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罗斯福新政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图是伯恩斯的罗斯福:狮子与狐狸,在这本书中他这样描述:“渐渐地,国家的信用机构变得奄奄一息了。危机四处弥漫,但那是一种怪异的、令人麻木的危机它比一支入侵的军队还要可怕;它无处不在,却又无影无踪,因为它们于人们的心中。它,就是恐惧。”这段材料主要描述了哪个历史事件(A)A19291933年美国的经济危机B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的“滞胀”C第二次世界大战D“911”事件解析:此题比较简单,结合所学知识很容易排除B、D两项,再结合材料中的“国家的信用机构变得奄奄一息了。危机四处弥漫,但那是一种怪异的、令人麻木的危机”可排除C项。2
2、新政期间,罗斯福经常通过无线电广播发表“炉边谈话”,向公众解释政府的政策与措施。这种“拉家常”式的炉边谈话有利于(B)A决策正确无误 B争取人民支持C争取国会支持 D尽快落实措施解析:“炉边谈话”的特点是贴近民众,比较生活化,容易以“拉家常”的形式向民众介绍国家政策,从而获取广泛的理解和支持。3罗斯福在首次总统就职演说中指出:“合众国的人民并未气馁。在困难中他们已经选择我来作为实现他们愿望的代言人。我也是以这样的精神来担当的。”“他们的愿望”在当时主要是指(C)A恢复民主制度 B取缔垄断组织C恢复发展经济 D打倒法西斯政权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罗斯福发表首次总统就职演说是在1933年
3、3月,当时由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形势持续恶化,人民生活水平大大下降。民众的愿望是希望他能迅速恢复经济,改善民众生活,故选C项。4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B)A调整农业,扭转危局 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 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解析:经济民族主义类似于重商主义,指通过政府政策的形式对进口商品建立贸易壁垒,保护其国内产业,并刺激出口,符合此意的是B项。5“我们
4、不要荆冠,不要金十字架。”右图为1896年的人民党漫画。被缚者为劳工,为其束上荆冠者为马克汉纳(当时的大实业家兼共和党领袖)。罗斯福新政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B)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C调整农业政策D推行“以工代赈”解析:对劳工束“荆冠”、缚“十字架”反映了劳资关系紧张。罗斯福在新政中调整劳资关系的主要措施是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制定企业公平经营规章,规定了工人的工资、工时等,B项正确。A、C两项不属于漫画所涉及的行业;D项主要是针对失业工人的措施,与漫画的主题不符。6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面对1929年爆发的特大经济危机,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其中加强对工业的
5、计划指导和兴办公共工程的措施,分别属于(A)A减少产品供给增加消费 B增加消费减少产品供给C增加产品供给减少消费 D减少消费增加产品供给解析:由于工业是主要的生产部门,为缓解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新政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是减少产品供给;兴办公共工程能起到以工代赈的效果,增加劳动者的收入,从而刺激消费,A项符合题意。7下侧照片记录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场主把大量牛奶直接倒入河流的场景。罗斯福总统应对此类事件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是(A)A减耕减产,稳定产品价格B成立工会,保障工人权利C货币贬值,刺激商品出口D整顿金融,防止过度投机解析:注意题目中的信息“农场主”,故本题应选跟农业有关的A项;其他三项均与农
6、业无关。8下图反映的是1929年到1937年美国工人的失业率变化情况,其中1933年到1937年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罗斯福政府(D)A整顿国家财政 B规范金融秩序C缩减农业生产 D实施以工代赈解析:材料表明1933年到1937年美国工人的失业率逐步下降,这得益于罗斯福新政实施的以工代赈措施,故D项正确。9下图是一幅关于美国经济的图表,数据表明(B)A新政消除了美国的经济危机 B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C新政对美国的经济作用不大 D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解析:罗斯福新政只能缓解美国经济危机,不可能消除经济危机,故A项错误;由材料中表格数据可知:19291933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骤降,但1933年
7、后逐年上升,这说明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故B项正确;C项与材料中数据不符,故C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10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它们都(D)A充分发挥了计划经济特有的优势B完全忽视了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C以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为出发点D运用政权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解析:两场改革都体现了国家运用政权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故选D项。A项两场改革都不符合;B项不符合中国改革开放;C项不符合罗斯福新政。11前总统胡佛攻击新政为“法西斯主义”“敲富人竹杠”“社会主义异端”,理由是(D)A未从根本上缓解经
