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银川一中2021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一、选择题1. 史记周本纪载:“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初欲弃之,因名曰弃。”该史料的价值在于A. 厘清周部族的早期宗法关系B. 展现周部族的早期社会结构C. 印证周部族的发源地D. 折射出周部族早期社会形态【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周本纪中关于周氏先祖起源的记载带有神秘色彩,虽然有神秘夸张的成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周部族早期的社会形态,故选D;材料仅反映了弃的出身,并非是厘清周部族早期的宗法关系,没有体现社会结构,排除AB;材
2、料反映的是弃的出身,而非印证周部族的发源地,排除C。2. 宋以后,国家的赋役制度开始明显变化,趋势是以人丁为主转为以田亩为主,将各种劳役也转向田亩,与田赋一并征收。推动这一变迁的重要经济背景是A. 租佃制的发展B. 土地兼并的加剧C. 人地矛盾突出D. 封建国家的财政危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土地租佃制发展,在此背景下,宋代以后国家为保证税收收入,征收赋税以人丁为主转为以田亩为主,同时将各种劳役也转向田亩,与田赋一并征收,A正确;土地兼并加剧不能直接导致国家赋役制度发生明显变化,排除B;人地矛盾突出主要体现在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方面,而非赋税制度方面,排除C;宋代以后的政
3、权并非都存在财政危机,排除D。3. 据统计,崇祯皇帝在位17年,先后更易内阁官员50人,其中处死2人,充军2人;任免刑部尚书17人;兵部尚书处死2人,被迫自杀1人;诛戮总督7人,巡抚11人。这表明A. 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破坏了明朝的政治生态B. 明朝专制统治走向极端化C. 明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D. 明朝统治集团相互倾轧,吏治腐败【答案】B【解析】【详解】崇祯皇帝在位17年间更易的内阁官员,多数结果悲惨。结合所学可知,内阁是加强君主专制的产物,材料说明内阁官员权力的大小甚至生死之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明朝专制统治走向极端化,故选B;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中央集权反映的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C
4、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统治集团内部相互倾轧,排除D。4. 顾炎武提出以经学取代理学主张,认为对那些“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要“一切不为”。据此,顾炎武A. 认为应独尊儒家经典B. 反对空谈义理,要大胆实践创新C. 强调经学要解决现实问题D. 认为六经能解决一切现实问题【答案】C【解析】【详解】“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要“一切不为”,强调经学要为现实服务,体现了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思想,故选C;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实践创新”,排除B;D表述太绝对,且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5. 1903年6月,上海租界工部局查封进步刊物苏报,逮捕其主要撰稿人章太炎、
5、邹容等人之后,清政府多方活动,要求工部局将章、邹“引渡或处决”。同年12月24日,租界会审公廨组织额外公堂审判,判处章太炎、邹容永远监禁。“苏报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A. 反清革命团体的斗争暂时转入低潮B. 中文反动势力开始联合镇压民主革命C. 保皇党人与革命党人的论战达到高潮D. 清政府无力掌控其内政外交【答案】D【解析】【详解】租界会审公廨组织额外公堂审判,判处章太炎、邹容永远监禁,并未按照清政府的设想将章、邹“引渡或处决”,说明清政府并不能完全掌握其内政外交,D正确;“苏报案”之后反清革命团体并未进入低潮,排除A;租界的做法与清政府的设想不符,因此不能得出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的结论,排除B
6、;题干主旨与论战无关,排除C。6. 黄文雄在辛亥民国一百骗中指出:“我国新词大半由日本输入。如果没有日本在幕末维新时代创出的20万新词,中国的社会、自然科学、新闻将难以传达讯息。”这说明A. 中日文化同根同源B. 中国现代文明源自日本C. 文化移植是中国文化现代代化的主要方式D.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相较于日本有所滞后【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如果没有日本在幕末维新时代创出的20万新词,中国的社会、自然科学、新闻将难以传达讯息”可知,中国现代化进程滞后,落后于日本,故选D;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B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无法体现中国现代化的主要方式是文化移殖,排除C。7. 1958年1月全
