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口市扶沟高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试题 历史试题(10月份)分值:100分 时量:90分钟 范围;必修一、二 考试时间2020年10月20日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
2、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殷墟中甲骨文的内容主要是为商王祭祀的官吏向上帝和祖先进行占卜而在龟甲和兽骨上留下的卜辞。商王根据卜兆行事,卜兆的吉凶、可否都是由“帝之子”商王做出决定。由此可见,商代占卜()A强化了专制集权体制 B强化了王权的合法性和权威性C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D增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2有学者认为,在我国古代政治结构的形成、发展及演变中,西周的分封制是联结方国联盟制和君主郡县制的关键。由此可知,分封制()A实现了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 B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威C促进了国家治理形态的进步 D延续了夏商的平等联合状态3有学者指出:当秦朝全新的政治形态在多种不同的文化类型
3、中被怀疑、被否定时,它无法让秦朝统治下的人民获得自我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于是,秦朝的二世而亡便成了必然性的结果。该学者认为秦朝亡于()A政治新形态被怀疑和否定 B未能实现文化心理的统合C推行郡县制激化社会矛盾 D严刑峻法激化了社会矛盾4宋宁宗时,知湖北汉阳军的黄榦因病请求离任,希望将职事交给次官刘宣教,但刘宣教并不接受。究其原因,在于刘宣教“既不曾被受交割郡事指挥”,而黄榦“所授省札亦无交割与次官明文”。这一事例说明当时()A地方机关行政效率低下 B中央对地方的管控严格C官僚内斗导致政治混乱 D专制体制下官员不作为5宋神宗即位后,对西北偏远地区的士子额外照顾,保障其名额比例,降低考试难度。对
4、西北地区士子不擅长“诗词歌赋”的情况给予特殊照顾,“东南多取进士,西北多取经学者”。对家住偏远地区的应试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这些举措()A扩大了国家权力机构成员的区域分布 B保证了科举取士的公平C旨在打破豪门士族势力对政治的垄断 D改变了科举取士的标准6元史中关于行省制有如下记载:“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由此可知,行省制()A中央临时派出机构 B握有实权的地方机构C权力过大威胁中央 D有利于加强专制皇权7汉武帝一面颁布“推恩令”,利诱各王国推恩子弟,裂土封候,以削弱诸侯王国;另一方面,却先后封皇
5、子刘闽、刘旦、刘背、刘髀为齐王、燕王、广陵王、昌邑王而四位皇子终武帝一朝,均不曾实行“推恩令”。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服务于大一统的现实需要 B对王国问题的认识不足C源于血緣亲情的伦理考量 D推恩令政策实践的反思8明朝建立后,朱元璋立长子朱标为太子,其他二十三个儿子均封为藩王。朱元璋的理想是让他们能“上卫王室,下安生民”,以保朱家大明国泰安康,千秋万代。这种现象说明()A分封制度得以发展 B地方行政体系不断完善C血缘政治影响深远 D中枢权力机构出现调整9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元朝政府在江南设立了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令百姓岁输木棉十万匹,后虽取消,但在成宗时,依然执行
6、江南夏税岁输木棉布等物的政策。这折射出元朝江南地区()A农民赋役异常沉重 B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C棉花种植受到重视 D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升10下表为史记对战国时期相关社会现象的记载。这反映出战国时期()记载出处宋国一庄姓商人开了酒铺,他“升概甚平”(称酒公平)“遇客甚谨”,还把酒铺招牌挂得很高,以招徕顾客,多做生意史记货殖列传“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史记田单列传A商贩注重市场经营的技巧 B长途贩运贸易得到发展C商业受抑制的境况被改变 D经商理念源于社会生活11公元前3世纪,罗马外事裁判官在处理罗马市民与非罗马市民之间,以及涉外法律纠纷过程中
7、,逐步形成了所谓的“裁判官法”(见下表)这反映出罗马法()数量法律来源1对原有的市民法条文清除了其中的形式主义部分,作出新的解择,从中引出新的原则。2参考外国、外地的习惯法规范,按照所谓“公平、正义”,保护公共利益的原则,结合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审理案件。3颁布一些解决具体问题的告示,作为人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A突出了人民主权 B强调自然法的精神C发展上的灵活性 D推崇法律至上原则12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注:德国为1872年数据)年份英国美国德国法国俄国1870年22%8%13%10%1913年15%11%13%8%4%上表内容反映了()A英国丧失世界经济
