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江苏省南通白蒲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模拟考试高三历史(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春秋左传记载:“昔先王之命曰: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这段材料主要说明A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垄断特权地位B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C儒家伦理道德成为立君王的主要依据之一D传统政治中表现出一定的理性成分【答案】D考点:古代权利继承的原则。从材料“年钧以德,德钧以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可以看出西
2、周时期已经确立了一整套的权利继承的原则,一些特殊的情况都已经有了细致的规定。故选D。 2万历二十一年(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因苏州民变上疏皇帝,内中写道:“(苏州)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从这段材料中研究者能提取的信息是A万历年间人民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B大量使用机器致使工人失业,激起民变C地方官员与商人相勾结,欺压良善百姓D苏州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雇工处境艰难【答案】D考点:资本主义萌芽。从材料“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可以看出此时出现了
3、雇佣关系并且劳资双方出现了一定的矛盾,雇工出现了罢工的现象,故选D。3全球通史对诸子百家中某学派的观点有如下描述:“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下列主张属于这一学派的是A治之经,礼与刑 B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C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D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答案】C考点:法家思想。从材料“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可以看出这是法家思想,法家思想主张重农抑商,反对贵族的特权,主张变法革新,故选C。4庄秋水在武昌三日:谣言下的革命中
4、写道:“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A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B武昌首义带有一定的偶然性C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D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武昌起义爆发的背景。由材料信息可知,参与革命的士兵,并非完全是接受了革命思想,更多的是由于害怕满族统治者对汉族人进行屠杀,因此投入革命,由此可见,武昌起义是具有较强的偶然性的。5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开始在中国开设工厂和船坞。以你的理解,这些最初的工厂可能大多从事A.冶金采矿业 B
5、.纺织服装业 C.农产品加工 D.机械制造业【答案】C考点: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开始在华设置一些小的工厂。由于处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西方列强以商品输出、掠夺原料作为侵略的主要方式,在华就地加工原材料极大地提高掠夺的效率。6下表展示的是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中国科技近代化具有不平衡性 B中国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的一些成果C中国侧重引进西方的实用技术 D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了两地的近代化【答案】D考点:近代中国的科技。从材料可以看出,上海等沿海地区近代科技出现的比较早,但是重庆等内陆地区出现的比较晚。从内容上看,中国的近代化明显的同时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的
6、成果,这些成果都是以实用技术为主。因此ABC项都是正确的,D项材料没有体现。7梁启超一直推崇欧美。民国八年游欧归来后发表欧游心影录,彻底放弃“科学万能”之迷梦,主张在中国文化上“站稳脚跟”。欧游心影录被视为是他告别“科学万能”,倡导“中国不能效法欧洲”的“告白”。出现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理性的分析了中国的国情 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现实C考察战争造成欧洲的灾难 D北洋军阀企图对日本妥协【答案】C考点:一战的影响。题目所说时间为“民国8年”,应该指的是1918年,梁启超游欧归来后倡导“中国不能效法欧洲”的“告白”,所以直接原因一定是在欧洲的见闻影响了他,结合时间应该指在欧洲看到了一战所带来的的严
7、重灾难,故选C。81950年1月18日新华社评论指出:“北京市军管会要收回的不是任何领事馆的办公地点和产业,而是某些外国根据不平等条约而占据的中国地产。”该评论A反映了中苏结盟之后加快清除资本主义势力 B说明近代以来民族革命尚未胜利C体现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D反映了抗美援朝战争背景下的紧张局势【答案】C考点:新中国的外交。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1950年和收回“某些外国根据不平等条约而占据的中国地产”说明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与新中国初期“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相一致,所以C项符合;A、B、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9人民日报某篇社论中指出:“一种
