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103KB ,
资源ID:86416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6416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单元限时集训 6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单元限时集训 6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WORD版含解析.doc

1、单元限时集训(六)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起土、翻土农具仍以木锸、木锄为主。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耕牛的极度缺少B精耕细作的需要C冶铁技术的落后D小农经济的局限性D本题考查小农经济的局限性。汉代承平时期耕牛并不缺少,极度缺少是在秦汉大规模战乱之际,故A项错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是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与材料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就已取得重大突破,故C项错误;小农经济的落后封闭导致农具更新速度慢,使古代先进的科技

2、成果很难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故D项正确。2下图是关于秦汉时期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图。该图客观上反映了该时期()A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B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C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D铁器已得到全面推广A本题考查秦汉时期农业的生产方式。材料铁农具包含掘土工具、刨土工具、耕田工具,体现了秦汉时期农业生产精耕细作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铁农具的数量而不是铁农具的来源,故B项错误;材料仅仅反映了铁器生产中农具的状况而没有反映其他铁器的情况,故C项错误;据材料铁制农具的数量结合秦汉大一统,疆域辽阔,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相关知识可知,铁器没有得到全面推广,故D项错误。3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

3、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家庭人口项目数量(单位:钱)5人收入粮食8 500支出赋役2 989日常开支7 950该表信息主要反映出西汉()A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B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C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D小农经济具有局限性D本题考查西汉时期小农经济的局限性。材料未涉及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特点,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生活支出仅仅是针对农民阶级而言,并不能直接推断出整个西汉社会生活成本居高不下,故C项错误;根据这份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可知,西汉时期农民阶级的收支状况是入不敷出的,其根源在于小农经济较为低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故D项正确。4北宋初期,

4、佃户要迁徙必须由地主书写文字凭证。宋仁宗时规定,佃户迁徙无须地主开具证明,收获完毕,结清账目便可离开,地主不得无理阻拦。这一变化有利于()A地主与佃户之间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B地主与佃户之间实现平等C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完全解除D缓和地主对农民的土地兼并A本题考查宋代租佃制。由题中“宋仁宗时规定,佃户迁徙无须地主开具证明,收获完毕,结清账目便可离开”可知,佃户要离开地主,只要收获完毕,结清账目,这样地主就不可以阻拦了,而地主若想佃户继续承租,或招到新佃户,则不得不改善租佃条件,这有利于他们之间形成相互依存关系,故选A项;地主和佃户之间不可能平行,故B项错误;C项“完全解除”说法错误,故排除;

5、D项与题意无关,故排除。5宋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尤其以田产交易规定最为详细,史称“官中条令,惟交易一事最为详备”。这表明宋代()A土地买卖缓和了社会矛盾B政府强化了租佃剥削关系C经济立法形成了完善体系D土地私有化的程度提高D本题考查宋代土地兼并。材料反映的是田产交易法令详细,但政府允许土地买卖便会促进土地兼并,进而加剧社会矛盾,故A项错误;租佃关系是指农民租种地主土地,与材料中反映的“田产交易规定最为详细”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虽然体现了经济立法活跃,但反映不出宋代经济立法形成了完善体系,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宋朝对田产交易规定最为详细”可知,当时土地买卖现象频繁,土地私有化程度提高,故D项正

6、确。6唐朝时已出现白瓷,邢窑白瓷名满天下。据文献记载,古代烧制白瓷,必先用磁石在釉水中搅动,吸走铁屑,这样烧制出的白瓷才不会有黑斑,这种方法开创了现代磁法选矿的先河。这表明()A中国古代科技推动手工业发展B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C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D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A材料中提到唐代白瓷烧制过程中的某项具体方法,即“利用磁石的吸附功能,减少釉水中含有的铁屑,这样烧制出的白瓷才不会有黑斑”,即科技推动手工业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南方的青瓷,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在世界的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叙述白瓷的烧制过程,没有体现中国古代科技的广泛应用,故D