8、霸权地位 B世界贸易形成多中心的格局C德国的统一促进了贸易发展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3观察下面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包括殖民地时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美国的曲线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单位:1990年国际元)14根据英国议会会议记录,18781887年,英国政府议案占去下院83%的工作时间,18881897年增加到845%。另据有关资料统计,在1900年前后,英国内阁已合法地占用了下院4/5的议事时间。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君主立宪的确立 B内阁制度的发展C两党政治的形成 D议会改革的推进15有学者指出:“可以说,是美国内战才把美国变成
9、了一个真正具有统一的主权、统一的政治制度、统一的宪政原则和统一的意识形态的国家,是美国内战重塑和真正确立了美国自身。”该学者意在说明美国内战()A确立了三权分立的体制 B使美利坚民族实现独立C强化了联邦政府的权威 D改变了松散的邦联体制16用阶级观点去分析,天朝田亩制度显然是天国最革命的文献,其按人口均田的土地政策渗透了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但与此相反,太平天国多数地区实施的则是“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这表明()A太平天国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精神B天朝田亩制度遭到封建势力的狙击C太平天国的革命理想与实践背离D领导者的个人价值取向影响历史进程17甲午战争爆发伊始,很多西方媒体向中日两国同时提交了随军采访
10、申请,然而与日本政府主动邀请记者随军采访不同,清政府在整个战争期间不仅不允许国内外记者随军采访,还有两个西方记者因为错走到中方阵地,而被砍了头,引起许多外交风波。由此反应的本质问题是()A清廷对舆论宣传的茫然 B中日政治体制的优劣C舆论宣传决定战争结局 D西方列强的侵略本质18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将领白崇禧在谈及国民党军队在河北省游击战的作用时认为,其在“牵制敌人,防止中共组织,贡献殊大”。并提出国民政府应积极加强国军敌后游击战的建议,蒋介石最终采纳了这一建议。这主要是由于敌后游击战()A能迅速打破日军的战略 B贯彻了全面抗战路线C有利于两个战场的配合 D能将抗日与反共结合19图2是对19111
11、919年申报上所刊登的文化教育出版类广告的数量统计图。该图反映出这一时期()图2A中国的文化环境相对宽松 B中国的文化教育摆脱了列强控制C中国报刊业得到迅速发展 D民主政治的完善推动了教育近代化20在1946年4月召开的巴黎外长会议上,英国外长贝文威胁说,英国纳税的负担太重,不能再这样无条件地支持波茨坦协议,“我的政府不得不以这样一种方式来组织德国的英占区。”此后贝文主动向美国靠拢,两国开始公开讨论双占区合并的问题。英国这样做的目的是()A统一欧洲 B分裂盟国 C惩罚德国 D平衡法德21下图是20世纪联合国亚非拉国家数量(单位:国家数)变化情况,此变化主要是由于()A西方国家普遍衰落 B美苏两
12、极格局的瓦解C新兴独立国家崛起 D联合国影响力的加强22冷战结束后,不结盟运动开始抛弃过去的对抗和意识形态偏见,强调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与发达国家建立一种“民主的伙伴关系”。这种转变出现的深刻背景是()A世界格局的“无极时代”即将呈现 B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C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一体化加速 D南北对话与合作向纵深发展23下列三幅漫画反映同一主题,此组漫画意在讽刺美国()A推行贸易保护主义 B企图构建单极世界C粗暴干涉别国内政 D严重威胁世界和平24在中共中央的组织下,从1978年起,全国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考察出访热潮。据统计,仅从1978年1月至12月底,经香港出国和去港考察的人员就达529
13、批,共3213人。这一时期的考察访问()A体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表明西方外交封锁开始打破C预示重大决策的酝酿形成 D助推经济体制改革全面铺开二、材料阅读(52分) 25(15分)泰晤士报(The Time)是英国的一张综合性全国发行的日报,她的诞生与发展历程,既是一部近代传媒发展史,也是部社会发展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泰晤士报诞生于1785年元且,创始人是曾经因诽谤罪而入狱16个月的约翰.沃尔寺。泰晤士报最先将新闻视角延伸至英国之外的其他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这为泰晤士报在政界和金融界内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与此同时,报纸发行量十分可观,这也使得当时该报的记者、编辑和专栏作家的收入非常可
