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浙江省2021年高中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训练卷(二)(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44058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2021年高中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训练卷(二)(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浙江省2021年高中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训练卷(二)(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浙江省2021年高中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训练卷(二)(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浙江省2021年高中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训练卷(二)(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浙江省2021年高中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训练卷(二)(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浙江省2021年高中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训练卷(二)(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浙江省2021年高中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训练卷(二)(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浙江省2021年高中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训练卷(二)(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浙江省2021年高中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训练卷(二)(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浙江省2021年高中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训练卷(二)(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浙江省2021年高中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训练卷(二)(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浙江省2021年高中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训练卷(二)(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浙江省2021年高中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训练卷(二)(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浙江省2021年高中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训练卷(二)(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浙江省2021年高中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训练卷(二)(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浙江省2021年高中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训练卷(二)(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浙江省2021年高中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训练卷(二)(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浙江省2021年高中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训练卷(二)(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浙江省2021年高中地理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训练卷(二)(含解析)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下图为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1.影响甲农业带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分别是 A.光照充足、交通便利 B.气候湿冷、市场广阔C.土壤

2、贫瘠、工业发达 D.灌溉便利、人口稠密2.甲农业带与乙农业带的协作关系主要体现在A.甲为乙提供生活资料B. 甲为乙输送大量劳力C.乙为甲提供消费市场D.乙为甲提供牲畜饲料下图示意我国某地某月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3.对该地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差值影响最大的是A.昼夜长短B.日降水量C.天气变化D.气压高低4.形成19日降水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A.气旋B.暖锋C.台风D.冷锋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完成5、6题。5.该山地北坡2700米以上及以下地区,自然带垂直变化的主导因素分别是A.水分、热量B.水分、水分C.热量、水分D.热量、热量6.山地南坡缺少山地

3、针叶林带,原因是A.海拔高,光照强烈B.背风坡,降水较少C.坡度大,土壤贫瘠D.纬度高,热量不足商丘位于河南省东部,依据地区优势,通过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逐渐形成规模化的食品产业集群,有中国厨房美誉。下图1为河南省区域图。完成7-9题。7.与开封相比,商丘承接食品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是A.地形平坦,地租水平低B.经济发达,市场需求大C.铁路交汇,交通更便利D.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8.食品产业转移对商丘带动最为显著的是A.旅游开发B.农业科技C. 餐饮零售D.机械制造9.产业转移对商丘环境的主要影响是A.加快城市化进程B.加大资源跨区域调配数量C.提高环境承载力D.提高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下图为中南

4、半岛地理位置和地形示意图,完成10、11题。10.中南半岛以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生产特点是A.机械化程度高B.休耕现象普遍C.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高D.劳动者有精耕细作经验11.该地区耕作业生产中最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A.水资源枯竭B.耕地面积缩小C.土地盐碱化D.土壤肥力下降下图为某城市道路双向汽车车速变化曲线图,完成12、13题。12.图中甲、乙两曲线反映的是A.该道路是郊区联系市中心的交通干道B.两曲线反映的是节假日汽车流量变化C.甲可能是由住宅区流向商业区的车速D.乙曲线与学生上学活动状况关系密切13.若利用北斗卫星系统监控汽车流量信息,需要A.汽车均要安装定位模块终端,及时

5、反馈位置信息B.道路加装北斗卫星导航基站,及时获取汽车动态C.路口安装汽车影像追踪系统,及时分析车流方向D.司机携带北斗导航系统手机,及时发送车辆行踪人口抚养比是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人口数(1564岁的人口)之比。下图为日本1947年至2015年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变化图。完成14、15题。14.影响图示期间日本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政策B.经济增长率C.人口迁移D.人口生育率15.该国1947年抚养比较高,主要原因是A.人口出生率高B.老年人死亡率高C.青壮年迁移多D.婴幼儿死亡率低淮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世界最高电压等级的特高压直流输电

