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A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卷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清明”与“上河”含义之谜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清明”与“上河”是什么含义呢?清明上河图的专家学者通过对“清明”的考证得出三种观点:一是“清明节”之意,二是“清明坊”之意,三是“清明盛世”之意。其中,持“清明坊”观点的专家学者,是已故河南开封中学的孔宪易先生。孔宪易先生通过对木炭,石磙子、扇子、西瓜、服饰等考证研究,认为是画的秋景。清明之意是指“清明坊”。根据是当时东京城被划分一百三十六坊,外城东郊区共划分三坊,第一坊就
2、是“清明坊”。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周宝珠先生,用几十年的时间对清明上河图进行细致地考证。他在清明上河图与清明上河学一书中,对孔宪易先生的秋景之说持否定态度。其中对扇子的考证叫人折服。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扇子有十多处,这是孔宪易先生产生秋景说法的原因之一。周宝珠教授考证认为,扇子的主要功能的确是用来拂暑驱蝇,但是在北宋这个时期还另有它用。扇子除有题诗作画、扑卖馈赠之用外,还有“便面”之用。“便面”这一风俗由来已久。书生文人、达官显贵、庶民布衣在街上碰到熟人不愿寒暄,就以扇子障面,对方心神领会并不责怪,反而认为是礼貌之举。故曰:“以扇遮面,则其两便。”由此看来“便面”习俗是不受季节影响的。周宝珠教授对
3、著名鉴定专家史树青先生“政治清明”一说赞赏有嘉,并进一步证明了这种可能性。北宋长期实施的“偃武修文”的国策,国家经济趋于繁荣,出现了较唐朝时期之后的又一个太平盛世。这一时期的文人官宦,为了仕途腾达,大肆歌颂当朝皇帝的政治清明;清明上河图中展现出的磅礴气势和繁盛景象,最能代表宋徽宗赵佶“偃武修文”的治国思想。如果称太平盛世未免太露骨,因此“清明上河图”这五字一语双关,弦外有音。但是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正在乞讨的乞丐,官衙门口坐着的懒散的士兵,以及大街上跑着的猪等,这些景象却似乎与太平盛世相违背。许多专家学者对于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有着诸多的解释与争论。那么清明上河图中的“上河”又是指什么含义呢?
4、长期以来一些专家学者对“上河”二字的含义也有诸多解释。关于“上河”的含义主要有几种观点: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指“河的上游”;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逆水行舟”之意;也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上坟”之意;还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赶集上街”之意。根据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汴河自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东去泗州入淮,运东南之粮。根据这段文字,由西北向东南是下水,反之是上水。因此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汴河上逆水行舟之意。然而,也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根据清明上河图明代李东阳的题跋记载:“上河者云,盖其世俗所尚,若今之上冢然,故其如此也。”这就是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上河”即是“上坟”一说的重要
5、依据。然而,还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观点,认为“上河”不能作为动词解释,而应该作为专用名词解释,如果按名词解释“上河”应该是指御河。1. 文章引用周宝珠教授对扇子考证,用意最准确的一项是A. 证明在北宋时期扇子除拂暑驱蝇外,还有其它如题诗作画、扑卖馈赠的用处。B. 否定孔宪易先生对“清明”的解释,“清明”所绘之景并不一定是秋景。C. 说明扇子在北宋时期,主要的用途是“便面”,是一种礼貌之举。D. 是为了佐证史树青先生关于“清明”是“政治清明”的说法是正确的。2. 下列说法,不能证明“清明”是“政治清明”意思的一项是A. 清明上河图中官衙门口的士兵和大街上跑着的猪等人与物,正体现出一种繁盛景象。B
6、. 这一时期的文人官宦,为了仕途腾达,极尽歌颂之能事。C. 清明上河图展现出的气势和景象,能体现“偃武修文”的治国思想。D. 北宋长期实施“偃武修文”国策,经济繁荣,国势昌盛。3.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清明坊”是北宋时期东京城外城东郊区三坊之第一坊。持“清明坊”观点的专家学者认为清明上河图画的就是这个地方的景象。B. 如果“清明”是“政治清明”一说成立的话,那么“清明上河图”这五个字就是一语双关,弦外有音。C. 清明上河图中“上河”也有着诸多的解释与争论,“逆水行舟”的解释是其中支持者最多也最具代表性的说法。D. 文章引用东京梦华录记载,是为了证明“上河”即汴河上逆水行舟之意
7、。【答案】1. B 2. A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将选项代入原文中与“引用周宝珠教授对扇子的考证”相关的语段,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注意题干问的是文章引用周宝珠教授对扇子的考证的“用意”“最准确”,而不是内容。明确题干要求再做出判断。A、C项属于考证的内容,不属于用意。D项,不是最直接最准确的用意。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
8、进行辨析。解答此题,仔细阅读第五节,找到有效答题区间,将选项代入原文中与“清明”和“政治清明”第五节中有效大意区间,然后仔细辨识即可做出正确选择。A项,这些景象与太平盛世相违背。原文第五节,“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正在乞讨的乞丐,官衙门口坐着的懒散的士兵,以及大街上跑着的猪等,这些景象却似乎与太平盛世相违背。”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代人原文进行比较分析,找出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C项,“支持者最多具代表性”说法错误,文中无根据。第六节说“清明上河图中的上河又是
