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62772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素质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历 史 试 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1长期以来,海外炎黄子孙返乡寻根祭祖,这种情结源于A郡县制B宗法制C科举制D分封制2历来的政治斗争本质上都是权力和利益之争,而政治制度则是实现和维护权力与利益的重要工具。以此角度来认识先秦时期的重要制度,如图中至依次应填入A王位世袭制 礼乐制度 分封制 井田制B王位世袭制 分封制 礼乐制度 井田制C分封制 王位世袭制 礼乐制度 井田制D王位世袭制 井田制 礼乐制度 分封制3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

2、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A分封制B宗法制C察举制D世袭制4宗法制度是西周基本的政治制度,它主要是贵族之间A权力和财产分配原则B政治交往的原则C处理日常关系的原则D贸易往来的原则5中国“封建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接说出或写出,否则视为大不敬。”即避讳制度。避讳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国讳,即国家强令臣民所作的通讳,如避本朝皇帝名、孔子之名等;二是家讳,乃是文人士大夫对其长辈之名所作的避讳。此制度旨在A维护皇权独尊B倡导尊老爱幼C强化尊卑等级D凝聚血脉亲缘6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皇权至上B皇位世袭C三公九卿D首推郡县7有学者指出,秦始皇所创造的事

3、业,不仅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版图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秦始皇开创的制度是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行省制D中央集权制8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9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只是虚设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皇帝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B皇帝掌握全国政务,加强中央集权C缺乏可委以此重任的优秀人才D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10韩非子说:“事在四

4、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下列首先实践上述政治思想的是A封邦建国B确立皇帝制度C置“三公”“九卿”D全国郡县化11北京大学曾在出台的自主招生政策中,拒招不孝敬长辈的学生。这不禁让人们想到了古代的“孝廉”。以孝廉为标准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汉代,在东汉成为求仕者必由之途。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是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12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的是A魏晋时期B隋文帝时期C隋唐时期D两宋时期13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

5、。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A秦朝的三公九卿B汉朝的“中朝”C隋唐的三省六部D宋朝的枢密院14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A加强了货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15明清时期,“品级不高,不得私自和官员交往,受皇帝召见,只能跪奏笔录”的官员是A内阁大学士B议政王大臣C御史大夫D军机大臣16清代军机大臣的基本职责是A统领百官B决定军国大事C跪受笔录、传达皇帝意旨D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1

6、7秦朝时开始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到清朝时期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主要是指A废丞相,权分六部B设立南书房C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D设置军机处18唐朝三省六部、宋朝二府三司、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立,本质上反映了( )A宰相权力不断削弱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文臣地位不断提高D专制皇权不断强化19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宦官掌握决策权力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20希腊城邦海外殖民运动的主要原因是A地少人多,生活所迫B好战尚武的特性C岛屿众多,利于

7、航海D造船技术高21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用“轮流统治与被统治”来阐释雅典民主政治的一个特点,这个特点是A人民主权B轮番而治C人人平等D等级分明22雅典人认为他们的身体“是给他们的城邦使用的,好像不是他们自己的一样”。而他们培养自己的智慧,“其目的也是为着要给他的城邦作一点显著的事业”。从中可以看出雅典公民A具有强烈的公民意识B绝对服从于城邦的需要C有着强烈的政治需求D在城邦中失去了自我23史载,希腊某城邦在一次战役中失败,公民死伤众多,消息传到国内,战死者的父母对于公众必须笑容满面,庆幸其他人的子女生还,而已知其子幸免于难即将相见者,则必须哭泣,为其他人失去儿子而悲伤。这反映出在希腊A不重视

8、维护公民的生存权利B摆脱了纲常伦理观念的影响C城邦至上观念影响个人行为D社会各阶层间矛盾日趋缓和24古代雅典城邦建立初期,执政官从贵族当中选任。到梭伦时期,拥有丰厚财产的第一、第二等级的公民都有资格当选执政官。这一变化表明古代雅典A民主政治的正式形成B地域代替了血缘关系C财产等级制度的实施D公民可直接参与政治25古罗马在漫长的岁月中陆续制定了许多法律,并经过了多次修订,但是始终以一部基本法为准则。这部基本法是A十二铜表法B查士丁尼法典C阿奎利亚法D卡拉卡拉敕令26十二铜表法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这主要是因为A损害了贵族的私有财产权B由平民代表参与修订C平民和贵族政治平等D平民维护自身权利有法可依

