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三活页规范训练 1-1区域和区域差异2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47166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8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三活页规范训练 1-1区域和区域差异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三活页规范训练 1-1区域和区域差异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三活页规范训练 1-1区域和区域差异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三活页规范训练 1-1区域和区域差异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三活页规范训练 1-1区域和区域差异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三活页规范训练 1-1区域和区域差异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三活页规范训练 1-1区域和区域差异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三活页规范训练 1-1区域和区域差异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三活页规范训练 1-1区域和区域差异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三活页规范训练 1-1区域和区域差异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第2课时)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1、23、4、5、910、16中国三个经济地带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6、7、13、148、11、12、1516、17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读下图,完成12题。1图中乙、丙两地之间山脉的地理意义是()。A中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B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之间的分水岭C四川省与陕西省之间的分界线D春小麦与冬小麦之间的分界线2丁所在地形区的冬季气温与同纬度的东部地区比较()。A气温高,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B气温低,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C气温高,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2、D气温低,主要影响因素为洋流解析通过周围地理事物的判定可知该山脉为我国的秦岭。丁所在的地形区是我国的四川盆地,北部为大巴山脉,使冬季风对四川盆地的影响较小,从而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要高。答案1.B2.C位于粤赣两省交界处的梅岭山区中的梅关古道,始通于秦汉,在粤汉铁路(今京广铁路南段)修通之前,是广东和外界最主要的通道之一,成为当时中国南北交通要道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读图,回答35题。3材料中所说的梅岭,位于图中的()。A B C D4下列山脉中,与梅岭走向相同的是()。A太行山 B祁连山 C阴山 D贺兰山5梅关古道所连接的两大水系是()。A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B长江水系和闽江水系C珠

3、江水系和闽江水系 D淮河水系和长江水系解析由题干梅岭古道位于粤赣两省交界处,可以判断梅岭即图所示的南岭。南岭与阴山都为东西走向;太行山为东北西南走向;祁连山为西北东南走向;而贺兰山为南北走向。南岭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答案3.B4.C5.A读图,回答68题。6有关图中各地发展特色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A地农业发展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是光照不足BB地农业发展引水灌溉最容易导致水土流失CC地发展河谷农业是因为该地热量条件优于周边地区DD、E两地要大力建设商品粮生产基地7F区域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不包括()。A当地广阔的市场 B便利的交通运输C丰富的森林资源 D辽阔富饶的土地资源8与F区

4、域农业发展关系最小的因素是()。A工业化的发展 B城市化的进程C地区经济合作 D国际局势多极化解析第6题,A地位于西北地区,农业发展最大的限制性因素应是降水不足;B地位于南疆,农业发展易引起土壤盐渍化;C地位于青藏高原,发展河谷农业是因为该地热量条件优于周边地区;D、E两地平原面积狭小,人口众多,不适合大力建设商品粮生产基地。第7题,F地位于三江平原地区,当地地广人稀,市场条件较差。第8题,国际局势多极化显然与F区域农业发展关系不大。答案6.C7.A8.D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回答910题。9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代

5、表北方地区,乙代表南方地区B甲地区水资源总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蒸发少C乙地区人口比甲地区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D乙地区耕地面积比重大与平原面积广阔有关10有关甲、乙两地区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A甲地区以旱地为主B乙地区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甲地区丰富C甲地区能源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D乙地区需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缓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缺水状况解析第9题,从水资源总量就可以推断出,甲代表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比北方大,南方地区降水量大,蒸发量也大;乙代表北方地区,人口总数比南方少,主要原因是南方经济发达;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耕地比重大。第10题,甲地区(南方

6、地区)以水田为主;北方煤炭、油气资源比南方丰富;南方地区能源供应不足,需要从北方运输大量煤炭;南水北调是为了缓解北方水资源的紧张状况。答案9.D10.D 下图为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和新三大经济带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新三大经济带中的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与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中的东部地带相比()。增加了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减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 增加了辽宁省减少了福建省A B C D12以下省区既属于西部地带,又属于远西部地带的是()。新疆内蒙古云南青海A B C D解析第11题,由图示信息可知,新三大经济地带中的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与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中的东部地带相比,增加了