9、指什么含义呢?长期以来一些专家学者对上河二字的含义也有诸多解释。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逆水行舟之意;也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上坟之意;还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赶集上街之意。”原文只是列举专家学者对“上河”的含意有三种解释,并没有说哪种解释支持者最多具代表性。故选C【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解答时要把握题干,确定答
10、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黄裳:沉默的斗士2012年9月7日,93岁的黄裳老人在上海瑞金医院安详地去世。深受周氏兄弟影响的一代散文大家、藏书家黄裳,可谓集名士风流和斗士精神于一身。他生于“五四”运动爆发三个月后,成长于中国现代文学最为繁荣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世纪四十年代登上文坛,在“反右”和“文革”中遭受迫害,晚年如老树绚烂开花。黄裳登上文坛与两位作家有关,一是柯灵,二是巴金。上世纪三十年代末,还是一个中学生的时候,熟读新文学的黄裳就开始试着投稿,最初的习作就发表在文汇报副刊“世纪风”上,而“
11、世纪风”的编者就是柯灵。1942年,黄裳又应柯灵的约稿,写了几篇江上杂记。尤其是柯灵和唐弢创办的周报,发表了黄裳的一组有影响力的通讯报道,就是后来集成册子的关于美国兵,这成为他进入新闻业的“投名状”。1945年下半年,也是在柯灵的介绍下,黄裳进入文汇报报社工作。柯灵激发了黄裳最初的写作热情,而真正将黄裳推上文坛的,还是巴金。没有巴金的提携,黄裳不会走上文学道路。黄裳说,“他将我所写的旅行记事散文介绍到旅行杂志,我得到了在重庆的第一笔稿费”,“他商量着把我发表过的散文收集起来,出版了我人生第一本书”。这本书就是锦帆集。从这时起,年长黄裳15岁的巴金成为影响黄裳最深的朋友,他们的友谊持续了半个多世
12、纪。在黄裳的女儿容洁眼里,父亲很有理想,也很执着,这辈子一直很辛勤地工作,“他对我说,写作是一件良心事,一个作家,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心挖出来。一解放,他就写了一篇报道让很多人不高兴,但他从不改,他就是这样的人”。在1957年的“反右”斗争中,黄裳因为一篇题为“解冻”的报道受到毛泽东的亲自批判,并被打成了“右派”。“文革”时被下放到印刷厂当搬运工,那时他的朋友郑重经常见到他:“我看到黄裳穿着工人服,数百公斤重的卷筒纸,在他手下反转调向滚动,操作自如。他身体敦壮厚实,有时双手卡腰立在那里,就像一座钟,毫无猥琐卑屈的样子,每当看到他这个样子,心中也感叹着:真是一个人物!”黄裳把这段时间称为“好日子”
13、,因为不久他就被下放到了干校。在干校一年左右的时间里,黄裳感到实实在在地上了认真的一课,他在那里不断被批斗,饱受凌辱,这让他看透了那形形色色人物的心。但他也对自己在“文革”中的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觉得痛苦的是在一段时期里没有能严肃认真地面对生活,失去了做一个正直公民的勇气十年动乱,也应该有我一份责任。如果没有大量的精神境界像我一样的群众,那场大动乱是不会顺顺当当地发展到那样规模的。”“说话少,读书多”,在一些人眼中,这是黄裳的最大特点。但在熟悉黄裳的李辉看来,黄裳不善言谈是一种假象:“他不是那种只知道枯坐故纸堆的书呆子,相反,其性情则颇像一个浪漫才子,精神里充溢着人们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
14、说中可以领略到的那一种文人风流。他爱文物字画营造的意境,爱游山玩水,爱美丽女性,爱名优们的优美吟唱和婀娜多姿,爱开怀畅饮”黄裳的风流,兼具了传统文人和民国知识分子的风流。李辉认为,黄裳是一位既有学识又有情趣的人,寡言成就了他的文字。黄裳晚年的创作非常丰富,是“活到老写到老”的典型。在他的几十种著作中,绝大部分都是“文革”结束后三十多年创作的。而他越战越勇的斗士形象,与他的沉默寡言形成鲜明对比,更是引人瞩目。打笔仗成为他晚年的一大“壮举”,如2011年12月初版的来燕榭文存二编就“以打架文章为多”,火力十足。今年,黄裳仍不断有新作发表。“像这样有生命力、战斗力的文化老人,国内无第二人。”董宁文说
15、。黄裳是一位沉默的斗士,却又隐藏着深情:1997年,妻子重病,嗜书如命的他毅然卖掉搜集了半辈子的古书和名人字画,以支付巨额医疗费,徒劳地希望能换回妻子的生命。(根据南都周刊2012年第36期唐不遇的同名文章改编)相关链接风流:杰出不凡;洒脱放逸,风雅潇洒。百度百科黄裳继承了古典文学的传统,继承了鲁迅的传统和巴金讲真话的传统,黄裳写的那些散文,呈现了金刚怒目的一面。陈子善民国那些大师们虽然都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他们独立思考的高贵品性,在治学中的求真精神,在权势面前无所畏惧的勇气,为今天中国的知识分子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陈华文民国大师们的精神遗产4. 下列不能体现黄裳先生作为“沉默的斗士”
16、的“斗士”品格的一项是()A. 坚持理想,执着。作品即使得罪人,他也不改。认为写作是一件良心事。B. 不向苦难屈服。“文革”中被下放到工厂劳动,却毫无畏缩卑屈的样子。C. 黄裳用不善言谈的假象来表达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追求精神上的文人风流。D. 有生命力和战斗力。晚年爱打“笔仗”,并且火力十足,去世那年仍有新作发表。5.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 柯灵激发了黄裳最初的写作热情。在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之后,黄裳又在文汇报副刊“世纪风”上,先后发表了江上杂记关于美国兵等作品。B. 巴金先生是影响黄裳最深的朋友。在巴金先生的提携和帮助下,黄裳得到了自己的第一笔稿费,出版
17、了人生的第一本书,并最终走上了文学道路。C. 黄裳先生饱受磨难。在“反右”斗争中,他遭到批判,并被打成“右派”;在“文革”中,他先被下放到工厂劳动,后又被下放到干校,不断遭受批斗,饱受凌辱。D. 黄裳先生勇于反省自己。他因为自己“文革”时,“失去了做一个正直公民的勇气”而感到痛苦并深深自责,认为十年动乱,自己也应该承担一份责任。E. 黄裳是一个充满深情的人。妻子重病时,他毅然决定将自己搜集的古籍和名人字画全部卖掉,以支付巨额医疗费,这对于嗜书如命的他实属不易。6. 文中说“黄裳的风流,兼具了传统文人和民国知识分子的风流”,作者为什么这么说?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由。【答案】4. C 5. DC
18、6. 他有传统文人的风流:他才华出众。中学生时期便发表了习作,一生著述颇丰 。他风雅潇洒。爱好广泛,涉猎广博,富有生活情趣。他多情重义。爱美丽女性,对妻子充满深情。他还有民国知识分子的风流:他坚持独立思考。写作坚持自己的观点,勇于自我解剖。他有求真精神。继承了巴金讲真话的传统。他有无所畏惧的勇气。从容洒脱地面对苦难。【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选择题主要考核对文意、主旨、结构、人物形象等的分析、理解,这些是命题者的设题点,做题时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尤其要注意分析备选答案在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性格或心理等方面的表述是否得当,表达特色方面的判
