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43309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3.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49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考点集训 知能提升 核心考点 回归教材 01 02 03 04 Contents 目录1地球表层的差异性即地域分异,表现为 、内部具有一定 的一系列地域单元,并由此产生各地域单元自然条件的差异。地域分异具有一定的 和 。2地域分异规律包括 分异规律、分异规律、分异规律和 分异规律。3根据 的特征可以区分出不同的陆地自然带,它们空间分异主要受 和 条件的制约。大小不等 相似性 有序性 普遍性 纬度地带 干湿度地带 垂直 地方性 植物群落 热量 水分 回归教材 1 微专题一 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2 微专题二 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3

2、微专题三 林线和雪线 核心考点【微专题一】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差异,导致水热组合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进而形成与之相对应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以北半球为例,其气候和自然带分布模式如下图所示:【例题1】(2016上海卷)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呈现热带稀疏草原的自然景观,这一现象引起地理工作者的思考。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旱、雨两季。专家研究认为,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旱季比岛内其他地区更干旱,是那里形成热带稀树草原景观的关键因素。材料二 海南岛旱季以偏东风为主。材

3、料三 海南岛西部一些地方沉积岩透水性强,地表水易于渗漏。海南岛东部(海口、琼海)和西部(东方)旱季降水量、平均风速、日照时数(19712000年)(1)海南岛西部的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反映了什么地域分异现象?说明判断理由。(2)海南岛西部“旱季更显干旱”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降水量低。从风向、地形角度分析降水量低的原因,并概括造成这里“旱季更显干旱”的其他因素及其作用。月份 降水量(mm)平均风速(m/s)日照时数(h)东方 海口 琼海 东方 海口 琼海 东方 海口 琼海 11 26.5 81.3 159.6 4.6 2.6 2.7 202.2 144.8 121.1 12 13.9 34.9 68.2

4、 4.5 2.4 2.5 187.0 131.3 112.2 1 7.6 19.5 31.4 4.2 2.5 2.4 179.2 109.1 116.3 2 14.2 35.0 43.5 4.1 2.6 2.6 147.6 98.7 101.6 3 17.4 50.6 47.5 3.9 2.8 2.9 185.3 137.3 150.3 4 30.0 100.2 125.4 4.1 2.7 2.9 213.9 167.9 181.4(1)海南岛西部的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反映了什么地域分异现象?说明判断理由。现象: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理由: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应该出现的是热带季雨林景观,海南

5、岛西部却呈现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因此其反映的是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2)海南岛西部“旱季更显干旱”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降水量低。从风向、地形角度分析降水量低的原因,并概括造成这里“旱季更显干旱”的其他因素及其作用。原因:海南岛旱季以偏东北风为主,由于水汽受到中部山脉阻挡与拦截,西部为雨影区,降水明显减少。因素及作用:风速大,日照长,导致蒸发量大;岩石和土壤持水性差,旱季土壤含水量更小。因此,这里旱季更旱,不利于热带季雨林的生长。【名师指津】地带性分布是遵循规律的分布。题目中自然带已告知不是当地气候条件下的自然带,那一定是非地带性分异。影响非地带性因素很多:海陆分布、洋流、地形、水分等,题中强调是海

6、南岛西部,且中部是山地,西部干旱,那一定是地形影响结果。海南岛是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旱雨两季;从风向、地形角度分析旱季降水量低的原因,冬季是旱季,风是偏东北风,中部是山地,使得西部是雨影区,这一点需强调。旱季水少的其他因素分析,包括题中资料给出的风速、日照时数,影响水分的蒸发量;还有岩石的透水性,影响地表水的含水量。【跟踪训练1】(2016河北省保定市三校第一次联考)下表AB两地终年盛行西风且纬度相当,分析两地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各题。月份 气温降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A地 气温()13.6 14.3 12.1 10.1 8.8 6.7 降水(mm)90.1 93.3 98

