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61802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2.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65页
第65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66页
第66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67页
第67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68页
第68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69页
第69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70页
第70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71页
第71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72页
第72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73页
第73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74页
第74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75页
第75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76页
第76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77页
第77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78页
第78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79页
第79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80页
第80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81页
第81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82页
第82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83页
第83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84页
第84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85页
第85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86页
第86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87页
第87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88页
第88页 / 共89页
2018年高中语文专题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考点五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ppt_第89页
第89页 / 共89页
亲,该文档总共8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裴迪书斋玩月之作钱 起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注。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注】谢公楼:谢公,指曾作月赋的南朝诗人谢庄;谢公楼,在此借指裴迪书斋。与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相比,两首诗词描写的月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答:答案 相同点:都是秋月。不同点:李词写的是钩月,月色孤清而凄凉;钱诗写的是满月或近于满月,月色清寒。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江上渔者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农家望晴雍裕之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两首诗所表达的内容与思

2、想感情有什么异同之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解析 本题考查比较两首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江上渔者这首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农家望晴这首诗选取收割时节西风已至大雨将来时的一个农家生活片断,集中刻画一个老农望云的情节,通过这一“望”,可以使读者联想到农家一年的辛勤劳作,也可以使读者想到嗷嗷待哺的农家儿孙和等着收割者的无情的收租者等等。由此得出两首诗内容与情感的异同。答案 相同点:两首诗都是悯农诗,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

3、人民的关心和同情。不同点:范诗写的是江上的渔民。人们只知道鲈鱼好吃,但它是渔民冒着生命危险打来的。雍诗写的是秦地的农民。麦收时节,风雨不止,白发老农长久站在麦场高处,盼望着天晴。3(2017资阳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州宅堂前荷花范成大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注】范成大(11261193),今苏州人,晚年退居家乡石湖。此诗为范成大外任地方官时所作。凌波:水面之上。同是写荷花,本诗与周敦颐的爱莲说相比,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后两联作简要分析。答:答案 相同点:都抒发了

4、对荷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并且借花喻人,表达出坚守自己的理想情操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不同点:本诗尾联,诗人由州宅堂前的荷花,想到自己家乡石湖的荷花以及往来穿梭的游船画舫,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归隐之心。爱莲说则用莲花的坚贞品格表达了作者洁身自爱的人格和洒脱胸襟。4(2017吉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生 查 子晏几道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归梦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1)请对“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中的“长”和“少”加以赏析。答:答案“长”字意蕴丰富。一是关山长,表明距离的遥远。二是魂梦长,表示思念的绵长。“少”字具有暗示

5、性,音信少,暗含着思念的频密与分离的痛苦。距离的遥远、思念的绵长,与音信的稀少,形成反差,凸显了寂寞孤单之情。(2)本词下片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在情意的表达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诗词简要分析。答:答案 相同点:都通过想象,表达怀人思归之情。不同点:晏词直抒胸臆,表达“离别实在太难,不如相逢团聚”的真情,表意直率,明白如话。李诗委婉曲折。通过想象中的重聚反衬今夜的孤寂,表达了诗人期盼重聚的思念之情。表意深婉,含蓄隽永。5(2017洛阳市高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南 征注杜 甫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

6、,未见有知音。【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 769 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1)与登高相比,本诗的景与情关系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答案 登高以哀景写哀情:借萧瑟凄凉的悲秋之景来抒发作者孤苦悲凉之感;本诗以乐景写哀情:借美妙迷人的春景来反衬作者愁苦悲哀、无以自遣的心境。(2)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复杂心情?请简要分析。答:答案 羁旅悲愁:常年躲避战乱,漂泊偏远的地方,偷生落泪;垂老多病之叹:作者已近垂暮,疾病缠身,孤苦伶仃,满怀悲叹;心系朝廷:内心不忘君恩,总是北望长安;苦无知音:多年自吟自叹,没有知音倾听理解。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7、李 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本诗的首联与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写“月下荷塘”宁静的写法相同,请简要分析。答:答案 本诗的首联与“月下荷塘”一节都采用了动静相衬的手法。本诗的首联以潺潺的水声,时有时无的狗叫声,写出了山乡黎明特有的宁静和寂僻。“月下荷塘”用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来表现月下荷塘的静谧。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赤 壁明杜庠注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注】杜庠:号西湖醉老,以诗名于景泰间。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