19、断是否恰当。本题中,C项,“不善言谈”是性格特征,但不属于“斗士”品格,且“来表达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追求精神上的文人风流”理解错误。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综合考查文章的内容和手法。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到原文中找到关键句子,然后细细揣摩蕴含在其中的内涵。A项,错在“黄裳先后发表了江上杂记关于美国兵等作品。”阅读原文可知,关于美国兵是先在柯灵和唐强创办的周报上发表而后来集成册了的。B项,错在“黄裳得到了自己的第一笔稿费”。原文是“黄裳说,他将我所写的旅行记事散文介绍到旅行杂志,我得到了在重庆的第一笔稿费。”原文有“在重庆”,而该
20、选项没有。 E项,错在“全部卖掉”。原文,“妻子重病,嗜书如命的他毅然卖掉搜集了半辈子的古书和名人字画,以支付巨额医疗费,徒劳地希望能换回妻子的生命。”原文只是说“卖掉搜集了半辈子的古书和名人字画”,是不是“决定全部卖掉”存疑,文中没有明确说法。故选CD。【6题详解】本题考查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答题时应该从“有传统知识分子的风流”和“有民国知识分子的风流”两个方面分别回答。联系材料,理由要充分。他还有民国知识分子的风流,主要表现在“坚持独立思考”“求真精神”“无所畏惧”等。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概括传
21、主的某些品质,本题理解“黄裳的风流,兼具了传统文人和民国知识分子的风流”的内涵,就是如此,答题时首先概括出传主的品质,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实现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如他有传统文人的风流:他才华出众,一生著述颇丰。“还是一个中学生的时候,熟读新文学的黄裳就开始试着投稿,最初的习作就发表在文汇报副刊世纪风上”“黄裳晚年的创作非常丰富,是活到老写到老的典型。在他的几十种著作中,绝大部分都是文革结束后三十多年创作的。今年,黄裳仍不断有新作发
22、表。”他风雅潇洒。“他不是那种只知道枯坐故纸堆的书呆子,相反,其性情则颇像一个浪漫才子,他爱文物字画营造的意境,爱游山玩水,爱美丽女性,爱名优们的优美吟唱和婀娜多姿,爱开怀畅饮黄裳的风流,兼具了传统文人和民国知识分子的风流。”他多情重义。“妻子重病,嗜书如命的他毅然卖掉搜集了半辈子的古书和名人字画,以支付巨额医疗费,徒劳地希望能换回妻子的生命。他有求真精神。在“相关链接”中,陈子善说“黄裳继承了古典文学的传统,继承了鲁迅的传统和巴金讲真话的传统,黄裳写的那些散文,呈现了金刚怒目的一面。”他有无所畏惧的勇气,从容洒脱地面对苦难。“在干校一年左右的时间里,黄裳感到实实在在地上了认真的一课,他在那里
23、不断被批斗,饱受凌辱”“文革时被下放到印刷厂当搬运工,那时他的朋友郑重经常见到他:我看到黄裳穿着工人服,数百公斤重的卷筒纸,在他手下反转调向滚动,操作自如。他身体敦壮厚实,有时双手卡腰立在那里,就像一座钟,毫无猥琐卑屈的样子,每当看到他这个样子,心中也感叹着:真是一个人物!黄裳把这段时间称为好日子”。他写作坚持自己的观点,勇于自我解剖。“他对我说,写作是一件良心事,一个作家,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心挖出来。一解放,他就写了一篇报道让很多人不高兴,但他从不改,他就是这样的人。”“他也对自己在文革中的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觉得痛苦的是在一段时期里没有能严肃认真地面对生活,失去了做一个正直公民的勇气十
24、年动乱,也应该有我一份责任。如果没有大量的精神境界像我一样的群众,那场大动乱是不会顺顺当当地发展到那样规模的。”本题答案点较多,可根据以上分析,简要分析归纳答案要点。【点睛】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涉及到文章的细节、结构、传主的品格等,试题命制的错误选项多为无中生有、牵拉因果、传主的品格和所举的事例不对应,张冠李戴等。解答此类题的方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借助人物的经历把握人物
25、的形象,特别抓身份的变化。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比较其异同。ABE三项都是对文本内容的分析。(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庹其五石鸣庹其五是个茶客。或者说,退休前,庹其五是个老师,退休后,庹其五是个茶客。退休前,庹其五每周六天去学校上课;退休后,庹其五每周六天到巷子尽头老孙家的茶铺子里坐着喝茶。老孙家的茶铺子很小,茶几椅子就摆在院子里。院里的照壁早就毁了,站在院外的路上往里看,一眼就能看个通透。庹其五就坐在通透处的一
26、棵银杏树下。银杏高四五丈,郁郁苍苍,总有上百的年岁了吧?庹其五有时抬眼望着银杏树,不免感叹一声:“银杏自然是好,要是有这么粗大的一棵茶树立着,岂不更佳?”听见的人就把老孙叫过来,对老孙说:“老孙,改天你将这银杏刨了,庹老师说,种棵茶树才更好呢。”老孙听了,也抬眼看看银杏,对庹其五说:“庹老师,这银杏可算得上是我爷爷辈的了呢。”庹其五和喝茶的人就笑起来,庹其五对老孙说:“老孙,他们说玩笑话呢。这么好的一棵树,谁舍得刨?”在老孙家的茶铺子喝茶的,多是熟客,认得庹其五的,都叫他“庹老师”,不认得的,互相谈起来,问起姓名,庹其五就会蘸着茶水在茶几上写一个“庹”字,指点着说:“很多人开口就念度,那不对。
27、这个字念庹,同稳妥的妥一样的音。”同他难念的姓一样,有时他说的话也让人觉得突兀。比如,有时候庹其五将装茶叶的小瓶子从口袋里掏出来,将茶叶仔细放进茶碗,看着老孙一柱滚鲜鲜的开水注进去,就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说的是陆羽茶经的开首一句,但和庹其五一道坐着喝茶的人都不知道,所以接着话往下说的人很少。一道喝茶的人听不懂庹其五说的那些话,庹其五却并不觉得孤单,并没有知音不遇的失落。自己的心绪能懂自己的话,就够了,所以别人听不太懂的话,庹其五常常是说几句就止住了。庹其五来老孙的茶铺子喝茶,总是喜欢自己带茶来。老孙的茶太普通,没有他自己的茶好。庹其五无儿无女,老伴也走了,生活清淡,钱的用途不多,说来算
28、去也就是个喝茶。庹其五也是有个儿子的,上山下乡的时候,儿子到山区插队,一年夏天放牛,走在山沟里,遇上山洪,儿子忙着赶牛,却将自己留在了山洪里。庹其五和妻子赶到儿子插队的村庄,站在山沟边一阵痛哭,又一阵痛哭,才移动步子,在山坡上种下一株远道带来的茶树,又沿山沟向下一路洒了五斤茶叶。乡里人都奇怪,以为是城里人在破旧,却不知庹其五是在给儿子安魂。儿子喜欢茶,若不是来参加上山下乡的运动,本是该去农业大学学习,然后去培育他愿望中的优质茶树的。天不假人以时日,庹其五只能种一株茶树在山坡上让儿子凝望。茶树是儿子未下乡前在花盆里试种的,树干树枝上都有他抚摸的痕迹,如今人茶两相望,也算是互为慰藉。有一段时间,庹
