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3作业:第3单元 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63446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3作业:第3单元 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3作业:第3单元 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3作业:第3单元 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3作业:第3单元 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3作业:第3单元 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3作业:第3单元 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3作业:第3单元 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3作业:第3单元 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3作业:第3单元 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3作业:第3单元 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3作业:第3单元 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3作业:第3单元 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3作业:第3单元 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3作业:第3单元 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3作业:第3单元 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综合测评(三)(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阅读理解(5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当知学问都从活人做出,学问之背后则必然有其人之存在。但人不易知,各人与各人的天赋不同,智慧不同,境界不同,性格不同。如欧阳修与司马光两人同是北宋大史学家,因其人之不同,而史学上之造诣与精神亦不同。诸位治史学,不懂得所谓史学家其人,试问如何做得一史学家?读古人书,须能如面对亲觌,心知其人。懂得了古人,像活生生地在我面前,我才能走进此学术园地。此所谓“把臂入林”,至少在我自己要感得是如此。也只有如此,才能了解到古人之血脉精神,以及他们间学问之传统源流。自己才能参加进此队伍,随着向前。

2、否则读书虽多,所得仅为一堆材料,只增长了自己一些意见。古人是古人,传统是传统,与我全不相干。如此般做学问,尔为尔,我为我,各自拿到一堆材料,各自发挥一套意见,在人与人间,则绝无关系,绝无内在精神之传递与贯彻,交流与影响。此种学问,其实全是假的,并非真学问。诸位今日治学,多蹈此弊,在学术传统上尚无知识可言,而尽忙着找材料,创意见,想自己出风头。那实在要不得!讲学问则必讲其源流承接,此中有人之与人之精神血脉,务要臻于“意气相投”之境,此是学问入门后之事。徒知读书,只如听说话。听人说话,却不知那说话的人。读人所著书,却不知那著书的人,如此则仅成为死学问,死知识,只是一堆材料。如欧阳永叔与王荆公,其文

3、皆学自韩昌黎,但欧、王两家文字精神意趣各不同。我们读韩、欧、王三家文,应能分别出此三家之异在何处、同在何处。欧、王两家之学韩,各由何处入,又各由何处出。应能从此三家文字“想见其为人”。应使韩、欧、王三家之精神笑貌、意兴情趣,历历如在目前。虽在我口里说不出,却要在我心里深深确有此想象。又如读晚明三大儒著作,也须从其著作透过去了解其为人。于此三家之面目精神各不同处,须能活泼如呈现在我目前。当知学术有血脉,人物有个性,一家是一家,一人是一人。若不能明白分辨出,即证对彼无所知。学问到此境界,始能与古人神交于千载之上。否则交臂失之,当面不相识,只听人闲说话,哪里是学问!我们的先一步是从别人之心来启发自己

4、之心,此即上面所讲“从前人之功力来启发我之智慧”之一项。现在所讲则是要以自己之心来证发前人之心,即是“以自己之功力来体会前人之智慧”之一步。此一步工夫较难,必须沉潜反复,密意追寻。诸位当知,一本书之背后,有此一个人。一门学问之背后,有此一位专门名家之学者。学问倘至此步,始可谓懂得了做学问。到此已是“升堂”境界,已能神交古人,恰如与古人周旋揖让于一堂之上,宾主晤对,情意相接,那是何等的欢乐愉快呀!上述第一步是“从师治学”,现在第二步是“升堂”了,乃是“从学得师”。如此,才能说有了师承,才不是跟着前人走,而是与前人同道而行。诸位今日一心只是要创造,却不在想从师受学,从学得师。也不是要与人同道,只是

5、想前无古人,别创一格。如此用心,则决非所谓学问之道。(摘编自钱穆关于学问的智慧与功力)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做学问,不是研究学问,而是研究做学问的人,如果对做学问的人缺乏应有的认识,缺乏心灵上的对接,便不是真学问。B“把臂入林”是说阅读他人学问之书,还要去面见此人,感受此人。唯其如此,方能领略其学问的真谛。C单纯阅读书籍只会获得一堆材料,增加一些见识,难以让自己与他人的学问融汇,因此做学问时阅读的作用并不大。D以自己之心来证发前人之心,即是“以自己之功力来体会前人之智慧”,要想有此工夫,则必须沉潜反复,密意追寻。DA项,“不是研究学问,而是研究做学问的人”错

