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高考生物专题检测 精选考题 素材:专题二 生物的新陈代谢及微生物与发酵工程.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62402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高考生物专题检测 精选考题 素材:专题二 生物的新陈代谢及微生物与发酵工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4高考生物专题检测 精选考题 素材:专题二 生物的新陈代谢及微生物与发酵工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4高考生物专题检测 精选考题 素材:专题二 生物的新陈代谢及微生物与发酵工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4高考生物专题检测 精选考题 素材:专题二 生物的新陈代谢及微生物与发酵工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4高考生物专题检测 精选考题 素材:专题二 生物的新陈代谢及微生物与发酵工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2014高考生物专题检测 精选考题 素材:专题二 生物的新陈代谢及微生物与发酵工程.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2014高考生物专题检测 精选考题 素材:专题二 生物的新陈代谢及微生物与发酵工程.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2014高考生物专题检测 精选考题 素材:专题二 生物的新陈代谢及微生物与发酵工程.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2014高考生物专题检测 精选考题 素材:专题二 生物的新陈代谢及微生物与发酵工程.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2014高考生物专题检测 精选考题 素材:专题二 生物的新陈代谢及微生物与发酵工程.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2014高考生物专题检测 精选考题 素材:专题二 生物的新陈代谢及微生物与发酵工程.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2014高考生物专题检测 精选考题 素材:专题二 生物的新陈代谢及微生物与发酵工程.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2014高考生物专题检测 精选考题 素材:专题二 生物的新陈代谢及微生物与发酵工程.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2014高考生物专题检测 精选考题 素材:专题二 生物的新陈代谢及微生物与发酵工程.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2014高考生物专题检测 精选考题 素材:专题二 生物的新陈代谢及微生物与发酵工程.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2014高考生物专题检测 精选考题 素材:专题二 生物的新陈代谢及微生物与发酵工程.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二 生物的新陈代谢及微生物与发酵工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图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的结构式,其中能作为RNA的基本单位的是()学科王ABC D解析:图中分别表示腺苷、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DP和ATP,其中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答案:B2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表达过程需要酶和ATP参与B酶的催化效率总是高于无机催化剂C酶的合成场所均为核糖体D酶氧化分解的产物是氨基酸解析: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其活性易受温度、pH等影响,在不适宜条件(如高温)下,酶的催化效率未必高于无机催化剂,酶的化学本质多为蛋白质,

2、少数酶的化学本质为RNA,若为后者,其产生场所主要是细胞核,其组成单位应为核糖核苷酸。答案:A3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种酶促反应的反应速率受温度和pH的影响情况,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在c点,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可能增大B在b点,该酶促反应所需活化能比c点少C在b、c点,酶促反应的反应速率均不再增大的因素是温度D该图能反映唾液淀粉酶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的催化能力解析: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增大酶的浓度,可提高反应速率;b点时酶促反应速率比c点小,而酶作用原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在b、c点,酶促反应速率均不再增大的因素不是温度;从图看出,该酶适宜pH为14,而唾液淀粉酶最适pH为7左右。答

3、案:A4将状况相同的某种绿叶等分成四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先暗处理1 h,再光照1 h(各组光照强度相同),测其质量变化,得到下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组别一二三四温度/27282930暗处理后质量变化/mg1231光照后与暗处理前质量变化/mg3331A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7B在上述四种温度下,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9C27和29时,该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速率相等D30下该植物的真正光合速率为2 mg/h解析:在暗处理过程中,植物只有呼吸作用,无光合作用,故暗处理后质量变化就代表了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间接反映了呼吸作用的速率。所以27、28、29、30下的呼吸速率

4、分别是1 mg/h、2 mg/h、3 mg/h、1 mg/h,可见在上述四种温度下,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9。光照后与暗处理前相比,整个过程进行了1 h的光合作用和2 h的呼吸作用,故该过程质量变化是1 h的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量减去2 h的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的差值,由此推出:27、28、29、30下的光合作用速率分别是5 mg/h、7 mg/h、9 mg/h、3 mg/h,可见27和29时,该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速率并不相等,30下该植物的真正光合速率为3 mg/h。答案:B5右图表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变化,、分别表示不同的代谢过程。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中的水既是