29、其五外出走了一圈回来后,竟然开始喝老孙配备的茶了。这情况以前少见,一同喝茶的人就奇怪。问,也没问出个所以然。庹其五说:“喝茶,喝的是心绪,在乎茶的好坏?”这就让大家不好说了。谁说喝茶不是喝心绪呢?老孙的茶庹其五一喝竟持续了一年,让人渐渐忘了他有自己带茶的习惯。大伙儿想起来他有这习惯,是第二年的清明后。庹其五又自己带茶叶来了,而且给相熟的人每人都送了一小包。茶是新茶,雀舌,一看就是清明前的新芽。问,才知道是庹其五儿子以前插队的那个村寄来的。再问,才知道庹其五去年到山里看儿子,发现当年栽的那株茶树长得很好。村里人依旧很穷,庹其五就想着让他们种茶,于是请了他茶研所的一个专家朋友去看,专家说气候土壤都
30、适合,便说动村长引进茶苗,聘了人指导种植和焙制。村里人家家户户少余钱,庹其五就先垫了请人的费用,告诉村长茶叶赚了钱再补给他。一年过去,果然就出了茶来。茶还是打项采的,量少,制得也不算好,但庹其五喝着,也是觉得浓郁清爽。此后每年村里都寄上新茶来。三年后茶叶开始正常开采,竟是越制越好,渐入佳境。庹其五带上新茶,看着老孙将水冲进茶碗,就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这话,一道喝茶的人都已经听熟了,他们偶尔也重复一下,都以为是庹其五写的诗句呢。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 小说第段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庹其五的身份和习惯,通过对比手法写出了他对喝茶的喜爱,为下文故事的展
31、开埋下了伏笔。B. 文中设置庹其五认为老孙家的院子里种一颗粗大的茶树会更好这一情节,是为了说明庹其五的品位更高,审美能力更强。C. 庹其五对其他茶客解释“庹”,很自然地让我们想到孔乙己,暗含了作者对他咬文嚼字的讽刺。D. 小说的标题为“庹其五”,但作者却围绕“喝茶”展开故事情节,因此文章标的题不是很妥当。8. 庹其五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9. “喝茶”作为这篇小说构思的关键,有人物塑造、情节结构、主题思想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简要分析。【答案】7. A 8. 庹其五是一位普通的退休老教师。他淡泊随和,与世无争,喜欢喝茶,有清雅的生活情趣。他有
32、学问,喜欢吟诵诗句,令人钦佩,值得尊敬。他书生气很浓,清高奇特,与众不同,说话有时让人难以理解。他有独到的眼光,乐于帮助穷困山村发展茶树种植业。他有豁达的心胸,通过种植茶树摆脱丧子之痛。 9. 示例一: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饱满。通过庹其五喝茶的细节描写,如使用的茶叶、难懂的语言等,刻画了人物与众不同清高的性格。通过庹其五喝茶使用茶叶的不同,含蓄地表现了人物心境的变化,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生动富于变化。通过对茶客喝茶的描写,刻画了他们共有的淡泊、随和、宽仁等特点。示例二:使情节结构紧凑精巧。小说以介绍度其五茶客身份和喝茶的习惯开篇,以度其五在茶馆冲饮远方寄来的新茶结束,中间多次描写他与茶客喝茶,喝茶
33、贯穿全文,是全文的结构线索。腐其五的心境、人 生态度的变化是小说的暗线,这条暗线也借人物有关喝茶的话语和心理而得以呈现的。小说多次由喝茶引出其它内容,如人物的身世经历、帮助农村种茶等。喝茶在小说中起到了勾连情节、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示例三:使小说的主题思想深刻、丰厚。取材于“喝茶”这样的日常小事,表现了当代人豁达开朗的心胸和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透过“喝茶”引发的故事,体现作者对人生的思考:我们应当将个人的情感投放到更广阔的社会、更有意义的事情中去。小说中的喝茶还体现了中国茶文化丰厚的积淀,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生活追求:淡泊、宁静、和谐。【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
34、,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B项,“是为了说明庹其五的品位更高,审美能力更强”于文无据。C项,由文中内容可知,作者并无讽刺之意。D项,文章标题并无不妥当,文章是围绕“喝茶”展开的,但主人公是庹其五。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
35、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摆脱概括庹其五的形象特点,可以根据文中对度其五身份、生活情趣及其言行来概括其形象特征。此题首先回答人物的身份,即庹其五是一位普通的退休老教师。从“淡泊随和”、“有学问”、“书生气浓”“眼光独到”“心胸豁达”等角度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例如,“退休后,庹其五每周六天到巷子尽头老孙家的茶铺子里坐着喝茶。”退休喝茶,自带茶叶,可见他淡泊随和,与世无争,喜欢喝茶,有清雅的生活情趣。“庹其五就会蘸着茶水在茶几上写一个庹字,指点着说:很多人开口就念度,那不对。这个字念庹,同稳妥的妥一样的音。看着老孙一柱滚鲜鲜的开水注进去,就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36、说的是陆羽茶经的开首一句,但和庹其五一道坐着喝茶的人都不知道,所以接着话往下说的人很少。一”可知他有学问,喜欢吟诵诗句,书生气很浓,清高奇特,与众不同,说话有时让人难以理解。“道喝茶的人听不懂庹其五说的那些话,庹其五却并不觉得孤单,并没有知音不遇的失落。”“庹其五去年到山里看儿子,发现当年栽的那株茶树长得很好。村里人依旧很穷,庹其五就想着让他们种茶,于是请了他茶研所的一个专家朋友去看,专家说气候土壤都适合,便说动村长引进茶苗,聘了人指导种植和焙制。”可见他有独到的眼光,乐于帮助穷困山村发展茶树种植业。“庹其五就先垫了请人的费用,告诉村长茶叶赚了钱再补给他。”“儿子喜欢茶,若不是来参加上山下乡的
37、运动,本是该去农业大学学习,然后去培育他愿望中的优质茶树的。”“三年后茶叶开始正常开采,竟是越制越好,渐入佳境。”他有豁达的心胸,通过种植茶树摆脱丧子之痛。【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本题开放性较强,作答时要结合“喝茶”这一关键词,从人物塑造、情节结构、主题思想中任选一个方面,结合作品内容陈述自己的观点,并对自己的观点作出分析。具体作答时一定要紧扣文本、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先通读小说,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理解把握人物形象特点,领悟小说的主旨。比如,选择从人物塑造这一角度分析,抓住文中人物的言行分析。文中,度其五退休后,一周六天去老孙家茶