6、,应是“既研究学问,又研究做学问的人”。B项,“还要去面见此人,感受此人”不当,应是“犹如面对写书人,真切感受其人”。C项,“因此做学问时阅读的作用并不大”强加因果,从文中“徒知读书只是一堆材料”可知做学问时不能仅仅是读书。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通过欧阳修与司马光的比较论证,意在证明做学问的人在智慧、境界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会造成其所做学问的差异。B作者阐述做学问达到“升堂”境界,就像与古人周旋揖让于一堂之上,宾主晤对,情意相接,目的是论证古今之人的彼此尊重,注重礼节。 C文中作者例证较多,如列举欧阳修、王安石都学习韩愈,但三家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意在

7、证明讲学问既讲源流承接,也应研究做学问人的不同。D首段指出治史学要懂史学家其人,接下来几段也主要从这个角度进行论述,读古人书要知古人,讲学问要懂源流等。BB项,表述不准确,要说明的不是“古今之人的彼此尊重,注重礼节”,而是一个人真正有了学问之后的精神愉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如果治学者不关注做学问的人,就会对古人的血脉精神了解不足,缺乏内在精神上的传递与交流。B“至少在我自己要感得是如此”,作者如此言说的目的是要启示读者重视“把臂入林”精神的践行,最起码自身要感到心知其人。C做学问到达“从学得师”这一步,便能与古人神交,有了师承,与前人同道而行。这也是做

8、学问需要追求的境界。D在学术传统上无知识,就忙着找材料,一心要创造,要出风头,只想显示个性,不想从师,作者认为这绝非做学问之道。B“最起码自身要感到心知其人”错误。属曲解文意。(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6分)韩愈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

9、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寻移江陵府掾曹。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

10、不易。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寻移江陵府掾曹B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寻移江陵府掾曹C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寻移江陵府掾曹D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寻移江陵府掾曹C根据“谏官”是官职名称,作

11、主语,排除A、D两项,根据“愈”是指韩愈,作“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的主语,排除B项,故选C项。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B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C拜,指授予官职。古时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迁”“谪”“转”“徙”“改”“移”“补”等,其中“迁”“谪”都指贬官。D行军司马,官职名,始建于三国魏元帝咸熙元年,至唐代在出征将帅及节度使下皆置此职,实具今参谋长的性质。C“迁”指升迁,“左迁”指贬官。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表述不正确

12、的一项是(3分)()A韩愈刻苦好学。他自小刻苦学习儒家经典,不需要别人的奖励督促,他的文章在当时知名,后考中进士科。B韩愈为官敢于直谏。他曾上几千言的奏章揭露宫市的弊端,皇上不仅不听,反而大为生气,把他贬到连州阳山做县令,后来调任江陵府掾曹。C宰相认为韩愈有修史才能,推荐他撰写平淮西碑,他感激裴度推荐之恩,借机歌颂裴度,后李愬之妻进宫诉说碑文失实,碑文被磨掉。D韩愈与别人交往,不因荣辱沉浮态度有别,总是把振兴名教和弘扬仁义作为自己的职责,资助内外亲戚及朋友的孤女多人。C“宰相推荐他撰写平淮西碑”有误,原文是“宰相看了进学解后同情他,认为他有修史才能,便改任他为比部郎中和史馆修撰”“宪宗还下诏命

13、令韩愈编写平淮西碑”。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3分)译文:_(2)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4分)译文:_答案(1)裴锷近日回家探望父亲,韩愈写了一篇序文为裴锷送行。 (2)李愬的妻子经常出入皇宫,趁机(向皇帝)诉说碑文失实,(于是宪宗)下诏派人磨掉韩愈写的碑文。【参考译文】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亲名叫韩仲卿,没有什么名声地位。韩愈三岁时丧父,寄养在堂兄家中。韩愈自认为是孤儿,所以从小就刻苦学习儒家经典,不需要别人奖励督促。等到应举进士科,文章投送到公卿中间,前任宰相郑余庆很是为他宣扬美名,由此在当时知名。随即韩愈考中进士

