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谷一中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它的实行从内部和外部对原族群的血缘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那些姬姓以外的氏族人群,在周人对其亲族子弟及同盟者的分封中被包围、分解、隔绝、控制了。这种族群关系的重新组合A. 有利于文明和文化的共同创造B. 彻底地瓦解了原有的血缘关系C. 不利于原族群的进一步发展D. 完成了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分封制的实施对华夏民族形成的影响,原族群受到了分封制的猛烈冲击,打破了原族群的隔绝状态,有利于各族
2、群的文化交流,有利于文明和文化的共同创造,故A项正确;B项的错误在于“彻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材料反映了分封制有利于各族群的交流,有利于原族群的发展,C项错误;D项的错误在于“完成”,不符合史实,故排除。2.战国时期,秦国“对新取得地方之人民,恐其反复,故令徙之他处,而以赦免之罪人迁实新地”。秦昭襄王晚期将“迁”纳入律令体系,使其稳定化与制度化,成为刑罚的一种。秦国这些举措主要是为了A. 扩大王朝统治疆域B. 瓦解地方反抗势力C 巩固宗法血缘体系D. 适应集权政治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秦国“对新取得地方之人民,恐其反复,故令徙之他处,而以赦免之罪人迁实新地”主要是为了瓦解这些新占领
3、地区的宗法血缘关系,瓦解这些地区的反抗势力,从而达到加强对地方统治的目的,而将“迁”入刑的根本原因是集权社会的基本成型,只有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君主才可以通过律令体系直接支配每一个人,才可以通过包括刑罚在内的各种方式使他们成为迁移的对象,故选D项;这些迁移的地区都属于秦国统治区域,与扩大王朝统治疆域无关,排除A;B项不是最主要目的,排除;秦国这些举揹利于削弱地方宗法血缘体系,而不是“巩固”,排除C。【点睛】本题考查秦汉“以迁入刑”的目的,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3.秦汉以后,随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除帝王继统仍由皇族血缘确定之外,各级权力机构官员的任用主要是通过
4、体现“尚贤”原则的各种选拔制度。这种现象A. 是科举制推行的必然结果B. 表明封建专制皇权日益衰弱C. 意味着宗法影响的消除D. 说明政权与族权进一步分离【答案】D【解析】【详解】“通过体现尚贤原则的各种选拔制度”反映出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血缘政治,体现出政权与族权进一步分离,故D正确;隋唐时期才出现科举制,排除A;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并不能说明封建专制皇权日益衰弱,排除B;秦汉以后宗法影响并没消失,排除C。故选D。4.后汉书记载,公元89年,汉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北匈奴,令班固在燕然山刻石纪功,史称封燕然山铭。2017年8月,经中蒙学者对蒙古国中部一处摩崖石刻严密论证,确认石刻即为封燕然山铭,也解决了长
5、久以来对燕然山位置的猜测。这表明A. 古代正史记载史实可信度最高B. 不同类型的史料可以相互参证C. 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有价值D. 历史记载必须以考古研究佐证【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史学研究的相关知识,材料所述为2017年对摩崖石刻的研究论证证明了史书记载的封燕然山铭的真实性,说明不同类型的史料可以相互参证,用于研究历史,B说法正确;A“正史记载史实可信度最高”的说法不准确,且与材料无关,排除;文献史料也可以反映真实的史实,是价值不一定比实物史料低,C不正确;并不是所有的历史记载都可以通过考古研究加以佐证的,D不正确。点睛:史料是指可以据以为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根据的东西。一般将史料区分为第
6、一手史料以及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但二者的界限经常并不明确(例如史记就很难说是一手或二手史料)。一般中文所称史料,主要是指第一手史料而言。因此在历史研究中应采用多种史料相互印证等。5.美国历史学家包弼德在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中认为宋代标志了中国历史现代性的开端,但同时也出现了逆现代性的因素。以下属于宋代“逆现代性”的是A. 社会流动更趋频繁B 世俗文化蓬勃发展C. 皇室权威更趋强化D. 货币经济地位提高【答案】C【解析】【详解】所谓“现代性”在古代政治方面应指皇权专制的趋势逐渐减
7、弱,或者是出现带有民主色彩的制度或现象,社会有向公平发展的趋势。宋朝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权力,并设立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财权和军权,从而制约宰相,加强皇权,属于宋代“逆现代性”,故选C;社会流动更趋频繁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且属于“现代性”社会上的表现,排除A;世俗文化蓬勃发展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且属于“现代性”文化上的表现,排除B;货币经济地位提高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且属于“现代性”经济上的表现,排除D。6.如图是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据此可知,北宋四监司A. 明确各级职责提高行政效率B. 实行地方分权,完善决策机制C. 加强对地方机构的制约与监察D. 健全完