8、志,纵情诗酒。这首诗和杜牧的赤壁都借古兴怀,在体裁上有何不同?两首诗都以赤壁之战为写作背景,但抒发的感情却不同,请简要分析。答:答案 杜庠诗为律诗,而杜牧诗为绝句。杜庠的诗重在写曹军战前的决心和战争中的狼狈,借历史的沧桑表达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等伤感情绪;杜牧的诗在若无“周郎”借东风这一胜利原因的假想中,曲折地表达出他因没有得到机遇而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气。古代诗歌专题综合提能练(一)1(2017福建高三月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秋日赴阙注题潼关驿楼许 浑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注】阙:指唐代都城长安,此诗写

9、于作者赴长安应试途中。(1)本诗第二句“长亭酒一瓢”蕴含着惜别的离情,下列诗句中,没有表达出这种情感的两项是()A倘忆江边卧,归期愿早知。B旅食思乡味,砧声起客愁。C东风未晓放船行,卧唱阳关出渭城。D花柳湖西别此翁,十年鬓雪忽重逢。E目断归帆何太疾,风吹柳絮正愁人。BD解析 B 项,“思乡味”“起客愁”表达的是思乡的情感;D 项,“别此翁”“忽重逢”表达的是故友相逢的情感。(2)上面这首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另有一个版本,题为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内容与前诗有不同之处。请结合诗歌内容,比较这两首诗尾联所表达感情的不同。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许 浑南北断蓬飘,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树色随关迥

10、,河声入海遥。劳歌注此分手,风急马萧萧。【注】劳歌:忧伤离别之歌。答:答案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的尾联表现了诗人出仕为官和归隐山林的矛盾心理,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留恋。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的尾联表现了诗人与故友于他乡相遇,又不得不各自奔波,依依惜别的深情。2(2017甘肃河西五市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满庭芳 残梅李清照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注】篆香:对盘香的喻称。何

11、逊:南朝梁代著名的文学家,有咏早梅诗。(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上片首先描写深幽的环境,然后抒赏梅之情,发寂寞之感。B下片转而写风、雨、笛声、冬雪、月夜,已不再着笔于梅花。C全词写出了词人在冷清寂寞之中所产生的深切感伤之情。D词中的梅花衬托出词人恶劣的生活环境,体现了词人自强不息的精神。E本词使用“又何必”“从来”“尚”等虚词,转折达意,呼应传神,跌宕多姿。BD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已不再着笔于梅花”错,下片用其他景物侧面写梅花,虽然遭受风雨的摧残,但是在月夜,依然风流。D.“梅花衬托出词人”错,应是“以梅写人”;“自强不息”错,应是“经受风雨,依然保持自

12、己的高尚品格”。(2)千百年来,梅花精神已被植入中国文化的血脉中。人们赏梅、咏梅、评梅、画梅,用梅花寄托怀抱、陶冶情操。请结合你的文化积累,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心目中的梅花精神。答:答案(示例)梅花是不畏严寒并具有高洁品质的象征。梅花因其在严冬开放以及其洁白芬芳的特点,历来被人们称赞。它不和百花争春,却在百花之前开放,为百花报春,它是勇敢的,更是谦让的;它经受风雪洗礼,依旧芬芳,它是勇毅的,更是高洁的。不管是“墙角数枝梅”,还是“驿外断桥边”,抑或是“她在丛中笑”,这些对梅花的歌颂使梅花更加芳香。(言之成理即可)3(2017甘肃天水一中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散曲,完成后面的题目。水仙子 夜雨徐再