14、科。宰相董晋出京镇守大梁,征召韩愈到幕府任巡官。董晋幕府撤除后,徐州张建封又请他到自己幕府充当宾客佐僚。韩愈说话真诚坦率,无所回避,操行直正,不擅长应付世务。后调任四门博士,转任监察御史。德宗晚年,一些部门随意发布政令,宰相不能独立掌管机务。宫市的宦官到民间强买物品的弊端,谏官议论过而德宗不听。韩愈也曾递上数千字的奏疏极力劝谏,皇帝不但不听从,还发怒把他贬为连州阳山令,后改任江陵府掾曹。韩愈自认为才华出众,而又多次遭受排挤贬黜,作进学解来自己开导自己,宰相看了这篇文章后同情他,认为他有修史才能,便改任他为比部郎中和史馆修撰(编写史书)。过了一年,转任考功郎中、知制诰,拜授中书舍人。不久有不喜欢

15、韩愈的人,搜集他过去的事情,说他以前降职任江陵府掾曹时,荆南节度使裴均待他优厚,裴均的儿子裴锷平庸粗鄙,裴锷近日回家探望父亲,韩愈写了一篇序文为裴锷送行,还亲切地称呼他的名字。这一议论在朝廷传播开来,因此韩愈改任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八月,宰相裴度任淮西宣慰处置使,兼任彰义军节度使,他上奏请韩愈任行军司马。淮西和蔡州平定之后,十二月韩愈随裴度返回朝廷,因立功授任刑部侍郎,宪宗还下诏命令韩愈编写平淮西碑,韩愈在碑文中较多记述了裴度的事迹。而就当时首先进入蔡州活捉吴元济一事而言,李愬功劳为第一,所以李愬对碑文不服。李愬的妻子经常出入皇宫,趁机(向皇帝)诉说碑文失实,(于是宪宗)下诏派人磨掉韩愈写的

16、碑文,并命令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碑文并刊刻碑上。韩愈性情宽宏通达,和别人交往,无论人家荣辱沉浮他都不改变态度。然而他对待诸权门豪士,就像对待奴仆一样,瞪着眼睛不予理睬。他还颇能奖掖鼓励后辈,招入家中的十有六七人,即使连自己的早饭都供不上了,也和颜悦色地不在意。他总是把振兴名教和弘奖仁义作为自己的职责。经他资助出嫁的内外亲戚及朋友的孤女多达十人。(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6分)朱吾弼,字谐卿,高安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宁国推官。征授南京御史。大学士赵志皋弟学仕为南京工部主事以赃败南京刑部因志皋故轻其罪议调饶州通判吾弼疏论竟谪戍之奏请建国本,简阁臣,补言官,罢矿税,不报。山西巡抚

17、魏允贞为税使孙朝所讦,吾弼乞治朝欺罔罪。广东税使李风干没,奸人王遇桂请税江南田契,吾弼皆疏论其罪。时无赖子蜂起言利,廷臣辄连章力争,帝虽不尽从,亦未尝不容其切直。雷震皇陵,吾弼请帝廷见大臣,讲求祖宗典制,次第举行,与天下更始。寻复言:“陛下孝敬疏于郊庙,惕厉弛于朝讲;土木盛宫苑,榛芜遍殿廷,群小横中外,正士困囹圄;闾阎以矿税竭,邮传以输鞔疲,流亡以水旱增,郡县以征求困;草泽生心,衣冠丧气;公卿不能补牍,台谏无从引裾。不可不深察而改图也。”末言礼部侍郎郭正域疾恶严,居己峻,不可以楚事弃。先是,楚假王议起,首辅沈一贯阴左右王,以正域请行勘,嗾其党钱梦皋辈逐之去。举朝无敢留正域及言楚事者,吾弼独抗章

18、申理,而御史林秉汉以楚宗人戕杀巡抚,亦请详勘。且言:“王既非假,何惮于勘?”吾弼、秉汉遂为一贯等所恶。会梦皋京察将黜,遂讦秉汉为正域鹰犬,语侵沈鲤、杨时乔、温纯。秉汉坐贬贵州按察司检校,而梦皋得留。郎中刘元珍论之,反获谴。吾弼复疏直元珍,请黜梦皋,因力诋一贯,亦忤旨,停俸一年,遂移疾去。居三年,起南京光禄少卿,召为大理右丞。齐、楚、浙三党用事,吾弼复辞疾归。熹宗立,召还。屡迁南京太仆卿。天启五年为御史吴裕中劾罢。(节选自明史朱吾弼传)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学士赵志皋弟学仕/为南京工部主事/以赃败/南京刑部因志皋/故轻其罪/议调饶州通判/吾弼疏/论竟谪戍之/

