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47683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29.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65页
第65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66页
第66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67页
第67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68页
第68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69页
第69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70页
第70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71页
第71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72页
第72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73页
第73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74页
第74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75页
第75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76页
第76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77页
第77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78页
第78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79页
第79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80页
第80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81页
第81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82页
第82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83页
第83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84页
第84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85页
第85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86页
第86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87页
第87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88页
第88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89页
第89页 / 共90页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课件: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 .ppt_第90页
第90页 / 共90页
亲,该文档总共9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历史 上篇 通史构建 模块突破 模块三 世界文明的演进第9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文明(1418世纪)01通 史 体 系 知 识 概 览 02 热 考 突 破 小 题 满 分 03综 合 探 究 大 题 增 分 04强 化 练 习 知 能 提 升【时空定位】【线索提炼】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5 世纪末18 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资产阶级不断壮大,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政治上:欧美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化进程启动,英、美分别确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经济上:伴随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2、,欧洲封建制度迅速解体,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发展。思想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高举人文主义大旗,批判封建思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猛烈批判封建专制制度,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科技上:牛顿经典力学理论的提出,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阶段一 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一、新航路开辟1原因(1)主观原因:欧洲_的发展和_的产生;欧洲人对_的渴求;传播天主教的热情。(2)客观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兴起,_受阻;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支持;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增加,_的流行。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黄金传统商路地圆学说2过程(1)迪

3、亚士:到达非洲最南端_。(2)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_。(3)达伽马:开辟绕过好望角到达_的航路。(4)麦哲伦船队:欧洲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_。好望角美洲大陆印度环球航行3影响(1)引起“_”,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引起“_”,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3)给亚、非、拉人民带来灾难,但大量白银流入亚洲,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4)人类由各民族相对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_。商业革命价格革命整体世界二、早期殖民扩张1荷兰: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如荷兰_,垄断东方香料贸易,17 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号称“_”。

4、东印度公司海上马车夫殖民帝国2英国:通过海盗式掠夺、殖民战争、建立东印度公司、进行黑奴贸易等方式,逐步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_。1区分工业革命前后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不同特点(1)工业革命前列强侵略特点主要目的是获取巨额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方式是抢占殖民地、武力抢劫、欺诈式贸易、贩卖黑奴等。殖民侵略的重点在美洲和非洲。(2)工业革命后列强侵略特点主要目的是开拓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抢占更多的廉价原料产地。主要方式是利用刀枪火炮和廉价商品。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以廉价商品的“重炮”开辟广阔的海外市场,另一方面以炮舰政策扩大侵略。侵略和争夺的重点地区在亚洲。2认识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1)对世

5、界市场: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拓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促进了世界的一体化。(2)对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3)对殖民地: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美地区的落后;殖民扩张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殖民地的发展进步。(4)对国际关系: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近代早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真题典例】1命题点:近代欧洲的奴隶贸易(2018高考全国卷,T33)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

6、段 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满分秘籍扣题眼:紧扣材料可知,1618 世纪欧洲通过向美洲贩运大量的奴隶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析错点: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是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日不落帝国”是 18 世纪后期的英国,且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主要是靠抢占殖民地而非奴隶贸易;黑奴贸易是为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答案试解】A2命题点:荷兰的殖民扩张(2018高考海南卷)有关欧洲近代史的一部著作形象地描述道: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茵河两岸是他们的葡萄园,爱尔兰是他们的牧场,普鲁士、波兰是他们的谷仓,印度和阿拉伯是他们的果园。这段描述可以用来说明

7、()A西班牙的殖民扩张B荷兰海上贸易的发达C拿破仑帝国的兴盛D英国殖民地版图广阔满分秘籍扣题眼:17 世纪荷兰海上贸易发达,殖民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地。析错点:西班牙的殖民扩张范围是美洲,与材料爱尔兰、普鲁士等地区无关;拿破仑帝国企图军事征服英国计划失败,因此在其兴盛时期也没有控制爱尔兰;爱尔兰是英国领土的一部分,不是其殖民地。【答案试解】B【预测演练】1(命题点:达迦马远航印度)据记载,当达迦马航行到印度后,一位印度王公问他是否带来了一些商品,他回答说“总数不多,是样品”,并请求准予把货物从船上卸下来。这反映达迦马此行的目的是()A加强经济文化交流B积极抢占海外地盘C追求丰厚商业利益D谋求控制

