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62088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处理得当与否关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下列制度机构或官职有涉及负责对少数民族管理的有秦朝的“道” 宋朝的“三司使” 元朝的“宣政院” 清朝的“军机处”ABCD2下面是某学生在探究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时,所选用的四幅有关北京地区的古代行政区划图。按各地图所反映的朝代先后排列,其正确的排列次序是 ( )ABCD3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

2、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这反映了宋代A国家权力运作渐趋理性B中央集权制的加强C君主专制制度得到加强D宰相制度日益完善4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其危害是 帝国主义向中国输出资本,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清政府大举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开始渗入中国内地导致严重的民族危机ABCD5下列有关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会议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AABBCCDD61991-1993年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投资快速增长。其原因是A和平统一方针的承诺与实施 B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C“一个中国”共识的达成 D两岸“一国两制”的认同7下表是19551959年与新中国建立

3、外交关系的国家统计表,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新中国的外交空间得到了全方位拓展 B美国彻底放弃了对新中国的孤立政策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意义巨大 D万隆会议密切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关系8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完成统一后,颁布了通行全国的律令。公元6世纪,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为了重振昔日罗马帝国雄风,颁布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这表明A中国比西方更早进入法治社会B依法治国是东西方的共同诉求C法律保障了社会稳定发展D都体现了对生命和财产的尊重91800年,时任副总统的托马斯杰斐逊指出:“我们的国家太大了,不能由一个单一的政府来管理所有事务假如共同法原则在美国实施的话(在这项原则下,全国政府将掌握州政府的所有

4、权力,建立单一的权力集中的政府),这将是地球上最腐败的政府。”这表明A美国尚未确立三权分立原则B美国政府腐败无能C美国仍对联邦政府持戒备之心D中央集权遭到威胁10利用时间坐标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学习俄国十月革命所做的整体发展的示意简图,对数字处历史事实分析正确的是( )A处革命后工兵代表苏维埃掌握军队 B处提出革命途径必须是武力夺取政权C处之后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口号 D处之后社会主义运动由理想变为现实11如表为一些发展中国家参加国际会议的情况简表(部分)。这表明A发展中国家尝试建立国际新秩序B新兴独立国家工业化起步C美苏超级大国霸权受到一定挑战D经济区域集团化快速发展1

5、2“种麦得时,无不善”;“早种则虫而有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桑葚赤,可种大豆”;“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这表明中国古代A区域农业比较发达B传统农业的生产经验丰富C政府提倡精耕细作D农作物种类有了明显增多13有学者认为,“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值得注意的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要的意义。”以下选项属于宋朝“商业革命”的是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其余桥道坊巷,亦有夜市扑卖果子糖等物,亦有卖卦人盘街叫卖,如顶盘担架卖市食,至三更不绝恰克图及俄国境内贸易的华商都是晋

6、帮商号,.商号在莫斯科、颚木斯克等俄国较大城市都设有分庄ABCD1419世纪70年代后期,在云南昭通的商店里能看到陈列着不少洋货,有火柴、纽扣、玻璃、洋铁器等。这体现出当时A中国卷入世界市场的程度加深B自然经济结构开始出现解体C资本输出已经深入到内陆腹地D对外开放已由被动转为主动15据下表可推知当时(19141922年中国进口洋纱和棉布情况,以1913年进口指数为100)A对外贸易处于出超B政府推行有利的经济政策C小农经济占据主导D民族工业迎来了发展良机第II卷(非选择题,共4道大题,共55分)二、材料分析题16(18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

7、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材料二 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他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8分)(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的哪些史实能够反映材料二中“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对此你如何评价?(10分)17(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昼出耘耘夜绩麻

8、,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范成大材料二 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材料三 “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英)亚当斯密国富论(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有何特点?(6分)(2)从材料二的图表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3分)(3)材料三中亚当斯密认为中国明清时期经济”停滯于静止状态”。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7分)18(10

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如图能够反映中国近代历史的多种发展趋势,指出其中一种趋势。(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趋势予以阐述。(要求:表述清晰,史论结合。)(8分)19(11分)外交是国家政治的延续与表现,是国家实现其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 有学者指出,美国的亚洲外交似乎总是处于“失败总结教训再失败再总结”的无休止轮回中。在欧洲屡试不爽的均势战略、民主改造、和平演变等手段,在亚洲不是遭遇失败,就是收效甚微。对于美国来说,亚洲是一个谜,中国更是谜中谜。美国在亚洲的失败,基本集中了美国外交失败的记录。而美国对中国的误判,又成为美国在亚洲所有误判中

