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三 一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作业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63359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三 一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作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三 一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作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三 一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作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三 一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作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三 一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作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错综复杂,产生这些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A鲜卑族的落后B统治者的腐朽C战乱不断D汉族的反抗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鲜卑族统一黄河流域后,他们靠落后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风俗,很难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这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期产生一系列矛盾的根源。故选A项。2孝文帝改革前夕,北魏面临的社会形势主要有()政治黑暗,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官场贪污腐败,农民负担重阶级矛盾尖锐,人民不断举行起义社会动荡不安,统治阶级内部也是危机四伏ABCD解析:选D。依据所学可知,北魏是依靠武力统一北方,主要靠军事力量维系政权,

2、社会发展阶段落后。阶级和民族矛盾不断激化,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也比较激烈。这些导致人民起义不断,统治危机四伏,改革迫在眉睫。分析备选小项,均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项。3据魏书文明皇后冯氏传记载:“(冯太后)性聪达,自入宫掖,粗学书计。及登尊极,省决万机太后多智略,猜忍,能行大事,生杀赏罚,决之俄顷是以威福兼作,震动内外。”由此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有()冯太后聪颖惠达冯太后做事果断,具有雄才大略冯太后的“登尊极”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ABCD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题干材料的意思是冯太后聪明、多智略,做事果断,由此引起“震动内外”的效果,从而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4

3、下列体现“汉化风气下南北民族交融”的历史事件是()A商鞅变法B北魏孝文帝改革C唐蕃会盟D清军入关解析:选B。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较为彻底的封建化改革运动,其内容不包含民族交融,故A项错误;北魏孝文帝改革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族统治者进行的一场汉化运动,故B项正确;唐蕃会盟是汉藏两族人民的一场政治联盟,体现的是汉藏两族关系的友好,故C项错误;清军入关是满洲军事集团进入中原地区的开端,没有体现民族交融,故D项错误。5史书记载,北魏统治初期“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孝文帝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的改革措施有()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之禄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男子十五岁以上,

4、授给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土为万物之元,宜改姓元氏A BC D解析:选B。“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大意是现在百姓生活困苦、饥寒交迫、流离失所,许多豪强地主抢夺土地。孝文帝采取的针对措施是稳定社会秩序、实行均田制,反映的是俸禄制,与材料无关,属于改革旧俗,与材料无关,故选B项。6孝文帝时期,推行按人口平均授田、受田者负担国家赋役和兵役的均田制。从物质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该制度的作用是()A缓和北魏的阶级矛盾B促使鲜卑族从游牧转向农耕C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D推动各民族间的进一步交融解析:选B。缓和北魏的阶级矛盾是从社会发展角度体现出了均田制的作用,故A项错误;“促使鲜卑

5、族从游牧转向农耕”体现出了物质文明的进步,故B项正确;“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与均田制的作用无关,故C项错误;“推动各民族间的进一步交融”与均田制作用无关,故D项错误。7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良吏传序)。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B移风易俗C推行均田制和新租调制D迁都洛阳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信息“肃明纲纪时多奉法”可知当时吏治有所好转,而这正是孝文帝整顿吏治的结果。8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枢,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

6、洛阳的根本目的是()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解析:选D。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孝文帝强调洛阳地理位置“均天下所据”“制御华夏”,故D项符合题意。9一些史学家常称唐朝为“李唐”、宋朝为“赵宋”,那么被称为“元魏”的是()A战国时期的魏国B北魏C三国时期的魏国D元朝解析:选B。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汉化”政策)。战国时期的魏国君主姓姬,故A项错误;北魏皇帝复姓拓跋,后孝文帝改革时改姓汉姓元,故B项正确;三国时期魏国皇帝姓曹,故C项错误;元朝皇帝姓孛儿只斤,故D项错误。10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其

7、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解析:选D。鲜卑族经过改革后,民族特色并没有消失,而是和其他民族融合,增加了新的元素。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北魏骑马武士俑材料二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人(鲜卑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氐、羌,设使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减并州贼;氐、羌死,减关中贼。魏太武帝与南朝交战的战书材料三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倍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此屋。宋书谢灵运传材料四北魏冯太后死后谥文明皇后。她聪明果决,猜忌而

