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起点质量检测(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河流的方向陆梅我是到建德才意识到眼前的新安江就是我曾在桐君山上眼望的富春江,也是二十多年前在大学做毕业设计时和同学们登六和塔爬凤凰山,在山顶上看到的钱塘江。江面宽阔浩渺,没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但见江水独往来,真真的山高水长。新安江一富春江一钱塘江,说的是同一条江,它源头在皖赣交界山脉,流经安徽休宁、黄山、歙县及浙江淳安、建德、桐庐、富阳、萧山一路奔腾,最后汇入杭州湾,东流入海。此行若不是去新安江水电站,不是因为一场台风急雨滞留在梅城街巷,可能我对这条河流印象不会这么深切。在崇山峻岭
2、间蜿蜒奔涌的江河太多了,每一段都锦峰秀岭,云海苍茫,青山妩媚。而桐庐、富阳段的富春江,因为严子陵和黄公望,几乎成为中国山水的一个象征。它是一条江,也是一个传统,是地理的,也是人文的。这个意象太强大了,多少后來者路经此地,或潜隐于此,或由此走出,都试图以与古人对坐的心情来读懂一条江,来安放自己的生命乃至时间和命运。富春江就是中国文人的乡愁,一再被现代人诠释。由此而丰盛的对山水的书写,成为中国文学的一个传统。山水在中国人的世界里有一和寄放,是可以寄放我们的性情和自在的精神故乡。此刻我站在这条江上游,新安江畔。江水如蓝清澈,水面波光点点,若是雨后或早起时间,还能梦幻般感受“白纱奇雾”景象。白纱也是白
3、沙,建水电站前,这里有个渡口和小渔村叫白沙渡。新安江水电站就架在这片山岭间。这个传说中“新安在天上”的水电站,并没有我预想中波澜壮阔。站在它面前,我也感受不到“一滩又一滩,一滩高十丈”的视觉落差。它大部分用于发电,兼及灌溉、防洪、航运、旅游、水产养殖等多种效益。河流奔腾不息,只为两岸子民。我脑海里漫过一个个从唐宋走来的歌者,李白、刘长卿、孟浩然、杜牧、范仲淹、陆游他们都在这条江上留下过诗文,这些诗文成了今人礼赞这片山水最理想的范本。“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是孟浩然的看见,“有家皆掩映,无处不潺湲”是杜牧的看见,“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是李太白的看见,说的都是新安江。我在三层甲板上仰看云天时
4、,友人脱口吟出伟大诗人的名章佳句。一场急雨把我带到河流腹地,梅城就是新安江的腹地。我在桐庐桐君山上的那年原计划访梅城,车开到钱塘江大桥时,一场大雾流沙般袭来,浓雾瞬间笼盖四野而改变行程,和她失之交臂,此刻却是一场大雨让我滞留梅城。我躲到屋檐下,一个转身,和一列玻璃柜子照了面,黯然陈旧的一家烟纸店。晦暗柜子里躺着一包包纸烟和本地产牙膏肥皂蚊香电池风油精之类日用品。旧门面旧杂货,店主打着赤膊坐在朝里的小板凳上看电视,小彩电正播着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也是上世纪产物扑面都是七十年代照相馆里的彩色定妆照。时间在这个小店里突然停顿下来,记忆被唤醒,我彷佛看到自己的童年。我站在一段城墙上远看,梅城地形揽山抱
5、水,汤汤新安江和南源支流兰江在城下汇合流入富春江。这位置被称作“扼三江”,确然是新安江腹地。在老街上走过,一些亭台楼阁和商贸的影子可见,城门码头牌坊和巷弄布局也可辨,都曾是水运繁华的见证。明明藏风得水条件独特,梅城的时间却像是停摆在上世纪,为什么?上世纪六十年代,因为新安江水电站建成,建德县城从梅城迁到白沙。叫白沙渡的小渔村发展成今天我看到的灯火璀璨的新安江城,年轻人陆续在新城安家,梅城慢慢撒空。可事情好像也没那么简单。府前街两边店门林立,一些新时尚正慢慢渗透着古城生活,有的徽派老建筑门头已被修复。是不是要不了多久,这里又会重现一个新古城?我在欣赏古城安静朴素、对岩旧店铺感到亲切时,古城人是否
6、真的安然于它的黯淡?如果我不是一个偶经此地的过客,而是生活其中,会安然于落后时代,让生活继续保持小时候的样吗?梅城作为水运交通枢纽,担负过江船交织熙来攘往的码头重任。当河流不再是交通物流要道时,河流被彻底解放,不堪重负的泥沙垃坂得以清理疏通,它变得清和轻,它重又焕发活力。这是河流的重生。河流浩浩汤汤,从源头到海洋,大地万物生生不息,河流是见证者参与参与者和推动者。河流的方向,终究还是家园的方向。(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点明中国古代文化名人严子陵、黄公望与富春江的渊源,说明富春江的与众不同它“几乎成为中国山水的一个象征”。B.文章认为富春江不仅是一个
7、地理概念,还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照亮了中国古代传统士大夫的精神世界。C.文章写“我”没有感受到眼前的新安江水电站具有传说中的“新安在天上”的磅礴气势,内心产生巨大落差,不禁对此行感到深深的失望。D.文章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水运物流逐渐衰落,河流经历了从水上商业之路转向生态文明之路的“解放”“重生”的过程。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总体介绍新安江一富春江一钱塘江的源流关系,既展示了这条江宽阔浩渺、山高水长的自然风貌,也为下文的叙写作了铺垫。B.文章不仅从自然和人文的角度描写新安江,还介绍了新安江水电站在发电、灌溉、航
8、运、养殖、生态保扩等方面的贡献,以此体现河流的伟大。C.文章引用唐宋歌者的名章佳句,借助文学意象来描绘新安江的奇山秀水,进一步丰富了新安江山水的审美意蕴和历史文化内涵。D.文章有意将“我”二十多年前的新安江之行与现在的行程联系起来,通过跨越时空的讲述,让读者更加全面地感知新安江山水的秀美。8.本文写的是河流却用大量篇幅描写古镇梅城,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9.作者说:“河流的方向,终究还是家园的方向。”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6.C(“内心产生巨大落差”“感到深深的失望”有误)7.D(“更加全面地感知新安江山水的秀美”有误)8.梅城位于河流的腹地,写梅城可以更加
9、直观地揭示河流与家园的密切联系.梅城是受河流影响的典型样本,写梅城可以引发读者对河流及家园变迁的深入思考,进一步深化文章主旨。(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9.河流奔腾不息,为两岸子民造福,家园因河而生。河流是万物生生不息的见证者、参与者利推动者,家园因河而变。河流寄寓了中国文人的乡愁,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荆州中学8月月考(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回 家马兰莲火车像一条长龙,穿行在连绵不断的山脉中。雪花零零散散地从天空飘落下来,像飞絮, 像蝉