14、观。1803年沃尔特儿子小沃尔特接手泰晤士报,他除了坚持不再接受政府补贴外,在技术等多个领城进行了全面改革到1847年小沃尔特去世时,泰晤士报的发行量超过了伦敦其他大报发行量的总和。第三任发行人约翰,沃尔特任职后,以每日电讯报和每日邮报为代表的“便士报”,对泰晤士报的生存和发展形成了巨大威胁终于在1908年,拥有每日邮报和每日镜报等多家报业的北岩报团取得了泰晤士报所有权,并加以革新,使之重有起色。1966年,泰晤士报出售给了大出版商罗伊.汤姆森。也正是在这一年,泰晤士报开始在报纸的第一版刊登新闻报道(在此之前,泰晤士报的第一版一般主要刊登小型的奢侈品广告,对象为英国的富人阶级)。这时的泰晤士报
15、已经不堪重负。1981年,从澳大利亚办一份小报起家,后控制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国家的多家报刊、电台的新闻巨头鲁伯特,默多克以1200 万英镑收购了泰晤士报。随后进行改革,主要包括对新的采访和传播技术的采用以及引入了更加高效的管理系统,采用当时电脑排版和激光照排印刷技术社会新闻体育、音乐和文学等内容也明显增加,目的在于适应青少年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吸引更多的年轻读者。据百度词条信息整理(1)结合19世纪前半叶英国社会及世界形势的发展潮流,猜想下泰晤士报第二任发行人小沃尔特可能进行了哪些革新,使得该报发行量剧增。(9分)(2)结合泰晤士报的发展历程,说明泰晤士报也是一部“社会发展史”。(6分)2
16、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是,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并不彻底,要想确立资本主义对封建制度的优势,必须以强大的生产力作为基础。于是,资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又兴起了一场科技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蓬勃发展。此后,科技革命由英国扩展到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引起了这些国家的社会政治变革。材料二在工业生产方面,18501870年的20年间,世界上工业生产只增长了一倍多,而18701900年的30年间却增长了将近两倍。20世纪初的13年间又增长了60%。在18701914年年间。美国工业增长81倍,俄国增长77倍,德国增长46倍,资本主义国
17、家的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87以上。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闫丽娟科技革命视域下的资本主义发展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对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迅速发展的原因。(6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一边倒”外交战略是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确立的新中国基本外交战略。下图反映了这一词汇在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中的使用频率。19491960年人民日报中“一边倒”的使用频率摘编自张颖等对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方针变化的计量分析以为样本(1)根据材料,指出人民日报“一边倒”一词使
18、用频率所体现出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出现上述特点的原因。(6分)28.(12分)三角贸易是指一个牵扯到三个区域或港口的贸易名词。它随着殖民扩张的不断深入、世界市场的扩展而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以下三幅图反映的是三个历史时期(新航路开辟初期、新航路开辟后1718世纪、19世纪前中期)的三角贸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图1 图2图3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三角贸易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12分)评分参考一、单选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BCBBABACC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BABCCBDAB题号21222324答案CCA
19、C1【答案】B【解析】通过题干内容可知,商王根据卜兆来做事情,并且“卜兆的吉凶、可否”都是由自认为“帝之子”的商王来判断,这充分体现出商朝时期“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的特点,从而可以看出,通过占卜,商王加强了其权力的合法性和权威性,故选B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秦朝时期建立的,而不是商朝时期,排除A项;题干内容述及的是商王的权力问题,而不是贵族特权的继承问题,排除C项;题干内容述及的是商王与占卜之间的关系,不涉及中华民族文化,排除D项。2【答案】C【解析】方国联盟是由若干个血缘部族联合起来组成的比较松散的联盟,分封制是接受天子领导的若干个诸侯国构成的家国同构的政治共同体,君主郡县制则是在一个专制