6、工程,是世界输电功率最大的一条线路。下图为该输电线路示意图。完成16-18题。16.对该输电线路的走向影响最大的是A.沿途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率B.两地能源供求关系的状况C.地形对线路建设成本影响D.国家西部地区大开发政策17.该输电线路的建设A.缓解新疆能源供应紧张状况B.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C.促进淮南地区发电设施建设D.跨越了东、中、西三大地区18.该输电工程建成可以缓解皖南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A.跨区域输电代替煤炭,皖南排放的污染物减少B.新疆发电的成本较低,皖南地区环保电器增多C.远距离输电成本较高,皖南地区用电总量减少D.大量廉价电力的使用,皖南吸引了高耗能企业某中学地理

7、小组对校广场高度为H的旗杆影子进行测量,下图1为一年中每天北京时间19 点40分测得的旗杆正午日本影朝向和长度的变化曲线。完成第19、20题。19.该学校的经、纬度位置是A.105E,21.5S B.105E,21.5N C.140E,21.5N D.140E,21.5S20.当某日日影长度为H时,该地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曲线是图2中的A.甲B.乙C.丙D.丁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下图为我国毛乌素沙地分布示意图。完成21、22题。21.与毛乌素沙地形成关系密切的自然原因是A.风力较大,蒸发旺盛B

8、.距海较远,降水稀少C.河流短小,含沙量高D.植被稀疏,下渗较少22.为遏制沙漠的扩展,榆林地区的合理应对措施是A.招商引资,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B.严禁放牧,发展畜牧产品深加工业C.植树种草,改善局地地区的气候条件D.改良土壤,大力巩固和发展种植业下图为一段河道示意图,图中为四个固定河流水文测站,其中两处位于同一条河岸垂线上,两点为距离较近且位于河道中心线上。完成2325题。23.监测发现两处水流速度不同,主要原因是A.处水流受惯性影响大,速度较快B.处受地转偏向力较大,速度较快C.处泥沙沉积多阻力大,水流较慢D.处人类活动修筑堤坝,阻碍水流24.若该河段为一山间溪流,则处和处河流断面沉积

9、物颗粒的大小是A.自左岸向右岸,沉积物粒径增加B.自左岸向右岸,沉积物粒径减小C.自中心向两岸,沉积物粒径变小D.自中心向两岸,沉积物粒径变大25.若在测站之间修筑水库堤坝,则对图中两处河流水文特征及地质作用的主要影响是A.处流速加快、含沙量变小,处流速变慢、含沙量增大B.处流速变慢、含沙量变大,处流速变快、含沙量增大C.处流速加快、侵蚀作用增强,处流速减慢、沉积作用增强D.处流速变慢、沉积作用增强,处流速加快、侵蚀作用增强非选择题部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5分)26.(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风陵渡镇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处,因此处为黄河上的重要渡口而闻名。为了增加通

10、行能力,1970年黄河铁路大桥建成,1994年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风陵渡镇商旅云集的盛况逐渐消失。下图为风陵渡及附近区域示意图。材料二 黄河风陵渡上游河段河心洲大小、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河道频繁摆动。(1)导致黄河风陵渡上游河段不断向东摆动,河流东西两侧外力作用的差异是_,对河心洲大小、位置变化产生影响的外力是_,风陵渡成为图示地区的重要渡口,主要优势_。(3分)(2)促成风陵渡铁路大桥、公路大桥修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铁路大桥、公路大桥选择在风陵渡附近河段修建,主要原因是_。(2分)(3) 简述交通区位的变化对风陵渡镇兴衰的影响。(5分)27.(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1、斯里兰卡旧称锡兰,下图为斯里兰卡地形图。材料二 茶树喜温喜湿,适宜生长环境为年平均温度在18-25、年降水量在 1500 毫米以上、光照适中和排水良好的弱酸性土壤。而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斯里兰卡是世界重要的红茶生产和出口国。锡兰很早开始就成了红茶的代名词,锡兰红茶生产量居世界第二,出口量世界第一。为了扩大条叶生广,斯里兰卡不断扩大茶叶种植面积。(1)说明该区域的地形特征是_,最突出的水系和水文特征分别是_。(3分)(2)说明锡兰红茶出口量世界第一的主要区位优势。(4分)(3)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指出该国茶叶种植面积

