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综合检测(九)(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后()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B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的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民族工业获得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D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甲午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与甲午战争前相比,中国近代社会有了质的变化,故甲午战争被称为分界线。2“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
2、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该思想的主要特点是()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B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C从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受到启发D以儒学作为变法的指导思想解析:选B。注意从题干中获取信息。题干中强调既要学习中国古代优秀的东西,也要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就是说要中西结合,故B项正确。3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国中,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这说明康有为对革命的态度是()A赞成革命,为革命流血是值得的B赞成革命,法国的革命道路是正确的
3、C反对革命,革命会造成悲惨的后果D反对革命,革命不利于实行民主共和解析:选C。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康有为“掩卷而流涕”是因为革命造成的流血牺牲,再加上他的核心思想是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改良,所以他反对革命。4康有为在作强学会序中认为:“天下之变,岌岌哉!夫挽世变在人才,成人才在学术,讲学术在合群,累合什百之群,不如累合千万之群,其成就尤速,转移尤钜也。”材料中反映成立强学会的宗旨是()A培养变法人才B强调理论研究C集聚变法力量 D进行变法宣传解析:选C。本题考查戊戌变法运动。康有为认为集中千百万人的力量,变法才能有大的成就,而人才的培养、理论研究宣传都“不如累合千万之群,其成就尤速,转移尤钜也”
4、。故应选C。5保国会成立后,维新变法浪潮激荡全国,因为它()A以救亡图存为号召,符合时代要求B在全国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扩大了影响C促使光绪帝下决心实行变法,大快人心D力图扶植清朝统治,得到上下广泛支持解析:选A。保国会成立后,其宗旨是“保国、保种、保教”,这一宗旨符合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推动维新变法运动走向高潮,故答案应为A项。6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提出维新变法的根本措施是()A改革封建的政治制度B废科举,开学校C发展新式工矿交通业D办报刊,立学会解析:选A。梁启超变法通议中明确提出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7在百日维新期间,谭嗣同自述:“京居既久,始知所
5、愿皆虚,一无可冀(期望)。慨念横目,徒具深悲。平日所学,至此竟茫无可倚。”这段话表明谭嗣同()A放弃了变法维新救国救民的抱负B脱离群众,找不到变法的出路C悲观失望,准备向顽固派妥协D对维新派不满,开始转向革命解析:选B。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该段文字材料。“茫无可倚”反映了谭嗣同对于变法没有强大的依靠力量而感到前途茫然的一种心态,故应选B项。8“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A统治者的决策有了大量的依据B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强烈愿望C君主专制统治已不得人心D戊戌变法得到全国各阶层的热烈欢迎解析:选B。百日维新
6、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鼓舞欢蹈”是他们备受鼓舞的体现。9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将弹劾李鸿章的奏章拿给他看,说:“有人谗尔为康党(即维新派)!”李鸿章回答:“臣实是康党。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大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依据材料及李鸿章的洋务活动,李鸿章可以接受的维新派主张应包括()创办新式学堂 改革中央机构建立新式军队 实行民主政治A BC D解析:选D。李鸿章是洋务派代表人物,赞成改革中央机构(如总理衙门、海军衙门的设立)以扩大汉族官僚在中央政府的势力,但反对兴民权、实行民主政治,故正确,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明显可被李鸿章接受
7、。10纽约时报1908年在专电中提到中国一位刚刚去世的皇帝时说,1898年这位皇帝“表现出了鼓励改革运动的愿望”,“如果这些法令真正实行的话,将意味着大清国全盘西化”。下列与这个皇帝的改革运动无关的是()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传播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有利于社会风俗的改变解析:选C。1898年光绪皇帝“表现出了鼓励改革运动的愿望”,支持维新派改革,因此这个皇帝的改革运动是戊戌变法,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戊戌变法的背景,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传播是戊戌变法的条件,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有利于社会风俗的改变,故D项正确,不符合
8、题意;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11戊戌变法损害了顽固派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阻挠。下列措施直接触犯顽固势力利益的是()裁撤冗员取消旗人特权废除八股裁汰旧军设立京师大学堂A BC D解析:选A。京师大学堂主要是培养人才,不会直接触犯顽固势力利益。12在百日维新中,除湖南巡抚陈宝箴等极个别人以外,各省官员均持观望态度,这充分说明()A光绪皇帝没有实权B绝大多数官员很顽固C封建保守势力强大D改良道路走不通解析:选C。持观望态度说明封建保守势力力量强大,大多数官员处于犹豫观望状态。13戊戌变法期间,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在评论变法时说:“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
9、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这主要反映了()A变法过程急于求成求大B变法内容不符合中国实际C变法不能推动社会进步D变法者没有明确具体的纲领解析:选A。百日维新期间,短短百日之内,光绪帝就发布了100多项改革诏令,即题干所述现象“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这反映出光绪帝急于求成的心情。14在东渡日本的轮船上,梁启超写下了去国行,“君恩友仇两未报,死于贼手,毋乃非英雄。忍慈割泪出国门,掉头不顾吾其东”,从此他开始了长达14年的流亡生活。导致梁启超流亡日本的原因在于()A“公车上书”后遭到清政府通缉B戊戌政变后遭到清政府通缉C梁启超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遭通
10、缉D梁启超反对张勋复辟遭通缉解析:选B。解答本题要依据材料提示的基本信息,如“君恩友仇两未报”“东渡日本”“14年”等分析,梁启超因戊戌政变遭到清政府通缉,被迫流亡。15从促进近代化的角度看,戊戌变法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A确立了维新思想的主导地位B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与发展C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D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解析:选C。本题属于最佳选择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对近代化含义的理解。A项是当时的积极影响,B项是辛亥革命带来的影响,D项表述与本题不符。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民族资本
11、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他们所提出的维新主张有了明显的资产阶级特征。这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具有了比较明确的国家主权观念。反对外国侵略和维护民族独立,这是鸦片战争以来所有中国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但见识深浅大不相同。中国全史材料二“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回顾戊戌重温历史材料三(康有为)不但没有时时提醒光绪帝注意争取太后的支持,反倒时时鼓励光绪帝学习俄国彼得大帝“乾纲
