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克苏市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一、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人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A. 土地过度集中B. 有田者无力可耕C. 小农户个体经营D. 地权与劳动者契合【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中引文的准确理解与分析。题干中引文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经济形态的向往,也就是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2、一种自然的较为淳朴的生活,与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的模式状态相符合,故C项正确;题干中只是谈到人们“佃则有田”,而没有阐释土地过度集中,故A项排除;“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说明人们有力可耕,故B项排除;题干中地权依然三是地主阶级,作为劳动者的农民,两者是无法契合。故D项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小农经济2.宋初,民户需轮流充当州县差役,后改由州县官府自行出钱雇人应役,由民户按户等高低分摊相应的雇人费用。这一政策的调整A. 改变了服役主体资格B. 催生了新型生产关系C. 改善了国富民穷状况D. 保证了农业生产稳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
3、料提到,宋初,民户需轮流充当州县差役。后改由民户按户等高低分摊相应的雇人费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政策的调整有利于保证农业生产时间,保证小农生产稳定,故D正确。服役主体资格仍然是民户,故A排除。新型生产关系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宋代没有产生,故B排除。这一政策的调整与改善国富民穷状况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C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宋代赋役制度3.乾隆二年苏州因染衣坊过多而造成了“满河青红黑紫”,于是苏州府立“永禁虎丘染坊碑”,禁止在虎丘开设染坊,所有“染作器物,迁移他处开张”“如敢故违,定行提究”。这反映了当地政府A. 重视行政法规的建设B. 限制私营手工业发展C.
4、 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D. 建立专门的环保机构【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苏州因染衣坊过多而造成了满河青红黑紫”的现象,然后苏州府通过立“永禁虎丘染坊碑”禁止在虎丘开设染坊,体现了当地政府发现问题后及时制定行政法规以解决问题,A项正确。题干中“染作器物,迁移他处开张”可知官府并没有限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B项错误。题干中没有体现重农抑商的思想,C项错误。题干中仅有苏州府立“永禁虎丘染坊碑”,是否有专门环保机构不可知,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苏州府设立“永禁虎丘染坊碑”的原因是染衣坊过多造成了环境污染,体现政府重视行政法规的建设。4.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西汉、
5、西晋时期秦岭淮河以北、以南郡数统计表全国所辖郡数秦岭淮河以北郡数秦岭淮河以南郡数西汉1037429西晋1628676A. 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B. 政治中心实现了南移C. 西汉时的疆域比西晋小D. 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所给数据,不同时期北方和南方郡数统计,由西汉时期的74:29到西晋时期的86:76,说明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南方人口增加,西晋在南方设置郡数增加,故A项正确;材料与政治中心南移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与西汉和西晋时期我国疆域的大小无关,故C项错误;经济重心实现南移是在南宋时期,与材料及史实均不符,故D项错误。5.吕氏春秋任地中说:“上田弃亩(把低地做成高垄
6、和低沟,利用沟间排水,高垄播种),下田弃畎(把高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播种,高垄挡风)。”由此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A. 代田法已经出现B. 注重精耕细作C. 水利灌溉发达D. 耕地面积增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中“上田弃亩(把高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播种,高垄挡风),下田弃甽(把低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排水,高垄播种)”体现了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故选B;我国代田法是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排除A。材料是合理利用土壤的水分和湿润程度,不是强调水利灌溉发达,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
7、耕地面积增加的信息,排除D。考点: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技术精耕细作【名师点睛】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 (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2)借用牛耕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3)“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6.唐朝法律曾详细规定了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杀自家牛者也要判一年徒刑。宋代对杀牛者的处罚更为严厉,杀牛者要处徒刑两年,甚至要刺配充军。上述规定反映了A. 封建王朝法律的严酷性B. 奖励耕战政策的必要性C. 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D. 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答案】C【解析】唐宋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是出于保障农业生产的考虑,法律严酷性只是表面