10、翼,清澈洁净,晶莹剔透。 肖锦云坐在靠窗的座位,怀里抱着一个大大的包裹。她表情淡漠,甚至有些木然。她的 眼睛里流出一种奇妙的神色,说不上是喜悦还是忧伤。她一动不动,静静地坐着,像一尊雕 塑。她的对面坐着一对年轻夫妻,好像刚结婚不久。女人依偎在男人的怀里,甜甜地睡着了。 从她嘴角露出的微笑,足以证明,她正做着美梦。男人一手搂着女人,一手拿着手机,拇指 不停地在手机屏幕上滑动着。女人动了一下,盖在身上的衣服掉了下去。男人放下手机,捡 起衣服盖在女人的身上。 肖锦云看着他们,脸上呈现出一种复杂的表情,说不出是羡慕还是嫉妒。男人抬起头, 刚好与她的目光相撞,便问道:“大姐,你去哪儿?” 肖锦云显然没想
11、到男人会跟她搭讪,怔了一下,淡淡地说:“回家。” 男人还想说话,肖锦云却把目光移向了窗外。 火车转过一个弯儿,“呜呜”地鸣叫着,钻进一个隧道里,闹哄哄的车厢里安静了许多。 肖锦云的脑子里开始翻江倒海了 六年前一个飘雪的日子,肖锦云接到男朋友打来的电话,筹备了大半年的婚事又要推后。 这已经是第三次了。肖锦云知道男朋友的工作性质特殊,她决定自己去南方把婚事办了。下 了半个月的雪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肖锦云被两家的父母送上了南下的火车 “呜”火车发出一声长鸣,咣当咣当地跑出隧道。外面的雪似乎有些大了,山坡上、 树枝上落满了白茸茸的雪花。女人醒了。她揉了揉眼睛,惊喜地叫道:“老公,雪下得好大,雪花真美
12、。” 男人轻描淡写地说:“这算什么,老家的雪比这漂亮多了。” 女人撒起娇来,搂着男人的脖子说:“老公,我想吃鸭脖。” “你就是个馋猫。”男人从背包里拿出一个袋子,又拿出两瓶冰红茶。女人像饿狼扑食 一样自顾自地吃起来。 男人抬头看了看肖锦云,试探着问:“大姐,你喝点儿水吧。” 肖锦云摇摇头说:“谢谢,我不渴。” “喝点儿吧,坐了几个小时了。”男人把水硬塞给肖锦云。 肖锦云推辞不过,只好接住。她没有打开瓶子,只是怅然地望着窗外。 女人吃了几口,好像要吐的样子。男人急忙拍着她的后背问:“老婆,怎么了?是不是 吃得太猛了?” 女人喝了口水,娇嗔地说:“傻瓜,你要当爹了。” “真的?!”男人高兴得有些忘
13、乎所以,一下子紧紧地抱住女人。 肖锦云听着他们的轻声私语,闭上了眼睛。 男人紧握着女人的手,温柔地说:“你说,咱儿子长得像谁?取什么名呢?” 女人说:“我生的,当然像我。姓也得跟我的。” 男人不服气地说:“凭什么?孩子都跟爸爸的姓。” “既然跟爸爸的姓,那爸爸怎么不生呢?”女人一副蛮不讲理的样子。 男人气呼呼地说:“真是不可理喻。” 小两口儿争吵完,都噘着嘴,相互不理睬。 肖锦云听他们吵完了,问道:“刚结婚吧?” 男人说:“是的,结婚半年。” 媳妇还是个孩子,挺任性的。肖锦云看着女人。 男人笑了笑,问道:“大姐,你怎么一个人?” 肖锦云长长地叹了口气说:“我跟先生一起来的。我先生是一名缉毒警察
14、,常年奔走在 边境线上。我们结婚六年,先生第一次回家。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可以好好地陪我了。” 男人好奇地问:“那你先生呢?” 肖锦云指着怀里的包裹说:“在这里。他太累了,睡着了。” 男人瞪大眼睛怔怔地看着肖锦云半天:“大姐,对不起。” 肖锦云微微一笑说:“没什么。” “老公。”女人紧紧地抓住男人的胳膊,眼眶里溢满了泪水。男人把她揽进怀里。 火车进了一个小站,缓缓地停下了。肖锦云说:“我到站了。”肖锦云抱着包裹下了车。 不远处,两位老人等在风雪中。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肖锦云眼睛里流出一种不知喜忧的奇妙神色,脸上呈现出不知羡慕还是嫉妒的复
15、杂表情,是因为丈夫的牺牲让她感到生活无助,人生茫然。 B.列车上的年轻夫妻,生活中虽有小小的争吵,更多的却是宠溺与关爱、温馨与甜蜜,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生活的幸福和美好。 C.“女人紧紧地抓住男人的胳膊,眼眶里溢满了泪水。”这里既写出女人深切感受到肖锦云内心无法言说的痛苦,也暗含着她对自己幸福生活的重新认知。 D“回家”一词意蕴丰富,既指肖锦云带着牺牲的丈夫回家,也暗示警察的牺牲换来了无数人能够回到温馨的家庭,拥有幸福的生活。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运用语言、动作等描写手法,塑造了一个单纯、率性、善良、内心充满幸福的新婚女子形象。 B.肖锦云一家是英
16、勇牺牲的缉毒警察家庭的一个缩影,小说以小见大,突出主题,引发读者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C.小说尾段叙写了两位老人在风雪中等待儿子回家的情景,既呼应了题目,又增强了小说的悲凉色彩。 D.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对发生在火车上的故事进行全知视角的叙述,细致地展现两对夫妻的生活经历,塑造了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 8“雪”在小说中多次出现,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它的丰富内涵。(4 分) 9.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6 分) 【分析】(1)本题考查小说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2)本题考查小说内容及
17、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3)本题考查小说中景物描写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知道回答此类题目,一般多从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等角度切入分析。(4)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及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既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也需要拓展延伸。【解答】(1)A“脸上呈现出不知羡慕还是嫉妒的复杂表情,是因为丈夫的牺牲让她感到生活无助,人生茫然”错误,结合“怀里抱着一个大大的包裹”“她表情淡漠,甚至有些木然,她的眼睛里流出一种奇妙的神色,说不上是喜悦