12、扩大对环境的不利影响。(3分)28.(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法国是世界工业发达国家之一,也是欧洲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小麦单产位列世界前列。法国非常重视农业人才的培养,政府规定农场经营者,必须有高中以上学历并持有农业技师证的人才,才可以进行农场的独立经营。图1为法国地理位置和农业分布示意图。材料二 法国是世界著名的葡萄酒产地,生产葡萄酒历史悠久,产品远销世界各地。近年来,中国成为法国葡萄酒重要的出口地,出口量大幅度上升。图2为近几年中国进口法国葡萄酒数量统计图。(1)分析甲地选择发展乳畜业的主要原因。(3分)(2)从农业技术经济因素的角度,简析法国小麦生产的有利条件。(5分)(3

13、)分析法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销量不断增加的原因。(5分)2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的祁连山是我国西北干早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分界线,也是我国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占整个山区的三分之一。下图为祁连山与周边地区地形示意图。材料二 居延泽是一个奇特的游移湖,它在地质历史时期的位置忽东忽西、忽南忽北,湖面时大时小,后来因为湖面缩小而分裂成东西两个湖泊。(1)从地形角度,简析祁连山南北地区聚落分布特征的差异。(4分)(2)从外力作用和水源补给角度,推测居延泽游移的主要原因。(5分)(3)列举居延泽萎缩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类型(3分

14、)地理(二)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I(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5分)26.(10分)(1)东侧以(流水)侵蚀为主,西侧以沉积为主 流水 河道稳定(3分)(2)社会经济发展 河道宽度小,建设成本低(2分)(3)风陵渡为过河点,(1分)人流量大,商旅云集,促进风陵渡镇发展;(1分)铁路和公路大桥的建设,渡口作用消失,(1分)商旅客人无需自此停留、中转,(1分)商贸活动减少,城镇衰落。(1分)27.(10分)(1)中间高、四周低(

15、1分)放射状(短小)(1分)水流速度快(1分)(2)热量季风气候,茶叶生产气候适宜;(1分)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光照适中、排水良好,茶叶产量大、质量好,(1分)有加工的经验,红茶品质好,(1分)国内人口较少,生产量大于消费量,岛国,出口便利。(答出1 点给1分)(3)茶叶种植面积扩大,必然会对其他植被造成破坏,(1分)斯里兰卡降水丰富,地形坡度大,植被破坏可能造成水土流失,(1分)造成动物栖息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1分)28.(13分)(1)甲地距海近,降水多,光热不足,(1分)不适合其他农作物成熟,而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1分)法国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1分)(2)

16、法国工业发达,农业机械化水平高,(1分)人均耕地多,便于大机械化生产,(1分)劳动力素质高,(1分)化肥、农药供应充足,(1分)农业生产科技水平较高。(1分)(3)法国葡萄酒品质好,(1分)产量大,(1分)我国民众生活水平提高,进口葡萄酒的数量增加(1分);远洋交通运输的发展,为葡萄酒运输提供便利条件(1分),两国关系较好,进口贸易障碍较少(1分)。29.(12分)(1)以南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1分)青藏高原海拔较高,温度低,海拔较低地区更为宜居;(1分) 祁连山以北地区主要分布在山前冲积扇,(1分)该地区降水稀少,水源是影响聚落分布最重要的因素。(1分)(2)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地形抬升,河

17、水则向海拔较低的位置汇集,形成新的湖泊;(1分)新的湖泊被沉积物抬升后,(或原湖泊被风力侵蚀,海拔降低)又会导致集水位置的变化,所以居延泽湖泊大小及南北位置受河水补给量影响,(1分)弱水河流域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或降水量增多,居延泽面积较大,(1分)夏季河流流量大,湖泊位置也偏北(1分)(反之则面积偏小、位置偏南。)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大风天气多,风力侵蚀和沉积,影响湖泊大小和位置。(1分)(3)沙尘暴 土地的盐碱化 土地沙漠化(各1分)解析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答案】B【解析】

