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部分 学科能力强化第2讲 区域定位能力和区域特征分析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专题解说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区域认知是地理核心素养之一。以各种形式的区域图为载体考查相关地理原理和能力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形式。虽然目前全国卷对区域定位的要求逐渐降低,多通过文字和图例给出相关信息,但是准确的区域定位依然是准确作答的最佳辅助,不可忽视。而区域分析的地位日益重要,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区域特征的提取和分析方法。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一、区域定位能力方法一 利用经纬网进行空间定位区域定位方法多样,常见有经纬网定位法、海陆位置定位法、地理事物定位法、轮廓
2、定位法、地理特征定位法、地理注记定位法等,在考试时可以优先选择最熟悉的试题材料给出特征最明显的定位方法,再用其他定位方法确定,以提高定位的准确率。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理事物的区域位置都可以通过一组具体的经度和纬度数据来确定。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是区域定位中最常见、最准确的方法,这种定位方法要求学生熟悉重要地理事物的经纬度位置,不仅要脑中有图,而且要胸中有网(经纬网),要用经纬网覆盖脑中的地图,特别要注意掌握一些重要的经纬线,其他经纬线根据这几条推算即可;同时要牢记穿过主要大洲、地区或国家的经纬线。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
3、理 上一页下一页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0经线经过欧洲和非洲西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伦敦、巴黎、直布罗陀海峡、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等180经线经过太平洋中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白令海、阿留申群岛、新西兰等30E经线经过欧洲中部、非洲东部,附近有摩尔曼斯克、莫斯科、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开罗、尼罗河、东非高原、南非高原等90E经线经过亚洲中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叶尼塞河、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拉萨、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等120E经线经过亚洲东部和澳大利亚西侧,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勒拿河、大兴安岭、北京、上海、杭州、台湾海峡、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等新课标高考第
4、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90W经线 经过北美洲中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哈得孙湾、密西西比河、墨西哥湾、中美洲等赤道经过非洲中部、东南亚、南美洲北部,附近主要有刚果盆地、东非高原、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等南回归线经过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中部、南美洲中部,附近的地理事物主要有南非高原、大自流盆地、大分水岭、安第斯山脉中部、拉普拉塔平原等北回归线经过非洲北部、亚洲南部、北美洲南部,附近的地理事物主要有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台湾岛、夏威夷群岛、墨西哥高原、墨西哥湾等30N纬线经过非洲北部、亚洲南部、北美洲南部,附近的地理事物主要有苏伊士运河、伊朗高原、印度河平原、喜马拉雅山脉、横断
5、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休斯敦、新奥尔良等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方法二 根据海陆位置进行空间定位1掌握大致位置:有的地理事物位于大陆内部,有的地理事物位于大陆东部或西部(临海),有的被海洋包围(如岛屿),利用这一特性可以确定地理事物的大致位置。2掌握固定位置:每个区域周围的海陆分布是固定的,可以利用这种海陆位置的固定性进行区域定位。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3熟悉海陆分布状况:利用海陆位置定位,必须熟悉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状况。如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与大西洋不直接相邻。北美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等。太平洋被大洋洲、南极洲、
6、南美洲、北美洲、亚洲包围;大西洋被欧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和北美洲包围;印度洋被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非洲包围,北冰洋被欧亚大陆、北美洲包围等。4掌握其他重要的参照系:除了七大洲和四大洋外,一些重要的海洋、海湾、海峡也是进行定位的重要参照系。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5根据沿某条纬线和经线的海陆地形剖面图也可进行空间定位。大洲纬线剖面示意图欧洲50N亚洲40N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非洲0(赤道)北美洲40N南美洲20S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大洋洲23.5S南极洲80S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方法三 根据相对位置进行空间定位任何
7、地理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地图上,可以通过某地理事物与周围相关地理事物在方向、距离上的比较,确定它的区域位置。如下图: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在我国的地形分布中,由两大走向(东北西南和东西走向)的山脉构成了主要地形的分布骨架,可根据下图(我国山脉分布示意图)回顾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如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若能确定某高原东部为太行山,即可确定其为黄土高原。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方法四 根据轮廓特征进行空间定位世界上每一个区域,大到一个大洲、大洋,小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都有一定的轮廓特征。首先,要熟识各种区域轮廓,尤其是中国省级行政区域轮廓和世界主要国家轮廓。
8、其次,要熟识海陆轮廓,主要是大洲、大洋的轮廓。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第三,要能区分重要水域轮廓特征,如著名的湖泊(五大湖、贝加尔湖、里海、鄱阳湖、洞庭湖、太湖、青海湖等)更要特别关注。在实际应用中,要常把重要区域的轮廓特征和经纬度相结合。下列图示为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岛屿、半岛、海峡、河流及湖泊轮廓示意图。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1岛屿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2半岛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3海峡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4河流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5湖泊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方法五