8、印度王室解析:选 C。材料“总数不多,是样品”,表明达迦马航行到印度是希望开拓新的商品市场,目的是追求丰厚的商业利润,故选 C 项;“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属于客观效果,不是主观动机,排除 A 项;达伽马到达印度,占领印度市场,最终目的还是商业利润,排除 B 项;殖民的目的不是控制当地的政治,排除 D 项。2(命题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变化巨大: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王权逐步高于教权、人文精神的发展和新教派的兴起。材料反映出()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B西欧社会的转型C国际格局的初步形成D世界市场的雏形解析:选 B。题干论述了三个变化,而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仅仅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

9、果之一,故 A 项错误;题干论述的三个变化,充分体现了西欧社会的转型,即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故 B 项正确;国际格局的主体是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而题干反映的是王权逐步高于教权,故 C 项错误;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是新航路开辟之后在经济上的体现,即资源、人口能够自由流动,故 D 项错误。3(命题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17 世纪中叶后,饮茶之风逐渐遍及英国,“茶叶已经在英国各饭店和咖啡店等公共场所大量销售,并已成为国家税收的对象”。这一现象反映出()A世界市场得到了进一步开拓B茶税成为英国财政的主要收入C茶叶贸易中心已转移到英国D工业革命促进了中英贸易扩大解析:选 A。根据材料“茶叶

10、已经在英国各饭店和咖啡店等公共场所大量销售”并结合所学茶叶主要来自东方的知识可知,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开拓,故 A 项正确;材料“并已成为国家税收的对象”不能体现“主要”,故 B 项错误;材料“饮茶之风逐渐遍及英国”不能体现茶叶贸易中心在英国,故 C 项错误;“17 世纪中叶”时,工业革命尚未发生,故 D 项错误。阶段二 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确立过程(1)1688 年英国通过“_”,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2)1689 年_颁布,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_确立。(3)18 世纪前期,责任制内阁开始形成。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2基本特点(1)以责任制内阁为核心,

11、以代议制民主政治为基础。(2)_是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3)_是最高行政机关,对议会负责;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国家权力中心。(4)_是最高行政首长,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国王内阁首相3影响(1)保证了资产阶级和平控制国家政权;有利于社会稳定;是制度上的创新。(2)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影响了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制度,为各国提供一种民主政治体制发展模式。二、美国联邦制共和制的确立1确立背景:美国独立后,建立了一个松散的_,政局动荡不安。邦联2基本内容(1)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联邦制。(2)美国国会、_、最高法院分别掌管国家立法、_、司

12、法权力,具有_、_的特点。(3)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对宪法负责;美国总统兼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总统和政府不对国会负责。总统行政三权分立分权制衡分权制衡联邦制3基本原则:_;主权在民;_;共和制。1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过程中的三个转移、四大特点、四个趋势(1)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权利法案颁布)。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责任制内阁形成)。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1832 年议会改革),并下移到全体公民。(2)四大特点以责任制内阁为核心。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内阁对议会负责,由议会下院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

13、阁,由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3)四个趋势延续性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国的早期内阁的形成到责任制内阁的完善渐进性1689 年确立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原则;1721 年形成责任制内阁;1832 年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19 世纪中期以后选举权逐步扩大到普选创新性君主立宪制、责任制内阁、两党制都具有开创性法制化英国政治制度的不断变化与法制化进程密切相关2.美国政治体制中分权制衡原则的表现(1)从联邦政府的设计上,将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分别授予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形成了典型的三权分立体制,有效地降低了专制政体出现的可能性。(2)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实行联邦制,

14、一方面加强了中央的权力,另一方面保留了地方自治的权力,中央与地方存在着一定的制约与平衡关系。(3)美国的两党政治也是分权制衡原则的重要表现,两党轮流执政、互相监督,防止了独裁政权的出现,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4)美国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参议院代表社会的上层,众议院代表社会的下层,两者相互牵制,有利于平衡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是分权制衡原则在立法领域的表现。3美国 1787 年宪法与独立宣言的比较(1)背景独立宣言在独立战争正在进行的情况下宣告了一个新国家的独立和一系列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原则,鼓舞了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787 年宪法则是在独立战争结束后,为巩固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的统治,