18、还是忧伤。她一动不动,静静地坐着,像一尊雕塑”可见,她为丈夫去世而难过,但又为自己能与丈夫“相处”,去探望丈夫父母而感到心酸的欣慰,因而“流出一种不知喜忧的奇妙神色”。“脸上呈现出一种复杂的表情,说不出是羡慕还是嫉妒”则是被他人的幸福引起对丈夫的思念,并非“生活无助,人生茫然”。(2)D“细致地展现两对夫妻的生活经历”错误,对于肖锦云夫妇并未“细致地展现”,而只通过寥寥几句话来展现。(3)第一段“雪花零零散散地从天空飘落下来,像飞,像蝉翼,清澈洁净,晶莹剔透”,营造出宁静美好的氛围,象征着美好的现实生活;“六年前一个飘雪的日子”“下了半个月的雪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外面的雪似乎有些大了,山坡
19、上、树枝上落满了白茸茸的雪花”勾连六年前的雪和现在的“雪”,暗示肖锦云的丈夫遭遇不幸,同时也烘托出人物的悲伤之情。(4)本题开放式作答,可认为主人公是肖锦云,因为文章主要描写了肖锦云带着丈夫的骨灰回家路上的经过,刻画了她作为烈士家属的坚强、隐忍的人物形象,表达对默默奉献的英雄家人的敬意;也可认为主人公是缉毒警察,文中的肖锦云带丈夫回家,其实她是缉毒警察故事的叙述者,缉毒警察才是作者想要歌颂赞扬的对象,表达作者对警察的赞美之情,通过小夫妻启示人们要珍惜平凡的幸福。答案:(1)A。(2)D。(3)美丽轻盈、晶莹剔透的雪花喻指宁静、美好的现实生活。寒风中的雪暗指肖锦云一家遭受重大变故,以及充塞心中的
20、悲痛。(4)参考答案一:缉毒警察。情节安排:以“警察回家”作为小说主线贯穿始终;人物塑造:肖锦云、年轻夫妻、老人都是侧面衬托伟大的缉毒警察;主题表达:小说的主旨是赞美缉毒警察的伟大,引发人们对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深刻思考。参考答案二:肖锦云。情节安排:以“肖锦云带丈夫回家”作为小说主线贯穿始终;人物塑造:小说用大量笔墨从正面、侧面刻画了肖锦云的形象。主题表达:小说是通过默默付出、隐忍坚强的肖锦云,表达对英雄家人的崇高敬意这一主题。【点评】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主题等内容和手法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
21、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备选选项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及手法的作用概括不当,其中手法集中在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作用等。选择题的错误选项命制往往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湖北省六校第一次联考(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一筒炮台烟 老舍 阚进一在大学毕业后就做助教。三年的工夫已升为讲师。求学、做事、为人,他还像个学生;他不吸烟,不喝酒,不会应酬;他还和学生们一块去打球。课后,他的屋里老是挤满了男女同学,有的问功课,
22、有的约踢球,有的借钱,有的谈心。虽然如此,他永远不敷衍他们,授课认真,改卷认真,因此,得罪了一小部分不用功的学生。在他心里,凡是按规矩办理,就是公正无私,而公正无私就不应当引起任何人反感。所以,他一天到晚老是快活的。但是当他升为讲师的时候,好几位与他地位相等的朋友,都争那个讲师的位子,聘书最后落在了他的手中。这惹恼了与他竞争的同事们,而被他得罪过的学生也随着兴风作浪。谣言都已像熟透了的樱桃,落在地上,才被他拾起来。他有许多罪过:巴结学校当局,行为有乖师道,引诱女生谣言的袭击,使他歪了几小时的嘴。最后,他对自己说:“扯淡!辞职,不干了!”他马上递上辞职书,结果辞职书被退了回来。大约有十分钟,他的
23、主意已打定:学校当局信任我,我再多说什么便是啰嗦!算了吧。他打开了屋门与窗子,叫阳光直接射到他的黑脸上,一切都光亮起来。后来他和表妹秀华结了婚。阚进一想,结婚以后的生活应当比做单身汉的时候更简单明快一些,因为自己有了一个帮忙的人。及至结了婚,他首先感觉到,生活不但不更简单一些,反而更复杂了。缝缝补补无须他自己动手了。可是,买针买线,还得他跑腿。麻烦!还有秀华有许多计划随时会提出来:“咱们该请教授们吃顿饭吧?你都不用管!我会预备!”“咱们还得买几个茶杯。客来了不够用的呀!我已经看好了一套,真不贵!”进一对抗战是绝对乐观的。婚前只要一听到人们抱怨生活困难,他便发表意见:“勒紧了肚子,没有过不去的事
24、。我们既没到前线去作战,还不受点苦?民族的复兴须要经过血火的洗礼!”他想,秀华理应明白抗战时所应有的生活方式。及至听到秀华这些计划,他的嘴歪得几乎不大好拉回来了。“别以为我爱花钱请贵客,”秀华不抬头,“我们做事就得应酬,不能一把死拿,叫人家看不起咱们!”后来他们有了孩子,也有了更多的花销,进一还是穿着那些旧衣服,还是不动烟酒,不虚花一个钱,可是一个月的薪水不够一个月花的了。要糊过一个月来,他须借贷,秀华的娘家相当有钱,她叫进一去求母亲帮忙。他不肯去。他从大学毕业那一天,就再没用过家中一个钱。秀华问他:“那怎么办呢?”进一想了一会儿说:“我去兼课,写稿子,一方面是增加收入,一方面也还为教书与作文
25、章有益于别人的事。我希望你把我凭良心挣下来的每一个钱,都看成我的爱,我的劳力,我的苦心的一个象征。我们俩是一对儿好马,还怕拖不动这一点困苦吗?笑!秀华!笑!发愁,苦闷,有什么用处呢!”秀华很勉强地笑了一笑。她有一肚子的委屈,可是只简单地缩敛成很短的没有头尾的几句话:“什么也没有,没有交际,没有玩耍,没”一位朋友来求他做点事。三言两语,朋友把事情说清楚;三言两语,进一说明了他可以帮忙。然后,他三步当作两步地去给友人办理那件事。过了几天,他几乎已经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了,友人来给他道谢,顺手放下一筒炮台烟。“我不吸烟!”进一表示不愿接受礼物。“留着招待朋友,遇到会吸烟的,你送他一支。”说罢,友人就
26、告辞了。送客回来,他把筒的盖儿掀开。“钱!”“钱?”秀华探着脖子看。“多少?”“管他多少呢,我马上给他送回去!”进一颇用力地把盖儿盖好,就要往外走。“等等!求你的事必不像他说得那么容易。这点钱,他应当给,应当多给!”“秀华!”进一的脸上很不好看了。“这是贿赂!一文钱也是贿赂!”说完,进一又要往外走。从外面进来个二十岁上下的学生,走得慌速,几乎和进一碰个满怀。“阚先生!”学生的眼中含着泪。“怎么啦?丁文!”进一关切地问。“弟弟急性盲肠炎!入院得先交一千,动手术又得一两千!他疼得翻滚,我没钱!我们家在沦陷区!先生,你救命!”丁文把话一气说完,一下子坐在了小凳上,头上冒出大汗珠子。“嗯!”进一手中掂