13、思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注】徐再思:元代散曲作家,只做过“嘉兴路吏”,创作此曲时,他旅寄江湖,已十年不归。灯花:灯芯燃烧结成的花形的余烬。新丰孤馆:新唐书马周传记载马周未发迹时,曾旅居新丰,受尽店家冷遇。(1)“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三句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亲人,而以年迈双亲的忧思把自己的思念抒发得更加深婉动人。下列诗句中使用了类似手法的两项是()A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B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渡汉江)C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唐高适除夜作)D复

14、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唐张籍秋思)E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唐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CE解析 C 项的“故乡今夜思千里”中的“故乡”借指故乡的亲人,而“千里”借指千里之外的自己。即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之夜定是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今夜不知流落在何处,一个人如何度过除夕正是“千里思故乡”的一种表现。E 项的“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写自己思家,却从家人着笔:这个冬至佳节,由于自己离家远行,家里人一定过得也很不愉快;当自己抱膝灯前,想念家人一直想到深夜的时候,家里人大约同样没有睡,坐在灯前,说着“我”这个“远行人”吧。(2)“落灯花”一句源自南宋赵师秀的约客诗:“黄梅

15、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请分析本曲与赵诗在内容和情感上有何不同。答:答案 内容上:时令不同:赵诗写的是黄梅时节,而本曲写的是秋夜。地点不同:赵诗写的是在自己家里,而本曲写的则是客居驿站。情境不同:赵诗写约客未至,而本曲则写作者客居孤馆,举目无亲,只能和自己下棋来消磨时光。情感上:赵诗表现出作者内心稍有着急、失落,但不乏闲逸之感;本曲表达了作者的羁旅客愁及因不得志而备受冷落的伤感之情。4(2017广东执信中学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水龙吟 秋兴吴则礼秋生泽国,无边落木,又作萧萧下。澄江过雨,凉飙吹面,黄花初把。苍鬓羁孤,粗营鸡黍,浊醪催贳。

16、对斜斜露脚,寒香正好,幽人去,空惊咤。头上纶巾醉堕,要欹眠,水云萦舍。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月底蓬门,一株江树,悲虫鸣夜。把茱萸细看,牛山底事,强成沾洒。【注】贳(sh):赊欠。社:一种民间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牛山:晏子春秋载,齐景公登牛山,流涕曰:“美哉国乎!郁郁芊芊,若何滂滂去此国而死乎?”(1)本词结尾句“牛山底事,强成沾洒”,借用齐景公登牛山而悲泣的故事,来抒发时光易逝的人生悲叹。下面句子中与这句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诗经卫风氓)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刘禹锡乌衣巷

17、)D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唐李商隐锦瑟)E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CD解析 例句借用了齐景公登牛山而悲泣的故事,属于借用典故。而 C、D 两项也分别运用了“栖息在王谢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庄周梦蝶”的典故。(2)下阕写词人酒醉“欹眠”后,有“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三句。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这三句。答:答案 这三句描写了词人醉酒时的梦境(或想象):词人回到家中,儿女牵衣,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去参加社日活动。与下文醒来后眼前孤独漂泊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或衬托、虚实结合),表现了词人的羁旅愁苦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意思对即可)5(2017贵阳

18、六中高三月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清 明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注,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郊行即事程 颢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注】此句出自孟子,是说有一个齐国人每天外出向扫墓者乞讨祭祀后余下的酒饭,回家后洋洋自得,竟然向妻妾夸口说是权贵请自己吃饭。(1)下列句子中,与“人乞祭余骄妾妇”一句所使用的表现手法相同的两项是()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B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

19、滴滴。C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D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E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CE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人乞祭余骄妾妇”运用了“齐人有一妻一妾”的典故。C.“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运用了“陈后主荒淫误国”的典故。E.“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运用了“赵王派人看望老将廉颇”的典故。(2)两首诗都描写了清明时令的郊野景象,但呈现的氛围与表达的情感并不相同,请结合诗句进行比较。答:答案 清明诗中的郊野上蓬蒿满地,荒芜的坟冢与盛开的桃李构成对比,流露出诗人对世事无情的感慨。郊行即事诗中的郊野则桃红柳绿,春意盎然,表现了诗人珍惜春光、尽情游乐的

