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62062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7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7页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7页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7页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7页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7页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7页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应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天命”是商周时期的重要观念,商人认为“天命”不可转移,而周人则以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这表明周代A. 王权与神权相分离B. 德治思想逐步形成C. 天子权力有所下降D. 对天认识理性化2. 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A. 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 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 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 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3. 韩

2、非主张“法治”,否定礼治,但在韩非的理论体系中并非没有“礼”的地位,他曾说“无礼诸侯,则亡身之至也”,“国小无礼,不用谏臣,则绝世之势也”。显然他的“礼”与当时儒家的“礼”有所不同,主要侧重于( )A. 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B. 符合儒家克己复礼的主张C. 礼要符合“人主”(君主)的需要D. 春秋战国时已经礼崩乐坏4.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精英分子为展示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游走于各诸侯国之间,以求得到重用。无论哪个诸侯国,只要委以重任,便欣然前往。“朝秦暮楚”正是这种现象的写照。这说明当时的精英分子A. 没有政治信仰和操守B. 以国家统一为理想C. 以改善民生为目标D. 民族共同体观念

3、强化5.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 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 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6. 孔子将“知仁勇”称为“三达德”;管子把礼、义、廉、耻称为“四维”即“国之四维”;孟子提出“四德”思想,即仁、义、礼、智;董仲舒明确提出“仁义礼智信“的“五常”概念。这说明A. “五常”思想有其内在系统性的发展B. 儒家思想提升了国家社会的道德水平C. 儒家思想取决于先秦政治思想的传播D. “五常”促进了儒家仁政思想的形成7. 汉宣

4、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 汉代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深远B. 中央地方矛盾重重C. 地方吏治事关国家安定D. 汉宣帝无愧于治国榜样8. 如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A.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 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9. 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

5、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 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 “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 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 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10. 汉初刘邦“徙齐楚大族五姓关中,与利田宅”,之后汉帝多在即位之初为自己修建陵寝时把大批关东豪族迁往关中。这一行为A. 加强了地区经济联系B. 推动了经济格局的变迁C.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 意在打破宗族血缘关系11. 有人认为,“篆”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字图形犹如天上的星辰;隶书则代表了人开始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大地广袤的思考;而楷书出现的时期就是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

6、醒的时期。其意在说明A. 中国书法具有天人感应的精神B. 字体演变助推了自然科学发展C. 社会进步推动了人文精神发展D. 书法进步须借助对哲学的反思12. 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这一变化表明A. 独尊儒术已成定势B. 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C. 文官阶层主导立法D. 仁政思想等同于法律13. 834年, 唐文宗下诏:“其岭南、 福建及扬州蕃客宜委观察节度使常加存闻,除舶脚、外市、进奉外,任其来往流通,自为交易,不得重加率税。”很多城市在城内划出蕃客的居留区一蕃坊, 因可以“列肆而市”,成为了热闹的商业区。由此可知,

7、唐朝时期A. 朝廷重视发展对外贸易B. 蕃商严重侵犯我国的经济主权C. 外贸发展瓦解坊市制度D. 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14. 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A. 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 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 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D. 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15. 北宋一名低品级官员撰文追记先祖以“义”感动来犯者、以钱财却敌,“一言拒寇”来保全家乡之举,元祐(北宋后期哲宗年号)年间,官居宰相、副宰相的十余位显贵为该文作题跋,这最有

8、可能是因为该文A. 宣扬了程朱理学B. 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C. 表达了市民诉求D. 迎合了朝廷边防政策16. 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年),政府成倍地扩大纸币发行量;大观元年(1107年)改“交子”为“钱引”时,又“较天圣一界逾二十倍”,史称“不蓄本钱,而增造无艺”。北宋政府的这些做法A. 有利于遏制经济危机B. 增强了纸币的购买力C. 加强了对经济的调控D. 实则是国家与民争利17. 宋代各地先后设立常平仓,各州按人口多少,留取上供钱一二万贯或二三千贯为栾(买进)本,每岁夏秋谷贱,增市价三五文收来,遇谷贵则减价出粜(卖出),所减不得低于本钱。据此可知,宋代常平仓的主要功能为A. 平抑粮

9、价和备荒B. 抑制土地兼并C. 垄断商业和贸易D. 收缴地方财政18. 叶适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他反对把仁义和功利对立的观点,认为谋利而不自私其利,计功而不自居其功,这便是仁义。叶适还赞扬“通商惠工”,要求“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叶适的上述思想A. 适应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B. 丰富了程朱理学的内涵C. 抛弃了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D. 导致理学日渐陈腐僵化19. “榜下捉婿”是宋代的一种婚姻文化,即在发榜之日各地富绅们全家出动,争相挑选登第士子做女婿,坊间称其为“捉婿”。这种现象的出现A. 打击了世家大族的势力B. 说明富绅渴望跨入上层社会C. 冲击了重农抑商的观念D. 反映了社会阶级

10、结构的调整20. 宋代理学家都积极地从政立业,史载他们为治的政绩,是体恤民情、明尊卑长幼之类的风化等等。不能做官时,理学家大多也不努力于仕途,追求个人功名利禄,而是退而聚学化民。他们的做法()A. 有利于理学的思辨化B. 推动了理学的世俗化C. 有利于教育体制革新D. 迎合了市民阶层需要21. 据元史地理志记载:“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在边疆设立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主要说明元代( )A. 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B. 对边疆地区实施了因地制宜的统治C. 疆域范围出现比唐朝扩大化的趋向D. 改革赋役制