18、从图上看,甲农业带是乳畜带,美国东北部乳畜带的成因是气候湿冷土壤贫瘠,不利于耕作业的发展,选择发展乳畜业;加上美国东北部是传统工业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对乳制品的需求量大,乳畜业的发展可以满足市场的需要。2.【答案】D【解析】乙农业带为美国的玉米带,玉米带是乳畜业发展的重要饲料来源。题干问的是农业带的协作关系,不存在提供生活资料,A错误;农业需要劳动力少,也不可能需要乳畜带为耕作业带提供劳动力,B错误;乳畜产品主要是满足城市需要,农业带人口较少,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小,C错误。3.【答案】C【解析】从图示信息看,有降水的时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差值较小,反正较大,因此影响气温日较差的主要原因是天

19、气变化。4.【答案】A【解析】四个天气系统均可以发生降水天气,但是结合气温,降水后气温没有明显变化,排除冷锋、暖锋,降水量只有30mm,且最低气温有15、最高气温只有20多,气温较低,台风的可能性较小,气旋对流雨最有可能。5.【答案】C【解析】从图示信息看,从山麓的温带荒漠带向上到山地针叶林带,主要原因是随着海拔的升高,蒸发量减弱、降水量增加,水分条件变好;从山地针叶林带向海拔更高的山地,蒸发量继续减少,水分条件继续变好,但植被类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所以造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热量。答案选C。6.【答案】B【解析】山地南坡缺失针叶林,主要原因应该是水分较少。水分较少的原因一是降水少,二是蒸发量大,

20、从山地特征来看降水少是主要原因。7.【答案】C【解析】从图示信息看,商丘与开封地形都是华北平原,地形相同,A排除;商丘成为中国厨房,其产品面向全国,市场需求都相似,B排除;商丘位于陇海铁路与京九铁路交汇,便于产品的输出,而开封只有陇海铁路经过,答案正确;开封和商丘都人口、劳动力状况相似,排除D。8.【答案】B【解析】商丘引进的是食品产业,食品产业选择商丘,主要是考虑接近原料地。对农产品的需求,会推动农业科技发展,B 正确。9.【答案】A【解析】产业转移加快了商丘的工业发展,扩大了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农业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工作,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A 正确;产业转移到商丘的主要是食品工业,10.

21、【答案】C【解析】中南半岛以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是种植园农业,生产特点是专业和商品化程度高,C 正确。11.【答案】D【解析】该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农业(耕作业)生产不会导致水资源枯竭,A错误;农业生产会不断开垦林地,耕地面积也不会减少,B错误;该地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不会产生土地的盐碱化,C错误;不合理利用可能导致土壤肥力下降,D正确。12.【答案】C【解析】从题干信息看,图中两条曲线为城市道路双向汽车的车速变化,从图中看出,甲曲线8 点前后速度最低,说明车流量较大,无法看出是郊区联系市中心的交通干道,A错误;节假日,人们休息不上班,车流量变化较缓,也不

22、会出现早8点和下午6点多的峰值,B错误;甲在8点多钟出现峰值,可能是人们上班出行,C正确;如果与学生上学活动关系密切,早上也应该有峰值出现,D错误。13.【答案】A【解析】北斗系统用来监控器车流量,需要每台汽车安装有定位模块,并且与基站(网络)不断交流位置信息,这样才可能监控汽车流量。14.【答案】D【解析】图示信息反映的是日本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从图示信息看出,日本少儿抚养比不断降低,而老年抚养比不断提高,总抚养比先下降再上升,说明了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先增加后降低。1947年少儿年龄段的人口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进入劳动年龄阶段,比重增加,随着生育率下降,少儿抚养比下降,劳动年龄人口得不到较大补

23、充,原来的劳动年龄的人逐渐进入了老龄化,劳动年龄的人口比重不断降低。15.【答案】A【解析】二战期间,日本是亚洲战争的发动者,军人大量战死,战后出生率大幅度升高,导致1947年前后幼儿抚养比较高的主要原因答案选A.图中老年人比重小,是幼儿比重高的影响,不是死亡率高;B错误;1947年前后,日本战后劳动力大量短缺,不会向外迁移,C错误;也不是幼儿死亡率低,D错误。16.【答案】B 【解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方向,一是调出区资源丰富,二是输入区资源短缺且需求量大,三是有调出的可能,B正确。沿途自然灾害的多少以及地形,对输电线路的走向影响较小,A、C错误;西部大开发政策,促进了资源的开发,但不确定调出