8、新的社会组织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在亚洲东部的广阔的地平线上出现了,这就是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它一出现,就以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这种“新的社会组织”所带来的影响是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B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C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D使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答案】B考点:左倾错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可判断是处于“人民公社”时期,人民公社的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这违背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规律,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9、,B项符合题意;A、C、D项不符合史实;故选B项。10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基础上继承与发展起来的。下列各项中属于对马列主义发展的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武装斗争 改革开放政策 “一国两制”A B C D【答案】B考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要理解题目中“发展”的意思是马列主义中没有的,后来由毛泽东和邓小平做了有益的补充与完善。武装斗争是对马列主义的继承,排除,由此判断选B 项11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当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了私有制的时候,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材料说明A罗马法对近代西
10、方的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 B工业革命后的英国非常重视法制建设,力推私法的进一步发展C随着工商业的发展,罗马法已经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D罗马法因具有资产阶级性质得以在近代继续推广【答案】A考点:罗马法。C项说法过于绝对,罗马法是奴隶社会时期的法律,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所以D不正确,题干阐述的是罗马法对近代西方法制建设的影响,而不是要突出英国是否重视法律,所以B项也不正确,因而选A12流行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世纪的欧洲哲学思想流派一一斯多亚学派发展了正义和公正的理性自然的思想。他们断言,所有的人在本性上都是平等的,都有权享受一些基本权利,对这些权利政府无权侵犯。这一法律优先于国家本身,任何擅
11、自亵渎它的统治者必然成为暴君。这表明斯多亚学派:倡导正义和公正的理性 主张天赋人权和人人平等蕴含了人文主义思想 促进了人类自我意识的首次觉醒A B C D 【答案】A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材料“斯多亚学派发展了正义和公正的理性自然的思想”,表明;材料“所有的人在本性上都是平等的,都有权享受一些基本权利,对这些权利政府无权侵犯”,表明;材料表明时间为公元前 3 世纪到前 2 世纪,而人类自我意识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是智者学派,出现于公元前 5 世纪。故选 A 132013年9月中下旬,美国共和党把持的众议院屡次提出议案,力图阻挠民主党总统奥巴马力推的医疗保险改革,但都没有得到民主党掌握的参议院的
12、通过,导致10月份美国联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门关门。在这种情形下,奥巴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可能是 A解散国会,重新进行大选 B经参议院同意解散众议院 C下令共和党为非法政党予以取缔 D继续游说、妥协直至两院均通过改革议案【答案】D考点:美国政治体制。在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下,国会是由两个独立的机构:美国参议院和美国众议院组成的。任何法律都要由两院通过,两院通过的文本必须一模一样才能送交总统签字,所以上述情况出现的话,总统的正确做法是D。 14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历史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
13、的是A新航路开辟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C工业革命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答案】C考点:工业革命。根据题干提供的时间信息“1820年和“结尾的简短一章”分析,这一“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应该出现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前期。A项出现于1516世纪,B项出现于1618世纪中期,D项确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均与题干时间条件不符,排除A、B、D。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于1765年,1820年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与题干要求的时间段相符。故选C项。 15.意大利评论界长期以来一直把薄伽丘的十日谈和但丁的神曲相提并论,称之为人曲。这是因为它A提倡人的自由,认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B激烈攻击基督教教义,体
14、现了人性的尊严 C宣扬“幸福在人间”的人文主义观点,提倡“人性”D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答案】C考点:文艺复兴。A 项为宗教改革中的思想,可以排除;文艺复兴反对教会的腐败和精神独裁但并不反对基督教教义,B 项错误;D项为启蒙运动的影响,可以排除;十日谈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主张发展人的个性,C项正确。16柏林墙位于德国柏林,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右图所示的一段柏林墙遗迹恰好放置在两辆坦克之间,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德国统一促成柏林墙的拆除B是美苏两极对峙的著名标志C是当年两大集团虎视眈眈、剑拔弩张的写照D是对冷战时期分裂、对抗的反思【答
15、案】A考点:战后格局。苏东解体和东欧剧变促成了柏林墙的拆除,因此A项错误,BCD项都是正确的,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标志性的事件,反映了美苏剑拔弩张的局面,冷战后遗迹的存放设置是对冷战的反思。17英国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力鼓动欧洲联合的国家。但在是否加入欧共体的问题上,英国人用“with”而不是“of”来形容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产生这种矛盾心理的主导因素在于英国A.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最广阔的市场B.与欧洲大陆主要国家的政体相近C.念念不忘其昔日显赫的大国地位D.企图控制欧洲并与美国全面抗衡【答案】C考点:英国的大国地位。英国自工业革命以来一直是欧洲甚至是世界霸主,但二战后实力下降,英国大力鼓动欧