9、根据重要地理要素特征进行空间定位1利用地理景观特征定位受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这些地理景观可以确定其所在地区的位置,如植被、传统民居等。利用相关文字材料考查空间定位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一种命题思路。在阅读图文材料时应注意以下信息的获取: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1)自然地理特征:包括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候特征(气温、降水),自然带类型(名称、分布特点、景观特点等),土壤类型(红壤、黄土、黑土、紫色土、水稻土等),湖泊特征(淡水湖、咸水湖、构造湖、冰川湖等),地貌特征(流水地貌、风成地貌、冰川地貌、海岸地貌等),水系
10、水文特征(水系类型、水文特征等)等。(2)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人种、民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工农业特色、城市景观、交通运输等。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2依据图例、注记定位该方法常常作为一种辅助定位的方法,但有时也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图中的河流、湖泊、山脉、等高线、沙漠、交通干线、城市、洲界、国界、省区界线等图例和注记往往是重要的提示信息,特别是一些特殊的地名信息对定位很有帮助,有的提示信息甚至决定定位的成败。如出现“珠穆朗玛峰”,则可确定该区域是青藏高原,如出现“西安”,则可确定该地形区是渭河平原等。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方法六 根据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原理进
11、行空间定位1依据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定位很多地理事物都有自己的分布特征及规律。如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的分布规律,日影朝向,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分布规律,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洋流分布规律,地貌特征的分布规律,农作物的分布规律,人口的分布特征等。掌握了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再依据试题中的材料(文字、数据或图表),如气候类型数据图、地貌示意图、河流径流量图、人口结构图、地球光照图及文字说明等,就不难分析出地理事物所在的空间位置。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2利用地理原理定位有些地理事物的形成、分布是受地理原理支配的,理解、掌握并灵活运用地理原理,就可以间接推导出地理事物的
12、地理位置。如根据某个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就可推测该地位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例如,据下图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可知,该海区应在南半球低纬海区;大陆东岸A处有暖流经过。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考例导悟(举一反三)典例1 下图为世界两个著名岛屿的位置示意图。A岛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岛的西部年降水量高达2 000 mm,而东部降水较少,不足500 mm。B岛冬冷夏凉,天气多变,7月平均气温1015,东部沿海夏季多雾。据此回答(1)(2)题。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1)A岛西部年降水量非常丰富,而东部较少。主要原因是()A西部终年位于西北风的迎风坡B东部受寒流减湿作用明
13、显C西部夏季处在西南风的迎风坡D东部不受大西洋水汽影响(2)B岛夏季凉爽,东部沿海多雾的原因是()A海水蒸发量大使水汽增多B气旋活动频繁,多云雨天C深受寒冷的西北风影响D寒流影响使近地面气温较低A D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区域定位根据图中经纬度和岛屿轮廓特征进行定位可知,A岛屿为火地岛,B岛屿为纽芬兰岛。获取和解读信息 第(1)题,A岛屿为火地岛,其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因此A岛屿西部常年受西风带的控制,年降水量非常丰富,而东部为西风带的背风坡,年降水量少。第(2)题,B岛屿为纽芬兰岛,其东部为拉布拉多寒流,寒流影响使近地面气温较低,因此东部沿海多雾。该地纬度较高,夏季
14、气旋活动不频繁;该地位于西北风的背风坡。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强化训练(高分跨栏)1(2019衡水中学八小调)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1)(3)题。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1)下列关于图示区域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B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C河流水量小,多内流河D甲、乙分别为里海和咸海(2)R国经济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条件恶劣,自然资源短缺B不安定的政治环境使经济遭受严重影响C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D深居内陆,交通不便C B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3)P国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A位于两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B
15、海陆交通便利,利于进口石油C河流众多,水源充足D位于波斯湾沿岸,石油资源丰富D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解析:第(1)题,西亚以高原、山地为主;主要发展畜牧业和绿洲农业;该区域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少,流域面积小,河流流量小,且多为内流河;甲为里海,乙为波斯湾。故选C。第(2)题,由上题推出R国为阿富汗。该国战乱不断,不安定的政治环境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故选B。第(3)题,P国为伊朗,境内河流较少;两河文明发源于伊拉克境内;该国盛产石油。故选D。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考例导悟(举一反三)典例2 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回答(1)(3)题
16、。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1)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台风 B海陆分布C地形D大气环流(2)图示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A地 B地 C地 D地C A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3)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A地 B地 C地 D地B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区域定位图中展示的定位信息有:经纬度数值;海陆分布和海陆轮廓;注记(北回归线);等温线数值。从以上信息可以确定图示区域为我国台湾岛的一部分。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获取和解读信息 第(1)题,台湾岛中东部地区为