8、现象,故A错误;材料与奖励作战无关,故B错误;上述规定保障农业生产需要的畜力,体现出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故C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小农经济在天灾人祸面前的脆弱性,故D错误。7.比较汉、宋关于商人做官的相关规定,从其变化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科举制度比察举制封闭B. 宋代抑商政策事实上已放弃C. 社会阶层身份日益固化D. 商人受歧视的情形发生转变【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可知,在汉代经商者不能做官,连子其子孙都不得做官;在宋朝规定由从事工商者不得取士到工商职业者如果舍弃自己的职业可以取士,说明对工商者的态度发生变化,工商业者受歧视的情形发生转变,故D项正确;从材料中可知,在汉代经商者不
9、能做官,连子其子孙都不得做官;在宋朝规定由从事工商者不得取士到工商职业者如果舍弃自己的职业可以取士,说明宋代科举制度选官范围比西汉有所扩大,科举制度比察举制更加开放,排除A;我国封建社会一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项错误;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社会阶层身份日益固化,C项排除。8.南宋时期,绍兴府山阴县的梅市和项里市,是著名的杨梅和茨实(又名:鸡头米)市场;秀州华亭县的下砂市、海盐县的鲍郎市、明州鄞县的大嵩市等则是著名的盐业草市;嘉兴府“机杼之利,日生万金,四方商贾云集”。这主要表明当时江南地区A. 已成为全国贸易中心B. 长途贩运贸易逐渐兴起C. 市场具有专业化特征D. 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答案】C
10、【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知识。材料反映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经济特征,并非全国贸易中心,排除A;材料没有长途贩运的信息,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市场,而非农产品商品化,排除D。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经济特征,说明市场具有专业化特征,故选C。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市场9.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把西方国家的使节称为“洋兄弟”,允许西方人在控制区域内自由通行和经商,但同时又把他们视为“天下万国真主”洪秀全的臣民。这反映太平天国A. 迫切希望得到西方国家的承认B. 外交政策深受宗教信仰的主导C. 仍未摆脱“华夷之辨”的观念D. 认可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1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无法看出其目的是为了迫切得到西方国家的承认,故A项错误;其体现了外交政策受宗教信仰的影响,但却不是主导,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但同时又把他们视为天下万国真主洪秀全的臣民”可以看出其没有摆脱“华夷观念”的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10.辛亥革命后两年里,全国出现了500多家报馆,标榜民主,评价时政,其中胡鄂公就在天津的大中华报上“无日不骂项城(袁世凯)”。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A. 社会资讯传播方式的改变B. 传统社
12、会道德观念被打破C. 言论出版自由制度受尊重D.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未强调资讯方式发生改变,故排除A;道德观念被打破不是材料论述的重点,材料强调的是批判袁世凯称帝这件事情,故排除B;言论出版是否自由在材料中得不到体现,故错误C;批判袁世凯称帝这件事情,放映出了人们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厌恶,同时说明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正确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影响【名师点睛】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1)政治上: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的权利和自由。(2)经济上:提高了资产阶级政
13、治地位,颁布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法令措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3)思想上:辛亥革命带来了一次思想大解放,促进了思想解放,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4)社会生活:废除了一些陈规陋习,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的变革。11.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A. 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未见成效B. 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C. 辛亥革命与传统王朝更替相同D. 革命后的制度建设更加艰难【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材料主要表明民国时期
14、革命并未带来和平与秩序,而是失序与混乱。这说明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旧制度,但建立预期的和平与秩序的新制度更难,故D项正确;AB项同一个意思,太绝对直接排除;C项错误,辛亥革命与传统王朝更替不同。所以答案选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影响【名师点睛】辛亥革命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从此,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12.1919年6月,北京晨报就政府派军警抓捕上街演说的学生发表时评:“打雷,闪电,下雨,一时天地如晦。记者这个时候,不禁发了悲天悯
15、人的感想,何以故呢?因为老天大怒的时候,正是那几百位青年学生被围的时候。”鲁迅日记记载当日:“晴,下午昙(多云)晚大风一阵后小雨。”两者对当日天气说法不尽相同,对此正确的看法是A. 前者是记者的亲历见证,晨报叙述应为准确B. 后者是新文化运动先驱,记述应为真实可信C. 时评带有明显政治倾向,存在夸张描述可能D. 日记具有个人主观色彩,鲁迅记载不能采信【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打雷,闪电,下雨,一时天地如晦。记者这个时候,不禁发了悲天悯人的感想,何以故呢?因为老天大怒的时候,正是那几百位青年学生被围的时候”和“晴,下午昙(多云).晚大风一阵后小雨”可知时评带有明显政治倾向,存在夸张描