7、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减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第12题,西部地带有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四川、陕西、重庆、云南、贵州等;远西部地带包括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答案11.A12.A 读某年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回答1315题。13能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的排序是()。A BC D14目前,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是()。A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优,二、三产业比重较大B中部地带的产业结构较优,一、二、三产业比例均衡C西部地带的产业结构最优,一、二、三产业均在27%至41%之间D西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生产力水平较高15三个地带比较()。A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小,

8、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B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地带的第一产业比重将会大幅度的提高C三个地带中第三产业有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D随着经济的发展,三个地带的第二产业比重将会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将会有所下 降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特征及其发展。明确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状况及读懂图是解题的基础。判断点第一产业的比重时,过点作三角形左边的平行线,该线与下边(底线)的交点,就是该点的坐标值,也就是点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判断点第二产业比重时,面对第一产业所在底边,过点作三角形下边的平行线,找出它与右边交点坐标即可。其他可以此类推。比较可知:点第二、三产业比重较高,第一产业比重较

9、低,反映的是东部经济地带;与相比,点第二产业比重相对较高,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低,故反映的是中部经济地带。答案13.A14.A15.C二、综合题(共40分)16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图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回答下列问题。(20分)(1)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差异,试分析这一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区域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甲水稻油菜、棉花等乙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等(2)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乙区域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3)图中甲区域的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优势区

10、位条件?解析不同的自然区域,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给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提供的基础条件也不相同,为了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或者为了克服自然条件中的某些不利因素,不同区域的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特点等就会产生差异。甲图中A代表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平原,B代表鄱阳湖平原,甲图区域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充足,适宜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的生长;乙图中C代表松嫩平原,D代表三江平原,乙图区域均属温带季风气候区中的中温带地区,水热条件较差,尤其是热量条件不足,只能适应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等作物的生长。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就是自然条件的差异。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纬度较高,热量条件不足,特别是

11、春秋季的低温霜冻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可采取的措施有依靠科技,培育耐低温良种;采取温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温;还可以做好农业灾害气象预报,提前做好抗寒防冻的准备工作,如灌水保温、放烟防冻等。图中甲区域的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优势区位条件应该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组织答案。答案(1)主要原因是水热(或气候)条件的差异。甲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充足,适宜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的生长;乙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较差,尤其是热量条件不足,只能适应小麦、甜菜等温带作物的生长(2)制约因素:低温(热量条件较差)。办法:依靠科技,培育耐低温良种;采取温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温措施 (3)热量条

12、件优越,劳动力素质和科技水平较高17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沿海设立了一批对外开放港口城市,开启了外商在中国大规模投资的序幕。根据下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20分)材料一中国三大经济地带分布图(图1)图1材料二外商在中国东中西部投资增长速度图(图2)图2材料三外商在中国投资产业结构图(2000年)(图3)图3材料四不同年代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地区比例(%)1990年1995年1999年2000年东部地区93.8687.6987.7787.83中部地区3.879.259.389.17西部地区2.273.062.853.00(1)图2表明外商在中国东、中、西部投资增长速度随时间

13、变化的共同特征是_,外商投资快速增长的原因是_(填正确项字母)。A自然条件优越B市场潜力大C矿产资源丰富D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成熟E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转移(2)图3表明外商在中国投资的产业结构特征是_;表中反映出外商在中国投资的地区分布特征是_。(3)分析外商在东部投资的原因。(4)中西部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吸引投资?解析本题运用丰富的图表材料,反映出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中外商投资的增长变化、产业结构和投资比例的差异,主要考查了学生从图表中获取地理要素和定量关系的能力以及描述、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从自然因素、人文因素这两个方面综合分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体现出

14、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符合地理学科的发展趋势。答案(1)共同特征:外商在中国投资增长速度变化大(波动性强),19901992年增长(上升),19941995年和19971999年减小(下降),19921994年增长速度最快,19981999年增长速度最慢B、D、E(2)产业结构特征: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第二产业)地区分布特征: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沿海地区)或集中程度高;东部高西部低(从东部向西部递减)(3)原因: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地势低平,气候温和多雨(气候条件优越);经济发达,城市密集;基础设施完善;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文化科技发达,人口素质高;市场潜力大,居民消费水平高,购买力强;经济腹地广;市场经济体制健全,优惠政策多(政府管理比较高效)。(4)对策: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加大教育投入,培养高素质人才;扩大税收等优惠政策;调整产业政策,引导投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