15、为建设新国家而制定的根本大法。(2)目的独立宣言目的在于反对殖民统治,从普遍人权着眼,确立基本的民主原则。理想主义色彩很浓。1787 年宪法从确立实际的民主制度出发,目的在于平衡各州之间的矛盾,发展经济并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1787 年宪法比独立宣言更符合美国独立后的政治经济形势。(3)内容独立宣言强调人的自然权利、人民主权和人民革命的权利。1787 年宪法确定了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是一大进步;但在民主性方面,未提及人民的民主权利,与独立宣言相比具有一定保守性,这主要表现在独立宣言宣称,一切人生来都是自由平等的,而 1787 年宪法则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相等的权利

16、。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真题典例】1命题点:权利法案(2017高考海南卷)1689 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同时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A天赋人权 B民主共和C君主立宪D权力制衡满分秘籍扣题眼:材料中“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表明世袭的国王的权力受到法律的限制,体现君主立宪的政治理念。析错点:材料没有反映出人民的权力的来源是与生俱来的,未体现出天赋人权;材料中这一事件保留了世袭的君主,而民主共和下国家元首是选举产生的;材料体现出议会、法律对王权的单向限制,不符

17、合双向的权力制衡。【答案试解】C2命题点:君主立宪制下国王的权力(2015高考全国卷,T33)18 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满分秘籍扣题眼:紧扣材料信息国王权力的变化,迁移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理解。析错点:材料反映了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这是对“光荣革命”成果的维护而非侵蚀;“没有哪位明智

18、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反映出国王已经不可能专权;18 世纪中叶英国责任制内阁基本确立,内阁不对国王负责。【答案试解】D【预测演练】1(命题点:光荣革命的意义)1688 年 11 月荷兰执政威廉率领远征军登陆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出逃。议会通过了詹姆士二世“退位”的决议,正式立威廉为国王,玛丽为女王。此举意味着英国()A国王彻底丧失统治权B法权至上时代来临C责任内阁制正式确立D君主制度从此结束解析:选 B。根据材料可知该事件为 1688 年光荣革命,议会通过决议实现政权和平转移,确立王在法下原则,故选 B 项;光荣革命后国王仍旧有行政大权,并未彻底丧失统治权,排除 A 项;1721 年责

19、任内阁制开始形成,排除 C 项;议会立威廉为国王,说明英国依旧实行君主制度,排除项 D 项。2(命题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1743 年英国的议会法规定,享受王室俸禄和任命的相当一部分官员不得担任议员。这一议会改革举动表明()A工业资产阶级获得参政权B英国责任制内阁尚未形成C国王对议会的影响受到挑战D议员不再由国王任命产生解析:选 C。“享受王室俸禄和任命的相当一部分官员不得担任议员”这是减少国王对议会的影响,故选 C 项;A、B、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近代美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真题典例】1命题点:美国总统的职权(2017高考全国卷,T34)1800 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

20、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满分秘籍扣题眼:紧扣材料中总统对内阁成员行使免职权可知,这是总统行使职权的表现,迁移美国总统制共和制理解。析错点:材料涉及的是联邦政府内部总统和内阁成员之间的矛盾斗争;1787 年宪法规定,总统和内阁有明确的权限划分且总统有权任免内阁成员;材料中美国总统亚当斯和内阁成员都属于联邦党人,两者政见不同属于联邦党派内部的斗争。【答案试解】C2命题点:1787 年宪

21、法(2019高考海南卷)19 世纪 60 年代,美国国会通过了 3 条宪法修正案,禁止各州实行奴隶制和强制服役,合众国的所有合法居住者都是美国公民,各州不得剥夺公民生命、自由和财产的权利。这些修正案()A取消了各州的立法权力B赋予了国会修改联邦宪法的权力C破坏了三权分立的原则D反映出 1787 年宪法存在缺陷满分秘籍扣题眼:“19 世纪 60 年代,美国国会通过了 3 条宪法修正案”说明 1787 宪法存在局限性。析错点:“禁止各州实行奴隶制和强制服役”说明不是禁止立法;国会掌握立法权,1787宪法赋予国会立法权,而不是修正案;国会掌握立法权是三权分立的体现,不是破坏三权分立原则。【答案试解】