8、善地方权力组织架构【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的北宋四监司是路的下属机构,路是北宋的监察区,四监司分化了地方的军权、司法权、财政权等,这就加强了对地方机构的制约与监察,故C正确;北宋采取的分化事权措施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A排除;四监司不是决策机构,B排除;D错在“完善”,故排除。7.在史学界,关于军机处成立的年份有不同的观点。认为其成立于1726年,1727年,1729年,1730年,1732年的学者均有其人,而且每种观点都有比较严谨的研究作为依托。这应该说明了A. 军机处历经逐步演化才得成立B. 君主集权走向顶峰经历了波折C. 历史研究史料丰富难有统一结论D. 军机处设置过程具有机密性
9、特点【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这几个时间均有严谨的史料作为依托,说明这几个时间分别是军机处发展的重要阶段,故推知军机处发展是一个过程,故A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只是体现了军机处的发展但是并未体现其中的波折,故B选项错误;C选项表述太过绝对,材料只是出示了一个特殊的事例,并不具备总结性语句的条件,故错误;D选项,材料并未详细描述军机处的特征,故错误。8.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记载:“明清时期,总共有37.2%的进土来自于其祖上三代的教育背景很低或完全是白丁的家庭,而62.8%的进土则来自于三代以内有科举功名的书香门第或官宦之家。”这反映了明清时期获得科举功名的人A. 社会分布较为广泛B. 都来自于
10、书香门第C. 家庭教育背景较低D. 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总共有37.2%的进士来自于其祖上三代的教育背景很低或完全是白丁的家庭,而62.8%的进士则来自于三代以内有科举功名的书香门第或官宦之家”反映了明清时期的进士的家庭出身背景不同,说明其社会分布较为广泛,故A正确;“都来自于书香门第”说法过于绝对,故B排除;“家庭教育背景较低”说法过于片面,故C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明清时期的进士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祖上三代的教育背景很低或完全是白丁的家庭三代以内有科举功名的书香门第或官宦之家”,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家庭出身背景与社会分
11、布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9.如表为雅典城邦法规在公民权问题上改变,其目的在于A. 限制婚姻自由B. 打破社会的传统秩序C. 缓和社会矛盾D. 维护城邦的整体利益【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只有父母双方都是公民的人才拥有公民权”“私生子不应拥有公民权”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对公民权的规定限制雅典公民的规模,其最终目的是为维护城邦的整体利益,故D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与婚姻自由无关,故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雅典公民权的规定,没有体现对传统秩序的打破,故B选项错误;缓和社会矛盾不是目的,故C选项错误。10.有学者指出:“如果说希腊人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一个地理概念,那么罗马人已不再是一个
12、地理概念,而是一个法律概念。公民权的授予克服了地域的局限,这是罗马相较于希腊的高明之处,也是希腊诸邦中任何一个都不能统一希腊本土而罗马却能统一地中海世界的根本原因。”这反映出A. 罗马共和政体利于民族认同B. 罗马法兼顾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C. 罗马实行了务实的统治策略D. 罗马疆域由欧洲逐渐扩张到世界【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罗马通过公民权的授予解决了地域局限,这是罗马统一地中海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见罗马实行了较为务实的统治策略,故本题答案选C项;材料产生的是罗马帝国,不是罗马共和国,排除A项;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排除B项;材料旨在强调法律作用,不是强调罗马的扩张,排除
13、D项。11.1907年,英国保守党领袖张伯伦第一次正式建立反对党内阁,并使用了“影子内阁”这个形象的叫法。从此,反对党组建“影子内阁”的做法成了英国沿用至今的宪法惯例。“影子内阁”的建立A. 阻碍了内阁的团结与和睦B. 提高了议会的权力与地位C. 加强了政党的合作与交流D. 有利于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答案】D【解析】“影子内阁”对正式内阁形成压力,是反对党制约执政党的一种方式,有利于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故答案为D项。“影子内阁”不是正式内阁,与内阁的内部团结和睦无关,排除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影子内阁”加强了反对党与执政党之间的对抗与竞争,排除C项。点睛:影子内阁指实行多党制的国家中不执