10、最带有战略性和经典性的误判。下表记录了二战结束后的70年来,美国对中国的6次重大战略误判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提炼一个有助于中美关系正常发展的论点,并结合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历史参考答案1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道”和元朝的“宣政院”,均涉及到对少数民族的管理, 符合题意,B项正确; 宋朝“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清朝“军机处”是皇帝的机要秘书,后两者不负责少数民族事务,项不符合题意,与之组合的ACD三项错误。2B【解析】图一反映出的是是郡国并行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西汉初期;图二反映出的是战国七雄,所以是春秋战国时期;图三中出现了中书省和大

11、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元朝的行政区划;图四中涉及的都是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秦朝的郡县制。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3C【解析】宋朝中央政治体制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相权,反映了宋代君主专制制度得到加强,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国家权力运作渐趋“理性”,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即中央集权制的加强,B项错误;宰相制度日益完善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错误。4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体现了帝国主义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 帝国主义向中国输出资本,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同时战争赔款使清政府大举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

12、。导致严重的民族危机。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开始渗入中国内地,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不符合题意。故C正确。5D【解析】根据所学,遵义会议上纠正了党内的“左”的错误,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主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故D项正确;A项是二大的内容,排除A;中共三大与抗战无关,排除B;C项是八七会议的内容,排除C。6C【解析】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已经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所以快速增长的原因不是因为和平统一方针的承诺与实施,故排除A项;两岸“三通”的实现是在2008年,故排除B项;两岸均认同的是“一个中国”原则,而不是一国两制,一国两制只是大陆方面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构想,故排除D项。“一个

13、中国”共识于1992年达成,又称“九二共识”,由此推动了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投资快速增长,故选C。7D【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19551959年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绝大部分是亚非国家,这主要是因为1955年万隆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国家主要亚非国家,排除A项;美国放弃对新中国的孤立政策的标志是尼克松访华,排除B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排除C项。故选D。8B【解析】秦始皇和查士丁尼都颁布通行全国的法律,由此可知,东西方都=统治者都注重依法治国,B正确;秦朝是专制体制,属于人治而非法治,排除A;通过题干无法判

14、断法律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作用,排除C;D与题无关,排除。9C【解析】杰斐逊认为如果中央政府管理全国所有事务,建立单一的权力集中的政府,这将是地球上最腐败的政府,说明杰斐逊对中央政府权力集中持有戒心,C正确;1787年美国就建立了三权分立原则,排除A;题干是杰斐逊的一种假设而非实情,排除B;D不符合史实,杰斐逊顾虑的是中央政府权力进一步集中,说明当时中央集权并未遭受威胁,排除。10D【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由理想变为现实,故选D;二月革命后形成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共存存在的特殊局面,掌握军队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

15、府,排除A;“四月提纲”提出要用和平的方式夺取政权,排除B;“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是在“四月提纲”中提出的,排除C。11A【解析】从材料的内容“反对任何形式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加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领域的合作”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试图纠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旧秩序,建立新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因此A正确;BD与材料无关,排除;C说法片面,排除。故选A。12B【解析】据材料“种麦得时,无不善”“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耕种植注重农时,说明农业生产经验丰富,故选B;材料未涉及区域性的农业生产的情况,排除A;材料并没有反映政府对农业的政策,排除C;

16、材料主旨是反映注重农时的重要性,而不是农作物品种的增加,排除D。13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商业革命的发展的表现主要有商业活动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纸币交子的出现、政府放松对商业的直接监管、海外贸易发达、草市具备完整的饮食服务设施等,其中属于商业革命的表现范畴,B正确;体现的是商业活动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不符合题意,AD排除;商帮是在明清时期出现的,错误,C排除。故选B。14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19世纪70年代后期,内陆腹地已经能看到外国商品。依据所学可知,这说明当时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程度加深,A项正确;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B项排除;材料没有提及资本输出,C项

17、排除;近代中国开放是被动开放,D项排除。15D【解析】从材料数据和时间来看,一战期间中国的进口洋纱和洋布相对1913年均有显著增加,这说明受一战中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迎来良机,D正确;材料无法对外贸易的状况,A排除;B不属于主要因素,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16(18分)(1)秦始皇让御史大夫监察百官以牵制丞相;汉武帝设置“中朝”机构,分割宰相的决策权;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太祖以参知政事等官职分割相权。共同点:相权受到限制和分割削弱,皇权加强。(8分)(2)史实:明朝废除丞相,设置内阁,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清朝设置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4分)评价

18、: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稳定;提高决策效率;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最终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6分)【解析】(1)措施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朝设立三公九卿制,让御史大夫监察百官以牵制丞相;汉武帝时期设置“中外朝制”,分割宰相的决策权;唐太宗时期,推行三省六部制,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宋太祖时期,设立同平章事,同时设立参知政事等官职分割相权。共同点一问,根据上述措施,可以得出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2)第一小问,注意题干“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的含义是指专制主义的不断强化,所以,根据所学知识,列举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不断强化