22、D【预测演练】1(命题点:制宪会议)1787 年,美国费城制宪会议上,代表们唇枪舌剑,争论得异常激烈,但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意见几乎完全一致。代表们争议最少的问题可能是()A美国实行君主制还是共和制B国会实行一院制还是两院制C行政官由人民还是议会选举D黑人奴隶是否纳入征税范围解析:选 A。根据材料“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意见几乎完全一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美国邦联制软弱无力,无法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的政治领袖们意识到加强中央政府权力,以维护国家利益和主权,同时实行分权制衡,确保美国共和政体,故 A 项正确。2(命题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及原则)在政府权力的制约方面,美国联邦宪法采取了在同一体制内

23、对政府权力进行两向分割的做法,即横向分割和纵向分割。下列原则或制度属于政府权力“纵向”分割的是()A邦联制 B人民主权原则C联邦制D三权分立原则解析:选 C。1787 年宪法规定国家体制是联邦制度,废除了之前的邦联体制,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故选 C 项;1787 年宪法规定国家体制是联邦制度,废除了之前的邦联体制,邦联与材料中“联邦宪法”不符,排除 A 项;B 项与材料中“同一体制内对政府权力进行两向分割的做法”不符,材料未涉及,排除 B 项;D 项是横向分割,与材料中“纵向分割”不符,排除 D 项。阶段三 人文精神的发展和近代自然科学一、三次思想解放运动1文艺复兴(1)实质:欧洲新兴资产

24、阶级反对宗教神学世界观的思想解放运动。(2)核心: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3)代表: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彼特拉克的歌集(4)影响: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2宗教改革(1)背景:文艺复兴的推动;长期受天主教会压榨的德意志因为教皇兜售“赎罪券”而矛盾激化。(2)实质:披着宗教外衣反对罗马教会封建统治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3)内容: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并提出信仰得救、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的主张。(4)意义:千千万万的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文主义得

25、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3启蒙运动(1)兴起:1718 世纪兴起,倡导理性主义,呼唤理性,反对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2)性质: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3)人物及观点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反对君主专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卢梭: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康德:“人非工具”;提出要自由也要自律;尊重他人。(4)意义: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发展了人文主义;主张变革社会制度,建立法制社会,为资本主义发展构建蓝图。二、近代自然科学1天文学:1543 年,哥白尼发表_(日心说),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

26、独立”。天体运行论2物理学(1)伽利略:发现了_;创制了望远镜等实验科学仪器。(2)牛顿经典力学: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_等,是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概括和总结;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推动了启蒙思想的兴起和传播。自由落体定律万有引力定律观察和分类法3生物学:林耐着重研究群体,主要运用_,为进化论的产生打下基础;哈维着重研究个体,为细胞学说的创立开辟道路。1启蒙运动对社会转型的推动作用(1)对近代世界的影响:“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证了革命的合理性。君主立宪制和“三权分立”学说不仅提供了依法治国的理论,还为资产阶级的政权组织形式设计了不同的方案。启蒙思想对专制主义和教

27、权主义的批判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政权的强大思想武器。(2)对各国政体的影响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和责任制内阁,限制了王权,扩大了议会权力,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实践了启蒙思想家的分权思想和人民主权思想。对美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制定了 1787 年联邦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了启蒙运动中的人民主权思想和三权分立思想。对法国:在 19 世纪 70 年代制定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启蒙思想。2启蒙思想、独立宣言、1

28、787 年宪法之间的关系(1)联系:美国独立宣言和 1787 年宪法都受启蒙思想的影响。独立宣言提倡“天赋人权”、1787 年宪法核心是“三权分立,权力制衡”,而这些都是启蒙思想。(2)区别:启蒙思想和独立宣言都是“原则民主”,把民主当作自由和平等这两大人类核心价值的体现加以赞美;1787 年宪法是“程序民主”,把民主当作治理人类社会的最好手段予以认同。具体如下:启蒙思想:强调理性,反对封建君主专制,追求自由、平等。“社会契约”“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人民主权”等,为资产阶级建立“理性王国”提供了理论基础。独立宣言:被马克思誉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其中一部分阐述政治体制思想