17、高大的台湾山脉,图中中东部地区气温较低且发生弯曲,这说明气温分布主要是受地形影响。第(2)题,图中地靠近或位于台湾山脉,水汽在地形的抬升作用下,形成地形雨;而地靠近台湾海峡,地处沿海平原,对气流的抬升作用不明显,降水量在四地中最少。第(3)题,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而地位于热带;地海拔较高,不适宜樟树生长;地位于平原地区,应以种植业为主;地位于亚热带的山麓地带,适宜樟树生长。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强化训练(高分跨栏)2(2019湖北部分重点高中期中联考)下图为我国中温带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及年降水量曲线图。读图,回答(1)(2)题。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
18、一页(1)四个区域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划分,依次为()A草地、林地、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林地B沙漠、草地、林地和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林地D沙漠、林地、草地、林地(2)图中地形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其海拔约为()A1 000米B800米C600米D400米答案:(1)C(2)A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解析:第(1)题,结合题干和图示可知,该区域位于东北地区,地为内蒙古高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为大兴安岭,为长白山脉,都是我国主要林区。为东北平原,以旱地耕作为主。故选C。第(2)题,图中为大兴安岭,在图中年降水量线上找出年降水量最多的点,然后对应读出海拔可
19、知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在海拔1 000米处。故选A。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二、区域特征分析1区域地理特征分析模型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2抓住主要因素,明确区域突出特征区域地理特征是通过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其中自然地理特征要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方面分析;人文地理特征要从人口、工业、农业、城市等方面分析。我们既要善于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从整体上来认识,又要善于抓住主导因素。主导因素往往对区域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决定着区域的发展。如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因此形成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分析时要特别抓住“高
20、”和“寒”两个方面。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3运用比较法,把握区域差异对不同区域进行对比,找出区域间的差异,是分析各区域发展方向、采取因地制宜开发治理措施的前提。区域差异的分析则应从区域组成要素特征的差别出发,同时注重要素间的联系。对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具体分析如下:(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及其成因气候差异的形成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地貌差异的形成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水文及水系特征差异及其形成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造成了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植被差异的形成不同的气候
21、、地形、土壤、水文等因素造成植被数量、种类、形态等方面的差异。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2)社会经济因素差异因素差异形成的原因农业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等社会条件差异机械化、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工业 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差异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人口 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科技发展水平、开发历史等社会条件差异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差异城市 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差异交通 地形、位置、经济、科技、人口等差异交通方式、通达度等
22、差异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4.运用辩证的方法,评价区域人类活动区域人类活动的评价需要考虑自然环境特征和人类活动特征两个方面,从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入手,分析得出区域发展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从区域人类活动特征入手,分析得出区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中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区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往往具有“二重性”利弊共存。对区域人类活动的认识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步提高的过程,对区域的综合评价也影响到人们的决策过程。如过去是把“北大荒”开垦为“北大仓”,如今是把一部分地势低洼的农田转变为生态湿地。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5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分析方法(1
23、)横向即是区域间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的影响,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如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两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它们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思维模式如下图: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2)纵向即在一个区域内,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思维模式如下图所示: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6答题满分术语(1)自然要素差异思考方向满分术语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地处北温带(热带、北寒带或南温带、南寒带);地处西风带(信风带、东风带)海陆位置大陆东岸(西岸),临太平洋(大西洋);四面环海,深居内陆气候气温终年
24、高温(严寒);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气温日(年)较差大(小)降水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不均匀);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雨热同期(不同期);有明显旱、雨两季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地形地形类型以山地、丘陵(高原、盆地)为主,平原面积广(狭小)地势起伏状况地势起伏大(小);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倾斜);自东南向西北倾斜河流水文特征水量大(小);汛期长(短),有明显夏汛;有(无)结冰期;含沙量大(小);水能丰富水系特征流域面积大(小);流程长(短);支流多(少);(南北)对称分布;河网密布(稀少)土壤类型及肥力状况 肥沃的黑土(紫色土、水稻土);土壤贫瘠、荒漠化严重植被类型、覆盖率以亚热带常