20、君主统治下实现了中央集权的国家,由此可得从方国联盟到分封制再到君主郡县制的过程就是大一统国家逐步形成的过程,这一过程意味着国家治理的形态不断进步,故选C项;分封制下,天子无权干预诸侯国的管理,郡县制才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排除A项;西周实行分封制,并没有建立君主专制,更谈不上加强君主的专制权威,排除B项;西周的分封制体现了天子和诸侯之间的不同等级,所以不是延续夏商的平等联合状态,排除D项。3【答案】B【解析】据材料“当秦朝全新的政治形态在多种不同的文化类型中被怀疑、被否定时,它无法让秦朝统治下的人民获得自我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可知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推动形成新的文化认同,从而导致
21、秦朝的灭亡,故选B项;材料说的是政治新形态在多种不同的文化类型中被怀疑和否定,并不是单纯的被怀疑和否定,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文化因素导致秦朝的灭亡,并不是郡县制,排除C项;作者认为文化认同缺失导致秦朝灭亡,并不是严刑峻法,排除D项。4【答案】B【解析】由材料“希望将职事交给次官刘宣教,但刘宣教并不接受。究其原因,在于刘宣教既不曾被受交割郡事指挥,而黄榦所授省札亦无交割与次官明文”可知宋朝要求权力交割转移,需要有朝廷下达的正式文书任命,官员之间并不能随意移交牌印,表明中央对地方的严格管控,故选B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地方的行政效率,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权力交接,并未提及官僚内斗,排除C项;材料强
22、调的是官员权力交接过程中的原则,不能说明官员的不作为,排除D项。5【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宋神宗时期,“对西北偏远地区的士子额外照顾,保障其名额比例,降低考试难度。”并且对他们的考试难度进行降低标准,“西北多取经学者”,除此之外,“对家住偏远地区的应试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增加边远地区录取名额,从而扩大了国家权力机构成员的区域分布,故选A项;题干中所述诸多举措有利于科举取士的公平,但是不能完全保证科举取士的公平,排除B项;题干内容仅是述及在宋神宗时期,科举取士对“西北偏远地区”、“家住偏远地区”士子的照顾措施,其目的在于扩大科举取士的地域分布,与打破豪门士族垄断
23、政治无关,排除C项;“东南多取进士,西北多取经学者”。反映的是科举取士内容的调整,不是科举取士标准的改变,排除D项。6【答案】B【解析】由题干中的“分天下之治”、“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可知,行省是掌握实权的地方行政机构,故选B项;题干仅仅反映的是行省管辖的范围和职权,没有说到其性质是不是中央临时派出机构,排除A项;题干所述行省权力较大,但没有说到对中央的威胁,排除C项;行省制属于地方行政制度,它的设置是为了维护和加强中央集权,不能说有利于加强专制皇权,排除D项。7【答案】A【解析】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以削弱诸侯王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
24、家的大一统,他分封皇子却不曾实行推恩令,是为了自己直接控制皇子,也是服务于大一统的现实需要,故选A项;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就是意识到了王国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中央集权,所以对王国问题的认识是到位的,排除B项;作为皇帝,汉武帝推行的所有政策都源于维护其统治的需要,血缘亲情的伦理考量根本上也是为了服从于其统治的需要,排除C项;推恩令政策实践的结果是有效的加强了中央集权,汉武帝封皇子不曾实行推恩令,也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而不是对推恩令实践政策的反思,排除D项。8【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朱元璋把朱标立为太子,把其余的二十三个儿子封为“藩王”,他们的任务就是“上卫王室,下安生民”,目的在于“
25、保朱家大明国泰安康,千秋万代”,据此可知朱元璋想依靠血缘关系来维持其“朱家”的统治地位,即西周以来的血缘政治对朱元璋的影响非常大,故选C项;在西周时期,被分封的诸侯国有较大的权力,到明朝时期,朱元璋虽然分封了其众多儿子作为藩王,但是诸侯国的权力已经与西周时期不能同日而语,也就是说,题干所述现象不能说明分封制得到了发展,排除A项;朱元璋分封其众多儿子为藩王的目的在于“保朱家大明国泰安康,千秋万代”,这与地方行政体制无关,排除B项;分封藩王不是中枢权力机构的调整,排除D项。9【答案】C【解析】由材料“元朝政府在江南设立了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令百姓岁输木棉十万匹,后虽取消,但在成