7、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明确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证明。”该条例A. 阻断了城乡间的人口流动B. 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策安排C. 是中苏计划体制差异性的典型体现D. 有力支持了中国的工业化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1958年初全国人大通过立法,对公民生产、生活和求学等原因引起的人口迁移进行规范管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条例是和国家推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口管理政策,B项正确;条例并非禁止人口流动,A项错误;这一条例有计划体制的显著特点,不是中苏的不同,C项错误;这一规
8、定严格管理人口流动,是生产力水平较低情况下,对人力等资源的计划使用,对工业化发展的支持作用有限,D项错误。8. 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的很多干部都会背诵恩格斯的一段话:“消灭土地私有制,并不要求消灭地租,而是要求把地租虽然是用改变过的形式转交给社会。”以此回应远道而来的考察和质问者对深圳出租土地的质疑。这说明当时A. 改革开放缺乏权威的理论依据B. 改革开放亟需回应社会关切的理论创新C. 改革开放突破了传统的条条框框D. 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信息可得出,改革开放初期人们质疑土地出租问题,说明改革开放亟需回应社会关切的理论创新,B项正确;材料与权威理论无关,排除
9、A;C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D项与主旨无关,排除D。9. 马克思指出:“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这主要得益于梭伦改革A. 依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B. 废除债务奴隶制C. 建立四百人议事会D. 以成文法取代习惯法【答案】A【解析】【详解】梭伦改革实行财产等级制,按照财产等级分享不同的政治权利,梭伦改革满足了工商业奴隶主获得权利的愿望,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故选A;废除债务奴隶制、成立四百人议事会与商业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C;D不属于梭伦改革的内容,排除
10、。10. 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了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的唯一首脑。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此举A. 促进了信仰自由B. 为启蒙运动在英国的展开提供了精神动力C. 动摇了罗马天主教会权威D. 加速了光荣革命的到来【答案】D【解析】【详解】英国实行宗教自由使英国国王成为英国政教合一的领袖,加强了英国的君主专制和对新兴资产阶级的宗教束缚,激化了封建王权与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加速了推翻王权的光荣革命的爆发,故选D;材料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不利于促进信仰自由,排除A;此举强化了英国国教教会的地位,不利于启蒙运动的展开,排除B
11、;此举主要是使英国摆脱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束缚,但尚未动摇其权威,排除C。11. 下表是十九世纪下半期德国工业发展概况表,此表说明当时德国1850年1860年1870年铁路(km)35601163319575煤炭(万吨)67012803400生铁(万吨)2167139蒸汽动力(万马力)26109248A. 以重工业的发展带动工业革命B. 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展开C. 工业化已经实现D. 工业化加快了国家的统一进程【答案】A【解析】【详解】十九世纪下半期,德国的铁路、煤炭、生铁、蒸汽动力发展迅速,结合所学可知,此时德国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材料说明当时德国以重工业的发展带动工业革命,故选A;第二次工业革