29、,即自然权利学说和主权在民思想;另一部分阐述了独立的合法性和正义性等。1787 年宪法:确立了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突出了“分权与制衡”;确立了联邦制,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但没有彻底解决人权问题,违背了启蒙思想和独立宣言关于“人生而平等”的理念。3近代思想解放与近代科学技术产生、发展的关系(1)近代思想解放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近代科学的序幕近代天文学革命就是文艺复兴时期在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反对封建神学的斗争中开始的。文艺复兴中的思想解放直接为打破“地心学说”提供了思想动力和精神基础。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对人们思想的解放,同样为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条件。(2)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

30、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提供了直接的物质条件,推动了新的思想解放。近代天文学革命,打破了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支柱之一即地心体系,给神学以极大冲击。牛顿用数学的研究方法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为法国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对启蒙运动的开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生物学掀起了一场革命。进化论的观点开始挑战基督教神学所宣扬的神创论。这极大地冲击了基督教的神学思想,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文艺复兴运动等三大思想解放运动【真题典例】1命题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含义(2019高考江苏卷)美国学者约翰梅里曼认为,古罗马诗人维吉尔长篇史诗埃涅阿斯纪的主人公埃涅阿斯是罗马公民理想人格的典范,意大

31、利人文主义者对此进行神学解读,他们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A推崇罗马神权统治 B利用宗教表达诉求C否定天主教会教义D主张灵魂自我救赎满分秘籍扣题眼:材料信息“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对此进行神学解读,他们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表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利用宗教表达诉求。析错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反对罗马神权统治;否定天主教会教义是宗教改革的内容,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内容;主张灵魂自我救赎是宗教改革的内容。【答案试解】B2命题点:宗教改革运动的背景(2018高考江苏卷)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

32、越坏”是 16 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A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B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C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D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满分秘籍扣题眼:1517 年,马丁路德在德意志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与材料中“16 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相符。析错点:材料中“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表明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但并不是不信仰上帝;近代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法国启蒙运动是在 18 世纪,与材料中“16 世纪”不符。【答案试解】C3命题点:启蒙运动(2015高考山东卷)“这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

33、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这场运动是()A实现人类自我觉醒的文艺复兴B摆脱天主教会控制的宗教改革C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D规划人类理性王国的启蒙运动满分秘籍扣题眼:启蒙运动提出科学、民主、法制等主张,既体现了对人类社会的驾驭能力又体现了对自然的驾驭能力。析错点:文艺复兴时期人类并没有能力驾驭自然,是要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追求人性的自由;宗教改革时期追求的是宗教信仰中要靠自己,体现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作用,并不能驾驭自然;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应该是天文学革命,但并不能体现人对自然的驾驭能力。【答案试解】D【预测演练】1(命题点:文艺复兴与妇女解放运动)美国妇女史家和女性主义者琼凯莉

34、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所有进步她的原始资本主义经济、国家和人文主义文化一起把妇女塑造成一种美丽的摆设:端庄、贞洁、对丈夫和君主双重依赖。”作者强调文艺复兴()A并未改变妇女的从属地位B强化了妇女的独立精神C对妇女内心世界进行关怀D凸显了妇女的理想信念解析:选 A。通过题干中“所有进步一起把妇女塑造成一种摆设:端庄、贞洁、对丈夫和君主双重依赖”可知,文艺复兴并没有改变妇女的从属地位,故 A 项正确;题干主要说明文艺复兴时期妇女的从属地位,而不是其独立精神,故 B 项错误;题干提及的是“所有进步一起把妇女塑造成一种摆设”,没有对其内心世界进行阐述,故 C 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文艺复兴时期妇女的