5、反应物又是生成物B中的C3和C5,此时保持相对稳定C中产生的O2可以参与同一细胞中的代谢过程D中产生的X将参与细胞从环境中吸收矿质元素解析:图中过程依次为:光反应、暗反应、有氧呼吸。中产生的X为ATP,它只能用于暗反应还原C3之需,不可作为矿质元素吸收所需能量。答案:D6(精选考题襄樊模拟)下面曲线图所描述的内容错误的是()解析:当底物量一定时,在一定范围内,反应速度会随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一定范围后,酶浓度增加,反应速度不再增加;胰蛋白酶的最适pH为弱碱性(8.09.0);因C4植物的C4途径中能够固定CO2的酶对CO2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所以C4植物可利用更低浓度的CO2;根通过主动运

6、输吸收K,当氧气浓度为零时,无氧呼吸产生的ATP可用于K的吸收,在一定范围内氧气浓度增加,吸收速率增加,当膜上的载体达到饱和后,氧浓度再增加,吸收速率不再增加。答案:D7下列是两类不同植物叶片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在CO2浓度较低时,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甲、乙两种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都是结构完整的叶绿体B甲植物只有维管束鞘细胞能进行暗反应,乙植物只有叶肉细胞能进行暗反应C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叶片中只有维管束鞘细胞内出现淀粉粒D两种植物细胞中的光反应都可以为暗反应提供NADPH与ATP解析:由图示可知:甲、乙分别是C4、C3植物叶片结构示意图,甲植物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不含基粒,叶肉细胞和维管束

7、鞘细胞都可以进行暗反应。乙的维管束鞘细胞不含有叶绿体,光合作用过程及淀粉粒的合成在叶肉细胞中进行。两种植物细胞的暗反应都需要光反应提供NADPH与ATP。答案:D8某学生利用溶液培养法验证铁元素是否为植物生活所必需的矿质元素。在没有铁元素的培养液中,植物会表现出缺绿的症状;如果加入铁元素,该症状消失。由此材料做出以下推断不正确的是()A在该实验的设计过程中也遵循了对照实验的原则B实验整个过程中应保证溶液的浓度、溶氧及温度等条件相同CFe元素是植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大量矿质元素DFe元素是植物合成叶绿素代谢过程中所必需的 解析:该实验利用操作前后植物的生长状况作对比,遵循的是自身对照的原则;Fe元

8、素是植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微量矿质元素。答案:C9下表是人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表中描述错误的一项是()有氧呼吸无氧呼吸A呼吸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细胞质基质B是否需氧需氧气参加不需氧气参加C分解产物二氧化碳、水二氧化碳酒精或二氧化碳、乳酸D释放能量较多较少解析:植物无氧呼吸的产物通常是酒精和CO2,但在人体内无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答案:C10下图是某同学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在透明的容器B中放入湿润的种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设置a装置的目的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CO2,确保实验的科学性B该装置一定要放在黑暗的环境中,避免光下种子光合作用的干扰C种子的呼吸作用一般

9、不受光照的影响,但温度会影响呼吸作用的强度Dc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CO2的缘故解析:种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答案:B11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正确图示是()解析:洋葱表皮细胞的紫色素应该在液泡中,随着液泡的失水,液泡里的紫色变深。细胞核不应该在液泡中。答案:C12生命规律是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的,依据高中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相关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A利用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可以准确地测定细胞液的浓度B利用菜豆进行实验,证明了植物对水和矿质元素的吸收不是同一过程C利用呼吸抑制剂进行实验,证明了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D利用含42K的肥

10、料进行实验,证明了根吸收矿质元素是通过导管向上运输的解析:利用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只能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而不测定细胞液的浓度。答案:A13下列关于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渗透作用吸水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吸水的唯一方式B所有植物只能靠根尖吸收水分,并通过气孔散失水分C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D空气湿度大时,发育的果实常会缺钙解析:渗透作用吸水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吸水的主要方式;植物吸水主要靠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但植物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能通过吸胀作用吸水,植物的叶片也能吸收一部分水分;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空气湿度大时,蒸腾作