12、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化学工业的建立为主要标志,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B;从材料信息中无法得出德国工业化已经实现的结论,排除C;1871年德国完成国家统一,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12. 1727年春,伏尔泰参加了牛顿的葬礼,随后访问了牛顿的外甥女凯瑟琳并聆听了苹果坠地的故事。该故事通过伏尔泰的著作迅速传遍世界,成为家喻户晓的科学佳话。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 科学团体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B. 跨国文化交流促进了科学思想的传播C. 18世纪早期英国启蒙运动已接近尾声D. 18世纪早期法国思想自由度逊于英国【答案】B【解析】材料内容讲述了伏尔泰的文学著作使牛顿苹果坠地的科
13、学故事传遍世界,并不是科学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故A项错误;法国人伏尔泰参加了英国人牛顿的葬礼并访问了牛顿的外甥女,通过伏尔泰的著作牛顿的“苹果坠地”的故事传遍世界,家喻户晓。这可以说明跨国文化交流可以促进科学思想的传播,故B项正确。英国启蒙运动已接近尾声,材料内容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心在法国,并不是英国,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由一批市政学家倡导、国民政府主导,政界与学界互动,掀起了一场旨在推动城市现代化的“市政改革”运动。中国城市由此正式开始了由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的全面转型。“市政改革”重组了中国城市
14、的空间,修了马路,盖了楼房,城市的外在景观开始有了现代气息。“市政改革”建立了新的市制,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立,从而使中国城市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单元第一次出现在国家政治版图上。中国“向来重乡治而忽市政”以及城乡合治的传统开始改变,传统城市的功能单一性、政治地位的从属性和与乡村的同一性状态开始改变。城市管理法制化的探索成为“市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确立了现代化的城市政府体制以及确保这种体制运转的相关机制,如对政府机构及组成人员的产生、权力和义务、议事和办事规则等方面予以规定,并初步建立起制度保障机制。涂文学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市政改革”:人文价值与历史启示材料二 1992年后,经营城市成为我
15、国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经营城市、培养和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内涵包括:形成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雄厚的市政财源,较高的开放程度,完善规范的规则和秩序,较高的市政管理水平,较强的城市建设的融资能力,一体化的城市土地综合利用体系和体系,安全的和社会环境,完善的产业和服务发展等。在建设管理上,经营城市的观念导致“人治”转向法治,实现建设行为规范化。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注重制度建设先行,摸索制定出一系列规范建设行为的办法,如项目招投标制、业主负责制、项目监理制、预决算审计制、承包合同制、资本金制、联合审批制等,有力地保证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制度上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高质、高效、合理
16、。到20世纪末,中国大陆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城市。摘编自新中国城市建设方针的演变(19492001)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市政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市政改革”的历史背景。(2)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市政改革”相比,材料二中1992年后,中国“经营城市”呈现出哪些新变化?试分析“经营城市”意义。【答案】(1)特点:以政府为主导,官方和民间力量共同推动。以实现向现代城市转型为目标。城市建设呈现出现代气息。市成为国家行政体系中的独立建制。城市功能和地位从乡村中独立出来。城市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建立制度保障机制。背景:1927年,
17、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并逐步实现了全国政权形式上的统一。20世纪以来,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东部沿海沿江传统市镇相对集中的地区工业发展加快,推动了城市化进程。20世纪以来,西方城市化加速,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经验和做法传入中国,中国出现了一批现代市政学家。(2)新变化:经营城市、建设和发展城市的内涵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丰富。经营城市的观念由人治转变为法治。实现了管理规范化和城市建设的高质高效。城市规模扩大,竞争力显著提高。