B点对应的温度和压强都比A点高,温度升高,或压强增大,都会加快反应速率,所以A点的v(逆)B点的v(正);实际工业生产中该合成反应的条件为500、4MPa,因为500时一氧化碳转化率较大,反应速率也较快;若温度过高,一氧化碳转化率降低,若温度过低,反应速率太慢;若压强过高,对设备的要求较高,成本较高,压强过低,反应速率太慢;(4)由图可知,当水蒸气的转化率是50%时,=1,说明H2O和CO起始量相同,假设起始浓度均为1mol/L,根据反应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1;由图可知越大,水蒸气的转化率越小,由平衡移动原理可知,增加水蒸气的量,水蒸气的转化率变小,CO的转化率变大,因为CO和H2O的化学计量数相同,所以=1时,CO的转化率也是50%,作出一氧化碳的转化率与的曲线如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