11、度使财政收入大幅增加22. 郑永年曾说:“一旦有问题,就要中央干预。但干预过多了,发展就缺乏了动力,于是又再去强调地方政府的作用。这就是人们熟知的集权和分权间的恶性循环。”中国古代将中央干预和地方发展兼顾得较好的是A. 西周封邦建国B. 西汉郡国并行C. 宋文臣做知州D. 元推行行省制23. 有学者在评价元曲的用语时指出:“造语必俊,用字必熟,太文则迂,不文则俗,文而不文,俗而不俗。”据此可知,元曲A. 反映的是市民阶层的需求B. 与文人画的审美取向相同C. 体现出雅俗共赏的美感D. 代表了文学世俗化趋势24.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朝廷下令“敢有私下诸藩互市者,必置之重法”。隆庆元年(

12、1567年),福建巡抚涂泽民上疏请开放海禁,准贩东西二洋朝廷允准。这一变化说明A. 明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B. 政府适时调整外贸政策C. 政府改变重农抑商政策D. 地方官员决定政策调整25. 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A. 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B. 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C. 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D. 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26. 内阁在明朝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于裁决

13、权和执行权之间构成一中介程序,缓和了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间的对立。这表明明朝内阁制:A 实现了分权与制约平衡B. 有利于国家机器合理运作C. 缓和了国家的阶级对立D. 有效地限制了君主的专权27. 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 宦官掌握决策权力B. 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 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 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28. 明代设置锦衣卫、东厂、西厂和内行厂,负责侦察监视吏民,可以不通过司法程序任意逮捕。厂卫的设置反映了A. 官僚政治模式的异化B. 传统司法体系的瓦解C. 明代朝局民

14、政的混乱D. 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29. 下列关于明清时期对西藏管理措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明朝封授藏族地区的僧俗首领法王的称号,任用藏族上层人士管理西藏军民事务B. 明朝设立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的军民事务C. 清政府册封西藏佛教领袖“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尊号D. 自清康熙册封佛教领袖以后西藏的历世达赖和班禅都经由中央政府册封30. 明朝宦官专权的局面更甚于唐朝。熹宗时宦官魏忠贤炙手可热,权倾朝野,“自内阁六部,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人们“只知有太监,不知有天子”。这从本质上反映出明朝:A. 皇权被严重削弱B. 君主专制更趋强化C. 宦官凌驾于皇帝之上D. 内阁制名存实亡3

15、1. 明代“命京官巡抚地方,有军事则命总督军务,因事而设,事已旋罢”。清朝将督抚制逐步纳入正式的地方行政体制中,督抚成为“封疆大吏”。明清督抚制的设立A. 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B. 导致“冗官”局面的出现C. 利于地方事权的统一D. 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32. 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A. 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 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 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 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33. 明夷待访录载:“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

16、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这一论述表明该书作者A. 主张废除宰相制B. 倡导无为而治C. 倾向于限制君权D. 反对王位世袭34. 顾炎武的“众治”思想主张从源头着手,分化君权,加强郡县的地方治理权力,“因地制宜”地有效处理社会问题。这表明“众治”思想A. 蕴含了“经世致用”的理念B. 传承心学“致公良知”思想C. 强调人民大众的国家治理权D.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35. 清初兼具收复满族发祥之地与维护国家统一双重使命的行动是A. 雅克萨自卫反击B.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C. 平定噶尔丹叛乱D. 郑成功收

17、复台湾36. 研究表明,有清一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无疑是军机处的设立。但军机处在形式上却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不像正式国家机关的样子。如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且条件简陋,初仅板屋数间,后来才改建瓦屋。这表明其实际职能A. “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B. “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C. “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D. “别黑白而定一尊”二、非选择题(第37题7分,第38题7分,第39题7分,第40题7分,共28分)37.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魏晋风度是魏晋时期独特的审美特征,它使人回归到了本真与自然。魏晋士人以放旷、恣意的人生态度把作为文人知识分

18、子对正义的理性思辨和坚守以艺术的、哲学的、人性的方式传达于世,达到了真善美融为一体的极致之境。居瑢风流藴藉:魏晋风度的文化内涵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査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1)结合史实说明“魏晋风度”在思想、书法、绘画方面是如何体现的。(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科技呈现巅峰状态的主要原因。38. 材料一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生成于这一历史背景下的宋文化,必然包含若

19、干“近代”的因素,平民文化就是带有“近代”色彩的文化现象。宋诗尚理,已成为千古定论,南宋词人刘克庄曾提及“近世理学兴而诗律坏”。纵观两宋,中原文化迅速地南移,南部地区文化发达,同时引发了北部游牧民族的深层汉化。与宋代社会发展趋势相一致,以往为世家所垄断的文化开始向社会下层移动,社会下层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出现“吴越闽蜀,家能著书,人知扶册”和“人人尊孔孟,家家诵诗书”等记载。材料二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宋代,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双重因素的驱动下,门阀政治彻底终结,政权的开放程度提高。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冲击,土地自由买卖频繁,税制改革使封建人身依附关系逐步松弛。两宋时期多民族政权并立,在长期的碰撞