14、政的政党为准备上台执政而设的预备内阁班子,也叫“预备内阁”、“在野内阁”。影子内阁往往由下议院中最大的反对党领袖,物色下院中有影响的同党议员,按内阁形式组建而成。“影子内阁”负责领导下院中本党成员的一切活动,遇到议会辩论时,各“影子大臣”就会踊跃发言,在阐述本党观点的同时,专挑当任内阁的毛病和缺点进行攻击。“影子内阁”会给当任内阁施加种种压力,其存在是为了促使当任内阁倒台,并最终取而代之。12.美国最高法院在裁决是否允许公开所谓的“五角大楼文件”的案子时,站在报纸而不是政府一边。美国最高法院还裁决说,新闻媒体应该受到“第一修正案”的某些保护使之不受诽谤罪威胁,从而避免媒体业主因害怕受到诉讼和财
15、产损失而不愿意对公共事务做充分报导。材料反映了A. 最高法院拥有媒体审核权B. 最高法院拥有较高独立性C. 媒体影响最高法院的审判D. 新闻自由在美同存在争议【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美国最高法院在审理新闻媒体案件时强调保护媒体以充分保障对公共事务的监督,实质上体现了联邦法院和美国政府之间的权力制衡,体现了最高法院拥有较高的独立性,故B选项正确;最高法院拥有的是司法审核权,排除A项;题干中并未体现媒体影响司法审判,排除C项;题干并非以美国新闻自由与否为议题,排除D项。故选B。13.托克维尔在论美国民主中说道:“联邦政府被授予媾和、宣战、缔结商约、征集军队和筹建舰队的专权。加入联邦
16、的各州虽然有权修改或改订自己的立法,但不准制定追究既往的法律,不得在本州内组织贵族集团。”对此言论理解最准确的是A.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B. 各州政府拥有法律赋予的自主权C. 中央政府的权威得到充分保障D. 各州法律对于阐述行政权有差异【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一方面体现了中央政府的权力,另一方面体现了地方各州权力,表明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权而治,故A选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不仅仅强调地方权力,故B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仅仅强调中央政府的权威,故C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各州法律对行政权的阐述,故D选项错误。14.有学者指出,法国大革命的根本目的,无非就是要打破王公贵
17、族的政治垄断,要在一种新的思想基础上重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这次革命也因此获得了自己的正当性乃至神圣性。这种“新的思想”是A. 三权分立B. 君主立宪C. 人民主权D. 君主制【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主权体现的是当人民的权力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根据材料“法国大革命的根本目的,无非就是要打破王公贵族的政治垄断,要在一种新的思想基础上重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可知体现的是主权在民,C选项符合题意。三权分立强调的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君主立宪强调的是对君主权力的限制,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法国大革命的目标是封建专制
18、制度和君主制,D选项排除。15.有学者指出:“普鲁土完成了德意志帝国重新统一的历史任务,又收服了德国的资产阶级,从而改变了他们对美国式宪政的偏好和追求,甘心接受普鲁士式的宪政安排。”对此解读合理的是A. 德国政治变革背离世界潮流B. 国家统一是政治转型的前提C. 美国民主宪政模式日趋落后D. 现实国情决定德国政治形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普鲁士领导下德国实现了统一,完成了国内市场的统一,有利于资产阶级,因此资产阶级接受了“普鲁士式的宪政安排”,而非美国式宪政,可见德国的政治形态是由其国情决定的,选项D正确;德国的政治改革是西方代议制在欧洲大陆扩展的重要内容,符合世界潮流,选项A排除
19、;材料强调的是德国政治形态由普鲁士主导,而非国家统一和政治转型的关系,而且德国的统一和社会转型都是在1871年完成,几乎是同步进行,选项B错误;德国未选择美国的宪政模式,不能说明美国宪政落后,选项C排除。【点睛】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选择由该国国情决定。16.下图是法国铸造的一枚英法联军银质纪念章:正面是拿破仑三世头像,反面为“大沽张家湾八里桥”路线图,配有深蓝色中文“北京”二字黄色缎带。此图可以用来说明( )A. 镇江清朝将领海龄抗击侵略斗争有劳无功B. 清朝与法国签订的黄埔条约得到落实C. 清朝半殖民化半封建化程度的逐步加深D. 西方列强在清朝通商口岸获得开设工厂权【答案】C【解析】【详解】从
20、材料“北京”、“拿破仑三世头像”、“大沽张家湾八里桥”侵入北京之进兵路线等信息可知,其为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法国的功勋章,第二次鸦片战争使清朝半殖民化半封建化程度逐步加深,故选C;ABD依次是鸦片战争过程、鸦片战争结果、和甲午中日战争结果,不符合题意,排除。17.“太平天国”,其中“国”原作“国”,“国”字里面是一个“王”,“天”字的横划是上长下短。这反映出A. 太平天国的反封建性质B.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封建残余思想C.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殖民侵略的性质D.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宗教色彩【答案】B【解析】【详解】在本题中,国中只有“王”,天下唯上是从,均体现了太平天国在政治理念上,存在君王