16、述可能,C项正确;时评不一定是记者亲历见证,且时评代表个人观点,其叙述不一定准确,排除A;新文化运动的先驱的日记,属于个人行为,其记述不一定真实,排除B;日记也可能是真实的,具有个人主观色彩,鲁迅记载不能采信说法有误,排除D。所以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13.在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已经注重对能源进行开发,观察下图,判断该企业是A. 江南制造总局B. 上海发昌机器厂C. 天津开平煤矿D. 安庆内军械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干“洋务派已经注重对能源进行开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与洋务派民用工业有关,洋务派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为解决军事工业
17、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又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航运、煤矿、电讯、纺织等民用工业,AD是洋务派军事工业,B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C是洋务派民用工业,故选C。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名师点睛】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较为重要的有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总局等;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14.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894年约有1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多美元这些投资有
18、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例如庚子赔款(即辛丑条约的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始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 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C. 资本输出基本来源于列强国内的剩余资本D. 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1894年估计约有l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多美元”说明甲午战争之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快速增长,尽管其资金来源主要是通过暴力掠夺的方式的实现但这并不影响其对华经济侵略的收益,所以B项说法正确。列强进行
19、资本输出开始于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故C项错误。资本输出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故D项错误。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影响15.1905年,清政府建立户部银行,总资本银400万两分为4万股,由户部认购两万股,其余两万股,“无论官民人等均准购买”。这说明清政府A. 开始采取近代化措施B. 推行官商合办方式C. 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D. 为民族工业筹措资金【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由户部认购两万股,其余两万股,“无论官民人等
20、均准购买”可以看出这是官商合办的,故本题选B项。A、C、D与材料无关。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清政府的改革官商合办16.一战时期,中国兴起了一轮新的投资办厂热,这被史学家称为继洋务运动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两次工业化浪潮都A. 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B. 承担民主革命的重任C. 推动了政治体制的变化D. 与外部国际环境有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洋务运动,又称晚清自救运动、自强运动。该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这次工业化的主导力量是洋务派,排除A;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但没有改变
21、清朝封建专制体制,排除C;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活动才是推行民主革命的重任,排除B;洋务运动是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完成工业革命的背景下进行,而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时期,西方国家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选D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洋务运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名师点睛】洋务运动的根本的指导思想是“自强”、“求富”。其分类思想就是“ 师夷制夷” 、“中体西用” 八个字。前四个字“师夷制夷” 表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关系,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道路。
22、17.据资料,1918年中国进口的日本纱数量为70891捆,印度纱数量为39251捆;但是到1920年中国进口日本纱为34177捆,印度纱数量为138996捆。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B. 政府限制纺织品进口C. 抵制日货运动的高涨D. 洋务企业的迅速发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1918年到1920年两年之内,中国进口纱数量日本和印度完全相反。日本的迅速下降和印度的提升是深受抵制日货运动的影响,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时间不对,一战早已爆发;B选项不符合条件;D选项时间错误,洋务运动是上世纪的事情。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
23、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抵制日货运动【名师点睛】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抵制日货运动中,所涉及的货物是相对简单的,主要是棉纱织品、日用百货等轻工业产品,也包括日本在中国的采矿生产。这时期,日本资本对中国的大规模直接输出相对较少,所以抵制容易发生且易于达到目的。18.1947年2月,国民党政府颁布了经济紧急措施方案,规定“凡国营生产事业,除属于重工业范围及确有显著特殊情形必须政府经营者外,应即以发行股票方式公开出卖或售与民营”,由此掀起以抛售国有企业为特征的私有化改革运动。这一措施A. 在美国胁迫下强化了市场经济B. 遏制了共产主义经济思潮C. 便利了官僚资本侵占社会资产D. 有利于政府筹措内战