26、宗时,依然执行江南夏税岁输木棉布等物的政策”可知政府通过设置“木棉提举司”,并颁布一些政策促进棉花种植的推广,说明江南地区棉花种植受到重视,故选C项;材料并未提及农民的赋役,排除A项;明朝以后,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政府对棉花种植的重视,并未提及农产品商品化的现象,排除D项。10【答案】A【解析】由材料“把酒铺招牌挂得很高,以招徕顾客”、“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可知战国商户通过悬挂招牌,打造精致商品等方式招揽顾客,注重经营技巧,故选A项;明清时期出现长途贩运,排除B项;战国时期商业有所发展,材料中并未提及商业受到抑制的现象,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提及经商
27、理念,排除D项。11【答案】C【解析】据上表可知“裁判官法”成为古罗马的重要渊源,是由于他们适应形势变化,在立法来源、实际操作上比成文法更具灵活性,故选C项;古罗马的政治特征并不是人民主权,排除A项;自然法是一种法律原则,而材料强调法律在来源、实践上的灵活性特征,排除B项;材料强调法律来源,并不是法律之上,排除D项。12【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表格数据可知,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英国在世界贸易占比中数值最多,达到了22%,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英国所占比重下滑,美国所占比重有了提升,更为重要的是英国、美国、德国三个国家的比重出现了相对平衡的现象,这反映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世界贸易出现了多
28、中心的格局,故选B项;根据题干表格数据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英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仍然最高,不能判断出其已经丧失世界经济霸权的地位,排除A项;题干表格数据反映的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情况,而不仅仅是德国一个国家的情况,排除C项;题干表格数据反映的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情况,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没有关系,排除D项。13【答案】A【解析】由材料“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包括殖民地时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可知在这一时段内,独立战争、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经济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经济发展速度超过西班牙、荷兰、英国,故选A
29、项;B.C.D选项不符合美国发展的特点,排除B.C.D项。14【答案】B【解析】据材料“18781887年,英国政府议案占去下院83%的工作时间,18881897年增加到845%。另据有关资料统计,在1900年前后,英国内阁已合法地占用了下院4/5的议事时间”,可知工业革命后英国议会下议院工作时间集中于处理内阁事务,这是由于内阁唯恐其政策不能迅速全面地付诸实践,而利用其职权做出的调整,故选B项;君主立宪早在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就已经确立,排除A项;英国两党政治主要体现在选举政治和权力的制衡,并不是内阁与议会,排除C项;议会改革扩大普选权,是新兴政治力量不断斗争的结果,排除D项。15【答案】
30、C【解析】由材料“一个真正具有统一的主权、统的政治制度、统一的宪政原则和统一的意识形态的国家”可知内战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巩固强化了联邦政府的权力,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国家的统一性,而非三权分立,排除A项;独立战争后美国实现了民族独立,排除B项;联邦制改变了邦联体制,材料强调的是对联邦制的巩固,排除D项。16【答案】C【解析】据材料“天朝田亩制度显然是天国最革命的文献,其按人口均田的土地政策渗透了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但与此相反,太平天国多数地区实施的则是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可知太平天国的理想并没有付诸实践,其统治区仍然需缴纳赋税,故选C项;材料强调太平天国多数地区仍需交粮纳税,说明其局限性,并
31、不是反封建精神,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天朝田亩制度的理想性,并没有涉及其阻力,排除B项;材料只是从阶级观点分析,并没有说明领导者的个人价值取向,排除D项。17【答案】B【解析】面对中日战争,日本政府主动邀请记者随军采访,而中国清政府则决不允许随军采访,本质上说明日本采取了开放的态度,而中国则是专制和封闭的态度,所以这是两国政治体制的问题,故选B项;清政府面对战争的态度是不允许记者随军采访,所以并不是对舆论宣传茫然,排除A项;决定战争结局的是两国的实力和军事战斗力,而不是舆论宣传,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中日面对舆论宣传的态度,不是体现西方列强的侵略问题,排除D项。18【答案】D【解析】据材料“牵制