11、用减弱,影响钙的运输,因此发育的果实常会缺钙。答案:D14两人在空腹状态下,同时一次性口服葡萄糖100 g,然后每隔1 h测定一次血糖含量,将结果绘成以下曲线,据下图分析正确的是()Aa、b分别代表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Ba在1 h2 h血糖下降,某些氨基酸合成增加Cb在1 h2 h血糖处于高处,蛋白质分解减少Db在2 h后下降是由于血糖氧化分解并合成糖元所致解析:分析坐标曲线图可知,b为糖尿病患者,a为正常人。正常人口服葡萄糖后,升高的血糖会调至正常,其主途径是转化为肝糖元和肌糖元,也可能合成一些非必需氨基酸;b在1 h2 h血糖处于高处,但不能利用,蛋白质分解不会减少;b在2 h后下降主要是由

12、于大部分糖随尿排出。因此B正确。答案:B15下列关于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糖类、脂质、蛋白质是人体内的能源物质和贮存物质B某人偏食,长期缺乏某种必需氨基酸,造成营养不良C血脂的主要去路是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以及合成脂肪贮存D人体内甲种氨基酸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乙种氨基酸,则甲一定是非必需氨基酸解析:脂肪是人体内的能源贮存物质;人体内甲种氨基酸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乙种氨基酸,则乙一定是非必需氨基酸,甲不能确定;血脂的主要去路是合成脂肪贮存;某人偏食,长期缺乏某种必需氨基酸,可能导致某些蛋白质不能合成,造成营养不良。答案:B学科王16下表是关于四种生物的能源、碳源、氮源、代谢类型的描

13、述。描述正确的一组是()圆褐固氮菌乳酸菌根瘤菌谷氨酸棒状杆菌能源有机物分解乳酸固定N2糖类等有机物碳源糖类糖类糖类糖类氮源N2铵盐、硝酸盐等学科王N2尿素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异养厌氧型自养需氧型异养需氧型A圆褐固氮菌与乳酸菌B乳酸菌与根瘤菌C根瘤菌与谷氨酸棒状杆菌D圆褐固氮菌与谷氨酸棒状杆菌解析:乳酸菌的能源是糖类等有机物,其氮源是NO、NH;根瘤菌的能源是糖类等有机物,其氮源是N2,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有关圆褐固氮菌与谷氨酸棒状杆菌的叙述全部正确。答案:D17如图是一种产氨短杆菌体内合成腺苷酸的过程示意图(为相应的酶),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葡萄糖5磷酸核糖磷酸核糖焦磷酸磷酸核糖胺肌苷酸琥

14、珀酸腺苷酸腺苷酸A所有的酶都属于组成酶B所有的酶都属于诱导酶C腺苷酸属于初级代谢产物D腺苷酸是一种生长因子解析:图中四种酶与环境中的物质无关,所以都是组成酶,而不是诱导酶。腺苷酸是一种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生长因子,所以是初级代谢产物。答案:B18下图甲所示为乳酸菌数目增长速率曲线,图乙所示为其生长曲线,由甲图中T1与T2出现的时间段分别为乙图中的()A BC D解析:图甲中T1为增长速率最大点,对应于图乙段,T2处增长速率为负值,对应于图乙中段。答案:D19如图是自然界氮循环示意图。对图中氮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完成过程的生物细胞结构无核膜,可遗传的变异一般来源于基因突变B人体细胞通过过程不

15、可能产生的氨基酸有8种C不能独立完成过程的生物遗传物质是RNAD疏松土壤对完成和过程的影响分别是抑制、促进解析:不能独立完成过程的生物应为病毒,它的遗传物质应为DNA或RNA。答案:C20如图为发酵罐的结构装置图,有关发酵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3、6处是发酵罐夹层中水的进出口,水在发酵罐夹层流动的作用是降温B搅拌器5能使菌种和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原料的利用率C通过1培养液投放到发酵罐后,经高压蒸汽灭菌后,才可直接进行接种D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2显示值小于7时,就会生成乙酰谷氨酰胺解析:连续培养发酵罐的冷却水装置是为了降低温度,保持酶的活性;对发酵装置和培养液都进行高压蒸汽灭菌,但要冷

