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届新课标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检测: 第18讲 史观史论及史学研究(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64233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新课标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检测: 第18讲 史观史论及史学研究(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届新课标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检测: 第18讲 史观史论及史学研究(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届新课标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检测: 第18讲 史观史论及史学研究(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届新课标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检测: 第18讲 史观史论及史学研究(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届新课标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检测: 第18讲 史观史论及史学研究(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17届新课标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检测: 第18讲 史观史论及史学研究(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17届新课标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检测: 第18讲 史观史论及史学研究(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五部分 特色专题第18讲 史观史论及史学研究(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6安徽宿州模拟)有史学家指出,关于当今世界发展模式,从不同的观察视角看,有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和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有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转型的市场经济模式、落后的市场经济模式;有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有英美模式、莱茵模式、转型国家模式、东亚模式、拉美模式等。材料体现出当代文明的发展趋势是()A多元文明模式同时并存B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一统天下C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曲折前进D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是方

2、向解析:文明史观,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横向上,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和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根据材料“有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和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有英美模式、莱茵模式、转型国家模式、东亚模式、拉美模式”,可知其强调文明的多样性,选择A项符合题意。答案:A2十七至十九世纪,中西方在多个领域的差距拉大了,如果以文明史观的角度观察的话,下列哪一项是不能成立的()A经济总量B社会形态C政治体制 D产业类型解析:18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开始工业革命,而这之前,中国农耕经济发达,经济总量高于西方,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1719世纪中国处于封建社

3、会,而西方逐渐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中西差距拉大,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719世纪中国政治体制仍是君主专制,而西方向民主政治过渡,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719世纪中国手工业生产,而西方逐渐从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过渡,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A3(2016重庆名校联考)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了理性主义新时代的兴起”。该材料用了何种史观解读美洲被发现的意义()A全球史观 B社会史观C革命史观 D现代化史观解析:现代化史观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是历史的纵向发展,材料“中世纪的衰落新时代的兴起”体现了这层意思,故D项正确。答案:D4我国学者在研究“全

4、球化与第三世界”问题时,提出了下列不同观点。 房宁 “利益损害说” 世界潮流中的国家利益,载北京青年报1996年7月 俞可平 “机遇说” 全球化的悖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吴易风 “有利有弊说” 全球化的二重性,载当代思潮2000年第6期 这说明()(导学号57300076)A只有“有利有弊说”具有合理性B研究视角不同会形成历史观点差异C时代不同会制约对历史真相的认识D研究者的身份会影响历史结论解析: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对第三世界有利也有弊,但利大于弊,故A项错误;上表不同观点是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形成的不同历史观点,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时代不同,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研究者的身份,故

5、D项错误。答案:B5以龙某为代表的学者提出“战争,并没有胜利者”,交战双方的搏杀与暴力最终都没有胜利者而变得毫无意义。而一些学者认为这是一种“炮灰史观”的催眠术,让失败和胜利者并排站。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两者都以人道主义眼光审视战争B分别代表了史学界的“眼光”下移与上移C前者的史观遮蔽了战争的性质D后者的史观承认战争失败者的价值解析:根据材料“龙应台为代表的学者提出战争,并没有胜利者”可知龙应台的战争史观抹杀了胜利者的历史贡献,遮蔽了战争的性质,故C项正确。答案:C6有专家认为,“中国梦”概念能够揭示出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遭遇后的必然结果。中国的现代化注定了既是世界现代化的一部分,又是非常特

6、殊的一部分,因为它的历史起点不是西方现代化的起点。这一观点体现的主要史观包括()(导学号57300077)文明史观 全球史观 现代化史观 革命史观A BC D解析:材料中“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遭遇后”表明是两种文明相遇,故正确;依据材料中“中国的现代化注定了既是世界现代化的一部分”的信息可知,这是站在世界整体与部分的角度看问题,故正确;材料中反复出现的“现代化”表明了现代化的视角,故正确;材料中“中国梦”可理解成今天的建设与发展,没有涉及近现代中国革命,故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答案:A7(2016广东惠州三模)通过古代“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的中国瓷器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适合不同阶层人们使用;

7、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高产作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材料主要验证了丝绸之路在()A社会史观下人民生活更加丰富B近代化史观下中国社会日益进步C整体史观下世界联系日益密切D文明史观下不同文明间激烈碰撞解析:材料重点强调的是在丝绸之路的影响下中国与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突出了社会史观下人们生活更加丰富,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近代化,故B项错误;材料虽然提到了通过丝绸之路各地之间加强了联系,但强调的重点并不在于各地联系的加强,而在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各种文明之间的激烈碰撞,故D项错误。答案:A8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

8、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研究中国牛耕技术的发展情况时,不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A汉代画像砖上绘有二牛一人耕地的场景B近代考古发现,春秋晚期的古墓葬中已有铁犁等多种铁器出现C齐民要术写道:“赵过始为牛耕”D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认为曲辕犁是古代牛耕技术成熟的标志解析:当代的历史教材得出“曲辕犁是古代牛耕技术成熟的标志”的结论,是今天的历史学家运用古人的史料做了大量研究之后得出的诠释,属于史论,不是第一手史料,故D项正确。答案:D9(2016豫晋冀调研)关于鸦片战争,近代史主流观点认为,鸦片战