27、着那个香烟筒,打主意。他好像忘了筒里装的是钱,而忽然想起来。“等我看看!不要着急!”他打开烟筒,把一卷塞得很结实的钞票用力扯出来。他极快地数了一数。“嘿,整三千!丁文,这不是好来的钱,你愿意用吗?”丁文几乎像抢夺似的把一卷票子抓在手中。“先生,人命要紧!”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磕了一个头起来,没再说什么,像箭头儿似的飞跑出去。进一把嘴歪到一边,向门外发愣。“进一!”秀华含着怒喊叫,“我不久也得入医院,也得先交一千,也得花一两千医药费!你怎么不给我想一想呢?你从哪里再弄到三千元呢?”进一慢慢地走过来,轻轻地拍了两下秀华的肩。“华,天无绝人之路。无论什么吧,咱们的儿女必要生得干净!生得干净!”(创作
28、于1943年12月,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起初阚进一“一天到晚老是快活的”,他的这种快乐因为是建立在个人的主观想法上的,所以注定不会长久。B.秀华在提出许多计划时说“你都不用管!我会预备!”“真不贵!”,这说明她已猜到丈夫可能会反对她的建议。C.“无论什么吧,咱们的儿女必要生得干净!”突出阚进一坚持做人做事的原则和不愿向艰苦生活屈服的决心。D.“这不是好来的钱,你愿意用吗?”阚进一这样问是想提醒学生不能因为生活的压力而改变做人的原则。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筒炮台烟”这个题目,既关联着小说主要的故事情节,又
29、突出了阚进一与妻子的矛盾,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B.老舍小说的语言有“俗白精致”的特点,如“要糊过一个月来”中的“糊”,通俗直白,形象地表现钱少事多穷于应付的窘境。C.小说将主人公阚进一设置在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中,通过记叙和描写他在矛盾冲突中的言行举止来表现他与世俗的不和谐。D.小说通过叙述和对话描写了阚进一结婚以后夫妻面临的经济困境,为后文写阚进一的学生丁文前来借钱埋下了伏笔。8.文中三次写到阚进一歪嘴,请结合文本分别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9.有人说,这是一篇文化寓意小说,阚进一和秀华这两个人物身上各自有所寄寓和象征,请结合文本及时代背景作简要分析。(6分)6.D(阚进一这样问是想让学生自
30、己掂量一下再抉择。) 7.D(“为后文写埋下了伏笔”错误,描写“阚进一结婚以后夫妻面临的经济困境”是 为后文写他们就如何处理三千元钱而产生的矛盾埋下了伏笔。) 8.第一处描写阚进一遭受谣言的袭击时的神态,表现了他对人心惟危的现实的愤怒和失望。 第二处描写阚进一听了秀华那些生活计划后的神态,突出他对秀华的思想与自己不能达成一 致的无奈。第三处描写丁文拿走钱后他的神态,表现出他对丁文视“不是好来的钱”为教命 稻草的意外和惊讶。(答出一处得 1 分,两处得 3 分,三处得 4 分) 【解析】“歪嘴”是神态描写,分析其作用,就是分析这三处描写分别描绘出人物怎样的神态,以及这些神态背后的人物的心理活动。
31、分析时应结合具体语境,设身处地地认真揣摩人物的心理。 9.阚进一是理想人物的象征。他公正无私,简单直率,乐观热情,有干劲,肯努力,有理想, 寄托了作者对未来新青年的期望。(2 分)秀华是现实(世俗)人物的象征。她重视人际关系和应酬,看重个人利益,在她身上可以看出旧文化的影子。(2 分)阚进一与同事和秀华的冲突,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2 分) (本题学生答题可能不是很理想,如有学生仅从人物性格上分析作答可酌情给分) 【解析】小说中阚进一在与同事和秀华的冲突中,性格相当鲜明:他年轻,有朝气;思想简单, 性格直率;乐观热情;对未来理想化,公正无私,与旧的成人世界截然不同。由阚进一的这些特点可
32、以看出,他是理想青年的象征。而秀华注重人际交往、社会评价,认为为别人做事就应该得到报酬,还有些自私。由秀华的形象特点以及她与阚进一的对比可知,她身上有浓重的世俗气息。从整体看,小说主要写了阚进一与同事和秀华的矛盾冲突,这象征着简单直率的理想青年与旧的世俗文化的冲突。 作为一位有着明确文化担当意识的小说家,老舍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小说类型:文化寓意小说。所谓“文化寓意小说”,是指以小说的形式明确传达某种文化思想的小说,小说中的人物大都带有某种明确或较明确的文化指代性。这类小说寄寓着老舍对新国民人格的理想,这一人格的核心是:办事认真,有国家意识和独立精神等。 湖北部分重点中学2021届高三新起点摸底联
33、考(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除夕的夜阿成漫天的大雪下了整整一天,整座城市变成了雪国。我总觉得夜里的雪下得静悄悄的,俨然背景音乐,令人有一点迷茫和感伤。老伴重病已住了半年多的医院。医生说,看能熬过这个年吧,要是能,或者有可能再延长一段时间。我暗自落泪,内心依然巴望奇迹发生。除夕,我请求回家过年,医生摇了摇头。回不了家,那就在病房里守岁吧。我想,无论如何也要过一个像点样的年啊。我知道老伴吃不下东西了,但哪怕是摆摆样子,让她看一看也好啊。于是,我上街寻找饭店,去买几个老伴爱吃的菜。大雪甫落之后,东北的除夕夜更加寒气袭人。我踏着雪向前走着,内心很凄凉。现在,这
34、条十里长街上只有我一个人的脚印。边走边寻找着。街道两旁大商家、小商店、饭店,等等,都关门了。在如此清静的大街上,孤寂、凄凉和失落始终伴我一同寻找。但是,想到今年的除夕或许就是老伴的最后一个年了,我心里就不觉得冷了,我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十里长街寻遍。记得小时候,为了逃避父亲的打,离家出走,在下雪的夜里我躺在天棚上,看着从瓦隙中飘落下来的雪花,那种孤凄与今夜的感受是何其相似啊。现在自己有家了,就会深深地爱上这个家。这条路可真长呵,加上是难走的厚厚雪路。最后,路过一个胡同口,我看到几个流浪汉正在用小铁桶涮“火锅”,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对我说,兄弟,过来喝酒呀,咱们一块儿过年吧!我说,谢谢,不