35、理想信念,故 D 项错误。2(命题点: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有学者认为,宗教改革涉及上帝观、自然观和人性观三个层面的重大转变,都直接或间接地为近代科学之树的破土而出松动了土壤,输送了营养。其含义是指宗教改革()A为近代科学发展消除了体制障碍B为近代科学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C从根本上消除了科学与宗教对立D直接呼唤了科学革命时代的到来解析:选 B。体制障碍包括宗教、政治等多方面,材料中“宗教改革涉及上帝观、自然观和人性观三个层面”只涉及宗教,不能说消除了体制障碍,故 A 项错误;思想解放成为近代科学兴起的前提,与材料中“为近代科学之树的破土而出松动了土壤,输送了营养”相符,故 B 项正确;“根本上消除

36、了”表述绝对化,故 C 项错误;直接呼唤与材料中“或间接地”不符,故 D 项错误。3(命题点:启蒙运动的内容)“他们(行政官或者国王)仅仅是主权者(人民)的官吏,是以主权者的名义在行使着主权者所托付给他们的权力,而且只要主权者高兴,他们就可以限制、改变和收回这种权力。”该启蒙思想家主张()A天赋人权说B分权制衡说C社会契约论D三权分立说解析:选 C。材料“只要主权者高兴,他们就可以限制、改变、收回这种权力”出自卢梭社会契约论,认为人民主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政府的权力由人民赋予,如果政府实行暴政,侵犯人民权利,人民有权推翻政府,故 C 项正确;天赋人权说主张宣扬人生而享有权利,不符合题意,故 A

37、 项错误;分权制衡学说主张国家权力由不同国家机关行使,以保持权力平衡,故 B 项错误;三权分立说指把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议会、政府、法院独立行使并相互制衡,故 D 项错误。主题一 从学科素养、通史、中外比较角度考查早期欧洲社会转型的特点【主题概述】(1)14、15 世纪至 18 世纪中期是欧洲工业文明的准备时期,也是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时期。该时期从经济的变化、政治的变革、思想解放运动等方面体现了欧洲社会转型的特点。农业文明逐渐向工业文明转变,商品经济逐渐取代自然经济,农牧场取代个体农耕。阶级结构变化: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力量逐步产生、壮大。欧美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

38、,确定代议制,资产阶级掌握政权。世界各地相互关系、相互交往日益密切。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发生变化:人文主义复兴发展,自由、平等、法制深入人心;追求财富和享受;个人主义成为普遍价值观。(2)近几年高考重视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等角度,综合考查这一阶段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现象及反映的时代特征。其中经济模块命题较多,其次是文化模块和政治模块。备考要重点关注中国与世界市场的关联;近代科技的产生及影响;人文主义与东西方科技的关联。【综合大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 世纪中期,欧洲人外迁大部分是自愿的,移民的动力来自对政治自由、人身安全和更多的社会经济机会的强

39、烈要求。欧洲强国在军事和技术上的优势是它不断扩张的重要原因,也是引起劳动力迁移的因素之一。工业的增长刺激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和移民的发展,欧洲移民开始到达城市地区,后来渐渐移入其他国家。欧洲移民改变了一些地区的人口结构和政治版图,使生产商品在世界各个地区实现,移民家庭将新的语言带到了自己所在地区,改变了传统的世界语言区,也将世界上的许多地区联系起来。摘编自帕里特克曼宁世界史上的移民材料二 19 世纪中期,列强设立通商口岸后,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和新兴的工矿城市吸收了大批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形成一股新移民浪潮。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迁入城镇的城市化移民发挥了与传统移民完全不同的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和资产

40、阶级在城市移民中产生,成为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新角色。近代列强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东南沿海的人口压力,使东南沿海地区劳工出国成为海外移民的主要形式,这一迁移的过程持续、分布广泛。迁入东南亚、美洲等地的华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劳动,也充当矿工。中国移民对迁入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诸方面的贡献和影响,已为举世公认。摘编自葛剑雄简明中国移民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 19 世纪中期欧洲移民和中国移民的历史背景。思路点拨:本题答案源于材料和所学知识,审准题是关键。设问“历史背景”要从材料的关键信息中分别概括。欧洲,根据材料一“在军事和技术上的优势是它不断扩张的重要原因,也是引起