意义:经营城市的举措极大此推动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对改善民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非凡的意义。经营城市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一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8、体制的全面构建具有重大意义。经营城市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中国全面走向法治社会具有借鉴意义。【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由一批市政学家倡导、国民政府主导,政界与学界互动,掀起了一场旨在推动城市现代化的市政改革运动”得出以政府为主导,官方和民间力量共同推动。根据“中国城市由此正式开始了由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的全面转型”得出以实现向现代城市转型为目标。根据“修了马路,盖了楼房,城市的外在景观开始有了现代气息”得出城市建设呈现出现代气息。根据“使中国城市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单元第一次出现在国家政治版图上”得出市成为国家行政体系中的独立建制。根据“传统城市的功能单一性、政治地位的从属性和与乡村的同一性状
19、态开始改变”得出城市功能和地位从乡村中独立出来。根据“初步确立了现代化的城市政府体制以及确保这种体制运转的相关机制”得出城市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建立制度保障机制。背景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并逐步实现了全国政权形式上的统一。20世纪以来,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东部沿海沿江传统市镇相对集中的地区工业发展加快,推动了城市化进程。20世纪以来,西方城市化加速,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经验和做法传入中国,中国出现了一批现代市政学家。这些都成为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市政改革”的背景。(2)新变化:根据“ 1992年后,经营城市成为我国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得出经营城市、
20、建设和发展城市的内涵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丰富。根据“经营城市的观念导致人治转向法治”得出经营城市的观念由人治转变为法治。根据“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注重制度建设先行,摸索制定出一系列规范建设行为的办法”得出实现了管理规范化和城市建设的高质高效。根据“中国大陆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城市”得出城市规模扩大,竞争力显著提高。意义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经营城市的举措极大此推动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对改善民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非凡的意义。经营城市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一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构建具有重大意义。经营城市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中国全面走向法治社会具有借鉴意义
21、。14.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阐释论证材料 贡德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一书中指出:“从来就没有过什么亚细亚生产方式或者闭关自守,停滞落后的东方。早在欧洲兴起之前,在1400年到1800年前长达几个世纪的时段里,一直存在着一个围绕亚洲尤其是中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到19世纪这种局面才开始扭转,欧洲在很长时间里实际上只是这个世界经济体系的次要和边缘部分。由于一种偶然的机遇,首先是欧洲与美洲获得了黄金白银,凭着大量的白银资本使他们能够在通往亚洲经济列车上购买一张三等舱的车票,然后又流去亚洲的资源,最后才取代亚洲成为世界经济列车的火车头。在19世纪至20世纪东方失去世界中心的地位,有似雄狮不经意的打了个盹