21、至上和等级秩序,这是封建纲常理念作祟,所以正确答案是B项,而仅从本题材料,看不出农民对封建因素的不满和反抗,也没有对西方侵略者的仇恨与斗争,更没有说出拜上帝教的相关教义,所以A、C、D三项均不正确。【点睛】太平天国运动具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18.1864年,恰值万国公法汉译本面世,总理衙门曾为此专门拨付500两银子,命令将印成的300部万国公法分发给各通商口岸,以便对外交涉中“参酌援引”。这是19世纪70年代前期中国人所能接触到的国际法汉译专著。这反映当时A. 万国公法成为国际准则B. 清政府盲目自大心态的消失C. 西学东渐的内容发生了变化D. 清政府有运用国际法的意识【答案】D【解析】【详
22、解】根据材料可知清廷在对外交涉中“参酌援引万国公法,体现了清政府有运用国际法律解决外交事务的意识,故D项正确;题干反映总理衙门“参酌援引”而并非完全执行万国公法,不能说明万国公法成为国际准则,排除A项;题干并未强调清政府盲目自大的心态,排除B项;当时处于洋务运动期间,西学东渐仍在器物阶段,排除C项。故选D。19.1895年6月,光绪帝颁布的12道新政诏书遭到抵制,珍妃之兄侍郎志锐及其师文廷式暗助光绪寻求宫外人士支持。次年,珍妃遭慈禧杖责,太监寇良才问斩,文廷式等被定为“翁党”遭贬斥,宫廷关系紧张。这从侧面反映出维新变法A. 受制于旧式宫廷政治B. 激化了清廷内外朝矛盾C. 改变了清廷权力结构D
23、. 开启政治博弈的新局面【答案】A【解析】【详解】光绪帝在寻求宫外人士以支持变法时受到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旧势力的打击,说明维新变法受制于旧式宫廷政治,故选A项;清廷不存在内外朝,排除B项;维新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并没有改变清廷权力结构和开启政治博弈的局面,排除CD项。故选A。20.陈旭麓指出:“由传统意识所维系的民族心理防线在震荡中的解体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显著变化之一。慈禧太后的奴颜和谀态是过去所未曾有过的。在她身上,民族战争的失败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材料中的显著变化发生在A. 鸦片战争爆发后B. 甲午战争失败后C. 八国联军侵华后D. 武昌起义爆发后【答案】C【解析】【详解
2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清朝皇帝是道光帝,故A项错误;甲午战后,慈禧太后没有体现出“奴颜和谀态”,民族抵抗意识也没有全部丧失,故B项错误;武昌起义时,慈禧太后已经去世,故D项错误;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反映出奴颜和谀态,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民族抵抗意识也全部丧失,故C项正确。21.据统计,孙中山全集十一卷本中,谈话及答记者问多达242篇,对报馆杂志致函或题词十数篇。孙中山集外集中有演说、致词或谈话374篇,对报纸杂志的题词有10余篇。这主要说明A. 孙中山掌握时代话语权B. 舆论宣传助力民主革命C. 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D. 大众传媒趋向近代转型【答
25、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孙中山的谈话及答记者问、对报馆杂志致函或题词较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实质上是孙中山利用报馆杂志来宣传其民主革命思想,故B正确;孙中山掌握时代话语权的说法错误,排除A;民主共和观念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材料体现不出,排除C;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大众传媒的近代化,故D错误。22.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指出:“我国革命,向为各国所不乐闻,故尝助反对我者以扑灭吾党。故资本国家,断无表同情于吾党。”只有“俄国及受屈之国家、受屈之人民”方才是中国革命真正可靠朋友。这种认识的转变A. 推动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B. 使孙中山走上了俄国式的革命道路C. 在思想上为国共合作准
26、备了条件D. 体现了当时中国革命发展的方向【答案】C【解析】【详解】孙中山的认识是帝国主义是中国最大敌人,认识到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重要作用,进而形成了新三民主义。以此成为国共合作基础,故C正确;A是五四运动的影响,排除;俄国道路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排除B;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方向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走社会主义道路,排除D。故选C。23.北京的学生们看到晨报上“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国无亡日,愿合四万万众誓死图之”的呼号,踏上了示威抗议之路。而将北京五月四日发生的事件传遍全国,也端赖报章之力。据此可知A. 舆论宣传推动了五四运动的进程B. 五四运动是报纸宣传掀起的革命C. 报刊宣传有
27、利于民族进一步觉醒D. 五四运动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答案】A【解析】【详解】晨报将北京五月四日发生的事件传遍全国,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展,故A正确;报纸宣传推动了五四运动,不是报纸宣传掀起的五四运动,B错误;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晨报号召全国人民爱国救亡,无法体现五四运动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将北京五月四日发生的事件传遍全国”,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24.下图是美国漫画家埃利斯1925年7月4日创作的中国的七月四日,画面上是一个放鞭炮的中国农民,鞭炮上写着“革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 中国革命中心转移B. 农民成为革命主力C. 国民革命深入发展D.