9、27公元前5世纪,罗马的十二铜表法规定:“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这体现了A维护平民利益B限制贵族权力C保护私有财产D扩大统治基础28英国诗人雪莱曾写道“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都起源于希腊,如果没有希腊,我们现在还可能蒙昧、无知、与野人无异”,这段材料说明A希腊文明是近代西方文明的源头B近代西方文明复原了古希腊文化C希腊文化完全涵盖了近代西方文明D希腊人创造出的法学体系沿用至今29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财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由此可得出。A罗马法是近代西方国家法律的源泉B近代英

10、国非常重视法制建设C自古至今西方国家一直崇尚民主D罗马帝国版图曾扩展到英国30科举制同以往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相比,它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这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降低了官员素质B实现了社会公平C增加了官吏数量D有利于中央集权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承秦制,三公九卿多由功臣担任。他们位高权重,多骄纵专横。武帝时,这种情况仍很严重。 如其舅父田蚡大权独揽,任用私人。 以致于汉武帝不耐烦地说:”君除吏尽未? 吾亦欲除吏! “ 李建国略论中国古代中枢机构的演变材料二历代专制君主虽殚精竭智企图集全部大权于一身,但要其真正做到一人“独

11、治”全国是根本 不可能的.因此各个朝代的政治体制改革, 或是将中枢权力从一个机构转移到另一个机构曰 或是将其割裂分散,交由若干机构、若干人共同执掌曰最高明的”创制”如明清统治者,是在皇帝 和政府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权力中介机构,以确保皇权对中枢权力的控制。摘编自李渡中国历代中枢权力机构沿革论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调整中枢权力机构的措施。 (7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宋对中枢权力机构进行“割裂分散”的史实,并指出明清统治者“创制”的体现。 (7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统治者调整中枢权力机构的共同目的。(6分)32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

12、实践的摇篮,雅典的民主制更是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斯巴达作为希腊最大的城邦,其面积也不过相当于今天北京市的一半,而雅典面积相当于北京市的1/7,其他小邦则仅相当于中国一个乡镇的大小。在如此狭小的国土上,每一个城邦都是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各邦之间一般是平等的邻邦关系。材料二 “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解决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有公职人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制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材料三 “是通过抽签从数个部落中各选数十人组成的。每数十人为一组轮流执政,处理一些日常事务。”(1)根据材料

13、一能得出希腊城邦的什么特点?(7分)(2)材料二、三这些描述,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什么特点?(7分)(3)根据所学知识简述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过程?(6分)高一历史参考答案1B【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对中国社会的宗族、家庭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海外炎黄子孙即使深处海外,但仍要返乡寻根祭祖,B项符合题意。郡县制和分封制是地方行政制度,不涉及血缘亲情,排除AD;科举制是选官制度,不涉及血缘亲情,排除C。2B【解析】【分析】【详解】王位世袭制是权力继承的制度,分封制是分配权力的制度,礼乐制度是维护等级权力的制度,井田制是权力的基础,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3B【

14、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此制度是西周时期为解决权力的继承问题而设计的,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相关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制度是以嫡长子继承原则为核心的西周宗法制,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与解决权力继承问题无关;C选项错误,察举制是西汉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与西周时期解决权力继承问题的制度无关;D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夏朝时期开始出现世袭制,使得权力在一家一姓中传承,但是并未解决家族内部权力纷争的问题。因此正确答案为B选项4A【解析】【分析】【详解】宗法制度是西周基本的政治制度,它主要解决贵族之间关于土地、财产和权力继承上的矛盾,以维护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和垄断地位,

15、故排除BCD,A符合题意。故选A。5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信息“晚辈对长辈”、“臣下对皇帝”要实行避讳制度,不难看出此制度是在强化尊卑等级,C项符合材料主旨;材料体现不出“皇权”信息,排除A;B项过于表面化,不准确;D项明显不符合题意,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故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避讳制度概况6A【解析】【分析】【详解】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和郡县制度,其中皇帝制度中的皇权至上是核心,故A项正确。皇位世袭属于皇帝制度的内容,不是核心,B错误;三公九卿制度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不是核心,C错误;秦朝时推行郡县制度,郡县制度并不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6、的核心内容,D错误。7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继承,D正确;王位世袭制在夏朝就确立了,排除A;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排除B;行省制开始于元朝,排除C。8C【解析】【分析】【详解】题干中的现象都是在皇帝没有能力掌握朝政的情况下,选择可以信赖的人来暂时掌管权力,这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变态形式,故C项正确;君主专制被颠覆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中央集权体制主要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题干现象与中央集权体制无关,故B项错误;皇权至高无上,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9A【解析】【分析】【详解】秦始皇之所以没有任命任何人掌管军事,主要是防止武将专权,便