20、交融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从而使宋代文化明显地带有文化“杂交”的色彩。宋朝统治者对外来文化基本上采取兼收并蓄、广纳博采的政策,不少外域文化的因子进入汉文化系统中,高丽的白磋纸和松烟墨在宋朝享有很高的声誉,日本的折扇和倭刀也深得宋朝文士们的好评。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姚兆余(宋代文化的生成背景及其特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文化特点。(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文化生成的背景。3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清朝的版图广阔稳定,统治者具有明确的国土守护意识,因此十分重视治边与边疆治理制度的建设。清朝治边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企望边疆地区实现长治久安,为此朝廷倾注

21、了大量心血。同时,清朝注意遵循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革,施行规范化、持续化的管理。所制定的边疆治理制度,在历代王朝中堪称最为系统、完整和成熟,在实践中也取得良好成效,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摘编自方铁论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材料二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但在重农抑商、海禁闭关等政策的抑制阻碍下,新经济因素未能顺利发展,导致清王朝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迅速衰落。摘编自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二(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边疆治理特点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

2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社会发展呈现特征并加以说明。4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两千年社会的集权与分权秦至西汉时期皇权集中,对地分不断打压.东汉至魏晋时期皇权衰弱。贵族、豪强、地方割据尾大不掉。隋至唐代前中期权力集中,国家统一。唐“安史之乱”至五代分权于地方藩镇割据,四分五裂。宋元时期两宋中央集权,强干弱枝;元朝大帝国不可避免地分权。明朝前期重新集权,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皇权更强。明朝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社会富人阶层分离、朝廷党派林立,权力分散。清朝至民国清初集权统治,登峰造极;清末至民国军阀混战,权力分散。摘编自鞠佳变革之路一 中国历朝改革得失结合中国历史的所

23、学知识,从上述简表中相互关联的事件中提取一个观点并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应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天命”是商周时期的重要观念,商人认为“天命”不可转移,而周人则以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这表明周代A. 王权与神权相分离B. 德治思想逐步形成C. 天子权力有所下降D. 对天的认识理性化【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周人则以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

24、须敬天保民”反映了周代的德治思想,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王权与神权相分离”,排除A;材料反映周代的德治思想,无法体现天子权力下降,排除C;材料“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反映统治者仍然重视“天命”,无法体现“对天的认识理性化”,排除D。【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周人则以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分析解答即可。2. 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A. 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 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 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 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从商朝到

25、西周,王位继承方式由“兄终弟及为主”转变为“父死子继为主”。这说明王位世袭方式发生了一定转变。故答案为B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A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君主寿命的长短,并且它与王位世袭方式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西周实行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3. 韩非主张“法治”,否定礼治,但在韩非的理论体系中并非没有“礼”的地位,他曾说“无礼诸侯,则亡身之至也”,“国小无礼,不用谏臣,则绝世之势也”。显然他的“礼”与当时儒家的“礼”有所不同,主要侧重于( )A. 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B. 符合儒家克己复礼的主张C. 礼要符合“人主”(君

26、主)的需要D. 春秋战国时已经礼崩乐坏【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材料“无礼诸侯,则亡身之至也”、“国小无礼,不用谏臣,则绝世之势也”体现的是韩非子认为礼的存在与否对于国家的存亡具有重大影响,强调的是礼要符合人主的需要,C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是孔子的主张,排除;韩非的礼主要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与儒家希望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有明显不同,B选项排除;D选项是春秋战国时期转型的表现,与材料无关,排除。故答案为C。4.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精英分子为展示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游走于各诸侯国之间,以求得到重用。无论哪个诸侯国,只要委以重任,便欣然前往。“朝秦暮楚”正是这种现象的写照。这说明当时

27、的精英分子A. 没有政治信仰和操守B. 以国家统一为理想C. 以改善民生为目标D. 民族共同体观念强化【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无论哪个诸侯国,只要委以重任,便欣然前往。”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精英分子认为无论为哪个诸侯国重用,都是为中华民族效力,具有民族共同体观念,故D正确;A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排除;材料反映精英游走各诸侯国以求得重用,无法体现“以国家统一为理想”“以改善民生为目标”,排除B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无论哪个诸侯国,只要委以重任,便欣然前往。”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春秋战国的社会背景分析解答。5.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

28、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 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 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五经”是孔子编订的典籍,而论语是弟子记录的孔子的言论。汉代将尚书等五部书尊为经典,说明汉代认为儒家思想根植于孔子之前的“五经”,即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故C正确;“五经”只是由孔子编订的,不是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故A错误;汉代儒学从本质上没有背离孔子儒学,故B错误;儒学传统并没有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而且还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故D项错误。6. 孔

29、子将“知仁勇”称为“三达德”;管子把礼、义、廉、耻称为“四维”即“国之四维”;孟子提出“四德”思想,即仁、义、礼、智;董仲舒明确提出“仁义礼智信“的“五常”概念。这说明A. “五常”思想有其内在系统性的发展B. 儒家思想提升了国家社会的道德水平C. 儒家思想取决于先秦政治思想的传播D. “五常”促进了儒家仁政思想的形成【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从孔子的“三达德”到董仲舒的“五常”,这反映出“五常”思想发展的系统性,呈现出儒家思想的延续性,故选A项;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除B项;“五常”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先秦政治思想”没有因果关系,故排除C项;儒家“仁政”思想早在先秦时

30、期就已经形成,在董仲舒的“五常”思想产生之前,故排除D项。7.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 汉代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深远B. 中央地方矛盾重重C. 地方吏治事关国家安定D. 汉宣帝无愧于治国榜样【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强调的是郡太守在地方统治的重要性,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故选C。8. 如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