9、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自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从整个清朝历史看,鸦片战争发生于道光二十年的晚清时代,它又是清史的有机组成部分。材料意在说明()A应对鸦片战争进行辩证分析B清史鸦片战争观是错误的C应从不同角度看待历史事件D不同史观必得出不同结论解析:材料讨论鸦片战争是属于近代史,还是清史,未涉及对战争本身“进行辩证分析”,故A项错误;材料已表明“又是清史的有机组成部分”,故B项错误;讨论鸦片战争是属于近代史还是清史,都要言之有据,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出了认识角度的问题,并未体现不同史观,故D项错误。答案:C10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

10、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解析:B项和C项违背了全面性;D项违背了逻辑性。答案:A11(2016四川德阳模拟)白寿彝先生曾说,“史学创新只能如哥伦布的发现新大陆,而不能如瓦特的发明蒸汽机”。白寿彝先生意在强调()A历史解释重在自由发挥B历史研究要充分占有资料C历史研究需要学以致用D历史解释要尊重材料本意解析:白寿彝先生认为史学创新的原则只能基于史实的新发现而不是发明,故而历史解释应当尊重材料本意而不是任意曲解史料,故D项正确。答案:D12(2016福建漳州质检)中国历史不乏

11、分裂的时期,但政治上的分裂往往经由文化上的一致以及经济上的互通,还会修补成为一体。这反映了古代中国()A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社会演变规律B功能互补、紧密凝聚的多重复合特征C厌恶离乱、人心思定的民族文化诉求D分则两害、合则两利的历史发展认知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政治分裂,通过文化和经济可以修补,不是反映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必然规律,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出中国古代封建体制下,经济、文化与政治的互补关系,故B项正确;材料不仅体现了民族文化诉求,还有经济的作用,故C项错误;分则两害、合则两利是对两个事物之间关系的表述,故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13(20分)(2016广东

12、佛山模拟)历史学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 材料一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他对皇帝、宗室贵族、外戚和官僚在政治方面的残暴行为,生活方面的奢侈腐朽,有所揭露。他为陈胜、吴广作“世家”为古代、当代的著名学者、医者、商贾以及其他各行各个阶层的代表人物立传,又对天文、历法、礼乐、水利、经济、少数民族,以专章论述。比较具体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前期正在形成的多民族国家的面貌。史记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据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等整理材料二希罗多德说:“我的责任是报道人们所说的一切,但我自己不一

13、定就相信这些全是真实的。我的这项声明适用于我的全部著作。”公元前五世纪时,他写成著名的历史(亦称希波战争史)。在他看来,希波战争实际上就是雅典的民主政治与波斯的独裁政治之间的战争:雅典之所以击败波斯帝国,主要就是因为雅典的公民享有民主和自由,而波斯则是一个专制国家。他以纯粹人性化的术语阐释了这场战争和它的影响,他坚决反对任何天神干涉人类事务的想法。在他看来,男人和女人的命运不论好坏,都是完全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的。 据美贝内特希尔等西方社会史等整理材料三于今日泰西通行诸学科中,为中国所固有者,惟史学。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今日欧洲民族主义所以发达,列国所

14、以日进文明,史学之功居其半焉我国兹学之盛如彼,而其现象如此,则又何也吾推其病源,有四端焉。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曰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三曰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四曰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缘此四蔽,复生二病。其一,能铺叙而不能别裁其二,能因袭而不能创作合此六弊,其所贻读者之恶果,厥有三端:一曰难读,二曰难别择,三曰无感触。 呜呼,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万事,惟此为大。 梁启超新史学 (1902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司马迁和希罗多德在史学观方面的共同点。 (6分)(2)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能否据此判断历史学等同于文学艺术?为什么? (8分)(3)根据材料

15、三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梁启超批判旧史学的认识。(6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二的信息概括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判断,根据常识,历史学不能等同于文学艺术;第二小问理由,第一要解释鲁迅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出发点,第二要阐明文学想象和历史想象的不同,最后要点明历史叙述中不能使用夸张、虚构等文学手段。 第(3)问,注意材料的时间1902年,梁启超批判旧史学,目的是批判专制;联系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再联系1898年百日维新的失败,可见梁启超学西方已从制度过渡到思想;材料中梁启超对旧史学全盘否定,这不利于中国史学的继承发展。答案:(1)共同点:反对残暴和专制,坚持人本主义

16、,具有求真和批判精神。(2)判断:不能。 理由:司马迁据史料复原历史场景,鲁迅有此评价。但它与文学艺术的想象思维不同,历史想象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恢复历史的真相为目的。不可在叙事中运用夸张、虚构等文学手段。 (3)认识:梁启超借批判旧史学把矛头指向封建专制,是为唤起民众的爱国心。甲午战败后民族救亡图存遭遇挫折,梁启超认识到史学的重大作用,学习西方由制度层面深入到思想文化层面。但他全盘否定旧史学,在近代中国思想界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中国史学的创新。14(20分)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

17、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欧洲文化史材料二(清末)旧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今试任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服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盖恒十而八九也。饮冰室合集材料三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6分)(2)材料二中的“旧工业”指什么?简要说明其衰落与工业革命的历史联系。(6分)(3)材料三中莎拉发现的现象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无法想象的,为什么?中国产品后来大量进入普通美国家庭的历史原因有哪些?(8分)答案:(1)新航路开辟;以西班牙为代表的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殖民贸易和掠夺);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2)传统手工业。英法等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国家;对外扩张,中国遭到侵略;采用机器大生产的洋货物美价廉,涌入中国,传统手工业受到严重冲击。(3)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处于冷战时期,中美两国彼此敌对;中国经济相对落后。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中国改革开放,成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