19、B大学士赵志皋弟学仕/为南京工部主事/以赃败/南京刑部因志皋故/轻其罪/议调饶州通判/吾弼疏/论竟谪戍之/C大学士赵志皋弟学仕为南京工部主事/以赃败/南京刑部因志皋故/轻其罪/议调饶州通判/吾弼疏论/竟谪戍之/D大学士赵志皋弟学仕为南京工部主事/以赃败/南京刑部因志皋/故轻其罪/议调饶州通判/吾弼疏论/竟谪戍之/C由标志词“南京工部主事”“南京刑部”“饶州通判”“吾弼”等分析,可以判断为“大学士赵志皋的弟弟赵学仕任南京工部主事”,据此可排除A、B两项;“因故”构成表原因的介词结构,意思是“南京刑部因赵志皋的缘故”,“故”应在断句前,据此排除D项。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

20、项是(3分)()A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汉朝御史统归御史台领导,按职掌分为侍御史和治书侍御史。B国本,古代特指确定皇位继承人,建立太子为国本。“国本”也指国家藏本。例如韩愈画记中“余少时,常有志乎兹事,得国本,绝人事而摸得之”。C闾阎,闾泛指门户;人家。阎指里巷的门。闾阎,原指古代里巷内外的门,后泛指平民百姓,不再指房屋建筑。例如王勃滕王阁序中“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D公卿,“三公九卿”的简称,夏朝始设,周代沿袭。“公”即是周代封爵之首,“卿”是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三公”即是最尊贵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之“三公”指太师、太傅、太保,也有说为司马

21、、司空、司徒。CC项,“不再指房屋建筑”错误,“闾阎”也指房屋建筑。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吾弼身为御史,恪尽职守。赵学仕贪污受贿,李凤侵吞国家财物,王遇桂请求向江南的田契征税,他都上疏揭发他们的罪过。B朱吾弼敢于直谏,为国尽忠。雷击皇陵一事发生后,他接连上疏,语气恳切,指出朝廷内外存在的弊端,希望皇帝深入审查。C朱吾弼不惧权贵,坚守正义。首辅沈一贯排除异己,朝臣们明哲保身、不敢谈论相关事情,唯独朱吾弼直接上疏申明义理。D朱吾弼仕途坎坷,三起三落。因诋毁沈一贯遭停俸,于是辞官;后齐、楚、浙三党执政,他又辞官;最后被弹劾免官。DD项,“三起三落”表述不够

22、准确,前两次是朱吾弼主动辞官。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吾弼请帝廷见大臣,讲求祖宗典制,次第举行,与天下更始。(3分)译文:_(2)首辅沈一贯阴左右王,以正域请行勘,嗾其党钱梦皋辈逐之去。(4分)译文:_解析第(1)句关键词:廷,在朝廷;次第,依次;更始,重新开始。第(2)句关键词:阴,暗中,暗地里,秘密地;左右,帮助,袒护;嗾,教唆,指使。答案(1)朱吾弼请求皇帝在朝廷会见大臣,讲求祖宗典章制度,依次施行,与天下重新开始(除旧布新)。(2)首辅沈一贯暗中袒护王,因郭正域请求进行核查,便唆使其同党钱梦皋等逐赶他离去。【参考译文】朱吾弼,字谐卿,高安人。万历十七年考中进

23、士。授官宁国推官。召授南京御史。大学士赵志皋的弟弟赵学仕任南京工部主事,因贪污受贿败露。南京刑部因赵志皋的缘故,从轻治罪,议调任饶州通判。朱吾弼上疏揭发,(赵学仕)最终被判贬谪戍守。奏请立太子,精简内阁大臣,补任谏官,罢除矿税,不回复。山西巡抚魏允贞被税使孙朝攻击,朱吾弼乞请治孙朝欺罔之罪。广东税使李凤侵吞国家财物,奸人王遇桂请求向江南的田契征税,朱吾弼都上疏揭发他们的罪过。当时无赖之人蜂起谈论财利,朝臣总是联名上章极力谏诤。皇帝虽不完全听从,也并非不容他们的切直之论。雷击皇陵,朱吾弼请求皇帝在朝廷会见大臣,讲求祖宗典章制度,依次施行,与天下重新开始(除旧布新)。不久又说:“陛下孝顺恭敬却疏于