31、前106年108郡、国A.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 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汉景帝时,王国与郡一样成为国家的直接辖区。结合所学可知,发生这一变化是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为了削弱王国势力,将王国变为朝廷直辖区,汉武帝时朝廷直辖郡国数量大幅度增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实力,王国控制区域缩小,诸侯国与朝廷的内部矛盾逐渐缓和,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逐渐缓和,不是激化;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地方行政

32、体制的调整,不是中央行政体制的调整;D选项错误,王国控制区域缩小。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9. 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 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 “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 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 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汉代政治制度。两汉后期,特别是东汉后期外戚专权、宦官干政是两大顽疾。年幼的皇帝大多是在外戚的帮助下继位的,母族亲属关系自然受到重视,结果造成外戚干政局面;皇帝年长后往往利用宦官打击外戚夺回权力,这又造成了宦官干

33、政的局面。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依据材料可知,执政大臣也主要从外戚中选择,因此不能依靠外戚抑制相权,故A项错误;“家天下”是以父系血缘为标准的,外戚不属于“家天下”的范畴,故B项错误;“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的情况出现于西汉前期,而外戚干政是在两汉后期,故D项与“外戚干政”没有关系。【考点定位】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两汉政治10. 汉初刘邦“徙齐楚大族五姓关中,与利田宅”,之后汉帝多在即位之初为自己修建陵寝时把大批关东豪族迁往关中。这一行为A. 加强了地区经济联系B. 推动了经济格局的变迁C.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 意在打破宗族血缘关系【答案】C【解析】【详解】

34、将关东豪族迁往关中,这样有助于削弱地方豪族对地方的影响和控制,从而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故选C;这一行为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而不是为了加强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排除A;这一行为并没有导致经济格局的变迁,排除B;这一行为只能削弱地方豪族对地方的影响和控制,并不能打破宗族间的血缘关系,排除D。11. 有人认为,“篆”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字图形犹如天上的星辰;隶书则代表了人开始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大地广袤的思考;而楷书出现的时期就是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其意在说明A. 中国书法具有天人感应的精神B. 字体演变助推了自然科学发展C. 社会进步推动

35、了人文精神发展D. 书法进步须借助对哲学的反思【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信息显示,汉字的演变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关注的重点由神灵转向自然和人本身,社会进步推动了古代人文精神的发展,故C正确;汉字演变与古代人文精神的联系并非“天人感应”,A错误;材料信息未体现自然科学的相关信息,B错误;“书法进步须借助哲学反思”表述过于绝对化,错误,排除D。12. 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这一变化表明A. 独尊儒术已成定势B. 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C. 文官阶层主导立法D. 仁政思想等同于法律【答案】B【解析】春秋中的事例

36、、长孙无忌用的经、义均体现了儒学理念,而这些事例、经、义却具有和法律等同的效力,反映的本质问题只能是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故B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无法体现“仁政思想”,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儒家思想的影响分析解答。13. 834年, 唐文宗下诏:“其岭南、 福建及扬州蕃客宜委观察节度使常加存闻,除舶脚、外市、进奉外,任其来往流通,自为交易,不得重加率税。”很多城市在城内划出蕃客的居留区一蕃坊, 因可以“列肆而市”,成为了热闹的商业区

37、。由此可知,唐朝时期A. 朝廷重视发展对外贸易B. 蕃商严重侵犯我国的经济主权C. 外贸发展瓦解坊市制度D. 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对往来蕃客商人,唐文宗要求地方政府“任其来往流通,自为交易,不得重加率税”,许多城市专门为其划出居留区(蕃坊),使其“列肆而市”并成为热闹的商业区等,反映出唐朝时期朝廷重视发展对外贸易,A项正确;蕃商严重侵犯我国的经济主权与政府对蕃商来唐贸易持鼓励、优惠政策不符,排除B项;直到宋代,国内“坊市”制度才被瓦解,排除C项;唐朝政府并未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项排除。14. 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

38、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A. 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 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 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D. 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可知,唐代推崇阳刚与力量的社会风尚。故答案为C项;材料仅涉及拔河渊源于荆楚民间,无法得出江南文化成为主流的结论,排除A项;唐玄宗观拔河俗戏的信息反映宫廷娱乐,无法得出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的结论,排除B项;唐代诗歌题材多元,D项说法片面且不符合史实,排除。15. 北宋一名低品

39、级官员撰文追记先祖以“义”感动来犯者、以钱财却敌,“一言拒寇”来保全家乡之举,元祐(北宋后期哲宗年号)年间,官居宰相、副宰相的十余位显贵为该文作题跋,这最有可能是因为该文A. 宣扬了程朱理学B. 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C. 表达了市民诉求D. 迎合了朝廷边防政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先祖以义感动来犯者、以钱财却敌,一言拒寇来保全家乡之举”的功绩迎合了北宋后期相对保守的边防政策,因此当时朝廷显贵为该文作题跋,D正确;程朱理学兴盛于南宋,排除A;文学价值与朝廷显贵为该文作题跋无关,而且该文的内容本身并未显示出其文学方面的价值,排除B;题干涉及的群体是官员而非市民,排除C。16. 北宋崇宁

40、年间(11021106年),政府成倍地扩大纸币发行量;大观元年(1107年)改“交子”为“钱引”时,又“较天圣一界逾二十倍”,史称“不蓄本钱,而增造无艺”。北宋政府的这些做法A. 有利于遏制经济危机B. 增强了纸币购买力C. 加强了对经济的调控D. 实则是国家与民争利【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由材料“政府成倍地扩大纸币发行量”“较天圣一界逾二十倍”等信息可知,北宋政府滥发纸币,搜刮民脂民膏,与民争利,故选D。周期性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且“经济危机”的说法即使成立,那滥发纸币的做法也只会引起通货膨胀,加剧经济危机,故A项错误,排除;纸币数量的大量增加降低了纸币的购买力,排除B;