24、的方向,D错误。17.【答案】B【解析】该资源跨区域调配,是把新疆的电能调到皖南,A错;新疆可以把资源优势转变化产业优势,B正确;皖南调入的是电力,不需要再建设发电设施,C错误;安徽属于中部地区,该线路仅仅穿过了中西部地区,没有到达东部地区,D错误。18.【答案】A【解析】电能是最清洁的能源,没有污染物产生,皖南调入电能代替煤炭,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缓解环境问题,A正确;用电成本高低,用电电器增多或减少,对本地污染物的排放没有影响,BC错误;皖南吸引高耗能企业,将会增加污染物的排放,D错误。19.【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该地在北京时间1040测得正午日影,根据任何地方正午时间都为地方时

25、1200,可求得两地的经度差为20,因此该地经度为140E。由图1正午日影的朝向和长度可知,该地一年中正午日影的朝向既有正南,也有正北,且一年中正午影子朝向正南的时间占大多数,可得该地位于回归线之间,且位于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图1中正午影子朝正南且影长为H时,即太阳直射在23.5N,进而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计算出该地位于21.5S。20.【答案】C【解析】该地影长为H时,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5,此时太阳直射在21.5N,该地昼短夜长,因此答案选C。二、 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三、 21.【答案】

26、B【解析】沙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水分不足,从经纬度位置看,毛乌素沙地距海较远,降水少是其形成沙地的主要原因,B正确;蒸发旺盛与风力有关,更重要的是与气温有关,A错误;河流短小、植被稀疏是降水少的表现,不是沙地形成的原因,C、D错误。22.【答案】C【解析】劳动密集型产业及发展畜牧产品的深加工业,并不是直接遏制沙漠的扩展的合理措施,A、B错误;植树种草,可以增加空气湿度,增加降水,同时可以降低风速,可以遏制沙漠的扩展,C正确;发展种植业可能对植被造成破坏,导致土地沙漠化严重,D错误。23.【答案】A【解析】从信息看出,该段河道弯曲,处水流路径较长,水流速度快,处水流路径短,流速较慢,A正确。地转偏

27、向力影响,只会往一个方向偏转,不会形成弯曲,B错误;泥沙沉积是由于流速慢的结果,不是原因,C错误;处水流速度慢与人类活动无关。24.【答案】D【解析】河道不同位置沉积物颗粒大小差异明显,靠近河边缘,其沉积物是在洪水季节形成,粒径较大,河底沉积物是水流较小时沉积而成,D 正确。25.【答案】D【解析】之间修筑大坝,从水流方向看,处应为库区,水位抬升,流速减缓,沉积作用增强;位于坝后,由于水位抬升,流速加快,且水流含沙量较小,将会发生侵蚀作用,D正确。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5分)26.【答案】(1)东侧以(流水)侵蚀为主,西侧以沉积为主 流水 河道稳定(3分)(2)社会经济发展 河道宽

28、度小,建设成本低(2分)(3)风陵渡为过河点,(1分)人流量大,商旅云集,促进风陵渡镇发展;(1分)铁路和公路大桥的建设,渡口作用消失,(1分)商旅客人无需自此停留、中转,(1分)商贸活动减少,城镇衰落。(1分)【解析】本题以风陵渡为背景,考查外力作用对河流的影响,以及交通区位对聚落兴衰的影响。(1)从图上看,该河段河流是向东摆动,说明东侧侵蚀作用较强,而河心洲位置和面积的变化,主要受流水(侵蚀和沉积)作用的影响。从图示信息看,图示区域风陵渡镇附近河道没有发生摆动,利于渡口的形成。(此处不能答河道窄。因为河道窄,水流速度快,不利于船舶通行。)(2)摆渡速度慢、运量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客流、