24、举行郊庙祭祀,警惕激励却松弛于朝廷日讲;宫苑大兴土木,殿廷遍地是秽杂之人,众小人横行朝廷内外,正直之士身陷囹圄;平民因矿税而枯竭,驿传因运送物资而疲惫,流亡之人因水旱之灾而增加,郡县因征赋科敛而困顿;草泽百姓产生叛心,衣冠大吏丧失志气;公卿不能荐贤,台谏无从攀援。不可不深入审查而另作打算啊。”最后说礼部侍郎郭正域疾恶如仇,严于律己,不可因楚王事而废除。此前,楚假王之议兴起,首辅沈一贯暗中袒护王,因郭正域请求进行核查,便唆使其同党钱梦皋等逐赶他离去。朝廷上下没有敢留郭正域以及论楚事的人,唯独朱吾弼直接上疏申明义理。而御史林秉汉因楚王宗人杀害巡抚,也请求详细审查。并且说:“王既然不是假的,何必惧怕

25、勘查?”朱吾弼、林秉汉于是被沈一贯等厌恶。正逢钱梦皋由于京官考察将被罢免,于是他揭发林秉汉是郭正域的鹰犬,言语触犯沈鲤、杨时乔、温纯。林秉汉因此获罪贬为贵州按察司检校,而钱梦皋得以留任。郎中刘元珍弹劾他,反而受到谴责。朱吾弼又上疏说刘元珍正直,请求罢免钱梦皋,藉此极力诋毁沈一贯,也违忤旨意,停俸一年,于是称病辞官离去。过了三年,起用任南京光禄少卿,召任大理右丞。齐、楚、浙三党执政,朱吾弼又称病辞官还乡。熹宗立,召回京。多次升迁任南京太仆卿。天启五年被御史吴裕中弹劾罢免。(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9分)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26、。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注】此诗是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所作。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贾谊被贬长沙三年,有志不伸,心境悲凉,奠定了全诗抑郁沉重的感情基调。B颔联写诗人步入贾谊故宅所见之景,是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渲染了寂寥的氛围,反衬了诗人对贾谊热烈的景仰。C颈联写贾谊当年在湘水凭吊屈原,如今,诗人又来到长沙凭吊贾谊;此乃万古同悲。D尾联感叹唐王朝风雨飘摇时却贬谪无罪的“我”,以含蓄蕴藉的手法发出了愤怒的质问。BB项,“反衬”手法错误,寒林日斜,不仅是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实际处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

27、势的写照。13结合全诗,分析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6分)_答案表达了诗人对贾谊的同情,对汉文帝的指责,对自身孤独寂寞处境的感叹,以及对当今统治者的不满。二、语言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9分)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葫芦谐音“福禄”,代表着生活幸福美好;葫芦吸收万物精华,寓意着健康长寿;葫芦里葫芦籽众多,意味“子孙繁茂”;葫芦上下球体_,符合“和合”的理念;葫芦“大肚小肚”,代表着“能容”的胸怀。葫芦代表的吉祥文化是_的。我国人民不仅创造了葫芦文化,“一带一路”许多国家的沿线人民也创造出了葫芦文化,而且与我国的有相类之处。历史文献显示,(),这一点可以由季羡林

28、先生所翻译的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所记载的“须摩底呢,虎般的人!生出来了一个长葫芦,人们把葫芦一打破,六万个儿子从里面跳出”予以_。蒙古的民间故事金鹰同样_,葫芦在蒙古民间具有繁衍生息的含义。而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其核心理念开放包容也与许多国家的葫芦文化息息相通,因而赢得沿线各国的支持。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浑然一体多极化验证说明B浑然天成多样化证实表明C浑然一体多极化证实说明D浑然天成多样化验证表明B浑然一体:融和成一个整体,形容完整不可分割;浑然天成:自然形成的整体,无斧凿的痕迹。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此处