41、政府滥发纸币的做法会使政府的公信力下降,百姓最后不再使用政府发行的纸币,那么政府则无法再通过此种方式进行经济调控,排除C。【点睛】本题学生可借用政治学科中的经济学通识来帮助解题,这也提醒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政府成倍地扩大纸币发行量”“较天圣一界逾二十倍”。17. 宋代各地先后设立常平仓,各州按人口多少,留取上供钱一二万贯或二三千贯为栾(买进)本,每岁夏秋谷贱,增市价三五文收来,遇谷贵则减价出粜(卖出),所减不得低于本钱。据此可知,宋代常平仓的主要功能为A. 平抑粮价和备荒B. 抑制土地兼并C. 垄断商业和贸易D. 收缴地方财政【答案】A【解析】【详解】

42、由题意可知,宋代常平仓根据粮价买进卖出,起到平抑粮价的作用,由此可知常平仓的主要功能是平抑粮价和防备灾荒,故选A;宋代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排除B;常平仓主要是平抑粮价,不垄断商业和贸易,更不是收缴地方财政,排除CD。18. 叶适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他反对把仁义和功利对立的观点,认为谋利而不自私其利,计功而不自居其功,这便是仁义。叶适还赞扬“通商惠工”,要求“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叶适的上述思想A. 适应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B. 丰富了程朱理学的内涵C. 抛弃了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D. 导致理学日渐陈腐僵化【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从材料信息看,叶适提出功利主义的思想,这一思

43、想适应了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故选A项;叶适的主张对程朱理学进行了批判,不是丰富了其内涵,排除B项;“抛弃”的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这一思想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与理学的陈腐僵化无关,排除D项。19. “榜下捉婿”是宋代的一种婚姻文化,即在发榜之日各地富绅们全家出动,争相挑选登第士子做女婿,坊间称其为“捉婿”。这种现象的出现A. 打击了世家大族的势力B. 说明富绅渴望跨入上层社会C. 冲击了重农抑商的观念D. 反映了社会阶级结构的调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榜下捉婿”是宋代的一种婚姻文化,这种近似金钱交易的“捉婿

44、”蕴涵了特定的社会文化内涵,它说明宋时经济崛起,富裕起来的平民阶层渴望跨入上层社会,所以答案选B。“榜下捉婿”是要在入榜的前提下,而入榜的还是少数,起不到打击世家大族的势力,故A项排除;重农抑商政策是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的经济政策,故C项排除;D项扩大了“榜下捉婿”的作用,故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代的发展现象20. 宋代理学家都积极地从政立业,史载他们为治的政绩,是体恤民情、明尊卑长幼之类的风化等等。不能做官时,理学家大多也不努力于仕途,追求个人功名利禄,而是退而聚学化民。他们的做法()A. 有利于理学的思辨化B. 推动了理学的世俗化C. 有利于教育体制革新D. 迎合了市民阶层需要

45、【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史载他们为治的政绩,是体恤民情、明尊卑长幼之类的风化等等”体现的是宋代理学家致力于社会习俗的变革,因此推动了理学的世俗化,B正确;AC与材料无关,排除;理学属于雅文化,市民文化属于俗文化,D排除。故选B。21. 据元史地理志记载:“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在边疆设立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主要说明元代( )A. 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B. 对边疆地区实施了因地制宜的统治C. 疆域范围出现比唐朝扩大化的趋向D. 改革赋役制度使财政收入大幅增加【答案】A【解析】【详解】岭北、

46、辽阳、甘肃等边疆地区从唐代的“羁縻之州”,在元朝时期与“内地”实行一样的赋役制度,说明当时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A项正确;边疆地区和内地一样征收赋税,说明并未“因地制宜”,排除B;材料没有强调元代与唐代相比,疆域范围有所“扩大”,C项错误;“改革赋役制度使财政收人大幅增加”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错误。22. 郑永年曾说:“一旦有问题,就要中央干预。但干预过多了,发展就缺乏了动力,于是又再去强调地方政府的作用。这就是人们熟知的集权和分权间的恶性循环。”中国古代将中央干预和地方发展兼顾得较好的是A. 西周封邦建国B. 西汉郡国并行C. 宋文臣做知州D. 元推行行省制【答案】D【解析】【详

47、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行省特点之一就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行省在受到中央控制的前提下,有一定的自主性,D正确;AB体现的是地方权力过大,排除;C体现的是中央权力过于加强,排除。故选D。23. 有学者在评价元曲的用语时指出:“造语必俊,用字必熟,太文则迂,不文则俗,文而不文,俗而不俗。”据此可知,元曲A. 反映的是市民阶层的需求B. 与文人画的审美取向相同C. 体现出雅俗共赏的美感D. 代表了文学世俗化趋势【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元曲在用语等方面既有文人士大夫的高雅,也有民间的世俗,实现了雅与俗的融合,C项正确;元曲不仅反映了市民阶层的需求,还有体现了文人的价值追求,排除