16、却后才能进行接种;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的pH是78,pH的变化趋势是下降,当pH呈酸性时,就会生成乙酰谷氨酰胺。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50分)21(6分)回答下列关于酶与ATP的几个问题:(1)蓝藻细胞消耗ADP的主要场所是_。绿藻细胞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是_、_。(2)如图表示人体某种酶作用于一定量的适宜物质(底物),温度、pH保持在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在140分钟后,曲线变成水平,这是因为_。若其他条件不变,将该酶的浓度增加一倍,请在图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曲线。(3)为探究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与结果:取两支洁净试管,编号为1和2。在1号管中加入2

17、 mL 3%的新鲜过氧化氢溶液,2号管中加入1 mL 20%的新鲜肝脏研磨液,分别置于100恒温水浴5分钟。将2号管中的肝脏研磨液加入1号管,振荡摇匀,再置于100恒温水浴5分钟,结果未观察到气泡产生。结果分析:推断观察不到气泡产生的两种可能原因:_ ,_。解析:(1)蓝藻为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和线粒体,消耗ADP(即产生ATP)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绿藻为真核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是光反应和细胞呼吸。(2)在140分钟后,曲线变成水平,即生成物不再增多,说明底物量一定,且已被消耗尽。若将该酶的浓度增加一倍,势必增大反应速率从而缩短反应时间,由于底物量一定,则最终的生成物

18、量与原来相同。(3)由于过氧化氢具有热不稳定性,实验过程中高温可使底物过氧化氢全部分解,从而观察不到气泡产生;也可能是因为高温使过氧化氢酶变性,失去活性,不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气体。答案:(1)细胞质基质光反应细胞呼吸(2)底物量一定,底物已被消耗尽如图所示(3)高温使过氧化氢酶变性,失去活性高温使底物过氧化氢分解(或既有过氧化氢酶变性,又有底物被全部分解)22(10分)下图为植物和高等动物(如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分析回答。(1)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甲、乙两种细胞器都是重要的“能量转换器”,其中在甲细胞器中完成的能量转换过程是_,乙细胞器内完成的能量转换过程是_。(2)图中甲、乙

19、两种结构的膜面积都很大,其中甲增加膜面积是通过_,乙增加膜面积是通过_。(3)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如适当提高空气中的CO2含量,短时间内C3含量将_。(4)人如果一次摄入大量糖类,血糖首先通过(填序号)_过程合成糖元。(5)发生在高等动物细胞结构乙中的生理过程是(填序号)_;在缺氧情况下,物质A可通过过程形成物质B(填名称)_。解析:(1)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甲是叶绿体,它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继而转化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乙是线粒体,它通过呼吸作用把机体中部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其中少部分转化成ATP中的化学能,大部分转化成热能。(2)叶绿体类囊体垛叠形成基粒,

20、以增大叶绿体的膜面积;线粒体以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来增大膜面积。(3)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如适当提高空气中的CO2含量,有利于CO2的固定,短时间内C3的含量将上升。(4)人如果一次摄入大量糖类,通过胰岛素的促进作用,血糖首先进入肝脏、肌肉中合成糖元,即图中的过程和过程。(5)有氧条件下,在高等动植物细胞的线粒体中发生的生理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即过程:将物质A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在缺氧情况下,物质A可通过无氧呼吸即过程形成乳酸。答案:(1)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有机物中化学能的释放,部分转化成ATP中的化学能,部分转化成热能(2)类囊体垛叠形成基粒

21、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3)上升(4)(5)乳酸23(10分)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ad)所示: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_;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_。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_。在温度过和pH都相同的情况下,影响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2)乙兴趣小组利用图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如果想得到

22、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如何设计?_。若装置中红色液滴向左移动,装置中红色液滴不移动,说明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是_。若酵母菌消耗的O2为3 mol,而释放的CO2为9 mol,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_倍。解析:(1)在探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时,检验产生的CO2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在向装置中通入空气时,为排除空气中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需要先通过10%的NaOH溶液除去CO2,所以实验装置的顺序为cab(或cBab)。在无氧条件下,不需要通入空气,所以装置只需要db即可。(2)在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时,可以根据液滴是

23、否移动及移动方向来判断细胞呼吸的类型。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可以将10% NaOH溶液换成蒸馏水,其他设计同装置。若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的CO2被NaOH溶液吸收,导致装置内气压下降,液滴左移;若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产生的CO2被NaOH溶液呼吸,不会引起装置内气压的改变,液滴不动。根据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每消耗1 mol氧气产生1 mol CO2,消耗1/6 mol葡萄糖;根据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每产生1 mol CO2需消耗1/2 mol葡萄糖。根据题目信息,消耗3 mol O2,释放CO2 9 mol,可知有氧呼吸产生CO2为3 mol,无氧呼吸产生CO2为6