35、了,我还有事。大过年的有什么事啊?你看这么多吃的呢,都是区政府白给我们的,我们就喜欢在大街上造(吃),这才来脾气呢。说着,他们举起了啤酒瓶,兄弟,过年好!过来喝一杯吧!我说,过年好!你们尽兴吧,我真的是有事。对了,附近有还开门的饭馆吗?我想弄几个菜给住院的老伴儿。他们答道,往前走到头有一家小饭馆开门,我们的佐料就是她给的呢。我离开时,那几个流浪汉在喊,祝你老伴儿早日康复!我听了,眼泪就流下来了。自老伴儿患病后,我第一次听到陌生人祝福我老伴早日康复。老伴儿得了重病之后,我没有通知单位的任何人。我始终认为,一个人的困难永远是自己的,要自己去面对。雪愈下愈大。果然,在街的尽头我看到了那家小饭馆,我又
36、禁不住热泪盈眶了。年轻的老板娘见我进来,便站了起来。我问,我想买几个菜带走可以吗?给医院的病人。饭馆的老板娘说,当然可以,你先选菜吧。然后她说,我给厨师打个电话。我点了几样老伴儿平时爱吃的菜。哦,只是不知道这家饭馆能不能做,这大过年的。老板娘说,没问题。厨师很快就回来了,他冲我点了点头。是啊,若是这时候对方的表情里稍微有一丝的不满,都会伤害到客人这个除夕夜里脆弱的人哟。我问,今天的和平时还是一个价钱吗?老板娘说,大过年的,不能乘人之危,平时卖什么价还是什么价,还要做得更好、更精细些才对呀。菜做好了,品相不错,我决计打车回医院。上车后,司机说,过年好!去哪儿?我说,第一医院。司机说,家里有人住院
37、?我说,老伴儿。司机长叹了一声,这年哪,有人欢喜有人愁哇。刚才我拉了一位老大娘。我问,大娘咋才回家过年哪?老太太一听就流泪了。我就跟她说,大娘,大过年的,咱得高高兴兴的,对吧?临走时,那个老太太非要给我一百块钱。我说,我怎么能要您钱呢?您留着吧。老太太说,就当是我给你的压岁钱了。我一听,眼泪哗哗的。最后,我还是悄悄把钱塞到老太太的包里了,看她进了进站口才走人人都有犯难的事呀。老哥,你看我,媳妇在家等着我呢,可我为了家人还在路上奔波哩!回到医院,病床上的老伴儿很高兴。看着一桌子的菜,她说,大年三十儿还有饭店开门?我说,这是托你的福,说明你的病很快就要好了,好事就从今天开始啦。老伴儿听了也蛮高兴的
38、,她竟然慢慢地坐了起来。零点的钟声响了,我们老两口儿举起酒杯祝福彼此。老伴儿闪动着泪花说,难为你了。我说,别这么说,我愿意,高兴着哪。老伴儿说,好好活着。我说,什么?老伴儿说,你一定要好好活着。(选自2019年第1期长城,有改动)6. 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交代“我”老伴的病情严重,既是“我”在除夕夜外出买菜的原由,也暗示了“我”在特定环境下的伤感心情。B. 文中插叙“我”小时候逃避父亲的打而离家之事,意在用那时的感受来突出“我”现在的孤独无依以及对家的眷恋。C. 文章两次写“我”流泪,第一次突出了“我”受到陌生人祝福时的感动,第二次表达了“我”找到小饭
39、馆时的感喟。D. 出租车司机的感叹,意蕴丰富,既有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又有对“我”的劝慰,从而揭示出人们对人生无常的哀痛。7. 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采用第一人称,但叙述时却将其它人物推到前台,让读者来认识其言容笑貌,而“我”隐身其后,处于次要地位。B. 文章开头点出“迷茫和感伤”,它是“我”心情的写照,又让读者产生疑问,从而自然引出对老伴病情的叙述。C. “街上商家、饭馆等都关门了”一句蕴含了“我”的失落、凄凉与孤寂之情,又与最后找到小饭馆形成了对比。D. 文章构思巧妙,以“我”买菜线索,将所写人物及事件一一展现,使得文章既层次分明,又脉络清晰,浑然一体
40、。8. 文中对雪夜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 从本文人物的身上可看到浓浓的人性之美,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6. D 7. A 8. 渲染寒冷环境气氛,烘托了人物伤感心情。除夕夜,下雪不止,天气寒冷,而老伴重病,“我”心情沉重,这里用寒冷的雪夜烘托了人物的内心哀伤。用寒冷的气候突出反衬出流浪汉、出租车司机和饭店老板娘等人热心、善良的形象特征,凸显出伟大的人性光辉。 9. “我”为老伴的病情担忧,为了安慰老伴,寻找老伴喜欢吃的菜,而老伴最后说“你一定要好好活着”等,体现了夫妻之间相濡以沫、为对方着想的深情。老伴生重病,“我”没告诉别人,敢于面对困难,自己的事情自己承担。流
41、浪汉在大街上用小铁桶涮“火锅”,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与“我”陌不相识,叫“我”一起过年,告诉我小饭馆的位置,还祝“我”老伴早日康复。体现了以苦为乐、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的精神。小饭馆老板娘及厨师给流浪汉佐料,对待“我”很热情,价格与平时一样,还要做得更好、更精细。体现了待人善良、服务热情、生意公道、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出租车司机开导大娘,还不收其车费,送大娘进车站口后才走,体现了为人热心,救助危难的道德品质。【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
42、做出判断。D项,“从而揭示出人们对人生无常的哀痛”分析错误。司机只知“我”老伴住院,而不知其病重危及到生命,因此“对人生无常的哀痛”语意过重。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A项,“我隐身其后,处于次要地位”分析有误。从文章来看,“我”与文中所写人物及大多数的事件都有联系;而在叙述时,“我”同时也在参与其中,和其它人物共同为表现文章主题服务,因此,并没有隐身其后,也不是处于次要地位。故选A。【8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把握环境描写
43、作用和句段作用的能力。景物描写的作用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开篇景物描写,首段作用:结构上,它起铺垫作用;景物描写上看,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渲染气氛。选文开头的环境描写:“漫天的大雪下了整整一天,整座城市变成了雪国。”渲染寒冷的环境气氛,烘托了人物伤感心情。文中的景物描写有:“大雪甫落之后,东北的除夕夜更加寒气袭人。” 除夕夜,下雪不止,天气寒冷,而老伴重病,“我”心情沉重,这里用寒冷的雪夜烘托了人物的内心哀伤。关于雪景的描写还有:“这条路可真长呵,加上是难走的厚厚雪路”“雪愈下愈大。果然,在