28、 美国支持中国革命【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1925年7月4日”时间信息可知,此时期正处于国民革命运动时期,依据材料“画面上是一个放鞭炮的中国农民,鞭炮上写着革命”等信息结合可知,国民革命运动对农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体现了国民革命的深入发展,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国民革命时期中国革命中心仍在城市,尚未发生转移;B选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的主力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不是农民;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美国政府对中国革命的态度。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25.1927年,毛泽东指出,过去我们责备孙中山专做军事运动,而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群众运动。但蒋介石、唐生智等都是靠枪杆子
29、起家的,而我们独不管。其意在A. 走苏俄式革命的道路B. 放弃群众运动C. 加强党的武装领导权D. 开展土地革命【答案】C【解析】【详解】“但蒋介石、唐生智等都是靠枪杆子起家的,而我们独不管。”表明毛泽东强调军事的重要性,主张要加强党的武装领导权,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苏俄,排除A。B项与材料“而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群众运动”相反,排除B项。材料强调军事建设,没有涉及到土地革命,排除D。26.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地位中指出:“不能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讲成是左倾路线的产物,它主要地是客观形势发展趋势产生的需要”。这里的“发展趋势”主要是指A. 根据地的广泛建立B. 日本侵占
30、东北三省C. 抗日救亡运动高涨D. 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它主要地是客观形势发展趋势产生的需要”联系1931年前农村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的史实,可知建立统一的中央政权很有必要,故A选项符合题意;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中共政权,斗争对象是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排除B项;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中央苏区成立,当时抗日救亡运动刚刚兴起,排除C项;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甘肃会宁,长征结束,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27.陈独秀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时,敏锐地意识到“当下的革命阻力已不再是表面上的制度与体制是
31、否与现行的社会政治形势相一致,而是体制层面的价值体系是否符合民众之心理”。陈独秀强调的是A. 提高国民觉悟是政治变革的前提B. 民主共和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C. 辛亥革命完成了政治革命的任务D. 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生态优化【答案】A【解析】材料“当下的革命阻力而是体制层面的价值体系是否符合民众之心理”反映了民众之心理不符合革命的形势,说明提高国民觉悟是政治变革的前提,故A正确;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故B错误;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故C错误;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仍然曲折,故D错误。故选A。28.1937年10月25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校联合组建的国立
32、长沙临时大学开学。1938年4月2日,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西迁云南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名中去掉“临时”二字,表明此时国民政府A. 整合平衡东西部教育资源B. 对抗日战争的长期性有了新的认识C. 正式确定三校合并新战略D. 重视西南国民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答案】B【解析】【详解】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西迁云南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名中去掉“临时”二字,说明国民政府认识到抗战是一个长期战争,大学校址可能长时间在昆明,故选B;整合平衡东西部教育资源、确定三校合并新战略与校名中去掉“临时”二字无关,排除AC;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西迁云南昆明,这是为了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并非为了提高西南