32、敌人,防止中共组织,贡献殊大”,可知白崇禧认为国军敌后游击队既可以牵制日本侵略者,也可以防止中国共产党,故选D项;敌后游击队规模小,深入敌占区,并不能迅速打破日军的战略,排除A项;国军敌后游击队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全面抗战路线的巩固,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敌后游击队的设立及其作用,并不是两个战场的配合,排除C项。19【答案】A【解析】题干中述及的时间段是19111919,即辛亥革命之后,根据题干表格曲线图可知,在辛亥革命之后,有关中国文化教育出版类广告数量急剧增长,而有关外国文化教育出版类广告数量一直徘徊不前,据此可知,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之后,社会环境相对宽松,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故选A
33、项;在中华民国以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西方列强并没有放松对中国的控制,排除B项;题干曲线图反映的是申报上所刊登的文化教育出版类广告的数量,其着重点在于广告的数量,而不是申报本身,排除C项;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华民国时期的民主政治基本上都消失了,排除D项。20【答案】B【解析】据材料“贝文主动向美国靠拢,两国开始公开讨论双占区合并的问题”,可知二战后英国通过靠拢美国、分裂德国来遏制苏联,故选B项;材料说的是英国分裂欧洲,并不是统一,排除A项;材料说的英国利用德国遏制苏联,并不是惩罚德国的措施,排除C项;平衡法德是英国推行欧洲大陆均势外交的战略,材料并未反映,排除D项。21【答案】C【解析】根据题
34、干曲线图可知,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联合国中亚非拉国家的数量大量增加,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二战之后,民族解放运动兴起,许多亚非拉国家获得了民族独立,并加入了联合国,故选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二战之后,西方国家在经济上普遍衰落,但是它们经济上的衰落与联合国中亚非拉国家数量的增多没有关系,排除A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瓦解是在20世纪90年代,这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B项;题干曲线图反映的是联合国中亚非拉国家数量的增多,与其影响力无关,排除D项。22【答案】C【解析】据材料“不结盟运动开始抛弃过去的对抗和意识形态偏见,强调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可知冷战结束后第三世界国家改变斗争策略,积极参与国
35、际事务,与发达国家的交往中改变不平等,不民主的国家经济、政治秩序,以维护第三世界的共同利益,故选C项;当今世界呈现出多极化趋势,排除A项;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属于目的,排除B项;冷战结束后南北对话与合作处于停滞状态,排除D项。23【答案】A【解析】第一幅图中的门上写着“USA MARKET(美国市场)”,自由女神手里拿着的书封面有“TRADE PROTECTIONISM(贸易保护)”字样,门外有中兴和华为两部手机,大致意思是自由女神在门口拦住外来商品防止进入美国市场;第二幅图和第三幅图大致意思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为主角,亲自动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保护国内商品免受外来商品的冲击,而且驴象象征的美国
36、两党意见是一致的,可见美国在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故选A项;由漫画中的“贸易保护”和中兴、华为手机可知,漫画主题是关于经济方面的,不是关于美国国际格局的漫画,排除B项;漫画反映的是防止别国商品对美国的冲击,而不是干涉别国内政,排除C项;题目中的漫画是关于经济方面的,所以与世界和平没有直接关联,排除D项。24【答案】C【解析】题干提到的数据是1978年的考查出访活动,当时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前夕,出访考察是为了寻找改变中国现状的解决之道,之后的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故选C项;改革开放前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实质提高,排除A项;西方外交封锁是在20世纪70年代之初被
37、打破的,题干所述1978年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当时的出访考察是为做决策服务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决策之后的出访考察才有可能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铺开助力,排除D项。二、材料阅读25【答案】(1)顺应工业革命的趋势,大力革新技术,采用蒸汽印刷机,不断提高印刷质量和速度;顺应自由主义思想浪潮的趋势,一方面不断减少政府对报纸的干预,依靠广告和发行收入而充分自立;另一方面,高举民主大旗,监督政府行为,顺应民主制不断完善的趋势;顺应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和无产阶级运动逐渐兴起的社会现实:重视了解各基层的情绪和意见,关注工人和市民诉求,着力推动一些法令的改革;顺应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和英