24、资金【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以抛售国有企业为特征的私有化改革运动”,国民政府抛售国有企业,便利了官僚资本侵占国有资产,一些有特权的官僚谋求私利,化公为私,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美国胁迫”,排除A;国民党以抛售国有企业为特征的私有化改革运动与遏制了共产主义经济思潮无关,排除B;国民党的改革目的应该是促进经济发展,D不是国民党进行私有化改革运动的主要目的,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47年”“以抛售国有企业为特征的私有化改革运动”,联系所学近代官僚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特点分析解答。19.“人大和国务院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管理机关,如果把人民政协也搞成国家权力机关,就成为二元论
25、了,这样就重复了、分散了,民主集中制就讲不通了。”与毛泽东这段话直接相关的是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C. 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D.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召开【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人大和国务院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管理机关,如果把人民政协也搞成国家权力机关,就成为二元论了,这样就重复了、分散了,民主集中制就讲不通了“说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之前,故B项正确。考点: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初期政治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果20.威廉弗格森在希腊帝国主义写道:希腊城邦是一个有着独特内在构造的
26、单细胞有机体,除非进行再分割,否则无法发展,它们可以无限制地复制同类。但这些细胞,无论新旧,都无法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可以佐证此观点的史实是A. 各邦之间贸易发达B. 外邦人有公民权C. 各邦长期独立自治D. 人们轮番而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但这些细胞,无论新旧,都无法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由于地理环境等原因,希腊各城邦相互的独立自主,相互没有隶属关系。各城邦之间的独立性使得希腊并没有形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B说法错误,外邦人不属于公民范围。其他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信息无关。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21.在境外敌对势力支持下,香港反对派策划
27、已久、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意欲搞乱香港的“占中”(即:占领中环,中环香港的政治经济中心,香港最核心的地区)事件,在香港各界民众的反对下终于自行沉寂了。这表明A. 回归给香港社会带来了持久动乱B. 香港警方对“占中”进行了严厉镇压C. 中国遭到西方所有国家敌视干涉D. “一国两制”适合香港显示强大活力【答案】D【解析】香港反对派策划已久的,并且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的“占中”事件在各界民众的反对下自行沉寂,说明“一国两制”得到了香港大多数同胞的支持,显示了“一国两制”的强大活力,故D项正确;香港1997年回归以后保持了长久的稳定和繁荣,故A项错误;占中事件是在香港各界民众的反对下沉寂的与警方镇压无关,故
28、B项错误;C项中“所有国家”说法过于绝对化并且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22.1952年4月,周恩来在外交部第一次驻外使节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就外交工作来说,是“以国家和国家的关系为对象的”,区别不同国家的“主要关键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而不是国家的阶级属性。”周恩来的这一外交思想A. 突破了“两大阵营”界限B. 否定了“一边倒”的战略C. 运用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成为新中国外交指导原则【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就外交工作来说,是“以国家和国家的关系为对象的”,区别不同国家的“主要关键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而不是国家的阶级属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恩来的这一国家外交思想突破了“
29、两大阵营”界限,不以阶级和社会制度为标准,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一边倒”的战略,故B排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1953年提出,故C排除。新中国外交指导原则是独立自主的外交,故D排除。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及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的相关知识,属于高考的热点之一。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新中国外交的奠基时期。确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成为中国政府始终坚持的外交原则;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23.近年来,我国在划定东海防空识别区、钓鱼岛十二海里正常巡航、南海等问题上进行的有理有节的外交斗争,得到民众的认可。就连
30、外交部的领导到中央党校讲课时都说,给外交部寄钙片的人越来越少了。之前我国外交被民众误解为“太软”,主要是因为A.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C. 新时期我国以国内经济建设为中心D. 我国在联合国框架下开展多边外交【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政府一贯坚持的政策,不符合我国外交被民众误解为“太软”,故A项错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新时期外交的背景,故B项错误;新 时期我国以国内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一些外交上显得“软”,故C项正确;我国在联合国框架下开展多边外交,不体现题中信息,故D项错误。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