17、于皇帝直接控制军队,故A项正确。材料中主要是军权集中问题,不是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秦朝并不缺乏军事人才,故C项错误。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10B【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中是法家思想家韩非子的观点,从“要在中央”和“四方来效”等信息可以看出韩非子主张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将四方的权力收归中央所有,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这是皇帝制度创立的思想基础,B选项符合题意。AC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全国郡县化的属于皇权专制下的一个表现,D选项排除。11B【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以孝廉为标准选拔人才的制度”,结合所学可知,察举制是一种自

18、下而上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察举制是以孝廉为标准的选官制度,故选B。世官制的特点是官职的世袭化,排除A。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发展,注重门第高低,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C;始于隋唐的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成绩来选官,排除D。12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时期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B选项正确,魏晋时期,隋唐时期和两宋时期分别是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完善和演变时期。ACD 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13B【解析】【分析】【详解】汉武帝为了加强皇权,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此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形成“

19、中朝或内朝”,此即“逐渐获得权力”;以削弱相权,此即“压倒了政府的大臣”,这与题干中的描述相符。故B正确;“三公九卿”中的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公之下,秦代中央政府还有很多重要官职,合称九卿。他们分管着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三公九卿本身就是手握重权的国之重臣,并不是皇帝左右的微臣,这与题干所述不符。故A错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主要是将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以加强皇权,这与题干信息不符。故C错误;北宋时,为加强中央集权,设立枢密院负责军事,主要是为了分割宰相职权,与题干所述信息不符,D错误。14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朝廷这种做法具有强制性、专卖性和暴利性。这从经济上增加

20、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削弱了诸侯的经济实力。故答案选C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货币政策或者币种变化,无法得出加强了货币管理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经济方面,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符合主旨和史实,排除B项;D项说法不准确,应该是加强了而非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排除。15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大臣的职责是上传下达,跪受笔录,故选D;明朝设立内阁,不符合题意,排除A;议政王大臣、御史大夫权力较大,不符合“品级不高”“跪受笔录”,排除BC。16C【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清代军机大臣的基本职责是跪受笔录、传达皇帝意旨,故选C;军机处不是法定的中央机

21、构,不能统领百官,排除A;军机大臣没有决策权,排除B;D不符合军机处的职责,排除。【点睛】17D【解析】【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对军机处设立的历史影响的理解和认识。结合史实可知,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故D项说法正确;废除丞相是明朝的措施,题中说的是清朝时期,故A项不合题意,排除;康熙年间的南书房并未使专制制度达到顶峰,故B项说法错误,排除;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制约了皇权的加强,故C项说法错误,排除。18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三省六部是分割宰相权力,三省相互制衡,集体对皇帝负责,皇权

22、高高在上;宋朝二府三司也是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明朝内阁是废除宰相后,成为皇帝的咨询机构;军机处跪听笔录,进一步加强皇权。在上述整个过程中都是宰相权力不断消弱以致废除,本质上反映了专制皇权不断强化,D项正确。A项是现象,不是本质,排除;中央集权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材料未体现,B项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故选D。【点睛】专制主义是指决策过程中皇帝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关系上中央处于支配地位。注意解题时要准确区分两者的概念。19D【解析】【分析】【详解】明初严禁宦官识字,明朝中后期培养宦官识字,这说明明朝以皇上为中心的中枢决策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故D项正确;A项错误,宦官不可能掌

23、握决策权力,故错误;限制宦官读书和强化宦官读书制度都是为了加强皇权,故B项错误;材料涉及的不是内阁的职能变化,故C项错误。20A【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希腊城邦地少人多,由于生活所迫,开展海外殖民,故选A;BCD是海外殖民的条件,都不是主要原因,排除。【点睛】21B【解析】【分析】【详解】雅典民主制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是少数人的民主,故“人人平等”不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故C错误;“人民主权”体现在雅典的国家管理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里,与题意不符,故A错误;“轮流统治与被统治”是雅典民主政治特点“轮番而治”的体现。公民内部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人人有权参政议政,轮番担任公职,轮番成为统