38、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的需要,大量刊登国内外要闻,派遣干练的记者奔赴国内外热点地区采访。(答出任意一点3 分、答出任意两点6 分、答出任意三点9 分。有其他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同等给分)(2)可以任意从经济或政治角度作答。总共6 分。如果从经济政治两个角度作答,同等给分,但总分不超过6 分。有其他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同等给分。经济角度:从泰晤士报技术革新的历程来看,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的转型;从泰晤士报新闻报道关注的范围和经营者的变化来看,见证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也见证了全球化的发展历史;从经营者来看,则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
39、义的演变历程(答出任意一点3 分、答出任意两点6 分。有其他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同等给分)政治角度:从泰晤士报关注的受众来看,经历了从关注精英阶层(奢侈品广告)到普通民众来看,见证了英国公民社会地位的上升和英国公民民主的演变历程;从泰晤士报坚持言论自由,坚持不受政府干预,可以看到英国近代以来言论自由等制度的执行与演变等。(答出任意一点3分、答出任意两点6 分。有其他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同等给分)【解析】(1)题目要求结合19世纪前半叶英国社会及世界形势的发展潮流来猜想。据材料,小沃尔特“除了坚持不再接受政府补贴外,在技术等多个领城进行了全面改革”,说明泰晤士报欲减少政府干预,运
40、用技术革新来进行面向市场的经营。结合当时历史发展,从经济层面来看,随工业革命开展,技术革新普遍,如印刷机的使用;从政治层面来看,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本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如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利,为报纸提供社会素材;从思想层面来看,英国极力推崇顺应自由主义的浪潮,强调民主权利,要求对政府进行监督,报道内容这些能够受到群众的密切关注;从社会层面来看,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条件的改善都能激起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社会话题;从世界局势来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位居第一,贸易活动遍布全球,为新闻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与市场。(2)结合泰晤士报来分析社会发展,首先,确
41、定分析角度,可以从经济、政治等方面进行,可选其一也可综合多角度分析。其次,据材料结合所学进行分析,如从经济层面,可以考虑,技术革新与科技革命、信息范围与世界市场、经营管理与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等来分析;如从政治角度,可以考虑信息受众与社会结构、办刊原则与民主政治等来分析。26【答案】(1)影响: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普遍确立与完善,无产阶级运动蓬勃发展;经济上,工厂制确立,进入“蒸汽时代”;思想上自由资本主义思想成为潮流;马克思主义诞生并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6分,答出三点即可)(2)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垄断组织的形成和发展。(6分)【解析】(1)由材料一“要想
42、确立资本主义对封建制度的优势,必须以强大的生产力作为基础”得出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普遍确立与完善,无产阶级运动蓬勃发展;由材料一“资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又兴起了一场科技革命”得出经济上,工厂制确立,进入“蒸汽时代”;由材料一“技革命由英国扩展到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引起了这些国家的社会政治变革”得出思想上自由资本主义思想成为潮流,马克思主义诞生并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2)由材料二“18501870年的20年间”得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由材料二“而18701900年的30年间却增长了将近两倍。20世纪初的13年间又增长了60%。在18701914年年间。美国工业增长81倍,俄国增长77