20、兴致。6(2017贵阳一中高三预测密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除夜有怀崔 涂注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注】崔涂:字礼山,唐僖宗光启四年进士。终生漂泊,曾长期羁旅于四川和陕西一带。(1)天涯漂泊的诗人所写的诗句中常寄寓羁旅之愁。下列诗句不包含“羁旅之愁”的两项是()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B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E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AC解析 A是对朋友的劝慰,明朗豪迈。C.表达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乐观豪迈。(2)试

21、从炼字的角度赏析“乱山残雪夜”这句诗。答:答案 写山用一“乱”字,展现其杂乱的形态,借以写诗人诸事纷杂的心态;写雪用一“残”字,既扣住了时令,又写出了残冬余寒未消,借以表现诗人心境的凄冷。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梅 花 诗明高启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绝几回开。【注】高启:明初著名诗人。元末曾隐居吴淞江畔青丘。洪武三年,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固辞不赴,返青丘授徒自给。后被朱元璋借苏州知府魏观一案腰斩于南京。何郎:何逊,南朝齐、梁文学家,诗作以景物描绘见长。(1)下列句子不是描写梅花的两

22、项是()A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B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C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D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E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CE解析 C描写的是菊花,赞美菊花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品质。E.描写的也是菊花。“东篱”是菊圃的代称,语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诗中梅花的形象。答:答案 孤傲高洁、清秀闲雅。梅花应留在瑶台,不应现身人间,突显梅花的高贵。将梅花比作山中高士和月下美人,突出了梅花的高洁与清雅。又以萧竹疏影、苔掩残香来烘托梅的清高品格。古代诗歌专题综合提能练(二)1(2017河北冀州中学高三期中)阅读下面这

23、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对 雪杜 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世说新语黜免载:“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自己的处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B“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

24、照亮室内,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D第四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E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而又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CE 解析 C 项,“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错误,这句诗是写炉火燃尽的情景;E 项,“壮志难酬”错误,诗歌中没有体现。(2)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答:答案 诗歌第二联描写了黄昏云乱、风急雪紧的景象。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飞雪的状态,表现诗人在战乱之中内心的悲凉;同时呼应诗歌标题“对雪”

25、,为下文描写室内景象和抒发诗人感情做铺垫,有利于突出诗歌忧国忧民的主旨。2(2017黑龙江高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满江红 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注辛弃疾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倦客不知身近远,佳人已卜归消息。便归来、只是赋行云,襄王客。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但楚天特地,暮云凝碧。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注】陈季陵罢职辞行,辛弃疾在宴席上作此词赠之。(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落日苍茫”既点明了离别的时间,也给离别的宴席涂上了一层凄苦的色彩;“暮云凝碧”再次写到暮色,照应开头,情

26、含景中,形象鲜明。B上片的景物描写有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特点,其中实景是眼前的苍茫落日、一叶孤舟,虚景是记忆中的水光山色。C“眉来眼去”写山水的美好,词人使用拟人的手法把无生命的山水写得有生命有感情,以乐景写哀情,表达了浓重的离愁别绪。D“倦客不知身近远,佳人已卜归消息”中,“倦客”是对罢职者的委婉说法,此处是指陈季陵;而此时佳人也离开词人,二人均有难言的悲情。E本词除了在景物描写上独具匠心外,还大量使用了议论的写作手法,如下片中的“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就是议论句。BD解析 B 项,“动静结合”错误,上片的景物描写没有使用这种手法。D 项,“佳人也离开词人,二人均有难言的悲情”错误

27、,应该是佳人离陈季陵而去,使之痛苦不堪。(2)这首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答案 抒发了词人对友人的劝勉与激励之情。“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四句,劝友人不要为那些小事烦恼。“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二句即事明理,说明人生在世,得意时少,失意时多,自古如此,何必要愁得“今头白”呢。“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二句借古喻今,从表面上看是笑友人太多情,其实是要激励友人振作起来。3(2017黑龙江高三质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周 密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纵英