8、济危机 B全面维护民众利益C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发展 D对经济的全面干预解析: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而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则直接损害了众多垄断资本家的利益,因而被前总统胡佛攻击为“法西斯主义”“敲富人竹杠”“社会主义异端”,故D项正确。12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由此说明(D)A新政后美国推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B新政后美国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C新政后美国政府大力发展国营经济D新政后美国政府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新政后美国
9、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危机之初,美国胡佛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的思想措施的核心是以维护自由放任原则为前提,倡导地方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虽然迫不得已他也曾“干预”经济,比如提出了复兴计划大纲,建立了复兴金融公司,扩充了农业信贷银行等,但他坚决反对联邦政府出面大规模干预经济,强调不能靠立法和行政命令来解决危机中的问题,坚决避免“极权主义”。材料二:从3月9号制定出紧急银行法,到6月16号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在这100天当中,罗斯福总统顶着狂风暴雨前进,一天天显示出他无穷的智慧和无限的精力
10、。他指引议员们通过了13个重要法案,其中包括对一切银行存款实行保险,对抵押住宅者发放贷款,对华尔街金融市场进行改革,拨发40亿元作为联邦救济金,成立民间资源保护队等一系列法令。摘自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胡佛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和措施来应对经济危机。(10分)(2)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罗斯福总统上台后采取的政策与胡佛总统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8分)(3)胡佛和罗斯福两任总统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解决经济危机,其结果不同,由此得到什么启示?(8分)答案:(1)胡佛政府采取了自由放任的政策,反对联邦政府大规模地干预经济,倡导地方团体和劳资双方在“自愿合作”的基础上解决
11、危机。(2)采取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方式来克服经济危机。(3)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市场,但无序的竞争也会影响其发展,国家的干预增加计划性也会促进经济发展,应依据形势和经济发展规律来适当调整政策。解析:第(1)问注意对材料一信息的提取。第(2)问从材料二中罗斯福的政策的实质来分析。第(3)问应从资本主义的特点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来回答。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胡佛)主张救济主要应由地方政府和社区、私人慈善团体进行;救济重点在照顾处于困境中的大工业资产者、金融家和大农场主。他说:“联邦政府一干预,这种保险或干预,就会一成不变地堕落为仅仅的布施。”“对我们国家的理想和精神来说,自愿自觉的行动
12、总比国库里拨出款来要强上千倍。”黄安年罗斯福和1935年社会保障法材料二: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对于全体公民的福利负有一种终极的责任。如果私人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未能为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提供工作和为不幸的人提供救济,那么,那些并非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遭遇困难的人就有一种要求政府予以援助的权利,他宣称“所有的人都有享受充分保障,不必在经济上担心老、病、事故和失业的权利”。美利坚合众国成长史材料三:19331939年,美国政府各项救济工作的支出总额达到了约180亿美元。这样的结果,毫无疑问地造成了美国政府的连年赤字1936年财政年度的赤字是43亿美元但客观效果却使整个国家的境况有所好转,大大减轻了失
13、业者的贫困和痛苦。温荣刚罗斯福实行赤字财政政策的原因分析(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胡佛和罗斯福对社会救济的主张有何不同。(12分)(2)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指出,为提供“工作”和“救济”,罗斯福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反映出国家干预经济的哪些手段?(8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救济举措。(6分)答案:(1)责任承担者方面:胡佛主张救济主要应由地方政府、社区和私人慈善团体而不是由联邦政府来进行;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负有社会救济的责任。救济对象方面:胡佛认为救济的重点应是大资产者、金融家和大农场主;罗斯福认为救济应面向所有人,尤其是面临困难和不幸的人。(2)措施:兴办公共工程(或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手段:出台法令、成立委员会和管理局、增加国家财政支出。(或立法、行政、财政)(3)减轻了弱势群体的贫困和痛苦;缓解了失业压力,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或有助于维护美国的民主制度);有助于早日摆脱危机;造成了美国连年的财政赤字。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第(1)问,从救助责任的承担者和救济对象两个角度作答,语言要精炼。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作答;第二小问,从立法、行政、财政等角度作答。第(3)问,从积极(主要)与消极两方面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