48、A、B两项;材料的主旨在于强调雅俗共赏,排除D项。24.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朝廷下令“敢有私下诸藩互市者,必置之重法”。隆庆元年(1567年),福建巡抚涂泽民上疏请开放海禁,准贩东西二洋朝廷允准。这一变化说明A. 明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B. 政府适时调整外贸政策C. 政府改变重农抑商政策D. 地方官员决定政策调整【答案】B【解析】【详解】从海禁到开放海禁,反映的是政府适时调整外贸政策,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央集权,排除A;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改变,排除C;地方官员并不能决定国家的政策,排除D。25. 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

49、。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A. 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B. 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C. 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D. 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内阁如不同意、拒绝拟旨”等字眼足以证明在明代内阁对皇权还是有一定制约作用的,选C是符合题意,正确;明代的内阁和近代的内阁有质的区别,明代内阁并非近代内阁的雏形,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在材料中根本就没体现出来,B不符合题意,排除;明代君主专制是加强的,选项D不符合

50、题意,排除。26. 内阁在明朝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于裁决权和执行权之间构成一中介程序,缓和了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间的对立。这表明明朝内阁制:A. 实现了分权与制约平衡B. 有利于国家机器合理运作C. 缓和了国家的阶级对立D. 有效地限制了君主的专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于裁决权和执行权之间构成一中介程序,缓和了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前的对立”体现了内阁对于国家中枢机构运转的核心作用,故B正确;A项分权与材料不符;C项阶级对立错误。D中限制君主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时期政治制度内阁制【名师点睛】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是中

51、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极端与黑暗时代。复习时把握个“趋势”、注意两个“联系”、抓住三个“核心”。一个“趋势”: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两个“联系”:一是联系明清时期经济、思想状况,说明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二是联系同一时期西方代议制的确立,说明中国政治制度的落伍。三个“核心”: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有三大核心内容,即丞相制度的废除、内阁制的形成、军机处的设立。27. 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 宦官掌握决策权力B. 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 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 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答案】D【解

52、析】【分析】【详解】明初严禁宦官识字,明朝中后期培养宦官识字,这说明明朝以皇上为中心的中枢决策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故D项正确;A项错误,宦官不可能掌握决策权力,故错误;限制宦官读书和强化宦官读书制度都是为了加强皇权,故B项错误;材料涉及的不是内阁的职能变化,故C项错误。28. 明代设置锦衣卫、东厂、西厂和内行厂,负责侦察监视吏民,可以不通过司法程序任意逮捕。厂卫的设置反映了A. 官僚政治模式的异化B. 传统司法体系的瓦解C. 明代朝局民政的混乱D. 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明代设立厂卫机构对人民实行特务统治,厂卫参与司法,严重破坏了国家的正常法制秩序,

53、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政治后果。这反映了官僚政治模式的异化,故A选项正确。明代传统司法体系仍然存在,并未崩溃,B选项错误;厂卫制度的强化是加强君主专制的表现,明代朝局民政的混乱与厂卫的设置没有直接关系,C错误;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是军机处的设立,D错误。29. 下列关于明清时期对西藏管理措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明朝封授藏族地区的僧俗首领法王的称号,任用藏族上层人士管理西藏军民事务B. 明朝设立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的军民事务C. 清政府册封西藏佛教领袖“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尊号D. 自清康熙册封佛教领袖以后西藏的历世达赖和班禅都经由中央政府册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宣

54、政院是元朝设立的,而不是明朝,故B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ACD项表述都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30. 明朝宦官专权的局面更甚于唐朝。熹宗时宦官魏忠贤炙手可热,权倾朝野,“自内阁六部,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人们“只知有太监,不知有天子”。这从本质上反映出明朝:A. 皇权被严重削弱B. 君主专制更趋强化C. 宦官凌驾于皇帝之上D. 内阁制名存实亡【答案】B【解析】皇权是不断加强,而不是削弱,排除A;CD两项明显不符合史实,而且题干信息也体现不出,均排除;明朝以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内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专制皇权强化的表现,故选B。31. 明代“命京官巡抚地方,有军事则命总督军务,因事而设,

55、事已旋罢”。清朝将督抚制逐步纳入正式的地方行政体制中,督抚成为“封疆大吏”。明清督抚制的设立A. 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B. 导致“冗官”局面的出现C. 利于地方事权的统一D. 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命京官巡抚地方,有军事则命总督军务,因事而设,事已旋罢”“清朝将督抚制逐步纳入正式的地方行政体制中”等信息可知,巡抚由临时机构转变为正式地方行政机构,这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统辖地方事务,即利于地方事权的统一,C项正确;巡抚的正式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不是扩大地方行政权力,A项错误;巡抚的正式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利于地方事权的统一,不代

56、表会导致“冗官”的局面,B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故不能得出缓解中央与地方矛盾的结论,D项错误。32. 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A. 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 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 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 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图中的动物是长颈鹿,而明朝君臣则认为这是传说中的麒麟,麒麟在传统中国被视为祥瑞之物,这说明明朝君臣在用传统文化解读朝贡贸易的贡品,故B项正确;图中

57、属于古代绘画中的动物画,属于传统的绘画类型,故A项错误;明朝初年,东南沿海倭患严重,下令实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观念仍然是“天朝上国”的观念,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落实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考查,体现出高考考查“双基”的基本特点。“表明类”选择题的解题可转化为问题意识,如本题材料可转化为“为什么明朝君臣要把外国进献的长颈鹿当做麒麟”?这一方面说明明朝君臣孤陋寡闻,另一方面说明“天朝上国”的心态,用中国文化解读外国贡品。33. 明夷待访录载:“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