28、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东风渐绿西湖岸,雁已还、人未南归。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注】周密的友人陈君衡被元王朝征召,将要前往大都赴任,周密作此词为他送行。周密在宋亡以后隐居不仕。方回:贺铸的字。词人在此处以贺铸自比。(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词的前三句“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以豪放的笔调描绘出送别时凄凉、冷清和萧瑟的景象。B“茸帽风欹”写友人头上戴的皮帽被郊野的风吹得略略倾斜,一个“欹”字,极为传神地勾画出人物志得意满的神气。C下阕前三句阔大而凄清的景象与上阕中“叠鼓清笳”的欢快氛围形成了鲜明的

29、对比,为下面的抒情做了铺垫。D“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的意思是自己已是风烛残年,江南的人谁会念及我呢?词人有一腔愁怨,故以贺铸自比。E这首词中词人既写了眼前的实景,也写了想象中的虚景,虚实相合,深沉委婉地表达了词人复杂难言的思想感情。AD解析 A 项,“描绘出送别时凄凉、冷清和萧瑟的景象”分析不当,词人描绘出的是郊野送行的壮阔场面。D 项,“江南谁念方回”的意思应是自己隐居江南,又有谁会念及我。由后面的“东风渐绿西湖岸,雁已还、人未南归”可以看出词人此时正隐居江南。(2)词的下阕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答:答案“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设想友人远去北国燕山雪飘的冰

30、天雪地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远去的不舍。“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不仅包含了年老力衰、无人念及的伤感,还有国家沦亡的伤痛。“东风渐绿西湖岸”至结尾,借对江南早春之景的描绘,含蓄地表达了与友人离别的伤感和对友人赴任元朝的不满。4(2017黑龙江大庆一中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注崔 峒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称情。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注】这首诗作于崔峒晚年,当时,崔峒在潞府功曹任上,功曹属于闲官。诗题中“韦使君”指韦应物。(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

31、句中的“谢”是“拒绝”的意思,诗句是说作者不务政事,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B“竹杖纱巾”是隐者装束,这一句是说作者如隐者般逍遥自在地生活,大遂平生之愿。C前两联写了作者的生活情景,引出了颈联对两位友人的生活情景的描写。D颈联运用了典故,将李明府比作陶潜,将韦应物比作庾亮,夸赞他们的雅洁。E最后一联写作者不愿从万里之外给君王献书,因为君王深居禁宫无法收到。AE解析 A 项,“作者不务政事”曲解诗意,根据注释信息可知,作者当时任潞府功曹这样的闲职,作者只是无政事可做。E 项,对最后一联有曲解,最后一联是作者的诉苦,是埋怨自己上书,君王却不能赏识自己。(2)诗题中含“书情”两字,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感

32、情?请简要概括。答:答案 率意而为的自在闲适之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羡慕之情;自伤不遇,对君王的怨恨之情。5(2017黑龙江哈九中高三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行 香 子注赵 鼎草色芊绵。雨点阑斑。糁飞花、还是春残。天涯万里,海上三年。试倚危楼,将远恨,卷帘看。举头见日,不见长安。谩凝眸、老泪凄然。山禽飞去,榕叶生寒。到黄昏也,独自个,尚凭阑。【注】1138 年,面对金国的进攻,南宋大臣多主张割地求和,赵鼎坚决反对,遭到秦桧忌恨。秦桧做宰相后,将他一贬再贬,最后流放到吉阳军(今海南三亚)。赵鼎最终绝食而死。(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草色芊绵。雨点阑斑”描写了

