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生物中期考考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 O2、CO2、血红蛋白、H+B. 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C. 纤维蛋白原、Ca2+、载体D. 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B、过氧化氢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C、载体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故选:D2. 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的系统是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神经系统 泌尿系
2、统 循环系统 运动系统 生殖系统 内分泌系统A. B. C. D. 【答案】C【解析】人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需要通过消化系统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把营养物质运送到全身各处,通过泌尿系统把代谢废物排出,利用呼吸系统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答案C。3.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 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激素、突触小泡和氨基酸 喝牛奶进入胃中 口服抗菌药物肌肉注射的青霉素 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
3、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 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 细胞的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 细胞的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 3、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 血红蛋白、载体蛋白、H2O2酶、细胞呼吸酶有关的酶、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等各种胞内酶、消化酶等。【详解】血液不属于人体内环境,血浆属于人体内环境,错误; 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都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正确; 葡萄糖、CO2和胰岛素都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都属于内环
4、境的成分,正确; 突触小泡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错误; 喝入胃中的牛奶位于消化道内,消化道与外界直接相通,消化道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错误; 口服的抗菌药物位于消化道内,消化道与外界直接相通,消化道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错误; 肌肉注射青霉素直接进入组织液,组织液是内环境的组成部分,正确; 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发生在输卵管,输卵管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错误。 所以本题答案为A。4.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A. 神经调节B. 体液调节C. 免疫调节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答案】D【解析】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
5、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所以选D。5.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一般成年人可以“憋尿”,这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B. “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仍然能发挥调控作用C. 大脑皮层H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谈话D. 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答案】D【解析】排尿中枢位于脊髓(低级中枢),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脊髓(低级中枢)的排尿中枢受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控制,A正确;“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仍然能发挥调控作用,B正确;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故大脑皮层H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谈话,C正确;学习和记忆不是
6、人脑特有高级功能,许多种动物都有记忆和学习能力,D错误6.静息时和产生兴奋后,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外电位的变化分别是( )A. 内正外负、内负外正B. 内负外正、内正外负C. 内负外正、内负外正D. 内正外负、内正外负【答案】B【解析】【分析】正常情况下,钠离子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钾离子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所以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内钠离子浓度,细胞内钾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外钾离子浓度。【详解】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此时细胞内的钾离子外流,导致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称为静息电位;当受刺激时,刺激部位的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减小,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此时,钠离子内流
7、,导致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称为动作电位,产生兴奋。所以本题答案为B。7.下列有关下丘脑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下丘脑能够分泌抗利尿激素,通过垂体释放后,调节水盐的平衡B. 下丘脑通过分泌激素控制胰岛细胞的分泌活动,进而调节血糖平衡C. 下丘脑能够参与体温调节,但是不能感知内环境中渗透压变化D. 下丘脑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可通过分泌多种促激素直接控制相关腺体【答案】A【解析】【分析】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
8、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详解】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通过垂体释放后,促进肾小管和结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进而调节水盐平衡,A正确;下丘脑的神经直接作用于胰岛细胞,控制胰岛细胞的分泌活动,进而调节血糖平衡,B错误;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所以下丘脑既能感受体温变化,又能感受渗透压变化,C错误;下丘脑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可通过分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直接控制相关腺体,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下丘脑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
9、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下丘脑在维持机体稳态中的作用。8.下列有关体温及其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A. 安静的时候人体产热以内脏为主B. 在炎热的环境中,机体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C. 在寒冷的环境中,机体主要通过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此时产热量多于散热量D. 体温的恒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体温调节:1、机体的热量的来源和散出途径:热量的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尤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气、排尿和排便等。2、机理:产热和散热达到动态平衡,