8、长于权术,以重管、重刑驾驭群臣,为其所用。她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督促孝文帝自幼学习儒家经典,恪守儒家的纲常、礼仪,阅读诸子百家著作和历史典籍,对北魏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冯太后与孝文帝(后人绘制)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北魏政治生活中的哪一特点?它曾经创造出怎样的辉煌?(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对北魏的统治有何影响?(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必将导致什么问题的出现?(4)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四思想,冯太后对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哪些促进作用?解析 (1)根据图片信息“北魏骑马武士俑”分析出其崇尚武力的特点,北魏所创辉煌结合所学可知应为统一黄河流

9、域;(2)理解材料信息得出其民族分化政策以及民族矛盾尖锐的问题;(3)根据“征调赋敛,靡有止已”看出赋税的繁重以及阶级矛盾的尖锐;(4)从冯太后对孝文帝的督促、改革的促进等方面回答。答案 (1)特点:崇尚武力,注重军事征伐。辉煌:统一黄河流域。(2)问题:北魏采取民族分化政策,在战争中驱使其他民族作战。影响:导致民族矛盾尖锐,严重威胁北魏统治的巩固。(3)反映的问题为北魏赋税剥削繁重。必将导致阶级矛盾尖锐的问题。(4)作用:冯太后与孝文帝一起掀起了北魏的改革;她的支持是改革成功的重要保障;她所采取的措施为孝文帝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诸州刺史牧民之官,自顷以来,

10、遂各怠慢,纵奸纳赂,背公缘私。致令贼盗并兴,侵劫滋甚,奸宄之声屡闻。”魏书高祖纪二材料二丁卯,诏曰:“置官班禄,行之尚矣;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朕宪章旧典,始班俸禄班禄以十月为始,季别受之。旧律,枉法十匹,义赃二十匹,罪死;至是,义赃一匹,枉法无多少,皆死。仍分命使者,纠按守宰之贪者。三载一考,考即黜陟,上上者迁之,下下者黜之,中中者守其任。”资治通鉴永明二年材料三受禄者无不局(恐慌害怕),赂殆绝。然吏民犯他罪者,魏主率宽之,疑罪奏谳(审核)多减死徙边,岁以千计。都下决大辟(判处死刑),岁不过五六人;州镇亦简。魏书刑罚志(1)根据材料一分析,北魏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导致这种社会问题的原因主要是

11、什么?(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为解决材料一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北魏采取了哪些措施?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解析 (1)第一小问需要注意材料的关键词语“纵奸纳赂”“贼盗并兴”等进行回答,第二小问需要结合教材知识分析归纳;(2)第一小问要阅读材料,提炼相关信息,然后规范作答,第二小问据材料结合所学归纳。答案 (1)社会问题:吏治日益腐败,社会矛盾尖锐,百姓奋起反抗。原因:北魏官吏原无俸禄,导致官吏贪污盛行,任意搜刮百姓。(2)措施:制定俸禄制(班禄制),严厉整顿吏治;对官吏实行任期考核制度。作用:使吏治好转,社会矛盾缓和,政局安定,农民安心生产,北方农业得到迅速发展,为以后的改革创造了有利局

12、面。教材答疑名师指津一、自我测评(教材P33)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哪些方面?有何作用和意义?提示 政治制度上的吏治、禄制改革,整肃了秩序,遏制了贪污,加速了鲜卑的封建化进程,相对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经济上的均田制改革,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习俗上包括语言、服饰、姓氏、婚俗等方面的改革,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加速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的大融合。二、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P33)根据北魏疆域及迁都示意图,结合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历史等因素,分析北魏孝文帝为何选择洛阳为新都?提示 平城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干燥,土地贫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北部风沙侵袭,自然灾害不断,无法满足官民物资需求,若从中原调拨则交通不便,耗损极大。洛阳地理位置优越,农业经济发达,且为数朝故都,素来是中原的政治、文化中心,迁都于此能营造热烈的汉化氛围,促进鲜卑的汉化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