24、mol。则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为1/2 mol,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为3 mol。故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6倍。答案:(1)cab(或cbab)db吸收空气中的CO2,排除其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其他合理答案亦可)氧气(2)装置除用等量清水代替10% NaOH溶液外,其他设计与装置相同只进行有氧呼吸624(14分)在保证温度等其他条件均适宜的情况下,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对某植物的部分代谢过程进行研究(其中NaHCO3溶液可为植物提供CO2),请据图回答问题:(1)为确保图中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顺利进行,应适时向完全培养液中_。(2)下表中数据是将该种植物分别放在不同溶液中培养一

25、段时间后的结果,由表中数据可知该植物生长过程受_元素影响最大。最初2个月后的干重(g)干重(g)只含水含N、P不含K含N、K不含P含P、K不含N含N、P、K0.0830.120.810.130.140.83(3)又有实验发现:当此植物的吸水量增加约1倍时,K、Ca2的吸收量约增加0.10.7倍,这说明_。(4)若将装置中的1% 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1%NaOH溶液,则在开始的短暂时间内,植物叶绿体中C3(三碳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是_。(5)若将装置中的1%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清水,玻璃罩内CO2的含量下降,一段时间后,玻璃罩内CO2的含量能相对稳定的原因是_。(6)若用同位素

26、14C标记装置中的NaHCO3溶液,且植物为玉米,那么14C物质转化的顺序为14CO2_含14C的葡萄糖等有机物。(7)若用同位素18O标记培养液中的水,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培养24小时,则在植物体内及周围钟罩内空气中能发现18O的物质有_。(填写数字序号)O2CO2水蒸气葡萄糖氨基酸 脂肪解析:(1)植物吸收矿质元素需要呼吸作用为其提供能量,因此培养液中溶解氧的多少是影响矿质元素吸收的关键因素。(2)与“只含水”的一组对照可知,“含N、K不含P”和“含P、K不含N”的两组植物增重最小,“含N、P不含K”一组增重很大,因此N和P元素对该植物生长过程影响最大。(4)若将装置中的1% NaHCO3溶

27、液换成等量的1% NaOH溶液后,CO2的供应量减少,合成三碳化合物的量减少。(5)玻璃罩内CO2含量相对稳定时,说明此时CO2的量既不增加也不减少,即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6)要注意玉米为C4植物,二氧化碳要经过“两次固定”。(7)含18O的水可经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经光反应产生含18O的氧气;含18O的水还可参与呼吸作用第二阶段,形成含18O的CO2;含18O的CO2又可经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形成含18O的葡萄糖,进一步形成氨基酸、脂肪。答案:(1)通入空气(2)N和P(3)植物细胞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4)下降 (5)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C

28、O2的量相等(或是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6)14C414CO214C3(或14C414C3) (7)25(10分)适宜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定期取样测定群体的数量,绘制的生长规律和生长速率关系的标准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1)曲线A是_图,曲线B是_图。(2)微生物群体生长状况的常用测定方法是测定样品中微生物的_。(3)要想通过发酵生产获得在种类、产量和质量等方面符合人们要求的产品,首先要选育菌种,常用的方法有_(至少写出两种)。用于发酵的菌种,应取自图中数字表示的_阶段。(4)若将选育出的菌种接种到只含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与接种到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比较,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1期的

29、时间变化是_,原因是_。(5)从曲线分析,出现4阶段的原因是 _。(6)如果大肠杆菌产生基因突变,则可能发生在图中数字表示的_阶段。解析:(1)曲线B是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图,曲线A是生长速率图;(2)测定微生物的群体生长状况,可以测定微生物的数量,也可以测定其重量;(3)微生物的育种方法包括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和细胞工程育种等;用于生产的菌种应该取自对数期;(4)环境条件改变后,调整期的时间会延长;(5)在培养过程中,出现衰亡期,是因为营养物质大量消耗,同时有害代谢产物积累的结果;(6)基因突变发生在DNA的复制过程中,只要有细胞分裂,就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答案:(1)生长速率群体生长规律(或