29、指葫芦上下两个球体是自然形成的整体,无斧凿的痕迹,应该选择“浑然天成”。多极化:使变为有两个以上的重心。多样化:就是种类形式多。根据语境应该选择表达样式种类多的“多样化”。验证:经过检验得到证据证明是否可行或者对错。证实:证明确实、真实。验证侧重检验;证实强调真实性。此处的语境是由罗摩衍那的记载来证明“这一点”的真实性,所以“ 予以”后应该填“证实”。 说明:通过解释说明白,强调直接性。表明:通过具体现象加以表现,强调间接性,由现象看本质。此处的语境是指通过“蒙古的民间故事金鹰”同样能够证实“葫芦在蒙古民间具有繁衍生息的含义”,此处体现的是“间接”证实,而不是“直接”证实,所以确定最佳选择是“

30、表明”。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国人民不仅创造了葫芦文化,“一带一路”许多国家的沿线人民也创造出了葫芦文化,而且与我国的有相通之处。B不仅我国人民创造了葫芦文化,“一带一路”许多国家的沿线人民也创造出了葫芦文化,而且与我国的有相类之处。C我国人民不仅创造了葫芦文化,“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的人民也创造出了葫芦文化,而且与我国的有相类之处。D不仅我国人民创造了葫芦文化,“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的人民也创造出了葫芦文化,而且与我国的有相通之处。D递进关系的两个分句主语不一致,关联词“不仅”应该放在第一个主语“我们”前面,所以排除A、C两项;“沿线”应该紧邻

31、“一带一路”做“许多国家”的定语,“相通”与后文中的“息息相通”相照应,排除B项。1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多子多孙”的文化寓意上,中国人民与印度人民有共识B中国人民对葫芦“多子多孙”的文化寓意与印度人民有共识C印度人民对葫芦“多子多孙”的文化寓意与中国人民有共识D葫芦“多子多孙”的文化寓意是印度人民与中国人民的共识C后文重点谈的是印度的文化,所以C项陈述对象为“印度人民”衔接最紧。A、B两项陈述对象是“中国人民”,D项陈述对象为两国的“文化”,与后文内容不能紧密照应。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32、不超过15个字。(6分)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根本力量。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对于文化自信而言,其根本力量就在于_。当然,文化一经为人民群众所认同,就会在社会实践中迸发出巨大的力量,人民群众就会更加坚定对文化的自信;_,势必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异,对文化的自信就无从谈起。文化要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就必须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我们倡导的文化,如果能植根于人民群众,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_。解析解答此题,一要抓住文段的中心内容,二要注意联系前后语句。文段的中心句是第一句,关键词是“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第处,根据前面“人民群众是决定性力量”和“对于

33、文化自信而言”的内容,可推知处应补写“人民群众对文化的认同”之类的内容。第处,根据前面“文化一经为人民群众所认同”和后面“势必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异”的内容,可推知处应补写“文化得不到人民群众的认同”之类的内容。第处,根据前文阐述的文化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的内容和“如果能”,可推知处应补写“文化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之类的内容。另外,注意题干中的字数限制。答案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高度认同而文化一旦得不到人民群众的认同自然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18把下面文段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字。(5分)2020年,我国将如期完成北斗全球系统全面建设,北斗应用也将加快

34、推进,实现中国北斗、世界北斗、一流北斗的发展目标。在本月举行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如是表示。从2000年10月31日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发射,到2019年9月23日第47颗和第48颗北斗导航卫星升空,历经19年建设,目前我国北斗系统在轨卫星总数为33颗,其中北斗三号卫星23颗。今明两年,我国还将发射多颗北斗卫星,届时北斗全球系统将全面建设完成。作为世界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之一,北斗系统坚持开放合作,资源共享,先后与美国GPS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实现兼容互操作。目前,北斗系统已经覆盖近3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用于这些国家的工农业和服务行业。_解

35、析段落首先指明2020年我国将如期完成北斗全球系统全面建设,接下来主要讲述的是北斗系统目前的成就,据此可直接将第一句话作为第一点答案;“作为服务行业”主要讲了两点,一是北斗系统坚持开放合作,二是已覆盖近3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据此整合语言即可,注意字数限制。答案2020年,我国将如期完成北斗全球系统建设;北斗系统坚持开放合作,资源共享,先后与美俄系统实现兼容互操作;北斗系统将全面走向国际市场。三、写作(50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夜晚,祖孙二人倚窗远眺。“瞧,万家灯火,大街通明,霓虹闪耀,真美!”男孩说,“要是没有电,没有现代科技,没有高楼林立,上哪儿看

