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里的生物第13课人教版五四制 六年级下第 四 单 元答 案 呈 现温馨提示:点击进入讲评习题链接115522课内知识优化练33D446677DD答 案 呈 现习题链接课外阅读拓展练88101099答 案 呈 现习题链接语文素养专项练111113131212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钵(b)子拒(j)绝蜇(zh)丑恶()B.蝎(xi)子单调(dio)螯(o)恐怖(b)C.蟋蟀(shui)清脆(cu)添(tin)嘀(d)嗒D.和谐(xi)蝈(gu)蝈吠(fi)呈(chng)现【点拨】“谐”应读“xi”。D2.下列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洪亮盲人艰硬柔和B.维恐钉住玻璃蒙着C.
2、轻易愉快猜测胡芦D.三弦御敌陶器齿轮【点拨】A.“艰硬”应为“坚硬”;B.“维恐”应为“唯恐”;C.“胡芦”应为“葫芦”。D3.给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用“”标出。(1)这声音比蝉鸣要(柔软 柔和 温柔)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2)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 诙谐 和睦)的声音呢?(3)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秘密 神秘 奥秘)。(4)我的面前立即(涌现 发现 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4.下列对课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本文表现了“我”的天真无邪和探索精神。B.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直隶涿州(今属河北)人。著有诗集十四行集、散文集山水、中篇历史小说
3、伍子胥等。C.文章第二段写“我”觉得表发出的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从中可以体会到“我”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DD.从“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被成人蒙蔽的愚昧小孩。【点拨】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5.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情节。课文讲述了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对父亲的表里的“生物”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事。6.在作者看来表里的生物是什么?作者对表里的生物充满的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在作者看来表里的生物是一只活着的丑恶的
4、蝎子。作者对表里的生物充满了好奇和畏惧。7.父亲察觉到“我”对表的好奇心了吗?父亲骗“我”说,“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蛰你”的做法妥当吗?为什么?父亲察觉到了“我”对表的好奇心。父亲的做法是妥当的。父亲显然是知道了“我”对表的好奇,所以告诫“我”不要动,里面藏着一只蝎子。这种做法乍看是撒谎,欺骗了“我”,其实是对“我”好奇心的一种保护,使“我”永远充满好奇之心,引导“我”学会观察、学会思考。8.初读文章,从“我”的角度梳理概括文章内容,填写下表。请同学们看典中点第41页第8-10题。地点情节心理街边瓜果店 买东西得知女儿人缘好 忧心忡忡早市女儿得到小男孩的邀请 自有主意地点情节
5、心理广场女儿险些翻下吊椅女儿与陌生男子攀谈惴惴不安家中无比欣慰G 十分紧张【条】回家路上【条】发现女儿的童真、善良【条】9.阅读全文,说说女儿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点拨】本题运用人物形象分析法。从文中旁人对女儿的赞美和女儿的行为中,可以看出女儿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孩;从女儿多要一把伞给小朋友的情节中,可以看出女儿的纯真、善良;从女儿应付陌生男子的表现中,可以看出女儿还是一个有些“老练”的孩子。G 女儿是一个活泼、可爱、纯真、善良却又有些“老练”的孩子【条】。10.纵观全文,说说文章结尾处“陌生的童真”的含义,并谈谈你读完此文后的感悟。H/T“生的童真”,一方面指女儿并不像“我”想象中那样全然信
6、任陌生人,而是很“老练”,很“聪明”【深】;另一方面指成人已失去了童真,带着世故的眼光看待世界,不再具有儿童那样纯真的心灵【深】。感悟:人与人之间应该多一些信任【实】。童年都去哪儿了【案例回放】1.某电视台一档少儿才艺节目,让一位5岁的小女孩穿上“性感露背装”学扭臀。接着,主持人问小女孩:“你在幼儿园里有没有交上男朋友啊?”2.在一则儿童食品电视广告中,一个小男孩学着古代皇帝的样子,一边背着手踱步,一边用极其成人化的口吻说:“吃方块酥,享皇帝福,我是小皇帝。”【网友声音】小黄蜂:在这个泛娱乐时代,儿童难以摆脱“被看”的命运,成为大众逗乐的工具。大众有一种畸形的癖好,他们愿意观看儿童对成人的戏仿
7、,这种不伦不类的娱乐场面让他们感到满足和得意。胡桃夹子:儿童电视广告对儿童的危害不仅仅是让儿童在语言使用上出现早熟,更加严重的是使儿童由于语言的影响进一步变得思想早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小大人”。没有枝叶的树:许多家长高呼“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拔苗助长的心态使儿童的天性被摧折了,同时也使儿童的发展基础断裂了。【专家看法】陈沉(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真人秀节目或者娱乐节目并不应该排斥儿童的参与,而应该确保正确的参与形式和评价标准。越不符合儿童身份年龄的表演内容,越是能得到肯定和追捧这一标准应该被终止。陈智雄(心理咨询师):儿童成人化倾向同时受到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影响。人的
8、心理成长是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的,如果直接跳开某个成长阶段的活动和经历,很可能给孩子的心智带来不可逆转的空缺与伤害。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的作者):正是现代传媒的影响才使童年过早“消逝”。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渐消失,然后扭曲成“伪成人”,实在令人痛心和尴尬。11.请你仔细阅读以上材料,简要写出儿童过早“成人化”的危害。容易引起孩子语言、情感、思想的早熟(或:使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渐消失);可能给孩子的心智带来不可逆转的空缺与伤害;儿童的天性被摧折,并使儿童发展的基础断裂。12.请你针对【专家看法】中尼尔波兹曼的观点,站在儿童的立场,发表不同的观点并讲明相应的理由。示例:现代
9、传媒不一定使童年过早“消逝”。因为它可以让儿童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反而可以增强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儿童的求知欲等。13.一次考试,你考得很差,且试卷必须交给父母签字。请描写你拿到试卷后的心理。不少于100字。【思路点拨】在运用心理描写时,可以运用内心独白的方式写出“我”刚拿到试卷时的心理;然后联系妈妈和爸爸在“我”以前考试成绩不好时的表现,想一想这次他们会怎么对“我”;写出“我”的紧张和担心。写作时要注意:所描写的“我”的心理活动必须符合学生的身份,写出“我”内心真实的感受。例文:这次期中考试,我考得很差。拿到试卷后,我瘫坐在椅子上,心里想:这次语文成绩这么差,对我一向要求严格的妈妈又该生气了。没有一个小时,妈妈的大道理是讲不完的。爸爸在家还能“保护”我一下,偏偏爸爸出差还没有回来。怎么办呢?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