30、:生长曲线)(2)数量或重量(3)人工诱变、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2(4)延长(或:变长)大肠杆菌需在乳糖的诱导下合成分解乳糖的酶,所以时间延长了(5)营养物质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积累、pH变化等(6)1、2、3、426(教师备选题)(精选考题孝感检测)下列图表是有关某种酶的实验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其中叙述正确的是()试管试管试管某酶2 mL2 mL2 mLpH887温度604040反应物2 mL2 mL2 mLA甲物质可能抑制该酶的活性B该酶比较适合在40的环境下起作用C该酶在中性环境下的催化效率比碱性环境高D该酶在作用35 min后便失去活性解析:曲线图中纵坐标是反应物的含量,由曲线的变化可知甲

31、物质促进了该酶的活性;60时该酶失活,因此对甲物质没有反应;从曲线和的变化来看,该酶在40、pH8时活性最高;40的环境中,酶在作用35分钟后并没有失去活性,只是试管中反应物消耗完毕。答案:B27(教师备选题)甲图和乙图表示某植物在适宜的CO2浓度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描述中错误的是()A甲图中,在a点上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在b点上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B从乙图可以看出,当超过一定温度后,光合作用的速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C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D若光照强度突然由a变为b,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会增加解析:甲

32、图表示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乙图表示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分析甲图中某点上的限制因素时,要看曲线是否达到饱和点。如果没有达到饱和点(如a点),则限制因素为横坐标表示的因素,即光照强度;当达到饱和点以后(如b点),则限制因素为横坐标表示的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温度或CO2浓度。当光照强度突然增强时,光反应速率加快,产生更多的H和ATP,所以C3的还原速度加快,C3含量会减少。答案:D28(教师备选题)(精选考题贵阳模拟)将某活组织放入适宜的完全营养液中,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培养液中甲、乙两种离子的浓度保持相等且恒定,定期测得细胞中两种离子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

33、确的是()A该组织的细胞吸收甲、乙两种离子的方式分别是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B该组织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体数量比运输离子乙的载体数量多C两种离子均只能从低浓度的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D曲线mn段和ab段表明两种离子浓度的升高抑制了细胞对水的吸收解析:由图看出两种离子在细胞内的浓度均可高于细胞外,所以其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细胞内离子甲的浓度高于离子乙的浓度,说明该组织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体数量比运输离子乙的载体数量多;两种离子均能从高浓度的一侧运输到低浓度的一侧,也能从低浓度的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答案:B29(教师备选题)(精选考题西宁重点中学模拟)如图表示人体内的部分物质代谢过程(其中物质E和F分

34、别代表两种无机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调节等过程的相关激素的协同作用,使血糖含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B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物质E和F都是内环境的组成物质C人体细胞可以发生以上图解中的所有过程D对一个体重相对稳定,食物中糖类比例适宜的成年人来说不会发生、解析:过程是消化吸收过程,不受激素调节。物质E和F是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H2O和CO2,都是内环境的组成物质。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会产生酒精,过程不发生在人体细胞中。是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过程,对于任何人都可发生。答案:B30(教师备选题)黄色短杆菌合成赖氨酸的途径如图,科学家通过对黄色短杆菌进行诱变处理,选育出了不能合成高丝氨

35、酸脱氢酶的菌种,从而达到了大量积累赖氨酸的目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赖氨酸是人和高等动物的必需氨基酸,在生产上需求量很大B改变黄色短杆菌的遗传特性,是对微生物代谢人工控制的唯一措施C大量生产赖氨酸,从本质上必须抑制苏氨酸的合成D黄色短杆菌生产赖氨酸时,培养液中一定要适量加入甲硫氨酸和苏氨酸解析:人工控制微生物代谢的措施包括改变微生物遗传特性、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条件等;因赖氨酸单独积累不会抑制天冬氨酸激酶的活性,当苏氨酸和赖氨酸同时过量时,会抑制天冬氨酸激酶的活性,要想利用黄色短杆菌大量合成赖氨酸,必须抑制苏氨酸的合成。甲硫氨酸和苏氨酸都是初级代谢产物,是生长繁殖所必需的,当自身不能合成时,必须在培养液中加入。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