36、去?”老人颔首,又沉思摇头:“可惜满天繁星没有了。沧海桑田,转眼之间啊!当年那些祖先,山洞边点燃篝火,看月亮初升,星汉灿烂,他们欣赏的也许才是美景。”对于这则材料,你有何感受、联想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指导】(1)从孙子的角度,立意为科技让生活丰富多彩,感谢并享受科技带给社会的变化,带给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科技太多地改变、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没有科技进步,社会便会停滞不前。(2)从爷爷的角度,立意为让身心回归自然。身处现代社会。要懂得敬畏、感恩、欣赏自然,在忙碌、纷繁的奔走中,也要在自己心里留有一方自然的

37、天空,保持一份闲适、恬淡。(3)从祖孙整体角度。祖孙二人的对话并不对立,在两人对话的碰撞中,揭示了科技发展对社会发展的既有利又有弊的现实问题。社会发展不可逆转,可以写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给人们带来了丰厚的物质享受,但要注意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让人类永享幸福。科技改变生活,但要看到其带来的负面效应,可写科技是把“双刃剑”,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破坏,“十面霾伏”便是最好的例证,高楼大厦林立在雾霾的平流层上,带给人类的绝不是缥缈的美感,而是生命的艰难。(4)从对美的认知角度。根据祖孙二人不同的感受,立意为“美”具有差异性。孙子感受到的美是现代的美,爷爷喜

38、欢的美是原始的美。美存在差异性、多样性,也可以由此联系多元文化的丰富性。“美”也有同一性,虽然二人触目所及的对象不同,但从中获得的美的享受却是相同的,这也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在社会的“变”中隐藏着“不变”,社会在发展,这是变;但人类对美的共同追求则是万古同一的,这是不变。【参考例文】科技是把双刃剑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或许光鲜亮丽,但纯净自然的漫天繁星才是绚丽无比。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环境的拷问,人心也面临着重大危机。人啊,我们应该如何自处?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美好的一面,也要深刻认识到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科技改变生活,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飞速进步

39、,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手机、飞机、互联网、高楼大厦科技带来的方便人们有目共睹,我们享受着科技发展带来的种种好处。可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这主要表现在环境和人心两方面。一方面,科技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近年来,环境问题被频繁提起。工厂里,用齿轮和皮带转动生产产品的机器随处可见,整齐划一的产品批量生产,可留给我们的却是难耐的噪音。器械生产出了高端科技产品,留给我们的却是漫天的烟尘和难以处理的工业废水、原料残渣。水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重金属污染科技发展的同时让我们频繁面临着呼吸困难、饮水短缺、甚至食品安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人心的淡漠是无形的

40、,也是最严重的。手机的出现只是为人们提供了通讯的便捷,并没有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反而让人们彼此更加疏远。手指轻点,问候即出,但那种面对面的真实与亲切却不复存在;互联网让人们沉浸在虚拟与想象的世界里不能自拔,博客、微信取代书信,却无形中让人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高楼大厦平地而起,却出现了人居对门而不识的社会现象科技带来的人心疏远问题十分严重。问题的出现催生着解决办法,人们都在思考如何解决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我看来,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发展科技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不能急于求成,杀鸡取卵。科技发展要循序渐进,出现的问题要解决,没有出现的问题要防微杜渐,未雨绸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是王道。二是要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不能仅仅依靠科技手段,许多应当当面陈述的事情必须要当面说出,才能让人感受到人心的温暖。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着科技成果的同时,也要控制自己,不要让另一面划伤了自己。【点评】这篇作文立意准确,从辩证角度认识科技发展的双面性,提醒人们应该重视科技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环境衰退和人心衰变问题,发人深省。值得借鉴的是作者在行文结构上的严谨,善于运用承上启下的句段,构建句句间、段段间的逻辑联系,层次十分清晰。浅近平易的语言,与充实的内容相得益彰,有力支撑了论点。标题是个常见的哲思比喻,借用来做文章眼睛,是妥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