25、绿硬(阔)叶林为主,植被茂密;植被稀少,以草原、荒漠为主资源种类、数量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水能资源等丰富;水资源丰富(短缺)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2)人文要素差异思考方向满分术语农业农业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等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土地价格、科技其他耕作制度(熟制)、作物种类、耕地类型(水田、旱地)工业工业类型 轻工业或重工业(为主)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主要为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原料、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
26、数量、价格、素质)、土地价格、科技;环境条件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城市城市化水平(高、低)、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交通交通运输线、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线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环境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破坏,包括资源(土地、生物、水、矿产)破坏与浪费和环境恶化(荒漠化、水土流失)两大方面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考例导悟(举一反三)典例3(2018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如下
27、图)。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尝试解答(1)地势平坦,地形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旺盛。(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请阐明观点并说明理由。尝试解
28、答(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4)同意。理由: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或不同意。理由: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获取和解读信息第(1)题,湿地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地表积水条件(降水、河流等)和排水不畅(蒸发、地形、冻土等)等方面分析。据图可知,扎龙湿地地处松嫩平原,地势平坦,地形开阔,排水不畅;据材料可知,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
29、河,说明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第(2)题,据材料中知,乌裕尔河原本为外流河,降水量应等于蒸发量和流入嫩江的水量之和,降水量基本不变,且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后成为内流河时,说明蒸发量逐渐增大;随着扎龙湿地面积的扩大和深度变浅,蒸发面加大,蒸发量增加,直至降水量等于蒸发量,二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第(3)题,盐度高低与蒸发量和降水量有关。河水泛滥不断为湿地带来矿物质,且受全球变暖影响,湿地水分蒸发加强,盐分析出;且属于内流流域,没有外泄通道,盐分难以排出;据材料知泥沙淤积量大,湿地水浅,随着时间推移,盐分逐渐积累。因此湿地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第(4)题,该
30、题为开放性试题。同意应从外流河的优点角度分析,外流河加快水流速度,促进水循环和更新,可以防止盐分富集和污染物的富集,减轻水体污染;同时流速加快,可减少泥沙淤积;以及河流中营养物质增多,会扩大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意应从保护湿地角度分析,工程措施的建设会破坏湿地环境,减少生物多样性等。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强化训练(高分跨栏)3(2018高考江苏卷改编)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图1为陕西省1月和7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及部分城市年均降水量图。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材料二 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图2为陕西省沿109E经线地形
31、剖面示意图。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材料三 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海拔3 767米,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图3为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逐月变化图。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1)比较冬、夏季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差异。(2)分析7月在关中地区出现高温中心的主要原因,说明24 等温线沿晋陕边界向北凸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答案:(1)夏季,北坡大于南坡;冬季,南坡大于北坡。(2)海拔较低;处于夏季风背风坡,有焚风效应。地形。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3)从地形、植被等方面分析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自然景观特征。(4)分析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
32、农业分别是什么发展方向。答案:(3)陕南:山地、谷地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垂直分异)。关中:平原(盆地)为主,温带落叶阔叶林。陕北:黄土高原为主,温带草原(森林草原)。(4)陕南:农林结合(水田农业和林业结合),关中:种植业为主(旱作为主),陕北:农林牧结合。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解析:第(1)题,结合图3可以很容易判断,夏季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大于南坡,冬季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大于北坡。第(2)题,关中地区北侧是黄土高原,南侧为秦岭,关中平原地势较低;且夏季盛行东南风,关中地区处于夏季风背风坡,焚风效应明显,所以气温较高。晋陕边界为黄河,黄河河谷地区由于海拔较低,散热慢,气温
33、较高,所以24 等温线向北凸出,其影响因素为地形。第(3)题,结合材料二可知,陕南为汉中谷地和大巴山、秦岭,以山地和平原为主,秦岭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垂直分异明显。关中地区主要为渭河平原(或渭河谷地),主要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陕北为黄土高原,地形以高原为主,由于降水减少,植被为温带草原(或森林草原)。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地理 上一页下一页第(4)题,陕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谷地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广大山区适合发展林业,所以陕南的农业发展方向为农林结合(水田农业和林业结合)。汉中地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适合发展旱作种植业。陕北高原降水偏少,植被以森林草原为主,农业发展方向为农牧业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