12、独断”,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康有为等维新派和光绪,从和平变法开始,却逐步走向武装政变之路,铤而走险,最后归于失败也就无可避免了改革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就要求改革者不能没有周全的设计。康有为、光绪对此几乎是全然不顾,因此很多改革措施都遭到强力反对,反对者并非都是上层的顽固分子,也有中下层官员、士子和民众。回顾戊戌重温历史(1)依据材料一,分析戊戌变法出现的历史根源。(2分)(2)材料二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4分)(3)据材料三,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分析、理解、判断能力。题中材料一、二、三分
13、别介绍了戊戌变法的历史根源、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失败的主要因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归纳概括。答案 (1)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2)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影响其后历次革命运动。(3)缺乏斗争策略(或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紧急关头铤而走险,企图武装政变;对改革缺乏周全设计;缺乏群众基础。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时,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考其维新
14、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原效于此。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材料二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井上毅说,英国的政治制度只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工作中定下的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不向国会负责的内阁。”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1)据材料一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4分)(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其局限性。(6分)解析 (1)关键是要正确地从材料
15、中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2)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主张是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评价该主张要结合中国当时的国情。答案 (1)理由: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习俗与中国不同,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不易效仿;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维新时间较近,成效显著,便于直接效法。地位: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2)实质: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局限性:该主张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所效法的日本政治体制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18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相继走上近代化道路,而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却败于日本。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挟中国,清政府
16、聘用卸任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率使团于1868年2月至1870年10月访问了欧美11个国家。该使团以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郎中孙家谷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英国使馆翻译柏卓安、法籍海关税务司德善为左右协理,经蒲安臣使团交涉,美英等国表示对华将采取“节制和温和”的政策。志刚等人还记载了出访的行程和外国的风土人情。使团回国以后,由于人微言轻,对政府决策没有产生什么影响。1871年12月至1873年9月,日本政府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求知识于世界”,派岩仓使节团访问欧美12个国家。该使团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参议木户孝允、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芳为副使。岩仓使节团在修
17、约方面虽然没有取得进展,却考察了政府机构、议会、法院、公司、交易所、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学校、报社和福利设施,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摘编自王绍坊中国外交史、伊文成等主编明治维新史等(1)中日两国使团的出使目的、成员组成有何不同?由此分析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化的态度。(6分)(2)联系两国使团出访的史实,运用所学知识,比较这一时期中日两国近代化的主要差异。(4分)解析 (1)目的及成员组成可完全从材料中概括得出,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化的态度主要从材料最后一句以及所学知识回答;(2)可从学习内容、领导力量以及结果方面分析。答案 (1)不同:中国为了劝阻列强“修约”,防
18、止其扩大侵略权益;日本为了与列强修改不平等条约,向西方学习。中国聘用外国人为团长,主要成员为中下级官员;日本以本国人为团长,主要成员为明治政府要员。态度:晚清政府重视不够,被动应付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明治政府高度重视,主动适应近代化要求。(2)中国学习西方主要限于器物、技术层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中国近代化的倡导者是洋务派;日本的近代化以资产阶级化的明治政府为主导。中国未实现预期目标;日本基本完成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19近年来,对中日两国改革的研究角度愈加新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学者强调中日在政治权力集中程度上的巨大差异,认为这对两国近代的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地主阶级革新派、洋务派乃
19、至于维新派如果得不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都很难有所作为,低层次改革也很难为高层次改革创造充足的条件,而日本半独立的诸藩能够推行同中央政府相抵触的藩政改革,由此进一步加强了它们对幕府的半独立地位,当某些藩的下级武士改革派掌握了藩政实权后,其所在藩就成为倒幕的根据地,这是日本近代低层次改革迅速推向高层次改革的一个重要条件。丁日初、杜恂诚十九世纪中日资本主义现代化成败原因材料二日本实行世袭、门阀制,使得有才能的下级武士不能进入高层,在幕末,则促使下级武士走向与旧政治制度决裂,为倒幕维新创造了必要条件,而中国的科举制度则将全国各地、各民族的地主和土地权力、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三位一体的代表人物(也包括被
20、统治阶级中的优秀人才)吸收到中央政府中来,加强了专制统治,统治者利用这一制度成功地钳制了众多读书人的思想。马家骏、汤重南日中近代化比较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分析指出中日两国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4分)(2)材料二主要从哪个角度分析了影响中日改革成败的因素?并做进一步分析。(6分)解析 (1)结合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进行作答;(2)角度由材料可知是人才的选拔任用制度,具体分析参照材料和所学知识。答案 (1)中国中央集权程度较高且资产阶级维新派得不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而日本诸藩处于半独立状态,有较大自主权。(2)角度:从人才的选拔任用制度上。分析:日本的世袭、门阀制使很多优秀人才被排除出高层统治集团,结果变成了改革派力量;中国的科举制,使全国的优秀人才被纳入高层统治集团中,被牢牢控制,因此不利于改革派力量的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