31、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时期的外交活动24.“第一是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第二是冤案一理,人心大喜;第三是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体现此“隆中三策”的会议是A. 中共八大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 中共十四大D. 中共十五大【答案】B【解析】材料中“批邓”、“冤案”等都是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并将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会议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中共八大是召开在文化大革命之前;C、D选项错误,中共十四大已经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25.2015年7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俄罗斯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会议的主题是规划组织
32、未来发展,就本组织发展重大问题及地区重要问题协调立场。这体现了我国A. 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B.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C. 开展和平外交,消除国家间的冲突D.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重大外交活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会议的主题是规划组织未来发展,就本组织发展重大问题及国际和地区重要问题协调立”再结合所学知识,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与周边国家成立的一个地区性国际组织,可见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重大外交活动,故选D。题干未体现“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排除A。上海合作组织与联合国并无直接关系,排除B。题干未体现“消除国家间的冲突”,排除D。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时期的外
33、交新时期的外交建树。26.“大跃进其实就是毛泽东的一个强国梦。新中国的成立,使毛泽东和无数国人从内心里发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欢呼,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中国人真要想在国际社会上挺起腰杆儿来,却并无底气。毛泽东的大跃进,正是这样一种情绪和环境交互刺激的产物。”杨奎松先生这一研究“大跃进”成因的视角主要是A. 文明史观B. 现代化史观C. 心态史观D. 全球史观【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大跃进其实就是毛泽东的一个强国梦”“中国人真要想在国际社会上挺起腰杆儿来”可知,材料反映杨奎松主要从毛泽东的个人心态与当时中国人的集体心态入手剖析“大跃进”运动的原因,体现的视角是心态史观,故C正确;文明史观
34、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现代化史观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是历史的纵向发展,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一种历史观,ABD都不符合题意,排除。27.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让美国感到“心理上的影响是巨大的”。美国认为,“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材料说明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A. 得到了美国大力援助B. 打破了美国单极世界C. 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D. 实践了“科教兴国”战略【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
35、些最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故C正确。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没有得到美国大力援助,故A错误。当时是两极格局,不是美国单极世界,故B排除。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与“科教兴国”战略无关,故D排除。考点: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28.公元前431年,伯利克里宣称:“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在此,伯利克里宣扬了A. 民主政体为公民参政提供了保证B. 应该逐
36、步废除财产等级制的思想C. 雅典民主政体并不排斥有限的特权D. 雅典人都有报效国家和升迁的机会【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在实质上反映了民主政体为公民参政提供了保证,与财产、贫富无关,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废除财产等级制,故B项错误;材料明确排除了特权,故C项错误;雅典人都有报效国家和升迁的机会,过于绝对,没有突出民主政体,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特点29.约公元前420418年在雅典上演的伊翁的故事
37、中,剧中男主角把雅典比之为一个“充满恐怖”的城市,用一种小心谨慎的言语解释他宁愿在达尔斐神庄过一种没有友人的奴仆生活,也不愿做一个自由人和一位公子而生活在像雅典这样的地方。该剧作者意图A. 揭露城邦宗教信仰自由的缺失B. 表达对雅典政治体制的不满C. 赞美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D. 讽刺雅典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没有提到关于城邦宗教信仰问题,故A项错误;根据关键句“不愿做一个自由人和一位公子”可以判断剧中男主角不愿成为雅典公民,因为城邦政治“充满恐怖”,正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中由于轮番而至、直接民主等带来的消极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是对民主政治的恐惧而非赞美,