58、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这一论述表明该书作者A. 主张废除宰相制B. 倡导无为而治C. 倾向于限制君权D. 反对王位世袭【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的意思是如果天子不贤德的话,宰相可以进行纠正,这说明作者主张对君权进行限制,C正确,A排除;B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故选C。34. 顾炎武“众治”思想主张从源头着手,分化君权,加强郡县的地方治理权力,“因地制宜”地有效处理社会问题。这表明“众治”思想A. 蕴含了“经世致用”的理念B. 传承心学“致公良知”思想C. 强调人民大众的国家治理权D.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答案

59、】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主张从源头着手,分化君.效处理社会问题”因地制宜”可知,顾炎武的“众治”思想是针对当时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这体现了经世致用的理念,故选A项;致良知”强调道德修养,材料未体现这一信息,故排除B项;材料只是说应加强地方的权力而不是人民大众的国家治理权,故排除C项;顾炎武的思想本质上是儒家思想,不会动摇儒学思想的正统地位,故排除D项。35. 清初兼具收复满族发祥之地与维护国家统一双重使命的行动是A. 雅克萨自卫反击B.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C. 平定噶尔丹叛乱D. 郑成功收复台湾【答案】A【解析】【详解】清初康熙时期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一方面收复了东北黑龙江

60、的大部分地区,驱逐了俄国侵略者,同时也为平定地方割据奠定了基础,故A项符合题意,正确;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发生在乾隆时期,不属于清朝初期,故B项不合题意,排除;噶尔丹叛乱属于西北地区的地方割据,不在满族发祥地,故C项不合题意,排除;台湾在东南方向,故D项不合题意,排除。36. 研究表明,有清一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无疑是军机处的设立。但军机处在形式上却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不像正式国家机关的样子。如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且条件简陋,初仅板屋数间,后来才改建瓦屋。这表明其实际职能A. “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B. “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C. “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D

61、. “别黑白而定一尊”【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在形式上却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不像正式国家机关的样子”,这表明军机处的实际职能是跪受笔录,只是秘书班子而已,即“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故A正确;“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是顾炎武反对“独治”、主张“众治”的思想,故B错误;“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指的是明太祖废除丞相以后,各部相互制约,便于皇帝加强皇权,故C错误;“别黑白而定一尊”指的是君主专制,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第37题7分,第38题7分,第39题7分,第40题7分,共28分)37.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魏晋

62、风度是魏晋时期独特的审美特征,它使人回归到了本真与自然。魏晋士人以放旷、恣意的人生态度把作为文人知识分子对正义的理性思辨和坚守以艺术的、哲学的、人性的方式传达于世,达到了真善美融为一体的极致之境。居瑢风流藴藉:魏晋风度的文化内涵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査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1)结合史实说明“魏晋风度”在思想、书法、绘画方面是如何体现的。(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科技呈现巅峰

63、状态的主要原因。【答案】(1)思想:道教、佛教盛行。 绘画: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或女史箴图)。书法:王羲之的行书(或兰亭序)。(答到儒学面临挑战、书法发展到自觉阶段、文人画兴起等都可酌情给分)(2)原因:经济繁荣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中央集权加强,统治者重文轻武;科举制度、教育发展;国内外交流频繁。【解析】【详解】(1)思想:根据所学,可从魏晋时期道教、佛教盛行所产生的影响角度进行概括。绘画方面则可举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书法有王羲之的行书。(2)原因:结合所学可从经济、政治、对外交流等方面概括。具体如经济繁荣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中央集权加强,统治者重文轻武;科举制度、教育发展;国内外交流频繁。38

64、. 材料一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生成于这一历史背景下的宋文化,必然包含若干“近代”的因素,平民文化就是带有“近代”色彩的文化现象。宋诗尚理,已成为千古定论,南宋词人刘克庄曾提及“近世理学兴而诗律坏”。纵观两宋,中原文化迅速地南移,南部地区文化发达,同时引发了北部游牧民族的深层汉化。与宋代社会发展趋势相一致,以往为世家所垄断的文化开始向社会下层移动,社会下层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出现“吴越闽蜀,家能著书,人知扶册”和“人人尊孔孟,家家诵诗书”等记载。材料二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宋代,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双重因素的驱动下,门阀政治彻底终结,政权的开放程度提高。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冲击,土地自由

65、买卖频繁,税制改革使封建人身依附关系逐步松弛。两宋时期多民族政权并立,在长期的碰撞交融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从而使宋代文化明显地带有文化“杂交”的色彩。宋朝统治者对外来文化基本上采取兼收并蓄、广纳博采的政策,不少外域文化的因子进入汉文化系统中,高丽的白磋纸和松烟墨在宋朝享有很高的声誉,日本的折扇和倭刀也深得宋朝文士们的好评。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姚兆余(宋代文化的生成背景及其特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文化的特点。(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文化生成的背景。【答案】(1)带有“近代”色彩(因素);民族融合性;世俗化或大众化或平民化或文化下移;受理学影响大;南方文化

66、、北方文化发展不平衡或中原文化向周边扩展或南方文化迅速发展。(2)政治方面:宋朝统治者实施了一系列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或者宋代重文轻武政策,为宋代文化的发展和兴盛提供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经济方面: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冲击;或经济重心的转移。思想方面:理学的发展。民族方面:多民族政权并立,民族融合加速。对外政策: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碰撞交融,为宋代文化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内部);或外来文化的介入,丰富了宋代文化的内涵(外部)。社会变迁:传统社会的结构性变迁是宋代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因。【解析】【分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必然包含若干近代的因素”可归纳出带有“近代”色彩;根据材料“中