7、.9 143.3 234.1 234.8 B地 气温()17.5 15.7 13.5 8.9 5.1 1.6 降水(mm)17.5 19.1 23.1 15.2 22.3 18.6 续表 月份 气温降水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A地 气温()6.8 7.8 9.6 11.6 13.6 13.4 降水(mm)228.7 208.5 145.9 120.9 119.1 103.1 B地 气温()1.4 3.2 5.9 9.6 13.6 16.3 降水(mm)17.4 14.1 11.3 13.9 12.9 14.1(1)根据表中资料推断A地的典型植被类型是()A温带荒漠 B亚寒带

8、针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温带草原(2)下列有关A地与B地气候特点的比较,正确的是()A气温日较差:A地小于B地 B两地年降水量夏季最大 C年平均气温:A地小于B地 D气温年较差:A地大于B地(3)在A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旱作农业 B灌溉农业 C季风水田农业 D乳畜业 C A D 解析:第(1)题,据“AB两地终年盛行西风”及A地气候资料可知,A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第(2)题,与B地相比,A地年均温更高且年较差更小;年降水量更多,即A地受海洋影响更明显;故A地气温日较差小于B地,选A对。据表可知,A地最热月均温出现在2月,B地最热月均温出现在1月,故

9、A、B两地位于南半球,其降水最多的5、6、7、8月属当地的冬半年,B错误。第(3)题,A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光热不足,不利于谷物的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适于发展乳畜业。【研题悟法】因为自然带是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和土壤等多种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故自然带的分布并不完全与气候类型相吻合。(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4)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的自然带是亚

10、热带常绿硬叶林带。【跟踪训练2】(2015商丘市二模)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表为北半球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表。读表完成(1)(2)题。(1)该水库储水量最小的月份是()A3月 B6月 C9月 D12月(2)该水库库区所处的自然带最有可能是()A热带季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温带针阔混交林带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水量盈余率 1.31 1.21 1 0.93 0.71 0.63 0.78 0.89 1 1.18 1.29 1.4 CB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只要水量盈余率

11、小于1,水库水量就减少。据图可知,48月,水量盈余率一直小于1,说明水库水量持续减少;一直到9月水库水量盈余率等于1,水库的水量不再减少,故该月储水量最少。第(2)题,该水库位于北半球,夏季流入量小,冬季流入量大,说明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为冬雨型,为地中海气候,对应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考向预测】该考点的考查方式主要有两种:(1)借助气候等地理信息推断其对应的自然带。(2)由区域所属自然带逆推区域的地理位置及其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微专题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地域分异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其成因、表现如下图所示:1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影响因素 主导因素 热量(太阳辐射)成因总结 太阳辐

12、射由低纬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 分布特征 延伸方向 纬线方向(东西方向)更替方向 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典型地区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2.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影响因素 主导因素 水分(海陆位置)成因总结 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即以水分为基础 分布 特征 延伸方向 经线方向(南北方向)更替方向 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典型地区 中纬度地区 3.垂直分异规律 形成原因 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高度增加而变化 典型地区 高山地区,尤其是低纬度的高山地区 分布 规律 共同性 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变化,具有从该地向高纬度地区的纬度地带性变化的类似规律 差异性 干旱地区,由于迎风坡和背风坡的

13、水热条件差异,同一山地不同坡向的垂直带谱不同 基带 山麓植被为基带,基带与该山所在地区对应的自然带相同 4.地方性分异规律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是由非地带性因素引起的,常常表现出有序性和重复性,其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水分差 异、洋流四个因素,具体如下表所示:因素 地区 自然带和地表景观 成因 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海陆 分布 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苔原带、针叶林带 无 南半球该纬度无陆地 北极地区 冰原带 无 北极地区以北冰洋洋面为主 水分 昆仑山麓 温带荒漠带 绿洲 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 尼罗河谷地 热带荒漠带 绿洲 尼罗河河水灌溉 因素 地区 自然带和地