41、劳动力迁移的因素之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工业革命的开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市场的形成、殖民扩张的推动、交通工具的革新等方面来概括19 世纪中期欧洲移民的历史背景。中国,根据材料二“近代列强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列强侵略、社会动荡、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工商业发展、东南沿海人口压力等方面来概括 19 世纪中国移民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和欧洲海外移民的主要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共同作用。思路点拨:第一小问不同之处,根据材料一“欧洲强国在军事和技术上的优势”概括欧洲方面;再根据材料二“近代列强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东南沿海的人口压力,使东南

42、沿海地区劳工出国成为海外移民的主要形式”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方面。第二小问共同作用,从改进生产方式、改变人口结构、促进文化交融等角度归纳。答案:(1)背景: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市场的形成;殖民扩张的推动;交通工具的革新。中国,列强侵略;社会动荡;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工商业发展;东南沿海人口压力。(2)不同之处:欧洲,先进生产方式对外扩张的需要。中国,迫于生存的压力。共同作用:改进生产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改变人口结构,扩大生存空间;促进文化交融,增强各地联系。【技法指导】(1)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比较都要找准比较项、对比要素、对比角度等。(2)回答时,如果部分答案拿捏不准

43、,在组织答案时可以多答,多角度组织答案,千万不要少答或不答。(3)充分利用题目设问中标注的分值,大致确定要点的数量和分布。(4)答案要做到“四化”:整洁化、序号化、段落化、要点化。主题二 纵横考查公元 1418 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差异【主题概述】公元 1418 世纪的中国处在明清时期,社会处于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前夜。封建君主专制强化、农耕经济繁荣且出现新气象、理学占统治地位、文学艺术发展等,具有社会繁荣且暗藏危机的特点;而同一时期的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主代议制确立、人文思想兴起等,反映了东西方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特征。古代中华文明没有在明清时期实现转型,走入近代社会。随着同时期欧洲

44、成功地迈向工业文明,古老的中华文明面临严重的危机。同时期的西方实现了社会的重大转型,中西社会发展的不同趋向,决定了中西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高考重视从中西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的差异角度,考查其体现的社会特征。【综合大题】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欧洲人物著作人物著作李贽焚书藏书霍布斯利维坦顾炎武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 孟德斯鸠 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论法的精神 中国欧洲人物著作人物著作王夫之船山遗书读通鉴论 卢梭社会契约论论科学与艺术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狄德罗百科全书唐甄潜书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上表列举了 17、18 世纪部分中

45、外思想家及其代表作品。表格反映了丰富的信息,请从中选择相关信息提炼出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思路点拨:审题:分析材料信息,确定选题角度。材料反映了 17、18 世纪部分中外思想家及其代表作,体现了明清时期中国出现思想活跃局面,批判封建专制,推动后来民主思想启蒙,并未转化为向近代社会转型的思想动力;17、18 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反专制主义、反教权主义,为资本主义描绘理想蓝图,为欧洲社会向近代转型提供了思想动力。从材料可知,17、18 世纪中国思想逐渐落后于西方;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的思想动力不足;欧洲产生启蒙运动推动欧洲社会转型等。可从这些角

46、度提炼主题。答题:根据材料提示“17、18 世纪部分中外思想家及其代表作品”,可结合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启蒙运动等相关内容进行评述,注意题目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答案:示例一主题:17、18 世纪的西欧资产阶级以理性为武器兴起了一场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解放运动。评述:在 17、18 世纪的欧洲,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首先在思想领域展开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斗争,由此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之为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们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

47、科学的美好时代。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权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动摇了封建统治,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还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示例二主题:与西方启蒙思想相比,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没有发展成为改造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论述:17、l8 世纪的东西方,都出现了一股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的新思想。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对当时封建专制统治起到一定的冲击作用,对近代民主革命产生一定影响,但无法撼动封建统治的根基,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欧洲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并深刻地影响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引发社会巨变。究其原因在于,中国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资本主义萌芽受到摧残,尚未形成资产阶级。而统治阶级仍实行文化高压、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革新。总之,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在根本上有别于西欧各国早期资产阶级的思想政治学说,这决定了它在推动社会变革方面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示例”只作参考,不作为唯一答案,学生也可从“17、18 世纪,中国逐步落后于西方”和“17、18 世纪中西方启蒙思想产生”等方面组织答案)请做:强化练习知能提升 word部分:点击进入链接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