38、铺喝茶,在老孙家茶铺喝茶的多是熟客。庹其五和其他茶客们把“喝茶”作为生活中的部分,表现他们对茶的热爱,追求淡泊、宁静的生活,也能表现茶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影响。通过“喝茶”,小说交代了庹其五不幸的人生遭遇,他无儿无女,儿子在山区插队时被山洪冲走了,后来老伴也死了。但他却能保持达观的心境生活,还帮助儿子生前所在的村子发展茶叶。这表明人应当保持豁达的心胸,面对苦难,要乐观坚强。还可以从情节结构紧凑精巧的角度,抓住“喝茶”是全文的结构线索来分析,小说以介绍度其五茶客身份和喝茶的习惯开篇,以度其五在茶馆冲饮远方寄来的新茶结束,中间多次描写他与茶客喝茶。还可以从主题思想的角度谈“喝茶”的作用,庹其五并没有因
39、失去亲人而痛苦郁闷,反而积极帮助村民,村里人依旧穷庹其五就想着让他们种茶,于是请了他茶研所的一个专家朋友去看,“说动村长引进茶苗,聘了人指导种植和焙制。村里人家家户户少余钱,度其五就先垫付了请人的费用,告诉村长茶叶赚了钱再补给他”,这些能引发人思考,多为他人为社会做有意义的事情,不沉浸在自我的痛苦世界里,人能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上三种分析,回答时任选其中一种即可。【点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首先,借
40、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本题可以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分析人物形象,还可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其次,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优秀的小说,总是充分地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矛盾和斗争,在典型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般说来,矛盾冲突展开得越充分,人物性格也就越鲜明。还
41、可以借助描写方法、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人物间的关系、作者倾向等分析人物形象。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
42、,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今行而无信 信:相信B. 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不过,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C.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喜欢,高兴D. 进兵北略地
43、略:掠夺,夺取11. 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今行而无信 秦王必喜而善见臣B.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C. 樊於期乃前曰 乃今得闻教D.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12. 从选文后两段文字内容来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A. 擅长辞令,一席话以诚感人,终使樊将军甘心自刎献首。B. 果断坚决,见太子丹“不忍”,便“私见樊於期”以促成其事。C. 工于心计,正确判断行刺秦王的关键在于取信秦王。D. 心狠手辣,为取“信物”诱使樊将军自刎。13.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2)臣左手把其袖,而
44、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答案】10. A 11. C 12. D 13. (1)就是太子不说,我也要来拜见您了。(只是)现在空着手没有什么凭信,那就无法接近秦王。(2)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膛。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义和用法的把握。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A项,“今行而无信”的意思是现在前往秦国却没有什么信物。其中“信”作名词用,译为“凭信,信物”。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5、。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A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承接。B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C项,副词,于是,就。D项,介词,因为;连词,相当于“而”,来。故选C项。【12题详解】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的能力。首先要读懂原文,精读选文后两段文字内容,把握荆轲的人物形象,然后抓住题干中“评价有误”选择。D项,“心狠手辣”“诱使樊将军自刎”说法都不对。原文,荆轲说“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见到樊於期后,
46、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由此可见,荆轲只是对樊於期说了他刺杀秦王的现状,樊於期心甘情愿献出自己的生命,荆轲并没有“诱使樊将军自刎”,更谈不上“心狠手辣”。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微”:“假如没有”;“谒
47、”:“拜见”;“信”:“信物”;“亲”:“接近”。第二句关键点:“把”:“抓住”;“揕”:“刺”;“见陵”:“被欺侮”;“岂有意乎”:“是否有这个心意呢”。【点睛】翻译句子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
48、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参考译文:秦国的将军王翦攻破赵国,俘虏赵王,大部分占领了赵国的国土,进军向北侵占土地,到达燕国南部的边界。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请求荆轲说:“秦军马上就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我想长久地侍奉您,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荆轲说:“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假如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取他的头颅。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地召见我,我就有办法来报答太子了。”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困窘而来归附我,我不忍心由于自己