7、项错误。7明代后期在景德镇的部分民窑中出现了“工兴则挟佣以争,工毕则鸟兽散”的现象,这说明当时的私营手工业()A不存在人身依附关系B生产规模不断地扩大C孕育着雇佣劳动关系D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C题干中,“工兴则挟佣以争,工毕则鸟兽散”反映了民窑的工人对工场主的人身依附,也体现出雇佣劳动关系,故A项错误,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生产规模的问题,故B项错误;工场手工业是以手工技术和雇佣工人的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它是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过渡的准备阶段,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8从周秦至唐代,县以上才可设市,商业中心一般都在城中特定位置,都城商业最繁荣。宋以后,县以下的城郭和乡村允许设市

8、,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迅速。这一变化说明()A商业中心依赖政治中心B商业布局呈现扩展之势C商业发展受制于封建政权D自然经济出现解体趋势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以后大批工商业市镇兴起,经济中心不再依赖于政治中心,故A项错误;由材料“周秦至唐代,县以上才可设市,商业中心一般都在城中特定位置”“宋以后,县以下的城郭和乡村允许设市,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迅速”可知商业经济发展促使商业布局不断扩展,故B项正确;材料所述为商业发展的表现,没有突出阻碍因素,故C项排除;D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9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大汗令这种纸币普遍流通于他所有的各王国、各省、各地,以及他权力所及的地方。无论何人,即便自己异常权要,都

9、不敢冒死拒绝使用。事实上,他们都乐于使用它,因为一个人不论到达大汗领域内的什么地方,他都发现纸币通用,可以拿来做货物买卖的媒介,有如纯金的货币那样。”这说明当时流通纸币()A是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B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C信誉昭著便利全国流通D具有如同于黄金的价值C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的交子,故A项错误;流通的纸币与君主专制的加强没有联系,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纸币流通于各地,人们也都乐于使用它,说明其信誉昭著,故C项正确;“纸币通用,可以拿来做货物买卖的媒介,有如纯金的货币那样”并不是说具有等同于黄金的价值,故D项错误。10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

10、。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这说明明朝()A民间贸易地位远超朝贡贸易B积极参与世界市场贸易C始终坚持闭关锁国政策D海外贸易一度发达D材料强调的是民间海外贸易,并未提及朝贡贸易,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实行“海禁”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故B项错误;闭关锁国是清朝的对外贸易政策,故C项错误;由材料“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可知,明中后期海外贸易的发达,故D项正确。11(2019河南中原名校联盟模拟)徽商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

11、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徽商这种做法()A补充和强化了自然经济B是宗法观念动摇的体现C是政治地位下降的反映D冲击了重农抑商的观念A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徽商并没有将自己的资金用来扩大再生产,而是投入了传统衣食税租和封建伦理之中,这种做法只能使自然经济的形态进一步强化,故A项正确;根据“置族田、建祠、修家谱”可知,宗法制度没有动摇,故B项错误;依据题干“使自己缙绅化”可知,徽商政治地位没有下降,故排除C项;D项与材料反映的重农抑商观念相反,故D项错误。12有史料记载,在1840年之前,西方人不能带军器进入广州,“夷妇”也不许进去,以防“盘踞之渐”。这反映当时清政府()A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B禁

12、止发展中外贸易C坚持维护国家安全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D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是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故A项错误;清朝开放广州一地与外国进行贸易活动,故B项错误;从“夷妇也不许进去,以防盘踞之渐”可知,清政府防止外国人进入广州是防止其在广州长期生活,不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故C项错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采取措施限制和外国的交往,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开始聚集于城市外围地区,形成了所谓“草市”的新居民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例如: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把汴京城外的居民

13、区划分为八个厢,重新设置官吏对其进行管理。这是宋代政府用行政手段将汴京城外的居民区正式纳入行政区划,承认其是汴京的重要组成部分旧城池外新居民区的普遍形成和发展壮大,说明城市的空间范围超越了城池郭墙的限制更广地延伸开来,城市的规模扩大了。这些新城区并不只是居民区而已,同时它们基本上也都是工商业生产较为集中的地方。摘编自陈宇光宋代农村人口流动探析材料二清朝统治末期,原有秩序渐渐松动,被突破的禁令越来越多,地域空间的划分逐渐模糊,内外城的区隔,甚至皇城与京城的界限也被打破,民人进入内城的情形越来越普遍,城市内部的流动性明显增强。1914年,京都市政公所建立后,开始对城市实施改造,拆除城墙、规划市区道