33、国民综合素质,排除D。29.追溯中国姓氏的起源,有的以官职为姓,如司马、司徒、司空等;有的以排行为姓,如孟、叔、季等;有的以技艺为姓,如陶、甄、屠等。据此推理,许、郑、陈等很可能是A. 以氏族为姓B. 以国名为姓C. 以居住地为姓D. 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在分封制下许、郑、陈等都是封国的名称,所以是以国名为姓,故B正确;许、郑、陈等体现不出氏族的特点,故排除A;许、郑、陈明显是封国的名称,而不是仅仅是居住地,故排除C;许、郑、陈等体现不出事先人的字或者名,故排除D。30.与下列文本材料反映的朝代相符合的选项是A. 选拔官员采用九品中正制B. 儒学教
34、育开始官方化C. 推行海禁防范沿海受侵扰D. 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答案】C【解析】【详解】元朝实行一省制,相权反弹,而明朝废除丞相制,解除相权对皇权的威胁。明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昆曲是出现于中国明代的一种新兴戏剧样式,从16世纪晚期开始,它逐渐占据了剧坛的中心地位,号位“百戏之祖”,故材料中均指向明朝。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故C符合题意;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员采用九品中正制,故A不符合题意;西汉汉武帝起,儒学教育开始官方化,故B不符合题意;唐末宋初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1.根据德国“1871年宪法”,皇帝权力几乎不受任何限制,而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总统权力不仅受到议
35、会的制约,还受到内阁部长们的制约。下列有关两者差别的原因分析更为合理的是A. 维护统一成果是德国当时的重大历史任务,防止发生君主势力的复辟是法国当时的重大历史任务B. 维护封建主义统治秩序是德国迫切的政治目标,防止资产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是法国当时的政治目标C. 维护德国军国主义传统是德国统治者的主要动机,平息共和派的不满情绪是法国君主派的主要动机D. 实行君主专制很符合德国各阶级的政治利益要求,实现普选权是法国当时各阶级要共同争取的权利【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德国1871年宪法皇帝权力几乎不受任何限制法国1875年宪法,总统权力不仅受到议会的制约,还受到内阁部长们的制约”并结合所学知识
36、可知,1871年德意志完成统一,维护统一成果是其当时的重大历史任务,故宪法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历经曲折,故防止发生君主复辟是法国当时的重大历史任务,故其宪法对总统制约较多,故A正确;当时德国建立君主立宪制,不是维护封建主义统治秩序,故B排除;军国主义传统是当时德国的局限性表现,不是主要动机,而且法国君主派的主要动机并不是平息共和派的不满情绪,故C排除;当时德国是君主立宪制,不是实行君主专制,材料也未涉及法国的普选权问题,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1871年宪法皇帝权力几乎不受任何限制1875年宪法,总统权力不仅受到议会的制约,还受到内阁部长们的制约”
37、,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德国与法国国情的差异入手,结合宪法内容与特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32.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A. 革命后的制度建设更加艰难B. 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C. 辛亥革命与传统王朝更替相同D. 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未见成效【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可以知道,革命后的制度建设更加艰难,故选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带来了社会进步,故B错误;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
38、产阶级政权,与与传统王朝更替不同,故C错误;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故D错误。第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33.我国疆域辽阔,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对地方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明)宋濂元史地理志材料二 清代基层社会主要的构成要素有三大系列社会组织:一是官方出面组织的里社保甲坊厢系列;二是聚族而居、自然形成的家族宗族乡族系列;三是同样自然形成、互动共生的经济型乡族组织及行业组织系列。这三大系列社会组织或平行,或重叠,或交错,其所处
39、位置及相互关联的方式,反映了清朝基层社会组织结构及发展态势。摘编自张研等著清史十五讲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封建变为郡县”有何影响?元朝在地方管理上最重要的制度创新是什么?并分析如此创新的主要原因。(2)据材料二,概括清代基层社会组织的主要特点。(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地方基层管理发展趋势及其积极作用。【答案】(1)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巩固了国家统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最主要创新:行省制。原因:疆域辽阔。(2)主要特点:官方参与基层管理组织;宗法关系作用重要;三大组织相互关联。(3)趋势:中央集权加强。作用:有