67、原文化迅速地南移,南部地区文化发达,同时引发了北部游牧民族的深层汉化”可知,中原文化向周边扩展,且以南方文化的发展最为迅速,同时宋代文化还体现出一定的民族的融合性;根据材料“以往为世家所垄断的文化开始向社会下层移动”可归纳出文化下移,平民化加强;根据材料“吴越闽蜀,家能著书,人知扶册”“人人尊孔孟,家家诵诗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文化受理学影响大。(2)背景:根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背景可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民族关系、对外政策及社会变迁等方面进行分析。政治上,由材料“宋朝统治者对外来文化基本上采取兼收并蓄、广纳博采的政策”可知,文化的发展主要和政府实施的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有

68、关;经济上,由材料“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冲击”可知文化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关;思想上,依据材料一的归纳可知其受理学的影响大;民族方面,由材料“两宋时期多民族政权并立,在长期的碰撞交融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可归纳为多民族政权并立,民族融合加速;对外方面,由材料“不少外域文化的因子进入汉文化系统中”可知,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碰撞交融和外来文化的介入,丰富了宋代文化的内涵;社会变迁方面,由材料“社会变迁的双重因素的驱动下,门阀政治彻底终结,政权的开放程度提高”可知,传统社会的结构性变迁是宋代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因。3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清朝的版图广阔稳定,统治者具有明确的国土守

69、护意识,因此十分重视治边与边疆治理制度的建设。清朝治边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企望边疆地区实现长治久安,为此朝廷倾注了大量心血。同时,清朝注意遵循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革,施行规范化、持续化的管理。所制定的边疆治理制度,在历代王朝中堪称最为系统、完整和成熟,在实践中也取得良好成效,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摘编自方铁论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材料二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但在重农抑商、海禁闭关等政策的抑制阻碍下,新经济因素未能顺利发展,导致清王朝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

70、中迅速衰落。摘编自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二(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边疆治理的特点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社会发展呈现的特征并加以说明。【答案】(1)特点:统治阶级重视;方式灵活;制度系统、完整和成熟;效果良好。影响:维护了国家版图的完整性,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2)特征:农耕文明持续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但发展缓慢。说明:长期的经验和统治阶级的重视是农耕文明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积累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但闭关锁国政策严重压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正常发展,导致清王朝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迅速衰落。【解析】【分析

71、】【详解】本题考查清代边疆治理的特点和影响、中国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社会发展呈现的特征,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1)清代边疆治理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统治者具有明确的国土守护意识,因此十分重视治边与边疆治理制度的建设”“清朝注意遵循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的原则”“在历代王朝中堪称最为系统、完整和成熟,在实践中也取得良好成效”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统治阶级重视、方式灵活、制度系统完整和成熟、效果良好。其影响可以依据材料中的“所制定的边疆治理制度,在历代王朝中堪称最为系统、完整和成熟,在实践中也取得良好成效,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维护国家版图的完整性、有利

72、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等方面来回答。(2)中国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社会发展呈现的特征,可以依据材料中的“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从农耕文明持续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但发展缓慢等方面来回答。对这一特征的说明,可以依据材料中的“但在重农抑商、海禁闭关等政策的抑制阻碍下,新经济因素未能顺利发展,导致清王朝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迅速衰落”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从农耕文明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原因和面临的问题等方面来回答。4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两千年社会的集权与分权秦至西汉时期皇权集中,对地分不断

73、打压.东汉至魏晋时期皇权衰弱。贵族、豪强、地方割据尾大不掉。隋至唐代前中期权力集中,国家统一。唐“安史之乱”至五代分权于地方藩镇割据,四分五裂。宋元时期两宋中央集权,强干弱枝;元朝大帝国不可避免地分权。明朝前期重新集权,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皇权更强。明朝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社会富人阶层分离、朝廷党派林立,权力分散。清朝至民国清初集权统治,登峰造极;清末至民国军阀混战,权力分散。摘编自鞠佳变革之路一 中国历朝改革得失结合中国历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简表中相互关联的事件中提取一个观点并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答案】示例一:观点:坚持集权、适度分权本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论述:中

74、国古代,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是一组基本矛盾,加强中央集权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势。中央集权的加强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如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西汉“汉承秦制”出现封建社会第一个最盛时期。地方权力过于分散极易导致国家分裂,如唐朝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导致藩镇割据;明清的秘力过于集中结果政治腐败,地方缺乏灵活性,影响社会进步。结论:集权分权要适度,既要有利于发挥中央的领导力又要保持地方的活力,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示例二:观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极力防止重臣擅权。论述:明代朱元璋鉴于宰相权重,威胁君权.废除了宰相制,并且不允许以后再设丞相一职;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内阁并非

75、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只是皇帝的辅政机构。清朝设立的军机处,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这些都是明清最高统治者为防范大臣权力膨胀而采取的措施,使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得到了高度强化,并发展到顶峰。结论:中国古代自秦朝建立开始,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权势不断重演此消彼长的状态,到明清时期,最高统治者采取措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解析】【分析】【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解答本题首先应根据材料内容总结论点,再引用史实围绕论点展开论述。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反映了秦朝至清朝,中国古代政治的集权与分权的内容,因此可得出论点坚持集权、适度分权本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或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极力防止重臣擅权。任选其中一个观点结合所学内容进行论述。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