14、表景观 成因 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地面起伏 南美洲 巴塔哥尼亚高原 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进入,处于背风坡 科迪勒拉山系西侧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 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狭长条状 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 东非高原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地势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 各大洲的高山和高原地区 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 高山植物区 地势高,水热条件差 续表因素 地区 自然带和地表景观 成因 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洋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自然带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 大陆东岸自然带向较低纬

15、度延伸,大陆西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是寒流,降温减湿;大陆西岸是暖流,增温增湿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自然带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 大陆东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大陆西岸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是暖流,大陆西岸是寒流 南半球副热带地区的大陆西岸 森林带或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 欧洲西岸 针阔混交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范围特别广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续表【例题2】(2015广东卷)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按此理解,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

16、)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 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 解析:据材料中的文献表述可知,“地带性”是指纬度地带分异规律。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是典型的纬度地带分异规律,A正确。B选项为垂直分异规律,C选项为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D选项为地方性分异规律,均不符合文献所指的“地带性”。【名师指津】本题所指的“地带性”与教材不完全相同,故解题前需要认真解读文献定义的“地带性”为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这也提醒考生解题时务必以题干提供的信息为首要依据,而不是简单

17、的背教材。A【跟踪训练3】(2016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某探险队在新疆某地形区进行考察,从某地出发,由南向北依次看到不同的自然景观,如下图所示。下图中数据表示海拔(单位:m)。据此,完成(1)(2)题。(1)考察队沿途所见自然景观的变化反映了()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水平方向上的地域分异规律(2)图中海拔2 1003 000m的高度为云杉林,主要成因为()A位于向阳坡,热量条件充足 B位于迎风坡,多地形雨 C晴天多,热量充足 D受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多 CB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从南向北海拔先升高后降低,再结合图示纬度可判断

18、,该探险队从南向北越过了天山。沿途所见的不同自然景观随海拔变化而变化,体现了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第(2)题,由图中数据可知,云杉林出现在天山北坡的山腰处,北坡为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多地形雨,适合云杉的生长。【研题悟法】判断地域分异规律的思路 【跟踪训练4】(2016浙江高三适应性测试)读我国30N附近甲山坡植被和聚落数量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1)甲山坡海拔2 0003 000m地段聚落数量多的原因是()A气温高 B气温低 C坡度小D靠近河流(2)甲山坡出现地方性分异规律的植被是()A常绿林B干旱灌木 C针叶林D高山草甸CB 解析:第(1)题,根据甲坡的剖面线的变化,在2 0

19、003 000m的高度,坡度最缓,适合聚落的建设与分布,选C。第(2)题,由于水热条件的变化,垂直自然带由山麓到山顶的变化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植被类型应该呈现出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高山草原草甸带、冰雪冰川带递变规律。该河谷地带形成常绿林,海拔较高处形成干旱灌木,之后又变化为常绿林与针叶林,可见干旱灌木是由于该河谷甲山坡在海拔1 4002 000m处,降水异常减少,导致水分条件较差而形成,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选B。【微专题三】林线和雪线 1影响林线分布高度的因素 林线高度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10等温线相吻合。若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10,森林就不

20、能正常生长,只能生长草甸或灌丛。林线高度受热量和水分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和制约。具体如下表所示:影响因素 具体分析 热量 纬度 一般情况下,纬度越低,热量越多,林线越高;纬度越高,热量越少,林线越低 坡向 一般情况下,同一山体的向阳坡热量多,林线高;背阴坡热量少,林线低 海拔 同纬度相比较,海拔越高,温度越低,林线越低 水分 纬度 控制区域降水少林线低 坡向 一般情况下,同一山体的迎风坡降水多,林线高,背风坡降水少,林线低 海陆位置 同纬度相比较,沿海地区降水多,林线高,内陆地区降水少,林线低 2.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 雪线指高纬度和高山地区永久积雪区的下部界线。在雪线以上,气温较低,全年冰雪