40、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发展等。【解析】【详解】(1)影响:依据材料一中郡县制的实施并结合所学从加强了中央集权、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以及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等回答。最主要创新:依据材料一“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的信息可知是实行行省制。原因:依据材料一“然幅员之广”的信息可只是疆域辽阔。(2)主要特点:依据材料二“官方出面组织的里社保甲坊厢系列”的信息可知是官方参与基层管理组织;依据材料二“聚族而居、自然形成的家族宗族乡族系列”的信息可知是宗法关系作用重要;依据材料二“三大系列社会组织或平行,或重叠,或交错,其所处位置及相互关联
41、的方式”的信息可知是三大组织相互关联。(3)趋势:依据材料一和二以及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地方基层管理发展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作用:依据所学的中央集权的内容从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封建经济发展以及中华文明的传承等回答。【点睛】依据材料概括型题目的解题技巧(1)一个前提:读懂、弄通和透彻理解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主要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弄清楚图表与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2)两个充分:一是充分获取有效信息,二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所谓有效是指回答问题、解析材料有用的信息,这是答好材料题的关键。因此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去解答问题,同样是得分的保证。(3)五个步骤:读(
42、审题)一找(关键信息)一接(嫁接相关知识)一转(转换材料信息和知识)一答(组织答案)。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权利法案重申了正统的政府必须依法而治这一古老的思想,还规定议会是英国政府中最高权力的拥有者,议会制定的法律是国内最高法。与其他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都是在继承古罗马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况不同,英国法律制度是从自身内部产生出来的,并一直沿着自己的道路独立地向前发展。英国没有统一的宪法典,三百多年来,一直以自己“无宪法”但有发达的宪政的迷人风彩彪炳于世。一些基本的宪法性法律文件援用了几百年,一直未宣布废弃它们,英国“新的政治设施总是兴建于旧设施的基础之上。”整理自夏新华借鉴与移植
43、外来宪法文化与中国宪制发展材料二 纵观美国宪法诞生前的世界政治形势,封建君主制尚居绝对优势。16世纪末尼德兰革命胜利后建立的”联省共和国”,实际上是商业资产阶级和贵族联盟的寡头统治。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的也仅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1787宪法则创立了新的政体,第一条第九项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宪法规定由人民选举总统,人民代表机构有权罢免总统。摘编自评美国1787年宪法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宪法文化的特征,并说明权利法案确立的宪政原则。(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宪法所确立的“新的政体”的进步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新政体”
44、与英国政体的相同点。【答案】(1)特征:原生性(独立自主性);不成文性;延续性;保守性。宪政原则:法治;议会主权;议会至上。(2)进步意义: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君主制度;开创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相同点:都属于代议制民主;司法独立;体现分权与制衡的原则;资产阶级掌权。【解析】【详解】(1)特征:依据材料一中“英国法律制度是从自身内部产生出来,并一直活着自己的道路独立地向前发展”、“英国没有统一的宪法典”、“一些基本的宪法性法律文件援用了几百年”等信息可从英国宪法具有原生性、体现了不成文性、具有延续性和保守型等方面概括英国宪法文化的特征。原则:依据材料一中“权利法案重申了正统的政府必须依法而治这
45、一古老的思想,还规定议会是英国政府中最高权力的拥有者,议会制定的法律是国内最高法。”信息结合所学可从法治、议会主权、议会至上等方面说明权利法案确立的宪政原则。(2)进步意义:依据材料二中“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宪法规定由人民选举总统,人民代表机构有权罢免总统。”信息可知,这体现了共和制原则,说明美国宪法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君主制度,同时也表明美国开创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相同点:结合所学可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司法独立、分权制衡、阶级属性等方面进行作答。35.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核心成果。古往今来,一部部法律文献搭建起人类政治文明前进的阶梯。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