22、儿,世界终究还是要重新面向东方。”任务:根据你所了解的近现代中西方历史知识,针对上述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加以阐释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逻辑严密,说理透彻,论从史出,条理清晰【答案】论题示例一:历史上,中国曾经是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论题示例二:近代西方的崛起也有东方的贡献。论题示例三:世界经济格局总是处于不断变动之中。论题示例四:世界终究还是要面向东方。论证过程:(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分析】【详解】论题示例一:根据“早在欧洲兴起之前一直存在着一个围绕亚洲尤其是中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可提出观点:历史上,中国曾经是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论述:结合所学,可从古代中国经
23、济发展的原因、发展的表现以及对世界的影响等进行论述。论题示例二:根据“首先是欧洲与美洲获得了黄金白银,凭着大量的白银资本使他们能够在通往亚洲经济列车上购买一张三等舱的车票,然后又流去亚洲的资源,最后才取代亚洲成为世界经济列车的火车头”,可提出观点:近代西方的崛起也有东方的贡献。论述:结合所学,可从西欧国家的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的影响等分析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从明清时期中国制度落后、闭关锁国政策等说明中国落后的原因。(其他观点言之有理即可)【点睛】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明代一条鞭法后,赋税普遍征银,百姓所缴的银子由于纳税量不太多,大多以小块的碎银为主,各州县衙府汇总上缴国
24、库时,要将碎银熔炼成大块,在碎银熔炼过程中发生的损耗,州县官吏要求百姓补足,于是在应缴税银之外,纳税人还要多缴一些,这多缴的部分就叫“火耗”,用来补偿熔炼碎银损耗和运输费用。清代火耗征派量加大,百姓不堪重负,除地方官吏贪得无厌,借火耗之由巧取豪夺外,还与清初官员实行低薪制度、允许地方官吏加征火耗补其不足有关。清初,一般知县年仅45两,远远不够养家糊口、聘用师爷、贿赂上司、迎来送往的开销,唯一的办法就是从火耗征收上打主意,火耗也就越征越多。火耗的狂征,一方面腐蚀着整个官僚队伍,另一方面,加重着人民的负担,同时也影响了国家税收的增长,导致财政亏空滥征火耗,侵蚀税收,动摇国本,危害极大。雍正元年嵇曾
25、筠上折议及河南亏空州县弥补之法:“钱粮耗羡酌留十分之三给令养廉,所有余耗俱随正项,每月委员拆解藩库以补欠项”即提出了以耗羡填补亏空的办法,并且提出了把钱粮耗羡的十分之三设为养廉的建议。后来,“耗羡归公”的做法推广到了全国。摘编自娜鹤雅论清朝雍正年间耗羡归公的实施请回答:(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解释什么是“耗羡归公”(2)谈谈你对“耗羡归公”这一改革措施的看法。【答案】(1)耗羡归公:耗羡归公又称火耗归公,火耗是地方官征收钱税时,以白银耗损为由,多征钱银。雍正年间,将明朝以来的“耗羡”附加税改为法定正税,由中央统一耗损比例来征收税银。同时将增加的税收中的一部分作为养廉银,以此在打击地方官吏的任意
26、摊派行为。(2)评价:耗羡归公打击了封建官员的贪腐行为,养廉银提高了官员的积极性,有利于吏治清明。耗羡归公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缓解了清朝自康熙后期以来的财政危机。耗羡归公规范了封建国家的税收征管行为,对后世由积极的借鉴价值。耗羡归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官僚的贪腐现象。【解析】【详解】(1)耗羡归公:根据“百姓所缴的银子由于纳税量不太多,大多以小块的碎银为主,各州县衙府汇总上缴国库时,要将碎银熔炼成大块,在碎银熔炼过程中发生的损耗,州县官吏要求百姓补足,于是在应缴税银之外,纳税人还要多缴一些,这多缴的部分就叫火耗”可知耗羡归公又称火耗归公,火耗是地方官征收钱税时,以白银耗损为由,多征钱银。根据
27、“提出了以耗羡填补亏空的办法,并且提出了把钱粮耗羡的十分之三设为养廉的建议”可知雍正年间,将明朝以来的“耗羡”附加税改为法定正税,由中央统一耗损比例来征收税银。同时将增加的税收中的一部分作为养廉银,以此在打击地方官吏的任意摊派行为。(2)评价:综合材料内容可从不同角度解读认识耗羡归公的做法,一方面耗羡归公打击了封建官员的贪腐行为,养廉银提高了官员的积极性,有利于吏治清明。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缓解了清朝自康熙后期以来的财政危机。规范了封建国家的税收征管行为,对后世由积极的借鉴价值。但另一方方面耗羡归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官僚的贪腐现象。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8年2月中旬,(联
28、合国)朝鲜临时委员会派代表(从南韩)回联合国总部汇报情况,秘书长赖伊决定召开“小型联大”讨论朝鲜问题。下旬,“小型联大”召开,美国提议在朝鲜临时委员会“所能进入的尽可能大的朝鲜地区”即南部朝鲜单独进行选举。虽然苏联等国反对,该提案于2月26日表决通过。5月,在朝鲜临时委员会的监督下,朝鲜南部举行单独选举,选出198名议员,组成了立法议会。6月25日,朝鲜临时委员会承认了朝鲜南部选举的合法性8月15日大韩民国宣布成立。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朝鲜半岛正式分裂。材料二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在美国的51操纵下,联合国很快介入这场战争。安理会通过了关于朝鲜战争的3项决议
