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标导航】1.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确立的背景、主要内容,能归纳概括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基本特征,认识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作用。2.知道三公九卿制的含义,了解三公九卿的职责及其相互关系。3.了解秦始皇实行郡县制的原因和郡县制的主要内容,认识郡县制的历史作用。4.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认识郡县制的实施对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基础认知 自主预习|新知预习|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1背景(1)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进入春秋时期。随着一些诸侯国实力的逐渐强大,宗法分封制度被破坏,周王室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一些诸侯打着尊王的旗号进行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日益减少。(2)公元前 475
2、年左右,进入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国之间竞争激烈,各国纷纷进行变法。2秦的统一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大增,经过多年的战争,秦国先后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国等,于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建立起空前统一的大帝国。二、“始皇帝”与三公九卿1特征:权力高度集中。2内容(1)皇帝制度:嬴政改称皇帝,自称始皇帝。特点:皇权至上,皇帝总揽大权;实行“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2)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握律令、图书,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作用:中央官员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
3、皇帝一人之手。误区警示 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主要是帝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专断;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问题探究 1 周的最高统治者称“王”,嬴政统一全国后改称“皇帝”。其目的是什么?提示:树立君主的绝对权威,巩固对全国的统治。三、废分封,置郡县1郡县制:地方分郡、县两级,郡设郡守、郡丞和郡尉;县设县令、县丞、县尉。县以下设乡、里等基层机构。2选官制度:制定一整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3制定秦律:秦法细密、严苛,是嬴政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4影响(
4、1)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2)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3)其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4)对此后2 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误区警示(1)在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商鞅变法时,推行县制。所以秦始皇并不是郡县制的首创者,不过他是首个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的人。(2)秦朝实行的郡县制并不是对分封制的继承与发展。在秦朝郡县制下,郡县的长官是皇帝任命的,而在分封制下,受封者的爵位和领地是世袭的,所以,正确的说法是,秦朝实行的郡县制是对分封制的否定。问题探究 2 秦峄山刻石中说:“追
5、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攻)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材料评论了哪一政治制度?秦始皇是怎样认识这一制度的?提示:分封制。导致诸侯混战。|思维导图|核心突破 互动探究 主题一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史料探究】1建立中央集权制的措施材料 秦琅邪台刻石记载:“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始皇为建立中央集权体制采取了哪些政治措施?【答案】中央实行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2中央集权制建立的影响材料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
6、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朝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凤凰网问题 结合材料,探究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答案】奠定了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农耕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利于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史论总结】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1)皇权至高无上
7、。(2)皇权垄断:以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为主要特征。(3)权力高度集中:中央服从皇帝,地方服从中央。(4)人治色彩浓厚。2影响(1)促进了中国封建文化的发展,对巩固祖国疆域、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维护了历代王朝的统治。(3)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使百姓处境日趋恶劣,阶级矛盾不断激化,给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破坏。主题二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史料探究】1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原因材料 西周灭商后,控制的地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今辽宁,南达长江。有的学者认为,由于技术性的因素,西周的中央政府不能有效地统治整个国家。在平
8、定了一次严重的叛乱后,西周王室进行了大规模的“封藩建卫”:西周的统治者把统治的权力、权威和责任委任给属国,属国反过来效忠中央政府并向中央政府纳贡,提供军事支持。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问题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与西周推行分封制有关的重要因素。【答案】西周疆域辽阔,但交通、通讯等技术条件落后;西周欲通过分封诸侯,建立藩屏拱卫王室,维护统治。2郡县制的特点材料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
9、其宁息,岂不难哉!延尉议是。”史记秦始皇本纪问题 结合材料,分析秦始皇和李斯决定推行郡县制度的历史依据。与分封制相比,该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答案】历史依据: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混战不休。特点:郡县制地方官员的任免权悉归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无自主权,必须服从中央的政令。【史论总结】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1相同点: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都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2不同点(1)实行条件: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郡县制是在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2)建立基础:分封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按地域划分的。(3)传承制度:分封的诸侯