46、题。材料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立法权属于参议院,行政权属于总统和内阁,司法权属于法院,国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拥有选举被选举、请愿、诉讼等权利资产阶级的财产所有权、经营权受到临时政府保护。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依据材料一概括钦定宪法大纲的特点和主要目的
47、。请简要分析其积极作用。(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哪些变化?请分析上述变化产生的原因。【答案】(1)特点:带有封建性;君权强大,议院立法权和监督权非常有限;臣民的自由权利只是点缀。主要目的:缓解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维护清王朝统治。积极作用: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民主化、法制化进程。(2)变化:从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从臣民到公民,从人治到法治。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进一步壮大;中华民国的成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近代的民主和法制建设。从钦定宪法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方面来分析。【详解】(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君上神圣尊
48、严,不可侵犯”归纳;第二问,结合材料中“1908年”这是历史条件下的政治形势回答;第三问,从该部宪法所处的封建制度与代议制之间的过渡回答积极意义。(2)第一小问,从两则材料中政治权力方面表现出的主权归属,公民权力变化分析;第二小问,结合1912年中国的经济、政治、思想等的变化回答。36.【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913年底张謇出任农商总长,立即着手经济法制建设。他深知,想要快速顺利有效地进行经济法制建设,仅靠自己和农商部的主观努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在上获得时任大总统袁世凯和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在下取得广大工商界的参与和拥护。对于国务院,张謇尽量利用机会宣示和解释自己制定经济
49、法规的设想和方案,以争取获得支持和同情。对于作为法律审核机构的参议院、众议院和法制局,张謇设法沟通,除了在实业政见宣言书中已表示希望两院给予支持外,还在某些重要法规交付审议时,希望参政院和法制局视情况而简化审核程序,尽速审议通过。对于工商界,张謇尽量兼顾工商业习惯,吸收他们所提出的合理意见,如不能吸收则给予解释说服。张謇在制定经济法规时较多地注意到了本国的经济状况,如商人通例和公司条例,就是根据清末资政院在全国各商会讨论和广泛的调查基础上拟订的。商律总则和公司律草案,经农商部邀请起草员来京,复加审视,修正十余条后而制定。其他经济法规的制定,也比较广泛地征求了工商界的意见。摘编自虞和平张謇与民国
50、初年的经济体制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謇进行经济法制改革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謇经挤法制改革的主要特征并简析其作用。【答案】(1)背景: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严重;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西方法律思想的传播。(2)特征:注意协调各方力量;广泛听取意见;关注国情。作用:有利于改善资本主义经济秩序,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法制体系的基础,为后世经济法制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解析】【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时间1913年,结合所学知识,张謇进行经济法制改革时的时代背景为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急严重,但此时辛亥革命已经推翻了清王朝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当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而张謇本人也提倡实业救国;张謇的经济法制改革既结合了本国商业发展的实际,也大量吸收了西方法律思想。(2)特征:根据材料张謇在修订经济法规时注意协调官商各方势力;其在制定经济法律条例时广泛调查,听取政府部门、商人意见,而且在制定法律时尽量根据本国商人实际需要制定,关注本国国情。作用:根据所学,张謇经济法制改革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密不可分,而且其修订法律能照顾本国商人,符合本国国情,因此有利于改善经济秩序,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法制体系基础,为后世经济法制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