21、的补给量大于消融量,形成了常年积雪区;在雪线以下,气温较高,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小于消融量,不能积累多年冰雪,只能是季节性积雪区;在雪线附近,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达到动态平衡。因此,雪线亦称为固态降水的零平衡线。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主要有气温、降水和地势,具体如下表所示:因素 对雪线高度的影响 备注 气温 气温高雪线海拔高;气温低雪线海拔低 影响各山雪线高度的主导因素不同,须因“山”制宜进行分析,不能概而广之 降水 降水多雪线海拔低;降水少雪线海拔高 地势 地势陡雪线海拔高;地势缓雪线海拔低【例题3】(2016黑龙江哈尔滨市三中一模)林树下线是指干旱河谷地区由低至高出现的灌丛到森林的混合交错带的平

22、均海拔。下图示意四川省北部某干旱河谷山区自然带垂直分布及林树下线1999年和2009年分布变化。据此,回答(1)(2)题。(1)林树下线平均海拔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水分 B气温 C气压 D光照(2)关于该地山区林树下线与坡向的关系及其原因组合,正确的是()A南坡高于北坡南坡为阳坡,比北坡热量条件好 B西坡高于东坡西坡为背风坡,比东坡热量条件好 C西南坡高于东北坡西南坡为迎风坡,水分条件比东北坡好 D东南坡高于西北坡西北坡为阴坡,水分条件比东南坡好(3)林树下线的海拔受自然原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与1999年相比,引起2009年林树下线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A全球变暖 B坡度变大 C城

23、镇建设占地 D退耕还林 D AD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a中1处为地带性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为干旱河谷小叶灌丛,说明水分条件差,海拔再升高又出现了森林,是由于随着海拔升高,地形雨的影响,水分条件好所致,所以影响林树下线的因素为水分。如果是气温的话,气温随海拔升高降低,不会出现森林灌丛森林的变化。气压和光照对林带下线没有什么影响,选A。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影响林树下线的因素主要为水分,A、B错。读图b西南坡和东北坡林树下线高度相差无几,且我国四川北部地区不受西南季风影响,C错。东南坡高于西北坡,西北坡的水分条件好,是由于西北坡属于阴坡,蒸发量小所致,D对。第(3)题,读图b可知

24、,与1999年相比,2009年林树下线降低。全球变暖会导致蒸发量加剧,水分条件变差,下线升高,A错。人类活动对坡度的影响较小,B错。城镇建设用地增多会压缩林树生长空间,导致下线升高,C错。退耕还林会使当地的局地气候发生变化,水汽的含量增多,降水增加,林树下线降低,D对。【名师指津】教材中所学的一般原理不可机械地推而广之,而应重点掌握其地理学思想和地理分析问题的方法,遇到具体案例时,应根据其具体材料而具体分析。【跟踪训练5】(2016成都市调研)下图示意某山地顶峰周边的情况,阴影部分为终年积雪,甲、丁两地气温相同。据此,回答(1)(2)题。(1)甲、乙、丙按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甲乙丙 B甲

25、丙乙 C丙乙甲D丙甲乙(2)本区域最可能在()A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中纬度 C北半球高纬度D南半球高纬度 DB(3)终年积雪区域北部下线与南部下线海拔不同。下面分析,正确的是()A北部更高,因为相同海拔情况下,北部气温更高 B北部更低,因为北部降水更丰富 C南部更低,因为南部降水更丰富 D南部更高,因为相同海拔情况下,南部气温更高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甲、乙两地位于同一坡向,且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故甲地气温高于乙地。丙、丁两地位于同一坡向,且丙地海拔更低,故丙地气温高于丁地。综上所述,四地气温关系为丙丁甲乙,选D。第(2)题,甲地海拔比丁地低,气温却与丁地相同,说明甲、乙两地位于阴坡,