14、路,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北京城固有的封闭格局被打破,逐渐形成了各民族、各阶层混居,百业杂处的城市新形态。早在清末,北京城南宣武门外的香厂地区就已经开始修筑道路,开辟新区。京都市政公所建立后,选择香厂作为城市改造的示范区域,名“香厂新市区”,经过几年的建设,逐渐形成集商业、娱乐、餐饮等于一处的具有近代色彩和生活方式的新型城市街区。摘编自王建伟清末民初北京城市近代化进程的初启(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政府把城市外围居民区划定为新城区的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新市区的形成有何特点,并简要分析近代新市区的发展带来的影响。(15分)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城市的变

15、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第(1)问,根据材料一“宋代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开始聚集于城市外围地区,形成了所谓草市的新居民区”,得出解决大量农村人口流动带来的问题,缓解旧城区的人口压力;据材料一“政府对此高度重视重新设置官吏对其进行管理。这是宋代政府用行政手段将汴京城外的居民区正式纳入行政区划,承认其是汴京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出维护社会秩序;据材料一“这些新城区并不只是居民区而已,同时它们基本上也都是工商业生产较为集中的地方”,得出顺应工商业发展的需要,增加政府的财政税收等。第(2)问的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拆除城墙、规划市区道路,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北京城固有的封闭格局被打破”得出拆除城墙,打破

16、城市的封闭格局;据材料二“香厂地区就已经开始修筑道路,开辟新区。京都市政公所建立后,选择香厂作为城市改造的示范区域”得出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渐完善为基础,与城市改造相关;据材料二“经过几年的建设,逐渐形成集商业、娱乐、餐饮等于一处的具有近代色彩和生活方式的新型城市街区”,得出形成具有近代色彩和生活方式的新街区。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和逻辑思维进行推导,我们可以从工商业、城市化、城市生活、城市自身多个角度来思考,得出城市化、工商业推动近代城市化和工商业的发展;城市生活推动社会生活的近代化;城市自身缓解城市自身规模发展带来的问题(或者解决城市人口过多的问题)。答案(1)原因:解决大量农村人口

17、流动带来的问题,缓解旧城区的人口压力;维护社会秩序;顺应工商业发展的需要,增加政府的财政税收等。(2)特点:拆除城墙,打破城市的封闭格局;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渐完善为基础,与城市改造相关;形成具有近代色彩和生活方式的新街区。(答出三点即可)影响:推动近代城市化和工商业的发展;推动社会生活的近代化;缓解城市自身规模发展带来的问题(或者解决城市人口过多的问题)。1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古代货币演变概况表时间概况商周以贝壳作为主要货币使用,出现青铜材质货币春秋战国楚国地区使用蚁鼻钱、黄河流域多用布币、齐燕地区使用刀币和三晋两周地区使用环钱、秦国地区使用圆形方孔钱秦黄金为上币,铜钱

18、为半两钱,重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汉主要有三种:半两、三铢、五铢唐主要使用开元通宝,钱帛并行宋以铜钱为主,出现铁钱和纸币元纸币成为基本流通货币,铜钱已不占有主要地位,白银的流通量占有相当比例明大力推行纸币大明宝钞,后来改为钱钞兼用。嘉靖后,白银成为法定货币(以称量货币非铸币存在)清大额交易以白银为主,小额交易往往用钱,外来银元多有流通。清末开始铸造银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两条有关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结论,并予以说明。(要求:结论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12分)解析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审题,确定好主题,注意观点要明确,本题可

19、以从“货币的铸造”“货币从多样化到统一化”等角度确定观点。其次,要围绕主题,认真组织材料,论证要求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言之有理,论证要充分,史论结合要注意思维的逻辑性。答案示例:结论一:中国古代货币体系经历了三次演变,先后形成了铜币时期、纸币时期和白银货币时期。说明:春秋以后,铜币逐渐成为我国主要货币;宋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出现;宋元明三个时期,政府都发行过纸币。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合法货币,中国货币体系进入白银时代。结论二:古代货币经历了杂乱到统一的发展过程。说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导致货币形态多样而复杂;秦统一后,统一了货币,圆形方孔的重量钱成为标准形态;唐朝进而发展为宝文钱,影响深远,成为以后各朝铜币铸造的典范。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