44、街的尽头我看到了那家小饭馆” 用寒冷的气候突出反衬出流浪汉、出租车司机和饭店老板娘等人热心、善良的形象特征,凸显出伟大的人性光辉。【9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探究文本社会内涵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有关情节的探究性题,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即是否真实,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联系小说具体内容,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小说主题、作者的写作意图等角度来阐述自己的理由与看法,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即可。小说塑造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有“我”,除夕夜为安慰妻子,冒着大雪,去寻找老伴喜欢吃的菜;有“流浪汉”,在大街上用小铁桶涮火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请“我”喝酒,帮“我”指路,祝“我”老伴
45、早日康复等;有“小饭馆老板娘及厨师”,给流浪汉佐料,帮“我”烧菜,价格与平时一样;有“出租车司机”,开导大娘,不收其车费,送大娘进车站;还有“我”病重的妻子,自己已经病危,还劝“我”“你一定要好好活着”。这些人有的待人善良,服务热情,生意公道,有的为人热心,救助危难,有的待人细心,体贴入微。这些描写表现了浓浓的人性美,是作者的匠心所在。【点睛】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有:交代故事背景,即交代时间、地点、时代背景,暗示社会环境。渲染氛围,奠定基调。绝对客观的环境描写不存在。自然环境的描写必定与人物的情感形成不同程度上的暗合。表现人物,环境里藏着人物的身世地位、文化教养、生活状况以及精神品质等等。
46、环境描写可用于衬托人物心情,交代人物身份,表现(影响、决定)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推动情节发展,情节发展与自然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自然环境描写以情节为依据,而情节发展又常常依赖于自然环境的推动。暗示作品主题,我们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自然环境的细致揣摩。宜昌市葛洲坝中学9月月考(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故乡的桥李树平我走过许多的桥。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古老典雅,扬州五亭桥秀丽俊逸,武汉、南京长江大桥雄伟壮观然而,时时萦绕我心中的却是故乡的那座石拱桥。这是一座古老的桥,横架在古运河上,一头连着城市马路
47、,一头通向广阔的田野水乡。也许是设计师一脉相承,这座古桥与赵州桥十分相似,高高的桥背,弯弯的桥身。桥洞边的石缝里,横逸出青草树枝,随风摇曳,仿佛一位历经沧桑变幻的老人捋着长长的胡须,向人诉说着悠悠岁月。我不知它究竟造于何时,只知道我们村上和别的村上的人进城,都必定要经过它,登上它那高高的脊背,又总要扶着那石栏杆歇一歇脚,喘一口气,看一看远处的帆影,听一听躺公的号子声我是经常随爷爷走过这座古桥的。一副挑担,吱呀吱呀;一条悠长的长满巴根草的泥土路。一个少年赤着脚跟在挑担老人的身后,不时轻快地雀跃,不时俯身采摘着青草野花。这就是儿时的我和爷爷。“要进城了。洗洗脚吧!”爷爷放下担子。桥下的水分外清凉,
48、我坐在码头的石块上,把脚荡进水中,让人凉得直缩。洗罢,总是用脚使劲踢洒几下,再往裤管上擦擦,湿漉漉的脚穿上了干净的布袜布鞋。爷爷说:“这桥原来名叫政成桥,还是宋朝时大侠白玉堂来这里的时候,给改名叫白家桥,说是只要过桥人说这是白家桥,就给免费吃一碗大肉面。从此,白家桥就叫开了”爷爷的故事又给这座古老的石桥增添了几分神秘,我侧身听着,爷爷本就苍浑的嗓音和着桥下哗哗水声一起在桥洞里久久回荡。远处传来了悠扬的钟声,爷爷说这是城里天宁寺敲响的晨钟。这时,从弯弯的桥洞里看去,那是一抹被阳光映红的霞,宽阔的水面上闪耀着粼粼波光。渐渐,河光波影,蓝幽幽地亮起来。一晃多少年过去,我早已跨过这座古桥,到外地读书,
49、以后又在外地工作成家。自爷爷去世后,我常常想起故乡的桥。那是一个秋雨霏霏的早晨,我回故乡。一下汽车,当我以急切的目光搜寻到古桥身影的时候,却发现桥的四周挤着许多人,而且,大都显出一种异样的神情。我急步向前,一位工人模样的老汉挡住我,低声对我说:“要炸桥呢,请绕行吧!”“炸桥!”我的心一紧。停住脚步,凝望那茫茫秋雨中的古桥,我不由想起家乡那默默耕耘在农田里的老黄牛,也想起在农田里滚爬了一辈子、因辛勤劳作累弯了腰的我爷爷。我多想最后看一看古桥那苍老的身影,但随着“轰”的一声,我却闭上了双眼,泪水竟溢出了我的眼眶!草青草黄,又一番春秋转过。一年后的春天,我再回故乡。古桥的原址上,一座气势宏伟、蔚为壮
50、观的立体交叉桥矗立眼前!我疾步登上这座宽阔的大桥,却在记忆的深处仍执着地搜寻着古桥和古桥四周原有的印记和模样。近处,再也不见了那让我儿时洗脚的石板码头,再也不见了那条弯弯曲曲、曲曲弯弯通向远方的泥土路。远处,再也不见了河边那葱绿色的芦苇和大片的桑树林,再也不见了那黄灿灿撩人心脾的油菜花和紫红色如火如荼的红花草花。城市早已突破了原来那古有的城乡界线,马路、厂房和居民新村早已伸向桥的另一边,而且还在不断地延伸。只有桥下那不舍昼夜的古运河水,依然那样不停地向东方默默流淌、流淌(有删改)6. 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从古老的名桥、现代化大桥写起,再顺势写到故乡的桥,用笔
51、自然而亲切。B. 第二段依次写了古桥的位置、形态和桥边的风物,并指出了古桥连接城乡和对于当时人们生活的重要作用。C. “炸桥”这一情节,通过写围观人群的“异样”和“我”的热泪盈眶,将人们对古桥的情感推向了高潮。D. 故乡的桥,既指古桥,也指后来出现的立交桥,而作者主要借写立交桥来表达对故乡的依恋之情。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仿佛一位历经沧桑变幻的老人捋着长长的胡须,向人诉说着悠悠岁月”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化地写出了古桥的历史悠久。B. 文中插入祖父对于古桥名字演变的民间传说的叙述,既丰富了作者对童年的回忆的记叙,又使古桥增添了历史趣味与神秘感。C.