10、即产热量=散热量。3、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4、(1)寒冷环境下: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的途径:汗腺分泌减少、骨骼肌收缩、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2)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详解】A、人体热量的来源以骨骼肌和肝脏最多,安静的时候人体产热以肝脏为主,A正确;B、在炎热的环境中,机体主要通过汗腺分泌增加,毛细血管舒张等方式,来增加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B正确;C、在寒冷的环境中,机体主要通过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此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C错误;D、体温的恒
11、定对于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正确。本题需选择错误的,故答案为C。9.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 抗利尿激素增加B. 血浆渗透压降低C.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答案】A【解析】解:A、机体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A正确;B、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B错误;C、机体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C错误;D、抗利尿激素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的知
12、识点是水平衡调节的过程,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点掌握和运用,试题难度一般10.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B. T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C. 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D. 记忆细胞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变短【答案】B【解析】【分析】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分为T细胞和B细胞,T细胞的功能是分泌淋巴因子、呈递抗原、接受抗原刺激分化细胞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作用于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其中的抗原; B细胞的功能是接受抗原刺激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可以产生抗体。【详解】A、T细胞释放出淋巴因子,淋巴因子通过加
13、强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A正确;B、浆细胞可以产生抗体,T细胞不能,B错误;C、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C正确;D、记忆细胞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后,能迅速增殖分化,所以细胞周期变短,D正确。本题需选择错误选项,故答案为B。11. 下列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等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都能直接产生抗体 抗毒素和抗A凝集素都是抗体,且都能被蛋白酶分解 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 能发生过敏反应的人体内都存在相应的抗体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抗毒素、凝集素是抗体。抗体的化学本质是免疫球蛋白,仅由浆细胞产生,其余淋巴细胞均
14、不能产生抗体;当机体免疫功能过高时,抗体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直接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效应B细胞。记忆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后转化成效应B细胞,才产生抗体。【详解】抗体只能由效应B细胞即浆细胞产生,错误;抗毒素和凝集素都是抗体,且都能被蛋白酶分解,正确;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引起自身免疫病,正确;能发生过敏反应的人体内都存在相应的抗体,正确。故选:A。12. 为了调查某一地区鼠群的数量,常采用“标志重捕法”。第一次捕获100只,并进行标志,然后放回原地区;过一段时间后,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志鼠2只。则可以推断该地区鼠群约为A. 200只B. 400只C. 1000只D.
15、1500只【答案】D【解析】【分析】标志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的个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设该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志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m,则N:M=n:m。【详解】根据题干分析,鼠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采用的是标记重捕法;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即N:100=30:2,N=1500只。故选:D。13. a具有出生、死亡、性别、年龄等特征,b具有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那
16、么,a和b分别属于A. 一条鲤鱼,一个鲤鱼种群B. 一条鲤鱼,一条鲤鱼C. 一个鲤鱼种群,一个鲤鱼种群D. 一个鲤鱼种群,一条鲤鱼【答案】A【解析】a属于个体特征,b属于种群特征。14.如图为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模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种群呈现“J”型增长的前提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B. 呈现“S”型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加大C. 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一般是“S”型曲线D.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有K值,只是K值较大,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答案】D【解析】【分析】1、J型增长曲线: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
17、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增长率不变,数量会连续增长。2、S型增长曲线:在自然界中,环境条件是有限的,因此,种群不可能按照“J”型曲线无限增长。当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个体间因为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而引起的种内斗争必将加剧,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的捕食者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这个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下降。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时,种群数量将停止增长,有时会在K值保持相对稳定。【详解】A、“J”型曲线是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即环境、资源非常优越,生存空间无限, A正确;B、呈现“S”型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
18、,种群密度的上升,个体间因为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而引起的种内斗争必将加剧,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的捕食者的数量也会增加,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加大, B正确;C、在自然界中,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因此种群的增长曲线一般是“S”型曲线, C正确;D、K值为环境容纳量,“J”型曲线是在理想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曲线,并不存在K值,故D项错误。本题需选择不正确的,故答案为D。15.如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难以使K值提高B. 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 C点时种群增长速率为零,出生率等于