38、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友人的奴仆生活”并非指贫困的生活,也没有提到贫富差距问题,故D项错误。30.罗马的十二铜表法规定:“凡高度达15呎的树木,为使其阴影不至损害近邻地区,其周围须加修剪。”这表明十二铜表法A. 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有效调节了社会矛盾C. 维护了人们的私有财产D. 禁止权利滥用的思想【答案】D【解析】十二铜表法规定“凡高度达15呎的树木周围须加修剪”,强调的是自身的权利不能损害他人的权利,一方的树的生长不能侵害邻居享受阳光的权利,体现了对权利过分使用的禁止,D正确;十二铜表法是为了维护贵族利益的产物,本身就是阶级性的,不可能实现人人平等,排除A;材料强调法律是一种手段,
39、“有效调节了社会矛盾”是十二铜表法的结果,排除B;材料中“阴影不至于损害近邻地区”强调的是权利,与私有财产无关,排除C。二、非选择题(第31题26分,第32题14分,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学习、借鉴和传承、创新是中国思想发展的重要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材料二 两宋诸儒,门庭径路半出于佛老。全祖望题真西山集佛氏之失,出于自私之厌;老氏之失,出于自私之巧。厌薄世故,而尽欲空了一切者,佛氏之失也;关机巧便,尽天下之术数者,老氏之失也。佛老之学,不待深辨而明。只是废三纲五
40、常,这一事已是极大罪名!其他更不消说。朱子语类材料三 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为世界应乎天而顺乎人之革命,去腐败而存良善之革命,由野蛮而进文明之革命,除奴隶而为主人之革命。今试问吾侪何为而革命?必有障碍吾国民天赋权利之恶魔焉,吾侪得而扫除之,以复我天赋之权利。邹容革命军(1903年)(1)阅读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概括荀子的思想主张。指出荀子对儒家思想的重要贡献。(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宋儒对待“佛老之学”的态度。(3)阅读材料三,列举邹容倡导革命的目的。联系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
41、0世纪初中国民主革命思想出现的背景。【答案】(1)思想主张:强调礼(或以礼为重);礼法并用;天行有常,人道有为,制天命而用之。(6分)重要贡献: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4分)(2)一方面,宋儒吸收借鉴了道家和佛教思想,形成了理学。(3分)另一方面,宋儒认为“佛老之学”废三纲五常,所以持批判态度。(3分)(3)目的:推翻专制统治;寻求民族独立;提高国际地位;保障国民权利。(4分)背景:改良道路的受挫;民族危机空前加剧;西方民主共和思想的传入。(6分)【解析】试题分析: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所学及材料归纳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回答第一小问要结合材料“君人者,隆礼
42、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归纳总结。回答第二小问要联系所学荀子的思想分析解答。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及材料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首先要分析材料“两宋诸儒,门庭径路半出于佛老”、“佛老之学,不待深辨而明。只是废三纲五常,这一事已是极大罪名!其他更不消说”,再结合所学分析解答。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民主革命思想的分析与认识。回答邹容的目的,主要依据材料“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我中国欲独立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必有障碍吾国民天赋权利之恶魔焉,吾侪得而扫除之,以复我天赋之权利。”回答“背景”主要联系近代中国社会发
43、展特点分析解答。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变迁荀子的思想、宋明理学;近代思想解放潮流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邹容的思想32.作为欧洲和世界的大国,德国在近现代史上虽几经起伏,但自上世纪中期以来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第六十一条在本宪法公布之后,在全帝国内,应立刻全部采行普鲁士的军事立法德意志帝国宪法材料二 第198202条联盟国和联合国政府宣布,而德国承认:德国及其盟国应对它
44、们所造成的、由于德国及其盟国发动进攻而挑起的战争使联盟国和联合国政府及其臣民所遭到的一切损失和一切损害负责。凡尔赛和约(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示德国政治体制建立的时代背景,并概括德国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2)对于材料二中战争责任的认定,当时多数人认为是正确的,但也有一些人认为是不正确的。你赞成哪种看法?简要说明理由。【答案】(1)背景:工业革命后,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特点:代议制民主;中央拥有较大权力;君主专制色彩浓厚;保留了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2)看法:正确。(如不答理由不给分)理由:德国大力扩军备战;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力图争夺世
45、界霸权;大战首先开始于德国和同盟国一方的进攻。看法:不正确。(如不答理由不给分)理由:一战的全面爆发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集团矛盾激化的结果;一战的性质是协约国和同盟国双方争夺殖民地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程序不公正(未经审判、德国未能参加和会亦可)。【解析】【详解】(1)背景:结合所学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的背景分析回答,即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德国统一。特点:根据“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得出代议制民主;根据“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得出中央拥有较大权力;根据“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得出君主专制色彩浓厚;根据“在全帝国内,应立刻全部采行普鲁士的军事立法”得出保留了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2)看法:正确。理由:可从德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目的和首先战争回答。看法:不正确。理由:可从一战爆发原因、争夺殖民地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性质和巴黎和会程序不公正等角度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