16、洲联合,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加入欧共体,材料中“with”和 “of”的区别反映了英国对大国地位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18“两年多来,人民在苏维埃制度下忍饥挨饿,而被夺走粮食的人势必会起来反对苏维埃政权,从而延长国内战争。”为了结束这种状况,苏维埃俄国A给农民提供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 B按国家规定价格收购农民的余粮C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实行固定粮食税,允许粮食自由贸易【答案】D考点:本题重在考查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俄国十月革命后对农业的调整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的余粮收集制到实行固定粮食税再到农业集体化,题干阐述应是新经济政策,所以选D1919世纪中期,雨果发表了悲惨世界,
17、描写尚万进为养活年幼的外甥们偷一块面包而被捕,几年后成为一位人人敬爱的市长。他一直做善事,他帮助一个穷困女工找回她女儿科斯蒂。而警长贾威一直要抓他入狱。此时法国共和党与保王党斗争激烈,一个代表革命的青年爱上科斯蒂,两人结婚。警长贾威由于尚万进的爱与善良停止追捕,选择自尽。下列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作者把关注的社会问题反映在文学作品上B作品真实的反映了资本主义的现状C作品运用夸张想象的浪漫主义手法D作者预示法国共和派将战胜保守派【答案】A考点:近代西方的文学。材料叙述的是雨果发表的悲惨世界中的主要情节之一,这些内容都是19世纪中期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故选A。 20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
18、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 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答案】D考点:史学研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不在于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可知,学习历史是为了了解我们昨天和今天,学会以史为鉴,这就是文明的传承,所以答案选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60分,包括必做题和
19、选做题两部分。其中第21题第23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4题为选做题,共4题,考生只能选做两题,多答无效。21(15分)权力划分与制约是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洛克主张行政权与处理外事的权力虽有别,但实际上却不便于由互不隶属的人去执行。体现在国王及政府身上的行政权在立法权的控制下管理国家;在国王及其政府的行动破坏国家的法律时,立法机构有权更换国王及政府。据庄锡吕西方文化史等材料二 孟德斯鸠认为,如果立法权与行政权掌握在一个机关手中的话,国家将落到暴政下面。如果在一个机构中同时集中司法权扣行政权,那么也将同样流于专制。如果司法权与立法权集中于一个机构,
20、法官同样不会遵守法律,因为法律是自己制定的。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材料三表3 1787年制完会议关于立法问题的争论(节选)主张争议项目弗吉尼亚州代表新泽西州代表立法机构由两个部门组成只有一个部门立法权来自人民来自各州立法原则立法有多数同意即可通过少数票数反对即可阻止立法立法权力范围立法机构可以为全国性的事务立法立法机构只能为有限的事务立法立法机构可以否定所有州的法律立法机构可授权行政机构强制服从法律注:弗吉尼亚州占美国总人口的20%,斯泽西州占美国总人口的5% 据威廉J本内特美国通史材料四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摘录: 第一条 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 第五条 帝国立法权
21、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高 考 资 源 网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第二十条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洛克与孟德斯鸠政治主张的异同点。(6分)依据材料三,分析上述争论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哪两大矛盾?(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争论在1787年宪法中是如何达成妥协的。(4分)依据材料四指出德国宪法中的民主因素。(3分)【答案】相同点:都主张实行分权的政治体制;都反对专制统治;都主张实行代议制。(2分,每点1分,任答两点即可)不同点:洛克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与处理外事的权力,即两权分
22、立;(2分)孟德斯鸠增加了司法权,提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或孟德斯鸠强调权力的制约与平衡)。(2分)矛盾:大州与小州的矛盾;(1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1分)妥协: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2分)参议员每州两名(平等制),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多少选出(比例制)。(2分)建立代议制机构;依宪法治国;确立君主立党政体;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议会拥有立法权(或议会有一定的权力)。(每点1分,共3分。任答3点即可)考点:美国1787年宪法、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1)该问考查对历史问题的比较能力。分析材料一、二,洛克和孟德斯鸠都反对君主专制,
23、主张实行民主政治;都主张实行分权。但洛克主张行政权与处理外事的权力、立法权两权分立;而孟德斯鸠主张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相互制衡。(2)分析表31787年制宪会议关于立法问题的争论可以看出,双方争论的立法权的归属等问题反映了人口多的大州和人口少的小州之间的矛盾;立法机构权力范围的大小反映了中央政府与地方各州的矛盾。结合1787年宪法的内容回答第二小问:为了缓和大州和小州的矛盾,宪法规定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多少选出;为了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拥有大权,地方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3)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带有浓厚的专注色彩,但它毕竟使德国建立了君主