49、个人的私仇而伤害长者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虑对策吧!”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下里会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现在听说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买将军的首级,您将怎么办?”樊将军仰天长叹,泪流满面地说:“我每当想起这一点,常常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荆轲说:“现在有一个建议,可以用来解除燕国的忧患,报将军的深仇大恨,怎么样?”樊於期于是上前问道:“怎么办?”荆轲说:“希望得到樊将军的首级来献给秦国,秦王一定高兴而又友好地接见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膛。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
50、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露出一只胳膊,左手握住右腕,走近一步说:“这是我日日夜夜咬牙切齿、捶胸痛恨的事,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于是自杀。(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游览黄庭坚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路湿人衣。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注此词大约写于词人被贬官时期。瑶草:仙草。武陵溪: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金徽:瑶琴。14.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
51、. “瑶草一何碧”运用比兴手法,赞美瑶草(仙草)像碧玉一样可爱,激起读者兴趣,把读者引进仙境中去。B. “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承接“春入武陵溪”,表现了“桃花源”仙境的清丽澄净,幽静脱俗。C. “我欲穿花寻路”三句表达了作者对此境的喜爱,满怀喜悦规划着自己的行程,渴望有更美的发现。D. “只恐花深里,红路湿人衣”故意正话反说,说仙境里花深露重,怕会打湿衣服,实际表现了词人对仙境深深的喜爱和依恋。E. “我为灵芝仙草”两句,表白他到此探索的真意。“仙草”即开头的“瑶草”,“朱唇15. 结合下片内容,简要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答案】14. CD 15. 词人想象“坐玉石、倚玉枕、拂
52、金徽(弹瑶琴)”表现他的志行高洁、与众不同。说李白不在,无人陪他饮酒,是说他缺乏知音,感到异常寂寞。同时曲折地表达出他对现实的不满。词人说自己到仙境探索是为了得到灵芝仙草,不是为了得到像“朱唇丹脸”一样的桃花,即使得不到又何必长啸呢?以象征性的语言说明自己不必去为得不到功名利禄而忧愁叹息。最后两句描写词人醉后摇摇晃晃,下山翩翩起舞,明月伴他归去的形象,表现他想逃避现实却又不甘心如此的矛盾心理及孤寂心境。【解析】【14题详解】本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
53、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A、C项考核手法,B、D、E项考核内容。其中C项,“我欲穿花寻路”三句虚写想象、以虚衬实,写词人幻想能找到一个自由施展才能的理想世界,含蓄地表示对现实的不满。D项,“祗恐花深里,红路湿人衣”承接前三句,写词人担心仙境里花深露湿,沾湿人衣,既写现实的游览,又曲折地表现他对纷乱人世的厌倦但又不甘心离去的矛盾。故选CD。【15题详解】本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
54、歌的内容解说。注意根据词中的“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弹瑶琴)”,分析出诗人志行高洁、与众不同;根据“无人伴我白螺杯”,分析出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根据“长啸亦何为”,分析出诗人认为不必去为得不到功名利禄而忧愁叹息;根据“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分析出诗人想逃避现实却又不甘心如此的矛盾心理及孤寂心境。本题据此分点回答。【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
55、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分析景物的色彩倾向,一般来说景物的色调和作者内心的情感是相辅相承的,暖色调和积极向上有关,冷色调和哀愁有关。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后面的注解。关注体现情感的重要词语。古代诗人特别注重关键词,并以此作为情感表达、意境营造的核心。如“残、缺、断、愁”等词语常与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孤寂有关。(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既东封郑, _,_,将焉取之?”(2)荆轲刺秦王中,表现送别人受荆轲“慷慨羽声”感染的句子是“_, _”。
56、(3)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_,长河落日圆”。【答案】 (1). 又欲肆其西封 (2). 若不阙秦 (3). 士皆瞋目 (4). 发尽上指冠 (5). 大漠孤烟直【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肆”“封”“阙”“瞋”“冠”“指”“直”,理解字义去记忆。【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
57、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第卷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华民族是个与石头有着不解之缘的民族,中国的石头文化 。追溯到八千年前,先民已经在玩玉石了。人们对玉石的 催生了“黄金有价玉无价”的观念,进而 为“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石文化。中国人爱石,