52、 文中最后一段反复出现“再也不见了”,强化了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于古桥不在之后内心的痛苦以及对城市化的谴责。D. 文末写桥下的古运河水依然不停地流淌,充满了丰富的象征意蕴:历史永远奔流向前,我们固然怀念过去,但未来终究势不可挡,需要我们去开创。8. “但随着轰的一声,我却闭上了双眼,泪水竟溢出了我的眼眶!”作者为什么会热泪盈眶?请结合原文分析。9. 在作者的笔下,故乡古老的石桥最终被气势宏伟的立交桥替代,这样的构思有何妙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6. D 7. C 8. 古桥承载了作者童年的快乐时光和与祖父的美好回忆,而今古桥消失,作者内心无比难过与不舍。古桥是故乡历史文化的浓缩,是作者乡
53、愁的寄托,作者不愿意看到古桥被炸掉,但却挡不住城市前行的步伐,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9. 紧扣题目,石桥被立交桥替代,城乡界限被打破,围绕桥的变迁写出了城市化进程中故乡生活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石桥被立交桥取代,让作者痛惜之余更能引发读者对于新旧更替与社会发展的反思,引发我们对于未来的思考,主题更为深刻。【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
54、分析。D项,“而作者主要借写立交桥”表达错误,从文中来看,作者主要通过古桥的回忆来表达对故乡的依恋之情。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艺术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文本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把握选项考查的具体内容,再与文本进行比对。C项,“对城市化的谴责”属于无中生有。从文中来看,“再也不见了”可以体现出作者对于古桥不在之后内心的痛苦,无法体现出对城市化的谴责。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品味句子含义,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但随着轰的一声,我却闭上了双眼,泪水竟溢出
55、了我的眼眶!作者为什么会热泪盈眶?请结合原文分析”,然后结合语境品味题干中引文的内涵,再结合语境筛选出与作者热泪盈眶相关的内容。首先品味引文,“但随着轰的一声,我却闭上了双眼,泪水竟溢出了我的眼眶!”从文中来看,这“轰”的一声是古桥被炸塌的声音,“我”“闭上眼”“溢出泪”展现出对古桥的不舍和内心的难过;然后结合语境找出让作者热泪盈眶的内容,如上文“停住脚步,凝望那茫茫秋雨中的古桥,我不由想起家乡那默默耕耘在农田里的老黄牛,也想起在农田里滚爬了一辈子、因辛勤劳作累弯了腰的我爷爷。我多想最后看一看古桥那苍老的身影”,这说明古桥让作者想起了故乡,想到了爷爷,如上文第三段“我是经常随爷爷走过这座古桥的
56、。一副挑担,吱呀吱呀;一条悠长的长满巴根草的泥土路。一个少年赤着脚跟在挑担老人的身后,不时轻快地雀跃,不时俯身采摘着青草野花。这就是儿时的我和爷爷”,这说明古桥承载了我的童年记忆,承载了我和爷爷的美好回忆,所以此处古桥被炸塌,“我”内心难过不舍,因而热泪盈眶;如下文“古桥的原址上,一座气势宏伟、蔚为壮观的立体交叉桥矗立眼前!我疾步登上这座宽阔的大桥,却在记忆的深处仍执着地搜寻着古桥和古桥四周原有的印记和模样。城市早已突破了原来那古有的城乡界线,马路、厂房和居民新村早已伸向桥的另一边,而且还在不断地延伸”,这里展现了时代的进步,城市的前进,作者既不想古桥被炸掉,也无法阻止城市的前进,所以内心是矛
57、盾和无奈的,因而热泪盈眶。【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把握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在作者的笔下,故乡古老的石桥最终被气势宏伟的立交桥替代,这样的构思有何妙处”,然后找到故乡古老的石桥最终被气势宏伟的立交桥替代这一内容,并分析这一内容说明了什么,再结合语段所在的位置分析与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首先找到故乡古老石桥最终被气势宏伟的立交桥替代这一内容,在文章最后一段,“古桥的原址上,一座气势宏伟、蔚为壮观的立体交叉桥矗立眼前!近处,再也不见了远处,再也不见了,再也不见了城市早已突破了原来那古有的城乡界线,马路、厂房和居民新村早已伸向桥的另一边,而且还
58、在不断地延伸”,立交桥代表城市化,最后一段由立交桥引申出去,展现出故乡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巨大变化,无论是古桥,还是立交桥,还是桥的变化中展现出的故乡的变化,都紧扣标题“故乡的桥”;接着分析桥的变化中展现出的作者的态度,从上文来看,古桥代表的是传统,立交桥代表的是现代,立交桥取代古桥展现出的是社会的进步,在这新旧的更替中,“我”有不舍和难过,但却挡不住城市化的进程,由此引发出新旧更替和社会发展的思考。华中师大一附中8月检测(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69题。同里之思张抗抗春天去了周庄,仍是意犹未尽,心里总是想着那个叫做同里的小镇。虽然因为阴差阳错的遗憾而与同里错过,
59、但同里就像一条波浪中的小船,老是在心里荡来荡去。夏天的荷花时节,终于有机会去了同里。同里镇果然让我喜欢:周庄小镇上有闻名的双桥,而同里竟有太平、吉利、长庆三桥,三曲九折相贯相联,似给人以三思而行的警示;周庄小镇有精美的私家花园沈厅、张厅,而同里镇上也有嘉荫堂、崇本堂、陈去病故居那些庄重古朴的深宅大院以及精巧玲珑的园林小筑。何况同里镇四周有五湖环绕,江河湖汊用古老的桥连接起来又分割开去。桥下是舟,河边是树。舟船在水里摇曳,绿树在风中摇曳,那一棵棵苍绿碧翠的杨柳桂花女贞玉兰树的叶尖上,终日飘动着细腻柔曼的温情。何况,同里镇临河傍岸的小街上,没有那么多杂乱的店铺,便少了许多嘈杂的商业气味,自然多了几