24、立宪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确立了依宪法治国的原则;“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议会拥有立法权;“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这些都体现了德国宪法的民主性。22.(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数十年来,一个长期在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是,如果没有1840年开始的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能否主动开始从前资本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从而完成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观点一: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观点二:如果没有1840年开始的列强对中
25、国的侵略,中国也无法出现资本主义,中国仍将处于前现代状态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高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教训材料二 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600多家,新增资本近一亿三千万元以上,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中国近代现代史请回答:你同意材料一两种观点中的哪一观点?依据1619世纪上半期的中国社会状况,阐明你的理由。(要求:表述成文,论据充分,论证合理)(8分)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民族工业在经济发展上的弱点,并谈谈对其发展的认识。(4分)【答案】观点一:鸦片战争前,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作为现金的
26、经济因素,必将发展成为推动社会的物质基础。在思想领域,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成为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观点二:鸦片战争前,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桎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牢固存在,严重阻碍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儒家正统思想处于独尊地位,因循守旧,反对变革,阻挠思想解放。弱点:投资规模小;重工业落后;布局集中于沿海、沿江地区。(任答两点得2分)认识:在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2分)考点:中国近代化与民族工业。(1)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审题,确定好主题,注意观点要明确;其次,要围绕主题,认真组织
27、材料,要注意史论结合,逻辑要严密。赞同第一种观点或者赞同第二种观点。然后根据观点组织答案。(2)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中国的近代民族工业由于诞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具有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等特点,同时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既有反抗性的一面,又有依赖性的一面。23(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1843年至1860年,传教士在广州共出版中文书籍、刊物42种,其中29种为宗教宣传品,占总数的69。另外,13种为天文地理、历史、医学等科学读物,占总数的30。设在十三行的博济医院,即新豆栏医局,门庭若市,成为传教士扩大西方文化影响的重要场所。1848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合信(Ben
28、jamin Hobson)来到这里,在金利埠创办慧爱医院,一批先前已经入教、粗通医学的人,如梁发、梁柱臣、卢挺善、周勤堂等人供职其中。同年,自美国的传教士也办起学校和医所。1850年,美国长老会传教士哈巴安德在广州开办男子日校,三年后又开女子日校、寄宿学墅各一所。这是广州新式教育之始。熊月之1842年至1860年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材料二 早在19世纪末,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趋洋附西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名洋灯,火锅名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材料三 中华民国成立之后,民主共
29、和已成为主要潮流,各派力量纷纷建立政党,以争取议会中的席位。不仅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一些原属同盟会的成员也另组新党,而且立宪派甚至袁世凯的走卒也开始组党。据统计,从武昌起义至1913年底,新成立的团体约682个,其中,政党类型的团体312个,京、沪两地占了一半以上。这些政党,有的无一定章程,也无固定组织,仅发一声明就渺无声息;有的党又为壮大声势而到处拉人,赠送党证。有些人今天此党明天彼党,飘忽不定;有些人为捞取实利,又身跨数党。各派政治力量都在共和的幌子下捞取政治资本。材料四 19121913年参加国会大选的主要政党党名发起人在会议中所占席数政治派别国民党宋教仁392革命派共和党黎元洪176旧
30、官僚统一党程德全24旧官僚民主党汤化龙24立宪派依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西学在中国传播有哪些途径?(3分)概括材料二反映的社会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2分)依据材料三,指出民国初年中国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局面?(2分)材料四中各党派在议会中所占席位说明了说明?(2分)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2分)【答案】出版书籍;设立医院;传播宗教;开设学校。(3分)现象: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社会时尚崇洋。(2分)原因:西方生活方式和习俗的传入;进步人士的提倡;政府的政策;经济发展;政局的变化。(2分,任答2点)政治局面:政党林立;