58、将石当作朋友, 当作自我生命的象征,以石来抚慰心灵,通过石头来看宇宙人生的大道理。A. 源远流长 一往情深 演绎 并且B. 博大精深 情有独钟 演绎 甚至C. 博大精深 一往情深 演化 并且D. 源远流长 情有独钟 演化 甚至【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语段第一空的前后文强调的是中国的石头文化历史的悠久,选“源远流长”合适。“情有独钟”,因对某人或某事物特别喜爱而感情专注。“一往情深”,指对人或对事物有很深的感情,十分向往留恋。语段第二空强调的是喜爱的程度,用“情有独钟”好。“演化”,演变,发展变化。“
59、演绎”,展现,发挥。“演化”符合第三空语境。“甚至”比“并且”递进意味更强,故第四空选“甚至”。故选D。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4月4日,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公布,中国作家曹文轩顺利摘得这一世界儿童文学领域的至高荣誉,这也是中国作家首次蝉联此项桂冠。B. 中国发射天宫二号的主要目的是为接受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访问,完成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面向长期飞行的乘员生活、健康和工作保障等。C. 20年前,马氏“兄弟”因“诚”结缘;20年后,哥俩又因“诚”重聚。马氏“兄弟”的动人故事,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平凡人身上蕴藏的信守承诺、诚比金坚的力量。D. 近
60、日,董明珠卸任格力集团董事长的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董明珠虽然在上市公司格力电器的职务没有发生变化,但格力“去董明珠时代”的拐点也许就要到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不合逻辑,“蝉联”多指连任某个职务或继续保持某种称号,与“首次”矛盾;B项,“主要目的是为”句式杂糅,删去“为”字,“考核”缺宾语中心语,在句末加“相关技术”;D项,语序不当,“虽然”移至“董明珠”前。点睛: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
61、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此题选项B“主要目的是为”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19.依次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组是( )时常想起鲁迅,想起胡适,想起钱穆一个已经逝去的铁三角。他们与时代一同呼吸,以独立的姿态成为了30年代中国知识界的柱梁;如今,正凝视着这个轻佻的当下,沉默不语,我们是喋喋不休地重复梁实秋的雅舍、 、 ,还是老老实实地告诉我们的学生,我们曾经有过 、 与 、钱穆的严谨学业?A. 周作人的平和 林语堂的幽默 鲁迅的自由思想 胡适的社会批判B. 周作人的苦茶 林语堂的菜谱 鲁迅的社会批判 胡适的自由思想C. 林语堂的幽默 周作人的平和 胡适的思想自由 鲁迅的批判社会D.
62、 林语堂的菜谱 周作人的苦茶 鲁迅的思想自由 胡适的批判社会【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查语意的连贯和句式的选用。从所给文段来看,选项中提到的四位作家应分为两组,前一组当与“梁实秋的雅舍”属于一类,后一组当与“钱穆的严谨学业”为一类。所以从前后文的呼应看,排除C项。从短语的结构看,与“严谨学业”结构一致的应为“社会批判”和“自由思想”,可排除D项。从内容上看,与“雅舍”相应的是“苦 茶”和“菜谱”,而“平和”与“幽默”是作家的风格,故排除A项。故选B。20. 阅读下面三句话,按要求回答问题。柏拉图说:“征服自己需要更大的勇气,其胜利也是所有胜利中最光荣的胜利。”卢梭则谈到:“人要是惧怕痛苦
63、,惧怕种种疾病,惧怕不测的事件,惧怕生命的危险死亡,他就会什么也不能忍受的。”鲁迅说过:“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上面三句话,既有共同点,又各有差异。请分别同答。(1)三句话谈论的共同点是 。(2)柏拉图侧重的是 。卢梭侧重的是 。鲁迅侧重的是 。【答案】(1)人要有勇气(2)人要有勇气战胜自己没有勇气的后果人要有勇气面对不幸【解析】试题分析:三个名家名言的共同点都是在说“勇气”,只不过柏拉图和鲁迅是从正面论述,卢梭从反面论述。关键是抓住每个名言的关键词。柏拉图的名言关键是“征服自己”,卢梭的名言关键词是“惧怕”各种困难,鲁迅名言
64、的关键词是“笑脸迎接悲惨的厄运”。概括三句名言答案就可以。【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技巧点拨】论述类文章运用的材料包括事实材料、征引的文献资料和理论。这些材料有的用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有的用来发表某种见解有的用来反驳某种观点。分析这些材料准确理解作者运用这些材料的用意(即目的何在)正确理解其本身的含意和在文中的作用即是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重要途径。从作者对有关事物的评价中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论述类文章在引述材料之后往往会对这些4从文中不同观点、不同态度的比较中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论述类文章中常会出现一些表达不同观点、表明不同态度的句子。这些不同观点和态度有的是作
65、者所持有的有些却是作者为了把问题论述透彻而援引别人的。在根据语境判断不同观点态度的持有者的基础上对在文中出现的不同观点、不同态度作比较分析(对立的作正误辨析相近的作差异辨析)是准确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有效手段。2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的新闻(不超过30个字)。据路透社2月6日报道,英国下议院议长周一表示,由于特朗普签署的移民禁令体现了强烈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他建议在特朗普访英期间禁止其在议院讲话。“仅从议院的角度来讲,我们强烈反对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我们重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也尊重独立司法的原则。”英国下议院议长约翰博考表示,他的表态在议院中引起了热烈的掌声。据悉,英国首相特蕾莎梅