29、,宣布朝鲜的武装进攻是对和平的破坏,要求它立即停止敌对行动,这三个决议是联合国此后通过的关于朝鲜战争决议的基础。7月7日,安理会又以7票赞成、3票弃权(埃、印、南)通过了由英、法代表提出的组建联合国军的决议。决议“请求美国指派此项部队之司令”,“授权联合司令部斟酌情形于对北朝鲜军队作战时将联合国旗帜与各参战国旗帜同时使用”。7月8日,杜鲁门任命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至此,联合国组织多国联合部队抗击朝鲜进攻的法律程序完成。摘编自贾东荣论联合国干涉朝鲜战争的合法性请回答:(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说明20世纪50年代,联合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扮演了怎样的角色?(2)你如何评价联合国在朝鲜半岛南
30、北分裂和朝鲜战争的爆发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答案】(1)角色:联合国在美国的操控下,通过合法程序酿成朝鲜半岛的分裂,并组织了联合国军。在20世纪50年代朝鲜半岛问题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2)评价:朝鲜半岛分裂的根本原因是苏美之间利益的不可调和,是双方争夺的结果。联合国不过是为美国及其盟友的利益诉求披上合法外衣的工具。联合国军在朝鲜半岛的军事行动虽然具有国际法程序上的合法性,却缺乏内在道义上的合法性,主要原因就是它所体现的是美国政府的冷战思维模式。中国对美国的侵略行径予以迎头痛击,维护了国家的合法权益和形象,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援朝有其合理性,这个合理性并不因联
31、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的合法性而消失。【解析】【分析】【详解】(1)角色:根据“在朝鲜临时委员会的监督下朝鲜半岛正式分裂”“联合国组织多国联合部队抗击朝鲜进攻的法律程序完成”得出联合国在美国的操控下,通过合法程序酿成朝鲜半岛的分裂,并组织了联合国军。综合得出:在20世纪50年代朝鲜半岛问题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2)评价:结合所学,可从朝鲜半岛分裂实质上反映了苏美之间的矛盾,联合国是为美国及其盟友的利益诉求披上合法外衣的工具;联合国军在朝鲜半岛的军事行动体现的是美国政府的冷战思维模式;中国对美国的侵略行径予以迎头痛击,维护了国家的合法权益和形象;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援朝有其合理性等角
32、度分析总结。【点睛】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905年11月2日,清朝政府勾结日本政府文部省发表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要求中国留学生对在日学习活动、与国内通信要在清朝政府驻日公使和日本学堂登记,而且只能住在留学生学校宿舍。这个规则出台后,引起了广大留日学生的抗议。但是在该如何具体应对这场斗争的方式上,留学生们出现了严重分歧。一派以秋瑾和宋教仁为代表,主张全体同学罢学回国;一派以汪兆铭和胡汉民为代表,主张忍辱负重留在日本继续求学,两派发生了激烈争吵,甚至到了水火不相融的地步,以至最后留日学生总会的干事们不想承担责任,纷纷辞职不干了。这种情况让日本报纸幸灾乐祸,描述中国留学生是“乌合
33、之众”,1905年12月7号的朝日新闻甚至干脆说中国留学生是“放纵卑劣”的一群,挖苦中国人缺乏团结力,陈天华就是在看了这张报纸后的当夜,连夜手书了一封被后世人称为“绝命辞”的信,第二天就赴海而死。选编自百度百科:陈天华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天华“蹈海赴死”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陈天华“蹈海赴死”这一历史事件。【答案】(1)背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的民族危机继续加深。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运动此起彼伏,清政府统治危机加剧。20世纪留学潮兴起,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不断壮大。1905年同盟会成立,引起清政府和日本人的恐慌。
34、(2)评价:陈天华蹈海赴死,唤醒了国人,团结了革命同志,揭露了清政府和日本人的阴谋。其革命精神和高贵品质值得后人学习。用蹈海赴死的方式表达政治立场和精神追求,过于偏激,也过于可惜。(其他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中“1905年11月2日”、“这个规则出台后,引起了广大留日学生的抗议。”等信息结合所学从20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运动的发展、留学热潮的兴起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扩大、1905年同盟会的成立等角度分析陈天华“蹈海赴死”的历史背景。(2)依据材料“这种情况让日本报纸幸灾乐祸,描述中国留学生是乌合之众,1905年12月7号的朝日新闻甚至干脆说中国留学生是放纵卑劣的一群,挖苦中国人缺乏团结力”等信息结合所学从其行为唤醒国人、团结同志、揭露清政府和日本人的阴谋、或其行为较为偏激和可惜等方面评价。其他看法,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