43、倍,德国增长46倍”得出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得出垄断组织的形成和发展。27【答案】(1)特点:19491950年使用频率最高,并与外交内容紧密相关;19521956年使用频率稳步下降,较少涉及外交内容;19561957年使用频率激增,且多与外交方针相关;19591960年再度猛增,但多与外交内容无关。(6分,任答三点即可)(2)原因:建国初新中国需明确外交政策,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国民经济的恢复,外交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1956年苏共二十大全盘否定斯大林,及1957年“整风运动”中一些人对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战略提出质疑,中苏关系
44、开始恶化,“一边倒”外交战略被弃用。(9分)【解析】(1)据图表19491950年使用频率达到了20次以上,而且有效篇数多,可知19491950年使用频率最高,并与外交内容紧密相关;据图标1952年1956年频率低于10,有效篇数也不断减少,可知19521956年使用频率稳步下降,较少涉及外交内容;据图片1956年1957年使用频率从10增至40,有效篇数也增加到20,可知19561957年使用频率激增,且多与外交方针相关;据图表1959年使用频率低于10,1960年猛增至40以上,有效篇数接近0,可知19591960年再度猛增,但多与外交内容无关。(2)分阶段作答,第一阶段结合新中国外交政策
45、和方针相关知识可知建国初新中国需明确外交政策,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国民经济的恢复,外交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第二阶段结合中苏关系恶化和国内“左”倾错误相关知识可知1956年苏共二十大全盘否定斯大林,及1957年“整风运动”中一些人对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战略提出质疑,中苏关系开始恶化,“一边倒”外交战略被弃用28【答案】图1:欧洲殖民者将廉价工业品运往非洲,然后从非洲掠夺黑人贩卖到美洲做奴隶,再将美洲的金银、原料运回到欧洲。这与新航路开辟后1516世纪的黑奴贸易相符。因在美洲实行种族灭绝政策,美洲印第安人锐减,为开发美洲而兴起黑奴贸易。这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
46、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且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故图1为新航路开辟后1516世纪的黑奴贸易。(4分)图2:英国殖民者将在印度种植的鸦片走私到中国,然后从中国进口茶、丝等原料、半成品,再将工业品出口到印度和中国。这与19世纪前中期的贸易状况相符。此时英国殖民者将在印度种植的鸦片走私到中国,以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故图2为19世纪前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鸦片贸易。(4分)图3:欧洲殖民者从美洲掠夺金银,引进玉米、甘薯等作物,然后以金银换取亚洲的丝绸、香料,而美洲的玉米、甘薯也传入中国。这与新航路开辟初期的状况相符。此时美洲被发现,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欧洲的商品在亚洲缺乏竞争力,故用白银购买亚
47、洲商品,白银流入亚洲。故图3为新航路开辟初期的三角贸易。(4分)【解析】在作答本题目时,按照题干的要求,我们首先要对这三幅图进行信息的提取,如图1:欧洲殖民者将廉价工业品运往非洲,然后从非洲掠夺黑人贩卖到美洲做奴隶,再将美洲的金银、原料运回到欧洲;图2:英国殖民者将在印度种植的鸦片走私到中国,然后从中国进口茶、丝等原料、半成品,再将工业品出口到印度和中国;图3:欧洲殖民者从美洲掠夺金银,引进玉米、甘薯等作物,然后以金银换取亚洲的丝绸、香料,而美洲的玉米、甘薯也传入中国。然后我们根据以上信息判断出这三幅图分别属于哪个时期,并说出根据,如图1与新航路开辟后1516世纪的黑奴贸易相符,因在美洲实行种族灭绝政策,美洲印第安人锐减,为开发美洲而兴起黑奴贸易,这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且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所以图1为新航路开辟后1516世纪的黑奴贸易;图2与19世纪前中期的贸易状况相符,此时英国殖民者将在印度种植的鸦片走私到中国,以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所以图2为19世纪前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鸦片贸易;图3与新航路开辟初期的状况相符,此时美洲被发现,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欧洲的商品在亚洲缺乏竞争力,故用白银购买亚洲商品,白银流入亚洲,所以图3为新航路开辟初期的三角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