24、治者和被统治者,故B正确;公民内部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等级分明”不属于雅典民主政治特点,故D错误。22A【解析】试题分析:雅典人认为自己的身体“是给城邦使用的”。而他们培养自己的智慧,“其目的也是为着要给他的城邦作一点显著的事业”。这体现了雅典人强烈的公民意识,故选A选项。B选项错在“绝对”二字;C选项范围狭小,不仅仅是政治诉求;D选项说法错误。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公民意识23C【解析】根据材料中“庆幸其他人的子女生还”“为其他人失去儿子而悲伤”可知,希腊重视公民的生存权利。故A项错误。父母为战死的孩子而悲伤,为生还的孩子而庆幸,这都是伦理观的体现,不能说摆脱了纲常伦理观

25、念的影响。而且纲常伦理是中国古代的观念,不符合古希腊,故B项错误。古希腊城邦时期,城邦的利益高于一切,上述现象都是把他人为城邦做出的贡献放在首位,即城邦至上观念影响个人行为。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社会各阶层间的矛盾状况。故D项错误。24C【解析】据材料“梭伦时期第一、第二等级的公民都有资格当选执政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冲击了贵族血缘政治,故C项正确;民主政治的正式确立在克里斯提尼时期,故A项错误;地域代替了血缘关系,也是在克里斯提尼时期,故B项错误;公民可直接参与政治,不符合材料与史实,故D项错误。故选C。25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始终是

26、罗马的基本法,公元前450年修订完毕,此后还有许多次修订,但始终是罗马基本法,因此A正确,BCD排除。故选A。26D【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古代罗马人原来通行习惯法,没有行诸文字。贵族垄断了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群众,广大平民对此强烈不满,他们极力要求制定成文法来保障自身的权益。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使平民维护自身权利有法可依,所以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十二铜表法是以往罗马习惯法的汇编,其中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并未损害贵族的私有财产权;B选项不是十二铜表法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的主要原因;C选项错误,罗马共和国是贵族

27、专政的国家,制定罗马法的目的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平民和贵族的政治地位并不平等。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27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可知十二铜表法保护债权人的私有财产,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偷换概念,债权人并不等于平民,错误;B选项错误,材料无法十二铜表法体现限制贵族权力;D选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十二铜表法扩大统治基础。故正确选项为C选项。28A【解析】【详解】从材料内容分析可知,雪莱认为希腊文明是近代西方文明的源头,故选择A;“复原了”与史实不符,排除B;“完全涵盖”太绝对,排除C;“沿用至今”不符合史实,排除D。29A【解析】

28、试题分析:“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材料中“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体现出了罗马法对近代西方法律体系的影响,故此题应选A项考点:罗马法点评: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1)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2)近代资产阶级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3)对中国等亚洲国家也产生了影响。30D【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科举制同以往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相比,它是一种由中央确

29、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并结合所学可知,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的权力掌握在地方,而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权力掌握在中央,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由此可知,科举制的实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正确;据所学可知,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A说法不准确;科举制的实行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公正、公平,B说法绝对;增加了官吏数量不是科举制的实行的主要影响,故C错误。31(1)措施:频繁更换丞相;破格任用身份低微的士人;实行中外朝制度。(2)史实: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将相权一分为三; 宋代设中书门下同平章事,下设参知政

30、事、枢密使、三司使以分散宰相的权力 体现:明朝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3)共同目的:加强专制皇权(或者是:控制中枢权力机构)【解析】【分析】【详解】(1)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频繁更换丞相;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破格任用身份低微的士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实行中外朝制度,架空宰相权力。(2)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将相权一分为三,实现了对相权的割裂分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设中书门下同平章事,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以分散宰相的权力,实现了对相权的分割。体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3)共同目

31、的:根据材料“历代专制君主,虽殚精竭智企图集全部大权于一身”并结合所学可知,古代统治者调整中枢机构的目的是加强专制皇权。32(1)小国寡民、独立自治(2)人民主权、轮番而治(3)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材料“其面积也不过相当于今天北京市的一半”“ 每一个城邦都是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并结合所学概括得出。(2)根据材料“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每数十人为一组轮流执政,处理一些日常事务”,并结合所学从民主的范围、方式等角度回答。(3)结合所学可知,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正式确立雅典民主

32、政治,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参考答案1B2B3B4A5C6A7D8C9A10B11B12B13B14C15D16C17D18D19D20A21B22A23C24C25A26D27C28A29A30D31(1)措施:频繁更换丞相;破格任用身份低微的士人;实行中外朝制度。(2)史实: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将相权一分为三; 宋代设中书门下同平章事,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以分散宰相的权力 体现:明朝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3)共同目的:加强专制皇权(或者是:控制中枢权力机构)32(1)小国寡民、独立自治(2)人民主权、轮番而治(3)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