19、死亡率D. 比较曲线Y与曲线X,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速率【答案】A【解析】【分析】1、据图分析,X表示J型曲线,Y表示S型曲线,C表示生种群数量的最大值。2、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3、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详解】A、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A错误;B、BC段增长速率逐渐下降,但出生率仍
20、然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B正确;C、C点时种群增长速率为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C正确;D、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速率,D正确。本题需选择错误的,故答案为A。二、非选择题 16. 如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据图回答:(1)图中A、B、C分别表示的结构是:A_;B_;C_。(2)ad中不属于内环境组分的是_。试以图示表示ad四种物质交换概况 。(3
21、)图ad中O2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是_、_。【答案】(1)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组织细胞(2)a(3)d a【解析】(1)图示为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据图示结构特点可知,A为毛细血管内含血浆,B为毛细淋巴管内含淋巴,C为组织细胞(2)a为细胞内液,b为组织液,c为淋巴,d为血浆,a不属于内环境组成的是细胞内液以字母和箭头表示ad四种物质交换模型图是:(3)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在a吸收O2产生CO2后,所以a处 O2浓度最低,而d为血浆,此处氧气浓度最高【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组成17.如图是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种腺体,请分析回答:(1)人过度紧
22、张时,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能合成并分泌_,最终促使乙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_调节。(2)当人体的血糖含量降低时,丙分泌的_和丁分泌的_增加,使血糖浓度升高。(3)甲分泌的_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在调节机体正常生长发育方面表现为_作用。(4)某患者体温调节能力下降甚至丧失,图中最可能受损的部位是_。(5)综上所述,人的各项生命活动受_调节。【答案】 (1).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 反馈 (3). 肾上腺素 (4). 胰高血糖素 (5). 生长激素 (6). 协同 (7). 下丘脑 (8)
23、. 神经调节和体液【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由题意可知,下丘脑分泌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存在反馈调节(2)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和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都能使血糖含量升高(3)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都能促进生长,两者为协同作用(4)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如下丘脑受损则体温调节能力下降甚至丧失(5)综上所述,人的各项生命活动受神经系统和体液共同调节18.下图反映了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请据图回答:(1)三个种群的发展趋势是:A_;B_;C_。(2)比较三个种群的密度发展趋势:_。【答案】 (1). 趋于扩大 (2). 趋于稳定 (3). 趋于减少
24、 (4). ABC【解析】【分析】种群的年龄组成有三种类型,分析题图可知,A种群幼年个体数最多,说明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属于增长型,B种群各年龄期的个体比例相近,说明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属于稳定型,C种群幼年个体数量最少,老年个体数最多,说明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属于衰退型。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密度变化方向。【详解】(1)A种群为增长型,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种群趋于扩大;B种群为稳定性,种群数量会在一段时间内趋于稳定;C种群为衰退型,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小,种群趋于减少。(2)种群密度是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根据题图可知,三个种群的密度发展趋势:AB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分析题图,根
25、据题图明确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特点,判断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即可得出种群密度发展趋势。19.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回答:(1)细胞a是_细胞,细胞d是_细胞。(2)与细胞f的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有_。(3)图中能增殖分化并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填图中的文字和字母)(4)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_(填图中的文字和字母),导致的疾病属于免疫失调疾病类型中的_。【答案】 (1). 吞噬 (2). 效应T (3).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4). 细胞b、细胞c、细胞e、细胞g (5). 细胞b (6). 免疫缺陷病【解析】【分析】1、分析题图:图示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过
26、程,图中细胞a是吞噬细胞,细胞b是T细胞,细胞c是B细胞,细胞d是效应T细胞,细胞e是记忆T细胞,细胞f是效应B细胞(浆细胞),细胞g是记忆B细胞。2体液免疫过程:(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3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
27、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详解】(1)分析题图可知,抗体先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所以细胞a是吞噬细胞;细胞d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所以是效应T细胞。(2)细胞f是浆细胞,可以分泌抗体,抗体属于免疫球蛋白,属于分泌蛋白,所以相适应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3)图中细胞b、细胞c、细胞e、细胞g能增殖分化并特异性识别抗原。(4)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T细胞,即题图中的细胞b,患者免疫功能几乎全部丧失,所以艾滋病属于免疫失调疾病类型中的免疫缺陷病。【点睛】本题结合人体特异性
28、免疫过程图解,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特异性免疫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的名称及各数字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解答。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特点。20.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结构的名称是_;突触包括_、_、_(填序号)。(2)在静息状态下,处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是_。【答案】 (1). 突触小泡 (2). (3). (4). (5). 内负外正【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是轴突、是线粒体、是突触小泡、突触间隙、突触前膜、突触后膜。【详解】(1)分析题图可知,结构是突触小泡;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所以突触包括图中的结构是、。(2)在静息状态下,钾离子外流,导致处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是内负外正。【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很多同学不清楚突触的组成,突触是指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与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相接触,而形成的,所以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很多同学错误的以为突触小体是突触的一部分,突触小体是轴突末端膨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