66、已邀请特朗普在今年下半年的时候访问英国。然而,已经有超过150名议员共同签署了申请书,要求禁止特朗普在英国议院发表讲话。特朗普饱受争议的移民禁令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引起了广泛的抗议,在英国伦敦,也有数千名群众发起游行,抗议特朗普的移民禁令。【答案】特朗普访英或遭禁言,英150名议员要求禁止其在议院演讲。【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这道题具体考的是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内容。这可以利用新闻结构特点分析概括。新闻一般分导语、主体、结语三个部分。导语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拟题是要从中提取有用信息。中间是新闻的主体,详细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是对导语的丰富和扩展,拟题时适当保留。最后是结语,对事件的意
67、义和影响进行阐发,起补充延伸作用,拟题时可删去。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内容,主要看导语部分,其中“他建议在特朗普访英期间禁止其在议院讲话”里有重要的信息是:特朗普访英期间或许将被禁止在议院讲话。适当参考主体部分,而结语可以用来验证。答题模式一般为:陈述对象+行为。相关信息取核心部分,勿重复。根据以上方法,找到这则新闻陈述的对象是:特朗普。这样事件是:他在英期间或将被禁止在议院讲话。整合成答案是:特朗普访英或遭禁言。另外,语段中“然而”引起下一层的意思,即“已经有超过150名议员共同签署了申请书,要求禁止特朗普在英国议院发表讲话。”这句话也采用陈述对象(150名议员)+行为(要求禁止特朗普在英国议院
68、发表讲话)的模式,由此概括为:英150名议员要求禁止其在议院演讲。至于新闻中一些解释原因的语句,如“由于特朗普签署的移民禁令体现了强烈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特朗普饱受争议的移民禁令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引起了广泛的抗议,在英国伦敦,也有数千名群众发起游行,抗议特朗普的移民禁令”,以及英国下议院议长的具体讲话内容可以直接删除。所以,这则新闻用一句话概括为:特朗普访英或遭禁言,英150名议员要求禁止其在议院演讲。字数严格控制不超过30字。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人说生活太平凡,幸福很遥远。其实,点点滴滴的幸福在你的生活中俯拾即是。只要用发现的眼光
69、看待世界,用感恩的心态采撷生活,你就能收获许多幸福的印记。同学们,用心捡拾生活中的幸福吧,把它装入行囊,伴你快乐成长!请以“捡拾幸福”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实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答案】捡拾幸福 相传幸福是个美丽的玻璃球,破碎散落在世间的每个角落。随处捡拾,便是幸福。题记早上起来,打开窗户,就闻到了太阳的味道,清新的风儿吹进窗子。深呼吸,闻到的是慢慢的幸福。又是一个新的周末,又是新的一天,又能开始捡拾属于自己的幸福碎片。整理好着装,收拾好心情,一个背包,一壶水,奔向目的地-操场。校园的这角,有我们这群挚爱英语的学子。晨风中,回荡着朗
70、朗读书声。心中有种久违的感动瞬时产生。从前,总是断断续续的去做一件事。从未想过,会有这么一天,会有这么一件事,让我们坚持这么久。幸福感在新湖荡漾开来。是的,拥有一群这么勤奋的朋友,是我的幸福。战胜自己的懒惰,是我的幸福。很想说,关于幸福,原来我一直在路上。林荫道旁,枝桠摇曳;林间,虫鸟与我同歌;路上,迎来熟络朋友的灿烂笑脸;食堂,叔叔阿姨捧上热火饭菜.一路捡拾,一路幸福!重返寝室,回到这个温馨的小家。室友已退去,平时的喧嚣恢复宁静。闲适的周末,大家都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捡拾属于自己的幸福碎片了吧?而我,独自呆在小寝,打开喜欢的杂志,读读美文,从字里行间感受轻松和愉悦,累了时,听着喜欢的音乐,
71、收拾杂乱的衣物。让自己沉浸在这种忙的喜悦,动的幸福之中。朋友问过我,怎么这么耐得住寂寞。其实我想说,只要心净了,一切都会净;只要心自在了,一切都会自在。这样的生活,没有烂漫,没有浮躁,一个人安静体会生命的成熟和深沉,亦是一种幸福。眨眼就到黄昏了,长沙的秋天不见夕阳,却有着其独特的美丽。幸福如秋叶,飘落满地,随处捡拾,便是金黄。生活就是一个节日,是一场盛大的庆典。因为生活是,也仅仅是我们现在经历的这一刻。把握好每一次捡拾的机会,便是对幸福最好的珍惜。后记相传幸福是个美丽的玻璃球,破碎散落在世间的每个角落。有的人捡到多些,有的人捡到少些。虽然没有人能拥有全部,但每一次弯腰,没一次捡拾,都是幸福。也
72、许,人活着就是一种心情。把握心情,把握今天,设置明天,储存永远。只要用心感受,用心捡拾,幸福就会永远存在。我想说,我很幸福,过去是,现在是,一直都是!【解析】试题分析:本次作文是命题作文。题目是“捡拾幸福”,结合材料理解幸福是什么。有人总是无视生活中的幸福,总觉得幸福很遥远。其实幸福就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提醒我们要善于用发现的眼光看生活,看世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幸福不需要比较,不需要拿别人的生活来定位自己是否幸福,也不必仰视他人的生活。另外幸福的生活不能用物质丰裕来衡量,丰裕的物质生活可以带来幸福感,但平凡普通的生活中幸福也很多,重要是能用感恩的心来看待。我们就是凡人,平凡的生活也有很多美好
73、,比如家人的平安,身体的健康,深厚的友谊,这些都可以是我们生活中的幸福。我们学会了做菜给亲人吃,风和日丽的日子与两三好友同去踏春也是一种幸福感。本次作文以“捡拾幸福”为题目,可以立意为,平凡的生活也是幸福,要用发现的眼光看生活,感恩生活,幸福就在身边等。题目要求写记叙文,可以选取平常生活中的能表现人情美、人性美、和谐美的人和事来记叙描写。点睛:命题作文审题方法:1.抓关键词,找准题眼法。题目的关键词语,就是作文题目的“题眼”,往往表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揭示了题目的意义。扣住了“题眼”也就是抓住了作文的写作重点。2.挖掘题蕴法。词语一般有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命题作文题目的含义一般也是多方位的,深层次的,隐含的,所以我们对文题的理解有时不能仅停留在表层上,还应该深刻理解题目的丰富内涵,挖掘其深层的隐含信息。3.填补标题法,添加语素法。有些命题作文,例如词语或者短语式的命题,我们可以用“添加语素,构成语境”的方法来审题。4.虚题实做法,化大为小法。有些作文题,由于概念抽象,难以把握。对这类题目,可以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总之,在写中考命题作文时要同学们结合题目本身特点多角度去审题,审题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