33、草木繁密茂盛、小雨淅沥的景色,作者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B“天涯万里,海上三年”概括了作者被贬谪到海南的三年生活,万里之遥,三年之久,语甚沉痛。C“举头见日,不见长安”中的“长安”实际上是指南宋的都城临安,这是作者的一种委婉的说法。D“谩凝眸”是说枉自定睛远望,不能慰己老怀,所以紧跟着的就是“老泪凄然”,这七个字直抒胸臆。E“山禽飞去,榕叶生寒”描写了作者凭栏远眺所见的景色,山鸟飞去,榕叶生在寒冷的环境之中。AE解析 A 项,“以乐景衬哀情”错误,词中的“草色芊绵。雨点阑斑”不是乐景。E 项,“榕叶生在寒冷的环境之中”错误,“生寒”的意思是绿色的榕叶让作者内心升起寒意,更感悲凉。(2)这首词

34、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答:答案 作者以“天涯万里,海上三年”“谩凝眸、老泪凄然”等抒发了被长期贬谪海上的孤独、落寞以及去国怀乡之情。“举头见日,不见长安”和“尚凭阑”等写出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贞,其中也饱含了对权奸的愤怒之情。6(2017湖北黄冈中学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冬至留滞舒州有怀岁旦泊舟平江门外曹彦约舒郡惊冬节,吴门忆岁时。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注】舒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皖河上游。岁旦:一年的第一天。曹彦约:南宋大臣、诗人,江西人。吴门:指苏州或苏州一带,即诗题中的“平江门外”。岁时:每年一定的季

35、节或时间,此指春节。(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诗歌标题中的“冬至”交代了诗人写这首诗的时间,“留滞舒州”点明了这首诗的写作地点及缘由。B诗歌第三、四句写诗人回忆去年在吴门时,城门早早关闭,江面结冰,回家的行程被延误的情景。C诗歌第五句中的“再拜”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是指拜两次,诗中表达的是诗人对兄长的敬意。D最后两句写诗人想到自己身在异乡,又处于贫寒之中,无暇思念故乡,冬至时思念之情顿起,写下了这首诗。E这首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对往事的回忆和现实的担忧融为一体,扩大了诗歌的内涵。BD解析 B 项,“回忆去年在吴门时”错误,三、四两句写的是眼前“留滞舒州”的景象,诗人担

36、心江面结冰,回家的行程被延误。D 项,“又处于贫寒之中”望文生义,“穷年”指一整年。(2)诗眼指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某个字,本诗第一联中哪个字是诗眼?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答:答案 第一联中的“惊”是诗眼。诗人为冬至的到来、春节为期不远感到惊叹,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伤感之情,以及因留滞在舒州,担心不能及时赶回家与母亲春节团聚的忧虑之情。7(2017湖北高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客 游李 贺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注】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曹植诗云:“谒帝承明庐,逝

37、将归旧疆”。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云“平原客”。弹铗:战国策齐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要鱼、要车等。裂帛:指写家信。(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诗歌标题“客游”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即客居他乡的游子,通过标题可以看出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可能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B“日暖南山石”使用虚写的手法表现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内心的情怀,“日暖”属于想象的内容,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C首联,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目中,故乡永远是温暖的,永远是值得依恋的。D颔联上句

38、中“承明庐”指代当朝统治者,表达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的失意落寞;下句诗人以“平原客”自称,抒发壮志难酬的慨叹。E“老作平原客”中的“老”字是“年迈、年岁已高”的意思,诗人通过写自己老迈,表达了年事已高但仍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之情。CE解析 C 项,“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形成鲜明的对比”错误,应该是“暖”和“悲”形成对比。E 项,颔联中的“老”字是“总是”的意思,突出了诗人在外漂泊的时间长,表现了诗人羁旅漂泊和怀才不遇的凄楚与痛苦。(2)唐代诗人崔涂的春夕中有“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崔诗中的“书”指家信,李诗尾联中的“裂帛”也指家信,请简要分析两者表达的情感的异同。答:答案 同:二者都借“家信”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异:崔诗主要写诗人长期不能回家,所以连家信也常年断绝,春天到来之时看到了镜中的白发,表达了韶光易逝的愁苦。李诗主要写诗人想入朝为官而愿望始终得不到实现,于是想写封家信告诉家人自己就要回家了,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伤。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