26、丙、丁两地位于阳坡。即北坡为阴坡,南坡为阳坡,说明该山位于北半球;该山峰雪线海拔约4 000m,说明其附近近地面最热月均温约24,对应中纬度的温带地区,选B。第(3)题,据图可知,南坡雪线低,北坡雪线高,B、D错误。结合前面分析,南坡虽是阳坡却雪线低,原因只能是南坡降水量远大于北坡,为迎风坡,选C。C【研题悟法】面向太阳的山坡为阳坡,背向太阳的山坡为阴坡。以北半球为例,北半球阳光主要从南方照向北方,所以南坡为阳坡,北方为阴坡。【跟踪训练6】(2016广西壮族自治区联考)当山体达到一定高度时会出现森林分布上限叫高山林线,它是划分高山区景观类型的一条重要生态界线,影响林线高度的主要气候因素是温度和

27、降水。下图是某区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结合图,读出(30N,120E)的林线分布高度大约是()A2 500mB3 000m C3 500mD4 000m(2)据图分析,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林线高度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 B林线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C影响甲处林线向北凸的主要因素是降水 D林线高度与降水呈正相关关系 B A解析:第(1)题,如下图所示,找出(30N,120E)在水平面上的A点,及表示林线高度的B点;测量AB的 高度并平移至林线海拔高度坐标轴,即可判读出B点对应的林线高度约 3 000m。第(2)题,据图可知,林线在30N附近最高,即林线高度由赤道向

28、30N先上升,过30N又下降,B错误;甲处林线向北凸主要是海陆分布的影响,林线水平分布较同纬度高,同纬度其他地方几乎都是海洋,陆地缺失,C错误。影响林线高度的主要气候因素是热量和降水,一般规律为纬度越低林线越高,即温度越高,林线越高;降水越少林线越高,A正确,D错误。【考向预测】该考点的考查方式主要有两种:(1)考查同一山地不同坡向雪线、林线高度的比较与成因分析。(2)以雪线、林线高度变化示意图为载体,考查某地区雪线、林线高度的经向、纬向变化趋势。【典例图示】垂直带谱示意图知能提升【名师析图】垂直带谱示意图通常要求判读以下两方面的内容:1影响垂直带谱数量的因素(1)纬度:纬度越低,自然带谱数量

29、可能越多;如图A中山自然带数量可能多于山。(2)海拔:海拔越高,自然带谱数量可能越多;如图B中山自然带数量可能多于山。(3)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高,自然带谱数量可能越多。如图C中山自然带数量可能多于山。2垂直带谱反映出的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 判断方法 地理位置信息 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同判断温度带 水热组合信息 南北坡比较,阳坡热量较阴坡充足;东西坡比较,背风坡因焚风效应而热量较充足 非湿润区,阴坡因蒸发较弱而土壤水分条件好,植被更为茂密;更有可能存在森林带山高谷深且狭窄,易因焚风效应形成干热河谷,形成荒漠,如横断山区中的河谷地带【迁移应用】【例题】(2016新课标卷)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

30、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2)题。(1)磷高累积区是()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 0003 000m处()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 C A思路点拨:第(1)题,读图可知磷高累积区位于海拔4 000m左右,四川西部某山地海拔4 000m高的位置植被最可能是高山草甸带。常绿阔叶林为四川的基带自然带,随着海拔升高,依次出现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高山草甸带、高山冰雪带等。第(2)题,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 0003 000m处,磷累积量较低,根据材料提示“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土壤含水量低不利于磷的积累,大气温度低有利于磷的积累,地表径流越小越有利于磷的积累。山坡2 0003 000m处大气温度高于海拔4 000m附近,磷累积量较低,说明土壤含水量较低。山坡2 0003 000m处生物生产量应高于海拔4 000m附近磷高累积区。温馨提示:课后完成同步训练第二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