19、的史实即可,可以列举明朝废除丞相、设置内阁和清朝设立军机处等。第二小问,注意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来评价即可,积极性,可以从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统一、提高决策效率等方面回答;消极性,可以从阻碍社会进步、逐渐落后于西方世界等角度回答。17(16分)(1)模式: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特点: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或男耕女织);自给自足。(6分)(2)信息:国家税收呈上升趋势农业税相对稳定工商杂税逐步增长并超过农业税。(3分)(3)同意。理由: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对外闭关锁国、实行“海禁”、轻视技术等明清时期经济发展陷于停滞状态。(4分)不同意。理由:中国自宋朝以来经济一直在发展;明清时期商品经

20、济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3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的信息“昼出耘耘夜绩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所讲的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其特点是自给自足。第(2)问,数据的信息显示,明中期随着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税收总额不断增长,其中工商杂税的税额也在不断增长,并从柱型数据可以看出,工商杂税数额超过了农业税。第(3)问,本题没有固定的观点,回答同意或者不同意都可以,但在论述时要有理有据。如果同意其观点,在论证时可以从小农经济的的局限性,政府政策的保守性,明清时期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回答。如果回答不同意,论证时可以从商品经济在明清时期的发展概况,影响等方面回答。18(10分)示例1:

21、(1)趋势:列强侵略日益加深,民族危机不断加剧。(2)阐述: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各国实力迅速增强,它们对外推行打张政策。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随后,西方列强接踵而至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侵略的规模越来越大,从中国攫取的侵略权益也越来越多,中国独立主权和领上的丧失日益严重,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示例2:(1)趋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阐述:随着中国大门被迫打开,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使中国人眼界顿开。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抱着实业救国的信念,在夹缝中奋力拼搏。甲午

22、中日战争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南京国民政府前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示例3:(1)趋势: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2)阐述: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林则徐、魏源等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到维新变法、迫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这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示例”仅供阅卷参号

23、,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解析】(1)趋势:根据题干中“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可以看出近代中国历史中,列强侵略日益加深,民族危机不断加剧。(2)阐述:阐述过程可以从列强侵华的原因和侵略事实及其危害进行,原因方面,侧重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西方各国实力迅速增强,它们对外推行打张政策。列举史实方面,可以列举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列强侵略的危害可以从中国主权不断丧失,民族危急不断加深角度阐述。19(11分)示例一:论点:客观认识中国是处理中美关系的前提。阐述:美国对中国的几次战略误判,从根本上说都是由于美国不能客观地认识中国。如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虽然掌握着政权,但其独

24、裁统治不得人心,中国人民希望建立一个民主联合政府,美国无视这一事实,支持蒋介石打内战,试图维护国民党一党专政,结果遭到失败。再如苏联解体后,美国无视中国改革开放后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的成就,希望中国成为第二个苏联,当然也未能如愿。中国不是苏联,也不是欧洲,中国有自己的国情,无视中国国情,将在苏联和欧洲推行的政策拿到中国来,其失败是必然的。美国要想处理好中美关系,想在中美关系中实现美国的利益,就必须真正下功夫客观研究中国,了解中国的现实,接受现实的中国。示例二:论点:超越意识形态差异是中美关系良性发展的前提。阐述:美国对中国的几次战略误判及由此导致的美国对华政策的失败或挫折,多数是由

25、于美国将意识形态对立摆在了首要位置。如1946年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其根本目的就是阻止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而无视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结果国民党战败。此后,美国继续长期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试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也以失败而告终。1972年美国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与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但始终没有放弃意识形态的对立,希望中国成为第二个苏联,希望通过市场化改变中国也就是说始终没有放弃冷战思维,所以,中美关系正常化后,中美关系一直不顺利,美国所希望的结果,始终也没有出现。其根源就在于美国总是不客观地看中国,因此不能制定出处理中美关系的正确政或战略。(注: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解析】据材料“美国的亚洲外交似乎总是处于失败总结教训再失败再总结的无休止轮回中”,可知美国由于对亚洲及中国的误判导致其外交失败,结合设问“有助于中美关系正常发展的论点”,美国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与中国在意识形态方面存在差异,不能客观认识中国,从而导致误判中国,外交失败。可以提炼的观点有“客观认识中国是处理中美关系的前提”“超越意识形态差异是中美关系良性发展的前提”,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如美国支持国民党打内战,朝鲜战争,苏联解体后对中国的认识及由此带来的对美国对中国的外交政策的影响等相关史实,最后总结,科学客观的外交政策,有助于中美关系正常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