29、货物运输需求量大大增加,就需要交通更为快速、便捷的运输方向,公路、铁路更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大桥选择在此处修建,因为河道较窄,工程量小。(3)河流渡口,是陆路运输与水运的转换之地,交通方式的转换,促成了客商在此停留、消费,促进了风陵渡镇的繁荣。铁路、公路大桥的修建,人们不需要在此停留,也就无更多消费活动,商贸活动减弱,导致风陵渡镇衰落。27.【答案】(1)中间高、四周低(1分)放射状(短小)(1分)水流速度快(1分)(2)热量季风气候,茶叶生产气候适宜;(1分)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光照适中、排水良好,茶叶产量大、质量好,(1分)有加工的经验,红茶品质好,(1分)国内人口较少,生产量大于

30、消费量,岛国,出口便利。(答出1点给1分)。(1分)(3)茶叶种植面积扩大,必然会对其他植被造成破坏,(1分)斯里兰卡降水丰富,地形坡度大,植被破坏可能造成水土流失,(1分)造成动物栖息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1分)【解析】本题以斯里兰卡为背景,考查斯里兰卡自然地理特征和茶叶生产。(1)图示信息看出河流呈现放射状的原因是地形是中间高、四周低。由于是岛屿,河流短小,地形起伏大,水流速度快。(2)红茶出口量多,第一是生产量大,消费量少,第二是品质好,国际市场需求量大。斯里兰卡有茶叶生产需要的自然条件,产量较高;茶叶经过加工,红茶品质好,在国际上有较好知名度,市场广阔;还有就是生产量大于消费量,能

31、大量出口。(3)斯里兰卡为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热带季雨林,地形起伏大,植被破坏可能会造成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28.【答案】(1)甲地距海近,降水多,光热不足,(1分)不适合其他农作物成熟,而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1分)法国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1分)(2)法国工业发达,农业机械化水平高,(1分)人均耕地多,便于大机械化生产,(1分)劳动力素质高,(1分)化肥、农药供应充足,(1分)农业生产科技水平较高。(1分)(3)法国葡萄酒品质好,(1分)产量大,(1分)我国民众生活水平提高,进口葡萄酒的数量增加(1分);远洋交通运输的发展,为葡萄酒运输提供便利条件(1分),

32、两国关系较好,进口贸易障碍较少(1分)。【解析】本题以法国农业生产为背景,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农产品销售主要知识。(1)小麦等喜光热,需水量少,而法国甲地距海近,降水量多,不适宜小麦的种植,而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加上法国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所以因地制宜发展乳畜业。(2)法国是发达国家,其小麦生产特征与美国小麦带类似。(3)我国进口法国葡萄酒总量增加,一是要考虑法国葡萄酒的特征品质好、产量大,二是要考虑我国消费水平的增加,三还要考虑两国的贸易关系。29.【答案】(1)以南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1分青藏高原海拔较高,温度低,海拔较低地区更为宜居;(1分)祁连山以北地区主要分布在山前冲积扇,(1分)该

33、地区降水稀少,水源是影响聚落分布最重要的因素。(1 分)(2)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地形抬升,河水则向海拔较低的位置汇集,形成新的湖泊;(1分)新的湖泊被沉积物抬升后,(或原湖泊被风力侵蚀,海拔降低)又会导致集水位置的变化,所以居延泽湖泊大小及南北位置受河水补给量影响,(1分)弱水河流域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或降水量增多,居延泽面积较大,(1分)夏季河流流量大,湖泊位置也偏北(1分)(反之则面积偏小、位置偏南。)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大风天气多,风力侵蚀和沉积,影响湖泊大小和位置。(1分)(3)沙尘暴 土地的盐碱化 土地沙漠化(各1分)【解析】本题以祁连山、河西走廊及附近地区为背景,考查聚落分布、自然环境的变化等知识。(1)祁连山以北为河西走廊,降水少,生产生活用水依赖冰雪融水,水源是制约该地区农业生产、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祁连山以南为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聚落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2)居延泽游移,一是河流泥沙沉积及风力侵蚀的结果,而是河流水量变化使得河流前缘所能到达的范围影响。(3)干旱地区,湖泊萎缩,使得原湖底裸露,风力侵蚀加剧,诱发沙尘暴,也会造成土地的沙漠化;盐碱物质沉积在地表,造成土地的盐碱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