10、王位世袭,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动,官位概不世袭。(4)官吏权利:诸侯拥有封地和爵位,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5)历史作用: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反馈训练 课时自测基础巩固1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11、A、C、D 三项均是中国古代政体的“显著特点”但并不是本质,这三个选项是不能选的。材料中的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足以证明从秦朝开始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已经是“化国为家,君权至上,天下为家”了,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 B 项。【答案】B2从商周到秦朝我国政治制度变化的突出特点是()由贵族政治变为官僚政治 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 削弱地方,加强中央权力 血缘政治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A BC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商周是世袭制、分封制,秦朝是郡县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所以从商周到秦朝贵族政治变为了官
12、僚政治、王权为中心变成了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权力由大变小,也大大削弱,但是“血缘政治并没有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 B 项。【答案】B3关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B皇权至上是这一制度的核心C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D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解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皇权至上是皇帝制度的核心,B 项正确;A 项是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目的;C 项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D 项表述错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是暴政。答案选 D 项。【答案】D4关于秦朝郡县制度的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
13、有()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 废分封、立郡县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B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秦代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取代原来的分封制是为了强化中央集权,成为此后中国地方管理的基本模式,是符合历史进步发展趋势的,所以两项表述正确,两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答案选 B 项。【答案】B5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解析】本题考点是秦中央集权制度。解题关键是学生要对选项中“托古
14、改制”“中华传统”、突出个人功业、“君权神授”的准确含义理解清楚,同时熟悉“皇帝”名称的来源。皇帝取自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说,是为了突出自己的功业,故选 C。A 项错误,历史上康有为曾经托古改制,维新变法,但是秦王嬴政的举措并非托古改制;B 项明显错误,秦始皇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D 项错误,西汉时期提出了“君权神授”的观点。【答案】C6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皇权至高无上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D书同文,人同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皇帝制度。依据所学可知,A 项是指周朝的
15、情况;C 项是皇权至高无上的典型表现;D 项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巩固统治采取的有力的文化措施,是为保障皇权服务的,故 B、C、D 三项比较,B 项是最根本最突出的,所以应选 B。【答案】B7实行郡县制是秦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古代政治形成了长久的影响。下列有关秦朝郡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郡守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B是郡的最高地方行政长官C在其辖区内没有自己的封国D职位世袭并有权直接任免县令【解析】本题考查郡县制。由所学可知,郡守县令一律由皇帝任免,可知 A 项正确;郡守和县令是郡县的最高长官,故 B 项正确;通过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可知,分封制下分的是土地和人口,在自己的土地内建立国家,
16、享有行政权、司法权、军权、财权等等。封邦建国,以藩屏周,是谓分封。郡县制下的官员仅享有行政管理权,管理区内受到中央的严格控制,不能称之为封国。故 C 项正确。职务由中央任命,无权任免县令。故选择 D 项。【答案】D8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攻伐之患。”下列对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是()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作用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D指出了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本质区别【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材料意思是秦朝不采用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避免了攻伐之患。因此,材料肯定的是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作用。A
17、、C、D 三项都与材料主旨不符。【答案】B同步真题1(课标,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解析】从材料信息看,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祭天,官员、百姓祭拜自己的祖先,这都体现了“敬祖”观念,反映出人伦秩序对政治统治的重大影响,即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故选 B 项。君主专制并非缘于宗教权威,故 A 项不符合史实;早在氏族公社时期就有祖先崇拜,故 C 项表述错误;皇帝祭天
18、旨在通过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君主权威,而非强化宗法制度,故 D 项不正确。【答案】B2(江苏单科,2)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秦琅邪石刻称颂秦始皇功绩,“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淮南子等书中说在秦始皇很久之前大禹就已经“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这种差异说明,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故选 C 项。A 项表述与材料信息主旨无关;B 项表述明显错误;材料中石刻内容与文献记载并不是相互印证的,故 D 项错误。【答案】C3(辽宁、湖南、宁夏文综)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解析】秦始皇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官吏任免的标准是才干政绩。故地方政治权利向一般平民开放,此即材料中所谓“公天下”之开端。【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