60、分幽谧与清静,河边洗涤的农妇与屋前饮茶的男子,都有一种同里人才有的从容与悠闲。更何况,同里镇古宅群中,还有被同里人最引为骄傲,也已被世人竞相传说并无数次进入影视的那座独一无二的“退思园”呢。退思园,为光绪年间安徽兵备道任兰生退职回乡后所建的私家园林。“退思”二字取“退而思过”之意。相传任兰生在同治年间官居安徽六相兵备道道台兼凤阳关监督。凤阳关监督为肥缺,凡过往商贾都要向他送红包,因此宦囊充盈,于是他就在家乡同里镇上兴建一座花园,以备晚年享用。不料园子尚未完工,慈禧让他去镇压捻军,他因不愿对捻军赶尽杀绝而触怒慈禧。眼看将招来杀身之祸,他在好友左宗棠、彭玉麟的教导帮助下,对慈禧巧以应对,不作辩解,
61、使慈禧有火难发。最后慈禧问他:今后怎么办?他答:退而思过,进而报国。慈禧默允,一场风波就此结束。任兰生总算免去性命之忧,罢职还乡。归家后,果真将花园取名为“退思园”,以此制造出一种认罪悔过的假象,专门糊弄皇上。因是带罪思过,那园子必须得有些低头顺眉的小模样,做出检省内愧的收敛状。这一 “思过”,连宅子的方位也整个改向,由纵向变为横向,自西向东一路苦思,左为宅、中为庭、右为园,竟构思出一座别具一格的“贴水筑”,为江南古镇留下了一处颇费后人寻思咂味的别样庭园。既是闭门思过,“退思草堂”是不可缺的;解甲归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然得有“水芗榭”和“眠云亭”下棋解闷,“揽胜阁”作画;春有“闹红一柯”的
62、喜庆,夏有“菰雨生凉”的悠闲;还有横空出世、八面来风的“天桥”,可令人精神一爽。再有读书思过的“辛台”,抚琴听乐的“三曲桥”,将园主的退休生活,安排得有声有色滴水不漏。却因是解职下台,清静中不免寂寞冷清,门前车马日稀,岂不辜负了园内美景?任老前辈早有准备,在中庭通往园内,泊有一艘旱船,好似一艘正在靠岸的到客船,为园主请来了一批批嘉宾。侧旁的“岁寒居”,正待好友围炉品茗,舞文弄墨,谈古论今;园内的楼台亭阁上处处留有祈福求爵的痕迹,以期有朝一日宦海复出,东山再起。若是有如此优裕的日子可过,退下来未必真能思过了;若是真的思出有过,这建园所收敛所耗费的钱财,想必是应“退”还凤阳去才是了。从“望月楼”袭
63、来的凉气中,我无法得知任老先生在园中的那些岁月,究竟在“思”些什么?任兰生在退思园安居两年后,因西北回民起义,经左宗棠力荐,如愿“平反”,被慈禧重新起用,后在镇压回民的战斗中死于沙场。当年的捻军之难并未能让任老先生心灰意冷,从此隐退田园;当年的任道台仍是固守着他对朝廷的忠义,固守着他的功名利禄,当他享受着退思园的时候,他便愈发不能放弃天下的“富土”了。那原本只是一种策略一种计策的“退思”,却成为一个黑色的玩笑退思后的任兰生,退至其退思之前的位置,甚至更远?好一个“退思园”。遥远的历史和不远的文革以至当下,有着何等惊人的相似之处呵。退思园确是发人深思。相传“同里”的地名,早年为“富土”,只因太湖
64、鱼米之乡,甲富一方,时有盗贼骚扰,遂将竖排的“富土”两字,重新分割组合,成为“同里”,倒也顺理成章。似乎只有如此富裕的土地,才能产生如此精美的园林,以及藏富匿民、瞒天过海、含蓄绕弯的心思。质朴而秀美的同里,常让人思念。再思同里,却是为了那座名闻遐尔的“退思园”,为什么人们总是要待“退”时才能思过呢?尽管退而思过,当强于退而拒思者百倍,但若在“进取”时,亦能冷静检省自己,岂不是能避免更多“过错”么?退思园在江南的雨雾中变得朦胧。退出那个园子以后,我们或许有了一种异样的思绪。同里那片富土也由于退思园的存在,而区别于其他安逸俗艳的江南小镇,被罩上一层冥思苦想的思辨色彩。(有删改)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
65、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写了同里的石桥、园林、湖水、舟船、居民,多角度表现了同里质朴、静谧、 从容的独特气韵。B文章第段中加点词语“滴水不漏”,是指退思园主将退休生活安排得非常细致、周密,无懈可击。 C文章开篇从同里质朴秀美的自然人文景观写到从容悠闲的文化气质,层层推进,为下文写退思园蓄势。D. 作者颇费笔墨写退思园,写建园缘起、庭院布局、退思生活,为下文写任兰生进而报国的壮怀作铺垫。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段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同里”比作“波浪中的小船”,形象地写出作者心中对于同里的向往和挂念。B文章开头将周庄古镇和同里小镇进行对比
66、,写出了虽然周庄名气稍胜一筹,但是俗世商业味让它比不上同里的美。C文章条理清晰,作者先是向往“退思园”,后来游览“退思园”,最后产生了关于“退思”的诸多思考。D文章结尾既是独创的,也是具有诗性的,同时也会引发游人的思考,去感受这思辨意味的小镇。 8同里“质朴而秀美”的特点表现在哪两方面?请简要分析。(4分)9文章题目叫“同里之思”,同里究竟引发了作者哪些思考?请简要分析。(6分)6、【答案】D。下文并非在写任兰生进而报国的壮怀。7、【答案】B。第二段虽把周庄和同里作了比较,但没有说周庄的美比不上同里;何况,周庄与同里的风格差异,不仅仅表现在商业世俗气这一个方面。8、自然环境:江河湖汊天水相连,同里镇家家临水、户户通舟,保留了古老自然的风格;城里的一花一草灵秀动人,这是“秀美”的体现。人文环境:深宅大院庄重古朴,园林小筑精巧玲珑,这是“秀美”;城里人生活从容悠闲,没有多少商业世俗气,这是“质朴”(每点2分)9、退而思过强于退而拒思、顽固不化;退而思过,不如进而检省;含蓄绕弯、以退为进不失为面对困境时的一种智慧;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从古至今,含蓄绕弯、 以退为进的人不在少数。(每点2分,答三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