31、标榜共和;政党活跃。(2分,任答2点);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旧官僚投机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影响大。(答出一点即可,2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主共和成为主要潮流;政党政治活跃;西方文化及习俗传入中国并逐步被民众接受。(2分,任答2点)考点:鸦片战争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大众传媒的发展;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1)这题需要结合材料一来回答,所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即可。由“出版中文书籍、刊物占总数的30%”、“新豆栏医局,重要场所”、“一批先前已经入教、供职其中”、“办起学校和医所”、“在广州开办男子日校各一所”等信息即可得出答案。(2)社会现象:由材料二中的“趋洋附西”即可得出答案。原因:需
32、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从中西之间的交流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角度回答即可。(3)政治局面:根据材料三中的“民主共和已成为主要潮流,各派力量纷纷建立政党“就可以得出答案。说明:从材料四的议席分配名额数,可以说明当时各派政治力量的地位,可分别从立宪派旧官僚和革命派两方面来看,另外还要看到辛亥革命带来的趋势,也能说明民主共和成为当时的潮流。(4)发展趋势:材料一提供的是社会生活和习俗方面的趋势,后边的几个材料主要提供的是政治方面的发展趋势,再结合所学将经济方面的趋势写上就可以了。2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没有不顾一切社会条件和人事条件去强制推行改革,而是大玩技巧,迂回取直,在摆脱
33、反对派的围追堵截上非常巧妙地让反对派就范,别无选择地朝着预定的目的地前进。材料二 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论,学术界有不同的声音。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而当代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却认为:孝文帝改革“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请回答:材料一中认为孝文帝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改革的哪项措施最能证明这一观点?(4分)请从材料二中任选一位史学家的观点加以评述。(6分)【答案】注重改革策略(或运用迂回的策略排除改革阻力)。(2分)如迁都洛阳。(2分)观点一:赵翼认为北魏政权的灭亡源于“汉化”政策。(2分)北魏
34、推行“汉化”政策放弃了本民族的历史传统,改鲜卑族的勇武之风为汉人的文弱之气,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同时也造成了鲜卑族内统治阶层的分裂,失去了统治的根基,最终导致国力日衰。(4分)观点二:黄仁宇认为改革对国家的再度统一有重大意义。(2分)汉化政策改变了北魏落后的面貌,有利于北方经济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为隋唐大一统奠定基础。(4分)考点:孝文帝改革。(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北魏孝文帝没有不顾一切社会条件和人事条件去强制推行改革,而是大玩技巧迂回取直在摆脱反对派的围追堵截上”可以反映出孝文帝改革成功的重要原因是运用迂回的策略
35、排除改革阻力。(2)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审题,确定好主题,注意观点要明确;其次,要围绕主题,认真组织材料,要注意史论结合,逻辑要严密。本题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观点一:赵翼认为北魏政权的灭亡缘于“汉化”政策;观点二:黄仁宇认为改革对国家的再度统一有重大意义。25(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材料二 1981年,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参观曲阜孔庙,在大成殿门前龙拄下席地而坐,似有所思。著名诗人公刘为照片命名倾听三千年的回声,后改名为倾听龙的心声。
36、材料三 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顾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请回答:在你看来,伏尔泰为什么会对孔子的学说如此感叹,并称之为“新的精神”世界?从材料二中公刘先生为密特朗照片的命名,谈谈你对其用意的理解和感悟。全世界的科学巨匠为什么会发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顾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呼吁?【答案】孔子主张“仁者爱人”,提倡“为政以德”,对于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的政治理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更与他所鼓吹的开明专制思想有很大的一致性。从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包罗万象;通过了解孔子,
37、进而让世界了解中国,弘扬中华文化;孔子学说不仅在中国影响深渊,而且泽被周边,远播世界;传达中国人民爱好和平、友好合作、平等交往的愿望等角度,加以诠释或联想。联系孔子所倡导 “仁”的观念、“中恕”之道、重德教化等人文关怀思想;结合在文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与弊端,如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等问题,说明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发展需要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需要道德约束和教育等。考点:孔子思想;启蒙思想。此题考查的是中外思想的对比,解答此类问题要注意准确把握各自的内容和各自的特点,难度系数比较大。(1)注意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仁”,启蒙思想家宣传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与孔子为政以德的主张的一致性。(2)从儒家思想对中国、对世界的深远影响作答,应从积极方面着手。(3)结合孔子的政治主张、教育主张等与当今和谐世界的发展、建设的关系作答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